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第1篇

乡村共有35个村民小组,农户989户,人口4825人。这些村组严重缺乏水资源,无有效水资源利用,项目的实施主要是在人口集中,人畜饮水和稻田灌溉十分困难的村组。集中农田水利设施建成后,可解决这些村组的大部分人畜饮水和稻田灌溉困难。同时也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农业发展效益。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自然条件好。该项目区选在7个村,是因为这几个村都属典型的阴湿区,面积大,集中连片,土质以重壤为主,适宜修筑土埂,并可就地采集部分石料,供修筑水池、道路等配套设施。

(二)干部群众积极性高。项目区群众热情高涨,纷纷要求修建蓄水池、供水管道和渠道,并愿意筹资筹劳。村组干部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能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协调修建过程中的占地、青苗赔偿等问题。

(三)技术保障有力。该类项目在我乡部分村已有实施,当地技术人员也有修建技术,条件优越。同时水利局派专人进驻项目区指导作业。

三、项目建设规模

在乡的7个村共修筑30m3的蓄水池14个,30cm×30cm渠道6公里,40cm×40cm渠道2公里,110管道34公里。整治山坪塘2口。

四、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根据目前的造价,建蓄水池每方造价400元,包括挖方、用石料和砖筑墙、水泥、河沙、盖水池顶板钢筋,以及技术工人工资,则建14个420方的蓄水池,需资金16.8万元。

(二)30cm×30cm渠道6000米,每米按150元计算,需资金90万元,40cm×40cm渠道2000米,每米按200元计算,需资金40万元,110mm管道34000米,每米按100元计算,需资金340万元。

(三)整治山坪塘2口。因为交通运输难,共需投资70万元。

以上建设渠道、管道和蓄水池共需资金426.8万元。

五、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成后,将使7个村的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全面解决35个村民小组的人畜饮水问题和农田灌溉,新增灌溉面积12000亩,为农民群众粮食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保证群众安居乐业。并且能带动一大批加工业的发展,扩大农民增收,推动整个乡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为后续财源培植,社会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六、施工组织和项目管理

(一)组织领导。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常务副组长、副乡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计划管理、合同签定、工程进度控制等工作。

(二)质量控制。乡上成立以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质量监督领导小组和项目责任部门成立技术实施小组,负责项目的规划与技术质量的监督把关。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第2篇

文章着重对以奖补项目的概况和以奖补项目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发挥的效益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以奖代补;农田水利;作用

0引言

2009年,乌拉特前旗被列为全国首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之一,重点县建设以《乌拉特前旗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确定的范围分年度计划实施,严格按照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建设的相关要求执行,项目实施后,受益群众反应良好。财政厅、水利厅于2012年9月21日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情况进行考评,取得了良好的绩效考评成绩,因此,自治区对乌拉特前旗进行了奖励,拨付以奖代补资金8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主要用于:抵减项目区筹资或投劳折资;高压线路等影响工程实施或发挥工程效益的辅助工程建设;项目区农民培训、宣传和信息化建设;水资源及工程效益监测及设立公示牌等内容,将建设的内容、资金投入、完工时间等向社会公开。本次乌拉特前旗以奖代补资金项目区选择在西小召镇土城村和新安镇庆华村。西小召镇土城村项目区周边已经由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进行了节水改造及建筑物配套,只留下土城村320hm2没有进行节水改造。新安镇庆华村项目区是乌拉特前旗人大代表提出议案,要求解决葛蛇渠引水困难、灌水时间长等问题。这部分地区镇政府重视,村、社群众积极性高,通过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奖代补项目的实施,能够切实解决一部分“最后一公里”问题,充分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效益。

1项目区概况

1.1项目区地理位置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以奖代补项目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及新安镇境内,属河套灌区乌拉特前旗长济灌域和塔布灌域。西小召镇土城村项目区南至包兰铁路,北至长济干渠,东以南张贵排干沟为界,西至九排干沟,总控制面积340hm2,灌溉面积320hm2。新安镇庆华村项目区南起塔布干渠,北至九排干,东至草立毛支沟,西至塔布支沟,总控制面积826.67hm2,灌溉面积740hm2。

1.2农田水利工程现状

西小召镇土城村项目区、新安镇庆华村项目区经“世行”配套后,形成基本的灌溉排水系统,基本条件相对较好。当地镇政府重视末级渠系改造项目工程,前期工作充分,群众积极性较高。该项目区与乌拉特前旗2008年庆华村、2009年树林子村、2010年长胜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暨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试点项目相连成片,形成规模,可以更好地发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总体效益。两项目区内斗、农渠共有21条,斗渠为南北走向,农渠为东西走向,且均为土渠,输水渗漏损失严重,建筑物年久失修。项目区全年灌溉分3个阶段,即夏灌、秋灌、秋浇。西小召镇土城村项目区利用贾海小渠从长济干渠提水,采用斗、农渠输水灌溉。新安镇庆华村项目区利用北场渠和葛蛇渠从塔布干渠引水,采用斗、农渠输水灌溉。作物生育期灌水一般为2~4轮次,每轮10d左右。现状斗渠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824,农渠渠道水利用系数为0.85。

2工程建设任务与内容

2.1建设任务与内容

本次以奖代补项目的工程建设任务是:西小召镇土城村更新400HW-4型混流泵2台;;更换S11-M-160/10/0.4KVA变压器1台;更换10KV架空线路200m;对项目区内1条斗渠长2.52km和6条农渠长4.593km进行防渗衬砌,重建斗渠节制闸1座,农渠进水闸4座、节制闸6座,毛渠进水闸68座,生产桥1座,涵管桥8座,田口151座。新安镇庆华村项目区对2条斗渠长5.517km和2条农渠长2.956km进行防渗衬砌,重建斗渠节制闸2座,农渠进水闸12座、节制闸3座;毛渠进水闸54座,生产桥3座,涵管桥6座,田口1座。

2.2工程概算及资金筹措

本次以奖代补项目工程总投资为817.1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678.94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25.56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41.89万元,独立费用62.62万元,基本预备费8.09万元。建设资金全部为国家投资,由财政部门实行项目管理,保证工程资金专款专用,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3以奖代补项目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发挥的效益

乌拉特前旗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以奖代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内的渠、建筑物以及工程运行管理体制均达到进一步完善,减少了引黄水量,促进了农业节水,减轻了农民负担,理顺灌溉管理体制,探索出一条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特点的群管模式,提高了灌溉效率,缩短了轮灌期,充分调动了农民自觉维护管理工程的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协调发展。对缓解和遏制当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起到积极作用,向发展节水农业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1)以奖代补项目通过农业节水改造工程措施,提高了灌溉保证率,节约了灌溉水量,实现了灌溉用水“定额管理、按方计量计费”,减少农民用水纠纷,可有效缓解黄河流域用水紧张的矛盾。

(2)以奖代补项目通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配套改造,使地下水位下降和土壤盐碱化得到了有效遏制,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3)以奖代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改善灌溉面积0.106万hm2。对项目区内斗、农渠实施衬砌11条,长度15.586km,衬砌后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67,毛灌溉定额5666.1m3/hm2,年可节约水量30.04万m3。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设施 效益审计 思路方法 探索创新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惠农政策的目标要求,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地方审计机关开展了对本区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的效益审计,在探索审计思路、创新审计方法、反映带有普遍性问题、提出有利于顶层设计建议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发展,为今后项目建设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下面以沈阳市某区域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效益审计为例进行实践探究。

一、深入实际,创新审计方法

(一)以了解项目建设背景为切入点,审查立项、设计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该区域地处辽宁省沈阳市北郊,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由于受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所限,其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西北部是全区水稻主产区域之一,灌区末级固定渠道(即农渠)为土渠,增加了渗透量,且极易产生脱坡,急需对农渠进行修建;中西部区域主要以种植中草药、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对水资源要求较高,采用喷灌和滴灌工程的建设势在必行;在个别街村,由于田间作业路跨斗渠的农桥是当地农民通往田间作业的必经之路,农桥急需改建。因此,针对上述实际情况,该区于2012年、2013年连续实施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二)深入项目现场,调查了解项目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项目共涉及三个乡镇街、8个自然村,改善灌溉总面积21695亩,总投资2551.17万元,建设内容为:在西北部的水稻主产区域修建U型槽农渠衬砌514条,总长116.45千米,受益灌溉总面积16900亩;在中西部区域的中草药、花卉等特色经济作物项目区发展固定式喷灌4000亩、发展大棚滴灌795亩;在个别街村改建农桥1座。经调查了解得知,项目建设存在项目资金整合不到位、财务核算制度不规范、项目管理模式滞后、管护主体不明确等漏洞与缺陷。

(三)走访受益农户,听取项目的实际效果和现实需求

据受益农户反映,项目投入使用后,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水稻灌溉的节水节电效果和特色经济作物生长能力与品质,同时也改善了部分村民的日常出行条件,带来了田间作业的方便与安全,给项目所在村村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经济实惠和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但还存在部分村屯土渠未进行改建、喷灌和滴灌项目的配套设施不齐全、其他排涝桥还有待修缮等问题。

二、多角度全方面,查摆问题

从实际项目建设与管理来看,还存在以下亟待规范的问题:

(1)项目布局缺乏系统性,影响水利建设体系的管理和资源共享。“小农水”项目长期存在分散建设的现象,使各类水利设施之间缺乏互补与衔接,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有限且宝贵的水利资源未能得到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大部分农业耕作仍“靠天吃饭”,一旦遇到极端气候,农业生产极易遭受巨大损失。

(2)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影响了小农水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小农水资金分散在发改、水利、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多个部门管理,易导致资金在项目选择和投向上各自为政,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也极易产生同一个项目多头申报、重复申报等骗取上级财政资金的行为和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3)项目建成后缺乏管护,导致毁损影响了小农水设施正常使用。小农水设施竣工后全部移交给村委会负责管护,由于村委会没有经济来源,无力承担工程管护费用,易导致小农水设施后期管护不到位,甚至无人管护,毁损严重,没有很好发挥工程建设效益。

(4)项目需求量日益增加,建设力度加大与资金供给不足相矛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属于公益性范畴,需要各级政府的资金投入。随着农民群众对设施建设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项目建设力度及规模不断加大,建设所需资金数量也在不断递增,然而仅靠有限的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很难加以解决。

三、强化审计服务,为顶层设计献策。

(1)广泛开展调研,科学规划,逐步形成“小农水”灌溉体系。各级政府要从农村实际出发,深入调查了解农民对“小农水”工程的需求,充分考虑民生工程的多功能性和生态效益,确定建设内容和标准,科学制定建设方案,有的放矢进行建设,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规范操作,不断完善项目建设机制,加大投资建设范围和力度,切实改善和提高农村农业现代化生产条件,让有限的财政资金真正发挥出无限的惠民便民效用。

(2)整合项目资金,规范管理与核算机制。在小农水资金投入与使用方面,发改、水利、财政、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办、国土等多个部门之间要建立协调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使资金在项目选择和投向上避免多头申报、重复申报等问题,实行资金归口统一管理,捆绑投入建设。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问题;建立;完善;新机制;经验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6-0284-1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集安市也和其他地方一样,逐步取消了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农民投工投劳数量大幅度减少,因而导致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总体下滑,这种趋势将阻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笔者从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多年,现就集安市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提出几点看法及建议。

1 集安市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农民投入不足

随着政府资金投入的增多,有多数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思想,认为政府资金的投入是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唯一途径。缺少政府资金的投入,有不少农民则抱有观望的思想,宁可粮食收益减少,也要等到政府出资搞农田水利建设。

1.2 资金投入分散

政府资金的投入由水利、财政、计委等有关部门管理并使用,尽管总体投入较大,但用于项目类型不同,加之集安市山多地少,且全市农田大多数地块分散,对于形成资金合力使用还有一定的距离,直接影响了工程建设的规模,间接影响了工程所能发挥的效益。

1.3 项目实施管理主体有待加强

根据集安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可以看出工程技术人员明显缺乏,有很多工程管理不到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急待提高。[2005]50号文件指出:项目实施主体可以是农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是农民联合体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这项规定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及日后管理,但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农户或农民合作组织在技术、资金管理上有可靠的保证。目前,则普遍缺少条件。

2 建立和完善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所取得的经验

近几年,集安市以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目标,各乡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重点解决汛后水毁工程及河道清淤、小河堤防加固、中低产田改造、水土流失治理等问题突出的工程。市水利局与计委、财政等有关部门积极筹备建设项目,做好项目资金计划工作,大力争取中央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补助资金、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专项补助资金、农业开发建设资金、省财政预算内农业项目补助等多种资金用于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工程。政府扶持资金的投入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当前集安市农田水利建设的下滑势头,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特别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出台后,集安市加强了农田水利建设的组织领导、做好规划编制、加大资金投入,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2.1 做好规划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基本前提

集安市水利局组织人员编制了《集安市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1年~2020年)》,要求项目单位申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资金计划时必须符合规划要求。通过编制规划,不仅达到了摸清情况、明确任务、指导和规范工作的目的,还起到协调有关部门、整合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作用。

2.2 政府扶持是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省级财政部门下达到集安市用于补助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具体用于补助项目建设的材料费、设备费及机械作业费。2005秋,集安市争取到此项补助资金40万元,用于乡镇拦河坝项目建设。2006年,争取到此项补助资金53万元,用于乡镇农田灌溉项目建设。2007年,争取到此项补助资金70万元,用于乡镇农田灌溉项目建设。2008-2010年,每年到位资金超过100万元,逐步增加补助资金规模。市财政局农发办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100多万元,用于苇沙河流域治理及农业综合开发,市发展计划局投入国债资金450万元,用于全市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重点补助各乡镇拦河坝、渠系建筑物建设,切实增加了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市水利局水利勘测设计队一方面为各乡镇提供设计服务,一方面派驻设计代表亲临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财政、计委等部门牢牢把住资金使用关,使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到了专款专用的目的。

2.3 “一事一议”制度是破解“农建”突出问题的好办法

农村税费改革逐步取消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如何调动农民自愿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当中去,成为新时期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村级公益事业 “一事一议”制度,采取政府协调、村民议事、要件申报、招标施工、严格管理资金、劳务等办法,可以有效地带动受益农民积极地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当中去,并且合理地减少农民负担。

2.4 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制度改革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近年来。集安市根据“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方针,大胆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人。探索实施“水户协会”体制,成立用水户协会等合作组织,由协会民主决策、自主管理工程,努力做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工程发挥长远效益。

3 如何调动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范文第5篇

1、农村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一是全市仍有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水库,其中相当一部分进入了农村地区,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二是农村自身水污染严重。牛、羊、猪、鸡等牲畜家禽的饲养和貂、狐等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化肥农药的过渡使用,严重影响了农村的水环境,饮水不安全,不仅损害农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严重制约因素。三是仍有部分的山地水土流失严重,不但使山丘区耕地退化,土质脊薄,产量下降,还造成了河流水库泥沙淤积。据统计,全市仍有2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治理。

2、农田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综合利用效率低。由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时间长,建设标准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加上近年进行园区开发,大量小型水利工程如扬水站、倒虹吸、排涝沟、引水渠等破坏严重。全市80%的小型水利工程存在渠道淤积、灌溉设施不全、灌溉费用高等问题,直接影响水利工程设施效益的发挥。

3、管理机制不适应农村水利发展要求。从调研情况来看,造成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既有资金短缺的原因,也有机制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农村水利工程尤其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尚未形成一套良性的运行管理机制,农田水利的投入补偿机制未形成,当前推行的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管理由于工程设施落后、思想认识不够等原因,没有在全市普遍推广,工程日常管理维护人员和经费短缺,水利工程使用效率低。

二、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多渠道融资,健全政府主导的的多元投入机制。农村水利建设与“三农”问题密切相关,直接为“三农”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议政府及财政部门建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金,对农民兴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给予补助,并逐步增加资金规模。在加强对水资源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等规费征收的同时,最大限度返还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投资回报机制,调动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水利发展,通过拍卖、租赁、承包和收益权抵押等方式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规范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

2、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农村水利组织领导机制。各镇(办)要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农田水利规划,明确年度目标任务,抓好项目实施,加强检查督促;基层水利人员要深入建设现场,搞好技术服务。对自愿投资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社会团体、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充分肯定和必要的精神鼓励;政府、部门、社会、农民要齐抓共建、加大投入,逐步建立“政府引导、民办公助,县乡发动、村社组织,自力更生、群策群力”广泛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长效机制。

3、搞好工程规划,健全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是基础。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建议各镇,自下而上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逐级审核汇总,形成全市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实施并适度纳入财政预算。水利部门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努力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性,使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时,要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坚持农民群众参与的原则,认真听取农民群众、农村基层组织的意见,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

4加强指导检查,健全水利建设管理机制。开展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要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和受益范围的大小,实行分级负责、分类管理。村内工程由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建设,跨村工程由镇(办)负责组织建设,跨镇(办)工程由市政府负责组织建设。对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中坚作用,建立有效的用水户协会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机制,确定协会建设主体、项目法人的地位,将国家补助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交给协会建设与管理,充分调动协会积极性。建设项目要实行公示制度,采取招投标和项目评估等办法,确保工程质量,保证项目效益。政府补助资金要根据工程性质、农民筹资筹劳情况,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办法,实行筹补结合、多筹多补。建立健全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切实规范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