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中心方案设计

体育中心方案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中心方案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中心方案设计

体育中心方案设计范文第1篇

⒈规划方案构思说明

⑴森林广场

本设计为整个用地提供一个人们能在其中自由行走和从事各种活动的森林。

①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位于长安街西延长线与通过颐和园万寿山的南北轴线的交汇处。我们设计了一个在城市空间形态上与上述两轴线上诸节点(颐和园、天安门广场、西单文化广场、中华世纪坛)相似的森林广场。

②森林广场的设立,为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周边稠密的居住区提供了一个最恰当的城市空间。

⑵地面和边界

本方案将整个用地看作是一个均等的界面,采用多种质感的、人们可在其上活动和行走的地面,并将其进行随机安排,最大效率地运用土地,并为赛时人员疏散提供最大的空间。在远期规划中,整个用地将没有阻挡人们行走的边界,它将成为一个与周围城市空间全面融合的市民活动中心。

⑶浮动的岛

本方案将用地内的各类设施设计为一个个在绿色海洋中的岛屿,这些岛屿在设计阶段是浮动的岛,所有的人都可以改动岛的位置,以便使其更合理,而这些改动将不会影响规划的构思。本方案是一个最易修改的方案。

⑷灵活性

本方案将树按8m×8m网格布置,并全部采用可行走和使用的地面铺装,同时四周全部开敞,为场地的使用提供了巨大的灵活性。

①活动内容灵活安排

设计者和管理者可以不受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在用地内安排各种供人们使用的设施和空间,各种质地的铺装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多种可能性。

②奥运期间人行出入口的设置

管理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安全的考虑,随意改动观众出入口的个数和位置。

③停车场

根据使用要求可以随意增减临时停车场。

⑸布局

“岛屿”和建筑均南北向布局,以便和传统北京城市格局相一致,并且能达到节约使用土地的效果。

⒉功能布局说明

⑴赛时:根据本地块安排的三大赛事和赛时商业配套设施的功能要求,将建筑设施结合“浮动的岛”规划为四个分区,其中以三大赛事(棒球、篮球、垒球)为主题的三个南北向排列的矩形运动区面向复兴路顺序展开,并与西四环路形成迎向主要人流的扇形空间,极大地满足了举行大型比赛的人流集散问题。商业配套设施位于场地的东北角,位置相对独立,既解决了赛时商业设施自成系统与比赛互不影响、易于经营的要求,又为临近西翠路地区的大片居住区提供了一个新的商业亮点。三个矩形运动区自东向西依次为垒球区、篮球区和棒球区。区域之间布满树木,有各自的路网和停车场,互不干扰。其中,篮球区居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另外,由于棒球区尺寸的限制,将一个棒球热身场置于邻近篮球区上。为使热身场与棒球比赛场连通起来,在主干道下开通了一个专门为运动员通行的地下过街通道,解决运动员与普通观众及车辆的分流问题。

⑵赛后:整个建筑格局仍沿袭赛时的规划布局,保留篮球馆和商业配套设施,拆掉棒球场、垒球场及附属设施,新建五棵松游泳馆、文化活动中心、商业娱乐中心及室外体育场。在新建过程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包括下沉广场、路网、停车场等),保持赛时建筑用地的大小不变,将新建项目按使用性质进行组合,仍布置在赛时四个分区上。游泳馆与足球场、田径场组合在一起,建于赛时棒球区内;赛时篮球馆与新建商业娱乐中心及室外篮球场形成完善的篮球岛区。文化活动中心位于赛时垒球区上,并结合地形设计了一个可调节水面的水池,水池无水时为室外露天剧场。商业服务设施仍沿地段北侧布置,由东向西加建二期工程。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将篮球馆的商业娱乐部分与篮球馆主体分开建设,以形成独立的商业娱乐中心。其原因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开建设可节省一次性投资。

②分开建设可使商业娱乐设施不受篮球馆功能、空间的限制,易于使用。

③分开建设可方便独立经营,同时相互毗邻又可互通有无,结合管理。

⒊景观环境规划设计说明

⑴地形

本方案本着“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精神,将整个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为一个绿色的森林广场,各个建筑场馆掩映其中。结合使用要求,人工造园设计了三个下沉广场和三个人工绿坡,无论是下沉广场,还是人工绿坡都满足了人车分流的功能要求,同时形成了垂直立体的、无限延伸的绿色景观。

⑵气流

采用最先进的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技术,进行风环境的数值模拟预测。

使得整个体育中心内的每一建筑物的布局以及体形,均经过计算机模拟对其环境气流的速度场和压力场进行分析,最终在人员活动区域产生最适宜的气流组织,避免了由于高大建筑物所造成的局部风速过大现象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将“科技奥运”这一主题贯穿于奥运场馆设计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⑶树

形成森林的树以8m×8m的网格均布,并可根据使用功能在2m×2m的范围内移动,使得树木排列既有规律,又避免了单调感觉。单元的确定充分表达了方案的灵活性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人可自由地在林中活动,不受以往大多数设计中绿带草地划分的约束,同时在紧急情况下,车也可驶入林中,可以说规则的树木排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最有效、最不易破坏、最自由的城市绿色空间。

树种的选择考虑了北方干燥寒冷的气候特点及经济合理性,选用当地的常绿树和高大速生的落叶乔木。由于北京风沙较大,防风成为森林的主要用途,通过计算机风模拟试验,计算出本方案各区域的风速图,结合风速模拟图,规划调整树种及树冠大小,创造出良好的气候环境。

⑷地面材料

本方案地面均采用硬质铺地,无大片只供观赏的草坪和水面,按8mx8m网格自由铺设9种不同材质、肌理的地面铺装,包括卵石、石材、木材和间草铺地等,这样不仅增加了整个森林广场的情趣,而且极大地表达了可选择性和可创造性,人们可自由地从事各种室外活动,并可对室外景观不断地推陈出新,而不受旧有设计的限制。

⑸标识

本方案在森林广场中,设64m×64m网格均匀布置了一些标识构筑物。这些标识构筑物多为可移动、可拆装的报亭、冷饮亭、雕塑,甚至于只是一个室外亭台。每个标识都有明确的定位,人们可通过它们很容易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获得更多的信息。这些标识可根据需要灵活取舍。

本方案提出的是一个灵活、机动,满足森林广场使用功能的标识概念。

作者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收稿日期:2002年7月

风速水平分布图/赛后

模型照片(二)

模型照片(三)

节点F

节点B

总平面图/赛时

鸟瞰图/赛时

绿化系统图/赛时

鸟瞰图/赛后

总平面图/赛后

绿化系统图/赛后

模型照片(一)

地形分析图

五棵松篮球馆

五棵松篮球馆

方位标识图

节点索引图/赛时

节点C

节点E

节点A

体育中心方案设计范文第2篇

青岛国信集团承担国企使命,完成了胶州湾隧道、青岛体育中心、青岛大剧院、中国蓝色硅谷等重大工程的建设工作,青岛“青黄不接”的大交通难题成为历史、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的胜利举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它们是青岛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我有幸亲历了这些重大节点工程。

海底隧道贯通城市“主动脉”

“青黄不接”这个词在青岛具有特殊的含义。青岛与黄岛近在咫尺,却隔海相望,形成了“青黄不接”的态势。为了连接“青黄”两地,市政府批准相继开通了海上轮渡,建设了胶州湾高速公路,一再拉近胶州湾两岸的距离。但年均50多天的浓雾大风气候,使得“青黄”之间缺少一条真正意义的全天候通道。

2003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规划建设海底隧道的设想。2006年1月,项目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胶州湾隧道的建设任务压在了国信人的肩上。

作为我国第一批开建的海底隧道,也是我国最长的海底隧道,胶州湾隧道从设计、施工到管理,业内一无实践,二元经验,三无规范。隧道全长7800米,双向双洞六车道设计,建设规模宏大,地质、水文条件复杂多变。回首四年多的建设历程,我和我带领的建设团队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施工环境和未知风险,经历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为做到整个建造过程安全可控、万无一失,相关的论证、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均采取非常措施,安全理念贯穿于隧道建设的始终,实现了工程质量的高水准建设。

一是科研攻关、精心设计。投入科研经费4500多万元,立项22个科研课题,和国内外20多家科研机构进行科技攻关和咨询,结合本工程申请了国家“863计划”课题2项,专利技术12项,120篇。绘制施工图67册,7200余张蓝图,设计的隧道C50高标号耐久性混凝土、C35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多重防腐锚杆、可维护式排水系统等一批先进技术在国内都是首次采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二是精细施工、安全生产。工程采用钻爆法开挖,全程使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超前支护、预注浆加固、光面爆破和减震措施均在实施中得到大量应用。同时对支护断面进行实时监控测量,确切地预报破坏和变形等未来动态。坚持科学施工、以人为本、环保可靠及人工化管理,土建施工创造了安全生产零死亡率、零工程事故的良好纪录。

三是科学组织、规范管理。围绕建设人文隧道、科技隧道、绿色隧道的目标,进行精心的施工筹备组织。先后邀请15位两院院士和设计大师,召开50余次专题研讨会对勘探、设计、施工方案进行反复研讨和论证,编制了《青岛胶州湾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青岛胶州湾隧道综合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指导施工和质量、安全控制,为隧道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工程建设期间,隧道建设系列丛书《科研与实践》等一大批科研及管理成果问世,标志着自该工程交工起,我国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隧道设计、施工、管理技术体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孙钧院士这样评价:“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走出了由隧道大国迈向隧道强国最坚实的一大步。对我国隧道工程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胶州湾隧道自2011年6月30日通车以来,运行平稳有序,车流安全顺畅,成为连接青岛与黄岛间最快速、最便捷、最经济、最环保的唯一一条全天候“黄金通道”。截至2014年3月15日,隧道累计实际车流量2166万辆,累计标准车流量2819万辆,日均运送乘客16万人次,车流量年均递增26.5%,有力地促进了胶州湾两岸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推进了同城一体化进程,长期制约青岛发展的“青黄不接”的瓶颈问题得到彻底破解。

建设体育中心

2005年10月23日,在十运会闭幕式上,时任山东省省长韩寓群从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手中接过了全运会会旗,十一运会的主办权交到山东人民手中,这是山东首次承担这一全国最高级别体育盛会。青岛在十一运会中承接了12个项目的比赛任务,其中5个项目安排在青岛体育中心体育馆、游泳跳水馆和综合训练馆。

2006年11月16日,市政府下发文件,决定由国信公司接手青岛体育中心的建设任务,当时距离十一运会青岛项目的举办还有不到3年半时间。接到这个任务,我随即召集会议,抽调专业骨干组成建设团队启动项目筹备工作。随后的几个月里,便是紧张的方案比选、设计深化、工程招标。到2007年9月份,三个比赛场馆都进入到实质施工阶段。

从接手项目到2009年初竣工落成,国信青岛体育中心规划设计、施工组织、场馆运行整个过程均体现了高标准。体育馆造型取意“宝石”,造型独特,由法国喜邦公司、中国建筑西南院联合设计,成为我国体育建筑领域中西合璧的代表作。游泳跳水馆造型取意“贝壳”,与宝石体育馆形成“宝贝”组合。馆内设标准比赛池、训练池、跳水池各一座,硅藻土水处理系统可与“水立方”相媲美。综合训练馆设的标准固定冰场是一大突出亮点,它的建成为我国体育实施“北冰南展”战略迈出了关键一步。青岛体育中心的实施攻克了一系列施工难题:体育馆网架和游泳跳水馆网壳都是不规则的双曲面屋顶结构,造型国内唯一,来自清华大学在内的业界一流专家亲自参与吊装方案论证。综合训练馆预应力梁跨度达41米,为国内最大,其振动测试及舒适度研究填补了国内研究空白,截至目前,同济大学还在继续此项研究工作。

2009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完美谢幕,青岛体育中心成功经受了大赛考验,在这里共诞生奖牌81枚。全运会的举办大大提升了体育中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体育中心不仅能够承接国内外重大赛事,还是青岛开展全民健身和娱乐休闲的重要场所。

高标准承建青岛大剧院

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青岛和国际上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改变青岛市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的现状,青岛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一批标志性的文化设施”,青岛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将青岛建设成为现代文化名城和区域性文化中心”。青岛大剧院的建设被提上政府工作日程。

青岛大剧院工程是建筑、美学、声学等十几个学科的高度集成,项目建筑面积87000平方米,主要包括1600座歌剧厅、1200座音乐厅、400座多功能厅、3473平方米艺术交流中心及10881平方米接待中心等综合辅助区域。该项目建设工期历时漫长的5年又2个月,于2010年10月竣工,整个组织过程可以说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德国GMP建筑事务所首席设计师麦哈德・冯・格康先生亲自主持了建筑方案设计,来自全国的近40家一流专业队伍参与建设。空间桁架结构设计的屋面格栅铝板,板幅面积、铝板用量、结构复杂程度皆为世界之最。凭借出色的现场组织、高超的施工工艺和一流的质量控制,青岛大剧院工程于2011年荣获我国建筑行业最高质量荣誉一“鲁班奖”。

青岛大剧院已成为青岛名副其实的文化航母,她既能承担高水平赛事和演出,提升着城市的文化水平,又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享受高标准艺术享受和日常休闲锻炼的理想场所,从而给素有体育、艺术优良传统的青岛,增添了高标准的双翼,在蓝天碧海间,翱翔得分外从容矫健。

承建中国蓝色硅谷助推蓝色经济

2011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蓝色硅谷”的战略构想,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岛涉海机构集中、海洋研发人才密集的优势,加快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抢占海洋产业技术发展前沿。开发建设蓝色硅谷是市委市政府着眼于我市当前发展新阶段、突破现在城市空间框架束缚、谋求创新发展蓝色跨越的重大部署。

开发建设蓝色硅谷,关系青岛发展全局和长远,任务繁重,在选定硅谷市场开发主体上,市委市政府又一次将目光投向国信。2012年4月,国信公司授命正式接办开发建设蓝色硅谷事宜。

按照规划,蓝色硅谷涵盖“一区一带一园”,规划陆域总面积35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25平方公里。先期开发内容包括国际海洋科技教育中心、国家海洋科技示范区、青岛滨海科技新城。拥有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中心、成果孵化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中心的青岛,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海洋科技的桥头堡、核心区,其中自然凝聚着国信人的奉献和担当、智慧和能量。

体育中心方案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 : 被动式节能技术设计策略体育建筑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1 理清几大建筑的概念

时下在建筑设计领域充斥了各种新的词汇,为了使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更加有的放矢,我们还是有必要把一些概念加以明确和区分。

节能建筑:是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提供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代表的是高效率、环境友好而又可持续的建筑。绿色建筑不但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居住、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地利用能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它是实现“以人为本”、“人-建筑-自然”三者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地设计和建造居住、办公、商贸、生产等用房。国际上,通常认为“生态建筑”体现三大主题:一是以人为本,健康舒适;二是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三是与周围生态环境的协调。总之,生态建筑是一种具有复合功能的建筑。

可持续建筑:指以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建筑,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到这些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可持续建筑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

以上各个建筑的内涵既有交叉也有不同。生态建筑归纳起来称为“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可持续建筑包含了低碳和绿色建筑,其关注的内容和着眼点更加广泛而完整。

但无论我们如何定义,显然,绿色建筑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建筑节能广泛得多。我国在2006年颁布实施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就明确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五个方面的绿色建筑特征指标和技术要求,应该说颇具中国特色。同样,世界其他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包含的具体内容、要求、权重、评价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无一例外也都会强调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的负荷越小,建筑也就越“绿色”,可以说绿色建筑的核心理念就是环境友好:人造的建筑物在何种尺度内适宜,与自然环境能否构成一个可循环、可持续的依存关系。

建筑节能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低能耗往往是构成各类型绿色建筑最主要的特征,而且对于一般民用建筑,保温隔热的低能耗围护结构体系还是实现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基础。低能耗也意味着更少的污染物排放,可以说,节能是绿色建筑的必要条件。

建筑节能技术是实现绿色建筑的重要措施,分为主动式节能技术和被动式节能技术。主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如污水源地源热泵系统、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冰蓄冷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等的应用需要大幅增加初期建设投资,相应的,其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费用也比较高。体育建筑项目一般都为政府投资,而且多为城市重点发展区域的启动项目,在建设资金和后期运营上都受到很大的局限,主动式节能技术应用无法在短期内通过节省能源费用收回初期投资,导致其无法广泛、全面、充分地应用于体育场馆的建设中。被动式建筑节能技术则是以非机械电气设备干预手段实现建筑能耗降低的目标,具体指通过建筑功能的合理调配,有效利用基地,多类型建筑体量的合并,多功能综合设计利用,在建筑规划和设计中通过对建筑朝向的合理布置、遮阳的设置、围护结构的保温等细部节点的技术措施采用,通过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来实现建筑能耗的降低。就体育建筑场馆的建设而言,动辄一场多馆的建设规模为以建筑手段实现节能目标的被动式设计策略提供了很好的实验平台。我们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建筑所的设计团队通过多年的体育建筑设计实践,结合国内外案例的技术考察,总结了一些适用的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供设计同行参考与探讨。

2 多类型组合设计策略

多类型组合设计策略是指多个独立元素组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力,侧重强调多种元素组合后所表现出的整体生命力。不同功能建筑的组合设计对使用者不但不会产生负面影响,还会带来很大的便利。更重要的是,这将为建筑的节能提供有利条件:多功能组合设计使所需的室外交通空间减少,建筑内的公共活动空间可以共享,减少了建筑的用地面积,从而有效地节约了土地资源;另外,组合设计后建筑外墙面比各自独立设计时减少很多,设备管线大大缩短,一些公共服务配套空间也可以共享,建筑总面积比各自独立设计时也大为缩小,从而降低了土建及基本设备的投资。对于体育建筑集群设计,体量的合并对于整体形象也会更加饱满,更加富有冲击力。

图1 靖江体育中心 图2 上海金山体育场

靖江体育中心方案中(图1),我们充分运用不同功能组合设计策略,把体育馆和游泳馆合并,形成一个在体量上可以和相邻的体育场相当的综合体,同时在功能上可以借助训练场地的隔墙变换,使长期闲置的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另外我们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昆山体育场和上海金山体育场中(图2),创造性地在看台下布置了星级酒店、体育用品商店以及超市,本着“以商养场”的原则,都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不仅使非赛时的闲置配套用房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也创造了一个可以有良好视线观看比赛的酒店空间,赛时相当于包厢,非赛时可以俯瞰绿茵。

可以看出,多类型组合的模式致力于寻找不同类型空间的最佳结合点,使几个方面在使用过程中相互促进,收到1+1>2的效果――这里每一种功能未必是最好的,但是它们并置在一起所产生的多功能复合优势是单一性的体育建筑所无法比拟的。

图3 多功能复合模式

3 多功能复合设计策略

多功能复合设计策略侧重于同一空间的多功能利用,复合空间的体育建筑不应再以单纯容纳体育比赛为目的,而是为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提供多功能空间。这就要求从市场规律、供求关系、消费趋势等多方面认识场馆的设计,为场馆的日常使用提供多种可能。

“建一个等于建多个”的思路在节能环保方面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我们在体育场馆设计中,深刻认识各类竞技项目对于空间的要求,充分挖掘空间的潜在生命力,使场地具有更强的适应性、灵活性、可变性和延展性,在非赛时可以和其他功能,比如观演、集会、会展、群艺、训练等相结合直接对外开放经营(图3)。

在已经建成的昆山体育馆、潍坊体育馆、克拉玛依体育馆以及福建大学生体育中心体育馆等项目里,我们坚持使用了三边看台围合场地的平面布局(图4),这样的布局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通过第四面的活动看台的灵活布置使比赛场地和训练场地合二为一,形成一个超大的、完整的室内场地,从而达到扩展使用功能的目的,甚至可以变换训练场地为舞台和候场区,比赛区域为观众看台区,形成一个近万人的室内大剧院,弥补常规观演建筑人数受限的缺憾。

图4 三边看台围合场地的平面布局

图5 绍兴体育中心

绍兴体育中心方案中,我们更是把任务书中的展览馆、训练馆和体育馆相结合(图5),通过把比赛馆的第四边活动看台灵活移动, 形成一个可分可合的150m×80m的巨型室内无柱空间,不仅远胜于以上要求的会展及体训功能,更在扩展功能上给人留下遐想空间。

4 自然采光及通风设计策略

自然采光及通风是最直接的降低能耗的手段。体育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建筑,很多赛事空间不能产生眩光。因此,我们在昆山体育馆(图6)和汕头游泳馆(图7)项目里,采用了特氟龙PTFE膜材顶部整体采光和局部采光带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因为建筑进深过大而导致的室内自然采光不均匀的问题。白天,自然光的照度能满足比赛训练的要求;晚上,顶部的反射光不仅满足了赛场上的照度要求,而且为建筑提供了内透式泛光景观照明,减少了泛光照明所需的设备投资和能耗。 图6 昆山体育馆内景

要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效果,规划布局上首先要考虑夏季主导风向。但是体育建筑有自己的特殊性,规范中对于室外体育场地必须南北向的严格要求,使体育场在形态上只能通过罩棚的形态来引导风向。建筑内部的气流组织形式一般分为横向的贯通式和竖向的下进上出式。在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项目中,我们充分利用了网球馆的特性,完成了国内首个可开启屋盖的室内网球比赛馆(图8,9)。巨大的屋盖的运行开启过程成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场景,也使建筑本身成为赛事的标志性亮点。

图7 汕头游泳馆内景

图8 旗忠网球中心

5 外墙保温及外遮阳设计策略

建筑外保温技术在国内已经作为节能规范强制执行,但其用于体育建筑中还有些新的设计问题值得关注。比如,大空间内部要考虑吸声,否则混响时间太长,影响运动员的感受;金属屋面要考虑隔声,否则下雨会引起“敲鼓”效应;对于环境比较潮湿的游泳馆,其吸声及保温材料的维护也是经常遇到的难题。因此,如何把吸声、隔声材料和外墙、屋面保温材料有效地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沈阳奥体中心游泳馆项目中,我们尝试采用了透声、隔气的杜邦PVF膜,使其在室内外温差有60多℃的北方气候条件下,仍然能够正常运转。

图9 旗忠网球中心

筑外遮阳策略包括水平遮阳、竖向遮阳、混合遮阳、外遮阳帘、内遮阳帘等。体育建筑由于其巨大的尺度关系,往往会在立面处理上忽略细部的设计,而遮阳装置的设置恰恰在小尺度上提供了细部设计元素。在沈阳奥体体育馆项目中,我们尝试在玻璃内侧附属金属穿孔板,既起到遮阳的效果,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 图10沈阳奥体游泳馆立面纹理图11 沈阳奥体网球中心悬挑大屋盖

立面纹理,取得了和谐的外立面效果(图10)。同时,大悬挑的屋盖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遮阳方式。比如在沈阳奥体网球中心项目中,我们设计了进深超过20m的大屋盖,形成了强烈的虚实阴影关系,既烘托了建筑本身,又使整个建筑群体充满变化,和而不同(图11)。

6 热反射及屋面覆土技术策略

反射热量是克服热导效应的一种技术措施。体育建筑的集群化使大体量的体育建筑之间很容易形成组

图12 淮安体育中心

团内的热岛效应,加大了建筑室内的能源负荷,所以墙面和屋面尽量考虑采用浅色材料以反射热量。绿化屋面也是当下很常用的一种节能措施。当平屋面上的找坡层平均厚100mm,再加上覆土厚度为80mm的屋面,其传热系数k<1.5W/(m2・k);而当覆土厚度大于20mm时,其传热系数k<1.0W/(m2・k)。因此,夏季绿化屋面与普通隔热屋面相比较,屋顶表面温度平均要低6.3℃,屋面下的室内温度平均要低2.6℃。可见,屋顶绿化作为夏季隔热措施有显著的效果,可以节省大量空调用电量,而且还可以降低周围建筑的环境温度。在淮安体育中心方案设计中,我们大量使用了绿化屋面作为停车场的顶盖,避免了大量的硬质铺装路面暴露于日照之下,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完全无机动车的体育公园的概念(图12)。

7 结语

在不增加初期建设投资和运营维护费用的条件下,使体育建筑场馆变得更加绿色,不仅是每个建筑师的心愿,更是引导社会正能量的建筑发展之道。因此,我们希望今天在大家广泛关注主动节能的高技术的同时,能更多地应用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多地回归建筑的本质。

注:此研究为上海院院青-10-1类-0013-建 科研基金支助项目。

参考文献

[1] 于鹏. 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游泳馆及网球馆[J]. 城市建筑,2010(11).

[2] 于鹏,赵晨,苑志勇. 3E理论在体育建筑实践中的应用[J]. 现代建筑技术,2011,53(3).

[3] 潘海迅,赵晨,于鹏等. 建筑创作中的人性化表[J]. 城市建筑,2009(11).

[4] 魏敦山,赵晨. 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J]. 建筑学报,2006(8).

[5] 于鹏. 整合才是力量――金山足球场建筑设计随想[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081(15).

体育中心方案设计范文第4篇

为了保证奥运会主办成功,规避“后奥运现象”,在探索2008年奥运场馆的建设与投融资的新模式上,北京市政府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政府少投资、企业市场化运作的相对较高的投资效率,为规避后奥运现象的后奥运经营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北京市政府和北京奥组委贯彻“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摒弃体育场馆以往那种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经营、财政补贴亏损的旧模式,实行金融创新。对于由北京市负责的新建奥运场馆和配套设施项目,北京市政府在保证必要投资的基础上,采用项目法人招标的方式进行建设,由中标的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融资、设计、建设和运营;通过运用特许经营模式,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建立社会化的投融资机制,有效地控制了政府投入,相应减轻了政府的投资负担和项目的运营风险。其中,国家体育场即“鸟巢”项目采用PPP融资模式,即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该项目是唯一由政府出资的项目,政府预计投资15.6亿元,占总投资的52%。国家体育馆、国家会议中心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项目,则全部采取BOT模式,即建设-经营-移交的模式。

上述PPP模式与BOT融资模式,都是以政府或所属机构对中标方从事项目建设和经营提供一种特许权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又可称之为特许经营的融资模式。它们灵活组合的好处与创新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对项目发起人――政府来说,实现了较少的股本投入甚至100%的融资。北京市新建奥运场馆和配套设施的资金绝大部分来自于社会资金;“政府主导”的作用主要通过法人招标的组织、引导、协调和监督,参与项目布局和方案设计的审批,以及特许权的授予等方面体现。

第二,PPP模式与BOT融资模式是一种将特许经营与融资整合在一起的模式。从融资角度来讲,这种融资方式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从特许经营角度来讲,BOT是政府行政许可。这种融资方式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因为其中的“特许权”在发挥作用,政府通过运用特许经营模式和政府企业合作模式,把本来属于自己专有的权利许可授予民间资本或者外资使用,吸引企业投资建设,从而使政府通过利用投资企业的资金解决了政府的融资问题。特许经营是规范奥运场馆经营权利、义务的基础。

第三,以往人们对融资的理解是通过各种渠道得到资金的使用权甚至是所有权,然而透过BOT,我们发现融资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资金的短缺与不足。通过BOT,尽管政府既没取得资金的使用权,也没拥有其所有权,但是,却筹集了项目的所需资金,并且也不承担到期还本付息的风险。

第四,特许经营期内,由投资企业承担风险。在政府少承担或不承担运营风险的同时,以利益驱动机制调动中标企业的积极性,促使其相对高效的市场化运作,从而有利于解决运营低效率的问题,获得相对高效的投资效果,增强了项目的盈利预期。

总之,北京市政府在探索社会公益设施――奥运场馆的投融资新模式上所进行的大胆尝试,在解决了市场化融资的同时,也为奥运场馆后奥运的良性运营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北京体育消费市场的总体分析

规避“后奥运现象”,实施北京奥运场馆融资、建设与经营的市场化运作,必须建立在对北京体育消费市场总体分析的基础上。

目前,在北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体育健身的需求与全社会物质、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同步增长。人们“花钱买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对上海、武汉、北京、广州、成都五个城市的消费调查发现,北京平均每个人一年用于体育健身的消费达到888元,在五个城市中名列第一。数字显示:1995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3537.6元,用于娱乐、健身、文化教育消费的支出312.7元;2005年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为5309元,而用于娱乐、健身、文化教育消费的支出已达到690.0元。调查显示:北京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比例约占41.4%,高于国内其他城市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乎。据粗略统计,若以每户年均体育消费200元为基数,全市的体育消费总额将达7亿元2。可见,家庭体育消费应是21世纪中国北京体育市场着重培养的买方市场。

目前,适应消费者体育健身的需求,各种适合人们健身的场所纷纷顺势兴建,而且,原有的一些大型专业性体育场馆在接待专业运动员比赛的同时,也逐渐转型为提供面向社区开放的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以充分发挥体育场馆自身的社会价值。

可以看出,2001年以来北京市体育场馆的总数上升得很快,其中各种训练房的数量增长是很大的,体育健身房类的设施很受人们欢迎。近几年,体育健身消费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全市的足球场、网球场、室内台球馆、滑冰馆、滑雪场、羽毛球馆等适合群体共同参与的活动场馆生意兴隆,参与者众多。

但是,据了解2005年在全市各类体育场馆中,只有68.1%的场馆向社会全部开放,有21.3%的场馆部分开放,有10.6%的场馆尚未开放。据访谈调查,有51%的居民认为缺少场地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制约因素。

通过上述对北京体育场馆、设施供求的粗略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未来的体育健身消费市场巨大,因此,奥运场馆的后奥运经营是有很大潜力的。

开发未来体育健身消费市场的潜力与奥运场馆的后奥运经营

开发未来的体育健身消费市场,使潜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让奥运场馆的后奥运经营风光永在,是不容乐观的事情,必须根据市场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节俭办奥运会:在保证奥运举办成功的前提下,“节俭办奥运”,这是北京市政府一开始就提出的原则。这是因为:第一,奥运场馆的投资数额越大,后续经营的维护运行费用、折旧费用、贷款利息的压力越大,从而收回投资的经营压力、价格压力就越大。第二,老百姓虽然平均收入水平提高,但是,随着住房、医疗、教育体制的改革,在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建立、健全的情况下,高档体育场馆、设施的消费能力还是有限的。

本着“节俭办奥运”的原则,相关部门曾对国家体育场项目做了多项调整与修改,节省了资金,并对未来降低能耗将有很大的改善。今后,“节俭”仍应该是我们在场馆建设后期和奥运举办的过程中继续坚持的重要原则,以便为后奥运经营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合考虑场馆的营运定位,研究开发市场:为了节俭办奥运,主要的奥运场馆都应当从法人招标、项目布局组合、方案设计等方面做充分的赛后利用考虑。但从目前的评估中来看,做得还不够。由于业主许多都是房地产开发和建筑领域的企业。因此,奥运场馆的业主多是从房地产开发、商业配套的角度考虑奥运场馆的运营,相对于从奥运场馆设置本身考虑赛后利用的不是很多。在这方面韩国首尔体育馆设计、建造的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在2002年世界杯足球比赛中,首尔体育馆被用作主赛场和开幕式、闭幕式的场地。由于首尔体育馆建造昂贵,回收资金和维护都是大难题。为此,设计者事先充分考虑了赛后利用,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有效地扩展了赛后利用的空间。由于功能齐全,首尔体育馆每月可为首尔市政府赚100万美元。

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后期必须从充分利用整个资源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场馆的功能定位及其设计、改造以及场馆资源的调整和再分配,研究开发市场,采取一些补救手段。市场开发要从现阶段开始着手,包括今后的经营方向、品种、类型,要打破传统的体育设施经营模式,同时要根据市场调研及时调整业务方向。

以奥运为契机,对大型体育场馆周边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解决大型奥运场馆的后奥运经营问题,应该针对如何以场址的公众使用与享受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管理。形成稳定的客户群对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以奥运为契机,对大型体育场馆周边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为了充分考虑场馆赛后的利用问题,方便广大市民就近到场馆健身锻炼,北京奥运会场馆在建设规划别注意了兼顾集中与分散的原则,为大型体育场馆周边的合理规划布局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奥运会场馆主要集中在北京城市的北部和西部,共分为4个区域,包括1个中心区和3个分区。中心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3个分区分别是大学区、西部社区、北部风景旅游区。在北京奥运场馆的4大区域中,奥运中心区作为场馆和设施最集中的区域,奥运会后将成为一个集展览、体育、休闲、商业等活动于一体的大型高品质区域;大学区的场馆都坐落于各大高校校园内,赛后主要用于教学、训练、比赛等;五棵松体育中心则坐落在西部社区,填补了北京西部缺少大型体育设施的空白;由于水上、马术项目是旅游者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所以顺义水上中心和乡村赛马场坐落在北部风景旅游区,为其奥运会后成为更有特色的旅游场所增强了实力和吸引力。

今后,还应结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对大型奥运场馆周边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整合以及交通、房地产开发、餐饮、商业、酒店等进一步合理规划、综合利用,以实现奥运场馆的联动开发,提高其服务功能和商业价值,为奥运场馆赛后的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同时,为满足人们体育健身的需求、更好地利用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创造更加经济、便利的出行条件,以形成稳定的客户群。

根据场馆特点,采取集团化经营管理等适当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目前,综合性体育场馆的经营大多采用内部承包责任制办法,造成了各场馆、项目相对独立经营的局面,不利于合理配置场馆资源,难以形成带动效应;不利于消费者的系统消费。采用场馆集团化经营,可以合理地配置场馆资源,有效避免单独经营、单独消费所带来的不便;还可以充分有效利用场馆优势,带动相关业务的发展;也适合使用通卡、通票,便于改进管理,使场馆经营逐渐向大众体育健身的会员制过渡。

采用场馆集团化经营,还可借鉴国外经验,引入专业的体育经理(经纪)公司和体育管理公司。体育经理公司和体育管理公司具有丰富、科学的体育经营、管理经验、制度及一整套手段和办法。由于管理公司在人员培训、资源配备、场馆设施的维护、保养等方面具有先进的管理办法,还能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延长场馆设施的使用年限。尤其是,引入体育经理公司及管理公司,可充分发挥资产所有者对资源、项目的监督作用,形成综合性体育场馆经营开发的一整条科学经营管理流水线。

体育中心方案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园建设;室内设计;色彩;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F21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项目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教学场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种多样的教育探索活动开始参与解决那些过去存在的问题。这种改变被认为是教育观念的一种变革。随着教育方式的进步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原有的校园建筑场所的功能布局、空间结构以及发生在其中的教学活动也需要据此进行相应的变化。而伴随着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国家和社会力量都对教育中的各项设施加大了投入。政府对下沙大学城的建设正是在这样背景下展开的,许多学校都来到这里开始进行新的校园建设,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新校区就是其中之一。

2 项目概况

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新校区工程位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东区,是省、市重点工程,建成后是校总部和十四个学院的主校区。整个区块被学林路划分为教学楼区和生活区两大部分。教学区占地823亩,规划建设各类校舍27万平方米。室内设计项目是杭州师范学院下沙新校区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整个项目包括图书馆(22543㎡),艺术中心(5605㎡),行政楼(13020㎡),体育活动中心(1920㎡),教学楼(49369㎡),三幢实验楼(40995㎡),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以及配套用房,共145356㎡。

3 主体设计原则

整个校区主体规划为核心型,图书馆为标志性建筑,周围分布行政、艺术、体育、实验、教学等五个组团,规划方案和建筑设计特色为理性、现代。

由于设计的每一部分都不会孤立存在,好的室内设计项目就应该是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延伸和升华。因此,在配合建筑外表理性表现的前提下,室内设计组充分了解了建筑师的意图并分析建筑空间的含义,在进行室内设计之初就确立了这样一个原则:以明快现代为中心总体统一,不同空间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各具特色。在理念上,设计者本身对于教育空间的调查和体验,使其在设计时更关注的是空间带给人的感受和影响,即空间中的人文设计。因此设计组并不特别强调主义,而是把设计表达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在理性的空间中营造出宁静、舒适、和谐、积极而便于交流的整体氛围上。

4单体方案设计

4.1 图书馆

图书馆位于学校的核心位置,作为整个校区的标志建筑,显眼的地理位置也突出其在整个教育场所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图书馆整个建筑造型简洁大气,设计师在室内设计时也将这一风格延续下来。作为大楼主要交通空间和中心入口,图书馆大厅的空间宽广而开敞,但玻璃帷幕外强调进深的外门廊却使空间缺乏了通透性,为此设计师特意强调和烘托了一个多边形的玻璃顶棚,突破了单调感的同时,又引进自然的天光,使室内显得丰富而明亮,让人可以感觉到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整体。地面、柱子和墙面大块面的分割和造型,大量浅色调而质感厚实具有深度的天然石材的运用,使空间显得大气而拥有张力,像征了继承传统的特性后新生的年轻力量和感触,并进一步强化了其标志性建筑的地位。图书馆大厅在管理上对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也为空间内增添了些许理性色彩。

图书馆还配有500人报告厅,200人会议厅和国际会议厅,能召开高规格的各类会议和讲座,因而各个会议室均进行了针对性的声、光、电设计。厅内均采用简洁舒展的连续性弧形造型顶,光源柔和,结合墙面的条状处理手法和稳重的色彩搭配,在材料的选择上遵循吸声,环保的原则,与使用效果得到了最佳结合。整体空间符合了简洁、大方、和谐、统一的审美要求,为与会者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会议环境。

阅览室更多的是体现人性化的设计、开放性的理念,开架式阅览、理想的通道规划,室内各界面质地和块面分割清晰明快,都支持和依附了大空间的设计感觉。整个空间布局井然有序,使用便捷,因而在使用者众多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一个安静从容的学习环境。

4.2 行政楼

行政楼位于学校主入口正对面,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中心,在设计上除了满足职能上的要求外,还着重考虑人文因素,以体现现代教育机构的文化氛围和亲和力。门厅是体现整个大楼风格的主要部分,设计师对原有建筑的通高二层、两面通透的扇形建筑空间进行了深入渲染,采用现代手法,简洁的装饰造型,选用同样浅灰色调的天然石材饰地面与墙面,同时精心设计灯光和室内走廊的陈列布置,创造出内外一体,沉稳有力的人文空间,烘托着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形象。电梯厅及各层透空走廊沿续了大厅的风格,并结合左右两个颇具特色的天井式内庭,增添了活力因素。从走廊看,理性的气氛因为这满眼的绿意、明亮的光线而洋溢着勃勃生机。会议室及办公室部分则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给予针对性的设计。后期为增加使用功能,又在一层增加了会议室和校史馆,从而使公共部分整体更加呈现出开放、欢迎的姿态,呼应了整体的人文气息。

4.3 艺术中心楼

艺术中心楼位于学校的最西面,其建筑的造型与色彩在整个校园内显得非常与众不同,因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延续了这一特色,着力突出了空间艺术感染力(图3)。入口大厅不大,但层高条件不错,因而设计师在设计时,结合结构立柱,以富有韵律的弧线挑台造型与地面花瓣状拼花相呼应;采用普通照明与重点装饰照明相结合的方式,使空间更具有立体感,置身其中,你能感到空间里散发的艺术气息。艺术中心的主体剧场设计规格是能举行较高档次的音乐会等大型演出活动的,因而对声、光、电的要求都非常高。通过和专业的舞台设计合作,设计师在对造型,选材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较后,决定采用连续的弧线吊顶,以增强顶面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墙面以大面积高档吸声饰面材料与灯带相结合,以材质本身的纹理和虚实结合的处理突出墙面的立体感。整个设计一气呵成,置身其中,你能感受到一种高雅的韵味和魅力。

4.4 体育活动中心

体育活动中心是功能多、面积广的综合性体育活动场所,因此设计师在最大限度满足功能需要的基础上追求的是室内的意境美。考虑到体育中心的主入口门厅同时是室内游泳池的入口门厅,设计师运用浅灰色和蓝灰调的石材来装饰墙地面,波浪形的白色金属大板在横向线条的衬托下,充分表现了“水”的动感意境,使狭长的门厅成为中心的特色空间。体育中心拥有室内游泳池、篮球场、乒乓球教学室、武术教学室、健美操教学室等多种运动场馆。根据功能的差异,设计师充分考虑了不同的高度要求,设置多种不同的灯光,安装各种安全设施,使用了易洁耐用的材料,并分别采用不同穿孔率的穿孔金属板、木质吸声板墙面,吸音、弹性吸音实木地板等技术手段,来保证馆内的安静运作,满足各种需求。在满足使用设施的基础上,整体色彩搭配不仅令人身心舒畅,更使得空间视觉扩张,为室内增添了一抹亮色。游泳馆蓝色的池底令水面感觉像天一样的干净明澈,橙色的走道下暗藏的地热管道在冬天也能确保使用者的舒适。明快简练的造型,整体浅米色的色调,适当天然光线的引入,设计师的设计带来了一个明亮、活泼、安全而富有动感的运动场馆。

4.6 教学楼及实验楼

教学楼和实验楼作为教学场所,在设计时重点考虑了使用要求和自然采光,照明要求,色彩搭配,通风装置等教学因素,简洁却不单调的室内设计兼顾了外形美观和功能的合理性,力求创造出一个整体,合理,安静的健康教学环境。花岗岩、铝板等现代材料的运用,室内外相互协调,体现了时代气息和现代建筑的美。

其中模拟法庭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完全模拟了真实法庭的室内效果,重现了法庭的现场感,以利于教学实践。墙面深褐色线条的勾画,突显了空间中明亮的白色调,使黑白分明,调理清晰的法庭气氛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