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品的市场需求

产品的市场需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品的市场需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品的市场需求

产品的市场需求范文第1篇

■ 企业的利益想象往往和消费者有差异

既然需要把产品市场需求关系搞对,就要搞清楚产品是否对应着这个市场。不是说我做一个休闲装,就对应休闲装的市场了,而是消费者脑子里的休闲装跟我们设计出来的休闲装的概念是否对应得上。比如说消费者喜欢阳光,需要淡雅的颜色,需要不浑浊的颜色,需要放松,需要跟上班产生出来的劳累紧张的颜色分离开。而我们用一个紧张的颜色做了一件休闲款的夹克,从款式上是休闲的,但从色彩或者面料上来讲又是紧张的。或者,我们希望这件衣服适合在海边散步,但做出来的却是一件可以在森林打猎的服装,虽然都是户外的衣服,但利益点不同。也就是说,我们对应的群体的需求与满足需求的东西本身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让产品无法去对应,然后我们努力地去教育这个希望放松的市场,但实际上用一个紧张的产品去满足它。这样,产品就卖不动,也竞争不过其他产品。

■ 产品利益对应市场需要从多角度对应

产品的市场需求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企业市场营销预测

企业的市场营销预测是建立在市场信息和企业内部资料的基础上的,它把与企业未来产品发展有关的各个方面情况汇集在一起。营销预测既要给企业设定的方向与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也要为市场营销的科学决策划出一张宏伟的蓝图。

市场营销预测是对未来的预见和推测,是企业根据得到的各种营销信息和资料,运用一定的方法或数学模型,对于营销有关的未来状况作出估计和判断。如对一个产品的市场需求预测,对一个地区的市场购买力预测等。

市场营销预测可以为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从而为企业制定计划目标和作出各种营销决策提供资料和依据。企业进行市场营销预测的基础是广泛而周密的营销调查研究。

一、市场营销预测原则

1.连贯原则。即把未来的发展同过去和现在的发展状况联系起来,任何割断历史联系的预测都是不可取的,其预测结果也往往是片面的或不科学的。

2.相关原则。也称系统原则。一切事物发展的内部要素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营销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等作为企业营销系统的要素也都是相互关联的,一种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对其他因素发生影响,因此,企业的市场营销预测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的变化情况及相关作用。

3.类推原则。由于许多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相似或类同性。掌握了某一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就可以推测其他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即“举一反三”、“依此类推”。利用这一原则在市场营销预测中,可以使我们从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变化趋势,也可以从自己企业状况相似的企业的发展变化中分析本企业的发展趋势。

二、市场营销预测种类

1.预测范围。预测范围可分为宏观市场营销预测(如对全国市场需求变化的预测等)和微观市场营销预测(如对某一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的预测等)。

2.预测时间。预测时间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短期预测和近期预测。长期预测是指5年以上的预测。这种预测要求把注意力放在商品销售的长期营销方向上,一般用于新厂的建设以及扩充,添置新机器、新设备的投资计划安排、商品结构的变化、潜在市场的需求、商品的生命周期阶段的预测等。中期预测是指1年~5年间营销因素变化的预测。主要用于生产周期较长产品的设备及原材料的采购,企业经营在近期内应做的改进的预测。短期预测是指一年内营销情况的预测。主要为了解决在较短的时间内,企业应该采取哪些经营策略,或对原有策略进行哪些方面的调整,以及对消费者应提供的商品数量等。近期预测是指一两个月内的预测,如节日市场需求预测,这种预测能使企业选择最适当的时间、地点和产品的供应量。

在一般情况下,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因预测时间的长短而不同,预测时间越短,其误差越小。但是,由于预测内容的差别,有些预测又必须是长期的。因此,各企业在进行预测时,要根据被预测的内容和决策的需要来决定。

3.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定性预测是对营销因素未来发展的性质的判断或推测。如某产品需求量变动趋势是增长还是减少的预测。定量预测是对营销因素未来发展的程度和数量关系的预测。如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在五年内将增加多少的预测。为了保证预测的准确性,一般在采用定性预测后再采用定量预测,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4.单项预测和综合预测。单项预测是对某一项产品或某一个问题的预测。这种预测一般用于解决某一方面的重点问题,如重点产品的发展,某一产品的式样、价格变动将对顾客引起的反应等。综合预测是指对包括许多项目的综合影响所进行的预测,这种预测应用的范围较广,可用于企业全部营销情况的预测、产品群的预测等。

5.乐观预测和悲观预测。乐观预测是对营销状况未来变化趋势的从宽估计。乐观预测容易鼓舞人们的斗志,但在预测时要注意不能过分乐观,以免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造成损失。悲观预测是对营销状况未来变化趋势的从严估计。悲观预测一般都有可靠的资料及市场调研作基础,但企业过于悲观容易趋于保守。在这种情况下,目标虽然容易达到,但有时会错过良机,影响营销事业的发展和壮大。

三、市场营销预测的内容

市场营销预测的内容和步骤正确与否是决定市场营销预测是否科学合理的关键。抓住了这一关键问题,就能使企业的市场营销获得成功。

1.市场需求预测。市场需求预测是市场营销预测的最重要的内容。一个产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和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营销环境和一定的营销方案下,由特定的顾客群体愿意购买的总数量。

第一,产品的市场需求。即市场需求八要素。(1)产品。市场需求的预测要确定一个产品种类的范围,是哪一个产品,是哪一种产品还是那一类产品的市场需求。(2)总数量。一个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大小可用实物量(如1亿吨)、金额数量(如1亿美元)或相对数量(如占20%)来衡量。企业进行预测前应明确其衡量指标。(3)购买。在市场需求衡量中,确定“购买量”必须明确是指定单数量、装运数量、付款数量、收货数量或消费数量。不同的指向,市场需求的“购买量”将很不相同。因此,在市场营销预测中明确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4)顾客群体。市场需求的预测可以针对整个市场或任何一个、几个细分市场。不同的市场既不同的顾客群体具有不同的购买和需求方式以及不同的需求量。(5)地理区域。市场需求的预测应依据明确定义的地理边界来衡量,如下一年度轿车的需求量预测是指美国国内,还是中国国内,还是在世界范围内。(6)规定的时期。市场需求的预测应有一个规定的时期。可以指下一年度或未来五年,或21世纪头十年。预测的时间越长,其准确性越差。(7)营销环境。市场需求受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的影响。每一产品的市场需求预测都应该详尽地列出人口统计、经济、技术、政治和文化环境所作的假设。(8)营销方案。市场需求也受一些可控制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到企业制定的营销方案的影响。大多数的市场需求对产品价格、促销、产品改进和分销努力都多少有些弹性。因此,市场需求预测就要求对未来的行业价格、产品性能和营销费用作出假设。

第二,市场的预测。企业所要预测的市场是潜在市场还是有效市场;是合格有效市场还是渗透市场。潜在市场。是指对某一确定的市场供应品自称有些兴趣的一群消费者。有效市场就是对特定的市场供应品有兴趣、有收入和有通路的一群消费者。合格有效市场是对一个特定的供应品,感到有兴趣、有收入、有通路和有资格的一群消费者。渗透市场是指实际购买该产品的一群消费者。

2.市场购买力预测。市场购买力预测是指对市场上现有的购买力水平和潜在的购买力水平的预测。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市场购买力是由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决定的。因此,对购买力的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化趋势。(2)国家的工资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变化趋势。(3)基本建设投资增建趋势。

3.企业资源预测。企业资源预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原材料供应的保证程度。(2)能源的保证程度。(3)使用新材料的可能性。(4)资源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及发展趋势。

4.市场占有率预测。市场占有率预测是指对一个产品、一系列产品或企业上市销售的所有产品,在市场同类产品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发展趋势的预测。在进行预测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要统计分析本企业产品历年的市场占有率,从数量比例、成本高低、质量优劣等方面排列名次,以分析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并推测出来。(2)要调查、预测竞争者的情况,掌握竞争对手的经营策略及变化趋势,并预测可能出现的新的潜在竞争对象及对本企业产品的威胁,以全面把握竞争形势。(3)要预测市场上可能出现的新产品,尤其要预测新产品在质量、成本、价格等方面与本企业产品的异同,加以评价,从而进一步对代替老产品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以便及早采取措施。

5.产品生命周期预测。产品生命周期预测是市场营销预测的重要内容,这种预测不仅包括预测这类产品在市场上将要经历哪几个阶段,更重要的是要预测各阶段的转折时间,即何时进入发展期或成熟期,尤其要注意何时进入衰退期。为了追却预测产品的衰退期,还应对产品的市场饱和点及代用品的出现情况进行预测等。

6.新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新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是对技术发展对产品发展影响的预测。技术发展对产品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即会创造出新的产品已取代老产品,又会产生新的产品需求。这种预测主要包括对新技术、新发明、新设备、新材料等所具特点、性能、应用范围和应用速度、经济效益的预测,以及它们对社会生活和本企业产品的影响程度的预测。

产品的市场需求范文第3篇

1.1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

“需求拉动论”认为是需求引致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源自市场需求,需求导向、需求规模的变化是促使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最有效的内在激励机制,技术创新从研究分析当前以及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出发,同时也要考虑其最终产品能否被消费者和市场所接受,市场对技术和产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适销产品。同时,技术创新的平均成本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而不断减少,较大的市场需求能有效分摊研发投入成本,同时降低研发失败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创新成功所带来的收益,促使企业有更大的动机来增加R&D投入。据此提出研究假设:假设1: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假设2: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

1.2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技术创新进行补贴是通行的做法。尽管有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挤出效应或无效应,但是,更多的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激励效应,政府补贴能有效弥补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以及融资短缺问题,并兼有信号传递效应;不仅能促使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对专利产出也有显著的激励效应。我国政府补贴每增加1%,专利创新量就相应增加0.72%。基于以上分析以及政府补贴的政策期望效应我们提出以下假设:假设3: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假设4: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产出显著正相关。

1.3政府补贴与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的变化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政府也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来影响市场需求,如制定强制性标准、实施政府采购、直接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创造和扩大对相关产品的需求。通过对产品制定强制性标准,迫使消费者使用标准性产品,会扩大特定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会迫使企业不断的采用新技术。政府采购一方面占据新产品市场的一定份额和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引导社会其他主体的采购行为,扩大了市场需求。新产品或技术被消费者认识与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政府补贴表明了一种政府政策倾向,具有社会导向作用,指引产品市场的发展方向,引导公众接受和支持新产品,创造并刺激产品市场需求,使市场需求规模得以扩容。因此提出下面的假设:假设5:政府补贴与市场需求显著正相关。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政府会制定一系列政策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因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6:市场需求在政府补贴和技术创新投入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假设7:市场需求在政府补贴和技术创新产出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2研究设计

2.1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我国中药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7~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观测值来考察政府补贴、市场需求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剔除ST股以及研究数据不全的样本后,最终获取172个有效样本观测值。本文的公司报表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专利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其他数据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

2.2变量选取

(1)政府补贴(Subsidy)。政府补贴数据采用合并报表下营业外收入明细中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政府补贴总额来表示。政府补助明细项目很多,我们仅选取与技术创新相关的直接补贴,主要包括:科技三项经费、新产品研发的直接资助,新产品研发的补助与奖励,产品研发的贷款贴息,技术研发与技术改造项目的补贴,专利申请补助与奖励,以及与技术创新相关的专项发展资金等。

(2)创新投入(R&D)。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常用的指标是R&D投入、R&D强度、R&D人员。本文选取研发投入费用作为创新投入变量。对于研发费用披露,我国会计准则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使得上市公司对于研发费用披露的科目也不尽一致。但主要是披露在“开发支出”、“管理费用”以及“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中,本文的研发费用主要是对这些科目下的研发费、技术研究与开发费、科研费、咨询及技术开发费等费用进行计算获得。

(3)创新产出(Patent)。创新产出是技术创新行为的最终结果。创新产出有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之分。直接产出主要有专利和新产品产量,间接产出可以表现为成本的降低以及生产率的提高。而由于间接产出以及新产品销售数据难以取得,我们采用专利来衡量创新产出。专利主要有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从专利申请到授权的时间间隔较长,专利授权与否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专利授权量在反映当前技术创新水平时可能存在缺陷;而由于我国专利保护制度在不断的健全与完善,普遍的都会选择申请专利来保护其研究成果,因而专利申请有一定的代表性,并且专利申请数据也相对比较容易取得,故选择专利申请量来衡量创新产出。

(4)市场需求(Demand)。市场需求主要从内、外部两方面来衡量,外部市场需求参照范红忠(2007)方法,选取上市公司注册地的人均GDP的对数来衡量。内部需求(In-demand)采用Smith(2005),Piva,Vivarell(i2006)的方法利用销售收入来表示企业需求规模,因为对主营业务的需求能驱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来达到其盈利目标,而对非主营业务的需求并不能直接驱动创新。

(5)控制变量(Conteol)。本研究控制了其他一些可能影响政府补贴发挥作用的因素。Area表示企业所在区域,采用虚拟变量表示。由于不同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会有显著的差异,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政府R&D补贴对技术创新产出促进作用高于相对落后地区,且不同地区取得的政府补贴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设置区域虚拟变量进行控制,并将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设为1,其他地区设为0。Cull,Xu(2005)表明政府在决定对企业提供补贴时,通常会考虑企业的赢利能力。因而把企业的盈利性也作为控制变量,即选择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控制变量。

3实证结果与分析

3.1描述性统计

表1反映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特征。从研发投入来看,最小值为18万元,最大值为41970万元,均值为3456万元,表明中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平均水平还较高,但两级差异比较严峻。从专利申请来看,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115,均值为19,说明创新产出整体水平不高,且两级差异也较大。政府补贴的最小值为1万元,最大值为7195万元,均值为643万元,这表明中药行业技术创新获取的政府补贴整体水平较高,但获取政府补贴数的差异很大。

3.2相关分析

内部需求、外部需求与创新投入的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了市场需求扩大能显著激励企业R&D投入,验证了假设1。内部需求和外部需求与专利申请量的相关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了市场需求规模扩大能促进创新产出,验证了假设2。政府补贴与创新投入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政府补贴显著促进R&D投入的增加,初步验证了假设3。政府补贴与创新产出的系数显著为正,初步表明政府补贴对专利产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假设4得以初步验证。政府补贴与内部需求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政府补贴对内部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补贴与外部需求的相关系数为正相关但不显著,表明政府补贴对外部市场需求的正向影响不显著。

3.3多变量回归分析

在进行多变量回归分析前,我们进行了共线性检验,方差膨胀因子VIF值都小于2(限于篇幅未将表格列出),而表2表明了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因此不存在明显共线性。

4结论与启示

产品的市场需求范文第4篇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是“竞争对手无法模拟的竞争能力,是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它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拟性两方面的重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的一两个环节明显优于且不能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特殊能力。它是通过长期集中投资、研发、应用核心技术而最后形成的,是以核心技术的线性发展为基础的”。民营企业核心能力是民营企业依据自己的独特优势资源(企业技术、信息、文化观念、地理环境、经营机制等)综合作用而生成的、具有一定增值能量的独有的支持体系。这种能力是企业特有的,不仅局限在技术上,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凭借这一强大的支持体系,民营企业才能拥有自己的市场和效益。而市场需求是动态的、异质的,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必须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与壮大。

(一)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分析

现实的民营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市场份额及利润的差异,其基本原因是企业核心能力具有异质性特征。这种异质性体现在:一是民营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的异质性。构成核心能力的同种要素在不同企业不同使用方式下的效率是不同的;企业核心能力要素制约与影响市场竞争,从而引致其他企业模仿,但核心能力要素的不完全模仿性,致使民营企业核心能力要素的异质性;不同的核心能力要素组合给企业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即不同的企业所控制的生产性资源组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从而使核心能力要素组合呈现异质性。二是企业组织惯例的异质性。企业是一个由组织惯例所组成的层级结构。组织惯例是一个组织的抽象的做事方式或重复的活动方式。它主要包括组织进行审慎思考和实施的能力,在组织发挥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企业其组织惯例具有异质性。三是核心能力形成和积累过程的异质性。企业核心能力是在企业组织专业化生产与协作过程中个人知识和组织共同知识长期积累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社会复杂性;企业核心能力的积累是参与各方进行长期合作专用性投资的结果,是在企业的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长期进行合作专用性投资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专用性;企业核心能力在积累过程中鲜明的路径依赖性,路径的差异性使得核心能力具有异质性。

(二)市场需求的异质性

人的异质性决定顾客的异质性,顾客的异质性形成市场需求的异质性。市场需求的异质性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它源于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及市场环境的异质性。市场主体的异质性表现在:一是收入差异。收入的静态与动态差异导致个人消费需求会出现差异化及发展的动态性。二是价格变化差异。价格水平的变化引起消费需求的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引起消费需求的差异。三是人口特征的差异。不同特征人口的具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如不同国家的人口、不同省市的人口、农村与城市人口、北方与南方的人口等。四是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差异影响市场需求的差异。市场客体的异质性。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交易的对象,表现为客体类型的多样性、客体价格的波动性等。市场环境的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环境的差异性、多变性、相关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等。并且对于不同企业,由于企业产品的目标市场差异,更使得市场环境异质性加剧。

(三)异质性是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的基础

异质性是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的基础。任何企业具有的核心能力异质性都是能适应特定市场异质性的核心能力,离开特定的市场需求异质性,核心能力无法创造出与市场匹配的价值。正如同一个人的能力是特定的、有限的,他(她)只能在特定的空间发挥作用。市场需求异质性与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匹配互动是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民营企业持续发展要求企业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匹配市场需求的异质性。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只有匹配市场需求的异质性,才能让核心能力发挥作用,企业产品的价值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转化为发展的持续动力。如,美国铱星公司耗资50亿美元,花去12年时间,研制出可以在全球任何角落进行通话的移动电话,它在质量和功能上的确无比伦比,但是其昂贵的销售价格和通话费用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用得起。尽管其产品非常好,但是由于没有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和接受,最终使其在2000年宣告破产。这个例子说明美国铱星公司尽管具有在质量和功能上强大核心能力的产品,但是由于市场不能接受价格如此高昂的移动电话,同时对大多数普通的消费者而言,某些功能有是如此多余的,派不上用场的。从而使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无法与市场异质性匹配互动、相互加强,从而导致企业失败。如果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与市场需求异质性的匹配一致,则是市场需求异质性与核心能力异质性形成良性互动的条件,民营企业就会在与核心能力异质性匹配的异质性市场上不断获取利润,为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在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与市场需求异质性的匹配一致的情况下,企业对发展核心能力充满信心,随着核心能力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企业核心能力就会不断增强。当核心能力要素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原有市场提供给企业核心能力发挥的空间又会出现不足,就会制约企业核心能力的继续成长以及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要求。这时,企业就会突破原有市场,在一个新的异质性市场上进行经营活动。一旦由此获得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与市场需求异质性的新的匹配条件,那么企业就能形成与更广泛的市场需求异质性匹配的核心能力。如此循环反复,从而推进民营企业持续发展。

(四)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的互动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的关系是互动的、相互促进的。第一、市场需求是推动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不是机器设备等静态优势,静态优势可以通过购买、引进模仿等形成。民营企业发展需要要维持一定的需求增长,需要不断扩大市场。市场的扩大,必然包含市场需求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核心能力要适应这种变化,创造利润,才是现实的核心能力。否则,只是一种虚拟的能力。因此,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必然是市场需求。第二、市场需求是检验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唯一准则。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的最重要体现是市场效果,这是检验核心能力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作为民营企业核心能力物化体现的新产品、新技术,最终要通过商品回到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市场是检验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优劣、成败的分水岭和试金石。超越市场需求,忽视市场自身的运行规律,脱离市场的实际成长过程,得不到市场认可的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将受到市场经济规律的无情惩罚。

二、民营企业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的障碍

民营企业发展的要求其核心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以达到拥有市场份额、实现利润的目的,但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障碍或核心能力障碍使这两种异质性不是天然就会产生并能有机结合的。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存在相互匹配的障碍问题。

(一)核心能力障碍对市场需求异质性的制约

核心能力障碍对市场需求异质性的制约主要体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核心能力消散。核心能力消散是指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形成条件的消散,主要来自模仿障碍失灵和先动者优势失效两个方面的原因。企业核心能力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难以模仿,但是难以模仿不等于不能模仿。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有赖于模仿障碍的存在,但是模仿障碍由于法定保护方式的时间限制、政府政策的变动、规模经济效应的弱化、无形障碍的消除等原因也存在着失灵的情况。因此,后来者可以利用技术突破或重大转折过程中出现的市场机会进行“创造性地破坏”,由此摧毁市场先动者的优势。尤其在日趋成熟的国内市场上,进入者必须优势领先者手中夺取自己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形时有发生。如,深圳的新天下集团,它的“神舟”电脑产品在创业之初的力量十分渺小,然而,通过创造性的发明,仅几年的发展就成为可以在中国市场上向IBM、DELL、联想等国际品牌抗衡的知名公司,并严重削弱了这些巨头公司的市场优势。第二、核心能力刚性。“核心能力容易形成核心能力刚性,其中最普遍但也是最不被人意识到的原因之一是过分强调目标。人们总是屈从于从一个简单概念,即好东西多多益善。从前有益的活动大规模地展开,结果过犹不及,不是促进,而是阻碍。”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之所以产生核心能力刚性,主要是由于企业成员的认知能力与认知惯性、厌恶风险的倾向、与市场环境变化相脱节。由于核心能力刚性的存在,使核心能力既是一种优点,也是一种缺点。因为它是竞争优势,是战略竞争能力的来源;但当它不再具有竞争优势时,如过分地强调则为组织的惰性埋下种子,成为制约组织发展的障碍。

(二)市场障碍对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制约

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良好而顺畅的市场环境是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由于市场壁垒导致的市场需求被迫转移或者压制以及市场需求不足带来的市场障碍将严重制约着核心能力异质性的提升以及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第一、市场壁垒对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制约。市场壁垒是指对投资主体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一市场、对在位厂商的经营管理过程障碍或者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起抑制作用的因素。市场进入的规模经济壁垒、政府管制进入壁垒和市场退出壁垒,以及市场退出的沉淀成本壁垒和关联性壁垒,使得民营企业进入或退出行业受到制约,影响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培育。第二、市场需求不足对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制约。为了维持一定的增长,民营企业需不断扩大市场,但是竞争对手的反应以及需求的饱和都意味着不对已有产品范围进行扩张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对需求进行多样化扩展,加快需求的增长速度就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多样化的速度越快,对企业员工的要求就越高,多样化的投资就越多,利润率就必然要降低;同时,多样化带来的竞争对手和竞争压力也会大大增加,导致民营企业的竞争环境趋于不利,如此多的关联因素就使得需求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这样一来,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异质性就不能保持与市场异质性匹配的程度,市场与核心能力之间不能正向相互加强,共生互动,制约核心能力异质性的发展。

三、面向市场需求的民营企业核心能力培育

产品的市场需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市场营销; 市场调研; 市场信息

1市场调研

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市场调研工作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市场调研可以为营销企业制定营销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市场调研是指系统地、客观地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营销活动的各种资料或数据,用以帮助营销管理人员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决策。市场调研是企业了解产品市场和把握顾客的重要手段,是帮助企业决策的重要工具。对于现代管理者来说,掌握和运用市场调研的理论、方法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市场调研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科学有着庞大而复杂的内容体系论文下载。

市场调研的内容主要涉及影响营销策略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如需求、产品、价格、促销、分销、竞争、外部环境等。根据不同的调研目的,调研内容的侧重点也会有很大不同。总体来讲,市场调研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市场需求调研。市场的需求是企业营销的中心和出发点,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详细了解并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因此,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是市场调研的主要内容之一。市场需求调研包括:市场需求量的调研;市场需求产品品种的调研;市场需求季节性变化情况调研;现有客户需求情况调研(数量、品种)。

(2) 产品调研。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不同的市场对产品的需求也不一样,产品在地区之间的需求也出现差异化。因此,产品调研也成为市场调研中不可忽略的问题。产品调研的内容包括:产品品质需求调研;产品品种需求调研;产品质量调研等。

(3) 价格调研。价格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额和企业的收益情况,价格调研对于营销企业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格调研的内容包括:产品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调研;国际产品市场走势调研;市场价格承受心理调研;主要竞争对手价格调研;国家税费政策对价格影响的调研。

(4) 促销调研。促销调研主要侧重于消费者对促销活动的反应,了解消费者最容易接受和最喜爱的促销形式。其具体内容包括:调研各种促销形式是否突出了产品特征;是否起到了吸引客户、争取潜在客户的作用。

(5) 分销渠道调研。分销渠道选择合理,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安排恰当,对于提高销售效率、缩短运输周期和降低运输成本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分销渠道的调研也是产品市场调研的一项重要内容。分销渠道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批发商、连锁零售商的经营状况、销售能力的调研;配送中心规划的调研;物流优化组织的调研;如何降低运输成本的调研等。

(6) 营销环境调研。营销环境调研的内容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国际产品市场环境;产品技术环境;替代产品发展;竞争环境。

在营销实践中,进行任何市场调研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产品市场,搞清楚战略失败的原因或减少决策中的不确定性。为这些目的而进行的市场调研被称为应用性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工作需要收集市场规模、竞争对手、消费者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并基于相关数据的支持提出市场决策建议。

2市场调研对营销管理的作用

市场调研对营销管理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市场调研有助于管理者了解产品市场状况,发现和利用机会。在商品日益丰富的情况下,作为供应一方的生产者既面临有产品、资金和人才的竞争,也面临技术水平和技术设备的竞争;作为需求一方的消费者,在一个日益庞大、种类繁多的商品群面前必然会有所选择。谁能赢得消费者的垂青,谁就是成功者;反之,则面临着被挤出产品市场的命运。因此,生存危机是企业必须时时注意的问题,然而机遇也同时存在,这就要看企业如何把握时机。

(2) 市场调研有助于管理者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在现代产品市场营销中,企业管理者如果对影响目标产品市场和营销组合的因素有充分的了解,那么管理将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主动的管理意味着通过调整营销组合来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和竞争环境,而被动的管理则是等到对企业有重大影响的变化出现时,才决定采取行动。市场调研在主动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主动性的管理者不仅要在不断变化的产品调研中寻求新的机会,而且会通过战略计划的制订尽力为企业提供长期的营销战略,基于现有的和将来的内部能力以及预计的外部环境的变化,战略计划可以用来指导企业资源的长期使用。一个好的战略计划是在出色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做出的,它有利于企业实现长期利润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的目标;缺乏市场调研的差的战略计划则会威胁企业的生存。

(3) 市场调研有助于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产品市场。任何企业的产品都不会在产品市场上永远畅销,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市场调研在新产品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市场调研可以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消费趋向、新的要求、消费偏好的变化及对产品的期望等,然后设计出满足这些要求的产品,使企业的销售出现新的。

(4) 市场调研有助于企业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产品市场上,生产紧随消费的情况普遍存在,但生产也可以强制需求,即在消费者对产品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之后,认可产品并进行购买,这种强制需求一旦成功,企业就可率先进入产品的销售领域,从而在此占据绝对优势。然而,强制需求的成功必须建立在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求的基础上,而在成功的背后,市场调研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企业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也使得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市场调研活动在以科学性作为前提的基础上更要富有创造性,而且创造性应该贯穿市场营销的全过程。通过创造性的市场调研,满足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使企业准确地、及时地把握信息并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市场需要创造,在企业营销活动中更需要创造性的市场调研。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