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健康人才培养

大健康人才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健康人才培养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1篇

1.1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最早于1993年在天津体育学院创办。作为开办时间较久的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培养了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比如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就业岗位不对口等。2012年教育部在原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力求使该专业更贴近市场实际需求。各高校随后纷纷开办新设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1.2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该文在重点调查研究了我国40多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等综合信息基础上,在查阅收集和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基础上,着重从培养目标、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等专业建设总体状况,进行归纳与综合比较。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2.1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

绝大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依然按照传统的项目进行培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雷同,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

1.2.2人才培养“低端化”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大多集中在传统的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没有面向较高层次的项目,导致学生就业一般在低端就业市场。

1.2.3毕业生就业难

由于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人才培养“低端化”等问题的困扰,导致该专业无法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使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在2014年的我国十大就业困难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名列其中。

2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产业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对于健康管理的定义有很多,较为普遍的定义为:“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针对个体及群体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系统的检测、评估、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健康管理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建立国内首个健康管理学院,并开始招收第一届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2.2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存在的问题

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健康管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极度短缺。特别是与健康管理产业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健康管理人才缺口更显巨大。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推算,这么巨大的健康服务业市场需要的健康管理相关人才在百万人左右,而目前我国拥有的健康管理相关人才不足十万人,这说明我国健康管理人才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3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完善

首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避免出现以前社会体育专业出现的问题,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找不到对口就业的岗位,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学校又没有进行培养。因此,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可以更好地与社会需求衔接,避免出现社会体育专业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其次,各个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与文化区域特征,以及学校的师资条件等,将那些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专业方向设置到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健康管理作为新兴的事物,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不能满足国民的健康需求等原因,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将为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逐步形成一个产业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最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有助于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因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健康管理方向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必要的健康管理与运动干预、促进健康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就可以改变医疗机构的体检中心或专业体检机构那种只能满足疾病的筛查,而对于身体机能状态的测试评估以及后续的运动干预指导等跟踪服务极为缺乏的传统体检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同时也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完善。

4结论

(1)健康管理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健康管理人才需求量巨大。通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是成为合格健康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2)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错位,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完善,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更具有差异性,更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2篇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中国 上海200433)

【摘 要】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人数急剧增加。临床心理学人才匮乏成为了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及需求,构建了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并以重要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构建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将一个目标、二个主体、四个系统作为模式的运行框架,从而丰富了我国人才培养创新的理论体系,并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临床心理学;多元;人才培养;SWOT分析

The Innovative Model Research of Clinical Psych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YANG Dong-xin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ublic Polic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China is suffering a sharp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mental illness and the lack of personnel in clinical psychology. Clinical psychology personnel trai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urgent research. In this paper, the multivariate personnel training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needs. The main conte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includes the build of important concept, teaching system and teaching method. And the four system frameworks include one target, two principal and four systems, thus enriching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system of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Clinical psychology; Multivariate; Personnel training; SWOT analysis

0 引言

中国不断快速发展的经济,加剧了社会竞争,使得中国国民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改变。社会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及生活习惯,社会中精神及心理疾病数量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人们身心的健康。然而,当今较少有专业人员致力于改善、提高临床心理学相关的教学与研究等工作,且能够熟练掌握临床心理学相关知识、方法与技术的优秀人才也十分匮乏。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素质关系到社会积极、健康、稳定的发展,培养我国优秀的临床心理学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于人才培养创新的研究大多都集中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制造业技能人才与建筑安全管理人才等方面。李海宗等[1]对于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三个主体在各要素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分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徐涵等[2]通过在研究有关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王英红[3]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应具有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我国建筑安全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问题,相关研究还不多,且现有的文献多集中于在研究国内外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培养模式进行演进及展望以及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进行战略思考等。杨文登等[4]分析了美国临床心理学在不同时期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技能方面的关系进行研究;Luciano L’Abate[5]强调临床心理学对国家精神文明及卫生需求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结构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方法。

综上所述,以上的研究为本文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供了思路,但鲜有文献系统性、综合性的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再加之,社会发展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创新,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丰富人才培养创新的理论体系,并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社会的现实,中国的国情,使得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受到众多因素的牵绊,本文选用“优略势分析方法(SWOT)”,分析影响临床心理学人才发展的相关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因素[6]。根据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内部的竞争优势与威胁、外部的竞争劣势与机会等各种类型的因素分析而得,我国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与发展应采取积极主动推进的态度,提高相关主体部位对临床心理学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加临床心理学相关资源的投入,进一步完善精神、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抓住机遇,加大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力度等。SWOT分析如表1所示。

2 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精神、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当前条件下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已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因此,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成为了一种必然。

2.1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处于由传统社会急速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国家明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新型的社会发展观念与发展模式对相应的科学人才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其中,人的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层次[7]。然而,当今我国大约拥有1亿以上人存在各类精神和心理问题,且我国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带来的各种类型事故的比率大约占了10%,为国家及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与困扰[8]。高发的精神及心理疾病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负担已影响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进程。

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社会的现实迫切需要加强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培养,从而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提出相应的要求。

2.2 临床心理学人才自身发展需求

临床心理学人才是我国高等人才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人才教育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许多有关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人才就业等问题不断显露,解决以上问题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即是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9]。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患有精神及心理疾病的相关人群不断扩大,且其在相关医院的确诊率也一直呈现较高状态。由于没有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有10%-15%的患者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且全国50%-70%的自杀者存在精神问题。现实的实际对临床心理学人才的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

3 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需求分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临床心理学人才面临的发展问题。因此,对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建立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影响心理疾病因素的研究与分析,构建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10]。

3.1 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构建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顺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与专业基础知识,且有能力改善、提高人们心理健康疾病的专门人才。整体来看,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内容包括重要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构建三个方面。

第一,重要理念构建。在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向被培养者构建“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临床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患者的相关状态、性格、兴趣与观念是影响其心理疾病的重要方面。因此,构建心理学人才培养理念应着重强调心理疾病患者相关方面对治疗过程造成的影响,包括其具有的不同知识、文化、能力、性别、个性、背景、信仰以及等级等,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者与心理疾病患者相互协调与沟通,从而使其共同达成一致的疾病治愈方案[11]。另一方面,秉着使心理疾病患者充分了解与认识心理疾病治疗的过程与方法及可能带来的结果的理念,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疾病的治疗。

第二,教学体系构建。构建系统且完整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需要打破孤立且割裂的课程状况。首先,临床心理学研究需要割离出一般性研究中,着重培养与临床心理学相关的研究技能,并以此学习为基础,研究并创新临床心理学方法,从而为治疗者提供更有价值且可直接使用的论断;其次,针对有关临床心理学相关课程的多个方面:人格、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行为矫正、研究设计以及临床评估等,建立具有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其中,多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包括基本知识导论课程、专业教育理论课程、相关领域选修课程以及深入拓展研究课程共四个方面构成,且四个方面的课程设置内在与外在相互联系,横向与纵向相互互补,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系统性且多阶段的高质量教学体系。

第三,教学方式构建。创建教学方式要强调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价值,要重点研究与解决现实中所涉及的相关心理问题,从而实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改变当今“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略能力的培养,只强调理论教育而轻视实践教育”的现状[12]。从教学内容入手,加大课程内容的实践价值;从教学过程入手,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从课程设置方面入手,开设课外实践环节,并增加实践活动的课时,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交替进行,突出课外实践的操作价值与技术价值。

3.2 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框架

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创新模式运行的主要框架由一个目标、二个主体、四个系统共同组成。

首先,一个目标。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指培养在医疗卫生与教育等领域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疾病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并利用所学的心理学及医学知识对社会或组织的行为干预。

其次,二个主体。主体是指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主要载体,包括学校及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当前中国临床心理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中,一方面是学校没有顺应社会的变化对授课的方式、授课内容、授课模式以及教师结构等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力度培养出具有雄厚的医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知识且思想敏锐、逻辑思维清晰、创新能力强的临床心理学人才;另一方面,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参与不足造成信息不对称,对于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需要从专业知识、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入手,且需要不断拓宽培养者的临床医学视野、丰富其相应的临床心理学专业素养。因此,为了保障中国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实现,必须在充分发挥学校和私人诊所、医院、企业等两方面主体的基础之上,从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心理评估技能及心理干预技能等方面入手,培养临床心理学人才的综合素质。

再次,四个系统。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系统称为保护系统,主要是指对人才培养的相关主体组织机构建设并明确其责任分工,并在必要的情况下成立新的主体组织机构,从而实现培养系统更高的价值;其次,是主体系统,称为操控系统,主要是指相关机构,包括学校、私人诊所、医院以及企业等依据政府政策引导及社会文化导向,为实现培养目标从而展开一系列具体操作的过程;第三个系统指监管系统,主要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中适时地对相关主体各方及模式运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起到预警管理的作用,该系统包括信息反馈和过程评估反馈两个部分;最后,是支撑系统,该系统是通过分析现实的管理要求及客观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制定出能实现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价值的相关政策、制度、规定与要求。

因此,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如图1所示。

4 结论

本文结合当今中国国内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通过重点分析我国对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了临床心理学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从理念构建、教学体系构建以及教学方式构建对人才培养的内容进行阐述,并从目标、主体、系统三方面描述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框架。

然而,在我国临床心理学人才培养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将学校、医院、企业等多方机构形成良性的合作共赢关系,才能保证临床心理学培养事业健康、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海宗,陈磊.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2,03:13-15.

[2]徐涵.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3:8-11+16.

[3]李雁,李宁,殷惠光,姜慧. 基于学科建设的建筑安全专业人才梯队培育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为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3:39-42.

[4]杨文登,叶浩生. 美国临床心理学培养模式的演进及展望[J]. 心理科学进展,2010,05:741-751.

[5]Luciano L’Abate. Epilogue and Conclusions: Toward a Hierarchical Personnel Structure in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J].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herapy as a science,2013,10(07):149-163.

[6]熊晓玲.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构建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4,01:102-104.

[7]齐玲,王玮瑶,赵丽微,赵东海,郑中华,杨淑艳,曹志友. SWOT分析地方性医学高校特色专业核心竞争力框架[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04:375-377.

[8]李丽娜,高凌云,李兆文,杨丽阳. 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对精神疾病认知调查[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7:1021-1022.

[9]张宗璐,宋秀慧.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2:274+276.

[10]Brian A. Sharpless, Jacques P. Barber.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 of the meaning,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and teaching of intervention competence in clinical psychology[J].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9,02(29): 47-56.

[11]冯红琴. 浅析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对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J].学理论,2014,33:254-255.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老龄化;中医;健康服务;对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大众对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保障生命质量的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强,因此对医学成人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之产生了变化。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在培养中医药养老与健康服务人才方面的优势,主动思考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谋求中医药成人教育发展新出路,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福建省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需求的背景

(一)政策利好

(1)国家方面:国务院先后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提出“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社区要提高为老年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更是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

(2)福建省方面:2014年福建省陆续出台的《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福建省健康服务业将重点发展医疗和康复护理服务、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健康养老服务等8个重点领域,《2014年福建省中医药工作要点》提出,“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产品研发的同时,开展中医药与养老相结合的医养结合试点”。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频频出台,为加速老年健康服务业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也必然会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人口老龄化

福建省的人口老龄化开始于1996年,截止到2014年年底,福建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49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3.03%;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9万,占人口总数的8.38%;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79.3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09%;空巢老人为109.49万人,总老年人口总数的22.07%。根据中国老年科研中心预测,到2020年,全省老年人口将达到61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02%。福建省人口老龄化增长趋势愈发明显,必然形成老年人对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康复等方面的需求,并且这些需求还会继续增加。

(三)老人服务业发展

养老服务机构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平台。根据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情况》报告,福建省的养老服务机构呈现出加快发展的态势。2010年,福建省投入27.1亿元用于扶持养老机构建设;2012年,福建省养老机构1181家,社会养老服务从业职工总数6252人,养老服务人员实训基地19人;2013年底,全省总共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896个。[5]随着政府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将来各级各类养老机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对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

(四)老年人康复需求增加

随着老年人的快速增长,老年人将成为整个健康服务业的主体人群。对在福建省城乡居住半年以上且65周岁及以上的1512名居民进行调查发现,老年人慢性病以及老年性疾病患病率高达85.78%,其中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骨关节病等成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这些疾病恢复慢,病程长,并发症多,造成的残障或功能障碍严重,而中医药在治疗老年人慢性病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决定了社区、养老机构或是老年人家中需要相关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人员。

二福建省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业人员现状

(一)年龄结构偏大

通过调查发现,现阶段,福建省养老服务人员队伍多以中年人为主,其中40-49岁,占总人数的50%以上,50岁以上所占比例约为28%,30-39岁所占比例约为15%,而年轻人员比例相对比较小,仅约占7%。虽然中年人在老年护理岗位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领悟,但与年轻人相比,他们缺乏养老服务基本理念、基本知识,老年人养老护理得不到保障。

(二)文化程度偏低

护工是福建省老年护理人员的主力军,她们多数是城市下岗职工或农村务工人员,文化程度只有初高中,基本上没有护理或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知识的限制,这些养老护理人员无法为老年人提供更高层次的养老护理服务,根本无法适应养老服务模式的转变。

(三)专业化水平较低

从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来看,目前,福建省养老服务团队的整体专业性较差,他们基本上没有或很少接受过系统的老年服务教育与培训,不具备老年护理保健和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多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来进行工作,所做的仅限于一般的生活照料,难以应对诸如精神慰藉、专业护理、心理沟通等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

三国内外高校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一)国外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情况

(1)美国。早在1976年美国就有1275所大学、学院和社区学校开设了老年学、老年护理、养老服务与管理等学科。目前,美国已经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等多层次老年护理人才梯队。

(2)日本。日本于1994年成立了老年护理专门学校,旨在培养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人才。日本不仅有老年护理培训的专门学校,长崎国际大学、东京福祉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均开设有老年护理本科专业甚至还设立有相关的硕士、博士项目。

(二)我国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情况

在我国,从专业设置来看,全国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无论是成人高等教育还是全日制本专科专业,只有极少数院校开设老年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医学等养老与健康相关专业。目前来看,福建省乃至全国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以下三个问题:①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中,尤其是成人高等教育中,开设老年健康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较少,人才培养规模很小;②人才培养层次不够多元化,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才培养格局;③人才培养质量定位偏颇,有的中医药本科院校成人教育虽然开设有护理、康复等健康养老服务类专业,但人才培养多定位为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未能充分考虑到老年健康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四完善中医药成人教育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培养老年医学、护理学、营养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要有计划的在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和课程”,这无疑给养老服务类专业的开设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因此,各医学高等院校要紧密围绕老年健康服务业的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基本上还没有养老服务类专业的现状。

(1)开设中医老年护理学专业随着老年人对健康和就医需求的提高,提高老年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显得尤其重要。老年人特有的体质和特有的疾病谱要求老年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在大健康服务产业背景下,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以结合自身在养老保健、情志、给药、饮食与临床护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依托中医护理学科开设中医老年护理学专业,它不同于普通的护理学专业,中医护理学专业更侧重于中医护理思想的渗透和中医护理技术的学习。

(2)加快中医康复医学发展步伐康复医学的目的在于促进身体伤残后的康复进程,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使病人受限或丧失的功能最大限度得以恢复。老年人康复治疗对于预防残疾、提高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老年医疗保健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可发挥其在医疗、养生、保健、康复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增加康复医学专业设置,主要针对专业养老康复护理人员,通过专业康复和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可在养老服务中对老人特别是对失能老人群体做到专业的健康指导、康复和护理服务,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的提升。

(二)多元化补充非学历教育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为社会服务是高等院校的三大基本职能。成人教育是高校与社会联系的窗口,是扩大高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形式,高校必须坚持行使服务社会的功能,多形式开展非学历教育作为成人教育的补充。

(1)面向城市社区和基层农村开展中医“治未病”培训中医药专业人员尤其是城市社区和基层农村的中医药工作者,“西化”严重,他们中大部分多使用中成药,不能完全胜任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的“施治”工作。中医药无论养生、保健还是医疗、康复都贯穿着早期干预的思想。中医“治未病”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更适宜于老年人康复保健需要。

(2)面向社会大众普及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一是走进社区,开展送健康,送知识活动,不断丰富广大老年群众预防保健及康复知识。例如,举办“老年人中医养生科普”、“老年人药膳养生”等保健知识讲座;推进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保健操在社区的普及。二是印制并发放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健康教育手册,并结合季节变化和五运六气中医理论,发放中医药养生处方。

当前,我国老年人健康服务业虽处于发展初期,但国家推进老年人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态势已经逐步凸显。高等中医药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从学历层面到非学历层面全面渗透,逐步推进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刘翠兰.高校如何培养适应老龄社会需求专业人才的探讨[J].老龄科学研究,2014(2).

[2]傅志红,黄华.人口老龄化及高职院校专业服务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以杭州市为例[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2):117-120.

[3]许若晴,李珍,苏雁,童文琴.福建省养老服务业康复专业人才现状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123-124.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实境耦合;育人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9―0071―03

一、育人模式内涵与特征

育人模式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教师、学校及相关参与群体,为实现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形成的相互促进、协调统一的关系与组织构架[1]。当前我国高校育人模式的主要特征体现在:重视智育和德育,忽视实践技能培养;以满足部分学科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为育人方向,缺乏整体育人观念;逐步建立了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但育人的理念、方法、模式等有待完善;部分高校尝试通过外部教育力量(政府、企业等)的引入建立新型的育人模式,来帮助高校育人目标的实现。

二、“实境耦合”模式对于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意义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多强调了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侧重对学术问题的研究,而忽视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集高校、政府、企业等多家单位的资源优势,建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用人单位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培养机制。但长期以来,受高校传统办学理念和封闭的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实施[2,3],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所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实践能力羸弱、创新思维不强是必然结果。

“实境耦合”模型是为实现共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用人单位、学校多方合作的基础上,以实践过程为导向,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的育人模式。它强调进一步整合多方优势教育资源,是一种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优化合作培养模式[2]。 “实境耦合”育人模式的本质是“协同创新”培养方式,“实境”指的是真实的工作环境与职业情境,强调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进行教学与实践活动。“耦合”指学校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用人单位协同一致、互动共赢的合作,强调学校与社会各个层面的互动合作。

该育人模式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育人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把育人目标与教学评估引入政府、行业的规范体系,建立人才培养支撑体系。二是建立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融合、科研院所协作、用人单位评价等不同领域、不同手段深度参与学生培养[4],加强在育人环节中的实践训练,突出为学生提供职业目标导向的个性教育[5],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实境耦合”模型的内涵解释与理论框架

“实境耦合”培养模式是由政府主导、企业融合、高校创新、科研院所协作、用人单位评价五大部分组成,该模式为共同的培养目标所形成的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交互合作机制。政府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提供政策、平台、经费支持;公司企业与相关产业作为学校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接纳学生进行认知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工作;高校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必要的师资和学术环境;科研院所、专业机构等以联合培养、项目合作等方式为研究生提供项目研究与实践机会;用人单位则为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职业技能评估、个人发展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6]。

本文设计的“实境耦合”模型理论框架示意图如下:

四、“实境耦合”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杭州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科是浙江省首批实施“实境耦合”育人模式的试点学科。该学科强调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以社会迫切需求为培养导向,主动与政府部门协同,融合企业的生产理念,共享企业、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服务技术和研究成果,培养政府倡导、企业需要、社会满意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一)政府主导(Government guide)

1.形成政府跨部门联动机制,准确预测人才供需求,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的宏观政策。对政府来说,需要做好对研究生人才的宏观调控,不能单靠职能部门,必须形成跨部门的联动机制[6]。比如,究竟需要多少人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应当由政府多部门联合确定。同时,根据社会和产业发展要求,确定相应的人才结构,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和管理办法。

2.建立健康管理研究生信息库,动态跟踪学生素质变化、使用与配置状况。政府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研究生综合信息库,包括研究生基本信息、技能等级、专业水平、学习背景、工作经历、绩效和工作成果等[7]。同时,还需及时更新他们的相关信息,这样就为政府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与发展规划提供了翔实的依据,从而有助于提高决策水平。

3.鼓励多方力量参与育人工作,积极构建健康管理专业的新型培养模式。杭州师范大学作为浙江省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试点高校,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转变传统教学机制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政府部门应鼓励医疗机构、健康管理企业、健康科研机构等多方接纳研究生实习,增加研究生专业实习实践与教学经费,敦促高校、企事业单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供人、财、物的扶持。

(二)企业融合(Industry integration)

1.企业人才需求的融合。健康管理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健康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咨询企业、健康体检机构等企业的实际岗位知识和技能需求相结合,学院每月不定期地与省内外卫生行业领域的企业、健康管理相关企业进行全面的交流,及时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修正学校的培养方案和方式。此外,该专业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模式[8],双方互相利用资源和优势,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如图2所示。

2.企业课程教学的融合。对于专业性强、实践阅历要求高的课程,聘请了企业专业人士进行授课,并结合企业运作实际进行企业案例教学。委派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保持专业知识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并磨炼了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承担科研课题的教师,学院规定其必须参加研究生或本科生的教学,做到“产学研”紧密结合。

3.企业导师培养的融合。该专业面向部分健康管理企业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把符合条件的企业高管、技术人员纳入到硕导队伍中来,协助校内导师培养专门人才。同时,高校课程的设置要应需求而变化,邀请企业内的专业人士对教材和教学内容进行修正和更新。企业也应根据自身需要,设立一些校企合作研究的科研项目,由企业提供研究经费,高校派遣教师进行合作研究,研究成果由双方共享。

(三)学校创新(School innovation)

1.学校导师制度的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贯彻“双导师”制度。即一名研究生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培养完成,校内导师为主导导师,主要承担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培养,包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制订、课程建设、学位管理、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审核与评价、学位论文答辩的组织工作等;校外导师为辅助导师,主要承担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培养、现场调查和实习就业等指导工作,协助校内导师做好研究生培养工作。

2.学校培养方式的创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导师组优势的基础上,强调将研究生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自主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教学应采取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邀请校内外公共卫生、健康管理领域的学者、教授,于每周三中午举行学术沙龙seminar,旨在让研究生了解和掌握目前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和前沿信息;研究生自发组织开展的读书报告会,通过检索、查阅国内外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在读书报告会的平台上,把总结的最新科研成果通过PPT讲解的方式展示给同学们。

3.学校课程体系的创新。该专业根据自身特色与优势,探索出“课程+项目”的新型教学培养机制。注重教学实践基地、实验与实训教学课程、实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投入,通过“课程+项目”的形式,设立课程教改项目基金,让更多的老师和研究生参与到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中来;在学院层面开展面向研究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比赛、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比赛、办公技能大赛、辩论赛、“挑战杯”竞赛等活动,寓教于赛,在比赛中提高技能和水平。

(四)科研机构协作(Research institutions cooperation)

1.科研机构的技术协作。杭师大健康管理学院与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浙江省数字医疗卫生研究院、浙江省老年健康护理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展了广泛的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内容包括科研合作项目的现场协作、关键技术的研发、适宜技术应用的评价等,为双方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科研平台与技术支持。

2.科研机构的人才协作。杭师大健康管理学院与宁波市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疗养院等机构在提升人才队伍水平方面的合作较为显著。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单位进修、国家继续教育项目的培训与实施、定期开展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的学术讲座等,旨在进一步提升双方人才队伍的职业素养,强化技术服务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服务意识[9],促进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

3.科研机构的成果协作。科研机构能够为高校提供合作研究的技术研究成果,高校则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最新的教育、教学内容,因此,这些科研机构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成为卫生管理与健康管理行业领域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和转化基地。目前,有多家科研机构已启动了今年的培养计划,为健康管理硕士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并从学生中选拔优秀人才留院工作。

(五)用人单位评价(Employer evaluation)

1.“四评一对照”考核方式。健康管理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一般包括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管理企业等不同类型单位。这些单位在毕业生工作满一年时,往往采取“四评一对照”的考核方式,对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职业态度、服务技能、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四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即“四评”;同时根据毕业生“四评”结果,对照毕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建议。

2.“帮带式”教学管理关系。用人单位和高校在研究生实习和见习环节中已形成了“帮带式”关系,即用人单位每年派专人负责研究生实践教学、毕业实习及质量跟踪,与健康管理学院教务科、研究生办公室及时互通学生见习、实习事项,定期与研究生导师进行业务联系和合作指导。学院则要求学生定期向导师和教务部门汇报实习、见习情况,了解学生动态,根据其实习表现评判其专业实习的学分,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实习单位。

[参考文献]

[1]赵婀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让最好的学生“冒”出来[N].人民日报,2012-11-23.

[2]史忠健.从“教学外置 社区耦合”到“实境耦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模式的形成与发展[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3]王芳.产业对接背景下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耦合管理模式[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4]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

[5]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3(05).

[6]王雄.高校德育工作隐性化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04).

[7]肖敏.建立研究生教育三维质量保证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06).

大健康人才培养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证,分析当前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给出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结合所在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确立“一个主线、二个面向、三个维度、四个融合、五个意识、六个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构建“多元化、全方位”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四阶段、五居次”矩阵式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模式。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校企协同

0 引言

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应用型本科的重要途径。从国内外实践看,协同创新多为组织内部或者组织之间形成的分享机制,特点是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各展所长构建合作平台,进行全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当前,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协同创新的路径,推进科教兴国、追求自身发展,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当前,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教育依然面临目标定位不清、创新机制不活、工程实践重视不够、与社会结合不紧密等弊端,这些弊端已经严重影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制约我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作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类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根据自身特点,在长期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一个主线、二个面向、三个维度、四个融合、五个意识、六个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定位,构建了“多元化、全方位”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形成了“四阶段、五层次”矩阵式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促进了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1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人才培养机制是指构成人才培养体系下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人才培养体系运行的条件和功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手段、约束和激励机制等。能否培养出大量的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机制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大量培养。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实践表明,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校现存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1)当前的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目标不清,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导致人才创新意识淡化的现象。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以培养知识型、学术型人才为根本目标。这种以知识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阻碍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不动脑,不动嘴,不动手,导致学生主体精神和主动性弱化;另一方面,知识学习主要是注入式的,强化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创新所需要的思考力和判断力被扼杀了,因而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而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导向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取代以知识传授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教育是超越知识传授的新教育观念,着眼于人的全面素质并兼顾社会需求,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着眼于包括品德、知识、能力、身心健康在内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一定会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必将进一步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同时,实施素质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塑造人的创新精神,才能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土壤和养料。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应以素质教育的理念做指导,探索适应创新人才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制订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发现式、案例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必将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2)当前的创新人才培养存在手段不足、没有构建有利于创新实践的支撑平台等问题。目前创新教育主要侧重课堂说教,缺乏来自一线的创新需求的驱动。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能紧密联系,学生缺乏解决社会生产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不能发现生产实际的真正需求,创新成果也就不可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其实,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离不开来自生产实际的需求。学校开展的创新教育无论多好,都不能取代社会和企业的教育功能。高校积极主动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和发展平台,吸引企业参与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借力企业服务企业。让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开展创新课题研究、共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成果产生和转化。

(3)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存在重统一性轻个性,重约束轻激励,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且评价手段单一,以标准化替代个性化评价,导致创新期望淡化,泯灭学生创新冲动与天性。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创新和创造的心理和心智因素疏导和诱导,没有充分保护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冲动。学生要成长为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通过教育思想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课程设置的优化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尤其创新实践的教学改革等手段来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和实践,在学习、实践中培育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高校通过创新氛围营造、创新实践体系构建、激励评价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学生乐于实践、善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挑战自我,产生创新冲动和创新欲望,突出个性学习和自主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自主创新,保护好学生的创新冲动,允许和鼓励多元、独特和个性化的思维存在。高校还应积极搭建好创新实践平台,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氛围和自由民主氛围。

2 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导的创新人才培养理念

陶行知先生一生倡导开放型、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这具体表现在他创造的“生活教育”理论上。“生活教育”包括3个基本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坚决反对死灌死背死考,徒把教育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强调“教学做合一”,要求科学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进步,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生活即教育”强调生活决定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都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它在教育本体论层面上揭示了生活是教育的原型,既为从根本上批判学校中心主义的传统教育制度设置了一个历史原点,又为现代教育的走向展示了对教育原点的回归和超越。

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类专业是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作为立足根本,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突破口,以校企协同创新和发展为平台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实施包括促进学生品德、知识、能力、身心健康在内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主线、二个面向、三个维度、四个融合、五个意识、六个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即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始终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和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以学校培养、社会培养、自我培养进行多维度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融合统一;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融合统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培养融合统一;专业教育、工程教育、职业教育融合统一,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工程意识、职业意识和国际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获取能力、工程实现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在社会生产的“做”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做”中产生专业学习需求和形成专业认同,从“做”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从“做”中生成和创造新知识,从“做”中涵养基本人格和公民意识;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实际中体验“做”的标准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创造性。

2.2 “多元化、全方位”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在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全面开展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嵌入式人才培养,实施创新教育。目前已先后与中兴通讯、东软集团、江苏微软、文思海辉等20余家知名企业成立校企协同创新联盟,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发展平台,成立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实施校企共同培养工程型师资70余人次,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企业教育实践基地20余个,共建华为网络、思科网络、Oracle、苹果IOS开发、Microsoft技术中心等多个创新实验室,与中国移动游戏基地、南京多禾信息有限公司共建“移动互联网”和“Andriod应用”创新实践基地和创新学习俱乐部,分别与江苏微软和Oracle上海公司共建“江苏微软晓庄技术中心”和“ORACLE工程教育中心”等校内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趋势科技共建“信息安全研究所”,与东软集团共建“教育软件研发中心”,与南京市科委共建“南京市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中心”,与东软集团共建“东软软件学院”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校企协同发展机制,实现企业在参与工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成为自身人才培养和储备、项目研发、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受益者和利益相关者。

在该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上,孵化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科研成果。与江苏微软、文思海辉、东软集团、中兴通讯、趋势科技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展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域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软件测试、操作系统、Web程序设计等多门基于问题探究式、案例讨论式、项目驱动式重点课程建设。与多家企业联合编写了Java EE项-目实训MVC框架技术应用、基于Andriod的手机软件开发、Oracle数据库实训教程、SEO搜索引擎优化与PHP开发、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教程、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网络规划与综合布线等多本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教材,初步形成了独具晓庄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材系列”。这些教材和课程资源案例大部分来自于企业生产一线的实际,丰富了学生的实际操作的经验和能力,使学生熟悉了生产一线的实际需求,为进一步的创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南京晓庄学院师生积极与相关企业合作进行项目研发和科技攻关,为南京多禾信息有限公司开发了近百款手机教育游戏软件和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已经上线运营,为合作企业创收了近百万元的利润。南京晓庄学院师生积极承接企业横向课题,为企业开发多项软件产品,解决多项技术难题。这些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需求和技术攻关课题,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了南京晓庄学院创新人才培养。

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初步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良性循环新机制,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提高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2.3 “四阶段、五层次”矩阵式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突出以学生的品德、知识、能力和身心健康为核心的全面发展,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建立以综合素质与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为重点的多层次、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实践性,本着“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紧扣学校应用型本科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学生核心竞争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知识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并重,逐步构建了初始阶段、探索阶段、成功阶段、反思阶段和平台载体层、实现手段层、心智体验层、能力素质层、研究过程层的“四阶段、五层次”矩阵式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模式(见图1),将能力素质培养和行为素质培养(心智体验)作为创新教育过程的核心环节,将人的“能力”成长过程与人的“心智”成熟历程融合统一。

3 建设效果

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以来,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品格、专业素养、人文精神、工程能力、团队协作、创新创业意识以及身心健康的全面协调发展。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也为师生服务地方企业,进行学术交流、产品研发、企业人才培训、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施以来,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社会影响力也得到较大程度认可。我们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实践,支持大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以及数学建模、程序设计、中国机器人等高水平学科竞赛。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兼顾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实践,着力建设重基础、宽口径的特色专业,以校企联合为手段,为科学研究和信息技术产业输送高素质的创新型工程实践人才。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相关成果获得2012年南京晓庄学院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得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成为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计算机实验示范中心成为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成为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基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分别成为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校企联合嵌入式人才培养”实施单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成为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与南京市科学与技术委员会共建的南京市基础教育资源网络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准成立,软件工程专业成为南京晓庄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先后获得中国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6项、二等奖40余项,获得省部级机器人、程序设计、电子设计等各类竞赛奖项100余人次以及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6人次,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近10项。近年来,南京晓庄学院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受到省级以上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江苏经济报》《南京日报》《扬子晚报》等10多家媒体对南京晓庄学院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情况进行相关报道。

4 结语

南京晓庄学院在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期实践与探索中,始终坚持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明确“一个主线、二个面向、三个维度、四个融合、五个意识、六个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定位,构建了“多元化、全方位”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形成了“四阶段、五层次”矩阵式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促进了南京晓庄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品德、知识、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1):381-383.

相关期刊更多

广西水产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水产学会

科学健身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光明日报社

纺织服装周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