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村级档案管理

村级档案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村级档案管理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区县档案村级档案档案管理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农村档案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视程度得到了不断提升,这也对新农村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档案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笔者就区县村级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调研。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区县村级档案管理基本情况

以延庆县为例,据统计:全县376个村的档案工作的资金来源主要靠乡政府和村委会,每年平均用于档案工作经费约74元,主要用于购买档案装具。全县村级档案室保存档案数量约26300卷册,平均每年增长约875卷,增长最多的约853卷、最少的约223卷。全县有45个村档案室有独立的档案库房,有55个村将档案、办公、阅览、库房合一,有276多个村与其他部门合用办公空间,有213个村使用铁皮柜存放档案,74个村使用木质档案柜存放档案,70多个村使用塑料盒存放档案。有300个村没有安装防盗门窗,344个没有安装空调,325个没有灭火器。全县有14个乡镇将档案工作设在行政办公室,1个乡镇设在党建办公室,全县15个乡镇档案员均为兼职,平均兼职3项,一般包括:妇联、共青团、信息公开、保密、公文收发、传阅等。

总的来说,通过落实《北京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测评办法》和区县档案局、农委、民政局联合下发的《区县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测评标准》,区县各乡镇村档案意识明显增强,村级档案工作呈现出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措施具体、注重实效的良好局面。乡村档案工作各有特色,档案的归档率和完整率有所上升,有效地促进了全县乡村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村级档案的归档范围进一步丰富,乡村重大活动、重点工程档案及反应本地区特色档案的收集得到了加强,村级档案的主动收集意识逐步提高,村级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逐步实现,乡村档案的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促进了全县乡镇村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二、区县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村级档案在不断规范的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工作对档案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状与不断增长的需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笔者认为村级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村级档案意识薄弱区县各乡镇村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村级档案工作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平衡。经济条件较好的和档案意识比较好的村,村级档案工作做的就好一些。而经济条件差的村,村级档案工作的难度就大。还有的村干部缺乏档案意识和法规知识,档案工作在农村工作中的位置摆的不正,档案的作用发挥的不好。有的村没有专项经费或工资,总认为村级档案工作上级不给经费,费时费力,产生不了经济效益。所以,有的村干部积极性就不高。村级档案管理人员有的为村会计、妇女主任等兼任。他们文化不高,有的年龄大,档案业务不熟练,操作电脑有点差,总的来说,不能适应村级档案工作开展的需要。但大多数村是村官帮助整理、管理档案,他们在村时间短,最多两年就考走了,造成档案管理的断档,新来的村官还得从头学起,造成了村级档案整理的不衔接。

(二)村级档案管理隐患较多

有的村档案室没有专设,档案也没设专柜,档案存放没有次序。首先是集中保管没有实现,有的村档案存放在村干部手里,各管各的,村级档案丢失现象有可能发生。其次是村级档案保管设施较差,有些村不按规范整理只是存放于大木橱中,长时间下来,损坏现象严重。但也有些村建立有专门的档案室,村级档案整理比较规范,管理也符合要求。但普遍是村档案室与村办公室一起用,有的村档案库没有锁并和杂物库房在一起,条件太差,个别村的档案还保存在村干部的家里。档案借阅没有登记。个别村借用档案,不及时归还。这样,就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村级档案严重不全,给村级各项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

(三)村级档案收集的不齐全完整

从保管的村级档案数量看,有的村是上百卷;有的村是十几卷;有的村档案寥寥无几。主要是没有归档意识,使村级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会议记录、干部名册、村级的土地流转、承包合同、林业和水务普查等重要文件、档案材料不及时归档。产生了矛盾与纠纷时说不清,没有档案可以查询考证,使村集体和村民利益受到损害。另外,有的村档案不齐全完整,有的只归会计档案、不归文书档案,致使村级档案资料收集不齐全,主要体现在:一是案卷中大多数材料是乡镇来文,而一些村里自身形成的涉及农民个人利益的经济合同、土地流转、林权改革、医疗养老保险、劳动就业、粮食直补、党员补助等方面档案没归档;有的村反映农村实际工作等各个方面的会议记录大多数在村干部手里没有全部收集归档。二是村级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的档案材料收集的少,如:对农村农业综合开发和新农村改造重点建设项目、创先争优、农民增收、结对帮扶、农村危旧房改造、阳光浴室、街道路灯、卫生改造及宜居工程等形成的档案,收整工作较差。三是其他载体的村级档案收集更少。

(四)村级档案整理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档案材料的保管期限划分不准确,少数村的档案甚至未划分保管期限,只是组成卷,装订成册。二是档案书写材料不符合要求,有的用纸容易褪色,不宜长期保存。三是档案装具材料差,档案卷皮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什么样的盒都有,案卷封面书写不规范,标题不准确。四是档案排列混乱,有的村缺少档案目录。

三、规范村级档案工作建议

加强区县村级档案工作,改变村级档案工作滞后现状,达到《北京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测评办法》和《区县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推动新农村档案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笔者认为应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争支持建机制是关键

争取领导支持是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关键。改变领导不重视的观念,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切实解决档案工作中的人、财、物等实际问题,舍得投入,使村级档案工作有保障。北京市和各区县档案局与农委、民政局等单位配合,发出了《北京市新农村档案工作测评》的通知,同时各区县也制发了相应的测评办法和细则,并与各区县、乡镇分管档案的领导积极协商,争取支持,从而使行政村的档案检查工作得以顺利展开。有的区县委、政府始终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对乡镇党委、政府的年终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的依据。区县档案局负责村级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有的乡镇人民政府要把档案管理内容列入村级工作目标考核,加强对村级档案的指导,并适当加大对村级档案工作的投入,没有条件的村可以采取村档乡镇管的方法,健全有效的长效机制。各村应将村级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分管人员、建立规章制度,使村级档案工作做到规范有序、科学发展。

(二)加强培训是管理的手段

区县档案局应加强村级档案人员的培训和培养,提高村级档案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一是开展集中培训。利用春季农闲时节,到各乡镇对村级档案员开展集中现场培训。培训内容要深入浅出既有理论,更要重视实践。各乡镇村级档案管理人员每年要进行档案业务培训。二是开展个别培训。对档案业务知识相对较薄弱的行政村,各乡镇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专项档案业务培训。并对有条件的村级档案员,进行村级档案编研、计算机应用、村史和历史沿革等编写的专题培训,提高村级档案员现代化管理水平,为新农村档案工作开展服好务。

(三)明确归档范围是整治的具体措施

为了更好地做好村级档案工作,乡镇村档案工作人员要明确村级档案的归档范围,努力做到应收尽收;齐全完整的把应归的村级档案材料收集到村档案室。考虑到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区县档案局和各乡镇要根据各区县村级档案工作情况,结合各村的实际,制定好各村的档案分类大纲、归档范围、保管期限表,统一印发给各村供参考,使其知道哪些档案应归,哪些档案不应归,以及村级档案的分类和保管期限。为了保证村级档案的归档质量和档案整理的规范化,应着重抓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严格实行年度归档制。乡镇档案人员要积极督促、指导村级档案管理员对上年形成的文件材料,于每年6月底前完成立卷归档,不能有积存文件。二是严格档案立卷归档质量,不同类别档案要符合相应档案标准和质量要求。

(四)积极提供利用是管档的目的

管好建好利用好村级档案资源,是做好村级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区县档案局、乡镇、村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应努力做好村级档案利用工作,方便农民。并通过档案查询、电话预约、政府信息公开、档案展览、档案编研及档案数字化信息网络查询服务和档案馆日活动、档案超市、赶档案大集等宣传活动,方便农民群众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使农民不出村就能查询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要充分发挥档案作用,让农民认识到村级建档的好处。

(五)依法治档是规范管理的保障

区县和乡镇、村各级部门要做好《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的宣传,多种形式地扩大档案工作影响,进一步提高档案意识,充分发挥档案不可替代的凭证和依据作用,不断提升村级档案工作理念,创新村级档案工作模式。并深入乡镇、行政村,对档案工作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要求。对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或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通过档案执法,优化环境,促进村级档案工作依法开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第2篇

(一)资料收集不全

没有按规定收集与会计核算有关的资料(例承包协议书、工程项目决算书、银行对账单等),每个年度终了,没有及时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收集齐全。有些村甚至连工程结算票据、出纳现金、银行存款结账单都没有收集。

(二)资料随意处置

没有按会计档案资料的不同形式,不同保管期限进行分别装订立卷、造册。有些村甚至没有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装订成册,而是用报纸包一下,或用线捆扎一下,放置在纸箱或蛇皮袋里。

(三)移交手续不全

会计、出纳在办理移交手续时不够严肃,不够规范。从笔者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情况来看,无论是村级财务账还是村办企业账无不例外地只根据资产负债表列出单子办理所谓的移交财务手续,而应该移交的会计财务凭证、会计财务报表账簿以及其他相关的会计核算资料并没有办理移交。我们知道,会计结算是依据与经济业务相关联的原始凭证结算的,如果没有原始凭证、会计账册、就不能正确判断所移交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

二、加强农村的会计交接管理制度化建设

依据我国相关部门出台规定的《会计人员工作规则》,由于工作调动或因故离职会计人员,必须要与接替的财务会计人员办理移交转接手续,对于未办理手续的不得离职。在离职前,会计人员必须将本人所负责的全部会计工作在限定的时间内交接清楚;接替的工作人员应认真接管前任会计移交的相关工作,并继续办理移交的未了事项。实际操作中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移交前须结清帐目

对于更好更快的办理移交工作,需要对以下工作加强完善与改进:一是尚未填制的经济业务但是已经受理的需要尽快填制完;二是尚未登记的财务账目要登记完且在最后一笔余额后加盖公章;三是整理好各项需要移交的资料,并对尚未完成的工作或需要继续跟进的写出书面材料;四是认真编制移交财务会计物品清单,详细罗列应该需要移交的文件、现金、支票、公章以及其他物品等内容。

(二)移交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监察管理

在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时,必须有监察管理人员负责监交。移交人员需按照移交清册逐项清交,接替人员要清点、核查、验收。为了保证移交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在移交过程中注意以下方面:一是现金、有价证劵的点交,要根据账簿余额进行。保证库存现金、有价证券必须与账簿余额一致,若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与账簿余款有出入那么移交人员需在限定的时间内查清处理。二是确保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其他会计资料的完整性,不得遗漏相关重要信息。如果发现缺少部分资料应立即查明原因,并用红笔在移交清册上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银行对账单应和银行存款账户余额数目一致。总账有关账户的余额要与各种财务物资和掌权财务的明细账户余额核对相符;非常时期,可以通过有合作关系的单位及个人进行核查或随机选取个别账户与财务开销情况进行核对。

(三)移交后须延续责任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第3篇

随着我国高科技产业化进程的逐渐加快,正在向信息网络化、资源共享化方向发展,这一切都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与利用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现如今,发展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它将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因此我们要从观念上对档案管理工作有所更新,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档案现代管理模式,促进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1.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1.1把握好档案收集关

在当今服务型社会的大环境下, 档案馆应把国家和社会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接收入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馆应向各级基层档案管理部门下发通知,明确接收档案的范围、内容、标准及要求,让基层档案管理部门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内容丰富,有特色,有价值的档案资料,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种档案的归类、整理、保存,从而达到丰富馆藏档案,为利用者良好服务的目的。

1.2档案工作要走“特色”路

所谓特色档案是指反映地方特色经济、特色历史、特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自然区域特色等方面的档案。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馆藏建设的“特色”性,认真研究、分析本地区的特色档案资源,广泛征集、整理、保管,丰富馆藏内容, 优化结构,体现特色,打造精品。

1.3要正确处理好档案馆藏的质量与数量关系

过去比较注重档案数量的多少来衡量档案馆藏丰富与否,但多年馆藏建设实践来看,仅仅片面追求数量是不够的,应该丰富馆藏, 改变馆藏结构单一、缺乏特色,案卷质量不高等诸多发展档案建设的不利因素,辩证的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按照《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多层次、多渠道征集和收集档案资料,不断优化和丰富馆藏建设。

2.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工作执行力不够

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企业部门活动具有辅助作用,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档案工作到位与否,从一个侧面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但是大多数企业将档案建立以后,很少查阅,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难度。特别是工程建设档案,存在着重建设,轻档案的现象。工程的前期图纸资料还能上交档案室,但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档案资料就不能及时上交档案室,如工程的变更,竣工验收等资料。档案人员在企业的基本建设工程中参与性不强,档案的管理工作不能与工程的建设同步进行,造成一些工程资料的丢失,影响归档率。有的虽然有资料,但有很大部分是复印件,影响了档案的质量。

2.2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不高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档案工作质量有决定性作用,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有很高的业务素质,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踏实肯干的实干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上从不配备专职人员,在业务水平、文化程度、专业素质上都有很大的差距,在管理手段方面,也比较陈旧,与时展脱节。这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的需要,如果企业想要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必须把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放在第一位。

2.3档案硬件设施老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诸多环节之中,管理水平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只有少数的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多数还是采用手工整理。信息量小,检索进来也比较困难,利用和开发的价值不高。企业的档案室建设不规范,档案柜也老化,保密性大大降低,保管条件也极其简陋。引起档案材料霉变、虫蛀的事情时有发生,从而对档案利用产生了不利影响。

3.新时期加强企业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3.1加强培训,提高企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现代化的企业对档案工作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档案管理的门类也在不断的增加,档案介质也由纸质迅速过渡为电子文档与实物方案一体化保存;文书档案由卷为保管单位到以件为保管单位等。新的情况将导致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档案人员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要博学多才,既懂档案专业知识,又要懂行业管理知识,努力提高专业素质及开拓创新能力,把握机遇,解放思想,以新思维对待新问题,以新思路和新对策解决出现的问题,努力把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3.2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

档案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规范档案的管理机制,完善档案的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能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并严格遵守企业档案管理流程。将各个部门、不同用途的档案进行统一的管理,让档案管理能与企业决策、管理同步发展。

3.3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

一是将部分传统的以纸质文件资料转变成电子文档的形式,这样数据生成以后,马上会贮存在企业的数据库之中,被档案管理人员和其它部门技术人员所共享,能够让信息在企业内部流通更畅通。二是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比传统纸质文件更方便,快捷,失误率低,而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电子绘图会比手工绘制有更大的优势,它的设计、修改、查

询比手工更方便、更准确。三是企业传统的档案分类方法被打破,如声像档案、人事档案、技术档案等等,可以被企业的信息集成系统分成几个管理模块和流程。一份档案信息可以被几个管理系统所分享,计算机可以依照规定的指令,依据工作目的随时设置和更改类目。

3.4扩宽荣誉档案的归档范围

建立荣誉档案,首先要确定归档范围。一个单位的荣誉档案主要是反映本单位各项工作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绩,它的归档范围应以本单位或本单位内部机构的名义在各项比赛、评比、检查、考核等工作活动中获得的奖状、锦旗、奖牌、奖杯、荣誉证书等实物为主。其归档范围主要包括:以本单位名义参加各项活动获得的荣誉证书、奖状、奖牌、奖杯、锦旗等;上级领导知名人士来本单位参加表彰奖励活动的题词、书画、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本单位参加和召开的各种表彰大会所形成的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底片、光盘等,主要包括领导接见颁奖视察慰问获得荣誉的集体和个人,有先进集体和个人介绍经验、载誉归来、外地外系统、取经学习的活动等内容;本单位的科研成果证书及奖牌等;其他与表彰奖励有关的实物等。

3.5统筹兼顾,做好档案的保密与利用

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十分重视档案保密,工作尽心尽职,但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档案的价值是通过利用来实现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也要在利用档案的效果中体现出来。档案人员在提供利用的同时,要跟踪利用效果,分析档案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并加以广泛的宣传,使公司领导

和员工认识到企业档案也是生产力,是宝贵的资产,同时对提高全员的档案意识有积极的作用。档案人员要勤于思考,多动脑筋,分析、加工编研二次信息,服务企业中心工作。档案主管部门也应每年定期召开一次编研工作研讨会,开展业务探讨,交流档案管理经验,努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基建档案;问题 ;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rom the existence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in China problems, put forward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consult.

Key words: construction archives;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 言:基建档案是指从工程项目从论证、决策、建设、验收、交付使用各个过程中所形成的,需要进行分类归档的文件材料,它包含了项目提出、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勘测设计、施工、竣工、交付使用等工作环节中所形成的声像、图表、图纸、文字等载体和形式的材料。基建档案不仅是评定工程项目质量、项目维护、项目使用的重要依据,也是一个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活动最为真实的历史记录材料,是工程建设技术人员智慧和劳动结晶,是单位资源储备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基建档案不仅是一个工程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最为真实的记录和反映,也是一个单位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基础。随着我国各个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数量的增多,基建档案管理的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重要性也得以体现。但是,我国基建档案管理水平较为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基建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般而言,基建工程项目周期短则几个月,半年,长则几年。但是,对于基建工程管理而言,场所是临时租借、人员是临时抽调、班子是临时组合、机构是临时成立,所以,有些项目管理人员往往过于关注项目施工建设,而对于基建档案材料的搜集整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甚至片面认为基建档案管理浪费时间精力。在项目施工建设中,只注重施工进度而不注重工程资料;基建档案管理较为混乱,管理人员因为是临时抽调的,所以基建档案资料也是人走楼空;有的项目施工负责人员根本不重视对基建档案的搜集整理,用完即扔;在基建施工过程中,未能做到档案资料的同步搜集整理,造成档案资料的失实遗漏。

第二,基建档案管理缺少规范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建设,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在建设、管理、投资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原有的基建项目建设用地基本上都是由国家划拨而来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基建项目更多是通过竞拍才能获得的,而且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也必须要通过招投标程序才能够产生;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都经历了征地拆迁、融资、改造装修、代建、扩建等建设过程,在这些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都离不开项目运作,这是基建档案管理所面临的一个新的重要变化,直接增加了基建档案管理的内容,使基建档案建设的程序更为复杂化。但是,应该说基建档案管理的每次改革和每个变化都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都是一个新的尝试,而在这个学习尝试的过程中,我国基建档案管理缺乏规范性指导,对于基建档案的使用、归档、整理、搜集都缺少实施标准。

第三,缺少足够胜任新形势下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目前,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在人员素质技能方面存在两类问题:首先,由于大部分基建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临时指派的,缺少系统性的档案管理培训,对于档案管理业务不熟悉,缺少档案管理专业知识,难以有效进行档案的搜集整理、归档、开发利用;其次,在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面临着人手缺少问题,档案管理人员往往也是兼职的,其业务较为繁杂,工作量较大,对于档案工作往往也是出于疲惫应付状态,在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就更加落后,难以使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编目、检索、开发、利用。

二、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完善措施

第一,要不断增加基建档案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基建档案管理利用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责,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但是,就基建档案管理的实际现状来看,基建档案的利用率较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直接制约着基建档案的查询利用。因此,基建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要能够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加大对馆藏内容的宣传。大多数员工对于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缺乏清晰了解,认为档案管理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部门,不能轻易涉足,

针对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这种问题,需要不断加大对基建档案管理利用重要性的宣传,特别是要解决基建档案利用效率低下、利用方式单一、利用范围狭小等方面的问题。在对基建档案宣传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能够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不断发挥基建档案作用的同时,促使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二,要为基建档案管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想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除了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以外,还需提高相关部门和领导对此项工作的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只有各个部门和领导充分认识到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建立一个协调的工作机制,才能够使各个部门主动搜集整理基建档案材料,并及时整理归档。任何一个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积极的外部环境,才能不断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水平和质量。

第三,要不断完善基建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各个单位的基建档案管理的依据是建设部的《城建档案管理规定》实施细则,虽然这样做有利于基建档案管理的规范性,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各个基建单位也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工作需要的档案管理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减少基建档案管理工作难度,不断提升基建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基建档案利用率。

第四,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为更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基建档案管理水平,要不断加强对基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基建档案管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为使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既懂基建档案管理,又要能够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确保基建档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适应现代档案管理载体、方法、手段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新要求,要不断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基建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能够熟练掌握档案保护技术、档案管理学、档案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现代档案管理先进手段,促使基建档案从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科学管理进行转变。

第五,要不断加大对基建档案的硬件建设。在我国传统基建档案管理中,档案主要是以实物和纸质为载体,不仅不便于管理和查阅,而且容易造成损害丢失问题。但是,在信息时代,基建档案可以通过现代化技术,将纸质档案通过技术转化,转变为数据性资料进行存储、检索、查阅,实现了现代化基建档案管理。因此,基建单位要能够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的硬件投入,特别要能够不断更新设备、使用现代化管理技术,为基建档案的电子化、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在信息化时代,基建档案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将纸质档案电子化。对此,基建档案管理部门可以要求设计单位提供相应的电子版图纸,使工程设计更为系统完整的在图纸上进行反映。而对于那些具有较高保存价值的图纸,更是建立电子档案的建立进行永久性保存。

参考文献:

村级档案管理范文第5篇

统计工作必须要运用一定时期的数据进行分析与对比方可呈现出一段时期内的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完成统计工作。近几年,我国统计管理工作水平迅速提高,统计档案在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统计档案除了为改革实践积累资料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管理水平过于薄弱,影响经济发展水平。

1.目前统计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提高,我国统计档案事业水平也有了明显改进,不论是统计效率还是统计准确性都有了明显的改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1.1管理观念过于淡薄

我国很多统计档案的管理人员对这一工作人士不清,观念过于淡薄,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统计档案观念薄弱,无法及时进行立卷与归档,计算准确性较差,过于依赖经验,工作十分懒散,影响到工作质量与效率,降低了统计档案在经济与社会上的效果。

1.2档案工作方式过于陈旧

当前,我国多数统计工作仍依赖手工方式记性档案操作,随着档案工作的复杂性不断增加,手工操作显然无法满足新时期工作发展需求,无法达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1.3对统计档案的工作规范性管理认识不够

档案是人类历史活动的记录,主要负责记载人们的政治活动、经济行为及社会经验等等。统计档案工作属于一项较为特殊且规范性加强的工作,统计档案工作不规范将会影响到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作为统计工作最直接的体现,统计档案的规范性管理是必然的选择,但在具体的实践管理中,统计档案工作制度不够完善,制度不够严格,思想意识较为薄弱,影响统计工作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降低了统计工作的权威性。

2.加强统计档案工作的有效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在我国统计档案工作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尤其是档案的工作方式及工作理念,必须要不断创新,使其符合新时期发展的需求,为新时期档案发展奠定基础。

2.1加强档案统计人员对工作的重视

作为统计工作的核心部分,统计档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推动统计事业发展的重要对策。因此,在新时期必须要让广大统计人员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对其的认识要客观,认识到期对党与国家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要根据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统计档案管理方针,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准确的数据,统计档案是为社会发展服务,为新时期的档案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新时期档案人员的重要职责。

2.2建立并完善统计档案管理的工作方式

近年来,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等活动水平的提高,统计档案的难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不论是外在的形式,或者是内部的工作内容,统计档案管理工作也发生了改变,保存方式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单一的纸质方式,建立了图像、声音与电子等一体化的档案模式。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电子统计档案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当今到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电子档案的发展是与时代同步的必然选择。新时期的档案部门要强化相关硬件与软件设施的建设,推进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对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功能设置要充分考虑档案统计工作的需求,建立与新时期发展相适应的统计档案系统,满足发展需求。

新时期的档案统计人员应该善于利用信息系统完成档案的处理与交流,改进档案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效率性。同时要考虑到新时期网上档案信息系统的问题,注意对其不安全因素的控制,改进网络的安全性,防止非法篡改与增删档案统计资料与数据,同时要加强对病毒的控制能力,做好预防病毒入侵工作,提高档案数据的安全性。

另外,对现有的档案系统进行分析,建立与之适应的基础数据库,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目标,改变档案统计的方式,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这是新时期档案统计档案的标志,也是促进工作质量提高的重要方法,是确保档案工作质量的重要方针。

2.3强化统计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就必须要从根本上给予其重视,建立并完善统计档案的管理体制,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新时期的统计部门要立足实践,建立“规范统计档案管理,促进统计发展”的思想,提高统计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其次,要建立并完善统计档案在统计工作中的制度与方法,结合具体的工作实践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体制,唯有如此,才能做好该地区的发展情况统计工作,推动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性水平的提高。

最后,作为新时期的档案统计人员,必须要注重每个环节的控制,严格把关,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实现管理的合理性与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