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专业业务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互联网+ 新常态 财务管理 职能转型
一、互联网+新常态的概述
(一)“互联网+”的概述
国内“互联网+”新理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的发言。“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传统而言,“互联网+”即为“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并非两者简单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及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间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短短几年的时间,“互联网+”已经改造并影响了许多行业,当前大众所熟悉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ITFIN)、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均为“互联网+”的杰作。
(二)新常态的概述
新常态,简而言之,即为经过一段不正常状态后重新恢复正常状态。新常态一词最早由主席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行程中提及,其发言:“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一词全面、准确地对中国经济现状及特点做出了概括和描述。新常态理念为:顺应经济发展态势,把握新阶段发展特征,剖析所面临的挑战,企业转型创新是必然之路。
二、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财务管理面临金融风险增大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外企涌入国内,国际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世界金融自由将会导致中国税率完全开放,外汇管制解除,货币实现自由兑换。这必然会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与国际经济交接,但同时也将增加国内企业的外部金融风险,使得我国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金融风险增大。因而,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如何缓解和解决日渐增大的金融风险是其重要工作,但在互联网+新常态背景下,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无法解决该问题。
(二)企业财务管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环境下,企业为求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就需要与快速增长的经济环境保持同样增长速度。作为财务管理者,在此市场经济环境下,就需要对其做出的决策负责,应预先预见经济市场的各种变化趋势及走向,避免因与市场经济节奏脱轨而导致决策失误,给企业带去巨大损失。纵观我国当前市场经济情况,国内企业间及国内企业与外企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互联网+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但其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市场挑战,这就给财务管理提出难题,如何适应当前环境和进行转变是其重要任务。
(三)企业整体利润下降,财务管理亟需转变职能
新常态背景下,企业面对产能过程、竞争激烈,低层次产品需求萎缩的现状,企业利润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2014年,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3%,增速同比下降8.9%吗,年度利润增速创下1998年以来新低。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944亿元,比上年下降了21.9%;集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07.5亿元,下降2.7%;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2981.4亿元,下降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726.1亿元,下降1.5%;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221.6亿元,增长3.7%。另外的,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604.2亿元,比上年下降了58.2%;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55609.2亿元,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5340.6亿元,增长13.5%。总体而言,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9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略有增长,12个行业则出现下降。在此背景下,企业转向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其生存的唯一选择。而这就决定着,财务管理必须转变自身职能,以适应企业寻找新利润增长点的需要,进而帮助企业提高获利能力。
三、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路径
(一)财务管理向管理会计转变
在互联网+新常态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部门应脱离附属职能部门的约束,转变成企业内部核心职能部门,并将重点工作放在管理会计能力的加强上,简而言之,就是要将财务管理职能向管理会计能力转变。加强管理会计对企业有着重要作用,财务部门只有不断推进管理会计工作,才能预测企业业务经营状况、预算企业业务计划,并根据预测和预算结果出具企业财务分析报表为业务部门考核提供正确有效的信息与数据支撑,与业务部门成为企业内部强强联手的合作伙伴,而非各行其是、各就其职。
实际上,西方企业早就实现了财务管理职能向管理会计的转变,比如国外开发的平衡计分卡、ABC作业成本法等已进入我国的这些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就是在管理会计工作作用下出现的。这些工具出现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企业战略层面的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更精细化的财务管理。与西方先进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刚从粗放式告诉发展阶段过滤到精细化管理阶段,还未有西方先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成果,甚至还未有其一半成果,这就决定了我国企业必须将重点放在内部管理上,而不是照搬西方先进企业将重点放在战略层面管理上,以我国企业目前的实力而言还难以完全驾驭战略层面管理。
另外,在互联网+新常态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将面临一个快速调整和剧烈变革的时期。在该时期中,国内企业每年或每半年都应结合市场经济变化或进程进行内部各种管理调整,尤其是财务管理结构调整,以改变企业组织结构、财务管理模式等。为此,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向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转变不仅具有一定重要性,还是我国国情下的一种必然结果。所谓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是指围绕企业管理模式改变和调整中心一系列管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工作内容包含从企业预测到企业计划预算、企业管理会计核算,再到管理会计分析与输出管理会计报告,最终支持业务部门绩效考核的一个循环过程。
(二)财务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变
在互联网+新常态下,任何事物都要求创新。对我国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跟上互联网思维与步伐,创新和调整企业管理模式(以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和调整为主)、营销模式、组织架构与产品研发模式等。比如对于制造业而言,近几年来制造业的市场状况并不乐观,尤其是纺织业的市场更加不景气,然而在讲求新常态理念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制造业最要紧的就是创新自己的思维,走互联网+制造业的道路,尽快完成数字化改造,继而在制造业中实现数字化工厂,用信息数字技术说话,实现制造业的飞腾。
互联网+之下,当前是一个数字化时代,需用数据说话;新常态下,当前则是一个创新和改造的时代,需寻找新的发展创新点。因而,国内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向数字化管理转变是必要的,也是时代变化下的必然结果。
(三)财务管理向财务共享服务转变
在互联网+新常态思维模式下,传统企业后台职能部门,包括人事、财务、IT都应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脱颖而出,转变为共享服务模式。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影响下,未来企业都将变成移动化的企业,那么企业财务管理向财务共享服务转变就显得更加有必要了。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要向财务共享服务转变,需要通过三个步骤实现:第一步,通过引入财务共享,提升企业基础财务工作效率,并做到至少解放60%以上的财务工作人员,给其自由,使其发挥自身潜能帮助企业投入到管理会计与战略支持中;第二部,在第一步骤完成后,企业应帮助被解放的财务工作人员提升管理会计技能,具体的应对其进行专业培训;第三步,企业需要赋予财务部更多权力,让其更自由发展,尤其是发挥财务部重要职能,帮助企业实现兼并、收购、上市、重组等资本运作活动。基于此,有能力的企业,就需要结合企业情况开发适合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平台,尤其是集团公司,更需要开发财务共享服务平台,或直接运用用友网络新开发出的NC6财务共享服务平台。
国内最早实现该转变且取得重要成绩的是海尔公司,海尔财务总监于2008-2012年就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引出共享服务,大大提升了海尔公司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仅如此,海尔还解放出66%的财会人员,并结合人单合一,加大数据管理,其管理会计阶段也进行地很好。海尔的先进创新值得其它企业学习与借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职能的转变是时展必然结果,国内企业只有进行财务管理职能转变,才能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企业才能重新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并在激烈市场环境中立足和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春红.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务转型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 2015(5):86-87
[2]郭湘.浅析当前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职能转变[J].现代经济信息, 2012(7):140
关键词: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保障机制
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德育工作因其培养目标、培养对象、培养途径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显著的专业性特征。中等职校的德育工作需要有一支具有专业能力的队伍来完成。这种专业能力就是中等职校德育队伍根据德育工作的变化和要求,在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或其它特定的场所中,运用一定的德育技能,将德育知识让中职学生吸收、内化的能力。这种专业能力的高低和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中等职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努力构建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保障机制,促进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提升,促进德育工作实效的增强,是摆在中等职业学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队伍通常指学校里专门从事德育教学与管理的人员,一般包括德育管理干部、班主任、德育课任教师及其他德育工作者(团干部、心理咨询师)等。事实上,中等职校在保障这支队伍专业能力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1.对德育专业能力重要性认识不足
许多职校都能认识到德育专业能力对中职德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德育专业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从事德育工作,但这种认识还停留在较低层面,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德育工作长期性,且有些德育效果往往是隐性的,在功利化思想面前,学校对发展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没有实质性措施。从教师个体上看,由于职业倦怠主动性不够、德育工作烦杂忙于应付精力不够等原因,一些德育工作者缺少主动探究精神,对德育专业能力认识层次较低,尚未熟知德育专业能力的内涵或标准,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德育专业能力体系。
2.发展德育专业能力途径较单一,保障机制不全
学校提升德育专业能力途径较少,有的则是偶尔组织德育工作培训,但这种培训往往是事务性的德育工作会议,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缺少专业引领和理论深度,不足以吸引教师的兴趣和能力的锤炼提升。对全校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未形成制度,组织、师资管理、考核评价、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保障机制还不完善。
3.德育专业能力水平不高,发展动力不足
一些职校缺少完善的激励性保障机制,使得不少德育工作者仅满足于德育任务的完成、忙于应付烦杂的德育活动,对自身德育专业能力的发展意识不够,自我学习与反思、德育科研、德育生涯规划等发展性德育专业能力还不强,还停留在基础性的德育能力上面。
构建保障机制,为德育专业能力的发展保驾护航
1.观念更新保障
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概念的提出,意味着职校德育思想的变革,这是学校行政管理、德育工作部门和德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趋向。学校必须要确立自上而下的观念更新机制。
(1)在学校领导部门确立德育专业能力的观念。
领导部门的思想意识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理念起导向作用,德育专业能力观念的确立,领导部门的认同是关键。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建设与发展,是一个全新挑战,领导部门要思考,中职德育工作者要不要德育专业能力?什么是德育专业能力?如何更好地推进德育专业能力建设?通过此类问题的思考,领导部门要达成共识:德育专业能力是德育队伍专业化成长的必备能力,促进德育专业能力发展是职教可持继发展的必由之路。
(2)为德育队伍更新观念。
要通过组织学习和培训,让中职德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理解、认同德育专业能力意识,让德育专业能力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德育工作者当中,让他们认识到发展德育专业能力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存在职业学校点点点滴滴的德育工作中,同时也开阔德育队伍的视野,明确德育改革的趋向,也清楚自身面临的挑战。
2. 约束规范保障
(1)完善德育队伍准入机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标准体系。目前,在中职德育队伍中,对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和标准有了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其他德育工作人员,如中职德育管理干部、德育课教师、团干部、心理咨询师等,专业能力标准还不完备,亟待建立相应的工作细则,实现有章可循。其次,在全员化德育的基础上,要提高德育队伍质量标准。全员化德育不等于无论什么人都可以从事德育工。职校德育应该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特征的工作,只有那些具备了德育专业能力的人员才允许进入德育岗位。例如,目前有些职校将刚刚毕业的毫无经验的新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又缺少相应的指导,这种现象是不可取的。
(2)完善德育队伍的解聘的依据。
要与评价考核机制相挂钩,将不符合德育专业能力标准的人员清退出德育专门岗位,以保证德育队伍整体质量和德育效果,也对个体形成警示,促使其更加注重德育专业能力的发展。
3.培训培养保障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教育者的技巧,并不是一门什么需要天才的艺术,但它是一门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加强德育队伍专业能力的培训培养工作显得尤其重要,只有实实在在提高德育专业能力的培训和培养,才能迅速促进德育队伍专业化成长。
(1)在组织层面上,应在本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德育部门成立专门的德育专业能力培训机构,并作为一种教师专业成长或继续教育的专门培训组织,为德育队伍专业化成长提供优质服务。在职业学校内部应成立专门的德育科研处室机构或名师工作室,集中全校优秀的德育工作者,组建一支集德育专业能力培训与德育科研于一体的培训队伍或培训讲师团,发挥德育骨干教师的力量和作用。
(2)从培训内容上,应建立以德育校本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培养模式,培训要服务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遵循德育专业能力“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防止培训“假、大、空”现象的出现。
(3)在培训形式上,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师培训方法,例如“观摩考察”“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现场展示”等,要积极搭建德育专业能力培养平台,创造展示机会,让德育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在展示中迅速提升。通过各种形式,如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专题讲座;交流共享的德育论坛和学术沙龙;细水长流的德育课题研究;分析诊断的专家会诊;真实生动的案例分析等等,让德育工作者在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后实践,在实践中矫正,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
(4)在培训资金上,应保证培训经费足额落实到位,要设立单列的德育队伍人员培训保障经费,对德育培训、研究团队进行重点建设,满足承担更大规模德育专业能力培训任务和德育活动的需要。
4.评价考核保障
(1)明确评价考核的目的。评价考核作为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在宏观上着眼于德育队伍整体的发展,而且在微观上要集中当前德育队伍在专业能力上的最新成果。要结合中职德育队伍专业能力标准体系,让评价考核有“法”可依,发挥评价考核对德育专业能力培养重要的促进作用。
(2)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改变过去仅有领导、专家单一评价主体的状况,突出教师也是评价主体的地位,使教师充分参与到评价的开发及实施过程中去,增进教师对评价有效实施与学校组织共同管理的主体感,在评价中发展。
(3)坚持考核过程客观公正。德育工作是一项良心工程,对德育队伍的专业能力考核也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考核制度,坚持考核的客观性,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奖优罚劣,优上劣下,真正形成务实的德育队伍评价体系。
5.激励鼓舞保障
(1)政策激励。学校应制定有利于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发展的激励政策,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向德育专业能力强、德育成果显著的人员倾斜。
【关键词】实习护士 临床带教 体会
1 完成护士角色转变
1.1明确义务 做为一名实习护士,要知悉自己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选择了护理这一职业,就要以护士这一特殊的身分来严格要求自己。护理工作之所以特殊,其原因之一就在于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必须在临床工作中自觉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护士素质,成为热爱护理专业,忠诚于病人利益的合格护士。
1.2适应环境 实习护士初到科室,对环境比较陌生,带教老师要主动、热情地关心每一位学生,根据本科工作特点,向她们介绍科室工作人员,环境设备,各种物品摆放,规章制度,护理操作常规等,使学生熟悉工作情况。
1.3消除压力实习护士紧张、恐惧心理与对白衣天使的美好憧憬形成强烈的反差。带教老师要因势力导,打消她们的顾虑。关心、理解学生,态度和蔼,不冷嘲热讽,象爱护自己的姐妹一样关心学生。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优良言行去带动和影响她们,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做护士的好榜样,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
2 固定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一般由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师或主管护师级人员担任。不仅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知识,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高、精、尖仪器的操作技能,她们一般参加工作时间长,对本专业业务精通,有一定的专科护理经验,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
3 加强带教老师的教育
采用不同形式的护理继续教育,不断加强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培养,这是提高带教质量的重要一步。带教老师必须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引导实习护士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真正社会价值,牢固树立爱护护理专业,为护理事业献身的思想,做一名合格的、称职的白衣天使。
4 重视素质培养
4.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习护士虽然在理论知识上有一定基础,但专科实践知识相对接触的少,对有些内容只知其然。临床上出现的诸多问题,多数学生不知从何入手,感到学非所用,或出现动手不动脑的现象,即使那些在校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1],这就要求教师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忌空洞教学,要一边实践,一边复习,不断加深对整体护理的认识,使学生自觉、主动、创造性地学习[2],既巩固了已学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工作水平,加深护生的印象。 转贴于
4.2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做到“三勤”一是勤思考。实习护士刚入科室,要把科室的性质、特点和基本操作与在校学习的有关内容进行比较,善于提问和总结,不断适应科室的工作环境、工作节奏。二是勤观察。观察带教老师的操作技巧以及处理疑难、突发病例的经验等。三是勤动手。护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它强调动手能力,眼观手不动是不会学习好的。实习护士必须反复熟练操作,才能做到技术过硬,以提高自身水平。
4.3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实习护士在临床实习期间,带教老师不仅要在业务上指导她们,而且要在思想上关注她们,必须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守学习纪律,正确处理与医、护、患等各类人员之间的关系,从坐、立、行及言谈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培养学生树立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服务的优秀护士形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 体会
通过对实习护士的临床带教工作,笔者体会到首先要加强对带教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在临床带教中,应让实习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尽快适应角色,调动她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她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她们顺利走向临床第一线,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现代社会是个高速、向前、开放、竞争型社会,促使人们在各自的生存环境下竞争压力意识不断地增加,从而使患精神病的总人数逐年增加。主要是因为:(1)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期精神病患者的人数增加。(2)现代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生活节奏的变化,社会心理因素的增加,致使神经症、心身疾病的人数成倍增加。(3)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城乡酒精消耗量直线上升,酒精依赖、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也随之逐年增加,药物依赖同样也逐年增加。(4)多数精神病尚不能完全根治,病程长,易复发[1]。(5)独生子女不断增加,致使儿童性精神障碍也逐年递增。从而使各院住院床位逐年增多,就我中心来讲,1996年新建医院时核定床位数为240张,但为了满足社会、家庭、患者的住院需求,目前床位数成倍地增加,住院患者已达480多位,为此,对精神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神科护士服务态度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我们护理队伍―白衣天使形象的称号。缺乏护理道德修养是不能胜任现代护理工作,下面就现代精神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要求进行探讨。
1 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
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才能保证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精神科护士每天工作中面对各种患者,以防突然的冲动、突发的事件,加之患者多,病种复杂,护士编制不到位,常在缺编的情况下,基本上是超负荷工作,频繁地早、中、夜三班倒,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是不能胜任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只有健全的身体素质,工作中才能精力充沛,才能全力地投入到紧张而又繁忙的精神科护理工作中。离开了身体健康,一切都无济于事。
2 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2.1 尊重精神病患者的人格 这是对精神卫生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一个人机体生病固然不幸,而得了精神病就更加不幸,他们不仅无法学习、工作,事业荒废,生活不能自理,人格不能自持,亲友疏远,以致精神伤残的后果远比身体伤残更加悲惨。正如我国著名精神病专家粟宗华教授所说的那样:“内、外科患者的病史是用笔墨写的,而精神科患者的病史是用血和泪写的。”这充分说明了精神病患者的不幸和痛苦是极其悲惨的。精神病患者是特殊的患者,理应受到人格上的尊重,受到社会、家庭、人道主义的保护,这就是精神卫生道德对社会的呼唤。
2.2 严肃、认真、负责、自尊、自爱是精神科护士必须具备的素质 在精神科诊疗中,恪守保密的原则是对患者高度负责的表现,在这方面有血的教训。有位女患者在精神清醒后偶然听到工作人员议论她发病时的失态情况,觉得无脸见人,于是出院后不久便自杀了。这不能不说是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职行为而造成的不幸后果。工作人员禁止在患者中谈论工作人员的家庭住址。冲动、伤人、流血事件曾发生不少,是有血的教训,要引以为戒,以防患者出院后造成麻烦。护理工作中提倡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工作不是为领导干,而是要对领导、患者、家属以及自己负责。
2.3 对患者的物品做详细登记 精神病患者入院基本上是被动的,多数由家属、街道、单位或公安局送入院救治的。为此,不少患者入院时带有金银首饰、现金以及银行存折等贵重物品,这就要做好患者入院后物品的检查,并要认真地进行物品登记工作,并做好签收工作。对无家属的患者要由病区负责人进行保管,待家属来后进行物品移交,并进行登记,千万不能将患者的贵重物品随意乱放,只有登记签收而患者出院后没及时叫患者家属带回,而遗忘在某些工作人员处,个别患者出院后不久会来院讨回物品,而有些患者遗忘了,那些物品就可能被觉悟不高的人占为己有。贵重物品登记应由当班者(两人)护士和护工同时进行详细清点并登记(专用登记本),而后转交给护士长保管。患者出院了要查看一下《贵重物品登记本》,如有贵重物品要移交给患者家属或单位、街道(无家属者),同时做好签收工作。
2.4 对待患者要有一颗同情心 对任何患者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由于病态的缘故,患者骂了工作人员或突发冲动,护士只有具备了心理准备,并想方设法地避免冲突的发生,只有平时做到多观察,多与患者沟通、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才能避免冲突的发生!
3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精神科工作,护士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首先每天工作的环境都是精神病患者,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是不能胜任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对待患者不能表现出惧怕、恐惧感,否则会遇到不少麻烦,时刻要有防备的心理准备。女护士在护理男患者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千万不能过分地热情或有轻浮的表现,以免患者产生错觉或误解,导致“钟情妄想”。精神科护士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加强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及生活情趣,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耐受能力。精神科护士自身的情绪稳定了,才能适应防备突发的冲动、意外情况的发生,才能胜任繁忙而紧张的精神科护理工作。
4 具备高超的护理专业业务素质
4.1 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精神科护士要熟悉各种常见病的临床知识和抢救治疗知识,更主要的是精神科的护理知识,熟悉精神科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应急措施。
4.2 要有扎实的操作技能 对于精神科患者尤其是兴奋、躁动患者在护理工程中要确保技术过硬,如静脉抽血要一针见血,不能因为精神病患者而一针不行来二针,对严重躁动患者注射针剂时行“三快”,而不能“二快一慢”,否则容易引起针头折断而造成意外的发生。
4.3 要有周密的观察能力和处置能力 要严密观察每位患者的言行,对有异常行为的表现,要引起重视,并加强观察,做好详细的记录和交班,必要时及时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同时通知医师。尤其对进食时的观察,服药时的观察,睡眠时的观察,还有洗澡时的观察,对消极、冲动、逃跑企图等的观察,以确保精神病患者的人身安全。
5 总结
现代精神科护士只有具备了健康的身体素质,具备了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具备了高超的护理专业业务素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现代精神科护士的素质要求,才能更好地为广大精神病患者服务,才能使社会更加安定,更加和谐。
在当前职业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方向和教学的重要目标。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地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以创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和方式,迎接当前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职业学院的学生培养目标,是以实现培养技能型与高素质人才为最终目标。相对于国外社会来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其缺乏独立的教学改革研究,其教学模式和理念大多来源于普通高校。普通高校的教学开展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这与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是偏离的。我国教育部门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确立了高职院校应当进行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下文对于当前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护用药理学课程改革策略。
2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是指学生需要在具体的工作环境中,对于实际问题具有足够专业的解决能力,这也是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当中,综合职业能力是学生开展职业活动,参与社会生产所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从整体层面来说,综合职业能力应该包括对问题解决分析的能力,信息处理和接收的能力、基本职业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对于护用药理学来说,其学科是当代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课程的重要纽带,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药物与机体之间的作用规律和机制。护用药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主要是以提高学生临床护理能力为根本目的,并且实现培养具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级护理人才。在综合职业能力导向下,学生在参与护用药理学学习的过程中,要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并且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护用药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对于药理学中的药物作用、不良反应、临床用途以及用药知识等相关问题进行学习,并且为后续提供用药咨询与遗嘱执行提供良好的基础,逐渐培养学生参与临床课程学习的能力。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了专业内外两方面的能力。专业能力主要针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业务技能素质来定义,而非专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等非业务知识类能力。在以往传统的护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对于学生素质能力方面的培养都存在着较多的欠缺。一般的传统教学中,教师仅仅使用幻灯片,先回顾旧课,一般是病例导入新课,开始授课,最后总结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虽然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了有效的培养,但是忽视了对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没有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并且重视对学生业务知识以外的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培养。另外,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的成长,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热爱从事的工作。
3护用药理学课程改革策略
3.1课程设计改革
第一,对于课程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在开展护用药理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且合理地融合理论和实践,在逐渐完成课堂任务的过程中,保证学生的技能和知识的有效掌握。总的来说,对于以往的教学内容进行改变,对以往教学中教师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实现教师引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直接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新的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将培养职业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并且在本专业的基础上,让课堂教学目标与实际社会生产的需求相一致,并且体现出对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不同方面能力的培养的需求。在护理专业中,护用药理是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与护士岗位的具体需求相一致。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对临床问题进行解决,获得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并且对学生的观察分析与判断的能力进行不断的锻炼和培养,并且结合护士岗位从业的相关标准,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第二,对于课堂实践内容的合理选择。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围绕实际的教学内容来针对性地开展不同教学形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并且将工作项目与实际岗位的工作需求相结合,让学生在具体的单位时间内,对于某一工作任务进行完成。在工作任务的选择上,要尽可能地采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展示性、可操作性以及实战性特点的工作任务。课堂实践内容要结合护理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不同能力类型,提高实践内容的制定的有效性。在临床的工作中,护理人员的责任重大,其需要对药物治疗过程进行执行,并且要监护用药的过程,给予相应的用药咨询服务。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对临床实践工作流程中的几大系统用药特点来确定不同的教学实际训练项目。项目具体可以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外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内脏系统疾病以及化学治疗等几方面的用药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际用药护理的能力。
第三,课堂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于课堂教学节奏进行科学的把握,并且结合不同课时安排和课堂教学内容,对于教学过程进行分解。不同的教学单元中,课程知识内容的难度都有所不同,教师要合理安排不同学时,并且结合本校教学安排需求,规定相应的教学时间。一般来说,护用药理学教学的整体安排可以在80学时内来完成,并且考虑到实际教学效果的需求,要尽可能地将最短教学时间设定为2学时。在进行教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整个结构进行把握,并且逐一细化不同课时教学安排,对于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体现。新课程改革中,这种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规定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地位。教师要对于教学中学生的活动时间给予充分的保障,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索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完成任务的分配和布置之后,让学生主动地在课外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在课上进行自主讨论和汇报,教师再对学生的汇报过程进行指导与点评,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
3.2课程实施改革
首先,课堂的教学准备。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且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地位进行淡化和改变,教师要重新定位自身的角色,以引导者的身份来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并且充分地做好备课工作,对于具体教学训练项目来采取合理的教学设计手段,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采取实践性较强的训练化教学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在开展课堂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来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临床的具体工作流程,来安排学生进行参与练习,包括用药医嘱、临床案例处理等。另外,教师也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课下预习,上课来进行讲解,对于一些不理解的内容再提问,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另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基础知识运用能力和引伸能力,对课堂教学中的内容进行拓展,保持合理的教学节奏。
最后,教学收尾工作。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下发相应任务和提问,让学生自主地对问题进行解答,进行信息的搜集和合作解决。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实际操作的模拟,并且共同对学习内容进行汇报。在汇报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取点评与模拟的方式,对于具体的模拟用药、不良反应处理以及医嘱等解答内容进行教学。通过对学生汇报的过程进行耐心的听取和记录,在学生完成报告之后对学生存在的不足指出相应的意见,并且具体动手来对学生进度操作的示范,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补充。
3.3课程考核改革
在当前教学过程中,以往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并且不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基本需求。在开展教学考核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过程来开展过程化、全面的教学考核工作,提高课程考核的合理性,真实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进行反映。在考核的过程中,教师要执行多层次化的考核模式,并且针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自评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地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自评过程进行监督。在考核体系的改革中,教师要对于学生与综合职业能力成长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根据考核和评价结果,教师对于后续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与改进创新,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