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科学的概念

管理科学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科学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科学的概念

管理科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1.教学是创造性的过程。新课程改革首先对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更正和优化。传统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吸收和教师输出的过程,教师只能依据教科书进行教授,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新课程改革认为教学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拥有个性化思维,共同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不同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他们对于课程本质和意义的理解可以是相异的,可以对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自主解读,将自身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

2.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在传统的课程理念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和提高,认为学生应当围绕着教师进行被动学习,并且教师的关注目标更多在于课程本身,而不在于作为个体的学生,使得课堂无法因材施教。新课改提出了有关学生的新理念,每一个学生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和发展中的个体,学校和教师应当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学生本身,以人为本,不仅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不能忽略其情感价值和人生观的培养构建。

3.倡导新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虽已提出多年,但迫于升学压力,很多学校没有将其融入广泛的实践。对于高校来说,学生升学压力较小,且面临与社会接轨,其素质和能力就显得愈发重要。新课改关于学习方式的理念与素质教育一脉相承,倡导创造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觉学习、深入探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对其个性化的塑造。

二、高校教学管理现状和问题

1.部分管理者理念落后。现在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创新和发展,落后于新课改的要求。有些管理者不允许教师和学生对教科书进行个性化解读,而是一味死板地遵从文字条框。在学生管理方面,只对学生进行分数上的要求,不顾培养和构建学生健康良好的人生观,也没能实现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和引导。在学习方法方面,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认为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会导致学生放任自流,所以限制教师的教学培养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2.部分管理者素质偏低。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下,素质高的高校教学管理者能顺应时势要求,积极领会新课改精神,将其落实到实践。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之中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现有部分管理者素质偏低,无法很好地完成自身工作,或者仅仅能完成一些基础性、细节性的工作,没有能力组织新课改的落实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使高校整体的教学管理难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3.管理手段有待创新。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一方面给高校教学管理注入了新的思路,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实践这些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必须采用信息化、科技化的新型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全面使用创新的管理手段,但是还有一些高校碍于条件限制或者理念欠缺等原因,没能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

三、新课改理念下高校教学管理建议

1.落实新课改管理理念。落实新课改的管理理念,一定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高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特点和个性特征,关注他们学习成绩的同时,也不断开展有利于培养健康人生观和品格的活动。比如,高校的管理者要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充盈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可以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一改只重成绩的旧理念。

2.全面提高管理者素质。管理者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管理的成败,全面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必经之路和必然选择。首先,要加强管理者细心、耐心程度以及职业责任感的培养,采取激励措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其次,各个高校要定期开展针对教学管理者的培训,使他们具备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全面提高其文化素质。

3.创新管理手段。高校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培育基地,应当利用现今高科技的发展成果,将新课改的理念通过创新的管理手段融入到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来。比如,高校要建立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服务系统,使学生可以完成网络选课,教师可以完成成绩的网络录入,管理者也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和总体情况。

管理科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物理概念 创设物理环境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71

物理教学中常听到教师抱怨,学生学得不活,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实际问题就一筹莫展。究其根源在于教师在概念教学之初没有让学生充分地感受概念获得的全过程。因此,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就无法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对。实际上,学生只有掌握好物理概念,才能正确理解物理事实,掌握物理规律和原理,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准确牢固地建立起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环节。

一、物理概念的引入

对于枯燥的物理概念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笔者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概念学习兴趣,主要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学内容、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物理概念,然后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使物理概念变成学生头脑中的概念。

概念的引入这一环节的核心是教师要为学生学习物理概念创设必要的物理环境,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概念学习的思维基础是学生头脑中的感性认识,只有学生对相关的物理现象及其特征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知识体系的物理概念。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白原有概念的局限,从而让学生了解引入新的物理概念的缘由。例如对于“密度”这一概念的引入,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物体,让学生先猜测它们的重量和质量,然后用手分别试一下轻重。进而,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相同的试管内倒入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比较它们的体积,这样,通过比较就能使学生明确:物质的体积和质量不成正比。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根据物体的色、味、重量等来辨别它们的特征,但对于两种色、味、重量相同的物体,有什么办法来区别它们呢?”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便能发现物体的新特征,从而加深头脑中对于单位体积质量的理解,这样,教师便轻松地引入了密度这个概念。

二、物理概念在学生知识体系中的构建

物理学是借助“物”来求“理”的学习过程。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的本质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理性反映。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像为学生列举现实生活中实例、观察实物、示意图、做实验等等,让学生对物理现象先有自己的认识,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同特征,最后共同总结出物理概念的内涵,进而引出物理概念涉及的规范定义及公式、单位等等。例如,对于物体运动速度这个概念的形成的引入,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的实例出发,如在进行游泳比赛或赛跑,运动员的运动快慢是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因为谁是运动最快谁就是冠军。那么,在场的观众是如何知道谁最快的呢?裁判员又是以什么为标准确定参赛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呢?对此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引导学生归纳并做小结。一般来说,指出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常用以下的两种方法:1.如果物体运动的时间相同,就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路程长则运动快;2.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相同,就可以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路程长则运动快。通过比较两种的方法,使学生明白物体运动快慢与运动的路程和通过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两个因素有关,从而便能轻而易举地引出速度的概念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的前提是学生首先获得丰富的、助于形成相关概念的感性材料,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能总结出物理概念的内涵。如果教师在让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后直接给出相关概念的定义,不仅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相关物理概念的定义,还会影响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

三、物理概念的理解

学生头脑中一个物理概念建构起来后,教师要恰当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概念,并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只有这样,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才是牢固的,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应用。因此,要是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教师要做出以下努力:1.引导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及其规律。学生在理解了物理概念并在头脑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物理概念体系后,就必须能准确把握住概念的本质。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做好演示工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物理现象的逻辑体系,并建立属于自己的物理概念体系。2.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真正内涵。物理概念都有自身确定的内涵,教师只有指导学生理解了物理概念的真正内涵,才能使学生详细的地、深刻地理解所学习的物理概念。3.引导学生辨明概念之间的异同之处。在初中物理学习内容中,有些概念非常相似,但本质意义却有着天壤之别。在具体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既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某一概念的本质内涵,又要注意让他们明确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的教学方法来为学生讲清这些概念,让学生明确相似概念的异同之处。这对于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有巨大的帮助。

四、物理概念的巩固

管理科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现状;教学资源

传统的历史教学都是教师在台上进行大量的讲解,而学生能接受的知识量较少,这样就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进行新课改之后,教学过程与以往的有所不同,现代教学非常注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初中历史的教学对青少年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希望通过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讲解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会觉得这样的课堂十分枯燥,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况,这样教学质量就会降低。要想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应将新课改的理念贯穿于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老师要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教学成果,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的历史教学现状

老师是课堂的主角,讲授的内容多,学生参与的时间少。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课堂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对于教师讲的知识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梳理,也很难看到学生与老师产生互动,这就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分配好课堂时间,力求精炼,把更多的自由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理解和消化老师所讲的历史背景材料,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等的学习,还能使教师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教学中的其他环节。

教师只是一味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注重方法的传授。很多历史教师还是保留着以前的传统思想,认为历史课就是要将历史知识讲给学生听,然后课下学生把历史知识记下来,考试的时候能够写下来就可以了,这显然是十分落后的教学模式,没有认识到历史课是一项训练思维的过程,也没有认识到历史课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会使学生无法建立学习历史的思维,使学生觉得历史课堂枯燥,降低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对今后的历史教学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师忽视了教学实践过程。初中的历史课本知识都是基本浅显的历史事件的概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教学方法的传授,认为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这很难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二、初中历史教学在应对新课改的策略

转变教学观念,改变历史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兴趣。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转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思想,将历史的教学转变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体会到历史学习不仅是记忆历史事件,而是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授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转变教师为主角的课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着整个课堂,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起着引导的作用,而不是主导者的作用,在教授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将历史事实向学生呈现,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或者是让学生自己描述对历史事件的了解情况,教师对学生的描述给予纠正。这样的历史课堂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这对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牢固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增加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历史授课的过程中,着重利用课本中的图片信息、历史文献资料等素材,倡导学生分组探讨和分析书本中的历史故事和图片信息等。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历史,熟知历史进程。另外,在历史课堂中可以播放一些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电影或者是视频等资料,这不但使学生对历史事件记忆深刻,还丰富了课堂内容,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生阅历,提高了历史的教学效率。

促进每一位同学全面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教师在贯彻新课改的理念下,应该尊重每位学生的差异性,给每位学生给予最大的鼓励和赞扬,使每位学生在历史课堂中不仅收获了历史知识,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历史课堂不再是学生单纯地枯燥地听历史故事,而是每位同学都参与进去的课堂,每位学生都是课堂的主角,在课堂中都能够充分展现自我,提高历史课堂的学习效率。同时,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自己的历史知识,完善自身的历史修养,使自己的教学模式与时代紧密结合,让课堂的内容变的丰富多彩,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研究历史和讨论历史的兴趣,最终达到历史教与学的双赢。

管理科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习环境;创造条件;内容丰富

新课改实施十几年了,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教学管理、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审视和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实施高效教学,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这是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乃至各个学科教学都应该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为学生创设必要的音乐学习环境

音乐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如果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学习效率不会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情感化需要情境的烘托,更需要兴趣的助力。所以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要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音乐教学要倡导体验式教学,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是作曲家对人生和生活的体验及思考的结果,所以说音乐情感是在社会实践、生活积累中不断丰富的结果,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感体验环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积极倡导的学习四要素之一就是环境。教师为学生创设的音乐学习和感悟环境,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学习能力的关键。适当的环境可以帮助学生走进音乐,用心灵去聆听音乐中的情感诉说。

二、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

音乐是一种情感体验,是通过艺术形式陶冶心灵的手段。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一方面是提高音乐素养、提升艺术品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未来音乐自学能力的形成。教是为了不用教,今天的教是为学生明天的自学,学习是学生的终生行为。音乐教学也是如此,学生一生的娱乐都和音乐分不开,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都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乐器的认识而后使用、音乐素养的提高、歌唱能力的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等,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

初中音乐教学的教材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也应该多样,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体会到音乐学习的快乐。自主探究式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分层教学式学习,都可以应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学习的能力。

管理科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 班主任 教学管理

引言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不仅承担学生的教学工作,还要承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班主任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和时展的方向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全面提高班级的管理工作。

一、高中班主任教学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中班主任,一方面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以最简单的方式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却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首先,高中班主任将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内容上,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的优化自习时间,对学生的弱势学科进行关注,并且提供相关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其次,在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上,班主任教师则投入的精力较少。在高中班主任教师的管理工作中,过度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改下对高中班主任的要求

学生在获得知识来源的渠道变得越来越广,在互联网上,可以搜寻学习资料,可以参加网络课程,教师已经不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学习的唯一来源。在社会环境的大力推动下,班主任教师为了实现对班级的有效管理,就要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首先,班主任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还要精通其他学科的内容和相关的学习方法,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成为复合型的教育工作者。其次,班主任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依据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环境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从而实现对班级的有序管理。再次,教师还要重视自身品德的建设,从日常的工作作风和处事的态度上,对学生的品德建设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班主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行为方式。

三、高中班主任教学管理的策略

1.对班级实施民主化管理

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都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学习和管理。班主任教师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思想体系,全面发展学生的技能,让学生参与到自我管理的过程中来①。同时,班主任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明确现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社会关注的热点,保证与学生之间的亲密性和亲近感。在班级出现重大活动时,要采用班会或者投票的方式,不仅可以集思广益和可以形成师生共同探讨的氛围,以民主的方式解决班级中存在的各种事项。

2.以激励性的管理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高中面临着艰巨的升学任务,班主任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深挖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潜能。大部分高中生的目标是考入理想中的大学,但是有些学生设立的目标缺乏合理性,教师要了解学生设定的学习目标,并且依据学生的特点帮其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还有些同学成绩较差,对于学习缺乏信心,对于这类学生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结合其性格特点和特长,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目标,并且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其特长,社会上需要大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②。

3.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学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教学的首要任务还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班主任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上,要注重学生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③。例如,2015年上半年的教学工作中,有一名同学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复习学习内容,但其学习成绩一直处于班级的中游水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该名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仔细研究,该学生主要采用题海战术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缺乏对问题的综合思考,更缺乏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指出该名学生学习上存在的误区,并且教授学生采用重点学习不会的知识点,并且要学会将各个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衔接,在转变学习方法两个月,该名同学的学习成绩上升了5名左右。

结论

高中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涵盖的内容较广、范围较多,所以是一项艰巨而又繁琐的任务。班级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班主任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对班级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优化,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注释】

① 张志刚. 论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班主任教学管理的策略[J]. 亚太教育,2016 (01):61.

② 周鑫.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学生管理策略探析[J]. 新西部(理论版),2016(01):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