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

对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

对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0-02

一、国内外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

1、国外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基本特点

(1)完善的准入、晋升制度

国外学生事务工作者(以美国为例)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和行政管理能力,从事初级岗位的人员通常需要具备相应的硕士学位;若要取得中级层次的岗位,还要拥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与之相对应的的每个州至少有一所大学开办高等教育学生行政专业或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并设有硕士、博士学位点,为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培养专门人才。同时,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人员可以成为终身岗位,可聘为副教授、教授。

(2)专业化、职业化突出

国外辅导员表现出高专业化和高职业化的特征,相关学生事务管理者,除了具有相关的学位外,还必须通过辅导员职业协会的职业考试。在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方向,从业者必须具有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学生事务实践等方面的硕士或博士学位,高级管理人员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学生事务管理经验和实践经验。

(3)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制度完善

美国的法律法规在世界上是最完善和健全的。同样,美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除了有相对比较完备的法律的制约外,还有非常完善的行业规范的影响,许多工作只要按照现成的程序、步骤和规范去操作即可。如:《学生人事宣言》、《学生事务观》、《学生手册》、《学生组织手册》等等。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一切事务和规定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所有的学生权利、学生办事流程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可见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相对完善。

2、国内高校辅导员的角色特点

(1)政治色彩浓厚,思想工作为主

1952年起,国家提出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主要工作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体实施者则是辅导员和班主任。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就要求较强的政治素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过渡性职业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将辅导员的发展主要有党政管理干部和业务教师两个方向。也就是说,辅导员的出路要么放弃所学专业,专心于学校党务或行政事务管理;要么离开所辅导的学生,潜心于专业教学与研究。这种制度造成辅导员定位为一种过渡性角色,缺乏职业归属感,造成队伍不稳定。

(3)专业背景多样,工作内容繁重

在我国,进入辅导员工作岗位的背景要求不高,除了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方面以外,也有非对口专业的人才进入,如:机械类、艺术类、甚至于有兽医类。专业背景多样间接反映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多样化,“什么事都可干,什么事都要干”这是高校辅导员目前工作的主要情况,高校辅导员有如下形象比喻:“保姆”、“侦察员”、“灭火队员”、“管理员”、“服务员”、“传声筒”、“大班主任”、“办事员”……,可见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要承担许多非本职工作。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就国内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对比发现,国外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经相当成熟,我国目前高校辅导员从人员构成、专业化、职业化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经过课题组成员对贵州地区高校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调研情况,发现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队伍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辅导员人数较少,且人员构成欠妥

通过在贵州地区高职院校的调研统计,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数相对不足,没有按规定的比例(1:200)配置,整体构成存在三多三少,即刚毕业的大学生多有经验的年长的少,女性辅导员多男性辅导员少,兼职辅导员多专职辅导员少。此情况导致工作不能深入细致。没有辅导员数量上的保证,必将影响辅导员工作的质量,甚至不能正常开展工作。

2、繁重的事务性工作阻碍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心应放在大学生全面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和提高上,然而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过多,如:各种检查评比、奖勤贷补等工作,造成做学生思想工作、谈话的时间相对减少,各种工作的开展却缺少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的关心,更谈不上用新知识、新科技培养学生成才。

3、工作与待遇的反差影响着辅导员积极性的发挥

高职院校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由于在职称和科研方面的成就,收入相对较高。而辅导员因工作性质和相关制度的约束,没有任何科研项目,也不能从事第二职业,收入相对较低;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重、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而待遇相对偏低,造成辅导员心理失衡,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积极性的发挥。待遇、收入和职称方面的问题成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大障碍。

4、辅导员的理论水平、业务技能不高

由于事务性工作过多,辅导员将不自觉地放松政治理论的学习,面对大学生对新知识、新科技强烈的学习愿望,由于自身对新知识、新科技学习的不够,缺乏有力的引导,使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的影响力、说服力、凝聚力受到削弱。

5、职责和制度的不完善,影响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与深度

当前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评价导向在于“无事就是功,有事全否定”,形成了只要学生不出乱子,就是做好了工作;反之出了乱子,即使你辛辛苦苦,很有创新也是白干的局面。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一直沿用“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即抓干部和关注犯过错误的学生,对于中间大多数同学辅导员辅导的机会很少,此职责和制度的不完善严重阻碍了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三、如何在高职院校建设一支稳定、专业的辅导员队伍

2005年教育部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可见,辅导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新形势下建设一支稳定、专业的辅导员队伍十分必要:

1、完善制度、法规,保障辅导员队伍建设良性发展

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的、稳定的辅导员队伍要以完善的制度和法规为保障。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辅导员队伍选拔、任用、职称、晋升等方面的制度,使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章可循。其次,在保持辅导员队伍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人员分流,通过辅导员的人才合理流动达到辅导员队伍人员的整体优化。同时,通过必要的政策扶持,包括:培训、进修、外出调研、岗位补贴、晋职晋升、住房分配等,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辅导员队伍,使辅导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2、实施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推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

高职院校辅导员事务性工作的繁重,影响了辅导员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明确辅导员和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充分发挥辅导员在思想引导、发展辅导、生活指导和组织管理方面的作用,使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断清晰,辅导员的工作不断规范化、职业化。

3、以专业化和职业化为契机,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

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辅导员的建设,专业化和职业化是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专业化应从以下三方面做起:一是在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开办培养高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辅导员专业,加强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二是加强辅导员工作人员专业化理论和实践的培养,掌握辅导员基本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树立专业意识,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加强专业的继续学习和培训;三是对现在的辅导员进行专业化培训,通过必要的认证来在到辅导员工作的实际需求。

不断推进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一是从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并达到职业的基本要求;二是逐步建立辅导员工作的进入、考核、晋级、淘汰等机制,使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成为一种职业,保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三是应规范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方向,完善辅导员职业标准,定期对辅导员进行的考核和淘汰。

4、加强辅导员开展科学研究,加快学生工作学科建设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社会逐步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化的不断渗入,使高校辅导员面临着诸多挑战,辅导员只有成为高级专业的队伍,才能成功应对这些挑战。为此,鼓励辅导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加快学生工作学科建设变得十分必要。在国内高校设立学生工作专业,系统、严格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教育是培养专业化辅导员的有效途径,同时,在高校建立相应的学科点,鼓励辅导员对辅导员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展开科学研究,以促进辅导员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就要切实重视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激发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总之,建设一支稳定、专业的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冯刚.《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理论与实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王罗清.《高进优出严格管理――关于加强新时期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0,(2).

[3]韩静.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刍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2).

[4]陈武.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15).

对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语言艺术

一、引言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出台,在大学生群体中重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辅导员要实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B,这已成为众多大学的重点工作。不可否认,当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有待提高。

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遇到的客观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出了问题,不得不说,这与如今新一代“90后”学生息息相关。成长于物质生活丰富年代的他们,见证了科技的飞速发展,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多彩生活,普遍受到西方个性发展思潮的影响,加之青春期学生对“成年人”这一身份的潜意识强调,导致学生在与辅导员谈心谈话时敷衍了事、消极应对。

一般而言,出于使命感与责任感,辅导员通常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找他们面谈或者以电话、短信等方式进行沟通,指出问题,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错误,及时改正。但这种说教式的指导,在一些学生眼里就变成了“唠叨”和“喋喋不休”。

虽然多数学生出于对辅导员的尊重或遵守纪律的需要,都会按照辅导员的要求去做,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做到“听进去”,更不是每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辅导员的良苦用心,感恩辅导员的指导。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反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不愿听取辅导员的苦心劝告?

笔者在与学生的大量互动中发现,多数“90后”学生认为辅导员的话是“老生常谈”,是“车轱辘话”,其内容没意思,其重复频率过高,因此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三、探究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恰当语言”

不得不说,学生的反馈十分客观,多数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说教仍然多于互动。辅导员应当改变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采取新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在总结与学生的大量谈话后,笔者总结了以下几条经验。

1.多用“咱们”

在开展谈心谈话时,辅导员很容易摆出自己的“老师”身份。试问,为什么学生愿意与同龄人交流?尤其在遇到某些问题时,哪怕学生很清楚同龄人给出的建议不一定适用,也不愿意求助有经验的辅导员呢?原因非常简单,同龄人不会给他们一种地位悬殊的感觉。但与此相反,辅导员在谈心谈话中往往使用“你”“我”“你应该”“我觉得”等,从而加深了地位悬殊感。

要解决问题,首先在语言上要让学生觉得“你在替我考虑”“你明白我的难处”。要做到这点并不难,在主语上多使用“咱们”,例如,“咱们来看看你的问题”“咱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2.多征求意见

人与人的交流不是单方面的灌输,倾听对方的意见、建议以及诉求对于双方关系的维持与有效沟通的实现是必要的。当然,多数辅导员在倾听过程中都能够迅速抓住学生问题的重点。但是,如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想法,并顺利接受呢?

从笔者与学生交流的经验看来,多使用征求意见的问句往往能达到效果。例如,学生因打架而被请进办公室了解情况时,如果辅导员在确认责任方时强硬地说到“这事错在你”,往往会招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多数学生会进行辩驳。相反,如果采用反问句,如“你有没有觉得你也有责任?”等征求意见的方式,等待学生自己回答,学生往往会软化态度,承认错误。

3.多关注流行元素

前文提到学生认为谈话内容没意思,因为谈心谈话的内容基本属于“老生常谈”。一旦产生这种心理,学生对辅导员的谈话内容就会失去主动关注的兴趣。要解决这个问题,辅导员需要适当了解当下的潮流词汇等,做到活学活用。

笔者劝诫学生不能缺席迟到时曾劝道:“不是我不想替你们去上课,而是臣妾真的做不到啊!”也曾在回答学生的问题时说“虾米”(什么)。这类热点词汇如果运用得当,配合一定的语气与表情,往往能在达到语言本身目的的同时收获不错的反响。

4.先认可,后批评

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通常希望得到长辈或者前辈的认可,而不是被否认。青春期的叛逆也源于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此期间的学生会对语言很敏感,很容易因为某句话甚至一个词就感觉自尊心受挫。

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对学生的错误不可一味否认。例如,在处理某学生为朋友出头打架的时候,如果直接斥责学生:“你打架违反校规了,你知道吗?”这样很容易激化矛盾,学生会做出“破罐子破摔”的举动。

与其直接苛责学生,不如退一步先承认他们的优点,再指出错误,例如,“你是个特别讲义气的孩子,跟你做朋友肯定特别开心,现在你打架是因为你朋友被打了,我理解作为朋友你做不到袖手旁观,但是你现在把对方也打伤了,气是出了,但压根没解决你朋友跟对方的问题,不是吗?”一旦得知辅导员理解他们的初衷,学生往往更容易听得进去辅导员的劝诫,从而顺利解决后续问题。

5.多用聊天语气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可能会因为一些苦恼烦心的事情来找辅导员,一般有挂科、学习、恋爱、就业、压力等话题。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不管是在语气还是在动作上都需要更加随意些,给学生营造出一种“我是在跟朋友倒苦水,而不是在向辅导员咨询”的感觉,往往能够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问题。

6.多用“有事找我聊聊,我在你身边”

要完全了解一个学生很困难,要让一个学生主动来找辅导员袒露心声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这并不妨碍辅导员用“有事跟我聊聊呗,我在你身边”的“广告语”来阐释自己的立场。如果使用恰当,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辅导员。

笔者所负责的学生曾在遇到问题时来到办公室,说:“你说有事找你聊聊,我有事,就来找你聊聊了。”不可否认,学生对辅导员产生好印象后,会自然地在班级中进行传播,这样的“广告”传播方式会帮助辅导员顺利开展工作,管理班级其他学生。

四、结语

如果仅仅只是通过以上几条就断定可以与学生无障碍沟通,为时尚早,要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被学生从心底接受,还需要进一步对与学生沟通时的语言、沟通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但是不可否认,从注意措辞、改善说话方式与语言、改善自身立场等方面出发,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军华.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6(2).

对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问题;措施

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互动的桥梁,任务十分重大,涉及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即使辅导员对工作充满热情,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到管理中,但是效果却不是十分显著。高校辅导员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学生管理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1.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缺乏经验和能力

高校辅导员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与学生相处、交流的时间较多,对学生的在校生活、思想道德观念的培养等都承担着责任。但是,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所学专业基本上与工作没有联系,与学生交流也缺乏一定的技巧,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待提高。此外,目前高校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较年轻的辅导员,他们对学生管理工作缺乏经验和意识,做事缺乏耐心,面对繁琐的管理工作不知如何下手,经常感到力不从心。

2.辅导员没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以及问题解决过程中,未能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不能充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对学生采取严格管理的方式。此外,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中也没有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这就造成某些学生产生意见,严重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最终影响辅导员的管理工作。

3.部分辅导员缺乏工作热情

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刚参加工作的,缺乏工作经验和明确的管理目标,而且对工作岗位也不满意,这就导致他们在工作时消极懈怠,缺乏工作热情和工作责任感,最终影响学生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目前,我国高校中,一个辅导员通常要管理一个或者两个专业的学生,工作量大,学生问题多,辅导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提升,或者与学生进行沟通。再加上辅导员待遇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难免会使辅导员产生消极懈怠情绪,影响工作效率。

二、提高高校辅导员管理工作效率的策略

1.不断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方式

高校辅导员必须摆脱传统的管理方式,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对班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不能忽视中间力量。在一个班级中,中间力量占多数。如果管理松散,那么很有可能使一些中间学生向下滑,从而不利于班级的管理。辅导员在管理工作中,要多多鼓励学生,给学生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与自主性,尽量对其实行简单化管理,不让学生过多地受到约束。同时,辅导员也要对学生充分信任,而不是事必躬亲。管理工作也是一门艺术,辅导员必须坚持适度原则,既不能过分约束学生,也不能过度放任学生,这需要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2.辅导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辅导员作为学生与学校之间交流互动的桥梁,在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一方面,在工作中要多关怀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辅导员的爱护和关心,进而能够理解并支持辅导员开展工作。另一方面,辅导员也要转变自己管理者的身份,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关系,坚决维护学生的切身利益,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3.完善管理步骤

完善的管理方式与步骤能够有效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辅导员在做决策时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切身利益。制订完善的计划,可以为辅导员的决策服务。同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辅导员要重视各种细节问题,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此外,辅导员要借助新媒体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实施有效管理。

三、结束语

对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辅导员;思政工作;网络平台构建;运用

进入21世纪,互联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许多老百姓家中的必备电器,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三十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到2012年 12 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了5.64 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 42.1%。大学校园是互联网应用最多和普及率最高的地方之一。在我国众多网民当中,大学生又是最为活跃的群体。在当今大学生当中,智能手机的普a及率很高,让大学生们随时就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同时,手机微博客户端的运用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将自己的想法及见到的事物于网络。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平时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接触也是最多的辅导员,如果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和大学生产生很好的交流,是高校顺利开展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掌握和充分了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确实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问题并最终实现育人目标非常重要的途径。

一、思政工作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思政工作的技术欠缺

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将思政工作在网络平台上的开展看做是软任务,较多的出现在比较常见的网络平台,没有对学生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网络行为缺乏完整的干预体系,使一些不良信息和行为方式趁虚而入。有个别辅导员,不能把现代网络与传统教育合理结合,只习惯于对学生单向灌输。学生在被动地的情况下应对辅导员,从而降低了自主意识,个性需要无法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满足,所以会很难融入到当代大学生当中。

(二)当今大学生在网络上收到的不良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收到不良信息的侵害从而迷失方向。一部分学生被虚拟的网络世界所迷惑,面对网络上消极的思想言论,形成了无聊,但是不上网又不知道做什么的纠结心理,慢慢的沉溺于网络的虚拟当中。另外,大学生们下载软件、抄袭论文等剽窃他人知识产权成果的行为十分普遍。较为容易获得的网络资源使大学生们不在去努力学习,产生了在网络上可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的懒惰心理。

(三)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网络互动沟通交流不够深入

做为高校辅导员,日常的工作对象不仅多而且复杂,在日常工作中如果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使“一对一”的传统模式变成“一对多”的新的交流模式,让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时效性提高。部分高校的辅导员没有学生平等互动的观念,没有消除与学生产生的距离感。这造成大学生随便的就发泄自己的不满,更加随意的支配上网的时间,甚至让他们感受不到自身价值,产生强烈的反抗情绪。

二、构建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高校辅导员所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实最根本的就是为大学生们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扰,大学生们更愿意通过网络反映出来他们在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和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就需要辅导员更加主动的去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网络生活,建立为学生服务的工作理念,熟练运用各种网络平台,如果学生们在网络上有对学校的意见或者建议被辅导员第一时间发现,并且得到回复和解决,就使学生们获得被关注感,荣誉感,这样一来就会使辅导员在学生们中间的可信度大大增加,大学生们对于学校的归属感也会大大的增强;高校辅导员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三、辅导员思政工作网络平台团队

随着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的意愿不断提高,这样一来就需要辅导员树立网络管理及监控意识,进一步明确作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中的网络角色定位,对于大学生对当今社会一些热点为题的看法也要提高注意力。如国家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各种网络平台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形势政策教育,并且需要对学生们的各种不解和困惑有针对性的总结,提升大学生们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对于各种的社会问题能有一个理性的、正确的认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突发事件容易引起大学生,作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的一线,更应该全面了解学校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四、增加辅导员思政工作在网络平台上运用的时代内涵

对辅导员的意见和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新办专业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9.2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2(c)-096-02

现代社会里,高校的主要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而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因此,专业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声誉。近年来,很多高校为了综合化发展,扩大办学规模,纷纷设置了一批新专业。由于办学经验不足、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新办专业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利用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优势,来解决新办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新办专业的发展。

1 专业建设的内涵

专业建设的基本内容主要包含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风与学风建设等方面[1]。专业建设的功能表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设置和调整合理的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培养方案,更新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师教学效果等措施,使专业教育体系趋于完善,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素质的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提供保障[2]。

2 新办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合理

新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存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不成熟、课程体系安排不够合理、课程前后衔接性不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比较薄弱等问题。

2.2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新办专业的教师队伍一部分为原来老专业转过来的教师,一部分为刚招聘进来的缺乏教学经验的年轻硕士或博士。新办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专业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合理,科研水平不高,科研项目少,课程教学经验不足,没有形成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2.3 专业办学条件不足

新办专业办学条件主要存在图书文献资源不足、实验设备不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到新办专业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直接影响到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4 专业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很大一部分新办专业的学生是被调剂到这些专业的,就读这些新增专业不是他们的意愿,这样造成一些学生对本专业缺乏学习兴趣。另外,由于办学经验不足,教学体系不完善,一部分学生对在本专业的学习缺乏信心或者感到茫然等。这些现象导致一些新办专业的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专业整体学习气氛不够浓厚。

2.5 教学管理不善

教学管理应该规范教学过程,保障教学质量。新办专业在教学管理中主要存在教学过程不规范、教学管理制度执行不彻底、教学监督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2.6 师生关系欠融洽

新办专业大多存在师生之间沟通不足,教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指导不够,院系、专业开展的有关新办专业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职业规划引导以及就业指导较少等现象[3]。

3 辅导员解决新办专业建设问题的优势

3.1 沟通距离优势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年龄、价值观、生活模式与在读大学生都很接近,属于同辈群体。师生之间基于成长背景的差别小,沟通的防御性低、有效性高、互动性强,所以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塑造、提高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持久的影响和作用。

3.2 信息资源优势

就工作内容来看,辅导员负责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工作,小到学生的生活起居,大到毕业生就业,对于学生适应环境能力、情感状况、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等情况都比较了解,加上学生干部团队的辅佐,使得辅导员与专业任课教师和行政工作人员相比,无论在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还是工作内容的性质方面,都有十分独特的资源优势[4]。

3.3 双重身份优势

由于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行政双重身份,当教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辅导员可以把教师方面的建议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措施及时传达给学生,同时辅导员也可以根据学生反馈上来的问题迅速有效地同各部门沟通。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既是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又是教学管理工作的协调人。

新办专业在建设发展中必然存在诸多问题,高校辅导员利用自身以上三种优势,能够深入学生群体,便捷快速地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地解决问题或者进行协调。

4 发挥优势,解决问题

4.1 人才培养方案问题

对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辅导员应当准确、及时地把学校教务管理机关的课程设置目的以及课程要求传达给学生,避免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目的不统一,同时对于学生关于课程设置方面反馈上来的意见,辅导员应当迅速报送到有关机构,从而进行课程设置的研究和改善。另外,对于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学院领导与学生举行座谈会、见面会的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促进学院领导的深入研究与思考。

4.2 师资队伍结构问题

在师资队伍问题上,高校辅导员通过日常和大学生的接触,可以把获取到的关于教师评价方面的信息反馈到教务部门进行研究。如果是因为教师教学经验的不足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学校可以适当地对教师授课的安排做一下调整,或者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教学培训,亦或聘请资深的教师。另外,辅导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来,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使教师在科研和教学两方面保持平衡,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研究和专业的和谐发展。

4.3 专业办学条件问题

如上所述,办学条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图书馆资料的不足、实验设备的不完善、实习基地的缺乏等方面。这些问题最初产生的原因是办学时间短,随着办学时间的增长,这些问题会得到逐步改善。然而我们仍然看到,一些新办专业开办了很长一段时间后,这些问题依然严峻。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学校缺乏重视,执行不力。这时辅导员应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避免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另一方面,应该积极主动地把这些现象和学生的建议向有关部门传达,以期解决。

4.4 专业学习氛围问题

首先,辅导员可以通过私下的交流和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动机,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对本专业的正确认识;其次,辅导员可以组织多渠道、多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或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热情,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提升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另外,抓好学风建设,首先要抓好宿舍文化建设,抓好阵地[5]。

4.5 教学管理问题

对于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辅导员一方面需要将具体管理事务认真落实,另一方面作为教学质量监督意见的重要反馈平台,对于教师与学生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问题能够第一时间获知,第一时间传达,第一时间解决。

4.6 师生关系问题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通常局限于课堂上,课后去办公室找教师沟通辅导的学生很少,教师课后主动找学生聊天交流的情况也很少。恰恰相反,辅导员与学生以及辅导员与教师的交流就很便捷、很频繁;但有时辅导员无法给学生提供足够深入的专业知识,这时候辅导员可以积极发挥自己的纽带作用,为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搭建平台。如自己作为中间人促成双方沟通,或组织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会、座谈会等。

5 发挥辅导员作用的机制

5.1 重视人才选拔

新时期的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与时俱进的理论素质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科研素质和多元的知识结构,全面的能力素质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新办专业的辅导员,除了具备以上素质外,还需了解新办专业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新办专业的知识领域、培养目标、发展方向等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新办专业辅导员的招聘上就需要更加严格和谨慎。

5.2 加强职业培训

由于高校新办专业的辅导员工作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刚进入高校的辅导员需要进行职前培训,已经具备一定经验的辅导员也需要不断地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学习。针对新办专业特有的问题,不断提高辅导员解决问题、协调问题的能力。

5.3 转移工作重心

现在高校的辅导员每天忙于处理繁琐的管理事务,扮演着“传话机”的角色,而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反馈意见处理、教学协调、专业方向引导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往往表现得力不从心。而在新办专业中,由于专业建设整体上的不成熟,以上这些方面是最关键的,最需要重视和解决。所以,特别是对于新办专业,需要转移辅导员的工作重心,把他们从繁琐的上传下达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做起:首先,学校行政机关应提高办事效率,减去一些不必要的繁冗流程;其次,把适当的事务管理权利交给学生会或者学生骨干,既让他们得到锻炼,又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高校辅导员从机械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后,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新办专业的建设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贵富,朱俊义.论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辩证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7(3):24.

[2]张云鹏,张爱霞,赵家妹.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若干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86.

[3]汪萍.地方高校新办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6):71-73.

[4]纪安辉.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员的作用[J].大众科技,2009,11(1):152,173.

相关期刊更多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民族大学

心理学探新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西省教育厅

合成纤维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纺织控股(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