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专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强调应用实践的《计量经济学》在经管类专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贵州省K学院为分析对象,结合计量经济学的课程特征,从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剖析了该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独立学院;教学改革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居于最重要地位[1]。1998年教育部将其列入高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8门共同核心课程之一。贵州省K学院是省内较早开设计量经济学的三本院校,K学院开设有国际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经管类本科专业。自开设计量经济学以来,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利用计量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必须看到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分析K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数量短缺,质量参差不齐
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2]。当前,K学院聘请了较多的来自母体学校的兼职教师,占比为75.8%,而专职教师数量则偏少,仅占24.2%。实际上,部分兼职教师因母体学校教学任务重,不时会拒绝独立学院的教学安排,导致数量整体短缺;从管理层面来看,由于兼职教师工作关系不隶属于K学院,处于组织边界之外,调课、代课以及停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即使召开教学研讨会等,兼职教师往往不主动参加,管理工作比较困难。此外,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机制,任课教师各自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授课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
(二)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录取分数偏低,导致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以K学院为例,2015年在贵州省招生名额为1373人,占招生总额的82.3%。从录取分数来看,2015年,贵州省内文史类招生分数线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85分,理工类相差34分,录取的学生之间差异性较大。此外,独立学院录取的学生大多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表现为文科基础较好而理科基础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数学功底薄弱、定量分析能力欠缺。调查结果表明,76.5%的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过程中,有明显的畏难情绪,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迟到、早退、旷课、睡觉现象普遍。
(三)教材数量偏少,缺乏评价体系
尽管市面上有关计量经济学的教材种类繁多,但针对应用型本科,尤其是针对独立学院的教材,数量整体偏少,可供选择的空间较小。如2007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量经济学》,2008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量经济学》等,这些教材封面上均冠以“应用型本科教材”,但这些教材普遍出版时间陈旧,与培养目标不相符合;内容设计也没有紧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现实需求。此外,由于学术界缺乏对计量经济学教材的统一评价体系,任课教师在选用教材的时候往往具有主观性和盲目性。频繁更换教材,难以找到适合于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教材,教学质量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四)教学时长不足,授课方式单一
由于计量经济学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学时不够。以K学院为例,学院安排的是每学期54学时,每周3学时,共计18周,一般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即当年的下半年),扣除节假日所占用的时间,实际有效课时不足48学时。此外,由于学院要求任课教师每次上课都必须点名,并计入平时成绩。尤其对大班而言,点名耗时长,加之课堂上还要维持教学秩序,非教学工作占据教学时间的比例逐步提高,严重占用了课堂上的授课时间。从授课方式来看,我院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法主要有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种形式,显然,二者都有不足,单一的教学模式割裂了理论学习与实践分析的内在联系。
(五)课程衔接不畅,内容有待整合
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需要学生掌握宏微观经济理论,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数学中的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等知识。因此,既需要先导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又需要课程内部不同内容之间的有机衔接。以K学院为例,由于专业培养方案制定不合理,多数专业没有开设线性代数,使得讲授多元性线性回归时无法运用矩阵的概念展开分析。实际上,先导课程的设置顺序不合理,比如将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放在同一个学期进行,明显增大计量经济学的教学难度,教学效果明显降低;从课程内容衔接来看,一般都是在介绍计量经济学概述的基础上,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基础,逐步扩展到多元线性回归,非线性模型的线性化以及联立方程模型,而一元线性与多元线性方程、线性方程与非线性方程以及单一方程与联立方程之间的内容衔接需要安排一定的课时来加以讲解梳理。否则,跳跃性很大,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
三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引入专职教师,减少兼职比例
对独立学院而言,如果兼职教师比例过大,独立学院专职教师比例过小,导致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变得十分困难,主要表现为聘请环节困难(找不到合适的教师)、队伍建设困难(教师流动性大)、内部沟通困难(兼职教师不愿意参加独立学院教学研讨会)以及提升教学质量困难等。从长期趋势来看,独立学院最终脱离母体学校自主办学是一种趋势,K学院应该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计量经济学专职教师,减少兼职比例,加强计量经济学师资队伍建设。同时,通过不定期邀请省内外知名教师来学院指导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加强对内部教师的业务培训,并以教学团队建设为载体,不断提高专职教师的教学技能,鼓励专职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承接纵向横向课题,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不断提高该课程的实用性,以应对外聘教师带来的种种风险。
(二)优化激励机制,提高学习兴趣
笔者对所在学校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7.6%的学生认为,除期末考试的需要外,学习计量经济学没有什么现实用途。因此,没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学生基本上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好该门课程。因此,K学院的教务部门,应该制定相对严格的纪律要求,杜绝学生上课睡觉,不认真听讲,抄袭作业等行为。同时,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与校内数学建模大赛,SRT项目申请,以及挑战杯等比赛结合起来,对报名参赛的同学予以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兴趣;对教师而言,为鼓励学生不逃课,不缺课,不迟到早退,可以设置全勤奖,平时成绩可以酌情加分;为鼓励学生上课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促进师生互动,对上课认真听讲,主动回答问题的同学平时成绩中予以适当加分。
(三)优化评价体系,组织编写教材
由于缺乏一套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计量经济学教材的评价体系,任课教师难以从现有的教材体系中找到合适的教材。问卷调查表明,90.5%的老师认为当前的教材不适合应用型本科的教学需求。在此背景下,K学院应该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组织省内独立学院专业教师和相关专家,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召开专家论证会,编写一本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并重,问题导向与案例教学并举[3],从而解决因教材问题引致的教材难度过大,内容过多,任务过重等一系列困扰独立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的系列难题。
(四)增加教学时间,丰富教学方式
K学院应该结合计量经济学的课程特点,适当增加教学时长,将学时延长至72学时,并且按照2:1的比例来分配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之间的用时,以满足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时间要求[4]。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引入微信、QQ群以及专题网站等互联网技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回答进行答疑解惑,从而避免占用课堂时间。此外,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很方便的实时收集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意见和建议。总之,借助互联网技术,将计量经济学的课堂讲授与课外学习、线下讲授与线上学习、期末考试与上机实践等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已有的教学方式。
(五)优化课程衔接,精选讲授内容
独立学院的教务部门需要在制定不同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召开包括教务部门,系主任,专业教研室,任课教师在内的专题会议,避免由于对专业课程的信息不对称而造成课程设置时间和内容上的错位,从而厘清不同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其次,应该召集讲授微积分、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的教师,以及讲授计量经济学的老师进行座谈,避免任课教师对这些知识点的遗漏或缺失,为后续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夯实基础。同时,在开学之初,借助问卷调查方式广泛收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相关内容的兴趣,以及不同任课教师对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偏好,精选出学生感兴趣,教师认可度高,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5]。
四结语
本文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主体到客体的原则,从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等五个方面分析了K学院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时期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借鉴。实际上,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是涉及到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等不同主体的系统工程,教学本身也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如何有效引入信息技术,借助翻转课堂提升K学院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者:汪霞 单位: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少平,司书耀.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2,(7):110-114.
[2]董美双.注重应用能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及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增刊.
[3]秦长城.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及小而精案例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4,(2):45-47.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全球范围内以失败告终,替代性思想迅速涌现,在这些替代性学说中,以欠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新李斯特经济学日益得到人们的认可。同李斯特经济学一样,新李斯特经济学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是一种典型的民族主义经济学,代表人物主要有张夏准和赖纳特。该学派坚决反对新自由主义及其全球化,主张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实行贸易保护,同时将贸易保护的范围由制造业扩展到农业、服务业、技术和金融等领域。在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方面,新李斯特经济学对开放创新提出质疑,主张只有加强国内主体研发实力、推进共谋型技术创新才是根本出路。同时,新李斯特经济学还强烈批判全球工资套利及美元霸权,主张货币国定论,认为只有提高国民实际工资及拥有完整的货币国家才是国家利益的核心所在。而与李斯特经济学不同的是,新李斯特经济学弥补了李斯特经济学缺乏一般理论解释的遗憾,对经济活动提供了演化经济学的理论解释,使得新李斯特经济学不仅适用于欠发达国家,同样也适用于发达国家。同时,新李斯特经济学也极大地丰富了李斯特生产力理论,摆脱了李斯特经济学将国民财富源泉限定于制造业的局限性,充分认识到价值链高端环节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性指出欠发达国家应直接从低端价值链向高端价值链跃升,而非赶超。
二、新常态下新兴经济体转型发展面临的困境
新常态下,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日益增加。外部环境的恶化,加之受增速放缓影响而愈发凸显的国内结构性矛盾,新兴经济体转型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国际环境带来的转型发展困境
增长乏力将是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新常态,为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发达国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减少经济活动的外包与离岸生产。受国际需求减少影响,以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为发展动力的新兴经济体,将遭受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出口贸易减少、国内失业率大幅上升等严重冲击。随着全球分工的不断深化,依赖廉价劳动力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体,将陷入“保增长”还是“调结构”的两难境地。同时,美欧日等国发起的量化宽松政策,加深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新兴经济体政策调整难度加大。随着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束,新兴经济体国内资本外逃、金融动荡、通货膨胀居高难下等都将加大新兴经济体政策落实的难度。除此之外,国际安全形势动荡不安,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加深,也使得新兴经济体陷入了“促增长”、“防风险”、“保稳定”的多重困境。
(二)内部环境带来的转型发展困境
受危机影响,新兴国家经济发展遭受重大打击,增速放缓,以前经济高速发展掩盖下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收入结构等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新兴经济体迫切需要抓住全球结构调整机遇,实现经济社会转型。但从整体来看,新兴经济体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仍相对滞后。新兴国家工业化模式多以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依靠廉价劳动力带动经济增长,工资水平受到国内、国际两方持续挤压,内需难以扩大,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同时,低端产业的长期发展、内外需求的萎缩,也使得产能过剩难题愈发突出,亟需为高端产业发展腾出足够空间。作为后发国家,新兴经济体还存在资本积累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教育普及率较低等问题,转型发展所需的基础条件、人力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破解新兴经济体转型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要破解新兴经济体转型与发展困境,必须坚持“四个更加注重”。
(一)必须更加注重生产活动的本土化,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新李斯特经济学认为,离岸生产及外包活动不仅造成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还会使得发达国家及欠发达国家国家利益均严重受损。新兴经济体要想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和发展,就必须在坚持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去全球化”,积极实施进口替代战略,优先发展本国工业,再配以严格的关税保护,为本国工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提高跨国公司离岸生产及外包活动准入标准,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对国民经济的控制,保证国民经济的独立性及完整性。
(二)必须更加注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护,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跃升
新李斯特经济学主张,欠发达国家应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实行贸易保护,以构建完善的工业体系。新兴经济体要想成功破解转型难题,就必须在保障粮食安全、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新兴产业。考虑到全球分工对新兴经济体幼稚产业的毁灭性影响,新兴经济体必须加大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在不妨碍新式设备和现代化生产资料进口的基础上,加大关税保护力度,以经济活动质的提升对冲量的下降,实现向价值链高端环节的跃升。
(三)必须更加注重发展全民教育,为国内结构调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新李斯特经济学认为,在国际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建立报酬递增的高端产业部门,离不开技术创新、教育事业的支持。新兴经济体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势必会对技术人才存量、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新兴经济体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转型与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全民教育,提高教育普及率,增加教育财政支出,加大对国内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切实提升工人素质,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同时以坚实的人才储备,迎接新一轮经济长周期的挑战。
(四)必须更加注重捍卫国家货币金融,增强抵御金融冲击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经济学专业;设问
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原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能力,从而使之成为符合现代化社会生产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然而我国高校教育普遍没有摆脱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灌输型教育模式,简单的知识传授造成了学生普遍缺乏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大学生“高分低能”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经济学专业教学中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培养模式还是课程设置,都远不能适应市场和社会迅速发展和更新的需求。如何帮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模式,问题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和推崇。
问题教学法,最初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19世纪提出,他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学生独立自主发现问题并分析解决的过程。它将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教学法实现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教师成为引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探索活动的启发者、指导者。
经济学家汉森(Hansen,1986)曾指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应该能够获取已存在的知识,显示出对它的需求,吸收它,运用它探讨问题并用它获取新知识。经济学专业无论是理论类还是应用类,都需要学生从掌握最基本的现代经济学原理开始,以“经济人”的思维方式和理念思考经济问题,并能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经济现象和问题,从而为专业阶段的相关课程打好基础。传统经济学专业课堂老师习惯对教学内容全程灌输,学生忙于记录笔记,师生缺乏交流,课堂气氛沉闷单调,由此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并且无法从中获取对未来的职业选择真正有益的知识和技能。那么,问题教学法如何应用于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结合国外相关的教学经验,文章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精心设问,引导学生主动质疑
问题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相比传统教育更为关键。在课前教师需要更加用心准备课程,吃透教材内容,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带动课堂活跃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笔者认为经济学专业教学的设问有三个流程:首先,在讲述经济学理论之前,教师应从学生角度创设能够引起学生注意力和兴趣而又与所讲知识点相关的现实经济现象,使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迅速进入教学状态;然后,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就一些基本经济学概念对学生加以提问,主要是为提高学生注意力。教师应着重于对课程重点和难点的讲解,并在讲解中就现实的经济案例进行创设问题,比如在讲到垄断与定价理论时,可以提出我国目前存在哪几大垄断行业,市场划分如何?比如电信、交通等这些与日常生活相关,学生可以就生活中垄断带来的问题畅所欲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循序有道,使学生深入思考,在不断剖析和质疑中真正掌握知识的内涵和要领。最后,课程结束时,教师既可以就课程上讨论的热点问题继续延伸,或者布置新的相关经济热点,让学生课后分成小组相互合作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各种方式分析解决问题,待到下节课时小组派代表进行演讲,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评估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问题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更多地与学生交流,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的教学才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从学生的课堂反应中随时掌握教学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即使调整课程进度和问题难易度。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学中的考核,而不仅仅是传统期末考试成绩,课堂考核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出勤率、参与积极性、演讲表现等,此外课后作业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也是考核的内容。代表演讲和发言并非解决问题的最终环节,教师和其他学生应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提问和点评,这就需要每个小组成员对所讨论的经济问题有深刻的思考和充足的准备。点评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对经济问题的深入探究,同时也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效果。
三、因材施教,多种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
“教无定法”,评价教学方法的标准在于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高等教育阶段、教学对象以及教学课程的多样化都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因此经济学专业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也应配合其他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首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上,应当多借鉴和学习国外大学的先进经验。比如国外经济学教学工作者极为推崇的合作学习法和经验学习法,都是鼓励和引导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此外,欧美的开放式教学,通过对教材的个性化处理,使教学方法体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通过运用"探索式"、"研究式"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获取知识。
其次,对不同的经济学专业课程因材施教。例如美国对基础性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对专业基础课实行讲授与讨论结合的方式。对我国经济学专业的教学方法选择上,基础性性课程和专业基础课适用于问题教学法、开放式教学,以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难以理解的专业阶段课程选择教师讲授和学生课后自学巩固,结合专业特点选择相关课程实践等,从而使学生掌握较强的专业实务知识和技能。
再次,灵活运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例如美国一些大学经济学课程就十分重视网络资源的运用。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课程内容、大纲、参考书目以及考试相关信息,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安排考试、答疑等,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和沟通更加顺畅。此外,信息网络使问题教学法更加有效,教师可以课后通过群邮件、聊天工具就可以及时答复学生学习中的疑惑,跟进小组研讨的进程,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并收到直接的教学效果的反馈。多媒体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适当减轻教师的负担,增加课程的生动性,使教学效果更突出;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服务于问题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经典的经济热点、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Hansen,W.L.1986.What knowledge is most worth knowing for economics majo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76:149- 52.
[2]尚旭峰.问题式教学的特点和实施要求[J].文学教育,2011,2:41.
[3]孙威,刘洋,薛凡,谢忠艳.浅谈问题式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J],2012,(4)
关键词: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不足;改革思路
一、开设经济法课程对会计专业的重要性
会计岗位要承担各行各业的经济管理工作,需要负责监督和核算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经济组织的所有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等,编制财务报表,提供给管理层,助于管理层作出经济决策。还需要核算和监督,证明会计内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所以懂得经济法律知识对于一名会计来说非常重要。
二、目前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的一些不足
(一)教材选择没有针对性
经济法涵盖非常广泛,难度高,教材没有针对性,学生无法消化全部内容。经济法立法经常变化,有些教材无法与时俱进,都是过时的法律知识,既不适用实际情况,又不能应对职业考试。教材只是单纯叙述法条,没有对应的案例分析和练习,导致教学变成单项的输出,不利于学生思考分析,达不到教学目的。
(二)教学计划不合理、目标不明确
经济法课程一般在本科低年级开设,更偏重法律方向,教学不是按照由浅到深的过程,学生缺乏法律基础知识,直接接触经济法,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困难。会计专业开设经济法的目的是要培养复合型人才,怎样设计出合理、有成效的教学计划,需要深入研究。
(三)课时过短,教学方法不科学
首先,经济法课程内容庞杂,法律法规条款多。法条又是死板抽象、高度概括的语言,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异常枯燥。其次绝大部分学校一学期只安排48课时,教师将如此多的内容全部讲完时间就很紧张,没有时间进行深入讲解,更不会安排较多的案例分析,学生缺少分析问题的训练,自然很难提升能力。
(四)教学内容不够系统
经济法门类众多,变动性大,需要根据当下市场经济情况及时调整。教材中既包括市场契约法、还包括合同法等,各章节间独立性强,不是单一的经济法律。如何选择教学侧重点、组织教学内容,对教师能力要求极高。经济法教材内容多又复杂,很多问题不能用单一的答案来解决,需要综合分析,对于已经习惯应试教育的学生来讲,困难很大。
(五)考核方式不够灵活
经济法考试以闭卷为主,考题类型比较固定。学生大都死记硬背知识点应付考试,不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考核的方式反而把学生引导到错误的学习方向,那考核就没有必要。
三、会计专业经济法教学的改革思路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首先,通过经济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会计工作需要具备的经济、民商方面的法律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就业单位要求会计专业毕业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又懂经济法律。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会计资格考试。教学计划的制定应该考虑到以上因素,改革教学计划。
(二)科学改良经济法教材
经济法教材要对接会计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添加更多案例分析题目和练习题,使学生更快的掌握。与会计学其他科目融合,使学生学习经济法时有一个过渡,而不是很突兀的学习一个独立的内容。
(三)编制有针对性、系统的课程内容
第一,充分考虑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优化课程内容。第二,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加实战演练的机会,合理的制定学习、理解、分析的教学流程。第三,会计专业的经济法教学应该与法学专业区分开来,有针对性的就会计专业安排课程内容。
(四)制定科学的教学方式
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活跃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经济法与会计知识结合不仅要改革教材内容,从教学方式上也要彻底地改革,教会学生将法律知识与专业技能结合。第三,多考虑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
(五)考核的方式要灵活
课程的目的不是简单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效果,还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上定期组织案例演练,课下利用校内论坛答疑、组织大范围讨论,课上课下加强教学互动。尽量做到教考分离,开发新题型,创建经济法题库,期末考试不再使用统一考卷,让学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教师流水批改。
四、结语
总之,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尚在改革过程中,还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探索出最适合我国会计专业的经济法教学模式,最终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林燕,李桂英.论会计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J].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5):52-55.
[2]顾正祥.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3]黄君若.关于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
[关键词]学生视角经济类专业教学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邱桂贤(1974-),女,湖北荆门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营销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浙江温州325000)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07-02
经济类专业建设应遵循专业特点,以系统经济行为的完成作为学生是否掌握相关能力的考核标准,按照经济行为程序性的规律,建立特有的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对教学的评价是对教师教授课程或技能的评价,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教学的管理进行控制,而且要对教师进行考核,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变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
目前,对教学的评价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站在教务处等教学指导部门的角度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对教学工作进行控制,涉及的有意义的一级指标有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建设、教学效果等。一类是站在教师的角度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对教师进行考核,涉及的可以考核的一级评价指标有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教学活动的中心是学生,学生从教学中得到的东西才是教学的根本所在,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进行评价,更清楚地反映学生需求与教师教授内容之间的距离。梁碧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毕业学生的地位、突出了学生在课程学习前后的改变。李鸣建提出“以学生为本”的评价方法,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发挥主动性并发掘自身潜能为标准,要求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的各个方面。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评价方面的论文还不是很多,基于学生视角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尚未提出,本文尝试提出一个指标体系,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本文站在学生的角度,评价教学活动的核心在于把在某次教学前后的学生状态进行比较,两者量化的差值表示教学活动的效果。学生的状态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但包括记忆上的知识,也包括能力等方面的知识,还包括潜在的方面。本文首先根据发放的调查问卷,总结结果并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然后对学生的每项能力进行测评,结合权重与每项的具体得分,评判教师授课,发现改进的地方,试图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 cess)是运用多因素分级处理来确定因素权重的方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托马斯·萨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其基本思路是评价者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成相互关联的各个有序的层次,使各层次系统化、条理化,以便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每一层次中两个不同元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以定量表示,并进行比较、判断和计算,最后计算出所有相关元素的权重。基本步骤为对构成评价问题的目标及因素等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型;在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中,对属同一级的要素,以上一级的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根据判断尺度确定其相对重要度,并据此建立判断矩阵;计算单一层次下元素的相对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组合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一、评价体系的建立(一)评价体系建立模型
(二)评价指标的选择
评价基于学生的视角,考虑学生完成课程后的收获,主要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现实的,包括知识、能力和思维拓展方面;二是隐含的,主要为一些态度方面的指标。对于某些特殊的指标选择,后面有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