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是技术创新论。这种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成果在金融业的应用,是促成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科技创新成果推动金融业务电子化、自动化、数字化和通讯设备现代化,大大缩小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自动提款机、终端机、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手段,极大地便利了客户消费,拓展了金融业的服务时间和客户空间,加快了资金流动速度,既方便了客户,提高了客户效用,又降低了运行成本,实现了价值创新。互联网实现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24小时全球性金融交易成为现实,从而实现了不同国家、不同市场、不同产品间的有效匹配,从而实现全球金融资源的大融合。
科技创新的集聚并在金融产业的应用创新,促成了金融创新,从而实现科技创新一产品创新一客户创新一市场创新一产业创新一管理创新的循环推进。金融创新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创新论”无法解释许多因竞争和政府放宽管制而出现的金融创新。
二是货币促成论。这种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作为抵制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的产物而出现的,是对冲宏观政策和市场风险的产物。货币促成论解释了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出现的多种转嫁汇率、利率、通涨风险的创新工具和业务,但对70年代以前躲避管制及80年代产生信用和股权的金融创新无法解释,因为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并不是始终由单一的货币因素主导。
三是财富增长论。这种理论认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财富的迅速增长,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随着财富增长,人们对资产安全、财富管理、金融交易都会产生新需求,满足客户需求,成为金融创新的动力来源。“财富增长论”单纯从金融需求角度探讨金融创新的成因,没有考察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资源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对金融创新的强大作用,因为制度创新导致的金融管制的放松、替代效应即转嫁利率、汇率和通胀率的各种金融创新都是重要的创新之举。
四是约束诱导论。这个理论认为,金融业回避或摆脱其内部和外部的制约是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金融机构创新目的在于摆脱或逃避各种制度约束,实现产品创新下市场创新的高收益。金融机构内部约束是为了保证资产流动性和偿债率的匹配,避免经营风险,确保资产运营安全。外部约束主要是金融当局监管的种种管制和制约,以及金融市场上的一些约束。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逃避约束来尽量降低其机会成本增加所带来的损失,已经成为自由经济理论下的本能反应。“约束诱导论”强调“逆境创新”,即强调金融企业主要是为了寻求利润最大而摆脱限制和约束,在此过程中金融创新内涵过窄,如上世纪70年代的转嫁风险的创新和70-80年代的产生信用的创新就无法归纳到金融创新范畴中去。逆境创新在中国由于过于强大的外部制度控制和内部制度约束,尚未形成金融文化,因此,先行区或自贸区可在先行先试政策创新的背景下,进行逆境创新与顺境创新相结合,推动金融制度的创新。
五是制度改革论。这种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改革,金融体系的任何因制度改革而引起的变动都可以视为金融创新,从微观层面是为了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宏观层面是为了稳定金融体系。
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只能在受管制的市场经济中出现,中国是金融创新最好的“制度土壤”。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政府对金融领域的管制和干预行为,就暗含着金融制度领域内的创新。当市场活跃、经济相对开放以及管制不很严的经济政策下,政府的管制和干预直接或间接地阻碍着金融活动时,先行区和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就应运而生。先行区和自贸区金融创新将出现各种规避和摆脱管制的金融创新行为,这些金融创新行为对货币当局现有货币政策不匹配时,政府必然要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创新,以促成先行区金融创新。
制度改革论将金融创新的内涵扩大到包括金融业务创新与制度创新两方面,但将制度创新与金融创新紧密相连,特别是将带有金融管制色彩的规章制度也视为金融创新,这可能将以创新名义开启管制之门创造条件。先行区在提供金融制度创新的同时,要防范以创新名义塞进过多的金融管制的内容,造成制度倒退。
六是规避管制论。这种理论认为,金融创新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利润而回避政府管制所引起的。许多政府管制与控制,实际上隐含的“寻租”和“税收”,阻碍、限制、压抑了金融机构从事已有的盈利活动和利用管制以外创造利润的机会。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来逃避政府管制,减少管制造成的赢利机会的丧失和管制造成了成本的提高;当围绕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创新危及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时,金融当局又会加强管制,新管制又会导致新的创新,两者不断博弈、相互作用、相互推动金融创新过程;管制与规避管制所引起的创新相互交替,形成螺旋式辨证发展过程。先行区和自贸区的金融创新,是制度创新先行的创新,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的综合创新,已经突破了规避管制理论的范畴,因此是更彻底、更完整、更系统的金融创新。
七是交易成本论。这种理论的认为,金融创新的核心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即交易成本的降低是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一是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是否具有实际价值的标准,二是金融创新是科技创新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关键词:中小企业 创新能力 对策
如果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那么中小企业则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维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扬州的地理位置滨江临海,位于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长江三角洲辐射苏北、鲁南、皖东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目前扬州有近4万家中小企业,占扬州企业总数的99%以上,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80%以上,经济总量占扬州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中小企业在扬州市经济大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表现为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中不断增长、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日益成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生力军以及集聚发展趋势明显等方面。
1 扬州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1.1 有了一定自主创新的外部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扬州的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自主创新的条件和基础。新光源、新能源、新材料“三新”产业从无到有,扬州已经成为中国第六个国家级半导体照明基地、世界上第六家光电重点检验基地。扬州市先后出台了《扬州市推进“双创”、“三重”工作实施意见》、《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及 “8631”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文件。
另外,随着火车站和飞机场的先后投入使用,扬州的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随着宁镇扬一体化的深入建设,未来扬州与南京、镇江等苏南城市之间在交通设施、通信设施等方面将进一步融合,这对于扬州中小企业承接苏南的技术和人才转移更是提供了便利。
1.2 总体创新能力较弱
尽管扬州市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别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工业增加值率和产品附加值都还比较低。
在扬州市的中小企业中,大多数还属于半机械化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中小企业自主发展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和经营理念,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没有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发展规划,在资本投资倾向上更愿意投向的资金回报率高、周期短的行业,持续发展的内源动力不足;自主创新投入不足,受制于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容集中于一般产品技术及工艺技术,产品开发能力不强,作为产业、行业主流技术的研发创新则严重不足;管理理念落后,人才短缺,经营盲目性大,导致企业发展起伏较大,严重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提高。
2 扬州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问题
2.1 知识产权体系不够完善
2.1.1 专利申报周期长
企业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往往要等上1-3 年左右,即便是实用新型授权也需要半年以上时间。对于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和市场而言,往往竞争对手众多、消费偏好变化迅速,特别是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市场机会稍纵即逝,使本就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更加望而却步。
2.1.2 专利申报与维护成本高
目前企业无论大小,在申报专利过程中启动申报程序和收费标准是一样的,大型企业可以支付足够的申报费用和维护成本;中小企业往往却容易在缴纳一定申报费用,并花费一定时间申报成功以后,对申报后的维护成本或延长期限费用等无力承担,甚至不得不放弃对自己专利技术的维护。
2.1.3 侵权容易维权难
根据今年上半年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2012年扬州市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数量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其中审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10件,较2011年同期增长30%。审理知识产权“三审合一”试点刑事案件37件,较2011年同期增长36%。在这些案件中,中小企业往往是知识产权侵权的重灾区。
中小企业为了保护自有专利,启动诉讼程序时,法院审理程序复杂,而且要支付一定的诉讼费用。即便打赢官司,由于目前我国部分知识产权打击力度不够,使得侵权企业不能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冗长的诉讼程序又耗费了企业大量的时间。面对侵权,中小企业耗费过度的精力和财力维护自身权益,使新品开发、技术发明、申报专利的积极性遭到挫伤。
2.1.4 缺乏专业化人才
90%以上的中小企业缺乏既懂技术又善于运用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这样,其知识产权管理、维护、咨询等业务,只能委托机构完成。而中小企业的专利纠纷案件,往往案件复杂、审理时间长、支付费用低,导致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不愿意受理该类案件。
2.2 产学研合作体制还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产学研三方主管部门不同,运行机制也存在较大差异。这样,在需要产学研交接合作的时候,缺乏有效对接,使产学研合作体式的建立本身就缺乏管理体制方面的保证。
对产学研主体来说,一方面,对于扬州大学、扬州职业大学、723所、农科院这样的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来说,由于存在评价体系和分配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使其主动出击,寻求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并不高;另一方面,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或者是由于承包经营和任期考核,或者是缺乏“出钱买成果”的意识,往往更关注眼前的发展,只要企业的产品能维持,就不想再投入资金、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因而缺乏科技需求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2.3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扬州当地为中小企业进行社会化服务的资源比较分散。“扬州市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扬州市邗江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政府所办的服务机构的功能多局限于信息、政策指导、行政管理等,在合作交流、技术支持、融资推介等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整合;而类似于“扬州市青年创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的社会化服务机构数量较少,并且规模小,远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及发展的需要。
2.4 自主创新资金不足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资金不足是扬州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最主要障碍。据一份抽样调查显示,扬州目前共有4万多家中小企业中,53.4%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存在缺口。特别对于一些研发型企业,这样的企业产品往往研发投入周期长,虽然国家每年对科技型产品的研发都有一定的资金扶持,但这些资金需要对产品研发进行审查、评定后,才可下拨,很多前期研发资金都靠企业自身来解决,这样企业往往要承担较大的压力。近年来,新能源、新光源等新兴科技型企业本来应该加快产业转型、占据未来发展高点的战略要地,但因为资金缺乏、平台不够等原因,一些好的技术和项目只能“流产”。
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发展的前景不明朗,资信水平不高,缺乏与信贷相对应的抵押物品等,比如一些科技企业起步之初可用于银行抵押的固定资产几乎为零,因此,大多数商业银行因为这类贷款数额小、笔数多、风险大和成本高,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此外,与发达地区相比,由于缺乏理念与模式,扬州的风险投资仍有较大差距。虽然自2007年以来,扬州陆陆续续出现了20多家民间性质的风险投资公司,但由于机构资金不够,缺乏专业人才,再加上好项目少,企业又习惯单打独斗,对风投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这些本土风险投资公司成功操作的风投项目屈指可数。
3 应对策略
3.1 政府层面
3.1.1 制定并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与优惠政策
政府要能够进一步转变观念,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创造便利条件,积极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并努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公平、更为宽松的环境。
政府在处理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申报及维权事宜时,可以为中小企业建立“绿色通道”,节约其成本和时间。对于侵犯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的集体或个人,要加大打击力度,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政府要从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鼓励和支持,对各类投资主体一视同仁,切实落实国家和省市中小企业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对发明创造的奖励机制,鼓励中小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科技成果,提高技术水平,降低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
3.1.2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
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财税优惠和支持政策,这是对中小企业最直接的资金援助方式,即有利于中小企业资金的积累和成长,也是政府涵养税源的一项长远举措。
扬州市目前虽然有一些以中小企业作为主要受惠对象的税收减免政策,但政策的规划化和系统化有待进一步完善,支持力度也有待加强。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银企合作力度,规范和加快担保机构发展。鼓励和支持担保机构拓展担保领域,提高放大倍数,提升担保质量。推动小额贷款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引导其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健全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激励和风险补偿办法,发挥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大风险补偿的贷款业务范围。
3.1.3 构建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帮助企业缓解融资困难
目前,扬州市针对一般中小企业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为数较少,并且专业化水平低。作为政府部门,立足于现有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比如向金融机构推荐信誉良好、产品适销对路、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努力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缺矛盾;设置贷款风险准备金,加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力度,增强金融机构的放贷信心,降低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充分利用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城市的契机,进一步推广“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金融服务方式,以企业拥有的专利权作为质押物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对社会上的流动资金以及民营风司,加强引导,鼓励其流向中小企业。
3.1.4 完善和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
对于企业,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规划、资源配置的作用,在行业关键性技术上要作出引导,解决产学研各方主体动力不足以及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对于科研机构,政府要不断拓宽产学研联合的外延,重点抓好与高校、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资源合作,加强多层次、多形式的人员交流,积极引导扬州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结合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为相关企业培养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或为在职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创新思路,鼓励和支持扬州及周边高校等在扬州市建立大学科技园,在土地、税收上给予优惠,共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技术成果,对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扩散、辐射。
3.2 企业层面
3.2.1 切实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如前所述,创新是中小企业的内在需要。扬州中小企业应该正确认识科技创新与企业长远发展的关系,切实加强自主创新的能力,把握机遇,建立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适时建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加速技术设备的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自身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
3.2.2 制定适合自身的科技创新的规章制度,并依法维权
企业自身要树立起知识产权意识。首先,可以组织专人了解关于本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避免侵权,并且寻求合法利用的途径,以保证企业研发的方向性和合法性,并节约自身成本。其次,企业建立科技创新的规章制度,使科技创新规章有章可循,这些制度包括创新计划、保密制度、奖励制度等,并对研发、投入和实施中的情况进行记录与保存,必备维权时作为证据材料。第三,企业要善于维权,可以通过外聘法律顾问或自身培养等形式积累一批知识产权人才,在遭受到侵权时,要勇于应对,并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3.2.3 强化管理者的创新精神
技术创新是关系企业全局的活动,又是充满风险的行为,因而对决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扬州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多是集投资者与经营者于一身,那么管理者的创新精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对创新的认识。中小企业管理者需要摆脱“小富即安”的思想,提高决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并树立合理的风险意识,不怕失败,敢做超前性的工作,从企业总体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创新进行全局性的安排,支持创新活动,把握技术和市场时机。
3.2.4 加强协作,分散风险
作为个体,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中承担较大的风险,可以将扬州市民营企业家联合会作为载体,积极发展各行业协会或商会,以其为主体,通过合理分工、集中采购、信息共享、技术分享、打包融资、共建市场等实现合作,运用群体资源避免个体不足,增强依托群体资源创新、分散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扬州中小企业迅猛发展 成为发展新亮点[EB/OL].(2009-12-28)[2010-01-18].http:///tjfx/dfxx/t20091228_402614519.htm.
[2]冯蕾.内蒙古中小企业创新现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1):29-30.
[3]毛敏.我国中小企业创新问题探讨[J].长江论坛,2011(1):57-59.
[4]程全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81-83.
[5]俞国.当前扬州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主要问题、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0(7):84-85.
[6]焦世奇.扬州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现状分析[J].现代商业,2011(32):71-72.
〔关键词〕科技查新;科技创新;大学图书馆;咨询服务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12.024
〔中图分类号〕G2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12-0087-03
Reflection and Practice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lty Search Service in University LibrariesYang Weiping Lv Juan Zhu Shiqing
(Library,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tech novelty search service in China.Taking the case of Yangzhou University,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development history,the construction ideas and achievements of sci-tech novelty search service.Besides,it illustrated the challenges university libraries were confronted with on the sci-tech novelty search service and gave some solutions to them.
〔Key words〕sci-tech novelty search;sci-tech innovation;university library;advisory service
科技查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lty search,S&TNS)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国家专业机构接受查新委托人的委托,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在科技文献检索、分析和咨询的基础上,查证其新颖性,并出据科技查新报告的一项科技咨询服务。科技查新服务为我国科研立项、科技成果鉴定、专利申请、引进技术与设备、成果交易等提供了科学、客观、公正的决策依据[1-3]。
1 我国科技查新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颁布实施,专利查新服务首先启动。1987年原国家科委出台《科技成果管理办法》,医药卫生界率先提出科技成果鉴定需要提供科技成果查新报告,随之开展了科技成果查新服务,专利查新报告也列为申报国家发明奖的必备材料。原国家科委1990年10月批准第一批查新咨询科技立项及成果管理的情报检索单位,同时出台了《科技立项和成果评价查新咨询工作暂行规定和一级科技查新咨询资格评审标准》,标志着查新服务机构在我国正式设立。在此基础上,原国家科委分3批认定了国家一级科技查新机构38个。同时,各省(市)也制订相关科技管理规定,将科技查新工作纳入科技管理体系,并认定了一批二级科技查新机构。随后,卫生部、农业部、化工部和教育部等部委相继设立科技查新机构。原国家教委1992年和1995年分2批在直属高校设立了15所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或工作站。由于高校隶属关系的调整,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查新工作在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教育部于2003年重新认定、审批了29所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教育部先后于2003年、2004年、2007年、2008年和2010年组织高校申报、评审设立了5批共78所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其中,综合类15所、理工类48所、农学类10所、医学类5所。目前,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布局合理,具有明显的学科与行业特色,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3-4]。
2 扬州大学科技查新服务的起步与发展
我校科技查新服务工作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建设和发展过程,整个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
2.1 起步阶段(1989-1999年)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原扬州医学院图书馆与全国同步启动,为校内外开展医学科技成果查新服务,随后原扬州农学院等学院图书馆也开展了相关服务。1992年原在扬6所省属高校合并组建扬州大学,1998年扬州大学实质性合并,原6个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扬州大学图书馆。1999年有2人经培训获国家级查新员证书,同年开通了DIALOG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在多校区开展科技查新服务。
2.2 发展阶段(2000-2004年)
2000年扬州大学图书馆设立科技查新站,其工作职责由参考咨询部承担。同年,整合查新队伍,引进数字化资源,包括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相关资源。查新队伍的组建和数字化、网络资源的利用为查新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提高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以来,学校进一步重视科技查新服务工作。2007年6月,我校将图书馆查新站更名为扬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2008年独立设置扬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查新工作站建设。队伍逐渐壮大,现有持证查新员17人、审核员4人。文献资源不断丰富,现有中外文数据库56个(中文数据库24个、外文数据库33个),开通DIALOG和STN国际联机检索系统。2006年,“江苏省“211工程”及重点高校建设――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总投入1 500万元)的完成,使我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初具规模,文献资源、硬件支撑和软件应用三大平台建设成效显著,为科技查新服务提供了资源和技术保障。2010年12月,经我校申请,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评审,正式批准在我校设立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
大学图书馆开展科技查新服务的实践与反思3 扬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建设思路与成效
3.1 创新体制建设,鼓励优先发展
在现有建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逐步实行独立建制、独立核算、查新站负责人负责制。2007年6月,我校将图书馆查新站更名为扬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其管理挂靠图书馆。2009年8月,以图书馆机构调整和科级干部重新聘任为契机,将原隶属于参考咨询部的科技查新职能独立出来,专设“科技查新工作站”职能部门,设查新员专职岗位,采取本人自愿报名,组织择优聘任方式聘任上岗,进一步加强查新机构建设,鼓励优先发展。
3.2 加强队伍建设,适应查新需求
队伍建设是科技查新的第一要素,我们通过“外引、内培和不断更新”等方式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先后于2008年、2009年和2011年招聘“外引”博士3名、硕士1名,充实查新队伍的新生力量。其次,加强“内培”,对在职查新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学历或非学历学习提高。近年来已有7名查新员通过在职研究生培养获得硕士学位,有18人通过参加培训获得国家级查新员或审核员证书。现有专职查新员8人、兼职查新员10人、审核员4人。还聘请数名研究生辅助查新,聘请57位学术型教授组成查新咨询专家组接受咨询,初步建成 “科技查新专、兼、辅三级应急保障队伍”,有效地保证大量短期突击性查新业务的顺利完成。
3.3 改进管理模式,提高查新质量
查新质量是科技查新的生命线。要提高查新质量,一是从管理模式上进行改进。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规范查新流程,实行查新项目一条龙管理,查新员项目负责制,增强查新员的责任意识。(2)根据查新业务周期性集中量大,经常需要加班的特点,在站内实行弹性工作制,提高工作效率。(3)定期业务交流,充分研讨,形成共识,不断提高查新水平。二是加强质量控制。我们的主要做法是:(1)实行查新报告站内、外互审制,与兄弟查新机构合作建立互审、机制,确保查新报告质量。(2)严格执行国家查新规范,严格查新流程,统一报告格式要求,结论表述客观、准确、可信。(3)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制订扬州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管理办法、质量评价制度、考核指标和奖励办法等15项规章制度,于查新网站,既规范了查新员行为又便于查新委托人了解查新流程,配合完成好查新项目。
3.4 构建服务平台,提高查新效率
我们依托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苏中地区文献中心,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2006年,通过省、市、校共建,研制开通了“苏中地区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和“扬州大学――扬州市中小企业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2007年,基于网络,采用AJAX+SQL技术自主研制开通了“扬州大学科技查新远程服务平台(http:∥kjcx.yzu.省略/cxztw/default.asp)”,其主要功能包括查新服务信息;查新用户在线委托提交,相关科技资料上传,查新进度适时查询,查新结果下载,查新费用适时查询;查新用户信息反馈;与查新员适时交流;查新委托智能分发与存档;查新报告智能化辅助撰写与存档;查新报告审核;查新档案的管理;查新项目分类统计;查新项目分层次管理等(图1)。查新服务平台的建立实现了查新服务的远程申请提交和查新工作的现代化科学管理,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快捷、优质的科技查新服务,显著提高了查新工作效率[5]。
图1 科技查新远程服务平台构架示意图
3.5 注重对外宣传,增强服务意识
近年来我们重视查新服务的宣传。对内,主动与学校科技管理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学校科研动态,主动为学科建设、科技创新提供优质服务。对外,充分利用已建的科技查新门户网站和业务员主动推介等多种形式宣传查新服务,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及科技型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查新需求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方式,增强主动服务意识。通过宣传,对外查新服务量明显增长,近年来已达60%以上。不仅为校内科研与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服务,而且为地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4 大学图书馆科技查新服务面临的挑战与思考
4.1 关于高校查新机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对高校科技查新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高校查新机构绝大多数挂靠并设立在图书馆,其有利的一面是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文献资源优势,为校内、外的科技创新研究提供咨询服务。但是,仍有一些影响因素值得思考与探索,一是为本单位科技查新服务的回避制,二是高校图书馆非营利性机构的管理体制对查新咨询有偿服务的制约。为克服这些问题,可探索将高校查新机构纳入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参照高校科技企业运作模式,如注册“大学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对校内、外开展科技查新、情报咨询、定题跟踪等科技信息服务,真正实行独立建制、独立管理、独立核算。为充分体现查新服务的公正性,查新服务机构可逐步走向社会化,实现第三方科技新颖性查证。
4.2 关于高校查新队伍建设
查新队伍是提高科技查服务质和量的决定因素。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服务对科技查新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和满足快速发展的科技新颖性查证需求,应重视查新队伍建设,一是要制订查新队伍建设规划,根据查新机构类型及查新业务专业需求,有计划的引进人才或调整队伍结构。二是实行查新人员准入制,明确查新人员基本条件。例如:具有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有科学研究经历;有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能熟练阅读和理解英文专业文献,英语水平测试六级以上;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熟悉文献信息检索、加工、分析与判断等基本技能;爱岗敬业,有较好的综合素质,等等。三是重视和加强查新人员的在职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查新技能和英语水平的培训。四是建立“专、兼、辅三级应急查新队伍”,应对周期性大量集中查新业务的压力。五是实行岗位考核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查新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4.3 关于查新资源建设与共享
查新资源是科技查新服务的基本要素。查新资源健全与否直接关系科技查新的查全率和可信度。查新利用的资源主要是数字化资源(中、外文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化文献资源又是查新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目前,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大学向数据商购买文献资源的远程访问使用权,其首次购买和年使用费十分昂贵且逐年增长。所以,大学为保证科技查新服务的正常开展,应根据查新需求制订查新资源建设规划,逐年加大经费投入,不断更新和完善查新资源;大学之间可联合采购资源,建立可共享的文献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建与共享。
4.4 关于科技创新与查新范围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分为3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和价值实现。严格意义上说创新不分地区和国界。随着科技发展、国际交流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我国查新界长期延用的科技查新范围(“国内查新”、“国外查新”和“国内外查新”)应有新的认识。目前,对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专利申请、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或科技成果申报等科技管理部门应提出“国内外查新”的要求。应逐步取消“国内查新”和“国外查新”的查新范围限定,统一进行“全球查新”(“国内外查新”),以规范科技新颖性查证的国际化标准,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与国际全面接轨,推动我国高新科技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Li Aiguo.A Kind of Trans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lty 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y Librarie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7,33(1):144-148.
[2]谢新洲,李永进.科技查新与创新评估[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王超,周静,吴东敏.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科技查新工作[J].图书情报工作,2009,5(53):21-24.
关键词:综合统计; 办公室管理; 作用; 总结
综合统计管理作为国家经济信息的重要窗口,是伴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发展起来的。目前,综合统计管理不仅包括了信息咨询、监督监管,更是发展到了对企业的走向监控、预测和管理等重要职能,因此在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中做好综合统计管理更成为重中之重。综合统计需根据企业管理的切实需求,以建立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办公室综合统计管理制度,从而更好的做到信息的传递、咨询以及监督检查工作,为员工创设良好和谐的环境,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对2016年办公室工作的综合统计总结
在忙碌的2016年,在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协助、配合下,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公司在发展,自己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提高。因此在对办公室总额统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规划之前,首先应对这一年来的工作进行相关总结。
(1)文件的签收,记录,然后根据领导的批示分类传递相关人员,及回复情况记录。工作平台项目管理中心人员信息的及时更新、维护。
(2)项目管理中心网页各栏目如:8个国内项目、5个国外项目运行情况(周、月报)、各项目报道、管理规定等内容的及时添加、补充。
(3)负责项目管理中心新闻报道工作及各项目部新闻稿件的收集、上传工作。
(4)公司内办公设备的维护、报修、新设备的申领工作。
(5)全年度内各部门随时需要报交的资料及落实情况记录汇总。
(6)认真负责的做好单位女工主任的工作组织职工体检、女工体检、协助本单位工会主席工作的安排和进行。
(7)作为单位计生宣传员,负责组织女职工的孕情查体、计生网信息维护、新婚及新生儿资料登记,独生子女保险、二胎生育登记等工作。
(8)公司不断在发展,本单位人员也在不断扩充从80人到年底的109人。除了负责国内7个项目人员的考勤外,新增加了国外5个项目部人员考勤情况的收集、汇总、上报的工作。另外还有归属本单位的15个莱克人员、项目6个劳务人员信息更新、统计、上报工作。
从2016年的综合统计总结来看,任务都已经基本完成。由于当下对企业的要求不再是一种呆板的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担负着生产、经营、销售等产业化的管理。但不论企业如何变化,对企业的生存经营与所处环境,特别是对办公室工作的管理规范,仍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而这就离不开综合统计管理的工作,这不仅要求员工需了解这一年来的工作量,同样还需要随时掌握发展动态,充分发挥综合统计工作的先知先觉作用,为企业提供各种数据的同时,也能够使企业的发展再次迈上新的台阶。
二、做好综合统计改革创新的相关措施
做好对办公室综合统计的改革创新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综合统计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是能够更有效率地完成各项工作、企业发展是否能够领先其他企业的基础,只有做好这项基础工作才能让接下来的工作更加顺利。所以,针对企业如何更好的推进综合统计工作的创新改革,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首先,企业应当单独成立综合统计部并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并及时将各类信息传达给办公室的相关人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统计,很多企业为了节省人力将统计交由其它部门完成,这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统计工作的不规范,对某些信息的收集不精确等问题。因此,企业单独设立设立综合统计部,并在各个办公室设置专门负责的人员,做到明晰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由专门人员负责搜集、汇总、填表等工作,最后进行统一审查,虽看似增加了人力,但大大降低了失误的产生,挺高了工作效率,更有利于企业管理与发展。
因此,在办公室从事相关综合统计任务的员工,需具备三点专业素质。第一,明确职责,对各类信息统计资料做好划分。第二,对各类综合统计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得出能够对企业产生效益的结果。第三,相关人员应努力完善自身知识素养与品德修养,由于统计工作要求精、准、细,因此,必须要具备相关的经济学知识和管理知识,确保综合统计工作顺利开展。
其次,还需要针对企业目前发展的状况,在可调控的范围内对统计工作内容进行创新。目前对统计工作内容已经有了相关的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对综合统计工作做出适当的调节,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这就需要从事基础工作的办公室人员自下而上,对例如工资、人力、财务、科研等业务做出具体内容的填补。如对产品销售、质量等内容的统计,可以通过方差、平均值等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效果图呈现公司运营,其它诸如采取之前所提到的年度总结,从各项工作的综合总结中体现出企业当前发展的具体态势等。通过诸如此类内容上的填补,来达到管理、营销的创新,提高管理效率,促进经济效益的增加。
三、结论
综合统计管理工作是预测经济局势、监督市场经济、确立发展走向的重要依据,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因此对企业管理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综合统计管理事关企业的运营发展,企业应重视狠抓办公室综合统计管理的相关工作,不断探索创新综合统计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的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林.浅析企业管理中综合y计部门的作用[J].西部皮革,2016,(16):113.
[2]潘世平,蓝朝锋,浦江勇.综合管理统计分析平台的信息化实现与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109.
一、高校人才聚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高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为高校人才发展和创业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是人才聚集的物质基础,是影响高校人才聚集水平的重要变量。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生存与发展环境。各区域社会开放度,政府管理服务水平等的不同,使得区域内高校人才的聚集效应也会因此有所不同。
2.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投入可分为科技经费投入、科技基础设施投入和科技信息资源投入等。科技经费的投入是高校科技投入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人才吸引、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活动实施等都离不开科技经费的支撑。科技经费投入包括科研事业费、主管部门专项经费、其他政府部门专项费、企事业单位委托经费及各种收入中转为科技经费的部分等。科技基础设施是高校人才进行科技活动必备的硬件设施,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科技基础投入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对人才的吸引力的大小,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与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可以说,高校人才聚集群体的创新能力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校内所拥有的科技基础设施条件。在信息时代,科技信息资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高校人才的科技信息为知识的传递、溢出、共享和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科技信息共享的越充分,越有利于个体人才知识的积累、组织知识存量的增加、信息共享效应与知识溢出效应的产生。科技信息资源投入的价值与科技信息资源的的传递性、共享性、增值性和实效性密切相关。在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信息资源的投入能增加高校组织的无形资产,形成高校人才聚集、知识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知识创新、创新能力比较强的高校,其充足科技投入,为高校人才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那些知识创新不足的高校,一般表现为科技投入不足,科技经费筹集渠道少,创新融资困难。所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区域高校的科技投入,而科技投入又影响着高校人才的聚集与聚集效应的提升。
3.高校数量。高校是人才聚集的载体,其在区域内的数量与知名程度将成为影响高校人才聚集的重要因素。中国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我国高校本科院校的数量由20世纪90年代的814所已增加到2012年的1145所。同时,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张,高校教师总量增长也较快,而且由于近年来创新型国家及科研教学型大学的提出,科技经费的倾斜,使得高校的科技创新速度也在加快。区域内高校数量达到一定规模,会形成规模效应。同学科、同类型的高校之间会形成不同方式的交流和竞争,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高校又会相互学习,进行知识结构的互补和完善,形成区域内高校完善的结构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种区域的高校聚集群体,其内部的人才可能是有限的,但由于高校数量合理,能充分吸引和利用各类高校人才,才能发挥出1+1>2人才聚集效应。因此,高校聚集群体内的高校数量、质量以及结构,对高校人才聚集的规模效应、创新效应、集体学习效应、信息共享效应的作用甚大。
4.区域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水平。教育政策与教育发展水平既从宏观上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和效益,又从微观上影响着具体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最终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一般来说,教育政策优惠、教育方向正确、教育质量良好、教育普及程度较高的区域容易引致人才流入,容易形成高校人才聚集现象和聚集规模效应、激励效应。
5.生活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便于高校人才全身心地投入到科技学习和研究中,主动进行信息交流,提高创新效率,产生人才聚集的信息共享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创新效应等。高校人才的社会保障,如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机制的完善,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与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
6.高校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它能提升高校的品味,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反映,对高校人才聚集效应影响显著。高层次的高校人才,不仅满足于自己基本的物质需求,更追求更高层次的受人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需求,高校要靠优秀的校园文化吸引各类人才。高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显现,表现为高校的设施、实体等硬件;精神文化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高校精神、理念、道德规范和组织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精神文化是形成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在整个校园文化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是高校的“精神”;制度文化是高校潜层假设的制度反映,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高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高校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吸引和影响着每一个人才个体,对高校人才聚集效应产生显著影响。影响高校人才聚集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高校人才聚集效应的产生与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知识创新分析
(一)知识创新知识创新,通过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其目的是追求新发现、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新的观念、实践或产品,都是知识的体现,在这种意义上,知识本身就是创新。新知识是知识生产的结果,新知识的应用和扩散会形成新产品、新结构和新关系。所以说创新是知识自然的、内在的性质。知识生产能激发创新,通过不断的生产新知识,推广新知识,并迅速将其融进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系统中,就能够实现创新。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整合,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交叉性。科技型人才进行跨学科、跨行业、跨区域合作创新,其研究结果加速了新思想的创造、交流和应用,加速了这些新思想应用于产品和服务,以造福于社会,这就是知识创新的过程,这也是为了组织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演化、分配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为市场化的商品和服务的过程。即知识创新是为了经济和社会利益发现或创造新知识的过程,知识创新出现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中。相对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组织价值创造过程中贡献最大,所以隐性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共享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和关键,Nonaka和Takeuchi提出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知识螺旋运动模型,即SCEI模型,认为,由于存在知识势差,知识转移表现为四种模式:潜移默化、组合、明示和内化,这四种单线模式可以动态相互转化,形成知识螺旋,进而形成环形和交叉模型,实现从知识转移到知识创新。
(二)高校知识创新2006年2月,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指出: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这是对高校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重要定位。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创新是高校最本质的特征。与其他科技创新主体相比,高校具有自己独特优势,高校知识创新在区域中的知识溢出效应高于其他组织。《Nature》和《Science》能集中反映全世界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和水平,据统计,全世界2/3的《Nature》和《Science》近年发表的论文,3/4的诺贝尔奖都是以高校名义发表、获得的;其中,排名前100名高校发表的《Nature》和《Science》论文占全部高校总数的3/4左右,前100名高校获得的诺贝尔奖占高校获奖总数的94%。我国高校发表的科学引文索引(SCI)论文占全国发表总数的3/4,其中排名前50名的高校发表的SCI论文占高校发表总数的3/4。由此可见,高校创新直接影响和主导一个国家的知识创新。排名靠前的高校,人才聚集效应水平高,知识创新能力相应也强。高校作为继承知识、传播知识、应用知识、收藏知识、创新知识的重要组织,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中责无旁贷。
三、高校人才聚集对知识创新影响分析
(一)高校人才聚集对知识创新影响机理分析1.高校人才聚集促进知识创新作用机理(1)高校人才聚集是知识创新的基础。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日趋复杂化,离开组织提供的一定科技设备等资源,人才个体一个人的独自摸索,要取得科技前沿的创新几乎不可。在高校这个人才聚集的载体内,跨学科、多层次的各类人才可以通过组建创新型科研团队等方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集知识、信息、智慧和技能于一体,实现知识的交叉、融合和结构优化,采用授课报告、座谈讨论、实验分析、鉴定验收等方式和环节,既分工又合作,协同创新,生产知识、传播知识、扩散知识及溢出知识。高校人才的这种聚集现象若在一定和谐环境的作用下,产生组织整体的系统效能大于各类人才个体功能之和的聚集效应,为提升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奠定较好的基础。(2)高校人才聚集可以保证高校形成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知识是无止境的,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常态性重要主体,其知识创新活动也在持续进行。为了取得更好的知识创新成效,高校不断在为科技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优化人才管理机制,从而吸引各类人才的聚集,实现高校组织知识结构的优化,使整个组织的创新能力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在动态上持续增强。同时高校人才聚集效应的提升可以不断优化人才资源组织结构,促进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的持续提高,减少人才浪费和人才流失,从而保证高校形成持续的知识创新能力。2.高校人才聚集下的知识创新优势作用分析(1)高校异质性人才聚集形成高校知识创新整体的系统性优势。由于每个人才个体的知识存量、知识广度、知识宽度和知识偏好等知识结构皆不相同,随着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到来,这种人才个体的异质性表现的越来越强。而高校则是这些异质性人才构成的复合体,高校使不同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实现组织知识的互补,使高校具有人才个体线性累加所不具有的特殊功能,即组织的整体,这也是其他创新主体难以具有的优势。(2)高校人才聚集增加了高校的知识存量,使高校取得规模效应优势。高校内知识的生产、共享、扩散形成高校组织的知识积累,增加了高校的知识存量,有利于高校更高水平且具有持续性的知识创新。高校知识创新的基础就在于内部知识存量的积累。一方面,高校的知识存量伴随着知识转移而不断增加,实现了知识的静态积累;另一方面,高校将新接收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存量有机融合,可以激活高校的原有知识,并将其整合运用,产生新知识,实现知识的动态积累。高校知识存量与高校知识创新能力是呈正相关关系。高校人才拥有的知识存量(包括质量与容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目的、产出、回报体系等不同,高校更重视社会、学术界同行的承认、学术声望,重视政府和基金机构的持续的资助。所以高校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以教育、基础研究为主,增加自己的知识存量。第二,高校人才人力资本价值高。一般地,高校人才所接受正规专业教育和在职教育的时间相对较长,其教育投资相对较高,其学历、学位层次较高,所以高校人才所拥有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存量更大、质量更高、系统性更强,体现出更高的人力资本价值。第三,高校人才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强。高校人才所拥有的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能使其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保持其自身长久的活力。(3)高校人才聚集促进了知识的有效扩散,使高校取得知识外溢优势。知识扩散是知识进行创新和利用必不可少的条件。高校人才聚集区域内拥有更多的知识存量和人才资源,且为知识扩散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文化、经济等传播环境,更易产生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流动和溢出。知识的流动仅是有效扩散的第一步,知识的溢出和转化才是知识有效扩散的关键之处,人才聚集为知识流动提供了物理环境,更为知识的溢出和转化注入了催化剂。知识在高校人才间的流动保证了高校人才知识的更新和提升,其中隐性知识的充分交流和接受更为知识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在高校的聚集,增加了彼此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地理上的充分接近和人才的频繁流动,使知识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变得更加容易。知识的无限性、流动性和人才所拥有知识的有限性,使知识外溢优势成为一种必然。在聚集区域内,空间距离的缩短,增加了人才之间接触和交流的机会,随着交互力度的加强,信息通过多渠道得到了快速传播、转移、消化和吸收,从而实现了信息共享。
(二)高校人才聚集对知识创新影响关系的实证研究1.模型构建研究高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以利用模型进一步验证与量化,以说明因素间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为了说明高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之间关系模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SEM)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校及知识创新成果数据为样本进行了验证性研究。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对抽象的概念进行估计,进行多元数据分析,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建立、估计和检验因果关系模型的方法。模型中既包含有可观测的显在变量,也可能包含无法直接观测的潜在变量。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替代多重回归、通径分析、因子分析、协方差分析等方法,清晰分析单项指标对总体的作用和单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基于对高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以及高校投入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研究,本研究假设各种因素之间均为正相关,据此建立高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高校投入与知识创新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本文构建的全模型包括3个潜在变量,即高校人才、高校投入和高校知识创新,每个潜在变量有其对应的评价指标,即SEM中的观测变量。观测变量的选取具有关键的意义,因此在指标的选取时遵循结构效度原则和数据可获得性原则,根据现有文献中的高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提炼。具体指标的内涵与设置参见表1。2.模型结论分析(1)全模型的结构方程模型。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和研究假说,测量出如图1的结构方程模型全模型。(2)结构模型路径系数分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模拟,得出高校人才、高校投入与高校知识创新3个因素之间的路径系数。从直接效应来看,高校人才对高校知识创新的影响的路径系数为0.73,这说明高校人才聚集是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决定因素,它对于有效的知识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比较而言,高校投入对高校知识创新影响的路径系数仅为0.64,说明高校投入对于高校知识创新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不及高校人才聚集。(3)测量模型路径系数分析。通过图1所涉及的测量模型路径系数,可以清楚各个潜在变量能被其观测变量所解释的程度,即这个指标的选取能够反映潜在变量的程度。这个系数能够衡量指标的选取是否合理,同时对高校人才聚集与知识创新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设定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高校人才的观测变量路径系数来看,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中正高级、副高级、中级职称人数这三个指标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99、0.91和0.95,说明这三个指标都能很好地解释高校人才这一潜在变量。此外,高校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在校生数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5和0.88,也能较好地解释高校人才聚集水平。从高校投入的观察变量路径系数来看,高校R&D经费和高校R&D项目数这两个指标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5和0.96。由此可见,高校R&D项目数的路径系数远远高于高校R&D经费的路径系数,成为衡量高校投入的主要指标。从高校知识创新的观测变量路径系数来看,高校发表的学术论文很好地诠释了高校知识创新这一潜在变量,路径系数达到了0.98,说明发表学术论文在高校知识创新中占据了绝对主要的地位。高校出版科技著作和高校专利授权数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7和0.76,两者对高校知识创新的诠释基本对等,在高校知识创新的衡量中占据同样重要的位置。另外,高校所拥有的国家级验收项目的路径系数只有0.6,相较于其它指标,它对高校知识创新这一潜在变量的解释程度还不够高。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