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应急预案

档案应急预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档案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档案应急预案

档案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一、组织领导:

(一)成立__市档案馆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和__市档案馆抢险救灾工作队(由市档案馆另行发文明确)。

(二)抢险救灾责任人顺序:1、馆长2、副馆长3、管理科科长4、技术保护科科长5、办公室6、库管人员7、门卫值班人。

(三)协调指挥:抢险救灾领导小组负责抢险救灾工作的决策与协调,具体负责救灾现场的组织实施与指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绝对服从,不得各行其是。

二、档案馆救灾应急预案的目标是:

(一)、在应急的情况下,采取最有效行动消除对馆藏档案、资料的威胁。

(二)、保护未受损的档案、资料。

(三)、抢救已受损的档案、资料。

三、应急灾害的种类:

灾害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两大类。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现象引起,如地震、雷电、洪水等;人为灾害是指来自于人类的失误,如漏雨、跑水、电线私拉乱扯和老化短路、起火(包括蓄意纵火、爆炸、战争等)。上述灾害如果使档案馆的设施、设备、档案、人员发生威胁,出现险情,应急进行抢救。

四、抢险救灾的重点:

(一)重点监视区:一楼现行文件库和查阅室、二楼至六楼十八个档案库、档案整理室、七楼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计算机中心及数字化。

(二)档案资料抢救顺序:1、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2、民国档案;3、各局委办档案;4、名人档案;5、声像档案;6、图书资料。

五、备灾工作:

(一)建立灾情预警联络系统:由__市档案馆安全责任人负责与公安消防、水文、气象、地震、人防等部门联系,建立有关突发性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将档案馆列入相关的重点管理单位,及时沟通信息,按要求做好灾情预警工作。__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接警电话号码12345,并逐步实现110、119、120、122、12121联网运行。

(二)完善抢险救灾的日常训练工作:所有人员均应熟悉自己的抢险岗位、职责、消防的存放位置、使用方法等,真正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方法得力。

(三)办公室要完善抢险救灾器材配置,保障后勤供给。消防器具应每年检查(更换)一次,并与相关处室配合,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四)所有库房均应配备钥匙两套,一套由库房管理人员使用,一套由办公室主任保管以备急用。

(五)建立档案安全检查制度,把安全工作的重点从事后处理转到事前防范上来,树立预防重于抢险的思想。库房管理人员应对库房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登记,加强对重点部位的检查,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

六、对灾害采取的行动:

(一)基本行动:

按照分工,楼层责任人及现场第一人应立即拉响警报,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一切应急抢险工具阻止灾情,保护未受损的档案,并及时向领导汇报。

(二)办公室应协调消防、搬运等环节的组织实施和后勤保障工作。

(二)应急预案的操作步骤:分一般性灾险、较大灾害和重大灾害三种情况。

1、一般性灾险的操作步骤:

(1)凡发现馆内任何部位有被烧烤异味或库房屋顶地面暖气漏水等异常现象,每个人都有责任立即告知周围其他人,共同查险源。如果险情不大,自己能处置的,除发出警报外,要立即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迅速扑灭险情。

(2)报告领导。

(3)查明原因,堵塞漏洞,彻底解决问题。

2、较大灾害的抢险步骤:

凡发现档案的资料库区灾险情况较严重,搞不清虚实、或估计依靠自身力量不能处理的,应立即发出警报,呼叫抢险救灾工作队全体人员参加抢险。有关责任人指定专人迅速完成以下工作:

(1)立即拨叫消防电话及与抢险救灾有关的外界联系电话,明确受灾地点。

(2)打开通往险区的通道大门。

(3)通知市委北院大门口治安员,保证大门畅通。为消防车的靠近做好准备。

(5)消防队到来之后,应及时简介险情,一切听从消防人员的指挥。

(6)发现库房进水时,应立即通知办公室或安全责任领导,查找原因,排除隐患,堵塞漏洞。并先利用现有人员采取一切排水措施,以保障档案资料的安全。

3、重大灾害的抢险步骤:

发生危害档案,同时又伤害人身安全的灾害,如雷击、地震等本身、次生火 灾、洪灾、库房崩塌等,可按上述较大灾害抢险步骤进行排除。如同时涉及人员伤害时,要兵分两路,一路应及时将受伤人员迅速转移到医院进行抢救。一路抢救档案资料,若险情危及到供水、供电、通信、热力及污水管线等又自身不能处理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抢险工作。

七、非工作时间责任人及责任:

凡在工作时间以外,如双休日、节假日时间出现灾情时,门卫值班人员及带班领导为直接救灾责任人,其责任是:

(一)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通信畅通,对楼内各部位做到勤转、勤看、勤检查。

(二)拨打电话报警。

(三)拨叫电话通知馆领导或其他责任人。抢险救灾工作队员接到救助电话应迅速到达指定地点。

(四)可能的情况下,阻止灾情。

(五)请求市直机关保卫处及市委北院治安员,迎接消防车、供电抢险车等及其它抢险人员的到来,并向消防等人员指明灾险部位。

(六)抢险结束后,负责向领导报告发生灾情情况。

八、灾情消除后,立即作好以下工作:

(1)抢救能够补救和修复的档案。

档案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水浸纸质档案应急抢救减湿干燥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而又严重的国家,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洪涝水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袭击。档案馆等部门往往受到波及,灾害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损失,更是对档案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严重破坏。档案资料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如在灾害中发生损毁或严重受损而失去利用价值,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加强水浸纸质档案的应急抢救与保护对策研究,增强档案部门抵御灾害的能力,确保档案的安全保管与妥善处置,把灾害对档案馆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已成为档案界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档案馆水灾危害分析

根据以往案例分析,主要灾害种类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水灾有关系。如火灾对档案的直接破坏有烧毁、高温老化、烟熏等,间接的破坏有被消防水淹或污染等;地震造成建筑物坍塌,馆库内设施、设备毁坏,柜架系统坍塌或倾斜,档案被掩埋,地震灾害伴随的大雨等恶劣气候,导致档案被水淹浸。如汶川特大地震造成某馆建筑物受损,随后的暴雨使被掩埋的档案受雨淋。由此可见,水灾是最最常见的一类灾害。水淹的危害可分为两类,一是气候性的,如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水;二是与建筑物有关的,如给排水系统故障等,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档案被破坏,严重时馆库建筑物受损。

(一)水浸对纸质档案载体和字迹的损害

1.纸张变形:纸主要是由纤维(即植物纤维)构成的,纤维素分子中的羟基(-OH)有亲水性,纸的表面存在毛细管(多孔体系)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在正常情况下,纸张的含水量为7%~8%,当发生水灾时,由于水的含量突然增加,水分子侵入纤维素分子链之间,破坏了纤维素之间氢键的结合力,引起纸张变形。水灾会造成纸张的机械强度明显下降,出现破损、粘连等现象。

据实验室内研究,选择宣纸、毛边纸、复印纸、书写纸和新闻纸等常用纸张,进行纸张吸水性模拟试验。发现供试纸张吸水量明显。如100克重的宣纸在自来水中浸3小时和6小时(实验室内温度为26℃),重量分别是水浸前的4.88倍和4.93倍。水浸7小时,宣纸的吸水量处于饱和状态。由于造纸工艺和纸张成分不同,不同种类纸张的吸水量和吸水速率有差异。

2.纸张老化:在水浸状态下,会加速纸张的酸化,纤维素发生酸性水解;水中的各种杂质可能带来其他破坏作用,如酸性的杂质,成为纸张中各类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加速纸张老化的化学反应。还由于水中泥沙等杂质的影响,污染档案载体材料。

3.字迹扩散:常见的字迹种类有:墨汁字迹、墨水字迹、圆珠笔字迹、中性笔字迹等,字迹的化学成分有颜料和染料等,不同种类的字迹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不同,耐水性差的字迹如染料字迹遇水后易发生扩散、渗透,甚至消失。

(二)水浸引发霉变现象

纸质档案受水淹浸后,极易出现霉变、纸张粘连等问题。特别是发生洪涝灾害的季节往往是气温较高的季节,高温高湿的协同作用给霉菌等有害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时霉变现象造成的损失是触目惊心的。如某馆受地震影响,建筑物倒塌,导致档案被掩埋、受雨淋,并滋生霉菌。经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有关人员实验室内鉴定,发现八属十种霉菌,分别是黄曲霉、黑曲霉、杂色曲霉、球毛壳霉、黑色葡萄状穗霉、青霉、木霉、交链孢霉、镰刀菌、矛束孢霉等。这些菌种在湿热条件下能引起纸张等材料的严重生霉变质,如黑曲霉、球毛壳、木霉等种类具有多种活性强大的酶系,能分解纸张中的纤维素,并能产生多种有机酸,引起纸张酸性增加。还发现受损档案污染材料中存在寄生性有害生物,这些有害生物会影响人体健康;某单位地下室库房因受降雨影响,墙体裂缝渗水,放置于底层档案柜中的合同等文件被水淹后发生霉变、粘连。

二、抢救水浸纸质档案的程序

水浸纸质档案在潮湿和污浊的环境内,将会产生大量霉菌。霉菌会侵蚀纸质档案载体材料和字迹。因此,要对处于水浸状态和严重受潮的档案尽快抢救,防止其进一步受损。如拖延了时间,遭受的损失将无法挽回。总结分析有关案例,对于受损档案的抢救需要采取以下程序。

(一)灾情的调查研究

一旦发生水灾等灾害、档案受损事件,应尽快开展灾情的调查研究,确认受损材料的范围、程度和潜在的危险等,以便尽快采取对策。调查工作应从档案自身及其所处的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前者如受损档案载体、字迹材料种类、受损状况等;后者则主要包括灾后档案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光照、洁净度和有害生物等。调查内容包括相应对象的价值、特性、结构、成分等。为掌握受损档案的具体情况,制定抢救方案,编制受损情况评估报告和经费预算报告等提供重要依据。

编制档案材料受损情况调查表,将档号、载体种类、受损情况(泥斑、菌斑、水渍、黏结、破损面积、字迹扩散等)、调查时间和调查人员等信息记录到调查表上,按受损程度、档案内容的重要程度等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各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并与国家档案局制定的有关标准相比较,形成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为制定抢救方案提供参考。

(二)受损情况评估

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抢救受损档案和申请抢救费用等。首先要鉴定受损档案的价值,将内容独特、价值珍贵的档案列入优先和重点抢救的对象;其次,要界定档案的受损类型与评估受损程度,以便采取针对性抢救方法。

(三)制定抢救工作方案

在调查研究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抢救工作方案。包括工作流程、物资准备,制定转移方案、去污、冷冻处置、减湿干燥和预防霉变等方法;还要制定环境温湿度、霉菌滋生和纸张含水量等的监测与控制技术细节,以确保受损档案得到有序、合理地抢救和科学保护;通过最畅通的渠道提供技术、人才和资金保障,落实受损档案的抢救方案。

三、水浸纸质档案的抢救方法

水浸纸质档案的抢救方法主要包括:去污、冷冻处置、减湿干燥等。

(一)去污方法

1.除尘处理:灰尘对档案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灰尘上附有各种菌类,它们会侵蚀档案,而且灰尘是带有棱角的颗粒物,在整理档案过程中会磨损纸张等载体材料和字迹。

对污染较轻的,可用干净的羊毛软刷轻轻刷去档案表面的灰尘;对污染较明显的,可在工作台上铺上洁净纸张或塑料薄膜,将档案平展于上方,然后采用小型吸尘器、毛笔等对档案表面的灰尘进行处理。在缝隙处,可用洗耳球将尘土吹出再吸除。工作时应注意定时更换、清洗羊毛软刷等用具,使用吸尘器应有防护措施,选用具有调节吸力的吸尘器,保证除尘安全。还要对吸尘器的集尘袋及时进行清理,避免二次污染。工作人员要注意个人防护,如戴口罩、纯棉手套,并及时清洗。

2.去除污渍:如洪灾、泥石流等灾害波及到档案馆,受损档案会沾染有泥沙、泥浆等污物,或因泥土或污水中的黏性物质,纸张相互粘连。可采用水洗法处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少量(局部)泥斑去污方法:在去污部位下方垫上吸水纸张,用小毛笔蘸清水清除泥斑,然后用滤纸等吸水材料吸除纸张表面的水分。当纸质档案上沾有明显泥斑(有的为黏土),水渍等污斑时,用软毛刷蘸以温水(60℃左右)轻轻去除,然后用吸水纸张吸除水分。也可把档案平铺在案台上,把案台一边垫高,形成斜面,以便污水从低处流出。对于单页档案的去污可放在玻璃板上,用毛笔蘸清水小心清除。借助于玻璃板将档案慢慢移动至平坦干燥处,用吸水材料去除明水,压平、自然干燥。处理前要检查字迹,如发现水溶性,要改用其他方法。

(二)冷冻处置

被水浸泡的纸质档案可能在48小时内滋生霉菌,因此,应将抢救出的档案及时送往冷冻场所,冷冻温度一般为-20℃左右;也可以实施深冷冻,冷冻初始温度为-30℃至-40℃。当水淹档案完全冻结后,温度可以设在-10℃左右。

实施冷冻处置时需注意包装等细节,对需要冷冻处理的档案采用塑料袋或其他材料包装,平行放置于有支撑作用的塑料框内,以避免在冷冻时结成硬块,并便于下一步操作。然后,用防水笔在塑料袋上编号并详细登记,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特别要注意特殊形式档案的保护,如地图、大幅单面印刷品等,这类档案中有相当数量纸质较软,用塑料袋包装后需要平放在支撑物上。

(三)减湿干燥法

减湿干燥处理有以下几种方法:去湿机干燥法、自然干燥法和真空干燥法等。

1.去湿机干燥法:去湿机干燥的原理是为水浸档案创造一个持续低湿的环境,使档案中的水分迅速蒸发以达到减湿干燥目的。在减湿干燥时,准备减湿干燥专用房间,并保持良好的密闭性能,配备干燥架(多层架)、空调、大功率的去湿机或多台小型去湿机,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左右,相对湿度60%左右。

具体操作要求:将档案展平放置于工作台或干燥专用架子上,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档案内夹入吸水纸吸收纸张中的水分(夹入吸水纸的总厚度不能超过纸质档案厚度的1/3),定时翻动湿档案,及时更换吸水纸。待纸张含水量降至约为14%时,按一定厚度叠放,施加一定压力,使其在平展状态下干燥至正常含水量(6%~8%)。减湿干燥过程中,定时监测室内温湿度情况,监测纸张含水量变化,检查去湿机等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该工作的顺利进行。

2.自然干燥法:该方法适用于水浸较轻的档案。需要准备专用房间,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和足够的空间放置受损档案。

具体操作要求:将水浸档案展平放置于工作台上,采用吸水纸反复去潮,直至水分绝大部分被吸出。如果档案吸水量较多,则应采用毛巾或吸水纸等材料将档案包住后、轻压、反复去除明水。在自然干燥过程中,定时翻动档案纸张,此时也可利用电风扇增强去湿效果。最后将档案压平处理(参照去湿机干燥法),或将水浸档案去除明水后,将相同大小的档案叠在一起,每卷档案之间夹吸水纸(需要定时更换),最后放上薄板(纸板)和压上一定重物压实,可加快去除水分。操作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慢,避免对纸张造成损害。

对于珍贵的历史档案,可选择元书纸等手工纸作为吸水纸,这类纸张吸水性强,又能在较短时间内晾干,便于重复使用。

根据有关案例的经验,把去湿机干燥法、自然干燥法和冷冻处置结合应用,是处理水浸档案较好的方法。先把水浸较轻的受损档案采用自然干燥法处理,水浸较严重的进行冷冻处置,这样可以有计划地分批采用去湿机干燥法处理,完成水浸档案的抢救工作。

3.真空干燥法:该法的优点是档案在干燥过程中不易霉变和粘连,变形较小,可以避免传统干燥法周期长,效率低等不足,但需要有真空干燥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成本较高。

(四)常用消毒方法

由于水浸档案常伴随有泥沙等污染物,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有害生物,因此在抢救过程中需要采取空气消毒和地面消毒等措施。

1.空气的消毒:采用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属低能量电磁波,杀菌波长范围为200nm~270 nm,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该法适用于空库房空气消毒,也可用于受灾库房清理结束后的空气消毒等。应用方法:将30W低臭氧紫外线灯(按1.5 W/m2计算)悬挂于室内中央2米高处,消毒时间为30分钟。根据污染的程度,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对档案有破坏作用,不能直接用于档案灭菌。操作时,应注意人员的防护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2.地面与物品的消毒处理:应用新洁尔灭(化学名称: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消毒剂,该药剂气味芳香,杀菌力强,毒性极低。在抢救档案场所的地面、已完成清理的受灾库房、档案装具等以2%~5%浓度喷洒,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3.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在抢救档案过程中,应戴口罩,穿工作服;注意手部的消毒,用肥皂洗净后,再用0.1%浓度的新洁尔灭浸泡5分钟即可。

四、结语

防止档案遭受灾害事故已成为档案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必须总结与分析在抢险救灾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建立针对各种灾害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工作的组织保障;建立严谨的应急反应工作机制,以加强灾害应急预案执行能力建设,切实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加强防灾减灾法制建设,使防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加强防灾知识宣传教育。通过讲座和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灾害防御知识和技术培训,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教育培训,在学习档案面临灾害时如何应急抢救、妥善处置,来掌握有效防范和减轻各种灾害损失的知识,以增强档案馆工作人员防灾和抢险救灾能力,真正做到防灾减灾工作有序和有效。做好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灾后抢救与保护的深层次研究,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灾害对档案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刘秀娥.图书馆防灾与危机管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2]周耀林.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国家档案局编.档案馆防治灾害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10.

[4]袁洽劻.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2)234-237.

档案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 网络系统 档案管理

我校档案室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管理。电子化,自动化是现代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其目的是利用现代化技术与设备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手段,更好的为领导决策服务,为职工服务。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的效果是显著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优势是手工无法比拟的,它彻底改变了传统工作模式,使档案管理工作进入了自动化的新阶段。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1 计算机网络系统提高了档案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我们学校从事档案工作的有4人,大专部、中专部、教学、学生档案的管理、学校人事、文件史料、信息等档案的管理。这些档案都要人手工登录编目、装订成册。用时先查目录,逐项查找,然后到档案库找原件,特别是涉及人事哪怕一条信息,那也要把一个人的档案找出来看一遍,方能找到所需的信息,费时、费工、费力。

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后,极大提高了工作速度和质量,好处是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保密性好、促进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掌握各种数据、信息等,也是档案部门走向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一个必然趋势。

2 利用计算机检索目录,全面揭示档案信息

档案列入计算机管理还是近几年的事。档案管理除保管档案实体,延长档案保存寿命,维护历史真实性外,其重要任务就是管理、开发档案信息,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工作属于信息管理服务范畴,而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引入计算机网络管理后,我们原有档案目录以及档案的部分信息输入了计算机,再检索起来就方便快捷多了,与过去手工检索比,有许多优点:(1)提供了多途径检索,起到了揭示档案的作用。一是分类检索、二是序号检索、三是主题检索、四是题目检索。(2)检索速度快、省时、省力。(3)档案去向查询,改变了以往档案传借手工记录的方式。

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

目前我们运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对档案的管理,还只是粗浅的简单的管理。从档案管理的角度看,无论是档案目录计算机管理还是文书管理都是计算机在档案中最基本的运用。从长远看档案管理还应是多方面的,运用计算机的目的就是要对各类档案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起横向互联、纵向贯通、全方位、多层次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档案在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作用。

4 必须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现在已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档案信息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档案信息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普及计算机技术、实现档案管理自动化是未来的趋势。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化先进技术手段的核心,它具有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能以极快的速度输入、存贮和输出信息,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它在档案信息资源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范围广泛,从一般业务管理到档案检索、编目、编辑等,几乎无所不能,从而能大大提高了档案资源管理的效率,也能够大大提高信息开发利用的效率。

5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档案工作人员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的主要因素,充分发挥主要因素的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证。现代化管理需要复合型人才,在传统档案管理与现代档案管理转轨时期,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是实现档案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5.1 创造条件,培养学科带头人

学校档案也肩负着教育,情报职能,文献档案与各专业建设,专业发展联系也越来越密,档案管理也越来越需要更专业的人来承担,这样才能发挥档案馆的作用。要达到这一目的,应必须有在专业知识,外语水平,文书文献知识,自动化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来带动整体档案馆人员规范业务工作内容程序,积极进行科学探讨和研究,达到利用档案学知识和现代化技术促进专业的发展,利用专业知识不断完善和充实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度。目前档案专业带头人尚未纳入发展目标之内,应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使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专业发展同步进行,更好地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

5.2 注重工作人员素质教育

档案工作人员在提高职业道德的同时,首先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知识。应该结合其工作实际学习计算机技术,拓宽知识领域。我们采用的方法是:(1)进行计算机技术教育,对50岁以下的档案工作人员要求必须听课或自学,并且要拿到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对档案管理软件的使用、对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内容要求必须掌握。(2)派出到外地院校对部门组织的学习班学习、专门就软件使用进行培训。除此之外,还要求档案人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经常学习、终生学习、时刻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

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完善继续教育制度,避免以拿文凭为目的的所谓学习,认真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应以掌握档案学科,计算机学科为主,兼修中文,英语等知识。积极鼓励自学,加强传、帮、带,在工作中由高级职称人员带动和辅导中、初级人员,边工作、边学习、边提高。

档案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出院病案 延迟归档 原因 对策

病案延迟归档将直接影响病案管理工作的后续流程及病案信息资源的再利用。长期以来,由于管理方法和病案流程等原因,病案延迟归档现象仍然存在,只有及时回收病案,才能确保病案价值的充分体现,才能如期完成统计工作,提供信息,更好地适应法律需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为患者和社会服务。

1 原因分析

1.1监管力度不够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常规》中明确归档,出院病案三日归档,死亡病案七日归档。我院根据以上规定,制定出适合我院具体情况的有关病案归档的规定和奖惩办法。病案管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碍于“面子”怕得罪人,对延迟归档病案的科室常不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成了一纸空文。

1.2医生对病案的重视不足

医生终临床,轻病案书写,病案书写不及时,未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病历记录的书写工作;病案随处放,一时找不到病案;病案归档到病案室,经病案室质控人员检查,发现病案首页中有错填、漏填项目,病历中缺少病程记录等治疗不齐全,通知医生,医生没及时到病案室进行修改或补充,延误了病案的归档时间。

1.3科主任审签不及时

有些科主任管理意思不强,对出院病人数量不了解,又时常外出学习、开会、会诊,不能及时审签出院病案。部分科主任甚至认为治疗、手术不能耽误,归档病案晚几天无大碍,没把审签病案作为日常工作,而是当病案堆积较多时一次审签,影响了出院病案的按时提交。

1.4有的死亡病案没有按时讨论

讨论完后医生没有及时进行整理,能拖就拖,延迟了归档时间。

1.5护士整理出院病案不及时

护士在处理多位病人出院时,要逐一核算住院费用,尤甚在整理特护危重患者出院病案和死亡病案时,多达数十员甚至上百员的护理记录、检查报告单等,来不及整理提交,致使病案延迟归档。

1.6电子病案系统存在的缺陷导致病案归档延迟

个别病案因系统故障、突然停电等原因,造成电脑中病案信息丢失无法还原或来不及归档,医生不得不要重新书写病历,拖延了归档时间。

2 对策

2.1严格执行病案回收制度

对无特殊原因延迟病案归档的可是予以相应的经济处罚,处罚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用以约束相关责任人员,只有真正认识到病案的重要性,才能做到病案的及时回归。及时完成统计等日常工作。

2.2医院加大病案质量管理的力度

病案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务处及质控组,除了监控终末病案质量外,还应注重环节病历的质控。定期下科室检查环节病历的书写质量及完成情况。每月召开医疗质量讲评会,公布检查结果,并与医务人员考评挂钩。

2.3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

由科主任、护士长共同把关,做到每个病区由专人负责出院病案的归档管理,有专门出院登记本,并与出院处、病案室建立严格交接登记手续。

2.4病案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工作中改进和优化病案工作流程,病案统计室人员每天到住院处收取前一日出院病案,在严格的催收和督促作用下大大提高了24小时的回收率。

档案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课程档案 积累 应用

一、课程档案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档案”一词,对于在高校工作的同志都是非常熟悉的。它作为课程教学的真实记录,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材料依据。它不但在考察学校教学活动中起着一定的凭证作用,而且在学校教学活动的进行中又起着一种依据作用。对教学评估、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必须十分重视积累课程档案。

第一,课程建设乃至学科建设本身的需要,必须十分重视积累课程档案。

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除具备一般系统的普通规律外,非凝结性,软效益性与“人――果”渗透性是其特殊属性。尤其在评估课程建设成果时,必须突出这几点。这是因为课程建设成果是通过教师劳动来实现的教学成果,而教师劳动是一种特殊劳动。从存在形态上来看,它不象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一般都凝结一定的物化形态,变成可直接计量的劳务,而是以潜移默化形式凝结于学生头脑之中,几乎根本无法直接计量某位教师劳动成果的实际份额。课程档案也是一个教学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它是课程建设这个大系统优化成度的可分辩的物化形态,是课程建设规范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为了搞好课程建设,更好的评估成果,必须十分重视积累这些在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课程档案。

第二,课程档案的自身特点决定必须随时且广泛地收集课程档案资料。

课程档案就其形成与其他档案相比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教学性特征。课程教学活动是围绕一定教学目的进行的,课程档案记载着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学生操作与练习、师生教与学的评估测试结果,是教学经验的结晶。它虽然也具有学科研究的某些特征,但出发点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二是成套性特征。课程档案是围绕课程教学内在活动而形成的。然而,教学内在活动总是按一定规定过程展开的,每一个过程都形成相应的文件,相互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反映着课程教学活动的规律,以整体特征发挥着作用。三是现实性特征。课程档案即记录着教学活动的历史,又参与课程教学活动的管理和实施过程,发挥着现行作用。课程档案的以上三个基本特征决定课程档案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远不止现在多数人所理解的,课程档案只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课程档案内容包括了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所有课程文件材料,且随着教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运用将呈日益丰富的趋势。所以,必须注意随时且广泛地收集课程文件材料。

第三,不得不指出,在当今不完备的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反应在教上,课程档案建设是最不被重视的一环。

有的人缺乏档案意识,认为有档案也教书,没档案也教书,此为无用论;有的人工作中习惯于推着干,身边现成的档案也不愿积累。即使积累了,也是或者不全,或者没有很好地利用,起不到档案作用。此为无用论……如此等等弊端的解决,除究其个人原因外,也有个大气候和一个政策调整问题。为尽早形成档案体系,逐步建设与完善课程档案,必须强化档案意识,自觉地积累与应用。

二、课程档案的积累与应用

一般说来课程档案的积累与应用研究离不开学科的具体情况。就《电工基础》课程而言,是高职高专院校电类专业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很有历史的课程。所以,课程档案的积累是多方面的。

首先,教材档案的积累,主要应用于改善教学内容。

教材,取其广义,这里指的是教学大纲、教科书及参考文献。教材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所离不开的,是课程建设的基本依托。优选一套好的教材,是课程建设成熟程度的基本标志之一,也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重要条件。在学习和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当前流行的各版本《电工基础》教材进行了认真研究,精选陈菊红主编的《电工基础》(第2版)为基本教科书。这本书很好地适应了电工基础的教学需要,反映了当前电工基础教学的新趋向,是一套“知识――能力”结合得比较合理的高职高专机电类规划教材。我们既遵循教材,又不拘尼于教材。对教材进行了大量的处理,基本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讲义。同时还汇集和整理了有关参考书和资料,随时介绍给学生,使教材更适合我校学生的特点。

其次,重视课程建设方面的资料积累,这方面主要应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学校里,课程教学是最基本的形式,教材便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它总的态势基本反映和代表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及其前景,因而搞好课程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而教学改革恰是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实施建设的核心。在狠抓课程建设的同时,积累一些对课程建设的认识,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上报与总结等材料。特别是在学习教育理论,借鉴国内外一些现代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立了“任务导向”教学法。这个教学改革尝试,所形成大量材料表明,它已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程式,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或教学过程。实践表明,任务导向教学法有利于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任务导向教学法的推行,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各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教学资料的积累。这方面材料较多,通过归类总结主要用于课程教学规范化建设。

为了使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规范化,积累一些习题课讲义材料,精选一些例题和习题分析。对每次习题课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练习目的和训练方法的评说等都有记载,使学生作业与练化。

为了培养学生能力,开拓学生视野,及早将学生带到学科前沿,积累一些讲座课讲义,讲座课每学期开展三四次,并且积累一些小论文题目,也积累一些学生论文习作,从而使学生能力培养系列化、规范化。

为了保证教学秩序规范化,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在经常深入学生辅导的基础上,积累一些任务提纲,主要是对易混知识点的质疑,也回收积累一些学生对问题回答的材料,同时坚持作好辅导答疑记录,使教学反馈信息规范化。

为了课堂讲授规范化,积累每一教学循环的进度表,每一小节课的讲课后记,这些材料一般记录了教学进度情况、课堂节奏、学生情绪,课堂上发现的好的解题方法和不良情况处理等。它不单是每学期课堂情况的真实记录,还能使课堂讲授规范化。

为了学生成绩考核规范化,除应用题库出题外,每学期都积累一份学生答卷、学生成绩报告单和卷面分析。这样做,不但使考核规范化,而且有利于跟踪教育。

第四,科研档案的积累和应用。本来科研档案可以单分一类。但必须注意到科研档案对课程档案的辅助作用,特别是教育科研对于课程建设的促进作用。因而也积累一些诸如读书笔记、卡片以及主要的教育科研论文、教学经验总结等材料。它对课程建设同样起着极其重要作用。

三、课程档案建设的再思考

课程档案与其它档案有着本质区别,其发挥作用的形式也有自己的显著特点。课程档案建设与管理应用,只有适应其本质和特点才能提高水平,收到实效。那么,如何根据课程档案的本质和特点去建设和管理以及应用好课程档案呢?在当前还有一些需进一步思考的新问题。

第一,课程档案的教学性,决定其积累与应用不应是个别教师的个别行为,它需要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总体功能。单凭一个人或者一组人的积累,恐怕效果不是很理想的。因而,在当前加强全体教师的档案意识,共同搞好课程档案的积累与应用是需很好解决的问题。

第二,课程档案的成套性。要求课程档案的积累与建设工作必须与教学工作同步。要注意连续性,课程档案建设要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不断对原来课程文件作适应的调整与改动。新的课程文件也要随课程教学的不断深入而增加。但无论怎样调整,各个不同时期必须有各时期的教学文件。积累不能间断。同时,还要注意课程档案的多样性。课程教学是建立在一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现代教学除教师这个传统媒体之外,还有电视、广播、计算机及其它多种媒体,因而课程档案应有多种不同媒体形式课程文件。这方面需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