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常用方法

课堂教学常用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常用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教学常用方法

课堂教学常用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地理教学过渡方法高效课堂

近几年,观摩了不少地理课堂教学,一堂好课其教学过程往往给人“行云流水,天衣无缝”的感觉,执教者往往具有高超的“架桥搭梯”的本领,即善于运用课堂过渡。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巧妙的过渡语言,对于实现地理高效课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绝大部分教师都意识到了“过渡环节”的重要性,在讲课的时候能够很好地注意这个问题。下面我就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过渡方法谈几点体会。

1.设置悬疑进行过渡

设置悬疑进行过渡是指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事先酿成一个悬而待解、富有吸引力的问题,从而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增强课堂学习的目的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再把这个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解决,既学以致用又有前后照应之效。例如,在讲解《大规模海水运动》一节时,预先设置悬疑:“日本大地震引发核泄漏之后,美国公民非常担心受到影响,他们的担心是否多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却又悬而不决转入课堂教学,等“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学习之后再回过头来分析这个问题,最后又可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部分的教学。

2.利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实现自然过渡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之间本身就有很密切的联系,只要充分利用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完全可以达到过渡目的。这种方法将知识本身的逻辑关系呈现在学生面前,讲解和过渡浑然一体,可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这种过渡方法对于条理性较强的知识内容较为适用,特别是必修一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例如,在讲解《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节时,完成“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教学后,我提出:“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然后直接过渡到“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内容的教学。

3.通过对比进行过渡

当两个教学内容之间相似时,可以通过对比进行过渡。例如,在讲解《地球的运动》一节时,学习“地球自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后,教师可提出“地球在自转同时还在绕日公转,下面我们来分析地球公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然后出示表格通过对比完成“地球公转特征及其地理意义”的教学。

4.转折过渡

当两部分教学内容有较大差别时,可以采用“但是……”“然而……”“却……”等词语达到过渡的目的。例如,进行《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时,完成“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活动后,我提出:“这是一种理想状况,而实际情况是地球在运动、地表性质并不均匀。”从而过渡到“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季节移动”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教学。

5.对上一环节进行小结实现过渡

这种过渡方法一般用于教学环节之间或课堂教学环节之末。教师在上环节教学内容结束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教学的重点作一小结,然后过渡到下一环节。例如,进行《常见天气系统》一节教学时,讲完“锋与天气”后我小结道:“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锋面活动形成不同的天气现象,这是冷暖气团的相互运动造成的。其实,一个地区大气的水平涡旋也可以形成天气系统,影响天气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气旋、反气旋与天气。”这种过渡方法的特点是,能把教学的重点再现出来,给学生加深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6.通过拓展延伸来完成过渡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内容基本完成后,通过引导学生向课外扩展,将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知识进行关联,在新旧知识之间搭建桥梁,实现内容或环节的过渡。例如,在进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时,讲完“地域分析规律”之后我引导学生“读世界自然带分布图”并思考:“我们分析的地域分析规律,有没有不吻合的情况?如果有请在图上找出,并思考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导学生考虑“非地带性规律”并展开教学。

7.结合对上一环节或内容的评论来实现过渡

这种过渡方法是教师对上一环节或以前所学知识的优劣、利弊进行精要的简评,从而提出新授知识的一种过渡方式。其特点主要包括:一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上环节知识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暗示学生学习下环节内容的方法,以便把上环节知识与下环节施教知识进行比较教学。例如,在进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时,完成“大牧场放牧业”的教学后,我这样评价:“刚才我们通过表格分析归纳了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案例‘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很好地理解了形成这种农业类型的区位条件。”

以上是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过渡方法,具体运用什么方法实现过渡,还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课堂教学目标,以及所教班级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设计。

总之,课堂教学的过渡环节对于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实现高效课堂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此,我只是简要地谈谈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更为精妙的方法和运用技巧还需要我们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建林.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整合刍议[J].地理教学,2010-10.

课堂教学常用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方法

教师在课堂即将结束时会进行课堂小结,这不仅能使学生们在经过许久听课而疲倦不堪的大脑再次调动起来,还能起到总结整一堂课、梳理一节课所讲知识点的结构并引出下节课所讲的内容、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经验的初中数学教师还能在课堂小结中运用一些有效的措施,让学生们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并能通过课堂小结了解到在这节课中学生们的知识的吸收程度。

一、课堂小结使用得当诚然会有极大的益处,但是若是使用失当则是得不偿失

(一)以课堂小结所使用的方式分类

(1)总结归纳方式的课堂小结。此类课堂小结,是最考验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是最能使学生们的学习得到深化提高的课堂小结之一。教师大多会运用“口诀法”:将课堂重难点编作朗朗上口的口诀,使学生们增强记忆;“结构法”:构建联通知识点的体系结构,能将各个知识点的联系都分明摆出,使学生们的知识调理而系统;“练习法”:能让学生们复习一遍讲过的内容以加深印象,测验学生们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能在讲题目时重复一遍知识点。

(2)交流评价式的课堂总结。此类课堂总结,让学生们在课堂末尾自己积极地交流、讨论、归纳、总结,更甚于辩论、互补,然后再由初中数学教师来补充,答辩,并提出更好的建议,让学生们下次再接再厉。而这就十分考验初中数学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和讲课能力,因为只有将整节课的知识点都讲得清楚明白,能使整班的学生都喜欢信服的教师,这种课堂小结,能十分好的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努力学习、快乐学习,还能增强学生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合作竞争能力等等。

(二)以课堂小结所达成的效果分类

(1)简洁而不变的课堂小结。“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再见。”相信我们对这句话都不会陌生。初中数学教学,本应是有趣的,开发学生的大脑,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的,结果一句在课堂末尾死板的一成不变的课堂小结,对于学生们的乐趣,学习积极性总有或多或小的打击。并且,也不能得到课堂小结的应有的作用。“不前进就是后退。”我们也可以活用这句话:“没有积极的影响就是有消极的影响。”这样简洁而不变的课堂小结,总是应该遏制它的延续并加以改进它的。

(2)总结归纳式的、交流评价式的等等的课堂小结。这些课堂小结,都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极富感染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能让学生们尊敬信服的人格魅力等等。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秉承着及时性原则、概括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多面性原则、学生本位性原则、紧密性原则、幽默性原则、机动性原则这8大原则来设置课程小结。这样设置出来的课堂小结,比起那简洁而不变的课堂小结,效果要好得多。

二、好的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好的课堂小结,那么,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怎样才能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呢

(1)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秉承着及时性原则、概括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多面性原则、学生本位性原则、紧密性原则、幽默性原则、机动性原则这8大原则来设置课程小结,这是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小结设置的根本依据和重要前提。

(2)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通读教材,揣测教材编写者的意图,确定教材重点;需要多与学生们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学习进度,明白学生们学习的难点;需要从教材、辅导资料中整理并提炼重难点,将它们编成口诀、顺口溜,或者将梳理它们的关联,编写出它们的理论的体系结构或图表。

三、结语

初中数学的课堂小结,虽然短小,但不可否认它是一堂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课堂小结的地位,好好备课、设置,并且还要秉承其设置原则,将之做到尽善尽美。而初中数学的课堂小结,并不仅仅是初中数学教师的个人努力,就能使之地位提高,受到重视的。这应该需要国家、教育局、学校、学者等等的多方人事和机构的多方面努力才能达成的。初中数学的课堂小结,还应有系统的指导教材,当然,这同样也需要国家、教育局、学校、学者等等的多方人事和机构的多方面努力才能达成的。

参考文献:

[1]彭亮,徐文彬.小学数学教师话语有效性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36-38.

课堂教学常用方法范文第3篇

一、采用收放并重的教学方式,为英语课堂增添活力

在农村地区,英语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以讲授词汇、语法、知识点等为主要目的,在整个课堂中以讲授知识为切入点,在时间分配上采用满堂灌输来强化记忆内容。这不仅使英语教师感到教学任务大,教学重点多,费时费力;而且学生学起来也觉得难;并且学生对每一节课的一贯教法感到乏味,没有乐趣,天长日久,就对英语课堂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我认为应用收放并重的教学模式来教授内容,可以为英语课堂增添活力。开放式教学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安排时间,设计教学过程和方法,安排学习活动的搭档,创设活动的主题。不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来授课而是根据实际因时而变。比如,根据天气、节日、随时发生的事件来确定对话主题,也可根据课堂实际或学生的基本情况来改变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开展对话练习,使学生对英语课堂不再感到枯燥,而是产生依恋,兴趣倍增。但开放式教学不是“放羊式”教学,并非让学生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开放要适时适度不可偏离教学目标这一中心。

二、采用听说为主。全面训练的方式实现英语教学目的

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并发展智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为真实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学英语的最终目的还是运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实践应以学生为中心。听、说、读、写既是语言训练的方法,也是语言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走听读训练引路、优先发展听说能力、逐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道路,逐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常用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分组教学 确定学生 综合职业能力

一、一体化课程的概念、特征

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的规律,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并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设计和安排教学活动的课程。一体化课程体现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的特征。

一体化课程以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在教学过程注重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教师的导学相结合,同时重视“做中学、学中做”核心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在一体化课堂教学中,小组教学法应用最为广泛。

二、分组教学的概念、特征

分组教学在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中是最常见、最适用和最高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即任课教师依据一定的规则、现实条件等因素,将授课对象分成若干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学习并展示学习成果,同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分组协作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内容具有可讨论性、挑战性,同时,要求教师有引导和组织学生讨论问题、掌控课堂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协同合作的能力。

一体化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及灵活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融入课堂、自主学习,不仅是一体化教学的难点,也是传统教学的难点。

三、分组教学中学生被动展示的原因分析

分组教学是一体化课堂的重要教学方法,但在实际分组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一言堂、小组展示时没有学生配合、学生不愿意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压抑等现象,更谈不上学生的自主学习了。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以往的经历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不配合教学

技工院校的生源基本上来自于不能入读高职、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的学生,学生的人生中多次经历了被选择、被抛弃,大多数学生自信心不足。这些学生大多数在初中就读期间就是被冷落的对象,课堂提问基本和他们无缘,因此,当这种习惯被带到技工院校时,学生从多年的被冷落突然过渡到受重视,巨大的反差使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因此,学生没有回答问题的习惯,也没有回答问题的自信心。加之很多学生没有正常的家庭呵护,混日子的思想比较严重,在课堂上就更谈不上积极、主动地学习了。

2.学习基础薄弱导致学生不愿展示

技工院校的学生多是中考、高考的失利者,他们的文化基础课比较薄弱,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对知识理解不了、不会表达等。因此,即使是部分积极的、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往往也因为专业基础的先天不足而放弃了展示的机会。

3.课程安排欠合理

技工院校以往的授课模式基本是参照大学、高职的授课模式,设置了大量的专业理论内容,以及大量的数学、英语等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就业方向、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足等,导致学生上课听不懂、无兴趣,很多学生也因听不懂、学不会、课堂枯燥而放弃了学习,因此,课程改革亟待开展。

4.教师课堂掌控力亟待提升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缺少大教育家,职业教育更缺少勇于奉献的大教育家。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要幽默,要讲究方法。教育的振兴取决于教师,如何提升职业教育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也是一个课题。

四、分组教学中确定展示学生的方法

1.自我举荐法

学生自我举荐的方法,即毛遂自荐法,一般通过学生举手示意、积极回答问题来实现。自我举荐法给予学生很大的权利和自由度。

2.小组轮流法

小组轮流展示法是组员在组长的组织下,依据一定规则,例如顺时针方向,依次轮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或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的方法。但该方法下学生较被动。

3.小组内部抽签法

小组内部抽签法是组员在组长的组织下,通过抽签、抽扑克牌等方式,随机轮流回答教师的提问,或代表小组向全班展示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

4.小组内部推优法

小组内部推优法指通过小组全体成员的表决,推选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展示小组成果,推选的学生可以是组内专业能力和表达能力俱佳的优秀代表,也可以是有特点的学生。

5.教师优选法

教师推优法即由任课教师指定展示的学生,该方法给予任课教师较大的灵活性,是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可依据课堂巡视情况,随机决定展示的学生,即教师决定学生的展示机会和顺序,以实现对课堂的掌控,达到教学目的。

6.它组举荐法

它组举荐法即代表小组展示的学生由其他小组依据一定的规则决定。例如,小组交叉指定、顺序指定、随机指定、投票指定等。

五、分组教学中展示学生不同确定方法的适用场合及关键点

1.自我举荐法的适用场合及关键点

自我举荐法一般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初始阶段和总结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认识到积极的心态往往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高度,企业需要积极的员工,课堂需要积极的学生。

教师在该阶段需多表扬自我推荐的同学,尤其在第一次上课时,营造全班积极回答问题的氛围,即使问题回答得有偏差,教师也要从提高学生素养的角度给予肯定,引导观望的学生积极自荐,达到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的目的。

2.小组轮流法的适用场合及关键点

小组轮流法适用于小组成员普遍展示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教师应尽可能少使用小组轮流法,尽管该法可以避免无人回答问题的情况发生。使用小组轮流法看起来人人参与、人人成长,但实际上是学生被动地成长,展示完的学生就放松了课堂注意力,甚至开始走神。除非该小组的成员人人都很积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且均想展示小组成就,能依据优势形成合力,类似辩论赛,那么也可以采用该法确定展示人选。

3.小组内部抽签法的适用场合及关键点

小组内部抽签法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确定性,始终可使学生保持精神集中,为常用的、高效的方法,该法有效避免了组员滥竽充数情况的发生。组员为了本组的团队荣誉,也会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学习知识。但需要注意,抽签应该安排在展示前的几分钟,否则就失去了该方法本来的深意。此外,该方法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成熟阶段。

4.小组内部推优法的适用场合及关键点

小组内部推优法适用于课堂教学的中前期阶段,在分组讨论、小组展示成果、竞争时可优先考虑。小组可择优选择表达能力突出、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参加比赛,形成合力,有利于学生集体荣誉感、自信心的培养。此外,如果为了提升学生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向其施加一定的压力,迫使其学习。

5.教师优选法的适用场合及关键点

教师优选法为教师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维护教师的威严,有利于教师掌控课堂教学。该法灵活应用,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例如发现讨论不积极的学生,可以考虑让其代表小组展示,在教育该生的同时又可以警示他人;在授课结束总结时,可以考虑让参与性效果最好的学生展示、总结,可以实现一举多得的效果;在遇到教学难点时,可以依据巡视效果选择性地确定展示的学生,实现化解难点的目的。

6.它组举荐法的适用场合及关键点

它组举荐法是课堂教学确定展示学生的最高境界,多用于技师班的课堂教学。该法可以形成组间竞争,使各小组互相监督学习,形成监督机制,同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利于各小组齐头并进,消除短板。该法是检验学生表达论述能力、专业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效途径。

六、提升展示学生的积极性是任课教师工作的关键点

1.表扬、肯定为先,提升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

一体化课堂要求教师转换角色,即从“讲学”转变为“导学”,看似弱化了教师的作用,但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展示结果,作为任课教师,我们需要形成一种态度,即始终保持对学生的肯定态度,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要学生主动展示、回答问题,我们就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找出亮点,在全班表扬,从而养成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氛围。要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认可是第一位的。

2.创新、灵活运用确定学生展示、参与的方法

“教学有法,法无定法、贵在得法。”面对思维活跃的学生,我们必须创新、灵活使用上述六种方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只要适合任课教师、适合授课班级学生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因此,多实践,找到适宜的方式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3.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常用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减负 增效 提质 实践与探索

“应试教育”中的课堂教学特点是:不讲究教学效率,只靠延长学时和加大作业量;不讲究能力培养,只靠机械重复和无效劳动的习题堆砌;不讲究教学艺术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只靠照本宣科、满堂灌、填鸭式、生塞硬给;不讲教学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搞一个标准、一律要求,全面应付考试。其后果是:学生厌学,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扼杀。由于受“应试教育”惯性的影响,以上现象在新“课改”实施多年的今天仍然存在。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如何通过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成为当前课堂教学急需解决的课题。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提质”的做法。

1.遵循“一个宗旨”

教师应遵循“低耗时、轻负担、高效率”的宗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中学教学法”,就是遵循上述宗旨而设计的。它是采用教师给出“学案”(一张印有课堂教学内容,应掌握的知识点,多层次练习题等内容的8K的纸),学生对照“学案”自学并逐层完成练习题,教师在关键处作出启发式的讲解、引导和小结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一堂课下来,教师的讲解往往不超过20分钟,学生通过自学、探究,不但能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连作业也在课堂上边学边做了。因此,“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中学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低耗时、轻负担、高效率”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借鉴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

2.注重“两个提高”

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即将课堂教学内容艺术性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爱听、爱看、爱学,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妙趣横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因素,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训练心智技能的教学活动,注重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努力营造出“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乐中达到“会学”“、善学”的境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即以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走科研型教育教学的道路,努力使课堂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不盲目提高教学要求,不出超纲题、偏题、怪题和难题,注重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三个指导”

做好问题思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写的指导,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教师应无论是上课回答问题或练习,还是课后作业,或是预习课本或课堂阅读课本,都要做好学生的思维指导。从学生思维的最佳点入手引导学生去积极主动思考;要善于变式思考;要比较归纳,将数学知识系统化。

在教学中,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指导熟练掌握数学常用书写格式,指导他们会作图。作图包括根据条件作图,解题时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直观图形,注意数行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直观思维能力。

强调学生用知识意识的指导。所谓数学应用就是人们在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时,会想到用数学方法解决它。如何指导及培养呢?一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量,记住一些常用数量。二要注意用实际问题引发新知识,并及时用新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三要告诉学生,数学图形是思考的工具。数行结合,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和直观思维能力。四要安排一定的室内外数学实习,让学生去讨论实际的数学问题。五要收集一些报刊或书籍关于数学的“用武之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六要鼓励学生发现和修改课本或学习资料中不合实际的问题。

4.实施“四个优化”

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教学程序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优化教学手段(包括投影、录像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保证“四个优化”的落实,可开展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的教师“说课”活动,通过让教师说出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程序、引导方法和板书设计等,促进其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还可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活动,把备课从原来的“个人行为”变为分工合作的“集体行为”。利用集体的智慧来弥补个人智慧的局限性,从而达到实施“四个优化”的目的。

5.实现“五个转变”

变教师单纯讲,学生专心听为师生共同探究;变“一个标准”“一个层次”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变照本宣科、“填鸭式”为以启发式为主的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变“满堂灌”、“书山题海”为精讲精练;变单纯传授知识为着眼于学生各种素质都得到发展。只有真正实现了“五个转变”,才算是步入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6.坚持“六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