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类项目管理

科技类项目管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类项目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科技类项目管理

科技类项目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类学术图书;项目管理;实践

将项目管理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等环节的先进管理方式引入到图书出版,将项目管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图书出版管理,是健全出版社管理方式,进一步赢得市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意在通过梳理作者所在的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理工社?”)近年来科技类学术出版的实践与经验,阐释当前科技类学术出版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项目管理运用于科技类学术出版的必要性

科技类学术出版相对于一般图书出版而言有其特殊性。特殊性的内在表现为内容系统性强、专业度高,外在表现为篇幅较长、多分卷分册;由于科技类学术著作多用于指导科研生产实践,因此对编辑要求更为专业和严谨、出版节奏控制更为精准和紧凑。项目管理贯穿于出版活动的始终,是科技类学术著作高水平出版的保证。

1.图书出版选题论证和决策的需要

科技类图书出版选题论证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把经济发展、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作为科技出版的主战场,综合考量科技类选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好的图书不仅内容精良、编校精准、印制精细,还要满足作者的要求、读者的需求和社会的导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技类学术图书选题尤其需要进行深入调研,甚至多次论证,以综合多方因素,使项目的前期策划与科研生产实际需求相契合。项目管理本身在调研和决策环节的科学管理方法使出版的选题论证和决策更为客观、可信。

2.图书出版项目高效有序运行的需要

在当前出版环境下,“逆水行舟,慢进则退,不进则亡”,图书出版项目从前期的选题论证到后期的发行推广再不是“慢工出细活”,而是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效率。

对于科技类学术出版而言,高效有序的出版节奏显得尤为重要。更快速准确地领会作者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科研经验对于读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管理在计划和实施环节的科学管理方法确保了图书出版项目运行的高效、有序。

3.图书效益跟踪的需要

在运营阶段,需对出版项目实际出版情况与预期目标进行差异分析、比对和及时修正。用项目管理的方法使科技类学术出版项目成为既讲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讲效率的出版活动,通过闭环控制出版全流程,客观分析出版项目与策划初衷的差异,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针对出版规律和出版项目实际探寻出一条适合科技类学术出版的规律,并指导后续项目。

二、出版社项目管理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构建

出版社承担的出版任务由多个出版项目组成,出版社层面的项目管理主要包括出版社机构调整、人力资源配置、财务核算、分配方式、出版流程管理等。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仅论述单个重点出版项目和多个出版项目并行中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的构建。

1.单个重点出版项目运行注重过程管理

对于单个重点出版项目,出版社项目管理组织机制和运行机制确立的前提是确保这一出版项目的出版预期与出版社的战略目标一致。科技类的大学出版社多是小而特、小而专、小而精的特色出版社,需将自身定位为服务于相关院校的教学科研,以专业和特色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单个重点出版项目必然服从于、服务于、助力于出版社的特色出版,管理方法上应建立健全《图书质量管理制度》《印刷管理制度》《发行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和《出版进度安排和进度控制细则》等,注重过程管理,提高单品种效益。

在单个项目管理中,主要由一名执行负责人组织、协调各部门,相关部门指定一名专人负责项目相关的业务,配合、协助执行负责人完成项目。由以上人员组建项目组,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结项。

2.多个出版项目并行注重协调管理

项目组合管理为多个出版项目并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法。如果说单个项目的推进是战术性的,那么项目组合管理就是战略性的,是在企业发展战略指导下运作多个并行出版项目。并行运作的项目常常因进度、人力资源分配、营销等发生冲突,因此建立多项目协调管理机制,在出版流程中采取不同出版项目采用不同进度控制的方法进行管理。如项目在立项初期确立不同的定位;专业对口编辑优先入选项目的编审校团队;对科技类图书、学术类图书适当增加编校次数;设置生产调度岗位,在多个项目发生冲突时,按照项目重要程度和出版进度要求确定项目的优先级别,用以分配公共资源等。

多个出版项目并行时,其核心工作将转移到出版企业层面的协调和管理。通常由出版企业生产调度,以项目的结项时间为节点安排各项目的进度,并及时与单个项目的执行负责人协调和沟通,将社内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由于图书的出版进度除由项目执行负责人全面推进外,社内的生产调度和责任编辑独自把控各书的编校进度。当多个出版项目发生资源分配矛盾时,根据项目优先级别实施“错峰”出版。此外,在出版过程中,充分调动责任编辑对于重点出版项目的积极性,在整个项目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项目管理应用于科技类重点学术著作出版的实践经验

近年来,理工社?在科技类学术图书领域承担了众多国家级出版项目。如承担了多项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连续四年承担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这些出版项目的高质量实施得益于项目管理在出版实践中的深入应用。

1.建立重点选题论证机制

在选题策划上完善科技类学术重点选题论证机制。学术类重点选题以始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始终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来策划选题内容。这些学术类选题内容精深,通常篇幅较大或者具有多个分册。重点选题论证机制为这类学术类重点选题把脉,从项目管理起始阶段开始就充分分析选题方向,选题实施的重点、难点和存在的各类风险,并提出规避风险的有效方法。重点选题论证机制包括项目基本情况、选题实施条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测以及风险评估分析等。

2.完善重点项目相关管理制度

针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理工社?制定并完善了相关项目管理制度。

由社领导牵头,社长办公室、总编办公室、学术出版中心、编校中心、财务部、质检部、印制部结合理工社?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国家出版基金财务管理办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重点出版项目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重点出版物(图书、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出版工作管理规定》《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进度安排和进度控制细则》等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保障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在理工社?的有序进行、规范运行和高水平执行。此外,理工社?成立了“重点项目领导小组”,监督重点项目工作进度,生产调度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在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对重点出版项目做出了有力保障。

3.提升书稿出版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管理水平

在重点项目实施阶段,项目组严格管控图书质量,对编辑校对环节、印刷装订环节严格把关。邀请行业专家做交稿前审查,交稿后除严格按照“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进行书稿编辑校对外,额外增加了两次出版行业专家审读。出版社编校中心抽调骨干编辑对项目进行编辑加工,在付印前交质检部全面检查付印样;图书出版后,质检部还对成书进行全面检查。通过严格落实编辑加工、校对、付印核样、成书检查等制度,确保重点项目的编校质量。

对于出版周期较短的重点项目,出版社重点项目领导小组制定了缜密的进度安排和质量保证办法,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邀请社外出版专家审稿与理工社?编辑校对工作同步进行。虽然增加了校对的工作量,但可以确保编校质量并缩短出版周期。此外,每个编校节点均由专人负责落实交接工作,确保流程的无缝对接。

印制部对重点项目图书进行重点落实。提早对装帧设计方案和工艺措施(覆膜、压凹、UV、烫银)进行可行性分析,做好装帧材料、用纸的采购、入库和保管工作,并根据《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重点出版物(图书、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出版工作管理规定》预排印制周期,图书印装过程指派专人赴印厂校验质量。

4.强化理工社?学术出版品牌

理工社?以“科技传播、文化传承”为历史使命,逐步形成了以数字出版为前瞻,以学术出版为主体,以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为两翼的出版格局。学术出版中心立足于理工社?科技出版品牌,着力于特色出版,沿着“强地、扬信、拓天”的发展路径,持续开发重点出版项目。重点出版项目发行后信息陆续反馈到项目组,对后续重点选题的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项目管理,理工社?积聚了、凝炼了、出版了一批优质项目。从《飞行模拟器》到《中间弹道学》,从《汽车发动机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到《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丛书》,从《航天发射科学与技术》到《航空航天技术出版工程》,其中部分科技类图书被德国Springer和美国Wiley等国际学术出版机构输出到欧美国家。通过承担这些重点出版项目,理工社?科技类学术出版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品味高端、内容精良的学术出版之路。

理工社?应用项目管理保障了科技类学术出版项目的有序实施,加强了理工社?在项目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项目计划、进度控制、成本分析和项目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建设。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社情因地制宜地进行修正,初步探索出了一系列针对重点出版项目的管理经验。在我国科技类出版社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项目管理在出版社中的推广与应用的前景是不可逆转的,理工社?在科技类学术出版上运用项目管理并取得了学术出版的繁荣,再次印证了项目管理应用在出版实践中的必然性与可行性。

(林杰,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

参考文献:

[1] 郭华良.出版企业选题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6.

科技类项目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扶持资金;项目申报;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政府扶持补助中小企业项目越来越多,国家对中小企业在科技发展、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改造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均出台各类资金(基金)使用计划,针对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扶持补助。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于国家相关政策,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争取政府更多资金扶持,以解决企业创新发展或升级改造中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促进企业快速健康成长,是众多中小企业应该充分重视的事情。

一、我国现有扶持项目申报渠道

按照目前申报渠道来分,主要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财政部、国家科技部和相关的行业归口部门,如国防科工委、总参谋部、总装备部、公安部等部门。按照项目所处的阶段,当前主要有三大类资金可以支持:一是研发阶段的技术创新资金,主要有国家科技部的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省科技厅的科技(攻关)计划,省经信委的技术创新计划、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商务部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研发基金以及各行业得专项基金;二是产业化阶段的资金,主要有国家工信部的电子发展基金项目、发改委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国家财政部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科技部的重点新产品计划和火炬计划等;三是技术改造项目资金,主要有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的技术改造项目计划资金。在上述资金中,一般都为无偿资助和贴息贷款两种。除了上述资金以外,各级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的技术创新、文化经济的发展,也都从地方财政上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的优势项目,例如北京市有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颁布的《关于公开征集2013年和2014年北京市文化创新发展专项(产业类)资金支持项目的公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颁布的《关于公开征集 2013 年北京市信息化发展资金支持项目的公告》(京经信委发〔2013〕53号)等文件,文件对企业的各类创新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品牌建设、投资及快速发展等进行奖励。

二、企业申报项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个企业无论是处于初步建设期、产业化生产阶段、升级改造阶段,只要其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都可以申报中央或地方财政资金的扶持。但随着政府信息的公开透明,每年每项扶持资金都会有较多企业去申报争取,政府相关部门会按照项目申报通知与要求,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结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选,如何保证自己企业申报的项目不被淘汰,获得政府相关资金支持,各中小企业应积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沟通,及时了解掌握项目申报信息

现代社会已步入信息时代,实力的竞争也包括了信息的竞争,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是取得获胜的先机。通常可以通过媒体报纸、政府网站、行业归口部门网站了解项目申报的政策和信息,或者与主管部门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直接了解相关项目申报信息。其中经常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咨询和联系最为重要,因为每个资金项目计划的推出,一般都有相应的执行办法,而这些政策和细则的制订者正是各级政府部门。企业要想避免政策理解上的盲区和误区,应注重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具体做法可以是企业负责人经常将企业的重点项目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让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了解企业正在实施和未来拟建设的项目,请他们对这些项目做相关指导与帮助,为未来项目申报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各种方法与途径收集各类行业信息和产业政策,充分学习政策出台的背景,了解政策支持的方向以及重点支持的领域,以判断自己企业所处的行业领域和申报项目是否属于支持范围,是否符合相应产业发向。通过和政府相关人员或专业人士以及中介机构去了解和把握自己企业建设项目应申请哪项扶持资金,如科技项目,是研发类、还是产业化项目以及项目申报时间和申报流程等前置性关键信息,确保自己在项目申报起初阶段就能任务与目标明确。

(二)注重积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企业的实力往往是项目建设效果的保障,也是项目成功申报的保障。因此,项目申报成功率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竞争性,同时还取决于企业的基础保障力。企业需要在平时多注重无形资产的积累,如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软件企业认定、创新型企业认定、科研单位认定、重合同守信用单位认定、银行信用等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取得IS09000质量体系认定证书、获得良好企业信用等级、出口创汇企业评选情况资料,收集产品的专利证书、商标、著作权、科技成果鉴定、产品测试、重点新产品认定、技术查新和专利申报等相关证明材料,充分展示企业管理优势和项目的已具有的技术、人才、装备等方面的优势,为项目成功申报奠定坚定的技术、人才、物质基础。

(三)突出重点,全面抓好项目申报材料编制

项目申报材料的好坏严重影响着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国家或地方政府扶持资金项目通常都需要企业提交项目申报材料,申报材料的格式或要求通常都会在下发的申报通知中附件中给出明确要求。主管资金政府相关部门会组织专家或委托中介机构进行项目评审,专家组或中介机构除重大项目外较少赴现场考评,项目申报材料是项目评审组评审项目的重要依据。因此,项目申报材料包括报告编制及相关附件的组织就极为重要,项目申请报告通常包括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类,项目申请报告应抓住项目申报通知中的规定条款与目录进行严格论述,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明确论述申报项目符合本次申报资金支持产业方向和范围;其次需明确项目产品市场前景良好,最好有相应支撑说明材料;第三需突出本项目技术的创新点与论述技术的可行性,说清技术来源,保证知识产权清晰和技术方案合理可行,科技类项目尤其需要突出产品的技术创新;第四投资预算应详细合理和自筹资金应有保障,预算总额应满足申报通知要求规定的限值,预算明细需要具体细化不可虚大,自筹资金有相应辅助证明材料保障;第五,项目组织与建设周期合理;第六,项目效益明显,具有积极的社会、区域或地方促动作用。

申请报告的编制按照申报通知的要求,有的申请报告必须有资质的专业工程咨询机构编制;申报通知对申请报告没有相关要求的,企业可以自行组织编制也可以委托专业工程咨询机构编制。专业工程咨询机构的编制人员由于长期专业从事产业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各类报告编制与各类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评审工作,对我国各类产业政策支持方向、资金支持原则、市场宏观分析、投资估算及财务效益分析的合理性以及申报材料的组织上均有着特有优势,虽然由于某些项目技术的专业性与独特性,专业工程咨询机构人员对其技术原理与技术创新的表述可能不够精准明了,存在不能满足专家组对该项目的技术创新性的深入理解的不足,但专业工程咨询机构通常在项目编制过程中,会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反复深入沟通,通常可以简明通俗地表述出项目技术的创新点和独特点,可以更好地把握住项目报告编制环节中的关键点,能更好地论清楚申报项目的立项主旨,建设方案的可行性、投资估算构成以及项目最终取得效果,使其能更清晰地显示企业在技术、实力等方面的优势,使评委们能在较短时间内抓住该项目关键信息点,使项目更易于通过其他专家组或中介机构的评审。因此,在企业申报国家扶持资金过程中,尤其重大工程或科研项目,笔者建议项目申请报告最好由专业工程咨询机构或者聘请专业人士帮助企业科学规范编制,以最好的书面材料展现项目的最佳真实水平,最大程度地提升项目申报成功率,以少量的投入获得相关政府资金支持还是值得的。

(四)重视管理,按时完成项目建设

企业在取得国家或地方政府项目资金支持后,要加强管理,按时完成项目,及时申报项目验收。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应建立项目与财务管理制度,按照项目预算内容和时间进度开展项目建设,如遇到必须调整内容时,须即时向主管机关提交调整申请说明;项目财务支出应单独建账,严格做到专款专用;项目实施完成后,须即时向主管部门申请验收。项目建设能否按时完成,管理是否规范合理,影响到企业能否再次成功申请政府资金扶助。因此,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各企业应充分重视项目管理与项目验收工作。

此外,中小企业要做好政府扶持项目的申报与建设,中小企业主管领导必须充分重视和支持该项工作,因为一个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通常涉及到该企业的计划发展、技术、财务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方能申报和实施好这个项目。如果企业主管领导不充分重视,不统筹规划,各部门在分工协作时可能会因为相应主管人的理解不到位,导致不同的环节出现失误,而耽误整个项目的申报或建设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