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科普教育;科技馆进校园;实践

中图分类号:N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187-02

众所周知,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科普教育,在加强青少年文化建设、丰富青少年精神生活、启迪青少年智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益的科普教育活动,有利于拓宽青少年知识层面、提升青少年创造力,进而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

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对提升国家创新力、发展力、竞争力至关重要。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应试教育”,学校将教学重心集中于文化课上,很大程度上忽略了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必要性。现今,很多中小学仍旧没有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其只注重传输知识,没有切实落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等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此外,当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较重,没有过多时间、精力投入到科普知识学习中去。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青少年科普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其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屈指可数,不利于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与此同时,青少年缺乏对迷信、伪科学等的分析、判断能力。

我国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尚未充分认识科普教育的必要性,且各地区科普教育发展不均衡;对科普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科普教育宣传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宣传面不广,宣传方式缺乏新意;科技馆等科普教育设施匮乏;科普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素养低。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活动分类、实施原则、组织方式

(一)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

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认知欲、好奇心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有效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科普教育各式各样,且饱含趣味性。强烈的好奇心,能够促使青少年自主参与科普知识学习,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地影响。教学实践证明,兴趣在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极为有益。

在实际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青少年大都思维敏捷,学习用功,但其独立思考、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匮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历来推崇“应试教育”。科普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科学素质,其开展的实践操作型科普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推理验证的能力。

当前,青少年课业负担过重,不仅要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还要参加“奥数班”、“英语班”等各式各样的课外辅导班。这导致知识、技能中蕴含的创新元素被忽略,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对科普知识学习有心无力。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能够实现科技创新与教材的完美融合,对促进学生其他学科学习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分类

经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可根据功能将其划分为生活性、趣味性、验证性、创新性、竞技性实践活动。生活性实践活动,即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生活的习惯。例如:正确的洗手方法、安全用电、合理分类垃圾等。趣味性实践活动,即饱含趣味,有益于激发青少年学习科普知识兴趣的活动。验证性实践活动,即对某些规律、认知进行验证的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即探索、创新活动。竞技性实践活动,通过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科普知识的积极性。

(三)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实施原则

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时,不仅要严格遵守科普教育相关规章质素,还要注意以下内容:

1.安全性原则。安全实施科普教育的最重要原则。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全面考虑,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并严格要求青少年按照规则操作,以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此外,教师应制定好必要的应急措施。与此同时,教学素材应根据年龄层进行选择。

2.趣味性原则。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科普教育活动中,笔者发现教学过程越有趣味,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效率越高。教育者应正确认识青少年的主体性,根据其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精心设计课程。

3.浅显性原则。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理论指导实践,反过来,实践验证理论。在实际科普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应凸显重点理论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简易性原则。科普教育主要以培养青少年科学素质为教育目的,其所设置的实践活动,旨在加强青少年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并调动青少年参与科普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在设计、规划实践活动时,应满足不同年龄层青少年对实践活动的需求,使其主动参与科普知识学习,感知学习科普知识的乐趣。

5.实用性原则。科普教育除了太空飞船、4D影院等高端科普知识之外,还包含着很多贴近生活的科普知识。在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时,教育者应坚持经济实用的原则,尽量选择物美价廉的素材,并贴近青少年实际生活经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人力、物力,而且增强了科普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使青少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科学素养。

(四)青少年科普教育组织方式

青少年科普教育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学校主导型科普教育模式、校外科普教育模式、信息化科普教育模式等。

1.学校通过开设各种科教育课程及构建科学俱乐部的方式,以培养学生探索、创造能力。例如:设立科普图书角;定期为学生放映科普视频;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设置科普知识竞答比赛等。

2.校外科普教育模式,主要是科普爱好者利用社会实践,通过组织科普夏令营活动等教育形式,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科普学习氛围。此外,科学家、科研人员还可走进校园,在课堂、课下对青少年科学知识学习进行系统的指导。如:青少年在寒暑假可报名参加科普夏令营;可参观科技展览馆等。

3.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对科普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育者可利用高度发达的网络开展科普教育。这种教学方式,可为青少年提供大量的科普知识,有利于培养科学素质。

三、发挥“科技馆进校园”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作用的有效措施

科技馆作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等的主要基地,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具有非凡的意义。科技馆进校园活动,促使青少年科学知识学习得以延伸和补充。

(一)组织青少年参观科技馆

通常,科技馆内包括开放实验室、数字体验馆、数码世界等,为学生营造优良的科学知识学习氛围。科技馆进校园为青少年提供了参观科学展览的机会,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在参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对青少年进行及时、科学的指导,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参观科技馆,拓宽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层面,对激发起学习科普知识兴趣十分有益。

(二)于科技馆内进行现场科技教学

科技馆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现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不再仅仅依托教材,而是可以直观、形象的学习、理解、掌握科普知识。此外,通过现场教学,还可以巩固学生已学习过的科普知识,从而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传授知识。如:在进行“人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多少分贝以上”、“一般说来,声音在多少分贝以下时环境是安静的”现场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人耳鼓膜振动模拟、物体振动发声、识别声音高低等工具,进行声学实验。

(三)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技实践操作

青少年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提高青少年实际操作能力对提高其科学素质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科技馆进校园活动,应以青少年心理特点、科普知识学习能力等为参考依据,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置科技实践操作项目。如:制作航空模型;利用锯床、磨床、铣床等工具制作桌椅、拼图等简易玩具。科技馆作为学生绝佳的实践操作场所,有益于实现培养青少年创造力、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等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青少年的综合科学素养对我国创造能力、发展能力、竞争能力等具有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科普教育对实现全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教育者应正确、全面认识科普教育,并通过不断努力,对科普教育模式进行探索、创新,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外科普教学资源,有效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近年来,国家极力倡导素质教育,希冀广大教育者能够切实贯彻落实此政策,深入挖掘、利用、发挥“科技馆进校园”在青少年科普教育中的作用,进而为提升青少年独立思考、科学探索等能力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柳,路元巧.浅析青少年科普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学,2012,(03):42-43.

[2]张洪涛,张静华.青少年社区科普文化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以沈阳市为例[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95-97.

[3]袁辉.提升素质教育――论科技馆的青少年科普活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23.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范文第2篇

关键词:道德建设;教师;青少年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和教师形象不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形象。比如一些教师把青少年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不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做一视同仁。对优生有优待,对后进生没有好脸色,这会给处于青少年带来非常大的心理阴影;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提倡更新教育观念时,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已经成为老师面临的亟需解决的课题。

一、加强师德建设,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动力和源泉

青少年是道德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对受教育者的未来负责,而不能只看个人眼前的利益和荣誉。教书育人要真正重视于青少年的成长,目光不能短浅,也不能急功近利,要从大处着眼。教师对青少年教育的重点单单停留在应试上,就很容易忽视青少年全面健康的发展。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有爱心,把青少年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考虑到青少年的未来发展。

二、通过加强师德的建设,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感,进而影响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师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行为中,如果没有真挚的感情,只凭“理智”去履行了应尽的义务,那么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勉强。师德的影响力就很难发挥出来,以至于学生对“善”不能很好地学习,对“恶”也没有恨的心理。所以,注意环境的创设是陶冶教师的道德情感的关键,其中主要就是教师道德情感建设。在教育过程中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式,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行为和思想进行讨论和批评,强调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还应当克服自身能力的限制,要从正面积极自我客服,从而对青少年树立坚忍不拔、不畏困难的道德意志。

三、注重教师的行为训练,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所谓道德习惯,是指建立在高度自觉基础上,自然而然产生的持续的道德行为。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方法,对于教师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规范行为、调节行为和评价行为是极为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把自觉的道德意志转化为实际的良好的行动,并经过日积月累而成为高尚的道德习惯。只有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提上来了,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行为训练。训练的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课和社会实践等,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从而达到知与行的统一。四、加强师德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注重师德的建设,对每一位教师都是非常重要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绝对不仅仅只传播专业知识,更要在做人方面,道德方面都为青少年做出模范和表率。教书育人需要端正心态,心中充满爱,才可以更好的影响青少年。工作中,教师要严于律己,只有严于律己才能严格要求和管理青少年。只有严于律己才能服众,才能使青少年信服。作为教师过硬的专业知识必不可少,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使自己能够较好青少年的同时,更能是青少年信服。教师不能只凭自己的经验夸夸其谈来给青少年上课。而应该是有丰厚的知识,运用教学的艺术传达给青少年。教师教育的观念、知识内容、教学方式只有跟上社会和时代的进步,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搞教育不能盲目的跟风走,搞形式主义,这样一来我们的教育就是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完全一致。素质教育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道德教育,那么道德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师德教育的工作。只有有了高尚的教师队伍,学校才能有良好的教风,有了良好的教风才能更好的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戚万学,主编.道德教育新视野[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肖川,著.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于光远,陈保平,著.教师素养新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灾难;心理危机;体育干预

中图分类号:G80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09)08-0023-03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Sports Behavior Intervene to the Y oung People's Psychological Crisis in the Disastrous Emergency

DUAN Baolin1, LI Weifeng2,MA Fei1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of Educatio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 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 Shaanxi China; 2.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 io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gtan 411201, Hunan China)

Abstract: 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 s the concept and classif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the psychological infl uence of disastrous incident as well as the psychological benefit mechanism of s ports behavior to the young people. It focuses on the theory content design of s port intervention to psychological crisis, its immediate reaction mode as well a s its theory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thought to the young people's psyc 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 in disastrous incidents.

Key words: disastrous incident; disaster; psychological crisis; sports i ntervention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阐述青少年对突发灾难的心理危机,设计出体育干预心理危 机的理论体系与干预模式,旨在为今后突发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1 心理危机的概念和分类

一般而言,危机(crisis)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突发事件,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如 地震、水灾、空难、疾病爆发、恐怖袭击战争等;二是指人所处的紧急状态。当个体遭遇重 大问题或变故而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 紧张不断积蓄,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危机意味着平衡稳定的破坏,引起混 乱、不安[1]。危机出现是因为个体意识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付能力 ,而不是 个体经历的事件本身。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平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 激,而陷于极度自卑、焦虑、抑郁、甚至失去控制、不能自拔的状态。Spirito等人的调查 结果显示,持续性的心理危机、抑郁情绪是与自杀意念最为密切相关。此时,如不及时进行 有效的干预,将有可能导致自杀行为的反复发生。[2]

心理危机理论的大师们通常根据危机的来源将危机分为三类,分别为:成长性危机(maturat ional crisis)、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crisis)和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 crisis)。突发 性灾难属于境遇性危机,又称外援性危机(exogenous crisis )或环境性危机(environme ntal crisis,Caplan,1974 )和适应性危机(adaptive crisis ,Lazarus1976 ),是指 由外部的和超常的、个人无法预测和控制事件引起的危机[3]。关键的特点是在于 他是随机 的、突然的、无法预知的、震撼性强烈的和灾难性的。境遇性危机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环 境的,如火灾、涝灾、海啸、地震、自然灾害等;也可以是个人的或者身体的,如个人隐患 、交通意外、绑架等;还可以是人际的或社会的,如亲友死亡、离婚等。

2 突发灾难对青少年造成的心理危机

灾难性事件引发的创伤后心理应激反应是普遍存在的,不仅灾区有,灾区之外的人们也可能 出现。突发灾难事件(Critical Incident)会使个体产生无法抵御的感觉,并失去控制的 情境,这种境遇性危机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灾难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因此常引发个 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所谓的心理危机[4]应激相关的障碍主要包括 调适障碍 、极度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其中这三种应激障碍多伴随灾难事件而发生,持续时 间较短。而青少年由于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灾难性事件引发的创伤 后心理应激反应尤为明显,具体表现为焦虑、恐惧、忧郁、悲痛、愤怒等情绪反应;心慌、 气喘、肌肉抽搐、疲乏、头晕、头痛、失眠等生理反应;感知觉异常、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思考与理解困难、对工作 和生活失去兴趣等认知障碍;并出现下意识动作、坐立不 安、举止僵硬、拒食或暴饮暴食、酗酒、攻击、强迫等行为异常,严重的甚至出现精神崩溃 、自伤或自杀等。[5]

3 体育行为产生心理效益的机制

心理学领域中,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是指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 明确有效的措施,使其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它是一种短期的、对处于困境或遭受 挫折而具有情绪性危机的求助者予以关怀和帮助的心理救助过程。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 有二:一是避免自伤或伤及他人;二是恢复心理平衡与动力。心理危机干预适用于人格稳定 和面临暂时困境或挫折的人,以及家庭、婚姻、儿童问题、蓄意自伤、自杀或意外伤害等情 况。贝尔金等提出了三种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这 三种模式为许多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基础。平衡模式(equilibrium model) 其实应称为平衡/失衡模式。危机中的人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情绪的失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平衡模式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重 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平衡模式最适合于早期干预,这时人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分 不清解决问题的方向且不能作出适当的选择。除非个人再获得了一些应付的能力,否则主要 精力应集中在稳定病人心理和情绪方面。[6]病人重新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稳定之前 ,不能采 取也不应采取其他措施。美国学者考克斯(Cox,1994)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提出 了6项基本假说,即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分散注意力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 、胺假说、内啡呔假说,从理论上解释了身体活动和(或)身体锻炼产生效益的机制。[7]现代社会里,人们所参与的户外拓展运动、极限运动、团体心理咨询辅导中的体 育游 戏等 训练内容,基本上是体育活动在心理干预中的具体运用。这些体育活动(竞赛型、训练型、 游戏型等)只有在“有序的”组织下,才能实现体育活动所具有的相对应的功能。因此,把 体育行为干预视为认知行为疗法具有一定理论依据。

3.1 体育干预的内容设计一般来说,大范围且严重的心理危机多出现在突发性灾难之后,因此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就成 了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方式的多样性、吸引性、复杂 性与多变 性,能使青少年从中体验到满足、愉快、欢乐、紧张、兴奋、焦虑多种不同程度的情感体验 。而且还能启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自尊、自信的责任感,达到消除灾难性的心理危机的 效果。进行体育干预的时候,首先要建立一个主要目标。让青少年儿童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 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要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团队协作、树立自信的关系;要 青少年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要通过完成具有难度的体育活动来强化克服困难 的坚强意志品质;最后要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与应变能力。在内容的选择、设计和安排 方面,即体育素材的选取与使用问题,其设计非常关键。为了更好的让体育内容达到很好的 干预效果,选取体育素材和如何使用素材以及控制整个学习内容至关紧要。运用表1的具体 设计可以促成实现体育干预的目的。

3.2 青少年群体灾难的心理危机体育行为干预的快速反映模式探索 从图1可以看出,青少年突发事件的危机干预可以分为3个阶段:危机的形成、处理与重估阶 段。其中第一阶段是危机干预的基础,第2阶段是危机干预的核心,第3阶段是危机干预的产 物,它也是可能成为新危机干预的起点。在危机形成的阶段,压力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 是外部压力,二是内部压力,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此时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事 实上这些症状不是疾病,它是情感危机反应的表现在危机的处理阶段。自预的实质是自 我的心理调节,他人干预是指从事干预的工作者运用专业技能协助当事人进行的心理调节, 其中包括了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行为对青少年的心理干预。体育行为的干预首先应当重视学 生主体地位、强调以亲自参与、调节心理健康为目标,在课堂内外都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主体 的参与式学习方式,突出以运动或活动为主要调动手段,以多种活动为辅助诱导方式的体验 学习。通过把相关理念、知识和技能与课内外的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对体育在改善心理健康 作用方面的认识得以提高,逐步将认识内化为日常行为。在危机的重估阶段最重要是通过专 业的心理医疗和体育行为的干预,对危机出现的情况,有针对性进行危机处理。

3.3 青少年群体灾难的心理危机体育行为干预理论体系青少年群体灾难的心理危机体育行为干预体系应具备5大职能:1) 首发职能。校医院或当 地医院配合体育行为心理干预研究中心给每个青少年学生建立详细的病历、档案。2) 预警 职能。体育部领导、体育教师、文体委员以及辅导员等是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监控主力,一 旦发现有心理异常苗头的人员及时向系统报告,再根据具体的情况,设计心理治疗方案。3)干预职能。社会心理医疗机构要尽力通过专业途径的方法,对心理出现危机的青少年应进 行心理干预,努力控制心理疾病的发生率。4) 转介职能。要加强与校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 的联系,对通过体育行为无力解决的心理异常学生,及时送到有关机构进行诊治。5) 回归 保健职能。对已恢复心理健康返校学习的学生,仍然要关注其心理保健,力求避免复发。在 青少年群体灾难的心理危机体育行为干预的过程中,应结合信息反馈、控制系统,对心理危 机干预体系进行了规划,从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 和信息反馈系统,进行诊断。

3.3.1 体育心理素质教育系统长期的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对心理疾病具有治疗作用,但是这种促进和医疗 作用不是自动产生的。[9]体育心理训练的作用不只是局限于对心理活动水平的提 高或降低 的调节,它还有消除和医治某些已经形成的灾难的心理障碍的作用。在体育心理素质训练中 通过开设体育教学必修课或选修课,向青少年宣传普及体育心理科学基础知识,消除青少年 的压抑、疑虑心理。帮助他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现实,帮助他们疏导悲伤,使之认识自 己继续生存下去的社会价值,增加他们重建家园的信心。当前可以对体育教师进行相关专业 知识技能的培训,也可以聘请一些体育心理学专家、心理医生和其他社会科学方面的教师来 实施教学活动,来克服学生的心理危机障碍。

3.3.2 体育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危机预警系统是一种从根本上防止心理危机特别是突发事件发生的超前危机管理系统。预警 系统通过对预警对象、范围、预警指标、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危机预告,及时发现和 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以对整个危机干预体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危机发生 的突发性和意外性,实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三早”心理危机防治原则。危机预警 系统应当包括:组织人员,预警对象、范围,预警指标体系、评估标准、信息收集、整理, 信息分析、评估,危机预告等内容。在整个危机预警的体系中,要通过与遇难亲属的亲密接 触、观察交流,对个体进行心理危机评估,了解干预效果,及时调整干预计划,做出的危机 预测要确保真实、可靠,避免虚假、失真。

3.3.3 体育心理危机干预系统使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取得最大限度的情绪效益的前提,是参与从项目中获得乐趣并感到愉 快。这是体育行为的心理干预的核心。采用体育游戏和实施快乐体育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积 极情绪体验,对青少年体育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心理创伤,具有很好的干预效果。颜军的研究 表明:适度的体育行为是一种刺激物、内动力、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认识活动与行为具有一 定的激活作用,它可以使学生尽力保持心理平衡,加强安全感,强化自我意识和积极情绪。 [10]体育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个是整个社会参与组成的广义 的危机干 预系统。一个是由学校内部的体育教学部门、学生管理、校医院和当地等组成的狭义的危机 干预系统。校外的危机干预组织 也可以称为社会危机支持系统,可以起到广泛宣传、优化 环境、监控配合等辅助作用,必要时也可以起到直接参与危机的咨询和治疗作用。在校外社 会危机支持系统中要重视发挥家庭在防范危机发生方面的积极功能。

3.3.4 信息反馈系统信息交流是整个干预体系的纽带和实现危机防控的灵魂,贯穿于3大子系统和运行过程的始 终。其功能具体表现在:1) 体育在心理教育系统中,通过体育教育教学效果的反债,可以 改进方式、方法;通过新的思想问题、心理动态信息的反馈,可以重新进行体育教育教学设 计,做到有的放矢。2)在预警系统中,通过系统内的层级信息反馈,可以及时、快捷有效 地解决存在的问题,也便于责任的划分,避免推诱;通过与干预系统的信息交流,可以变被 动为主动,使发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心理指导和治疗,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3) 在危机干预系统中,通过危机预告使发生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心理救助和治疗;通过 体育行 为干预效果信息的反馈,帮助体育教学和训练及时的调整干预的方向和内容,改进干预技术 和方法;通过和校外干预机构的沟通、协调,实现对干预对象的转介和回归保健。在信息反 馈系统中,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学生体育行为信息报告、信息备案制度,保证信息流的畅通以 及信息的及时、准确,便于回归后的跟踪调查和信息的再反馈,做到有据可查。

4 有待解决的其他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突发性灾难事故的频繁发生,目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危机干预的文献比较多 ,但是从体育行为等方面研究的课题并不是很多,健全和完善它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 问题:1) 社会认识问题。绝大多人数对体育行为干预突发性灾难心理危机的理论和操作和 认识存在一定的偏见,还没有引起学校和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对这方面的人力、物力、财 力资源投入较少。2) 专业化和专业人员问题。目前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学训练无论从事“心 育”还是能担当初级“心治”的专业师资力量匮乏,咨询和监督缺少规范化的管理。3) 体 育行为干预效果好与坏,本质上还是取决于受害人心理应激障碍的严重程度如何。外部因素 如经济因素、社会舆论、慈善行动、自身知识修养以及疾病干扰等都会影响干预效果。体育 干预方法和设计等技术性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4)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应注意运动心理 学 家的道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11]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 ,要尊重 他们,应向青少年交代清楚各种技术问题,不应盲目地采取一些方法进行干预,以防适得其 反。

参考文献:

[1] 赵映霞.心理危机与危机干预理论概述[J].安徽文学,2008(3):382-383.

[2] Kristi Kanel. A Guide to Crisis Intervention[M].California: Marcus Boggs .2003:1.

[3] 刘取芝.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5:10-11.

[4] 金宁宁.突发灾难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J].护理管理杂志,2005(1):35-37.

[5] 房秋燕,李妮,陈红.突发灾难时间中遇难亲属的心理危机干预[J].护理研究,2007(2 ):438.

[6] 童辉杰,杨雪龙.关于严重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的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3,(4 ):382-386.

[7] 张力为.任未多,编著.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8] 姚玉红.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J].现代预防医疗,2008,(12):411-412.

[9] 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1995,(4):42-47.

[10] 颜军.中学生体育心理焦虑控制的试验研究[J].体育科学,1995,(2):72-75.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网瘾青少年;时间透视;生活事件;人际关系;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横断面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3.013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3-0200-0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生产的大平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发展己经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的使用促进了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发展,满足了青少年学生缓解压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因过度使用互联网又造成部分学生痴迷网络游戏和聊天、看新闻等,以致引起学业荒废,情感淡漠,抑郁和孤独感增加,身体素质急剧下降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对一些青少年心身发展的负面影响比较大。雷雳等把互联网给使用者的学业成绩、时间管理、睡眠等带来消极影响的一种行为模式界定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1]。

雷雳、李宏利等人通过对589名正常青少年的调查发现,不同时间透视占优个体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预测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认为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严重PIU可能具有不同于物质使用的某些特点,现在定向占优个体比未来定向占优个体更容易感知到PIU,但不同时间定向占优个体都可能感知到PIU[1]。但对于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不同时间透视与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目前没看到相关研究。不少研究都表明,生活事件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马利艳等人对初一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生活事件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感知到的主观压力能够显著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2]。吴文丽等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消极情绪、宣泄功能呈显著正相关[3]。生活事件问题是导致消极情绪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外部诱因。本文利用心理测量工具,从时间透视和生活事件两方面探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心理特征,为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提供预防思路和干预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先后利用网瘾讲座、学校和社区调查,通过团体施测和个别施测两种方式,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调查分几次完成,其中一次调查为网络成瘾讲座,因人力不足,回收率较低,40%左右;其他调查在学校和社区做,回收率均为98%以上)。根据Young 的网络成瘾10 项诊断标准问卷[5]筛选出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的网络成瘾被试60名,其中男生50 人,女生10 人;小学六年级1人,初一15人,初二10人,初三3人,高一15人,高二和高三各8人;年龄12~19 岁,平均年龄15岁。

1.2 工具

1.2.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该表包括性别、网龄、上网频率、学校、年级、家庭经济收入、上网地点、父母受教育程度、网络使用动机。其中网络使用动机为多选题,包括:联络动机(与远方的家人朋友联系)、信息动机(获取各种信息)、交友动机(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扮演动机(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角色)、学习动机(学习知识、技能)、娱乐动机(休闲娱乐)。

1.2.2Young的网络成瘾10 项诊断标准问卷(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4]

该卷主要内容包括迷恋互联网或其他网上服务;需要增加互联网的使用;互联网使用成为生活的中心;不能成功减少、控制、停止互联网的使用;停止或减少互联网使用会导致烦躁、焦虑、抑郁、低落和愤怒;向别人撒谎互联网的使用频度和时间;重要人际关系、工作、受教育机会或职业机遇遭到破坏;使用互联网逃避现实问题;在线时间超出预期计划等。该量表的克拉巴赫一致系数为 0.75。该量表项目较少,简单易操作,被国内研究者广泛采用。Young的问卷中符合五项及以上即被诊断为网络成瘾,为确保诊断有效,本研究中若被试符合六项及以上即被诊断为网络成瘾,同时参考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卷结果,并将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也作为一个必须指标。

1.2.3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卷(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cale,PIUS)[5]

该卷共10 个项目,围绕互联网使用的学业活动受到伤害、消极情绪、时间管理混乱、耐受性提高等问题展开,采用1~5点评分,分数越高意味着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越严重。

1.2.4 时间透视简式量表(Time Perspective,TP [6]

该表共11 个项目,包括现在定向与未来定向两个维度。前项较高因素负荷集中于不关注时间、不喜欢计划性等项目,后项较高因素负荷集中于延迟满足、计划性、遵守时间列表等项目。采用1~5级评定,分数越高表明越具有该时间定向特征。

1.2.5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7]

该量表有27 个项目,其内容均为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包含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六个因子。统计指标包括负性事件的发生频度和刺激量两部分。事件未发生按无影响统计,若发生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按1(无影响)~5(极重度)级评定。

1.3 统计方法

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多元线形回归等。

2 结果

2.1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60名网络成瘾青少年平均网龄为41 个月,上网频率为每周平均26 小时;来自一般学校10人,重点学校48 人,私立学校2 人;家庭经济收入:3000 元者8 人;40%被试家中有计算机,上网地点多为网吧,其次是家里;父母受教育程度90%为高中以上。

2.2 人口学因素及上网时间和动机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相关分析

以PIU为因变量,对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学校类型、年级、家中有无电脑情况等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PI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家庭收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I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P0.05),事后LSD检验发现,家庭月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高于家庭月收入

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为因变量,对有无各项上网动机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进行t检验,发现具有扮演动机心理特征的青少年,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高于没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55.3±2.5)vs.(48.1±1.4),t=2.60,P=0.012]。其他上网动机方面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的t检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时间透视、生活事件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相关分析

表1显示,青少年现在定向、人际关系和其他因子与PIU呈正相关,对其他因子与PIU 的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不喜欢上学、遭父母打骂两项与PIU呈正相关(r=0.37、0.33,P0.01); 未来定向与学习压力呈正相关(r=0.37,P0.01),现在定向与人际关系、其他、受惩罚因子呈正相关(r=0.43、0.45、0.30)。

2.4 对时间透视、生活事件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时间透视、生活事件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为因变量,以时间透视、生活事件各因子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只有人际关系因子进入回归方程(P

3 讨论

3.1 青少年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关系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学校类型以及家中有无电脑等因素不是预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变量。这与李宏利等的研究结果[1]一致。Hall等人[8]认为电脑与互联网技术的易用性不断增加,网费不断降低,互联网服务项目广泛增加以及互联网的社会预期不断增加等一些经济与技术的因素可解释这种现象。他们预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易于使用,网络成瘾的人口学特征会逐渐消失。本研究中进一步证实性别、年龄等变量不能预测PIU,可能与互联网技术不断社会化和普及有关。但本研究中家庭收入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一定影响。家庭收入在1000~2000 元的网络成瘾青少年的PIU程度显著高于

3.2 青少年上网时间、动机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每周上网时间与PIU呈相关,说明每周上网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卷入PIU的程度。这与已有研究结果[1]一致。从上网动机来分析,上网时具有扮演动机的网络成瘾青少年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显著高于没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这可能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有关。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自我肯定和追求自我实现的欲望。假如人的这些自身体验受到阻碍,被压抑、发生冲突,就会表现出某种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9]。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和生理成长期,在现实生活中欲求未满足的青少年容易进入网络虚拟的社会环境,从中扮演着现实生活所欠缺的某种角色,弥补现实中的弱势状态,以满足心理上自我肯定的欲望。可以说,扮演动机是青少年对现实生活状态欲求不满足的体现,这是网络成瘾形成的内在因素之一。提示具有扮演动机心理特征或每天消耗3~4 小时以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青少年,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心理动机和上网时间可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预测指标。

3.3 生活事件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预测

有研究显示网络成瘾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心理应激的反应和应付挫折与压力的手段,以缓解应激带来的情绪紧张和自我挫败感[10]。生活事件(压力)作为心理应激源是PlU形成的必要条件[11]。本研究结果显示生活事件中主要有人际关系和不喜欢上学因子影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生活应激事件中人际关系因子与PIU 相关显著,且逐步回归分析也表明,人际关系因子可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有效预测变量。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l2-13]。本研究中遭父母打骂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这印证了以往研究中亲子关系不良是形成网络成瘾的重要诱因的观点[14-15]。提示有必要加强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建设和适应性训练。生活应激事件中的不喜欢上学因子与PIU 呈正相关。这与已有研究一致 [16]。

3.4 时间透视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作用

生活事件属于外在诱因,而时间透视则是个体的人格因素,体现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现在定向与PIU正相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时间定向倾向于“现在定向”。雷雳、李宏利的研究也表明,现在定向占优的个体更容易感知到PIU [1],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未来定向特征不明显,这与雷雳等人的未来定向与PIU显著负相关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6],可能与被试群体的不同有关。网络成瘾者不同于一般群体,他们的现在定向占优特征远超过未来定向,其未来定向特征发挥作用会受到限制。在本文的调查中也了解到成瘾青少年大多采取现在定向的方式,满足于当前的情绪发泄,很少关注将来,即使关注未来,也往往感到前途渺茫。提示培养青少年勇于面对现实困境,减少情绪发泄的现在定向程度,加强未来定向力度,自觉抵制网络的消极诱惑。

致谢:本研究完成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陈青萍老师给予了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宏利,雷雳.青少年的时间透视、应对方式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29-33.

[2]马利艳,郝传慧,雷雳.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420-421.

[3]吴文丽,郑希付.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情绪特征、认知需要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7,11:76-82.

[4]Yong K.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104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C].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6.

[5]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 心理学报,2007,39(4): 688~696.

[6]雷雳,李宏利.青少年的时间透视、人际卷入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 ,36(3):335-339.

[7]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测试[J].山东精神医学,1997,10(1):15-19.

[8]Hall S,Parsons J. Internet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s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J Mental Health Counsel,2001,23(4):312-327.

[9]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7.

[10]李宏利,雷雳,王争艳.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J].心理学动态,2001,4:376-381.

[11]宋. 网络成瘾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 (11):758-760.

[12]范萌,白培深.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 ,2 ,35 (l): 83-85.

[13]黄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J].职业与健康,2004,20(9): 98-99.

[14]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

[15]冯小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分析[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4):5-7.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创造力开发;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9-0044-03

21世纪的教育正在出现一系列的变革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加强创造力研究,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在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上存在着两大误区:其一,认为创造力不能培养,即使能够培养,那也是高等教育的责任,与基础教育关系不大甚至没什么关系;其二,认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学校的责任,与其他社会主体关系不大甚至没什么关系。本文在辨析这两大误区的基础上,以中国科技城――四川绵阳的实践探索为例,对建构与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讨论。

一、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工程。“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然而,对于创造力能否培养的问题还存在着广泛的质疑。有学者认为:“人类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才的稀缺是基因注定的,不可更改的,至少在基因工程启动之前的历史中是这样的……我们知道怎样摧毁创造力,特别是根据中国的经验;我们不知道怎样判断和促进创新潜力,即使囊括全世界的经验。”[2]中小学生不能侈谈创新,这种观点在中小学教师中具有广泛的市场,在他们看来,创新成为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不必要的负担。教育观念上的种种迷惘必然会最终反映到人才培养质量上来。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教育结果,与基础教育领域长期盛行的神秘主义创造观有关系,也与创造力科普工作不到位有关系,导致了对青少年创造力开发必要性、可行性的质疑。

事实上,包括创造力在内的人的素质发展是具有明显的连续性特征,即使会在某个特定的节点表现出明显的飞跃性特征,但也必定离不开一个量的积累。一个人的创造力不会在某个特定的人生节点突然出现,它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有学者研究发现:青少年是个体科学创造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表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在14岁时要下降,在17岁时趋于定型[4]。还有学者的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创造力整体呈阶段性发展,在同一阶段内其发展呈连续性。青少年创造力从小学四年级起呈上升发展趋势,六年级到初一时水平明显提升,到初三时达到最高峰,进入高中后,其水平有所下降并呈稳定状态[5]。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帮助青少年有意识地去完成个体创造力的累积过程。当今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弊端之一是对创造力培养的重视不够。因此,青少年创造力开发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它是培养一大批创造性人才的基础工程,更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石。

二、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理论阐释

当今社会还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认识误区:人才培养即教育是学校的任务,是教师的职责,其他社会主体的教育责任被严重边缘化。就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来说,普遍认为这是学校的事情,殊不知学校根本没有强大到可以独自承担如此艰巨的责任。我们从来不曾质疑过的“教育”和“学校”本身需要得到理性的检视。丹尼尔・科顿姆提出“教育是无用的”这一命题。他说:“如果我们打算全面彻底地思考教育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必须想想教育的无用性……如果教育有任何价值可言,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教育是无用的。”[6]这种观点无疑挑战了大多数人的教育常识,但却不乏其真知灼见。同样受到挑战的还有学校,家长们往往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尤其那些所谓“名校”,似乎就给孩子的人生买了一重放心的保险。盖托却提出了“上学真的有用吗”[7]这一质疑,尽管这是针对美国教育和学校而提出的,但是,其独特的视角无疑能够引人深思。根据某研究机构的《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国内约有1.8万学生没有在校接受教育,而选择了“在家上学”[8]。学校具有其自身的功能局限性,它难以独自完成其教育使命,以开发青少年创造力为旨归的科技创新教育需要建立和优化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就是从大教育观出发,建立相关组织、制度与机制,形成以学校为基地,社会各类主体协调配合、共同开发青少年创造力的社会系统。它至少包括以下重要的构成要素:一是学校。学校依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阵地。面向青少年创造力开发,学校应当在教师专业素质、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设施设备等做出相应调整。二是家庭。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场所,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其创造力开发。三是企业。企业应当肩负起社会公民的责任,承担起促进教育发展的社会义务,尽其最大能力为青少年提供参观与实践的机会。四是社区。社区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环境,社区应当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学校开展青少年创新实践活动。五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职责是建立机制、搭建平台、统筹协调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六是群团组织。如团委、关工委、科协等组织应当多组织校际之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七是科研院所。科研院所是地方的智库,应该为青少年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能够走进实验室、走近专家学者,亲身体验创新过程。八是科技场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各类展览场馆都是人类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青少年们走进科技场馆,能够从无形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建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实践

近年来,绵阳市的高校和中小学校,结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开展了课程教学、创新实践、创新竞赛、创业实践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尤其是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成绩喜人。在科技博物馆建设、创新中心建设、乡村少年宫建设、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投入,成效显著。

在创新教育机构方面,绵阳师范学院成立了专门开展创新教育的创新学院和国家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西南科技大学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综合性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绵阳市建有以展示中国核科技发展历程和展示“两弹一星”功勋获奖者及感人故事为主题的绵阳科技博物馆、绵阳市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担当创新策源地和孵化器的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等等。

在创新实践活动方面,由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体育局等单位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优秀科技辅导员评选、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等;此外,2014年还增设了科技城“小发明家”评选活动。由绵阳市教育体育局根据中小学课程组织开展中小学劳技教育创新作品大赛、“为生活而设计”创新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小学生机器人竞赛等活动。绵阳市团市委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活力,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青年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青年“创新创业大赛”。

当然,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科技创新教育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必要的协调统合,主要涉及的政府部门有教育体育局、科协、团市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单位,中国科技城的科技人才、科研院所、科教场馆等科教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够;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多为业余性质,许多单位缺乏专门的、高水平的指导教师;经费投入需加大,相关政策制度需完善;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的层次较低,制作较粗糙,知识与技术含量偏低。

四、优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对策

绵阳市作为中国科技城,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这方面的工作还大有潜力。根据创造学原理和系统原理等理论,建构科学的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能够极大地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

(一)明确一个目标

中国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总体目标:全面提升青少年创造力,倾力打造科技城创新文化。系统、科学的科技创新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能够促进青少年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助于绵阳市基础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工作。

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软实力”方面还需要提升。通过系统、全面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与实施,在全市广泛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提高青少年创造力的同时,带动中小学校、社区、教育机构的创新氛围,同时影响家长和教师,形成更多、更大范围的市民关心、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能够促进绵阳市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对中国科技城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搭建三个平台

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是在创新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需要搭建合理的创新实践平台以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创新实践平台主要包括三类:教育培训平台、实践活动平台、展示提升平台。

第一,教育培训平台。科技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对教师、教育管理者、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从现有的教育体系来看,传统的师范教育没有相应的创新教育师资,高水平的创新教育师资是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的主要瓶颈之一。一是在教师培训方面,教师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力军,需要组织开展市级、区县级、校级的不同层次的教师培训。教师不仅要学习创新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掌握如何在校内外有效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二是在学生培训方面,应该在最大范围内开展科技创新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基本方法的培训,并结合学生兴趣、需求、知识背景等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类型的学生培训。三是在家长培训方面:可在有条件的学校中开展家长培训;可借助“绵州讲坛”等形式,向更广泛的市民进行宣讲、培训。此外,在培训形式方面,可以借助“科技夏令营”“智能机器人培训班”“创造发明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开展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生动有趣的、互动式的、体验式的不同方式,激发创新创造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第二,实践活动平台。实践活动是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目前,国内外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往往是各种类型的创新竞赛,通过竞赛来吸引青少年进行学习和实践,并从中启迪创意思路,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目前,创新竞赛包括多种类型,尤其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智能机器人竞赛、青年创新创业竞赛等。一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主要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类层次。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环保总局等联合主办的青少年学生科技竞赛和展示。二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是一项综合多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青少年科技活动,通过计算机编程、工程设计、动手制作与技术构建,结合青少年的日常观察、积累,去寻求自己最完美的解决方案,发展自己的创造力。三是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是一项更贴近社会、更为复杂的创新实践活动。目前,国内有多个创新创业竞赛,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等。2014年5月,绵阳市启动了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四是各类专题创新竞赛活动,例如:创意设计竞赛、航模比赛、劳技创新作品竞赛、“头脑奥林匹克活动”、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都是激发青少年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载体。

第三,展示提升平台。通过教育培训和创新竞赛,将产生较多创新成果。为了营造创新氛围,激励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创新实践,设置不同类型的展示提升平台,不仅促进青少年自身的成长,而且能够较好地营造城市创新文化。首先,设立“市长创新奖”,每年评选2至3名在创新创造或创新竞赛活动中获得优异成绩、取得突出成果的青少年,颁发市长创新奖。通过对获奖者的宣传报道,营造创新氛围。其次,设立科技城发明奖,每两年进行一次评奖,对突出的青少年创新发明成果进行奖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科学家”评选活动。此外,还可以利用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在科博会上对绵阳市青少年的优秀创新成果进行展示。在绵阳市的新闻媒体上,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展示等活动,营造科技城创新文化。

(三)提供四项保障

为了确保中国科技城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有力促进绵阳市创新文化的宣传,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中,还需要明确保障措施。

一是人员保障。人是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的主体。在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方面,需要确保三类人员。首先,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全市科技创新教育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其次,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专家委员会,聘期国内外科技创新教育领域的专家,由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项目评审、指导等工作。最后,各类学校的“种子教师”,从各个学校抽选出骨干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然后回到原单位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培养,扩大科技创新教育的师资队伍。

二是条件保障。青少年在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时,需要一定的实验室、资料室等条件,因此需要必要的条件保障。首先,在绵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设立开放实验室,为青少年提供必要的实验条件。其次,遴选科技创新基地,将绵阳科技博物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绵阳国家科技城创新中心等作为基地面向青少年开放。此外,借鉴北京、上海等地的经验,成立“绵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借鉴北京市的“翱翔计划”、重庆市的“雏鹰计划”,设立专门的、系统的、科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三是制度保障。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还需要在制度方面跟进,确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明确职责、规范经费使用、调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等方面建章立制,形成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创新教育工作规范、有序、可持续地发展。

四是经费保障。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绵阳市在已有的相关资金的基础上,需要增加部分经费开展预算。此外,依托创新教育相关机构,可以以“命名”“赞助”“资助”等多种方面向社会募集资金。

参考文献:

[1]陈伟.构建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0(7).

[2]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3]赵永新,王昊魁.中国儿童想象力太差[N].人民日报,2009-08-17.

[4]胡卫平,俞国良.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研究[J].教育研究,2002(1).

[5]沃建中,王烨晖,刘彩梅,林崇德.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9(3).

[6][美]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卫鑫,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