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护理教学方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在中职院校护理学教学中,外科护理教学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培养优秀护理人才的关键。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卫生行业也是如此。人们在看病时,不仅要求医院具有较高的医疗水平,还需要有较高的服务水平。因此,教师在对护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培养高层次的护理人才,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对于中职院校来讲,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但是,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专业基础教育,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立足外科护理学专业知识,阐述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改进教学效果的方式。
一、悉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在当今社会,国家极力倡导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已经成为时展的主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课堂的建立,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我们知道,教和学从来都不可能独立存在,教和学的主体只有和谐相处,形成融洽的氛围,才能促进教学环境持续健康发展。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和谐的关系中努力学习,积极思考,促进教学成果的实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是教学效果沿着健康方向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石。因此,在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悉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二、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在中职院校中,存在着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那就是中职院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来自于中考过程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的问题。教师要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中职外科护理学教学方式的改进,需要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对外科护理教学的学习兴趣,充分认识到护理学教学知识对于学生今后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学生形成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积极心态,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例如,在外科护理第一堂课上,教师就可以给学生灌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思想观念,让学生了解护理工作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护理人员对于即将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心理沟通,和患者保持良好的关系,促进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的顺利完成。而手术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悉心护理,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促进护患关系的健康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外科护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外科患者来讲,绝大部分的病情发展较快,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观察能力,并且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教师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例如: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患者细微的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防止病情的恶化。在外科护理中,护理人员的临床观察能力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能力,护理人员需要有敏锐的临床观察能力,利用视、听、嗅、触等手段,不断搜集与患者相关的资料,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对于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病情变化、搜集第一手临床资料都具有良好的意义,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当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观察能力,促进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促进护患关系持续健康发展。
四、增加临床见习时间
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同时也需要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要才能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让学生临床见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不断的接触患者,在实践操作中了解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存在哪些不足,并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五、充分注重案例教学在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相对纯理论教学来讲,具有明显的优势。实际的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了解今后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见解的实践能力培养,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增长学生见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上是笔者在外科护理学教学
(下转第244页)
(上接第243页)
中的一点体会,对于提高外科护理课堂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帮助。今后,笔者在教学中还将继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培养优质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莉莉,刘化侠,李蕾等.外科护理学虚拟临床病例软件的开发与效果评价[J].华护理杂志,2014,49(2):226-229
[2]邹霞.低年资护士应急及病情观察能力的评估及培养[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6):149-152
关键词:中职护理实验教学;护理操作技能;培养方法
一、改进教学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双结合
大部分中职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这种类型的学生普遍存在着理解能力以及动手能力较差的共同特征。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中职护理学生的动手能力。
比如:在教静脉输液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整个临床输液的操作步骤展现给学生,并且将输液过程中的重难点详细讲解。然后教师让学生当病人,自己当护士进行真人实际操作示范,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整个练习过程,教师要进行全程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给予纠正。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教师要针对所讲知识进行测评。护理教师可以随机安排1~2位学生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让其他学生对操作进行点评,教师不仅要给予相应的点评还要打分。最后再放护理技能大赛静脉输液一等奖选手的录像,再次强化操作流程。这样的一个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而且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及时通过实践发现理论知识的不足,实现理与实一体化,为学生适应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二、精准示范,规范学生操作
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提前做好精心的设计与准备,把握实验教学的目标,进行精准的示范,让学生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以及精准的示范达到最佳的实验课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示范时,要提前把学生分组,然后教师亲自示范,要求学生对整个过程细心观察。示范之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按小组进行反复的练习,达到熟练操作护理技术。
比如:在开展体温测量实验教学时,可以让小组间的学生互相测量体温,并记录测量数据,然后教师再进行精准的体温测量示范。要求学生第二次按照正确的方式进行测量,完成后对比两次测量的结果,并且针对对比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前后两次体温测量方式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接下来的实验环节,要求学生分别进行三种不同方式的体温测量。比如:喝热水前后的体温区别、温度计在腋下时间长短的区别等。事实证明,学生了解了正确的测量体温的方法,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在思考中加深了对护理操作技能的印象。
三、结合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情境教学在近年来的护理教学工作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结合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全面的护理操作技能。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安排一名学生对某种典型病例的表现进行仔细的了解,让这名学生扮演病患,其他学生对其进行护理。在整个过程中,要求学生要有护患交流,扮演护士的学生要根据交流的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每一名学生都带着新鲜感与兴趣进行护理技能的操作,不但提高了护理技能操作、增强了与病患沟通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对病患做出及时的判断与评估。
比如:在讲解皮内注射知识时,先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应的情境,让扮演护理人员的学生对病患进行病史以及药史情况的询问,这样可以锻炼学生与病患的沟通能力。然后再安排一名学生扮演青霉素过敏病患,要求学生对整个过敏性休克的情况进行认真的观察,对出现的体征以及症状进行仔细的记录,然后制订出抢救措施。这样的一个情境,可以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检查治疗前与病患进行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皮内注射的操作,把整个皮内注射操作的流程都以实际的情景呈现,包括皮试液的配制、注射的方法、注射的操作等。让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教学,了解过敏性休克表现出来的体征以及病症,以及出现这个问题时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抢救等护理操作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同时也增强学生思考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练习督促,提高护理技能操作
当前护理实验课课时在整个护理教学课程中占到了一半。但是对于这样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言,学生的熟练程度还是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需要对学生进行督促。学校安排二年级学生上岗前停课两化护理操作训练,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性地进行练习。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行安排时间反复练习,从而达到熟练的程度。教师在课余时间也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实验室,了解学生练习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正确、规范、熟练地掌握护理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摘 要】目的:对案例导入方式应用到内科护理教学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2级的60名学生为观察组,选取11级的60名学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测试成绩。结果:以糖尿病护理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为例对比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观察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学生反馈案例导入方式教学可显著提高学习兴趣、教学参与程度和提供展示自己想法的平台。结论:案例导入方式可显著提高内科护理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成绩。
关键词 案例导入方式;内科护理教学;教学效果
目前,护理教育的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专业态度、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高层次的认知技能和组织能力等。在整个护理学中内科护理为核心主干课程,为各专科护理基础。同时,内科护理教学方法的改善,对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案例导入方法教学,将实际和理论相结合,继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引学生追求和探索所学专业,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进一步了解案例导入方式应用到内科护理教学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12级的60名学生为观察组, 年龄18—24岁(21.01±2.01) 岁;选取11级的60名学生为对照组,年龄19—24岁(21.51±1.96)岁。两组学生年龄、已学课程和基础文化等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通过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2.2观察组:通过案例导入方式进行教学,其教学过程包含以下几方面,①根据教科书内容布置学生预习,并让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上交。②课堂上教师应先集中对学生讲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知识,之后选取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疾病发展录像放映,对案例中的要点进行总结。③每组学生6—8名,指引其进行讨论,讨论内容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几次实验室检查项目是什么”“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身上出现了哪些典型临床表现”“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如何进行护理”,根据患者发言状况进行纠正和点评。④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表现拟制一份护理计划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和观察组学生对案例导入方式反馈,通过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章节实施阶段测试,试卷满分为100分,包含名词解释、填空、简单题和案例分析等内容,得分越高,患者对知识掌握的越好。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选学生资料,用“x±s”表示正态计量资料,为t检验。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以糖尿病护理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为例对比两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 观察组学生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分析观察组学生对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反馈
观察组学生对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反馈见表2:
3.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案例导入方式教学可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教学程度,证明,案例导入方式教学可调动学生自主能力。基于中专课程设置的限制,因此,学生不能临床见习和实习,进而不能全面了解医院的工作。同时,学生对课堂教学具有较低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学效果较差。案例导入方式教学可有效避免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弊端,其指引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讨论案例等,将重点和难点消化在自主学习探索过程中,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案例导入方式教学可促使教师发展,该种教学方法力求真实,选取典型案例,并编有明确目的和启发性,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师在编写案例时,应有明确的目的性,突出教学内容,并客观和真实的启发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本次研究中,通过案例导入方式教学的阶段测试成绩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上所述,在对内科护理教学时案例导入方式获得良好效果,提高学生阶段测试成绩,有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成为学习的主导。同时同多媒体教学工具相结合,将病患状况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闻应用理论;交互式教学;群体交互式;小组交互式;新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2-0032-02
一、新闻应用理论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应用理论研究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编辑、新闻摄影、广告业务、新闻事业的企业经营管理,以及现代化传播手段。在这个基础上形成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学、新闻摄影学、新闻广告学、新闻经营管理学和传播技术等分支学科。”所以,新闻应用理论教学必须在精炼理论的基础上,辅之大量的新闻实践活动,才能够让学生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创造理论的方法和思路。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新闻应用理论教学大多都是以教材为教学中心,以课堂讲授为教学手段,以学生笔试为考核方式。这种传统的“点对面”课堂模式虽然能够保证理论知识的充足,但是却缺乏实践活动对理论知识的修正和完善,学生也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面对这一点,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瞻性地将新闻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喜所长选择理论或者实践板块的教学活动,做到了因地制宜,按照学生的个性特长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教育模式。
但这种模式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笔者所承担的“新闻评论学”的应用理论教学中发现,由于人数较多,课时有限,学生学习了关于新闻评论的写作基础知识,却苦于没能及时进行练习而强化理论知识;而有些选择新闻实践板块的学生出于对理论知识的厌恶而远离了理论知识的教学课堂。在笔者对学生进行的随机访问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新闻应用理论知识的印象就是“有用但不实用”,他们更喜欢选择新闻媒体实践,因为“可以从中得到实际有用的知识”。由此可见,新闻应用理论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让新闻应用理论知识变成实践指导方法。这种由“纸上谈兵”到“实战演习”的转变,主要依靠教师选择合适并且可操作性强的课堂学习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笔者“新闻评论学”的教学过程中,纯理论知识部分约占到30%左右,应用理论知识约占70%左右。例如,新闻评论的采访与写作技巧,报纸、电视、广播以及网络等新闻评论的特征及制作要领等都属于新闻评论学中的应用理论板块。这些对实践操作要求极强的新闻应用理论也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应用理论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交互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形成交流互动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完成由“乐学”、“好学”到“会学”、“学会”的转变。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并且突破了传统教学实践中“教师问学生答”的单调性,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并使学生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双重交互中拓展问题的维度,加深问题的深度。
在“新闻评论学”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有步骤、分层次地实行“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比如说,先就新闻评论中某一话题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与分析,然后其他学生予以补充和评价,最后教师对这两者进行综合点评。这种“交互式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注重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创新,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答案的得出都是由学生自主进行,每个问题都可得出不同的答案,教师不做过多干涉,只在其中只扮演问题的“引导者”和话题方向的“掌控者”角色;而后者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教师进而进行点评从而使得问题的答案趋于一致。
很显然,这种“交互式教学”模式能够增强课堂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学生能在自我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中加深对某一话题的理解。但是,由于“交互式教学”模式是多于三者之间的互动,并且学生在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方面的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的组织过程当中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无法自我提问;学生之间的互动不深刻;学生互动的话题偏离了教师的预期设置等等。所以,这种学习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就以笔者在“新闻评论学”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来探索“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应用理论课堂教学中的组织方法。
新闻评论的论证是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严谨的推理方法是每个学生必须要努力掌握的。比如,在讲到推理形式中的“类比论证”时,笔者就在课堂上利用了“交互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分析。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先要给学生介绍“类比论证”的内容,即有两个(或两类)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方法。进而给学生举两个例子:例一,婴儿甲吃了某品牌奶粉出现了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的症状;婴儿乙吃了同样品牌奶粉之后也出现了与婴儿甲相同的症状,某评论文章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得出此品牌奶粉存在质量问题的结论,但后来却被证实此品牌奶粉并不存在质量问题;例二,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发现我国松辽平原的地质结构与中亚的地质结构是相同的,而当时中亚西亚地下已被发现有丰富的石油,于是李四光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推导出我国松辽平原地下也有石油,从而发现了大庆油田。教师讲授到此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反复思考和对比上述两个案例,通过教师的暗示,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同样都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
第二阶段,针对有争议性的问题组织讨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一大好处就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将问题深入化,加强学生对其的注意力。例如,在上述的第一阶段的思考当中,学生发现了“同样都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的问题,紧接着第二阶段就是针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进行观点碰撞,教师在学生进行辩论的过程中给予引导和补充。在此阶段,“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具体组织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群体交互式教学”模式,也就是以整个班级为一个群体进行交互。在开始时要暗示学生,每个人都是群体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每个人的参与行为都要得到群体其他成员的回应。在群体交互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每一个参与者的重要性,并用赞赏式的鼓励来激发其他更多群体成员的参与。笔者就上述第一阶段中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了“群体交互式教学”模式,先让一位学生发言,然后第二位学生对第一位的观点进行补充或者反驳,进而激发更多的学生积极发言。比如,有学生针对“同样都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的问题做了回答,认为例一中的评论文章没有对某品牌奶粉质量进行调查研究就得出结论过于轻率,这是根本原因。进而有学生补充,例一中的类比推理过程也存在问题,婴儿出现呕吐腹泻,皮肤瘙痒的诱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因为两者都食用某奶粉就简单下结论为奶粉质量存在问题。在各种观点的交流中,“类比论证”以及新闻评论论证的推理方法问题不断得到深入和强化。
另外一种是“小组交互式教学”模式,也就是将班级成员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对某话题持有大体一致的意见。首先进行“第一重交互”——小组内部的交互,持有相似观点的学生将意见汇集,进行补充完善;然后就是“第二重交互”——小组之间的交互,每个持有不同意见的小组推出一名代表进行观点的碰撞,而碰撞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某一观点成为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检验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存在哪些漏洞和问题,从而进行修缮。比如,对于“同样都是用类比论证的方法,为什么结果却大相径庭”的问题同样可以组织“小组交互式教学”模式,即观点相似或者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总结出小组代表性观点之后,与其他小组之间的观点进行碰撞。教师在“小组交互式教学”中主要起着把控现场话题方向的作用,尽量避免由于学生观点不同而导致的偏离性话题和内容。
这两种组织方法各有好处,“小组交互式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适用于新闻应用理论当中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可以锻炼学生形成自我观点,并且组织有力论据进行论证的能力;而“群体交互学习”模式适用范围较广,所有话题均适用。
在第二阶段中,不管使用哪种方法,其中心任务就是在第一阶段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之间的互动为重点,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起着推动和引导的作用。这一阶段必须要对问题进行细化和深入,并且让学生通过观点的交流碰撞得出自己的结论。
第三阶段,教师针对学生在前两轮回答和辩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例如,推理过程有没有问题,观点是否存在片面化以及方法论是否符合实际等。但要注意一点,教师在“交互式教学”模式最后阶段的总结只是一种梳理,不给学生标准划一的答案,而是让他们从各自角度出发经过反复推敲和检验,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对于学习新闻理论中任何一个领域的知识来说都非常重要,能够培养能思考、有主见、善倾听的现代新闻专业人才。例如,在上述的案例当中,通过第二阶段的交互学习,学生们对于“类比论证”以及类似的新闻评论论证方法的使用有了各自的观点,有些学生认为,例一中的“类比论证”犯了“简单条件类比”的错误,没有注重两者产生这种结果的其他原因条件,所以,用论证方法进行推理时一定要做到严谨、科学、合理;有些学生也得出了其他结论,比如:新闻评论的论证需要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做基础等等。
第三阶段是对前面两个阶段思考内容的沉淀过程。教师要在此过程中对学生之前所发表的意见和看法进行整体归纳总结,目的是要学生通过自我提问,自我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这三个阶段是逐步递进和深入的,在此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是:认知--质疑--探究--修正--总结。“交互式教学”的明显好处就体现在“探究”和“修正”阶段,通过多方面的意见的汇集和交叉,可以让学生得到大量信息,从而补充和修正自我的认知。
三、“交互式教学”模式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交互式教学”模式能够在新闻应用理论的课堂教学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新闻应用板块的实践活动,从而强化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但是,“交互式教学”模式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最好是要结合案例教学法 、非指导教学法 等各种教学方法一同使用,才能达到效果的优化。“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开端一般都是由具体的案例开始,所以,对案例的学习和探讨能力是进行交互学习的基础和保证条件。而在交互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一些非指导教学方法来激发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也是此学习模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教师在使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本着“秩序化、人性化、多样化”的指导思路,就是要做到学习活动的过程要积极有序,组织方式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状况以及引导多方观点的碰撞和交流。由于“交互式教学”模式放给学生大量自,难免会在讨论和争辩的过程中产生大量冗余信息以及偏理性信息,所以,教师在学生交互学习之前就要对整体过程进行安排和设计,做到有序有度。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争议性话题,教师应该本着“人性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思想,鼓励学生有不同意见的表达,允许学生有保留各自意见的权利,并且激励创新性意见。
总之,“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新闻理论课堂教学中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学生在“台前”交流、探讨,教师在“台下”督导,引领。从问题的产生到对问题根源性的探讨都由学生自主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小心地进行步步引导,引导话题的走向,把控现场谈论形势,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积极、良性的氛围中沉淀自我知识。“交互式教学”模式不仅锻炼了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而且能显著提高其处理实际新闻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明新,新闻传播学专业案例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 东南传播,2009年,第8期:18。
[2]李广凤,交互式教学原则初探[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8期:61。
[3]黄 贵,试论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J]. 沧州师专学报,2005年,第2期:124。
[4]罗迪英,“术”“理”并举 多维训练——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122。
关键词:开放 互动 合作
随着素质教育实施的深化,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作了调整,实现以“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在突出对学生各种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同时,更着重理论与实际的密切结合。面对新的教育目标和课程改革以及新教材教学的需要,我们应该提高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知识更易为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教学方式。经过比较、实践,我认为开放互动式教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
一、开放互动式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互动式教学的前提是开放。首先是教师思想的开放,教师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的封闭,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这是时代的需要,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既要学习地理专业知识,又要学习与其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更新教育理念。
教学中,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开朗大方的举止,处理课堂的艺术及所展现出来的人格、魅力,无一不影响着学生,与其说学生喜欢这门课,不如说是喜欢这门课的教师。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是上好课的保证。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通过多种渠道传递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创造各种教学情境,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回答问题不局限一种答案,成绩考核可以有集中的方式。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要求,由原来注重“本本”教学、重理论性,变为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和实践教学;由原来重视学生的动脑教学变为手脑并用的教学。在知识点的选取上,从“以学科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同时将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贯穿其中,通过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环境道德、环境理论和环境价值观。教材所选内容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具有拓展性、开放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质疑、开阔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有利于教师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
二、开放互动式教学的互动性
(一)师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而不是“灌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主动”地探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师生之间的互动就是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二)生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了一种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教师激发动机――学生探究活动――学生解决问题――交流成果。
例如,在讲“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节时,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过程。
1.教师教学动机的激发。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有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在陆地淡水资源总量几乎没有变化,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节流显得至关重要。
2.教师给出资料。提出问题,学生讨论、研究、解决问题。
资料一: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利用黄河漫灌,近一半的水损失于蒸发和渗漏,使得黄河上游仅占全流域1/4的灌区,耗费了灌溉水量的45%左右,加剧了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危机。
资料二:上海宝钢采用先进工艺,强化管理,水的重复利用率近100%,吨钢耗水量仅为6.8吨,而一般钢铁厂的吨钢耗水量多大100吨。
资料三:研究表明,运用目前的节水方法和水处理技术,农业可减少10-50%的用水,工业可节约40-90%的用水,城市可节省30-40%的用水而不影响经济和生活水平。
问题:节约用水需从哪几方面进行?采取哪些方法?
讨论过程:
(1)6-8人一组,每个小组设置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负责本小组的组织、纪律、记录和发言。
(2)全班各组开始讨论,规定每组一次只能说出两条,后发言的组,内容不能与前面的发言相同。小组发言一轮后,进入自由补充发言阶段。教师记录学生发言,在此过程中,不发表评价意见。
(3)分组发言完毕,全班学生对所列出的陈述进行筛选、合并、修改、归类,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提出质疑、答辩,如意见很难统一时,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后全班得出一份节水建议:
a.农业节水:灌溉节水(浇灌、喷灌、滴灌)
b.工业节水尽量减少淡水使用量加强对污水处理,并循环利用
c.生活节水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重新利用改造输水管道,减少途中浪费通过技术改造和市场调控节水
d.生态与工程节水减少水体污染修建蓄水工程
(4)按小组清点最后保留下来的陈述,保留最多的组为优胜组。
3.学生讨论: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用水量有何不同?
4.实施:家庭节水方案。
各小组讨论,中心发言人发言本小组方案,最后评选最佳节水方案。
5.学生思想反馈: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经过初步探索,我感觉到这种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模式有其独特而又明显的效果:(1)以小组为单位,促进组员之间的团结互助协作,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明显。(2)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三)师师之间的互动
由于地理科特有的学科特点,地理课堂教学也极富创造性,每个班的学生情况不同,每个教师有各自的教学风格、特点。教师之间可以通过探讨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教学特色。同时,高考的学科综合也要求地理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加强联系、交流和沟通,注重跨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