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科技教育

儿童科技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科技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科技教育

儿童科技教育范文第1篇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一家以传播自然历史类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要功能的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和标本收藏为一体的综合类科技场馆,受众为社会全体大众,但经过多年的统计发现,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三年级以下的低年级学生占比例大(约46%,2009年数据)。为丰富这些低龄受众的参观体验,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北京自然博物馆的科学教师策划了以5~8岁小朋友为主要受众的“科普小课堂”活动(以下简称“小课堂”)。小课堂以自然科学知识介绍为主,穿插动手活动、互动活动、动画影片、观察实验等多种活动形式,旨在向小观众介绍他们所熟悉的身边的各种动物,植物以及微观世界的相关知识,培养和激发儿童的自然科学兴趣。小课堂活动于2009年5月2日为起点,每个月一个主题(考虑到参观观众的流动性和参观频率)。于每星期六、日中午12点(馆内教室紧张)在三层的探索角开讲,截至2010年底,共组织活动主题19个,受众近7000人次。笔者经过近两年的活动组织和现场实施,对如何开展此类活动提出了如下思考:

主题的选择和内容的设计应符合受众的特点

明确受众是谁、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是任何科技场馆开展教育活动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了解了受众的年龄结构、学习经历、爱好、个人能力、感知偏好等相关信息,才能做出有针对性、因人而异的活动策划。

小课堂是以5~8岁低龄观众为主要受众对象,此年龄段的儿童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并满怀着好奇,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探究欲,已经具备了浅显的知识背景,对“会动”的物体和色彩艳丽的物体具有浓厚的兴趣,善于提问和提出假设,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也是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方法的优质起点。针对此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小课堂的内容选择以他们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介绍点,如蒲公英、蝴蝶、宠物等,目的是为了加强他们的直观感受,激发他们的兴趣,通过在自然博物馆中参加教育活动的收获与现实生活相对接,加深印象,形成印记。

小课堂根据选定的主题,进行具体内容的组织和筛选。内容的组织要保证科学性和准确性,包括累积和罗列,可以有多种渠道:专业书籍、专家咨询、网络媒体、音像资料等。内容的组织决定了有哪些事可以做,而内容的筛选则决定了要做其中的哪一样,决定了小课堂开展过程中的活动目标、活动主线、活动风格以及所采取的活动形式。内容的组织与筛选均应以受众的个性特征为首要考虑。针对筛选出的活动内容,结合前面提到的受众的各类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风格和活动形式可以丰富小课堂的内容,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如在“我和蝴蝶有个约会”这一主题的小课堂上,以使受众了解昆虫具有哪些特征为主要教学目标,针对受众的性格特点和知识背景,选取了实验观察和儿歌记忆的活动形式,通过受众现场对几种常见昆虫,如蝽、蝴蝶、蝗虫、蜻蜓等观察的亲身经历,得出昆虫所具有的特征。实验观察环节可以调动受众的参与性,实现小课堂活动氛围的建立,而后通过儿歌的形式加以总结,加强记忆。对受众特点的关注应充分体现在活动前期准备涉及的每个过程中,并应贯穿于活动的策划、执行和评估等全过程的始终。

科学教师的综合能力至关重要

科技场馆中的科学教师是科技场馆开展教育活动的中坚力量,是教育活动的策划人和组织者。不同于校内教育,科技场馆中的教育活动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明确的教学大纲,因此对科技场馆中的科学教师在活动的策划、组织、现场执行力、时间控制,应变能力、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教学方法的掌握等方面,均应提出较高的要求。小课堂的主题选择、内容筛选、活动的设计和风格的确定等前期准备工作考验了科学教师的活动策划能力。

进入到活动的组织和执行阶段,活动的现场组织和执行转到一线。科技场馆中的受众多为流动参观的观众,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因此每次活动面对的受众,可能有不同的特点,遇到的问题也会不同,恰当解决这些不同点需要科技场馆中的科学教师能够良好地处理各种环境,有效开展活动的现场组织。每次活动开始之前,科学教师可以与现场参加活动的小观众进行前期沟通,通过聊天等形式,打破“老师”与“学生”之间、“台上”与“台下”之间可能出现的心理屏障;同时了解本次活动的“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性格特点,便于活动开始后对现场的把握。小课堂通过简单的互动式问答引出当次的活动主题,以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受众认真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问题的答案,由问题带动活动的整个过程沿着最初设计的主线前进。互动式问答可以使受众更好地融入到活动氛围中,而科学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受众自我展示的欲望,为他们创造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认真聆听他们的每个想法,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正确性的点评。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对培养每个参加活动的受众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都很重要。活动的组织过程也可能会遇到障碍,因为受众的年龄决定了受众的特点,其喜好与科学教师最初的设计不能良好的重合,如科学教师的问题引导不能发挥作用,活动无法按照最初设计的主线进行,此时适当的放弃也是对科学教师现场应变能力的检验。既然没有严格的“大纲”要求,何不让你的“学生”了解更多他们更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你更感兴趣的,科学教师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这里受到了挑战。活动过程必然不能解答受众心中的所有疑问,因此活动结束后的答疑活动可以使那些对活动主题充满兴趣的受众得到心理满足。

教育活动的现场组织除了对科学教师综合能力的检验外,科学教师服装的选择、手势和肢体语言的应用以及现场情绪的控制都会对活动的现场效果产生影响。通过调查发现,相对于严肃的职业装,小课堂上的受众以及家长更喜欢穿T恤衫、牛仔裤的科学教师,后者更具有亲和力,减轻“老师”的刻板印象。

后期评估是循环式上升的保证

后期评估是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的必要手段,科技场馆中的教育活动不能通过考试进行效果评估,而通常采用问卷调查、口头采访等方式进行。小课堂中最重要的评估为自我评估,即活动执行人――科学教师的自我反思,即每次活动结束后,科学教师根据本次活动的具体执行情况,对现场组织、时间把握、内容选择、知识点难易程度控制等方面进行自我总结,肯定成绩,寻找不足并加以完善,不断改进,随着活动次数的增加,使活动的质量不断提高。活动效果的评估则采用随机问卷调查和口头采访等方式。每次活动结束后,为相关受众(儿童和家长)发放问卷,了解受众参加本次活动的真实感受,包括主题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形式、科学教师的现场表现、受众的喜好程度、对难易程度的可接受性和改进建议等方面,以及列出感兴趣的内容供后续活动主题的选取以参考,增强受众的活动参与性。口头采访,即每次活动结束后,随机选取3~5名儿童及他们的家长,口头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态度,供科学教师的自我评估参考。

小课堂是一项具有持续性的长期活动,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每次课后都需要开展效果评估。评估的结果不仅是对过去的总结,亦是为下次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意义,争取做到每次活动的组织都较上次活动有些许的提高,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在受众中形成良好口碑,不断提高小课堂各方面的服务质量,是保证活动受欢迎和长久开展下去的必要条件。

儿童科技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立场 目松杓 问题串设计 活动设计 记录单设计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学生立场”,如教师关注认知目标多,关注学生多方面发展少;教师占有课堂教学时间多,学生主动学习时间少;师生一问一答式活动多,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少;教师关注预设教案执行多,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少。这些问题在小学科学课堂上也是“遍地开花”。学生立场缺失或者伪学生立场的科学探究课只能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的科学知识灌输课。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只是被动的参与者,谈不上“培育生命自觉”,更谈不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提高。下面笔者以“沉与浮”知识块的衍生课《会“跳舞”的蛋》为例,谈谈如何站在儿童立场的基础上进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

一、基于儿童立场的目标设计:关注“迷思”概念

在进入学习之前,学生对某些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混淆或错误,业界一般把这种头脑中存在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认识叫作“迷思”概念。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坚守儿童立场,首先要尊重儿童,对这些“迷思”概念引起关注,并以此为起点和出发点进行教学。

苏教版教材中涉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部分有:三年级上册《神奇的水》中的一个活动――会托举的水、三年级下册《把固体放入水中》的“研究固体在水中沉与浮”以及《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这些内容对“沉浮”的处理只是要求让学生知道物体有沉有浮,浮力是一种水对物体向上的托力,物体的沉浮状态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从表面上看,变量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很多,如自重、材料、水或盐水的密度、空心或实心、排开水的体积等。其实,归根结底,物体的沉浮只取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所受到浮力大小的关系。在物体自重不变的情况下,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就是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这是一个有逻辑关系的过程。

迷思概念具有隐蔽性。如何让孩子的迷思概念暴露出来呢?笔者对四年级135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问题1:你认为苹果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结果约65%的学生认为苹果在水中会上浮,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苹果上浮的原因是苹果比较轻,有2个学生认为苹果里面有空气,只有1个学生认为苹果比水轻,1个学生写道:“苹果密度比水小。”约35%的学生认为苹果在水中会下沉,苹果会下沉的原因是“苹果比较重”。

问题2:你认为影响物体在水中沉与浮的因素是什么?

测试的学生中有约55%的学生认为是重量,约35%的学生认为是形状,8%的学生认为是空心或实心的关系,而只有2%的学生写了密度。

四年级的学生在三年级下册中就已经研究过 “固体在水中沉与浮”以及学习过《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内容。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虽然有用铝箔纸或橡皮泥或潜水艇等材料做沉与浮的实验,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或改变潜水艇的重量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但是学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从表面上看,学生知道了使物体浮起来的方法。实际上,这更加强化了学生错误的前概念――认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轻重、大小、形状、是否空心等有关。学生根本不理解物体在水中浮或者沉的真正奥秘。

基于以上的调查与分析,根据教材背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确定了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里加盐或减少盐,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

初步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取决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所受到浮力大小的关系。

关于“密度”概念有初步认识和建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尝试,探究出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或者使浮在水里的物体沉下去的方法。

能将学到的沉浮知识运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设计时,将教学设计的起点放在努力实现学生的迷思概念转化上,并以学生的迷思概念入手,设计教学目标,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

二、基于儿童立场的过程设计:关注能力发展

不同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科学知识的获得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有不同的作用。尊重儿童立场的课堂设计要能充分估计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并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一)精准的问题串设计,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艺术。精准的问题串设计能“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会“跳舞”的蛋》以三个有趣、有序的问题串起整个探究过程:“如果要让蛋浮起来,你有什么办法?”“如果要让漂浮着的蛋沉下去,你又打算怎么做?”“你能让蛋在水里面上上下下地跳舞, 由沉底往上浮到悬浮、飘浮再下沉到悬浮,最后沉底吗?”这三个问题具有逻辑性,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不断思考、交流,逐步建立起“让蛋在水里跳舞”的初步想法。特别是第三个问题,以视频动画(如图1)方式展示蛋在水里跳舞的有趣过程,以问促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由“要我探究”状态变成自发、自主的“我要探究”状态。

图1

(二)有结构的活动设计,促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小学科学学习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舍得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进行探究,从而在探究过程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提升科学素养。而且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有一颗“等得起”的心。《会“跳舞”的蛋》这节课主要设计的活动只有一个大环节“让蛋会跳舞”。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把常见的物体沉浮问题精细化成一个有序、有趣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在“让蛋会跳舞”的自主探究过程中,要思考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同样还要观察、比较、讨论、决策、分工、合作,以及对实验过程中得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等。有结构的活动不仅在于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空间,更在于让学生碰到一系列问题,及经历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这体现了发展多维度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有效的记录单设计,促进科学概念的建构

目前的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记录单的使用越来越多。但大多只是为了方便汇报交流而已,流于形式。怎么使记录单更有效?怎么让记录单推进学生的科学探究,最大化地帮助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记录单的合理开发和设计值得我们深思。

在小学科学教材里面,对于密度的概念,并不要求涉及。对于本课来说,如何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关于“密度”的想法、初步建构“密度”的概念是本课的难点。很多学生在生活中听过“密度”的说法,或者在书中读到过“密度”这个词,但是如果要让他们真正用自己的话来说,却是非常吃力的。而且,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用文字表述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也是有难度的。因此,笔者针对本课设计了实验记录单(如图2),让学生用画小圆点的方式来表示盐分在水中的多少,帮助学生梳理想法,促进概念的建构。当学生看到同体积的水里面,小圆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的时候,就能轻松地对“密度”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因此,当教师提问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密度”的时候,学生就能给出很多有意思的想法:“就像一张网,密度小的时候,网的缝隙比较大,密度大的时候,缝隙比较小,网比较密。”“就像很多双手,手越多,力气越大,浮力越大。”

“会跳舞的蛋”实验记录表

[实际操作 画出鹌鹑蛋在水中的位置,并且用小圆点来表示水中盐的多少 加 勺盐,蛋还是沉的 ][第 小组 ]

图2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自发主动地爱上科学,他们才能真的学好科学。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学会坚守儿童立场,在此基础上思考、设计、教学,这是保证教学高效的根本,也是教学的归宿。

参考文献:

[1]张向众,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儿童科技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儿童发展;神经可塑性;大脑;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10-0047-06

人的大脑是一个高度动态变化的器官,其功能和结构会根据环境的需要不断发生变化。古希腊哲学家Heraclitus曾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事实上,由于脑的高度动态性变化,我们也不可能两次观测到同样的大脑。神经可塑性(neural plasticity)指的是神经系统改变自身结构以不断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神经组织的正常发展和成熟,新技能的获得,以及在神经系统受损、感觉能力被剥夺后的代偿等。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脑功能的发育及其成熟需要解决“脑如何与外界经验世界相协调”以及“脑内信息传导如何加速以提高信息通道效率”的问题。前者主要通过突触修剪(synaptic pruning)的过程来解决;后者则主要通过神经纤维髓鞘化(myelination)的过程来实现。而突触修剪和髓鞘化都是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可塑性的典型反映。“成熟论”观点认为脑发育主要是基因的展开,这一观点极大地低估了经验在塑造脑的精细结构与功能上的巨大作用。虽然在大脑皮层突触生长的早期,经验预期性过程占主导地位,但在突触发育的后期,经验依赖性过程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神经可塑性这种大脑功能与结构再组织机制,使得儿童在学习和经历外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其认知、情绪和思维能力。本文将论述神经可塑性在脑的不同层次上的反映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神经可塑性的特点,并探讨脑的可塑性研究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不同层次的神经可塑性

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经验和发育程序的交互影响,在宏观和微观上都表现出可塑性的特点。神经可塑性对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影响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神经可塑性的表现大体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来分析:宏观脑功能的结构重组,细胞水平的神经可塑性,以及分子水平的神经可塑性。

1.整体回路水平的神经可塑性

大脑的结构和功能组织在发育过程中逐渐成形,但是大脑具有重组这些功能组织的潜力,并能在经验的塑造下改变其结构。例如,加强手指的灵巧性有助于提高小提琴演奏者的技巧。若增加练习频率,不但可以再造肌肉和腱等外周组织,而且能改变脑部控制手指运动的神经结构,以进一步加强手指的灵巧性。实验显示,长期练习会导致皮层的功能重组:小提琴演奏者左手握弦,因而与左手对应的脑内手指代表区发生的扩张式位移可达0.5―0.7cm,而拉弓的右手则无显著变化。并且在13.岁(青春期)之前开始常规练琴者的皮层功能重组最显著。在此年龄之后才开始练琴的人虽然其大脑皮层功能重组的幅度较前者小,但仍可达显著水平,这表明神经可塑性在青春期后依然存在。

大脑对听觉刺激同样表现出神经可塑性,例如.非专业音乐人士对钢琴音调和平滑音调的反应无显著差异,而专业音乐人士(特别是9岁前开始常规训练者)脑部的钢琴音调代表区则是平滑音调代表区的1.25倍。

对视觉皮层的研究也证明了这种可塑性的存在。Wiesel和Hubel利用动物做实验,证明了出生后眼优势柱的可塑性。正常的猫双眼通过外侧膝状体投射到视皮层第Ⅳ层的传入神经末梢各占一半位置;而在单眼剥夺(将初生小猫的一只眼缝合)若干天后,被剥夺眼占据的位置减少,而另一只眼则占据了70%―80%的位置,且这一变化是永久的。两眼除了发生外侧膝状体竞争视皮层第Ⅳ层细胞的突触之外,在从视皮层17区向高级皮层传导时也不断发生竞争。这种空间竞争导致视皮层眼优势柱的改变,从而使被剥夺眼成为弱视眼。他们对初生猴子所做的单眼剥夺实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

2.细胞水平的神经可塑性

细胞水平的神经可塑性主要表现为突触的可塑性.包括突触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修饰。其主要变化包括突触前修饰、突触后修饰、突触前或突触后结构的可塑性等。神经突触的可塑性变化会影响到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神经的损伤和修复以及学习、记忆等多种脑功能。此外,最近的研究还发现大脑中新神经元可以不断形成。

(1)突触形态上的修饰:神经元超过95%的兴奋性突触在树突棘上。个体在早期发育过程中,树突和棘生长迅速;到了成年时期,树突和棘仍表现出相当程度的可塑性。研究发现,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影响大鼠的脑大小、皮层厚度、神经元大小、树突分支、棘密度、单个神经元上的突触数、胶质细胞数和神经元形态等许多参数。

(2)突触功能上的修饰:Donald Hebb于1949年在著名的《行为的组织》一书中提出,如果神经细胞A的轴突足够靠近细胞B并能使之兴奋,而且细胞A重复或持续地刺激细胞B,那么在这两个细胞或其中一个细胞上必然会出现某种生长过程或代谢过程的变化,这种变化使细胞A激活细胞B的效率有所增加。Hebb指出,神经细胞间的联系会因持续的刺激而增强,这一假设由于LTP(长时程增强)现象的发现而得到了证实。

(3)新神经元的生成:过去研究者普遍认为成年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神经元的丧失是永久性的,而近年来的研究却发现,成年哺乳动物脑中仍然保有一群具有增生能力并能进一步分化成神经元的前体细胞――神经干细胞。侧脑室附近的室管膜下区、海马和齿状回是神经干细胞最集中的区域。有证据显示,哺乳动物包括灵长目的大脑中的嗅球、海马结构乃至额叶皮层和颞叶皮层,都可能产生新的神经细胞。这一生成增加了大脑的神经可塑性,特别是涉及到学习和记忆功能。受伤大脑的神经细胞生成速率显著加快,有助于皮层的更新和功能的恢复。

3.分子水平的神经可塑性

神经可塑性的本质还可以追溯到调控学习记忆的分子及相关基因的表达。著名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家Iohnson教授指出,脑发育并不仅仅是一个展开基因图谱的过程,也并非只是一种对外界输入的被动反应,而是在分子、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一种活动依赖性过程。基因、脑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交互的影响。  除了NMDA受体、AMPA受体、一氧化氮、谷氨酸等与LTP密切相关的分子以外,大量研究还发现神经可塑性在基因和分子水平上与即刻早期基因、神经生长相关蛋白、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a-CaMK II、酪氨酸激酶、神经细胞黏附因子、

神经颗粒素、神经元突起局部合成的蛋白质、神经营养素、突触素和细胞因子等都密切相关。

二、不同发展阶段的神经可塑性

我们可以将神经可塑性解构为两个阶段:发育可塑性与成年期可塑性,即在脑发育时期的可塑性过程(大概为个体生命的前二十年)和发育完成后的可塑性过程(此阶段大脑仍具有变化的能力,但其方式却不同于儿童大脑的变化)。

1.发育可塑性

经验对脑的影响力在生命之旅中并非是恒常的。当脑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时,它对经验的敏感性也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的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s)的概念。对于塑造未发育成熟的脑的功能性特征,经验的影响力通常特别强大。许多神经连结都会经历一个发展期,在这段时间内它们在经验的驱动下进行修饰的能力要比成年期强得多。下面是几个典型的发育可塑性研究案例。

(1)sur和Leamey报告了将动物幼仔的听觉皮层改造成视觉皮层的奇妙案例。正常视网膜输入是经过丘脑外侧膝状体(LGN)到达视觉皮层的,而正常听觉输入是经过内侧膝状体(MGN)到达听觉皮层的。Sur和Leamey通过外科手术重建回路。让雪貂幼仔的视网膜投射经过内侧膝状体到达听觉皮层。之后对听觉皮层进行电生理记录时,观测到了典型的视觉反应――这些“听觉”细胞对视觉刺激表现出了方向选择性。

(2)Cheng和Merzenich报告了饲养于持续的中度噪音环境中的幼鼠表现出听觉皮层组构延迟发育的案例。他们发现,这些幼鼠脑部的听觉感受野与饲养于正常听觉环境下的幼鼠不同。当这些老鼠长到成年早期时,其听觉皮层表现得如正常幼鼠一般――也就是说,其听觉感受野尚未发育到成年模式。可见,早期发育过程中异常的听觉输入会延缓听觉皮层组构的成熟。因此可以推测,早期生活环境中的持续异常听觉输入(如高度噪音)也可能造成儿童的某些听觉和语言能力发育延缓。

(3)人类立体深度知觉的发育有赖于眼优势柱(OCUl~dominance columns)的发育,如果双眼没有正常配准,或是不能共同移动(转向运动),那么支持立体深度知觉的眼优势柱将不能正常发育。如果这一状态不能在4―5岁(突触数目开始达到成年人的水平)之前得到纠正,儿童将无法获得正常的视觉功能。可见,在敏感期内原始视觉系统的正常视觉输入对于双眼视觉的发育是非常重要的。

2.成年期可塑性

传统观点认为,一旦脑发育完全(在青春期结束时),其由经验所塑造或从创伤中恢复的能力就大大受到限制了。然而这种观点近年来被了――“成年期可塑性(adult plasficiW)”研究在神经科学领域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表明,体感、视觉和听觉皮层一直到成年期都具有很好的重组能力。下述的几项脑成像研究揭示了成年期可塑性的存在。

(1)Draganski等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扫描(flARI)发现,经过三个月时间学习杂技的成人,其大脑的中颞叶双侧脑区和左侧后内顶沟的神经激活增强,而当他们停止杂技表演三个月后,激活减弱。此外,在杂技表演和脑活动变化之间还存在着剂量反应效应(dose/response effect),即表演越多,其脑激活增强也越显著。

(2)另一个关于在经验的诱导下成人的记忆相关神经结构发生变化的例子是“伦敦出租车司机研究”。Maguire等对擅长巡回于伦敦各街道的出租车司机进行结构性磁共振扫描(MRI),结果发现,这些司机的海马后部(该脑区被认为是空间表征的存储位置)的体积比普通人要大,且与司机的经验丰富程度存在正相关。

(3)丰富的活动对成人的脑功能同样有影响作用。Colcombe等研究发现,适应有氧运动的老年人或先前不适应但接受了有氧训练适应的老年人,在执行功能测验中的成绩比不适应有氧运动的老年人要好,且在额上回、额中回和顶上小叶表现出了与任务相关的活动增强,前扣带皮层活动则有所减弱,而这些脑区都与注意控制有关。这不仅说明了上述脑区的可塑性可延续终生,也揭示了丰富的活动能给脑功能的发展带来益处。

3.发育可塑性与成年期可塑性的差别

在分子学水平上,我们可能会认为可塑性背后的过程(如突触结构的神经化学变化,轴突生长或新树突棘的发芽等解剖变化)在发育中的脑与发育成熟的脑之间并无区别。就像细胞机制一旦正常运作,就不会因个体的年龄而有所不同,同样地,由复杂环境反应所造成的新树突棘的发芽也与脑的年龄无关――并且树突功能变化背后的分子事件也可能是非常类似的。然而,发育中的脑与成人脑的可塑性过程仍然有一些基本的差异:

(1)在生命早期与生命后期的可塑性过程中,局部的细胞、解剖特点与代谢环境是非常不同的。相比成年脑,新生脑拥有多得无可计数的神经元和突触,其中大部分仍未专属于特定的回路或功能。因此,当轴突朝向目标生长时,在新生脑与成年脑中需要穿越的“地形”是非常不同的。同样,修饰早已成形的突触较之将突触首次安置于一特定的回路也是非常不同的。

Carleton等研究发现,成年期生成的神经元(如出生后衍生的神经元)与出生前或围产期生成的神经元其电生理特性的发展是不同的。如,晚生成的细胞的放电活动直到细胞接近完全成熟时才能被观察到,比早生成的细胞要迟。研究者认为.这是为了保证晚生成的新细胞不会干扰到已经存在的回路,除非已经预备好成为该回路的一部分。这足以描述发育中的脑与已发育的脑的神经可塑性的根本差异。

此外.Gould发现,出生前生成的神经细胞其数目在发育过程中非常稳定,只随着衰老有微量的减少;而成年后生成的神经细胞倾向于大量生成却短暂存活。如,成年啮齿类动物的齿状回总共拥有约l,500,000个细胞,但每个月新生成的细胞有约250,000个。

(2)发育可塑性与成年期可塑性之间的差异也存在于系统或行为水平上。如,婴儿神经回路发育的一个基本目标是为某些行为服务的。然而,在成人中这些系统早已存在,只是为着一个不同但相关的目的而简单地重构,诸如获取第二或第三语言。因此,第二语言学习事实上可能与第一语言学习有本质的不同。对前者而言,“脚手架”已经搭好,而后者则无(不管在出生时已存在何种获取语言的准备)。自然地,第二语言学习可能涉及回路重组或将已经存在的神经回路向一个新的、相关的领域延伸,而第一语言学习则涉及新回路的构成。

那么,“发育”和“可塑性”之间是否真的存在差别呢?发展心理学家对跨越年龄的行为变化背后的原理很熟悉;而神经科学家也意识到在行为变化背后可能存在的分子、解剖、生理和神经化学的变化。差异在于我们往往将可塑性视为终生拥有的品质,而将发育视为发生在生命前二十年中

的事件。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将帮助我们更好地解释贯穿整个生命的可塑性过程与只在生命的前二十年运作的发育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三、神经可塑性研究的教育启示

受教育与学习是儿童建构脑的重要经验。教育者需要深入了解脑的可塑性知识,以使我们的教育真正成为“基于脑的教育”(brm‘n-basededucation)。

1.基因、经验与脑的构建

研究已发现,基因、经验与脑三者之间存在动态的交互作用,并且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交织成有机的整体。这种对儿童发展的理解显然比传统的“Nature-Nurture”(先天与后天,或遗传与环境)的认识更为深入。有关基因与脑交互作用的论述较多。此不赘述。

(1)经验不只是单向作用于大脑,也被个体生活环境的特征所确定,例如,个体所置身的语言环境,他所拥有的被照顾的经验,环境所支持的认知挑战类型等等。因此,教育者必须意识到,经验不仅仅是环境本身的一种函数,而且是一种环境与发育的脑之间复杂的双向交互作用的产物。

(2)经验与基因之间有重要的相互作用。有两个例子可以证实:①Francis等的研究发现,啮齿类动物联合交叉养育的作用一定归因于非基因因素,这反映出经验对基因表达的巨大影响。②Turkheimer等考察了7岁孪生子的IQ,结果发现IQ的遗传性是社会经济状态(SOCl‘Oeconolnlcstatus,SES)的一个函数,呈非线性变化。这样,生活在穷困家庭的孪生子,很大一部分差异可以归因于环境因素,而这一效果反映在富裕家庭的孪生子身上,几乎是完全相反的。可见。环境在调整和调节基因对行为的作用中影响强大。

(3)脑的相对成熟度会影响经验。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区域成熟的速率不同。当一名幼童面对他(她)的大脑尚无法加工的信息时,他(她)显然无法像那些能力更强的年长儿童那样获取相同的经验。尚未发育成熟的脑更易受较为基础性的环境特征的影响,如有图案的光线或言语训练:而当脑发育成熟并可以随着经验而变化时,环境中更具体的特征开始对它产生影响。早期教育工作者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当儿童的脑在不断发育时,特别是在早期发育阶段,同样的物理环境可能导致非常不同的经验。

总之,脑的某些特征在个体之间或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会戏剧性地有所不同。由于经验是脑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因此教育者对于儿童经验的科学描述必须包括其背景、发育阶段、脑的状态以及该个体的某些特定经验。同样,当研究者分析儿童的经验时也必须考虑到以上这些变量的变异性。

2.朽木可雕――脑具有巨大的可塑性

我们知道,儿童发育过程中脑的可塑性程度会因领域而变化(如视觉功能与认知功能),会因时期而变化(如不同领域发展的敏感期长短不一),还可能因个体差异而变化。而个体差异这个成分是最难捉摸的。不管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艺术”,还是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都是希望不要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某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而今天教育界或多或少存在的歧视差生、歧视弱势群体、歧视特殊需要儿童和“贴标签”现象,都是无视儿童脑的巨大可塑性的表现。例如,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AS)是一种神经发展,与自闭症同属广泛性发育障碍谱系疾病,其病征包括社交困难、沟通困难以及固执或狭窄的兴趣等。但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如布莱姆・科亨,虽然在社交上存在障碍,却发明了让网友万分热爱的BT下载软件。因此,只要教育者别具匠心地“因材施教”,即使是人“朽木”般的脑,也可能雕琢成“美丽的艺术品”。

3.一日之计在于晨――抓住敏感期的机会窗口

许多脑成像研究证实,先天失明的个体在阅读盲文(Braille)或运用其他触觉辨别功能时,视觉皮层出现了激活现象。而Sadato等在对盲文阅读者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在16岁以后丧失视力的个体,初级视觉皮层(V1cortex)的激活消失,而那些在16岁前丧失视力的个体却存在这样的激活。也就是说,16岁之前的盲文学习使得盲人的视觉皮层得以重构,从而能处理触觉信息;但16岁之后才学习盲文的人已无法重构视觉皮层的功能。这些发现印证了视觉功能发展存在敏感期的理论。

语言习得同样存在敏感期。对芬兰早产儿进行的ERP研究表明,婴儿出生时其元音听觉认知已经可以诱发失匹配负波(MMN);到12个月大时,婴儿对母语中元音的MMN反应已类似于成人,但在6个月时与成人的反应模式仍有所不同。这说明针对母语音素的神经痕迹可能出现在婴儿出生后的6-12个月内,因此在这段时间内需要让婴儿多暴露于标准母语的刺激中,且尽量避免外语的干扰,以帮助婴儿建构起高效的母语语音加工回路。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有人认为忽视早期教育就是对儿童的“智力”。使许多天才的种子发展成庸人,这不无道理。很多人认为儿童尚年幼,来日方长,只要入学以后好好教育即可。珠不知往往因此而无意间错过了儿童脑功能发育的敏感期,即教育的黄金期,对儿童的智力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外关于儿童养育方面的研究表明,优质的早期教育有助于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并促进其认知、语言、智力和社会技能的积极发展。虽然我们对脑生长或神经发育与高质量的保育与教育之间的确切本质联系还有待于不断深入地研究,但早期大脑发育的敏感性与关键性已经毋庸置疑地决定了所有儿童拥有良好的早期学习经历的必要性。

儿童科技教育范文第4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emanding students' vocat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The teaching methods need to be updated constantly. To carry out 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collaborative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teaching in Real Estate Specialty, by introducing real work scenarios and competition mechanisms,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in learning can be stimulated, so that their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and i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teachers.

关键词: 赛教结合;一二课堂;协同教学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teaching;curricular and extracurricular teaching;collaborativ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4-0183-03

0 引言

高职房地产类专业主要为房地产行业培养房地产中介服务性高素质人才,这类人才更强调沟通、表达、抗压和团队合作能力。传统的“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经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将职业技能竞赛引入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中,采取赛教结合的一二课堂协同教学,能很好地改善教学效果,对房地产类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1 基于赛教结合的一二课堂协同教学模式的含义

基于赛教结合的一二课堂协同教学模式,是指将专业课程教学与竞赛活动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将综合素质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以及教学评价,通过竞赛项目的设计与竞赛活动的开展来完成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开展得还很少,下面以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为例,一起分析基于赛教结合的一二课堂协同教学改革探索。

2 赛教结合协同教学改革竞赛教学项目设计

采用赛教结合协同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离不开切实可行的具有培养职业技能的竞赛教学项目。在实施之前,根据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其三项典型职业能力与专业技能型课程进行分析,设立6个比赛项目,详见表1。

在这些竞赛教学项目中充分结合了房地产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与典型岗位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要求,同时体现了“寓教于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能”的特点,具体分析见表2。

3 赛教结合协同教学改革实施基本方案

要实现培养目的,除有了教学设计之外,教学组织实施也是关键。针对上述竞赛项目(或),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第二课堂(如专题班会),第一课堂(如实践性教学)以及一二课题协同(如校园技能节、文化节)等方式进行;竞赛成绩计入综合素质考核、课程考核或作为全国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技能大赛选拔重要依据;活动组织有学业指导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等。具体见表3。

4 赛教结合协同教学改革实施条件分析

赛教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离不开一定的条件,其中主要有:

①赛教结合的教学团队。开展赛教结合的协同教学,需要竞赛命题、竞赛组织、竞赛主持、竞赛评判等工作人T,而这些工作大部分需要专业老师或教辅管理人员来完成。这就需要需要组建一支与往不同的含学业“指导师、学生辅导员、专业教师、企业教师”的教学团队。

②赛教结合的实训系统。房源客源信息抢录赛、房地产产品设计大赛等赛教结合项目的高效实施,需要能够实现实训与竞赛同时开展的系统。如果缺乏这样的系统,或者系统功能不完善,将无法做到“教、学、练、赛、做”有机融合,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③一二课堂协同教学的运行机制。赛教结合的协同教学,很大程度上需要将第一课堂的教学目标,通过第二课堂竞赛活动来完成。这就要求第二课堂教学与第一课堂教学进行对接。目前大部分高职院还存在第一课堂主要承担职业技能培养,第二课堂主要承担职业素质培养的意识与事实。要实施赛教结合的协同教学,需要建立一二课堂协同教学的运行机制,从学生评价、教学工作评价、教辅工作评价、经费使用等多方面进行进行调整,否则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无法全面开展。

5 赛教结合协同教学改革预期成效分析

开展赛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成效是可以预期的。

①以赛促学。传统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或某一门课程时,很难在学习中感受到收获与成就。而通过竞赛,除了用理论知识指导技能实践,学生还竞争展示了自己,收获了成就感。竞赛由此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挑战自我的斗志,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比赛学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了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习中的坚持与努力也大大加强。

②以赛促教。作为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任课教师,自身知识更新的速度必须紧紧跟上专业技术的发展速度,这样才能将最前沿的信息传递给学生。由于竞赛涉及范围广,融合多门课程,并提倡新想法、新思路。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知识和经验的相互渗透和补充使指导教师的业务素质快速提高。另外,在正常教学环节中,利用实训课时进行竞赛模拟,所收到的教学效果是其他方式都难以达到的。

③以赛促能。在楼盘推销大赛中引入真实项目,企业专家参与评审,让学生直接面对职场;在房地产经纪与房地产开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设计综合实训中,依托实训与竞赛系统,开展赛练结合;在代表参加全国技能竞赛中,学生面对的是全国的精英学子,竞赛使大家交流、过招;将以工作成果(专业报告)为对象,从专业的角度,细心分析、找出错误或疏漏,这些提高了职业技能,同时提高了面对职场的信心,为后续的顶岗实习与就业定了基础。

④以赛促建。开展赛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需开发系列竞赛项目,这些竞赛项目可涉及专业的人文素质、思想政治、专业基础与专业技术课程,这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改革以及课程体系的重构;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将实践性教学与竞赛、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这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革;通过教赛结合活动,将专业教师、企业专家、学业指导师、辅导员组织在一起,这有利于专业教学团队的整合与重构。

基于赛教结合的一二课堂协同教学,在传统的理实结合教学基础上,引入竞赛引导的新模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时赛教结合的一二课堂协同教学改革,也丰富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校企合作方式,打造了容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教师于一体的专业教学团队,能使专业建设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廖世海,陈立.以赛促学开展高职电类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3(34).

儿童科技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儿童舞蹈;创编课程;发展研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很多家长不再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也在积极地为孩子寻找一些课外兴趣小组。舞蹈作为一项肢体的语言,凭借着其优美的姿态和活泼的形式受到的儿童及其家长的喜爱。对儿童进行舞蹈教学,不仅能够训练他们的肢体协调能力,还能够提高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儿童舞蹈课程开设了很长时间,但是却并没有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舞蹈创编课程体系。儿童舞蹈的动作长期以来依靠青少年的舞蹈形式,还有一部分儿童舞蹈的动作则是对成年人舞蹈的直接引用,这不仅对儿童的舞蹈发展带来了一定负面的影响,也不利于儿童的成长。所以,对儿童舞蹈创编课程创新发展进行研究,是我国儿童舞蹈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儿童舞蹈创编课程的含义和基本原则

(一)幼儿舞蹈的基本含义

所谓幼儿舞蹈一般是指由幼儿表演,或者是表现幼儿生活的舞蹈。幼儿舞蹈是我国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相较于其他舞蹈,幼儿舞蹈边歌边舞的特点,不仅使舞蹈变得形象直观,还会使舞蹈容易被儿童接受和喜爱。此外,儿童舞蹈还对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审美以及注意力等方面带来了诸多良性的影响。从客观上讲,儿童舞蹈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对儿童舞蹈进性创编,既是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又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能力。儿童舞蹈创编不是一项简单而重复的劳作,而是一项舞蹈创作的艺术。它是将生活感悟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的,对于生活的诠释和表达。

(二)儿童舞蹈创编的基本原则

一般情况下,舞蹈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实践性,在创编舞蹈的过程中,创编者要对生活进行深入的了解,加深对生活中不同艺术形式的体验。同时,教师也要对儿童的生活有所了解,编排出来的舞蹈要符合儿童的日常行为特点,并对儿童的心理进行一定的展现。换而言之,就是教师在编排舞蹈的过程中,要从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使编排出来的舞蹈充满童趣,这样才能收到儿童的喜爱和欢迎。其次,儿童舞蹈创编还要符合综合性的原则。儿童舞蹈的创编者,不仅要具备较强的舞蹈专业知识,还要对心理学、天文学、历史学、戏剧学以及音乐等诸多方面有所涉猎和了解。只有通过接受各种艺术的熏陶,舞蹈编排者才会对生命有更加多元化的了解,为创造优秀的舞蹈作品奠定重要的基础。最后,舞蹈编排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与普通幼儿教师相比,幼儿舞蹈创编者不仅要具备与幼儿教育相关的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舞蹈知识和舞蹈专业技能。儿童舞蹈创编的形象性较强,需要创编者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用生动形象的动作对人物形象或者动物形象进行诠释。这样表演者就可以通过身体的示范,来吸引儿童,进而去感染他们,最终使他们对舞蹈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儿童舞蹈创编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儿童舞蹈创编课程,作为幼儿教育专业舞蹈教育课程的一门分支课程,并没有得到高校教师的重视。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育时,注重学生对舞蹈动作以及乐感的把握,而对学生的舞蹈的创编能力,却没有进行专业性的培养。虽然一部分高校开设了舞蹈创编课程,但是由于师资队伍的缺乏,和教学模式的滞后,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教师在对舞蹈创编课程进行讲解时,没有将教学理论与课堂实践进行结合,导致教学理论不仅生涩难懂,还使学生对于舞蹈创编课程的了解,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不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舞蹈创编水平。此外,教材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差,也是影响我国儿童舞蹈创编课程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很多幼儿专业的舞蹈创编课程教材,都是对舞蹈学院的教材进行照搬,完全忽略了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

三、儿童舞蹈创编课程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一)培养学生舞蹈创编的兴趣

与大学校园内的其他专业相比,幼儿教育有着较强的专业性。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儿童舞蹈创编课程训练时,要按照“三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首先是会做,高校很多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待舞蹈教学课程的态度并不认真。很多学生不仅动作不够优美,还常常借故逃课。高校教师应该加强对舞蹈课程的管理力度,除了保证课堂的出席率以外,还要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对于舞蹈动作,除了要做到标准规范以外,还要尽量做到动作优美自然。第二,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对动作的讲解能力。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但需要会跳标准优雅的舞蹈,还要培养自己对动作的解说能力。高校教师在教授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时,要提高对他们的要求,并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为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作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还要具备对舞蹈的创编能力。毕业生们要具备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群体创编与之相符合的舞蹈的能力。高校教师在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学生观看大量有关于儿童舞蹈的影片,来提高学生的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并使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来面对接下来的舞蹈学习。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幼儿舞蹈的影片时,要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比如让学生思考不同儿童舞蹈影片之中的共性,以及风俗特点等。并且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这些舞蹈都是由儿童来表演的,它们是具备儿童特点的舞蹈。有了感性认识作为铺垫,学生在进行舞蹈创编学习时就不会感到陌生和吃力,在对待很多复杂的舞蹈动作时,也会显得得心应手。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能力

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师要具备两项基本能力,第一点是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第二点则是要具备一定的舞蹈表现能力。专业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包括一定的舞蹈表演能力。高校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专业舞蹈知识,才能带给学生较为生动,准确以及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舞蹈动作。通常情况下,舞蹈表现能力指的是舞蹈的艺术。主要表现为动作态势的表现,以及情感方面的表现等。动态示范作为舞蹈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教学手段,在舞蹈教学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我国目前的舞蹈教学中,很多基本动作的示范,都是通过动态教学来完成的。较为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既可以让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运行路线进行充分的了解,又可以让学生对舞蹈动作的要领和状态进行准确地把握,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最终使学生的教学素质得以提升。教师标准的动作,以及婀娜的舞姿,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到钦佩,更能够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热情,并坚定他们对舞蹈学习的决心。所以,对于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来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标准的舞蹈姿态。通过对舞蹈动作的示范,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信息。也可以通过对正确的舞蹈姿态和错误的舞蹈姿态进行对比,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标准正确舞蹈姿态的魅力。

(三)在实际教学中,增加教学实践环节

我国传统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学,以教师为主导的“灌注式”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高校舞蹈创编课程的发展。在舞蹈创编的教学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授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增加适当的实践环节。教师为了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实践,可以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之后,请同学尝试创编相关主题的儿童舞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已经创编好的舞蹈进性分小组式的表演,并对学生的表演进性专业性的评比,对于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一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表扬。这样不仅可以切实提高学生舞蹈创编的实际能力,还能够打破传统教学中较为沉闷的课堂气氛,为同学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进而激发了学生对于舞蹈创编的积极性,更使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高校教师在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相关的演出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舞蹈创编学习的热情,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的不标准动作进行指正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鼓励,使他们能够有足够的信心,进行舞蹈创编工作。综上所述,虽然儿童舞蹈的创编课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类型的舞蹈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难度,但是我我们并需要以正确的态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回避。高校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国家的幼儿教育输送更加优秀的师资力量。为儿童舞蹈的创编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儿童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对儿童进行舞蹈教学是提高全民族艺术素质的重要基础。作为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儿童喜爱的舞蹈。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儿童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儿童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儿童舞蹈创编课程创新,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陆丽静.独立学院舞蹈学专业实践与理论课程体系新模式———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为例[J].艺海.2013(03):11-19.

[2]欧阳喜媛.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舞蹈实用性教学内容充实策略[J].中国培训.2016(0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