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问题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高校;日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15-02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任务主要是由各类民族院校来承担的,但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力扶持,加之近年来高校的大幅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非民族类高校学习。而非民族类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导致各种问题不断涌现。对于非民族类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做好其日常管理工作,使之能够与汉族学生融洽相处,已经成为非民族类高校必须考虑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民族生的教育和管理不仅是人才培养的问题,更关系到党的民族政策是否落实。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将会直接影响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状况
本文研究以西北大学为例,该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众多,现已达到500人以上,但却尚未形成一整套有针对性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教育模式。该校是地处西部地区的综合类院校,在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地域与学科优势,因此承担着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重任。与此同时,也相继出现了少数民族学生纪律观念淡漠、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较差、违反校纪校规等负面现象。但由于民族问题的敏感性和复杂性,这就需要我们对此加以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应当前形势,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具体情况且行之有效的日常管理模式。为此,我们在该校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座谈的调查研究方法,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有效问卷153份,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状况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人际交往能力不断增强,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依然存在沟通问题。调查显示,在对“是否愿意与汉族同学同寝室居住”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80.21%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了“愿意”;同时,在对“在学校讲本民族语言”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51.64%的少数民族学生选择了“从不讲本民族语言”,由此可见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愿意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或沟通,且有一半学生一直使用普通话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可见,少数民族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此外,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中有73%的同学认为与汉族同学交谈偶尔或经常存在困难,可见,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受到他们语言沟通的约束。
2.小团体现象明显,缺乏集体意识。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过程中发现,在对“是否经常参加本民族学生聚会”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64.48%的学生选择了是,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回答经常参加聚会的学生比例为98%。而对于“朋友都是本民族的”这一问题的回答中有3.5%的选择全部是本民族的朋友,有42.39%的选择大部分是本民族的朋友,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98%选择的是“全部是本民族朋友”或者“大部分是本民族朋友”,由此可见,有接近一半的少数民族学生喜欢结交本民族朋友,存在与本民族同学和睦相处的小团体现象,而这一现象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而在我们日常的学生活动经验中也发现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有小团体现象,并不热心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3.基础教育薄弱,学习成绩较差。据调查显示,少数民族学生中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63%,同时,少数民族学生中有74.72%的来自于我国贫困的西部地区,这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学以前,不仅无法获得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没有条件得到更好的基础教育,加之,语言障碍等因素的存在,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存在基础教育薄弱的问题。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现存问题
1.区域文化教育水平差异带来学习状态的不适应。在历史、地域、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下,致使边疆少数民族同学家庭生活条件较差,基础教育、个人阅历都与内地高校的汉族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少数民族学生生活的边疆地区由于教育条件有限,而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知识面窄,自学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入校后都感到学习上不适应,压力大,课程难度高,难以跟上进度。
2.民族习惯的差异带来民族意识的强烈凸显。所谓民族意识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内地新疆学生从小生长在本民族聚居的地区,在民族文化积淀下形成了本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情感。他们来到内地大学就读,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希望自己的民族习惯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期待在融入学校环境的同时保持纯正的民族习惯,民族自我保护意识也随之增强。甚至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与同学、教师缺乏有效沟通和必要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他们在一些琐事上的不满情绪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情绪或行为。
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管理问题的解决途径
1.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的建设。注重从少数民族学生中培养一批学生干部,使他们成为学校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和干部因为语言和生活习惯、民族意识等方面的优势更易亲近和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与心理,能更好地预测民族学生的行为趋势,能及时、有效地反映少数民族学生中的热点问题与民族问题。同时,通过这部分骨干可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自我管理,如在学校成立由少数民族学生所组成的民工部、学生组织,以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检查少数民族学生的宿舍卫生等,组织少数民族学生活动为主要工作内容,让他们成为少数民族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力量,进而更方便管理少数民族学生。此外,还应该在平时注重对少数民族骨干进行思想素质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协助处理各项少数民族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2.关注学习,因材施教,切实解决学业困惑。高校应在今后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等方面,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基础差、汉语水平低等问题做有针对性调整。在加大民族学生的基础课教学学时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学好各类基础课程,打好坚实基础,并不断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在班级设置和教师配备上给予倾斜性照顾。任课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要明确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对其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予以接受,多给予他们鼓励与帮助,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应组织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党员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进行“互帮互助活动”,同时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帮助或举办各类活动,切实帮助他们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为了拓展少数民族教育渠道,也为培养更多少数民族人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学校还应积极开设民族文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相关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民族文化教育。
3.提高学生工作人员处理民族事务工作的能力,增强工作前瞻性意识。学生工作人员应树立“民族工作无小事”的高度工作敏感性和责任心,注重积累处理各类问题的方式方法。学校要建立全方位的民族工作培训体系,将日常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通过讲座、授课、主题论坛等形式辅导学生工作人员学习民族知识、了解民族工作内涵,力求打造一支懂民族工作、热爱民族工作的学生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普丽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06).
[2]黄一诚,许海东.新时期制约少数民族大学生和谐发展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薛徽.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研究,2012,(02).
关键词:民俗;传统节日;民族体育;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人们适应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民族体育源自于民族竞技,其文化内容与民俗活动相结合,在节日中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随着中国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民族体育在民族节庆中呈现出来,不仅代表了民族性,同时也采用这种方式将极具民族色彩的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中,将具有民族代表性的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民俗节庆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就会对该文化以这种传承的形式加以保护,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演进。
一、民俗节庆中民族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
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适应生存环境,且在生存环境中进行生产斗争而逐渐形成民族特有的文化积淀。民俗节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发挥着促进民族间文化交流的作用,而且还为民族文化传承创造了载体。少数民族在民族节庆中,多会开展体育活动,无论是生产类的节庆,还是宗教祭祀类的民族节庆,都与民族体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1]。比如,纳西族、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中,会举行各种体育赛事以作为节日庆祝活动,诸如飞石锁、打飞棒等等,而广为熟知的骑马、射箭等等则是许多少数民族在民俗节庆中必须要举行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运动都是从最原始的狩猎活动中演化而来。水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传承至今,则是源于渔文化。比如,京族在民俗节庆中会开展游水捉鸭活动;苗族的独木舟、傣族的赛龙舟都会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举行;高山族在民族节庆中会举行顶壶竞走等等。由此可见,少数民族的体育运动在民俗节庆中展开,不仅仅是作为节日间的娱乐活动,更是将其作为民族文化。很显然,民族体育运动都与当地的生产活动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进入到商品经济时代,这些生产活动逐渐被技术更为先进且极具科技含量的工具来完成,于是,生产活动转化为体育活动[2]。比如,赫哲人的“狗拉雪橇”,西南独龙族人的溜索和天梯,原本早期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使用的民族交通工具,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运动项目,同时也将该种运动作为体育文化得以传承。
二、少数民族民俗节庆中民族体育运动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文化的传承性
少数民族的节庆往往会与民俗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体育就是民族节庆中的一道独居特色的文化风景。民族体育与社会意识存在着不解之缘,主要在于少数民族生存于特殊环境中,为了对自然现象有所控制而酝酿的各种行为方式成为了原始民族体育活动的萌芽。少数民族对于自然环境中的万事万物都赋予了精神色彩,如此而形成了信仰而扎根于意识深处。一些民族体育运动就源于这些信仰,因此会在民俗节庆中举行,代表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涵义[3]。伴随着文体活动在各民族的节日中展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的风土人情和道德规范相融合,成为了民族文化中一部分,由此而使得民族体育运动发挥着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
(二)民族体育运动实现了人文互动
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决定了生活方式,他们要不断地与大自然搏斗,才能够生存下去。如果对少数民族的体育文化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狩猎活动,这是古老的生存来源。少数民族的祖先采用这种方式解决生存问题,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随着生存环境的稳定,也具备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使得这些古老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民俗节庆是少数民族定期举办的活动,信仰色彩浓重,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这种民族节庆活动中,不仅为节庆增添了喜悦气氛,对于民族祖先的生存方式也是一种尊重和怀念。民族体育运动作为文化符号,促进了民族体育和民俗文化的水融[4]。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将体育运动融入其中,民族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节日与体育活动的互动,使得民俗节庆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三、民俗节庆中民族体育运动的文化价值
节庆民俗中所开展的民族体育运动将各个民族的文化气息展示出来,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是不言而喻的。诸如,彝族在节庆中所举行的跳火绳运动、达斡尔族所举行的曲棍球运动、藏族的赛牦牛运动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体育文化特点,更是民族体育演变过程的诠释。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而言,少数民族体育的延续,融合了各种时代性因素,经过体育文化的积淀而形成了文化结构,民族性决定了民族体育文化的特有风格。目前中国社会处于文化大融合时期,同时也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处于传承的关键时期,鉴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本质上与体育存在着趋同性,虽然其在显性上以体育运动的形式呈现,但是这种肢体活动是建立在教育文化的层次之上。特别是当民族体育运动被融入到民俗节庆活动中,就使得体育活动成为了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以认为体育运动是以媒介的方式发挥教育功能[5]。
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带有浓重的少数民族文化色彩,在民俗节庆中展开,与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互动效应,使得民俗节庆不再是单一的纪念性活动,而是更能够满足多种民族活动需求,使人们在维护民族文化的同时,还通过体育运动赋予了民族以更富于时代特点的新的涵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与民俗文化的融合,如果从民族的原生态的角度研究,其更具有民族文化传承的价值。
结论: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节庆中的民族体育运动是民族社会文化的浓缩,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中,民族体育更能够体现人文性特征,在目前的多元文化中独树一帜,更为突出文化的传统型和传承性。在民族节庆中开展民族体育运用,是以节庆为载体传承体育文化的一种途径,以彰显民族价值观。
参考文献:
[1]莫伟彬,蒋宇凌,李跃林,李敏华.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J].体育科技,2013.34(03):6-7.
[2]李军.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中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及价值[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01):15-18.
[3]宾津生,蒋心萍,范金玉.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9(04):127-130、134.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多元文化教育
适应,有学者理解为,当个人在进行社会化的过程中,努力通过改变个人所处环境或者自身,使个人与所处环境达到互相协调的能力①。国内对于民族适应性问题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本文的研究是立足于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问题,通过调研分析,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的确立。
一、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研究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1.研究目的和意义。一方面,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情况是不断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更好的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打造高素质高水准的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维持少数民族地区安定团结的重要基础。
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涉及学习适应性、心理适应性和人际交往适应性三个方面。调研自9月12日开始收集至9月26日止,共收回样本218份,有效样本215份,包含15个少数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占大部分,另有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学生参与问卷,涉及26所大学,本科在读学生占99.07%,专科学生占0.93%,性别比例为男性33.49%,女性66.51%,来自城市的有39.53%,来自乡村的有60.47%;家庭条件优越的占1.4%,困难的占38.14%;大学所在地是东南沿海的占54.88%,在西南地区的占44.19%,东北地区的占0.93%。
(二)调研结果分析
1.样本整体趋同性和个体差异性相伴。
少数民族学生群体适应性情况普遍不容乐观,适应性呈整体趋同性;同时,不同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也存在适应性方面的差异,就读高校的层次和来内地求学时间长短的不同也是造成适应性差异的一项原因。
2.样本群体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有着强烈的民族诉求。
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民族地区的宣传、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L俗的尊重有着较强烈的心理需要,对于开设民族课程、改善民族食堂、提供民族学生展示平台等有着现实的诉求。
3.样本有着强烈的上进意识,政治上敏锐,重视个人发展。
超过半数的少数民族学生都有强烈的入党意愿,并对当前的学习状态有着忧患意识,积极寻求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对未来发展有着长远的打算。
(三)归因分析
1.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差异是导致适应性问题的最根本原因。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产生的文化差异必然的带来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内地高校学习后,要尝试接收内地高校的主流价值和文化,难免和长期以来从母体文化中吸收的价值和文化产生冲突。
2.近年少数民族地区和内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深层次原因。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大多是自然经济低水平简单再生产循环,基础资源和基础设施缺乏,制约教育发展速度和教学方式的改革,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也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3.民族地区的不稳定是影响适应性的重要原因。
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在我国已经由来已久,民族关系的和谐与否也影响着在内地高校就读的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歪曲和夸大民族地区现实情况,往往造成民族学生更强的防备和敌意。
二、增强高等教育教育的包容性:重视多元文化教育模式的树立
起源于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是指在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共存的国家和社会背景下,各民族文化能够平等和自由的发展,以丰富整个国家的文化教育资源,保持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树立广阔的文化视角和包容的文化情感,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跨文化的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加深多元共生的理解,辩证看待“一元”与“多元”的民族关系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一元”与“多元”辩证统一,我们是华夏民族的一元整体,又是多个具体民族的多元单元,我们是汉族一元的主导和各少数民族的多元共享,增强高等教育的包容性需要正确看待我国民族关系的差异性和共同性,立足当前和长远,用更包容的民族概念理解一元与多元的和谐共生。
(二)从思政教育整体目标出发,不断增强多元文化教育能力
思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基础性和保障性的重要作用,对国外成熟的教育理念,我国思政教育模式应有包容和借鉴之意,思政教师要有多元化的工作思路,充分考虑文化差异,多方面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修养,为学生营造平等充满活力的学校多元文化氛围,创造条件和加强引导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
(三)教育现代化和民族化结合,切实加强多元文化课程设计和教学
多元文化课程是提高跨文化适应性的有力保障。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必须同时满足现代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和民族化发展的双重标准,一方面,通过现代高校专业的教育和培养,培育少数民族学生与主流文化对话和接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避免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被隔离和边缘化②;另一方面,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通过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加工,重新演绎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少数民族文化内容。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多元文化评价体系
多元文化教育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调整当下教育评价思想,破除长期以来对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种种偏见和刻板印象,摒弃传统的文化教育中存在着测评的局限,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思考、重新测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评价方法,评价体系要既能评价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情况,更要能让学生用多元文化的视角得到合理的评判,来促进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完整性。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传播担负着多元文化普及和传播的使命,是我国现代教育应有之义,只有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真正的融入我国教育体系各个环节当中,才能有效的促进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才能培养出真正有用武之地的现代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大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磊译.北京:人民邮件出版社,2003:354
[3]马学海.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管理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16).
[4]张雪娟.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校园适应性调查与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2013(1).
[5]田娟.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对我国的其实[J].学术探索,2014(8).
[6]李萌.试论当代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思政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2012(3).
[7]皮建华,徐明祥,黄明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昭通学院学报,2015(1).
注释:
1生存需要是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生的基础
体育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民族的精神和生活面貌,是民族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重要体现。上世纪60年代我国的考古学家在云南沧源的深山“帕典姆”崖壁上,发现了近千个原始土著人的图形,这些图形用褚红色颜料绘制而成,这些图形内容包括放牧、征战、狩猎、投掷、射箭等,这些内容反映的都是当时原始土著人的生活场景,描述了远古时期为了谋求发展与自然斗争的历史。该崖画制作时间为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摔跤、射箭、牧牛、骑马以及舞蹈的某些动作和祭祀神灵的仪式,与云南省少数民族先民代代相传的传统体育活动十分相似[4]。根据各民族体育发展的普遍规律,体育活动的产生受环境、生存条件、生产方式和的影响,使得同一地域环境的不同民族都可能进行相似的活动。由此可见,云南少数民族先民远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当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最初表现形式。不同的地方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活动,包括体育活动也是一样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多生活在山地,这就决定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属于山地文化。由于云南省少数民族的先民生活的地方山高水险,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必须要有相对性和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所以云南的少数民族先民们就具有了很强的奔跑、攀爬、跳跃、射击和投掷的能力,这些能力也是人们在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也是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南省少数民族先民们就逐渐形成了摔跤、射弩、射箭、棍术、彝刀、追羊、赛马、赶牛、掷葫芦飞雷、飞石索、荡磨秋、绵羊拉绳、爬油杆、踩跷板、角力、顶头、舞狮、舞龙、高跷等等运动项目,这些项目的形成都与云南少数民族人民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山地行为文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将源远流长,它的源起与传承和云南省少数民族人民所处的山地的生产生活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2产生于原始宗教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有这样一句话“:神是游戏的恋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游戏与神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项目都是为了娱乐神灵才出现的,这句非常准确地描述了体育与宗教的关系。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是伴随着宗教活动而发展和形成的。在云南省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中,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都要举行相关的祭祀活动,这些活动开始于少数民族先民,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不够充分,对打雷、森林大火、洪涝灾害这些自然显现充满了畏惧,在人们的心中了神灵的存在。为了能让神灵保佑自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少数民族先民们就形成了独特的祭祀活动,来娱乐神灵,求得神佑的庇护。在这一背景下,少数民族先民们创造了很多具有很大难度和观赏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荡磨秋、响铃舞、爬油杆、虎舞、摔跤、斗牛等活动,都是云南少数民族人们在生活中与相结合的产物。此外,在云南少数民族中还有很多民间神话传说,也包括文物史料都表明,某些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与发展都与本民族的有直接的关系,这种关系还比较密切。例如云南黑彝他们居住在昆明西山区的谷律一带,到了正月十五的时候就举行祭祀仪式,这一祭祀仪式主要是祭星辰又称祭秋架,在这个时间,村里杀一头猪,然后给每家每户都分的一份,回家后煮熟了,要与酒一起,等月亮升起的时候,放到秋架下祭供,焚香磕头,感谢神灵。祭奠完成后,人们就要踏上秋千进行荡秋,这一活动与云南省彝族先民们对星辰的崇拜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更加的准确,对神灵的依附心理不见淡薄,现在很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经拜托了宗教的神秘色彩,成为一种独特的体育文化现象。
3古代军事战争催生了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云南少数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也难免要经历战争,彝文典籍《西南彝志》就是一部记载彝族分支部落间相互倾轧和抵御外族进犯的流满刀光剑影的血泪史。彝族自命为虎族,“强悍”“、武勇”“、善战”是彝族人共同的心理品质。云南彝族村寨多在茂密的森林的,在打仗之前,也会有一个相应的祭祀仪式,来保佑族人获得比赛的胜利。如果打仗获得了胜利,战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仪式,来感谢神灵的庇护。在这祭祀仪式上的很多是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最后就形成了彝族传统体育项目。与此同时,战争需要必要的队列、布阵等手段,还必须经常的参加格斗,掌握技击的本领,在云南少数民族人们的积极创造下,通过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少数民族摔跤、马术、射箭、武术等项目,经过时间的发展,这些带有浓重军事色彩的项目,逐渐成为云南省少数民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云南少数民族人民非常重视跟军事有关的技艺,并且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相关的训练与教育,这就使得云南少数民族人民对跟军事有关的运动项目得以传承,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的很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很多原本跟军事有关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更多的体现的是它的表演功能,原本的军事功能已经退化,这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来源于军事的事实是不可磨灭的。
4为满足人们精神娱乐而发展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贫困问题 述评
民族贫困问题一直备受各界的关注,有效地缓解和消除广泛存在于民族地区的贫困现象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民族地区的贫困与其他地区的贫困有着共同的特征。但是由于民族地区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发展历史、民族文化以及与其他地区有着显著的不同,其贫困问题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地区的暂时性贫困、因灾返贫问题以及生计不稳定、高度脆弱等个体性因素都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显著特征,并且贫困问题在历史文化宗教的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导致比其他地区更为尖锐的社会问题。
一、民族地区贫困的特征
民族地区总体呈现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返贫困率高的特点,且贫困人口分布集中连片,生计不稳定,因病因灾致贫返贫情况严重等都逐渐成为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显著特征。2007年民族自治地方绝对贫困人口774万人,农村低收入人口1841万人,占全国比重为52.3%和52.1%。同年,民族自治地方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发生率为6.4%,比全国绝对贫困发生率高出4.8个百分点。
大量低收入的贫困人口生产高度脆弱和生计严重不稳,丰年脱贫、灾年返贫,因病致贫返贫,尤其在遇到大规模的自然灾害,贫困发生率与返贫率极高。返贫现象呈现明显的地域性,自然环境条件恶劣、经济发展水平低。原先贫困面积大的中西部连片地带是我国农村返贫的集中发生地区,有些地区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一两起大规模的返贫,陷入脱贫―返贫―再脱贫―再返贫的恶性循环中。
民族地区贫困的另一特征是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往往与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影响民族地区贫困的因素除了一般的经济因素外,其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习俗等成为影响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有些因素甚至成为加重民族地区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又可能成为各种不稳定因素的诱发因素,激化社会矛盾,影响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二、民族地区贫困的成因
1、地理区位与自然资源禀赋是造成贫困的客观原因
民族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地形复杂、基础设施落后、与外界交流困难是造成民族地区贫困的重要因素。柏振忠(2007)从自然因素方面分析了区位上的边缘性和山区内的分散性,指出地形的复杂性和气候的恶劣性给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困难。
自然资源禀赋的薄弱更是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自然资源禀赋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资料有限,优质土地资源相对匮乏。李茂林(2010)指出优质土地资源匮乏,山区农村可供耕作的优质土地数量非常有限,土壤沙性重,水土保持能力差,土地贫瘠,产出率低;二是气象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杨延昭(2005)指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分布的地带要么地质构造复杂,自然灾害频繁,要么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土地沙化严重,导致少数民族群众经常受到天灾侵袭,生产生活难以稳定,长期徘徊在低水平以下;三是环境承载力弱,资源开发困难。吕宁等(2009)分析认为民族地区干旱地区多,水资源缺乏,农业生活常年缺水,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2、发展起点低与社会发育滞后是造成贫困的历史原因
众多研究者都曾指出,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起点低,社会发育滞后是导致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贫困问题严重的重要原因。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的状态,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发展滞后,形成了发展的历史断层。其落后的生产力不能在短时间内弥补,由此决定了区域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低,即社会发育程度低,包括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社会经济、人的发展都滞后,这使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任务往往是“百废待兴”,特别是微观经济缺乏活力。
贫困人口不仅不会现代生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未能摆脱旧的社会形态所形成的习惯和方式。吴海鹰等(2005)指出随着经济活动模式变化,迫使部分人口放弃原有生产方式,突发式的经济文化变迁产生明显的副作用。替代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导致部分人陷入贫困。
3、教育水平低及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
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滞后,在文化教育、科普农业生产和生存技能方面受到极大约束,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劳动力素质状况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这也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柏振忠(2007)认为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差,入学率低,学校布点分散、规模小、效益差,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没有发展起来,高等教育师资力量、办学条件、招生规模等方面均不及中、东部发达。教育结构与人才结构也是制约民族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因素。黄健英(2002)指出教育结构和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相脱节,民族地区的教育结构以文史类和师范类专业为主,而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理工类专业和管理类专业少。人力资源的分布与流失也制约了民族地区的脱贫进程。黄颂文(2004)指出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不合理,人才、智力流失严重等问题。
4、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失调是造成贫困的隐形因素
民族地区的非正式制度包括文化、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社会网络等,虽然民族地区在解放后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但是非正式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张细移(2006)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初始的制度框架中延续的非正式制度却更多地表现为以适应自然经济为特征的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的剧烈变迁,原有非正式制度变得与现代生产方式不协调,这些不协调首先表现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非正式制度中的重要方面如民族文化、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等都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杨延昭(2005)指出许多不利于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如宗教文化、排外意识强烈等从深层次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民族地区贫困的解决措施和政策
1、改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发展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先决条件,是通过实现经济增长来减缓民族地区贫困这一重要减贫手段的必要前提。改善滞后的基础设施,主要涉及到交通、电力、通讯、公共卫生等多方面内容。郭志仪等(2009)指出加强公路、电力、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品化率。保证民族地区人口正常的生产生活,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使所拥有的资源和产品转化成现实收益。众多研究者同时指出民族地区自身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力度,把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到总体经济战略中进行规划和实施。
2、人力资本的改善
民族地区的贫困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贫困,所以加强人才扶贫,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是众多研究者解决贫困问题的主要对策。在这些对策中首先就是要加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别振宇(2009)指出应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人口素质,改变贫困意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但包括正规教育,还包括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及技术指导等。控制人口增长,强化人力投资是克服贫困和不发达状态的另一个措施。对人才的引进与合理使用也是改善人力资本状况的重要手段。总之,应不断改造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观念意识,树立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的综合素质。
3、产业结构的调整
结合民族地区优势资源,调整民族贫困地区的产业结构,形成新型产业、特色产业,是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和脱贫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产业结构调整上,首先要确定民族地区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的资源条件。吕宁(2009)指出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依据民族地区优势资源,形成特色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改善民族地区投资条件,吸引外部企业进行投资,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侯钰等(2010)立足于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和合理消费,逐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促进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资金投入及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柏振忠(2007)提出需要加大信贷扶贫资金对民族地区的投放,发展脱贫致富的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4、引导非正式制度建设
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失调是造成民族地区贫困的一部分原因,因此民族地区扶贫不仅要在物质方面给予支持,还要在智力、精神、文化上面给予大力扶持,使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逐步协调起来。通过引导非正式制度建设,改变贫困主体的落后思想观念,激发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反贫困的内在动力。杨延昭(2005)指出要格外重视对民族地区的思想扶贫工作,加大对民族地区送文化、送知识、送观念的扶贫力度。针对历史文化不同以及风俗习惯、的差异,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克服民族传统文化中建立在自然经济上的观念和行为模式,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5、加强扶贫政策和制度创新
政府在民族地区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是无法替代的,政府的扶贫政策是民族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的重点。研究扶贫政策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起规范的、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杨延昭(2005)指出进一步加大国家对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制定扶贫开发战略,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在民族地区扶贫中强调完善与创新扶贫政策也是研究的热点。陆远权等(2009)提出建立健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制度等措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瞄准机制及扶贫效果也被广泛讨论。包月英等(2009)分析得出政策目标定位不清、扶贫对象模糊是影响扶贫效果的重要原因。政策的缺失和滞后也被认为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有文献特别提到缺少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如柏振忠(2007)指出国家有关部门对资源开发的环境成本以及生态保护的维护成本等没有计入相关的产品价格之中,没有给民族地区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补偿机制。
四、结语
从以上的综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学者对于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大致内容包括对民族地区贫困特征的基本研判、成因的分析,以及提出的针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解决方案、措施和政策。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对民族贫困问题有一个基本完整的分析。然而,贫困问题本身是一个动态的问题,由于民族地区复杂多样,在以往的研究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贫困个体性因素分析不足。大量研究将民族贫困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研究,然而在民族地区个体性差异极大,即使在同一个很小的区域内个体性因素都是造成贫困或制约脱贫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贫困问题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二是民族地区非正式制度的因素分析不足。非正规制度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经济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因素,但已有研究中对民族地区贫困的非正规制度因素分析往往流于表面,没有深入研究这些非正规制度的运行机制,没有阐释非正规制度因素影响民族地区贫困的机理;三是民族地区差异性分析不足。由于我国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差异十分大,因此在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时必须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四是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足。正如前述的分析,在民族地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扶贫办法,因此民族地区的扶贫政策措施必须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政策措施必须结合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等诸多因素,并明确政策建议适用的条件与范围。
结合民族地区贫困的新特点,深入分析民族地区贫困形成的机理,探索民族地区适宜的扶贫战略及措施,完善扶贫思路和方法,努力实现扶贫的最大效果是今后研究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民族贫困问题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应该包括深入分析民族地区贫困的个体性因素、探索民族地区非正式制度在贫困形成、脱贫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以及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柏振忠:民族地区脱贫的制约因素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7).
[2] 李茂林:民族地区贫困农村的反贫困策略[J].经济导刊,2010(2).
[3] 杨延昭:民族地区贫困原因与扶贫对策[J].理论月刊,2005(3).
[4] 吕宁、曾锐:广西山区少数民族贫困的原因及对策[J].农技服务,2009(10).
[5] 吴海鹰、马夫: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贫困与扶贫开发[J].云南社会科学,2005(1).
[6] 黄健英: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J].青海民族研究,2002(1).
[7] 黄颂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成因探究[J].求索,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