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vb程序设计

vb程序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vb程序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vb程序设计

vb程序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Visual Basic;Excel;数据表;打印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09-11669-04

The vb Program Design: Universal Procedure to Print Report

ZHENG Xiao-hong

(From the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of Beijing Dongcheng Audlt College, Beijing 10002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using the Visual Basic operation Microsost Excel in a application writen Visual Basic, how to print the dissimilar structure and diferen title reports with a procedure that takes a recordset parameter and a string type parameter. The procedure overcame the limit of function of the Visual Basic report design; solved the problem to print the different structure recordsets which were produce in a routine; unified and simplified the methos to design and print reports to each kind of different structure in a application writen Visual Basic.

Key words: Visual Basic; Excel; Print Report

1 Visual Basic系统中报表功能的局现限

尽管Visual Basic系统中提供了设计打印报表功能,但是,需要对各种结构不同的数据表分别去设计,这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并且要在程序设计阶段确定数据表的结构。然而,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常常需要程序运行中,根据用户输入条件而生成各种结构不同的记录集,对于这种程序运行中生成的记录集,在程序设计时往往不能确定表的结构,要打印输出这种动态表,Visual Basic中的报表设计功能是无能为力的。

2 Visual Basic数据表通用打印程序

本人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应用中,利用VB操作Excel,设计一个带参数的过程,实现对各种结构不同的数据表的打印输出,使得对各类不同结构数据表的设计及打印统一并简化为对通用打印过程的一次调用,大大提高了VB程序设计中报表设计和打印的效率。

2.1 通用报表打印过程的参数

在标准模块中声明Public报表打印过程,过程的头如下面语句所示:

Public Sub TablePrint(rs As ADODB.Recordset, Title As String)

其中TablePrint为过程名,参数rs是ADO记录集对象,参数Title是字符串变量,这两个参数分别将要打印报表对应的记录集和报表标题带入到打印过程,在打印过程中从这两个参变量中获取并输出要打印报表的标题、结构及数据。

2.2 在Visual Basic中引用和创建外部Excel对象

在VB中操作Excel,首先要添加引用“Microsof Excel Object Library”。在设置引用Excel对象之后,在过程中声明Excel应用程序对象、工作簿对象并创建相关对象实例。下面语句依次声明了Excel应用程序对象xlapp、工作簿对象xlbook。

Dim xlapp As Excel.Application

Dim xlbook As Excel.Workbook

下面语句依次创建Excel应用程序对象实例、新工作簿文件实例及选择工作表sheet1。

Set xlapp = 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

Set xlbook = xlapp.Workbooks.Add

xlapp.Sheets(1).Select

2.3 由记录集的字段名建立表的列标题

将记录集输出为数据表,首先要建立数据表的列标题,本程序通过一个循环语句将记录集的字段名即表的列标题依次写入当前选定的工作表Sheet1的第1行。

For i = 0 Tors.FieldsCount-1

xlapp.Cells(1, i+1) = rs.Fields(i).Name

Next i

2.4 将记录集中的数据写入工作表

下面语句通过一个嵌套的循环将记录集中的记录数据依次写入工作表。

rs.MoveFirst

For j = 1 To rs.RecordCount

For i = 0 To rs.Fields.Count-1

xlapp.Cells(j+1, i+1) = rs.Fields(i).Value

Next i

rs.MoveNext

Next j

2.5 记录工作表的数据区域

为了使程序能自动将数据表完整打印,程序必须记录Excel工作表中的数据区域,下面语句分别获取表格数据区域的最右列列号及右下角单元格地址,存入变量ec及ec1中。

ec = Chr(65 + rs.Fields.Count -1)

ecl = ec & rs.RecordCount + 1

2.6 设置数据表的列宽及文字格式

在打印数据表之前,需要设置工作表的格式。

Excel工作表中的“Columns”对象的“AutoFit”方法,可实现工作表自动调整列宽为最适合的列宽。

xlapp.Worksheets(1).Columns("A:" & ec).AutoFit

在选定工作表的数据区后,利用Excel工作表的相关属性设置选定区域的字体、字号及文字对齐方式。

xlapp.Range("a1", ecl).Select

With xlapp.Selection

.Font.Name = "宋体"

.Font.Size = 10

.HorizontalAlignment = xlCenter

.VerticalAlignment = xlCenter

End With

2.7 设置数据表的打印格式及打印输出

在打印数据表之前,打印格式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用With xlapp.ActiveSheet.PageSetup……End With括起来的下面一组语句实现了对数据表的打印设置。

设置打印区域、页眉中打印数据表标题和打印日期、页脚中打印页码和页数

.PrintArea = "a1:" & ecl

.CenterHeader = Title & " (打印日期:&""Times New Roman,常规""&D&""宋体,常规"")"

.CenterFooter = "第 &P 页,共 &N 页"

设置打印数据表的上、下、左、右、页边距及页头、页脚边距

.Top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1)

.Bottom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1)

.Left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Right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2)

.Header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Footer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设置打印表格线、设置每页都要打印的列标题、设置表的打印缩放比例。

.PrintGridlines = True

.PrintTitleRows = "$1:$1"

.Zoom = 95

下面语句实现将工作表打印,并且首先弹出打印预览页面,由用护选择时否打印。

xlapp.ActiveWindow.SelectedSheets.PrintOut Preview:=True

2.8 完整的打印过程源代码

Public Sub TablePrint(rs As ADODB.Recordset, Title As String)

'定义Excel应用程序对象xlapp、工作簿对象xlbook

Dim xlapp As Excel.Application

Dim xlbook As Excel.Workbook

Set xlapp = 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 '创建Excel应用程序对象实例

Set xlbook = xlapp.Workbooks.Add '创建新工作簿文件

xlapp.Sheets(1).Select '选择工作表sheet1

xlapp.Visible = false '设置电子表格的可见性为假(调试时可设置为真,以便于观察)

'将记录集的字段(表的列标题)写入Sheet1表的第1行

For i = 0 To rs.Fields.Count - 1

xlapp.Cells(1, i + 1) = rs.Fields(i).Name

Next i

'将记录集中的记录写入Sheet1中

rs.MoveFirst

For j = 1 To rs.RecordCount

For i = 0 To rs.Fields.Count - 1

xlapp.Cells(j + 1, i + 1) = rs.Fields(i).Value

Next i

rs.MoveNext

Next j

'获取表格有效区域――即有数据的区域

ec = Chr(65 + rs.Fields.Count - 1)'最右边列号

ecl = ec & rs.RecordCount + 1 '最右下角单元格地址

'自动调整表格列宽

xlapp.Worksheets(1).Columns("A:" & ec).AutoFit

'设置表格字体,字号,单元格文字对齐

xlapp.Range("a1", ecl).Select

With xlapp.Selection

.Font.Name = "宋体"

.Font.Size = 10

.HorizontalAlignment = xlCenter

.VerticalAlignment = xlCenter

End With

'打印设置

With xlapp.ActiveSheet.PageSetup

'设置页眉:显进标题和打印日期

.CenterHeader = Title & "(打印日期:&""Times New Roman,常规""&D&""宋体,常规"")"

'设置页脚

.CenterFooter = "第 &P 页,共 &N 页"

'设置上、下、左、右、页边距及页头、页脚边距

.Left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Right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2)

.Top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1)

.Bottom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1)

.Header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FooterMargin = Application.InchesToPoints(0.5)

.PrintHeadings = False '设置打印表的行列号

.PrintArea = "a1:" & ecl'设置打印区域

.PrintGridlines = True '设置打印表格线

.PrintTitleRows = "$1:$1" '设置行标题

.PrintTitleColumns = "$A:$B" '设置页标题

.CenterHorizontally = True '设置表格打印水平距中

.Zoom = 95'设置表格打印的缩放比例(也可做为参数代入)

End With

'打印预览并打印

xlapp.ActiveWindow.SelectedSheets.PrintOut Preview:=True

End Sub

3 结束语

在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中,调用该过程,就可实现Visual Basic操作Excel程序在后台设计及打印数据表,用户看不到具体过程,只看到漂亮的报表轻易地被打印出来。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MS Excel的报表设计打印功能,简化了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中的报表设计工作,摆脱了Visual Basic中设计打印数据报表的烦脑。

参考文献:

[1] 刘文涛. Visual Basic+Access数据库开发与实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07.

vb程序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VB;教学改革;任务驱动;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13)01-0113-03

Visual Basic(简称VB)程序设计语言是目前最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它简单易学且功能强大,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思想和计算机实际应用的能力,越来越多的高校将VB作为编程语言的首选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却认为VB枯燥难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办法。

VB具有可视化、面向对象、采用事件驱动编程机制等特点,概念多,内容丰富。在程序设计方面,要介绍基本语法、函数、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和常用算法;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面,要介绍对象和类,对象的事件、属性和方法,以及封装、继承、多态等概念。在数据库模块,要介绍数据库的建立和访问技术[1]。知识点多,理论性强,使得同学们掌握起来非常困难,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

1 VB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浓厚

目前,VB理论课的教学多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往往是2、3个班在一起的合堂课,教学内容是按照教学大纲设计的,课堂上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了解VB对所学专业的作用,因此不重视该课程的学习,学习兴趣不浓。

再者,学生初学编程,基本功相对较差,对VB中的概念以及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并未完全掌握,使得遇到问题无从下手,即便写出了程序,也经常是错误百出,无法运行,这严重挫伤了同学们的自信心。

另外,学生学习方法单一,自学能力较弱,未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因而遇到问题就只能放弃。

1.2 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方式单一[2]

VB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编程、数据库访问三部分组成,传统教学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在学习完变量、表达式、语句等基本知识后,才进入编程阶段,这时候学生对VB的学习兴趣早已消失殆尽,接下来是机械地完成作业,跟本谈不上什么学习热情了。

多班合堂上课,也决定了教学方式还是以老师一个人讲授为主,与同学的互动很少,更谈不上让学生思考、讨论了。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兴趣,跟本无法培养他们的编程思维方式。

1.3 实践教学组织不利,实验课收效甚微

实践教学是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理论课中讲解的原理、概念、案例等,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真正被学生掌握。每节课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实验步骤以及要达到的实验目的,都需要精心组织。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不重视实践课,或者组织、引导不够,任由学生自由上机。学生实验目的不明确,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上机只能是敷衍了事。这样的实验课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没有任何效果。

2 教学改革

2.1 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是高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掌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机实际应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运用各种教育技术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中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将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在课堂上细讲。将程序设计语言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起来,举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例题,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2 重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本门课的教学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开发能力。从面向应用、提高能力这个基本点出发,可以把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程序设计基础模块、面向对象编程模块、可视化程序设计模块、数据库访问模块[1]。教材中,某一模块所涉及的知识可能分布在不同的章节,在教学中,可以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讲解,这样就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运用的最多的是“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的模式。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教学内容作为一个任务,组织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把一个大的任务细化为若干个小的任务。以任务作为出发点,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由浅入深一步步完成所有的任务,从而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任务驱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到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来,大大激发了学习热情。任务驱动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独立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的精神[3]。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来划分教学内容,把知识点融入到一个个典型的案例中去,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4]。案例要精心准备,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不要举过于复杂、知识点不突出的例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解决案例,最后将知识点总结归纳出来。例如,应用案例介绍动态变量与静态变量的使用可以经过如下的步骤:

提出问题:动态变量与静态变量在使用中有何区别。

分析问题:引领学生通过教材的描述来寻找答案,动态变量在程序运行进入其所在的过程时,才为该变量分配内存单元,退出过程时,该变量占用的内存单元自动释放,其值不被保留。静态变量在应用程序中只被初始化一次。程序运行进入过程后,静态变量参与过程内部的各种操作,退出过程后,其中静态变量的值仍被保留,当再次进入该过程时,变量原来的值可以继续使用。这样的讲解,学生只能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要想真正掌握必须通过案例来说明。

解决问题: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静态变量与动态变量的区别。

归纳总结:程序运行结果如图1所示。使用Dim关键词在过程中声明的局部变量属于动态变量,a是一个动态变量,每次进入过程都被重新初始化,其值始终等于1。使用Static关键词在过程中声明的局部变量属于静态变量。b是一个静态变量,每次调用过程时保持上一次的值。

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到的知识更扎实,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3 改革实践教学,增加实训项目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任务驱动+案例”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更好的应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又可以培养自身程序开发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在实践教学中除了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还要注重培养程序设计的风格,规范的设计风格可以使程序结构清晰,一旦有错容易发现,便于维护。

程序中的错误主要有三类:语法错误、运行时错误和逻辑错误。语法错误是违反了语法规则而产生的;运行时错误是在运行代码时发生的,往往是由于执行了非法操作产生的;逻辑错误是指运行程序后,得不到所期望的结果[5]。要让学生掌握利用VB提供的调试工具,自己去发现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对程序执行过程进行跟踪监视,使编程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学期末要组织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练习。在理论教学中,有关数据库开发模块的内容往往介绍比较少,而这部分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又非常实用。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开发一个有关学生管理的实训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开发。这样既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也使学生的编程能力得到真正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相互合作的精神。

2.4 改革考核办法

程序设计语言的考试要客观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开发能力,所以要在计算机上进行考试。考试的内容要以编程题为主,同时兼顾基础知识。期末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机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主要考核平时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实践成绩占20%,主要考核的是上机实践和实训项目完成的情况;机试成绩占60%。成绩基本上能反映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通过考核也能发现平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3 结束语

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创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从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实施“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加强实践教学等环节入手,探讨教学改革的方法。有效地提高学生使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全面提升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洪波,石磊.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32-35.

[2] 卞爱莲.浅谈中职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23):300-322.

[3] 王晓刚.任务驱动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科教文汇,2010(3):167-168.

vb程序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考试改革 考试方式 考试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11-0051-02

在充分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高校,尤其是高职院中仍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新,重理论、轻操作的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这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也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些考试方式及内容亟待改革。

一、应充分重视课程考试改革

在国家日益强盛的今天,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人才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高等院校,应该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建立将素质教育观内化于考试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能力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等。

评价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了新的标准,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的考试,不可能再沿用传统的模式,而应进行改革。应改变过去那些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通过改革使考试适应新的人才评价标准。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考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手段,也是学习的指挥棒,这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识。通过考试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二、《VB程序设计》课程考试改革迫在眉睫

《VB程序设计》课程的内容可分为三大块:①VB程序设计的语法等基础理论知识。这部分主要是了解VB程序设计的各种语句如何使用;事件、方法的使用场合;数组、过程的使用等。②窗体中各种对象的使用方法。包括文本框、命令按钮、标签等常用控件的使用技巧;窗体对象的基本操作;菜单的设计与制作等。③简单软件的开发。主要是综合应用已学到的各种控制结构和各种对象,来设计小型的实用软件。其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根据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组织教学和实验;二是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但目前的考试形式尚存在诸多问题:

1.考试重知识轻能力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加上划范围、定重点等,这样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惰性,造成了学生成绩优劣混淆,实际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卷面成绩不相一致,从而引起一些学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这严重伤害了认真学习学生的积极性,破坏了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建设。

2.考试方式单一

现行的考试方法多以闭卷笔试为主,不能充分体现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情况,存在重理论、轻技能操作的倾向。在这种考试中,记忆力的考核处于主要地位,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处于边缘角色,考试无法测出学生真实素质的发展状况、且与高职教育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吻合。再次,闭卷考试一般客观题较多,标准性答案使得课程教学走向趋同,限制了学生创造性、个性的成长,不利于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3.考试重结果轻过程

现行考试以期末考试为主,在教学过程中缺少其他过程性考试。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生平时学习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目前高职学生几乎没有升学压力,分数成了评价学生优劣的最重要手段,很多学生都抱着“60分万岁”态度学习,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偏离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

4.考试功能错位

考试应具有评定、诊断和反馈、预测、激励和选拔的功能,考试的目的、方法、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强的指挥棒作用。但在现实教学中过分强调分数的价值功能,将分数同奖学金挂钩,与评优评先紧密结合。只重视分数的多少必然会导致课程教学结果的丧失,使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形成学生平时睡懒觉、逃课、上网,临到考试就忙于作弊的不良学习现象。

三、《VB程序设计》考试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1.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考试理念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表现为实践经验不足、专业技能水平不强,更源自于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普遍较低。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将学生素质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将素质教育观念内化于考试评价体系中,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加强素质教育过程评价,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机制

本课程应采用多元教学评价机制,将平时表现成绩与终结考试评定相结合,避免期末考试决定教学全局的情况发生。要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教师应进行考试结果分析,发现和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制定科学、规范的课程考试实施方案

本课程的考试成绩可以由多种考试形式的成绩按比例构成,它可以包括笔试、实际操作、作业、测验、小制作、课程设计、答辩、平时操守等形式中的几项,使考试方式丰富化、多元化,较全面实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考评。加大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考核与评价,使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紧张性,使老师更加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成绩以总结性、综合性考核内容为主,引导学生系统的掌握课程教学内容,做到融会贯通。

四、《VB程序设计》考试改革的设计方案

1.平时成绩

学生平时出勤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平时表现等列入平时成绩考核范畴。通过上课前点名、下课前查点学生人数,随时掌握学生出勤情况,让学生养成按时上下课的习惯,作业完成情况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保证。

2.上机考试成绩

将部分内容的理论考试方式改为操作考试方式,如:《VB程序设计》。课程考试过去一般都采用笔试,现在可以改为笔试和上机成绩相结合的办法,加大上机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给予评分。这种考试方式既考察了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3.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以设计作品+报告+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中查资料、找素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自己的多媒体作品。使学生加深和巩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熟练了基本技能、基本技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吸取他人的经验、探讨技术的习惯,提高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另外,要求学生按照给定的标准格式撰写课程设计报告,使学生在完成报告的过程中掌握了技术文档的撰写方法。提高了文字表达能力。最后,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要全部参加答辩,有效地锻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在教学中引入独立于百分制之外的加减分考察机制

对于上课讲话、睡觉、打游戏的学生进行扣分,对于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带头完成实验或作业,第一个提出正确答案的学生给予加分。尤其对后进的学生既要严格扣分也要多提供加分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该课程考试方式改革,达到如下预期效果:

(1)在考试改革中加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和一些阶段性考核,引导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减轻了学生期末集中考试的心理压力,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重视每一个教学环节,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整体教学效果,从而转变了部分学生厌学的不良学风。

(2)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通过大作业和课程设计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技能水平。

(3)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可操作性强的考试,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明显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4)课程考核评价方案较为合理,使考核过程规范化、科学化,形成考核与能力评测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考试的作用。

(5)通过考试改革,使学生成绩评定方法更加合理,充分发挥了考试的反馈功能。教师可以实施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学生也比以前更加重视学习和考试。

五、对《VB程序设计》考试改革问题的思考

1.明确考试目的是成功进行考试改革的前提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非目的,考试的基本任务是测验学生对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督促学生学习。其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效果、检验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师应善于使用考试手段来监测和监控教学质量、规范和引导教学行为、鞭策学生积极努力地学习。要通过考试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积累、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塑造。

2.丰富考试方法

根据《VB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考试可以采用笔试、做设计、写设计报告、进行实际操作以及开卷、闭卷等多种方式。每一种考试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我们强调考试改革,而决不能否定闭卷考试的作用,但闭卷考试应特别强调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出试卷时要增加题型设计的灵活性,少出一些只用一种方法,只有一个答案的题目,多出一些综合思考题、分析题。题目的设计应能使每一位学生在解每道题时都有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融会贯通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可能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强调智力开发、避免考试中的偶然性。如果考试侧重能力考查,则必然会引导教学走上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正确轨道。

3.要建立健全考试结果评价和反馈机制

淡化考试分数之间的微小差异,增大平时考试成绩的比例,逐步完善“形成性考核”,实行百分制、等级制及与评语相结合的综合评分方法,对有独立见解或创新的学生加鼓励分。应奖励有个性者,奖励有主见、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学生。反之,如果奖励服从者、适应者,只会使学生变得谨小慎微。同时,建立考试结果分析制度,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拓宽、疏通教学质量的有效反馈渠道,建立健全沟通机制。

我们的考试方式改革今后的路程还很长,任务仍很艰巨。这不仅需要广大教师的积极思考和身体力行,更需要教学管理工作者在制度创新方面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改革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有利于实现人才全面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付小晶、张国印、武俊鹏.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8)

2 杨日、赵丕锡.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模式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08(4)

3 王志超、王宜怀.从嵌入式系统教学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0(3)

vb程序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VB程序设计; 体验; 图形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2-030-001

VB的程序设计是基于对象的,比较直观易于学生理解。但程序设计流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的抽象,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怎样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VB的程序设计思想,我们可以尝试借助图形。

一、vB中图形的制作能形象地打开学生的程序设计思路

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对于程序设计还比较的陌生,加之数学方面的逻辑思维没跟上,学生较难从结构上理解语句的本质。

理解语句,从图形入手,能很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图形比较直观、图形易于分析理解。就拿画100个圆图形为例,该图形能让学生很好的区别计数循环与条件循环的应用。图片的展示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会想:我从什么地方下手呢?这往往是初学VB者所茫然之处。那么我们要站在学生立场,想他们所想,循循善诱,抛开VB程序问问学生:你们都看到了些什么?这样的引导并启发学生提问或者表述问题,如:1.有100个圆。2.圆的颜色是随机的。3.所有圆的圆心是同一个。4.所有圆的半径都不一样。5.有命令按钮。这些直观第一感,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及兴趣,也能很快的打开学生的思路,把问题化成一个个小问题,来进行个个击破。程序设计思路也就应“问题”而生,在问题中拓展思维。

二、vB中图形的制作能很好的体验程序结构的应用

从问题的引出,到各个问题的破解,学生应该能比较容易解决,但程序结构的应用需要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这就需要理解VB的程序设计构架与应用。如上所例。

4.半径不一样

半径rr不能用定值,请观察在循环体中哪个量在不断的变化?i从1变化到100,由于i的量比较的小,我们把i扩大20倍:i*20

5.命令按钮

command1事件

怎样把这些零碎的问题组合起来呢?

帮助学生来理解程序设计结构,我们可以问问学生,如果在美术课上要画圆,操作的步骤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抛出,我想学生肯定都能回答:确定圆的颜色―〉确定圆的圆心―〉确定圆的半径―〉画圆。

因此VB程序结构其实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把零碎的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形式串联起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学阶段学生对程序畏惧、无从下手的困境。

三、VB中图形的制作能在迂回体验中得到提升

通过上机实践,我们会发现此程序能完成画100个圆的任务,但是100个圆的颜色不是随机的。问题的摆出,让学生能从程序本身进行思考,到底哪个流程出错了。图形的直观性,让学生有据可循,他们知道颜色上面出了问题,那么涉及颜色的语句,有两部分。1.产生颜色随机数,2.画圆中的RGB部分。因为出现的随机色100个圆都一样,那么自然的想到应该把随机色的产生要放到循环结构中。通过图形的直观体验,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实践。

VB中的图形设计能直观的告诉学生程序的功能是什么,怎么做,对不对,怎么改。让学生从问题中拓展思维,体验循环体的意义以及VB程序设计的方法。由浅入深,体验式的操作,以及问题预留的伏笔的设计,让学生在迂回中体验程序设计的魅力。从一个个小问题的探究,逐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参考文献:

[1]石连栓,张涛,李立宗.VB程序设计案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4)

vb程序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VB程序设计;教学策略

初三学生的思维及认知尚处于发展与完善的阶段,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解决VB程序设计枯燥、难懂的问题,如何针对学生开展富有构造性、创造力的课堂教学活动是一项重要课题。

一、形象比喻,注重贴近生活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接受和理解的难度较大,尤其是程序设计的部分概念、算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巧用生活实例,用形象比喻的方式让学生轻松接受。如当学生要理解变量概念时,就可提出问题:在两个瓶子中,一个装了水,一个装了油,如何互换两个瓶子的液体?部分学生想到借助第三个瓶子的解决方法,类比程序设计中的变量,变量概念的理解就变得容易了,且学生不容易忘记这种比喻。

又如,在讲到“事件驱动”这一概念时,我举了个例子,就如我们拿针扎气球,拿针扎气球这是一个事件,扎完后气球会破,这就是对“扎”这个事件所做的响应,而在VB里,就扎气球这个动作,就要为这个动作编写程序代码,编写代码就是事件驱动程序。这样进行类比,学生就容易理解到底什么是事件驱动了。

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从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掌握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但在学习VB时差异并不明显,因为可以说所有人都是从零开始,如在学习态度上,学生的学习态度分为主动型、被动型、放任型三类。主动性强的学生,能认真听讲,认真练习,他们接受新知也就快;主动学习的男同学比女同学普遍接受的要快,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能很快做出来,女同学相对而言就慢一些。而对被动型的学生来说,老师就是一个“监视器”,老师来了就赶快做,老师一走就开小差;放任型的学生不但在思想上放任自己,在行为上更是放任自己,不想对自己的行为做约束,上课不是说话,就是摧残微机设备,一堂课下来对他们是一种煎熬还何谈收获。

鉴于此,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就选择实施分层教学。如,在我所带的2009届九(4)班的学生韩×、金××,他们对程序设计很感兴趣,所以,对他们的要求就比较高,除过要求他们完成要求的练习外,还增加难度,布置一些没讲的,有一定难度的程序,当他们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适当地给予一些提示,让他们通过自学来达到自我探究的目的。他不但能完成课堂上的小练习,在他们的带领下还能带动班里一批学生讨论探究完成我所布置的额外练习。2013届的章××、周××也是如此,往往能带动一帮同学比拼学习,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同时,不同班分层是在不同的班级中实行分层教学,有些班级因为生源、环境不同等,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差,这样再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对他们有点难,针对这种情况,就是对不同班进行分层,差别大的班级,整体降低要求,哪怕只是知道一点点关于VB的知识、素养,只是会绘制程序界面也行,避免流于形式而使整体丧失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比如,2009届的九(7)班、九(8)班,因为七年级时学生还在胜利中学没有合并过来,微机课一年没上,加上有些学生在小学就基本没接触过信息技术,他们两个班的基础都差,与九4班韩×所在班就是两个不同的档次,这样就不能采用同一个模式,只能整体班级分层,7班、8班学一点是一点,渗透信息素养也算达到目的。2013届的12班班风差,学习氛围差,只能整体降低要求,以培养兴趣为主。

三、循序渐进,逐步实现过渡

这套教材是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精神,结合宁夏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需求编写的。但考虑到初三学生认知的规律,一开始就学习设计程序界面,编写程序代码,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并且容易伤害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我先给一段关于一元二次函数的程序代码并运行,学生一看,在VB中一元二次函数图像这么容易就画出来了,就会提起兴趣,然后再尝试着让他们就已给出的程序源代码,如果改变一下x轴、y轴的颜色该怎么做?抛物线的颜色?或是把y=x2这个函数变成另外一个函数如y=3x3+2等等,这样让学生先来领略VB的编程魅力,再自己动手对给定的程序代码稍做修改并运行,这样初步感受VB编程的独特魅力,然后再过渡到设计一个计算器的程序界面并为其编写程序代码,这样就不容易伤害学生学习编程的积极性。

以上几点是对VB程序设计教学实践的心得与体会,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程序设计思想及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围绕该目标,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