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国防建设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保障房 问题 对策

一、住房制度大改革

保障房是保障性住房的简称,是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电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目前保障性住房分为5类。除了棚户区改造相对独立以外,另外四类分别是,廉租房,它是保障房体系中最低端的一级,针对最低收入家庭:其余的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均为照顾中等收入家庭等所谓“夹心层”。

房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无论是在欧美还是亚洲发达国家,都有住房保障体系。住房问题解决不好,易引发社会矛盾。“十二五”规划中,我国的住房保障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确定的住房保障目标是,“十二五”期末,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

“十二五”规划中,保障愿景具体描述为:“使城镇中等偏下和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新就业职工住房困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保障房建设存在的问题

保障房字实施以来,经过几年的磨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发张保障性的安居工程。但是,随着制度的不断延伸,出现的问题一越来越明显,保障房建设在迎来发展契机的同时,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也需亟待解决。

(一)房源不足。

建设保障房必须有土地,这是建房的基本要素。我国目前可提供保障住房的房源有三种:第一种是政府出资新建的住房。第二种是社会捐赠的住房。第四种是廉租对象在社会上租住的符合标准的住房。第一种容易形成贫民区,容易产生一些社会问题。第二种房源太少。开发商大多不愿意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房子捐出去做保障房。第三种成本太高,政府提供不了这么多资源。资金短缺和房源匮乏导致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以保障。

(二)工程建设协调难。

调查表明,工程协调困难时影响工程按期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多个项目负责人都希望为保障房项目开通绿色通道,以保障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各地政府官员认识不够,积极性不强,以及相应的法律制度薄弱,执行力度不够,是导致保障房工程建设协调难的根本原因。

(三)选址偏远,市政配套未跟上,住户难安居。

在全国一些地方,偏远,是保障房难以避免的一个话题。同时配套设施严重欠债和滞后,给居住着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位置偏远,配套设施落后,是各地保障性住房冷遇的主要原因,面对偏远、交通和生活成本昂高的经适房,许多入选家庭宁可“蜗居”市区。

(四)保障性住房对象覆盖面狭窄,进入和退出机制不完善。

我国廉租住房的分配对象主要是具有城镇户口的双困家庭, 现在的政策只适用于双困难户,没兼顾到社会的/夹心层, 另外,大部分地方还制定了严格的申请标准, 致使廉租住房覆盖的范围过于狭窄。

对于低收入家庭最有利的保障就是科学地确定低收入标准和建立有效的监督、审核管理办法。当前对于要申请廉租住房的人员来说需要经过街道办事处、住房保障主管部门、民政部门等层层把关, 各个部门按其职责检查所申请的人员是否符合廉租住房的申请条件。但有些部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系统, 对申请人员的基本信息没有办法核对, 因而无法确定申请人员的信息真假,这样就使一些人钻了政策的空子。

三、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对

(一)建立多渠道切稳定的保障性住房资金,多渠道增加房源。

1.中央财政进行补贴。针对资金问题,国家应该宏观调控,运用中央财政进行有效的补贴,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让地方政府有的放矢的去贯彻实施。2.地方政府要积极筹集资金。地方政府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处理好信贷政策金融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困局。3.多手段开发保障房建设。随着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家要有相应的政策,确保城镇保障房财政预算资金到位。

(二)提高政府认识,完善法律法规。

2010年11月上旬,基本住房保障法明确提出,政府保障不力,将被问责。住房保障法的加速出台,将从法律层面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托底。应该建立一部科学、完善的住房保障法,规范整个投入—产出—分配流程,使得这项伟大的安居工程真正保障那些应该得到保障的公民。

(三)规范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确保配套实施同步。

继续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开发利用的动态监管,大力推进闲置土地整治清理,加大违法违规房地产用地信息公开和查处力度。同时要合理规划,确保供应符合社会公平,严禁将保障房全部安置在地段偏远,交通不便和基础设施极不完善的地方。我们应该采取科学、创新的手段合理利用这有限的土地,鼓励先进技术的发明和设计规划的创新,住宅功能性的新挖掘,实现土地高效、高质量的满足居民的住宅需求。

(四)扩大保障范围,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

政府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住房水平及市场需求状况等,将城镇最低收入保障标准和城市人均收入标准结合起来考虑。政府应该采取适度调整的原则,在市场变化和低收入家庭需求变化的条件下调整住房政策, 扩大廉租住房的覆盖面。

准入和退出机制是廉租住房工作最大的难点。应加快建立低收入家庭的基础信息系统,通过实行申请、资格审查、信息核对、公示等制度措施,确保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公开、透明。

参考文献:

[1]罗建农. 提高廉租住房保障绩效的政策建设[ J]. 财政监督.2009,(6).

[2]金守祥. 关于解决廉租住房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J]. 上海房产.2010,(1).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发展问题; 探讨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不断发展壮大,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推进,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将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的成立,为电大今后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开放大学是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进行的重要战略转型,是对原有学校的功能定位、教学模式、发展机制等方面的重大改革。本文结合自己从事电大开放教育教务教学管理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分析了在开放大学建设转型期,分校在开展开放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并就对今后发展和努力方向做了一些肤浅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1)专业教师奇缺。开放教育试点正式推进以来,随着专业门类的增多,课程烦杂,专业教师缺乏的特点日益突出。由于我校地处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专职教师配备不足,而在职教师学历普遍较低。利用信息技术或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指导的能力普遍较低。年轻教师缺乏定期的培训或者进修,对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缺乏深度的认识;而对于民族地区电大来说,校内部分科室,一直被称为是养老、临退休人员的理想安置地,所以,一直以来岗位人员处于“有人无实力”的现状。长期下来,养成了时间观念差、工作散漫的思想状态,工作上拖拉扯皮、无头绪,另外,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是90年代后期的大中专毕业生,年龄偏大,对信息技术或网络教育比较生疏,学习探究能力差,同远程教育教学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2)教学科研能力差。优良的教师队伍是决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兴衰成败。唯有优秀的教学团队,才能不断锤炼并锻造实践,使教学科研能力逐步提高。长期以来,由于我校教师学历、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大多数时间教师都是基于网络平台开展学习支持与辅导,缺乏面对面交流与探讨以及主动参与教学科研的实践意识,对于远程教育之下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探讨缺乏深度的探究,这一系列的因素致使学校教学与科研能力差,教学与科研脱节。

(二)课程资源建设不足,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开放教育的需要。自开放教育全面开展以来,各个专业的设置已逐步体现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课程文字教材已经逐年更新,但是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只有一少部分配有辅导软件,其余专业课程只有文字教材,而且大部分以文字主教材为主,无辅助教材(即计算机辅助软件或vcd光盘等),在此类专业课程学习当中,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电大学员来讲,自主学习可能成为一大障碍。再次,在开放教育全面开展的这几年,各级电大虽在网上课程资源建设方面都做了最大努力,但大部分主要还是以文本试题为主,很少有视频内容。资源内容单一、匮乏。而分校都是导入借用省校及往年的资源,平台分级,但是资源重复,无形中使学员对于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失去动力和兴趣。再者,分校专业设置虽多,但是缺乏特色专业建设,致使各专业统抓统管,缺乏特色品牌。

目前,行业分工的逐步明细、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之下,电大学生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主要是以在职教育为主,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自主性更强。伴随行业结构的分工和教育改革,使得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重复,有些课程专、本科统开,有些课程不同专业统开;同时,自新版教务管理系统全面推行以来,专业规则当中已无自主选择的课程(即选修课),学生自己已无选修的余地。这种专业课程设置方式,既有悖于电大开放教育办学的宗旨,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违背了高等教育改革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改革思路。

(三)教学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远程开放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最主要方面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开展教学支持服务。因此,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一所电大学校能否更好地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指标。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电大学校,其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在逐步推进整改,但是

同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各类配套资源的配置和建设令人担忧。

(四)管理不到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电大只所以以“广播电视大学”命名,是与当时成人学习的教育教学条件相对应的,即以广播电视等多媒体电化教育为主要手段,这一时段曾在远距离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大远程教育迫切需要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当中,这一切使电大远程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在开放教育发展逐步成熟,国家开放大学建设试点逐次推进的条件之下,各级电大都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更新了计算机网络设备,但是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专业技术条件的制约,加上网上资源建设和各种学习软件的匮乏,使大部分远程教育设备未能更好的利用,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和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平时考核管理不到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改革都比较滞后,加之各级各类成人类高等教育机构并行发展,使基层电大招生生源逐年下滑,许多成人类办学机构刻意降低标准,变相招生,以“市场”为主要导向,无形当中给受教育者养成侥幸心理,不在学习上下功夫,使平时管理与学校的长远发展相背,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加大了平时管理与考核的难度,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长远发展。

二、改进的思路

(1)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研究政策,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学校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离不开学校各个部门齐心协作和整体团队共同的努力,更需要领头雁——“管理者”的不断探索和经营。所以管理层也是关键。管理层要不断研究政策,带头加强学习和研究“远程教育”的管理知识和业务,充分发挥电大的系统优势,统筹兼顾,上下运作。要按照开放教育的要求和管理模式来进行合理规划,切实以网络化的平台环境为依托整合各类课程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要关注政策,争取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充实四支队伍人员配置,加大信息化的基础环境设施建设,强化与普通高校、地方企业的合作,逐步形成人人参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协调发展的路子。把电大办成独具地方品牌特色的新型开放大学。(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外聘兼职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由于开放教育实行分散办学、个体化教学的方式,因此,要配备各个专业门类齐全的专职教师进行辅导确实有很大困难。针对目前基层电大专职教师紧缺、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开放教育的特点,应该充分发挥系统办学和地方社会办学的优势,不断加强与上级主管学校、兄弟学校、地方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的横向联合,成立助学团队,聘请校外专家和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和课程辅导员,加强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辅导,并重视对兼职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培养,组织他们学习电大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熟悉电大教育的特点,利用网络平台不定期举办课程研讨与交流,提高其教学水平。(3)依靠政策支持和系统优势,解决资金问题,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充分利用系统办学优势,争取上级电大在各项收费标准、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照顾支持,尽量下浮或者减免各种管理费用,使基层电大把有限的经费收入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这样,既使基层电大收到实惠,又增强了竞争力和凝聚力。二是依靠政策,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要研究政策,抢抓机遇,积极利用近几年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优惠扶持政策,努力争取项目经费和技术设施。同时,依靠自身条件,克服一切困难,使各项经费合理地利用到基础设施配置建设当中。(4)强化制度建设,健全管理机制。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是通过教学过程当中实践总结而制定的,分校要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在实际实践中总结完善、突出特色,使之成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例如:招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等等,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5)以开放大学建设为契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提高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伴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使得教育信息传播及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网络信息技术的高效与便捷利用,使偏远地区的基层电大能够依托系统优势不断加快教学与管理改革,以“开放”和“远程”为基础,整合系统内部优势资源,实

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利用纵横交错的教学、资源信息网络,因地制宜开展教学活动,真正把电大办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开放式远程教育大学。总之,有了良好内外环境和四支队伍,通过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热忱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远程开放教育必将成为新时期最受欢迎的学习方式,必将迎来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开放教育经济学科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思路》(薛志刚: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范文第3篇

Abstract: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measures about 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of reserve forces for national defense. This study mainly tells some problems about the course of colleg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and it also puts forward constructive idea. It is used for reference by education workers.

关键词: 高校;国防教育

Key words: college;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3-0199-01

0 引言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统一和,对全体公民进行的具有特定目的和内容的普及性教育活动。它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增进全民的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并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类社会活动。在高校开展国防教育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国家意识和国家利益意识。高校开设军事理论课以及进行新生军训,是大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的义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在多极化世界格局的形势下,各种势力的斗争会越来越激烈,一些不安定因素仍然威胁着祖国统一大业。因此,加强对未来国家栋梁的大学生国防教育尤显重要。高校国防教育,既是国防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赋予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任务,更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措施。

1 国防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是以军事理论课为主体,同时辅以各种不同类型国防讲座和各种国防知识活动,及通过各种历史题材的宣传作品和革命圣地、英雄人物进行教育。针对高校国防教育现状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

1.1 国防知识匮乏,国防意识淡薄 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都生于和平年代,成长在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安定时期。由于从小生活环境优越,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这些对是非鉴别能力不高的大学生容易受一些不良思想影响。特别是一些学生国防意识淡薄,认为接受国防教育只是军人的义务,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稳定发展需要强大的国防作后盾,而国防并不仅仅是军队的事、军人的事,它需要全社会每一个公民的努力和奉献。当代大学生肩负振兴巾华、建设祖国的重任,也担负着保卫祖国、保卫现代化的义务。

1.2 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大学生日益增多,加之军事课教师又缺乏正常的培养和补充渠道,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严重缺编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缺乏专职的国防教育教师,军事理论课的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各种渠道抽调出来的兼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普遍采取大课堂教学,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目前各高校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仅能勉强维持基本教学需求,更无精力投入国防教育学术研究,缺乏创新与发展的动力,使军事理论课教学处于原地踏步状态。

1.3 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不规范 规范的学科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前提。当前各高校国防教育课程普遍存在教学不够规范,训练科目不全,缺乏统一的教材,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等问题。学生实训的时间和科目,普遍达不到大纲的要求。有些高校在新生进校时象征性的进行几天军训,其中一些环节也因为场地条件所限而走过场或干脆省略;有些高校对必要的国防教育理论课程也因师资缺乏而缩水;有些高校则根本未将国防教育理论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也就更谈不上进行国防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传授。

2 改善国防教育现状的建议

针对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2.1 加强学科建设,健全评估体系 首先要完善军事理论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培养和引进师资力量,健全军事教研机构,大力推进军事课程建设。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专兼结合的军事教师队伍,是搞好军事理论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的重要保证。要开辟军事教师选拔、培养新途径,尽快解决高校军事教师不足,逐步建立一支高质量、多数量的军事教师队伍,以满足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的需求。国防教育既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就应该建立相关的评估体系,并纳入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之中,确保高校国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2 健全机构,提高质量 高校国防教育是为国防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预备役的重要措施。校领导要提高思想认识,健全机构,明确学生军训的职责和任务,改进教学手段,抓好学生军训普及工作。军训场地设施是高校国防教育的物质基础。高等院校要加强学生军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强做好军训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军训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统筹安排、科学规划,确保军训场地的有效使用,完善军事训练与军事教学设施,提高军训质量。

2.3 灵活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兴趣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防教育开展的基础。我们应以重大节日、纪念日等为契机,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为载体,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欣赏创作各种历史题材的文学文艺作品,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接受崇高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的熏陶,同时也进行中国国情的教育,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步骤、目标和宏伟前景,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4 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军训工作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军事部门要重视学生军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部队训练机构和民兵训练基地保障学生军事技能的训练。并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对现有的训练基地进行改建,完善配套设施,增大承训容量,提高保障能力,尽快建成一批设施配套、保障功能齐全的学生军训基地。不仅如此,在训练中,坚持贯彻从严、从难、从实战需要出发的训练原则,要求每个学生做到言行举止军人化,内务卫生标准化,操作训练规范化,教育秩序正常化,每日生活制度化。

3 结语

高校国防教育工作不仅关系到国防动员的质量,同时也与学生工作有着密切关系。我们应大力促进高校国防教育工作的开展,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保证高校局面的稳定,促进高校长足发展,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军工高校 艺术教育

军工行业是我国国防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繁荣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力量。以军工为特色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军工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又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人文情怀的专业技能人才,是军工高校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素质养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军工高校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有着鲜明的行业特色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引言

近年来,尽管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几经调整,但是始终保留着一批具有军工传统和国防特色的高校。主要包括原国防科工委所属7所高校,这些高校普遍具有的特点是:以为国防科技工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作为主要办学目标和任务,在某些学科或专业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曾经或一直参与国防科学技术研究。此外,原国防科工委还与地方共建高校9所,原五个军工总公司所属的高校也设置有部分军工专业,这些高校也在为军工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人才培养等服务。除军事院校外,1998年起我国在普通高校开始招收国防生,从最初的2所已经扩大到目前118所,囊括了我国绝大部分的“211、985”工程重点院校,目前我国在校国防生已有近4.8万人。这些构成了我国新型的国防教育框架体系。

我国高校艺术教育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得到加强,国家已经两次颁布《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1989—2000年和2001—2010年),特别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及其评估方案制订以来,高校艺术教育在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器材场馆、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艺术教育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师生情操、提高师生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艺术教育推进过程中,以艺术形式反映军工高校师生精神风貌的成果和作品也不断推出。比如,歌曲《你是光》《军工骄子》、舞蹈《飞天之梦》、小品《生日》等,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

一、军工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军工高校艺术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表现为艺术教育开展还不平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还比较低,艺术教育氛围还不够浓厚。艺术教育与军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比,与提高大学生艺术素质的要求相比,与艺术教育应具有的地位和作用相比,都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艺术教育及其作用的发挥重视不够,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不够活跃

与综合性院校和以人文社科为主的院校相比,军工高校艺术教育和艺术活动开展不够活跃。一是艺术教育缺少应有的重视。由于军工高校普遍以理工学科专业为主,建设的重点往往放在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军工学科专业或强势学科专业上,在政策引导、硬件投入、经费支持等方面这些学科专业始终成为学校的中心和重点。在长期重视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建设的同时,一些学校忽视人文氛围的建设和营造,忽视文化艺术教育在学校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忽视艺术教育和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人文社会科学、艺术教育等始终处于补充或辅助地位,缺少环境、设施、资金的支持,发展机会少,发展能力弱,发展条件差。二是一些学校文化艺术活动的主体仅仅满足于艺术专业学生或校级学生艺术社团,如大学生艺术团,对其他学生艺术社团缺少组织、引导和支持。文化艺术活动多围绕重大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开展,平时活动少。开展文化艺术活动的设施场所薄弱。文化艺术活动的学生参与面、对学生影响面不高。三是一些学校艺术教育师资薄弱,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门类少,课时少,选修学生少。

2.艺术教育和军工文化、国防文化结合不够紧密,围绕学校典型人物和事例进行艺术创作和塑造不够

近年来,我国军工事业和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标志性建设成就和为这些成就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和科技工作者。这其中就包括军工高校中那些默默奉献在教育和科技岗位上的优秀知识分子。与科研院所一线的科技人员相比,他们承担的科研任务往往都是间接的、配套的、基础的,他们由于不是处在第一线,得到的荣誉和光环也往往逊色得多。但他们确是这些重大科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国防科技人才的培养、为了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所做出的成就和贡献却并不逊色。他们的事迹和做出的成就为军工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条件,是军工高校艺术教育永不枯竭的源泉和动力。艺术教育应该也能够与军工文化、国防文化有机融合,通过艺术形式,展示展现国防建设突出成就,展示军工文化国防文化丰富内涵,展示军工高校师生精神风貌。

但是长期以来,军工高校艺术教育与军工文化、国防文化结合得不够紧密。无论在专业艺术教育还是公共艺术教育中,都缺少将艺术的真、善、美与军工文化集体主义、开拓创新、无私奉献本质内涵的有机融合,缺少通过艺术教育的平台对军工文化、国防文化精神的弘扬。在艺术教育课堂教学上,在教学目标、教学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的安排上,都还没有充分体现出高校军工文化的特色和要求。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也更多地停留于自发的、无计划和无目标的活动,缺少以军工文化进行正确引导。

一些高校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的挖掘不够,军工高校通过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艺术展示的形式,真实、全面地反映国防建设和军工高校建设发展成就,反映军工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反映军工高校学子热爱军工、为军工事业勤奋学习、立志献身军工的作品和成果还太少,水平高、内涵深、有影响的精品则更不够。

二、加强军工高校艺术教育的建议

军工高校艺术教育尽管存在许多弱势和不利条件,但是只要能够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作用,充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军工高校艺术教育同样可以开展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军工高校艺术教育

首先要重视艺术教育第一课堂。国家教育部就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等“限定性选修课”。军工高校要按照这一要求,不仅应当开足这些课程,在师资充足的情况下,还应该开设更多门类的课程;不仅要列入选修,个别课程还应作为必修;不仅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课堂教学、理论讲解、实地考察、现场操作、角色参与、文艺活动等结合起来,全面提高教育效果。

其次要重视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课外、校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课外、校外文化艺术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师资、有制度。” 学生各类社团是课外艺术活动的主体,要尽量给他们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提供活动场地和相应的经费支持。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评定制度,也可以计入学生的学分或教师的教学指导工作量。

此外,要重视引进校外主旋律题材的高雅艺术进校园。高雅艺术的引进,既是军工高校艺术教育活动的有力补充,也是丰富高校艺术教育形式和内涵,开展正面教育,提高师生审美情趣的有效举措。近几年南京理工大学引进的主旋律题材演出多达十多场,比如,江苏省锡剧团的锡剧《红色恋人》、前线话剧团的话剧《马蹄声碎》、南京市话剧团的话剧《沦陷》,电影《我的》《》等。演出结束后,学校及时组织同学与艺术家们座谈讨论,共话理想、信念、人生,或组织同学撰写观后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等,受到师生广泛欢迎,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2.充分利用艺术平台,大力弘扬军工文化和精神

近年来,军工高校在参与开展国防教育和科技活动中,做出了突出成绩,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马祖光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毛二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周长省教授等。他们的事迹通过各种宣传后不仅对高校师生产生了非常好的教育作用,也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特别是一些高校根据这些人物和事迹,进行了艺术创作,赋予了这些典型人物更为鲜活的生命,更加受到师生和社会的欢迎。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创作的歌曲《你是光》,东华理工大学创作的小品《生日》,南京理工大学创作的歌曲《军工骄子》《走向国防现代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作的舞蹈《航空人的承诺》《飞天之梦》等,在高校广为传诵,使广大师生从中受到教育。

与涌现出的大量的人物事迹相比,以此为背景的军工高校艺术创作还稍显滞后,艺术创作的量还很小,艺术创作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创作的水平和质量也需要提高。高校还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借助校内外各种力量,围绕军工文化主题加强高校艺术创作,以艺术为平台,大力弘扬军工文化和精神,促进军工高校艺术教育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3.发挥优势,凝练特色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在成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研制、攻关成绩的同时,也形成了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国防科技工业精神。这些精神全面、准确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特征和本质要求,体现了国防科技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在一所以国防科技教育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应该为参与创造和形成了这些精神感到光荣和自豪,也应该始终把弘扬这些精神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艺术教育是承载这种精神的最好形式和载体,军工高校应把弘扬军工精神作为文化艺术教育的主线和重要内容,通过艺术形式进一步用军工精神所赋予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教育和引导学校师生。要让军工文化艺术主题成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主旋律,占据校园文化主阵地,加强军工文化艺术建设,营造浓厚军工文化氛围,成为学校主要任务。通过建设,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军工高校艺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Z].2002-05-15.

[2]房居清,房卉.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研究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6(08):90-91.

[3]李燕.公共艺术教育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21-123.

对国防建设的建议范文第5篇

我区境内地势低平,河流众多,铁路、公路纵横交错,特别是因地处京津要道,历史上即为军事重地,目前是华北地区重要防御地区,由此,区委、政府对武装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党管武装的根本要求,大力弘扬我党的光荣传统,引导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搞建设不忘抓国防,求发展不忘谋打赢”的党管武装思想,采取把部队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在军人转业、家属就业安排上给予照顾,疑难问题上现场拍板解决,努力改善基础设施,积极创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等实际行动,使人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军事设施保护工作先进单位”;连续被**警备区评为:“战备训练先进单位”、“安全管理先进单位”、“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应急营应急连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表彰为“全军民兵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被评为“民兵预备役部队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一、主动抓工作,坚持把部队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认识难统一、人员难集中、时间难保障、经费难筹措,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兵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瓶颈”问题。我区各级党委审时度势,积极研究探索民兵预备役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长远建设,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力保障、军地齐抓共管、逐级按职尽责的党管武装工作机制,使“四难”问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把民兵预备役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计划统一部署。武装工作是党委政府份内的事,要确保这项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摆上位、排上队,为“一线”同志鼓上劲、打好气,是我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近年来,我区在年初工作部署时,都把民兵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年终工作总结时,等同其他大项工作进行总结。期间,党委主管至少参加5至10次有关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活动,进行动员、检查、评比、验收。

把专武干部纳入党政干部序列统一管理。专武干部是民兵工作的组织者、实践者,他们的业务素质、作用发挥、精神状态,直接关系着后备力量的建设质量。两年多来,为锻造一批高素质专武干部队伍,除让他们参加党政干部培训外,每年还专门举办一次专武干部培训班,并把专武干部的政绩进行考评登记。实行奖优罚劣。两年来,我们对4名业务不熟、热情不高的干部调整了岗位,对6名成绩突出的同志进行了嘉奖、提拔,激发了他们爱本职、学业务、尽职责的积极性。

把民兵预备役建设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统一解决。经费保障是衡量党管武装工作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保证民兵预备役训练经费的落实,我区着实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多方协调,统一了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把民兵工作经费纳入了政府财政预算统一解决,并按照经济增长点适当递增,遇有重大任务和特殊情况,各级党委政府都及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和保证。据统计,近两年,全区共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内经费700多万元,促进了民兵工作的深入开展。

把国防教育纳入社会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统一实施。我区党委“一班人”深深感到,国防观念是国民素质的综合反映,为把国防教育这一事关国防建设的基础工程做扎实、做出成效,区委决定:全体公民,尤其是国家公务员,把国防知识作为必修课程,全区各级党委、政府依托议军会、武委会学习有关后备力量建设的政策法规;人武部门依据“青年民兵之家”对民兵预备役人员结合民兵整组、点验、训练等时机,每年至少进行2至3次集中教育;大、中、小学把国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安排、有经费、有教材、有考核。近两年,全区处以上80多名党政主要领导普遍接受了国防教育;对6万多名中专、大学生进行了军事训练,开展小学生夏令营军训活动180次,参加人数5.4万余人,进行电视讲座4次,公民受教育面达到了70%以上,使全民国防观念不断增强,积极要求应征入伍,参加民兵组织的人员逐年递增。

把民兵预备役工作纳入政府责任目标统一考评。实行目标管理,是竞争机制中的一道“良方”,把民兵预备役工作纳入竞争机制,是民兵预备役工作落实的有效途径。我们针对个别领导干部存在的重经济、轻国防,依赖多、实践少的倾向,及时调整民兵预备役工作方法,实行党委、政府目标管理策略,做到了“五个一工程”,即:开好一次现场办公会:人民武装党委第一书记、武委会主任,每半年到人武部现场办公一次,了解掌握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情况,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到人武部现场办公。制定一个周密计划:要求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兼顾民兵工作的发展,制定与经济发展战略同步实施的科学计划。开展一次军事日活动:每年八一前后,区级领导及相关部门人员集中过一次军事日,学习军事知识,体验军事生活,强化国防观念。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各基层单位根据兵员编配实际,每年培养一个不同专业、不同技能的标兵连队。建立一个考核组织:每年由区委、区政府、区武装部组成联合考核领导小组,按照条令条例,对民兵军事、政治、后勤建设进行一次系统考核,同时,对民兵预备役工作涌现出的好书记、好武委会主任、好部长、好政委、好干部、好民兵实行挂奖章活动。

二、尽心办实事,切实为部队官兵解除后顾之忧

人武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指挥部”,帮助一线同志处理好头疼事、为难事,是保证民兵预备役工作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我区把工作重心放在为人武部干部办好事、办实事上,尽最大可能解除人武干部的后顾之忧。

子女入学有人管。人武部干部大都是野战部队交流过来的有的家属、子女户口不在北辰,有的虽然具备随军条件,但大都有个办理过程,所以子女入学问题就成了到职后最头痛的一件事。凡于此时,区领导都亲自过问、关心,特事特办。还专门制定了优惠政策:凡驻我区部队干部子女入学入托,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全区各中小学一律无条件接纳;对于初中升高中的部队干部子女,市重点校采取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的原则;对部队干部子女家庭生活困难的,酌情给予减免学杂费,对家庭特别困难的,教育部门采取措施给以资助等措施。区人武部副部长邵立兵之子是河北省承德中学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2006年转学到北辰后,区领导亲自与区教育局协调,让其进入了北辰区升学率第一的47中学。2006年北辰区人武部3名干部子女希望转入北辰实验小学,还是在各级领导的多方帮助下,都如愿。据统计,近年来部队子女进重点小学、中学率达95%,考取大学率在96%以上。

家属就业有保障。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改制后大批职工下岗,给社会就业增添了巨大压力。然而,区确立了“再减也不能减军人家属”的指导思想,专门就这一问题作了明确规定:凡是军人家属,不管企业人员如何精简,一律不让下岗;凡是随军调入干部家属,原来有工作的,按照原来工作性质安置就业,没有工作的也要根据本人特长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不够随军条件不能安置工作的军人家属,如果在驻地自谋职业,享受优于下岗职工的政策待遇,3年之内免收经营税;驻区部队现役军官配偶已经办理随军手续,户口在本区未就业,可享受自主择业

安置补贴三年,每年补助3000元。其中3名随军家属安排到行政机关。

军人转业留位置。军人在部队练就了过硬的素质,更练就了一种过硬的作风。区各级领导十分清楚地看到了这一点,我们把转业军人当作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安置工作上,可谓是独具慧眼,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查阅档案,能根据特长和才干,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工作,保证人员满意。截止目前,转业到我区的45名干部,有9名被安置到主要领导岗位,其中,区武装部军事科长王家新转业到区人防办公室任副主任等。据统计,近年来转业到我区的69多名干部、退伍军人,全部安置了理想的工作。其中,干部45人100%进入了行政机关。

三、全力搞保障,不断为部队长远发展积蓄后劲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基础,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质的飞跃。新形势下的党管武装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加大全方位的投入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付出辛勤的工作,才能确保民兵预备役出战斗力,确保这支队伍始终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近年来,北辰区各级党委、政府十分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把功夫下在抓长远,下在高投入上,提出了“适应新形势,研究新对策,努力实现党管武装工作新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精力投入的力度,完善的制度保障,有效地促进全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深入发展。

创新中求长远。我区是**市的农口区县,大批民兵外出打工,但民兵经常性教育却搞得有声有色,得益于李文喜书记‘解难题就要勇于创新’的工作思路。”前年元旦期间,北辰迎来在外务民兵返乡热潮。在研究在外务工民兵节日活动安排时,区委书记李文喜意识到这是落实流动民兵政治教育的好时机。和区人武部领导商议后,决定以外务民兵较多的青光村为试点,组织召开返乡民兵政治教育现场会。在区里协调与支持下,区武装部在青光镇开设民兵政治教育课堂,北辰“数字电影”下镇入村放映爱国主义教育影片,镇村干部深入民兵家庭拉家常、讲时政、话发展、谈改革,有关部门广泛开展科技、法律、卫生、教育“四下乡”活动……一盘盘“节日教育大餐”送到青年民兵家门口。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受到了民兵的欢迎。同时,认真履行“解难题”的责任,千方百计为武装工作排忧解难。把解决武装工作中最急、最需、最难的问题,作为重要工作职责,为武装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了党管武装工作措施的全面落实。对涉及武装工作全局性的事情全力支持。武装工作政治性强、涉及面广,与各部门、各行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