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室内设计的性质

室内设计的性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室内设计的性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室内设计的性质

室内设计的性质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才需求 高职室内设计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3-0017-02

一 室内设计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

设计是连接物质世界与精神文明的桥梁,人们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室内设计就是这样一个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通过美化住宅环境,完善家居功能,彰显主人的个性品位,为人们提供温馨舒适的生活氛围。近10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筑房地产行业的持续繁荣,带动了室内设计行业的飞速发展,根据《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预计,至2015年,我国装饰企业总数达到12万家,行业规模化集中化程度更高,同期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总产值达到1.2万亿,从业人员中受过系统高等教育人数将达到250万人,拥有高素质和社会影响力的设计师总数达到120万人,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建筑装饰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发展态势,并将伴随国家社会经济的增长稳步发展。

2.人才需求分析

目前室内设计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类型,第一类是指具有良好的文化创意、设计创作能力的高端设计人才,第二类是具有艺术设计能力和专业施工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第三类是具有一定装饰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管理型人才,第四类是市场营销人才,第五类是具有专业特长的施工技术人员。以上五类人才,除施工技术人员外,其余基本都在各本、专科院校毕业生中培养选拔。本科院校主要培养高端设计型人才,注重设计思维的创新和扩展;高职高专则应对应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注重岗位实践技能的培训。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提出要“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所以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服务于生产企业一线,掌握室内设计基本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室内设计的流程与方法,具备一定的项目规划、方案设计以及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结构复杂

室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系统性极强的学科,它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专业课程体系涉及面非常广,学生不仅要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还需要同时掌握施工材料、预算、工艺、管理等相关知识,以及多门软件的熟练运用,专业课程总数达到20余门,2年的校内教学周期十分紧张,课程体系设计缺乏主线、较为零散,不利于学生整合专业知识,培养核心技能。

2.课程教学模式单一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普遍起步较晚,发展至今虽然已有十几年时间,但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上仍然无法脱离本科模式,课堂教学在专业课程中仍占主导地位,室内设计的专业课程中无论是设计类课程还是工程技术类课程,都基本以“课堂讲授+校内实训”为主要形式,“以课堂为中心,‘填鸭式’的授课方式,过多地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忽视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尽管多数院校目前都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课程改革,试图走合作办学道路,但其融合深度不够,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学生仍然无法从中受益。

3.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是高职教学与本科教学的重要区别之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变成经验。室内设计专业的课程中,有许多课程需要结合实践教学展开,例如室内设计、装饰材料、装饰构造、施工组织与管理、装饰照明等。这些课程缺乏校内实训条件,开展实训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不了解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不知道企业用人标准,没有接触过真实项目,单纯地在机房和课程实训室开展模拟实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岗位核心技能不足,不能适应企业的要求,在毕业后仍需较长的时间重新学习积累,拉长了学生的就业适应期。

三 室内设计专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为解决我院室内设计专业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近3年来,专业教师团队一直致力于结合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不断探索适合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改革方向

1.“专业先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初探

“专业先行”课程体系是我院教师团队正在着手开展的一项人才培养方案。方案对旧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更新,学生进校第一年学习兴趣较高,但专业基础薄弱,不理解课程学习目的,等进入核心课领域时,前期课程内容已经生疏遗忘,无法有效衔接核心课程的学习。我们拟将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教学时间提前,调整课程体系的顺序,使在校的4个学期中,每个学期至少安排1~2门核心专业课作为先行主导课程,围绕这一核心课程开展其余相关课程的教学,使课程之间能有效地融合串联,互相促进。这一改革打破了传统室内设计专业不同类型课程零散分布的课程体系,使各门课程有了明确的教学方向,有利于学生岗位核心技能的培养。

2.现场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在室内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调研中,工程技术类岗位占据了约40%的比重,岗位能力中要求学生熟悉装饰材料的性能价格,了解各项工程施工工艺的流程与关键技术,能指导项目实施。课程体系中工程技术类课程主要有装饰材料、装饰构造、施工组织与管理、装饰预算、装饰照明设计等课程,针对这些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开展了现场教学的探索。尽管现场教学从设计到实施都有各种限制条件,但为了拉近学校与企业的距离,增加实际项目经验,让学生和教师“走出去”,将企业项目和技术人员“请进来”。我们研究并制定了不同课程的现场教学方案,制定了现场教学标准和考核方式,联系合作企业开展实践;精心筛选合适的教学项目,做好准备工作,每学期都安排相应主题的校外现场参观实践环节和行业讲座,以弥补校内实训模式的在增加学生岗位经验上的不足。

3.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环境建设

在高职专业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专业实训条件,在现有学制和办学模式下,实现全职场环境教学对多数学校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装饰企业中私营性质占多数,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不高。而学生职业能力中,动手能力又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校内课程的实践上要保障学生能够实际操练岗位技能,例如室内设计专业必须掌握的量房技能、手绘技能、CAD制图等内容,需要有专业实训条件来保障。

在我院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上,先期已经建立了制图实训室、雕刻实训室、实训机房等。针对在校实训较为困难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实训,我们用2年的时间设计制作了一整套适用于装饰材料、装饰构造、施工组织与管理、装饰预算、室内设计等课程使用的实训装置。该装置由我院教师团队自主设计研发,充分考虑到专业课程的展示与实训需求,将室内装饰施工项目中常用的材料与工艺用实体装置的形式进行展示,包含了各类型吊顶、隔墙、水电、防水、地板、地砖、墙纸、墙漆、软包、花饰等30多项施工工艺的详细构造和层次。不同于其他院校实训室,将展示内容固定在墙、地、顶进行展示的做法,我们的装置大部分可以移动,实现了不同角度观察的要求,可以详细展示施工项目内部结构和层次,配合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配件类材料与构件可以让学生自主拆装实践,实训室内设专门的材料展示区和多媒体投影设备,可以结合课程理论教学和实体材料开展实践,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四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这两年,很多专业院校都开始着手开展项目工作室模式的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室模式是目前校企合作的全新发展形式。如果能够制定出合理的工作室教学计划,并克服其小班制教学和专业师生比之间的矛盾,将是十分适合高职室内专业发展的道路。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19号)中也提到要“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为高职院校改革和实践指明了方向。下一步我院教师也将就室内设计专业的工作室制和学徒制展开调研,不断探索创新,以跟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蔚、傅彬.环境艺术装饰材料与构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室内设计的性质范文第2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本概念

(一)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

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实践中逐步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是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来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

行政单位内部控制是政府部门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它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内部控制活动、信息及其沟通和内部控制监督等要素组成,并体现为与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等,是行政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近年来,我国为适应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体系的要求,逐步实施了政府采购、部门预算、财政直接支付工资、会计集中核算试点、国库集中收付等一系列财政支出改革,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支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1、健全和强化事业单位内部组织机构,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组织机构是单位开展内部控制的组织基础,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是办事的指南。

2、不相容职务的控制,处理每项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或者在全过程几个重要环节都规定由两个部门或两个以上部门,两名或两名以上的工作人员分工负责,起到相互控制的作用,旨在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3、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要求。

4、明确规定建立财务清查盘点制度,为了保证财产物质的安全和完整,对单位财产物资进行不定期盘点。

5、由于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所以,明确规定计算机管理系统操作权限和控制方法,对电算化进行内部控制。

(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事业单位财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开始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在各种内部控制中,会计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也是内部控制目标中最容易明确的。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1、保证经济活动按照预算管理合理进行。2、保证对资产完整记录,收付、保存、使用、处理均经过预算的授权并存记录。3、保证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4、保证财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一)领导内部控制认识不够到位

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了解与掌握,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跟不上现代企业管理的步伐,有的领导认为预算控制就是内部控制,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对财务人员的工作不重视,只是简单的认为财会人员只是简单的会计核算人员,不能使财务管理部门发挥对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

(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部门之间的制度没有互相制约性,忽略了岗位之间的不相容性,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出纳等由一人担任,根本没有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三)预算控制措施不够有力

虽然有些单位也实行了预算控制措施,但是形同虚设,预算编制成了摆设,预算执行力度不够。

(四)监督约束作用不够明显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形同虚设,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审计机构。在设立内审机构的单位审计机构领导和人员均是单位领导任命,其上下级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均受到单位领导制约,这样势必造成外部监督机制弱化,使内部控制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五)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不合理,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负责人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仅把会计的职能理解为记账、算账、报账,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组织建设、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致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还有事业单位编制有限,人手紧张,所以导致许多单位都有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岗现象,不相容岗位未能合理分离,经办人员、保管人员之间没有实行职务分离,或实行了职务分离而没有互相制约。

(六)专职财务人员素质不够

依照法律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只注重制度的制定,套用先进单位的管理模式,忽略其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管理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因为单位领导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相关工作人员执行内控制度的积极性,负责人在执行内部控制制度时力度不够,工作人员也就应付了事,内控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三、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设计

(一)领导重视是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的前提

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只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才能引起其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才能认真地去组织人员立制度、抓落实。为提高内部控制效益,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可以推行法人经济责任制,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人事任免、经济效益挂钩。按领导分工相应予以授权,规定职责,从而实现各尽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目的。同时,有必要建立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将单位财政资金收支情况公之于众,接受单位成员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二)完善制度是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保障

建立和完善单位内部资金使用制度是推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维护财经纪律,抓好增收节支,强化财政管理职能的重要措施。对于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我国各地做法不一。财政部门可以针对当地具体情况,在国家已经出台的加强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相关条款的基础上,以行政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为载体,统一模式,制定相对规范的行政单位内部财务会计管理控制制度,使各行政单位在内控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有章可循,使得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机构和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权限划分明确,从而进一步减少资产损失风险,切实规范行政单位的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预算管理是实现内部控制的关键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核心,贯穿整个单位的业务活动。加强预算管理主要体现在编制与执行环节。编制时要“准”,即部门编制预算要在实施综合财政预算的基础上,努力做到零基预算和细化预算,特别是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应从单位当年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当年财力状况,核定具体支出额度,明确各项支出的方向和用途。执行时要“刚”,即在执行环节应进一步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

(四)实施动态监控是加强内部控制的有力手段

内部控制是动态的、持续的,其有效执行,仅靠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自主执行远远不够,必须建立两级监控体系对实行全面动态地实时监控。第一级是财政部门负责对行政事业单位监督,第二级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内部各机构进行监督。通过定期开展内部审计来审查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评价相关部门和人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其目的督促其充分、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五)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是加强内部控制的根本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成败根本因素在于单位成员素质的高低程度,尤其是财会人员。他们既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者,又是监督者,所以不仅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政策法律意识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水准。教育培训是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培训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政策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提高,会计职业道德不断提升。有“能”才有“力”,只有财务人员素质提高了,他们在执行内部控制的实际工作中,执行力和监督力才能不断增强。

四、结论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可以参照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根据内部控制基础理论,从内部控制环境、组织控制、预算控制、监督、人员素质等方面来完善,并在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确保内部控制落到实处,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洪清.浅谈如何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财务与会计,2004

[2]黄伟伶.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路径[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10)

[3]张靖.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浅探[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6)

[4]刘宁.浅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2008;7

[5]薛彩荣.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8(5)

室内设计的性质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 内部环境; 内部审计; 内部评价

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大型企业集团为维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保证资本运营增值、财务收支合法、信息处理真实等,以实现未来经营目标和提高长远经济效益,从而在内部形成一种自我约束、协调及完善的控制系统。作为支撑内部控制的制度是否有效,直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在企业组织中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及独立的审计机构,对于防范外部的财务风险、完善内部的经营管理、保障组织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却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也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就能办到的事情,需要组织的领导牵头、所属的部门参与、相关的环节协调,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完成。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更显系统的实施策略。

一、改善组织内部的控制环境

目前,许多中小型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基础十分薄弱,在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时,以强调灵活性为由而不按规定的程序办理,使内部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有些大型企业集团,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也仅仅只是一系列书面形式的内部文件,实际的操作层面并未完全执行。由于大型企业集团资金链的形成往往在市场上通过股份制的资本运作形式,董事会又是一个全体董事的组织机构。因此,对于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系统来说,财务管理就是核心的环节。为了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规范会计行为,保护投资人、企业、国家的利益都不受侵害,必须有效实施组织的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及相应的审计方法。

(一)推行财务一支笔制度

从董事长到财务科长及会计员,必须做到层层把关,对不合理的开支坚决杜绝。内部财务制度规定的限额以下的开支,由分公司董事长及其财务科长审批签字,至于限额以上的开支,由总公司董事长及其财务部长签字后方能报销;对于重大项目的决策及大额资金的使用,需由董事局集体研究决定;对于大型设备的购置,需进行实地考察后,参加竞标才能签订合同而予以购置;对材料及用品的采购需求,由各职能管理的科室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做计划上报批准后,由采购部门统一购买,以杜绝资源浪费及舞弊行为。特别要强调的是,在大型企业集团的物资采购过程中,还要严格执行“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制度。也就是说,对于请购与上级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合同订立与审核、付款申请与执行等,均为不相容岗位,应由不同的人员来担任,而不得由同一部门或个人办理采购与付款业务的全过程。只有这样,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才具有客观必要性,其实施又呈现主观需求性,从而使内部控制落到实处。

(二)制订会计一体化标准

大型企业集团内有相互关联的各个不同的分部,每个分部又有相对独立的会计部门,也就有必要经常性对会计人员在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进行培训,以便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及提高从业素质。因此,应经常安排集团内部的会计人员参加相关专业的知识培训,也可以到内部控制运行比较良好的大中型企业参观学习。这样,通过与兄弟单位的交流,集团财务管理人员就会在日常工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与同行业务进行对比,借鉴于所学的专业知识科学地分析本集团内部控制系统的弱化原因并找出运行的薄弱环节,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献计献策,不断完善集团经营管理的内控制度。同时,集团外部的会计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范体系,也会促使集团内部的会计人员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实施环境。所以,无论是内部工作的主动性,还是外部事业的被动性,都为会计一体化标准的制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三)执行人员一条龙服务

对于有关人员的管理,基本原则是因岗设人,权责到位。鼓风机作为大型设备生产的行业特殊性,现金流量相对较大,其内部财务管理系统就应设置专人对每日产品的入库、出厂,以及每日材料的出库、入厂等事务,进行逐一汇总。其中,所涉及的销售收入款额与采购支出款额,又要做到一一核对并按照合同予以收缴与支付,以防挪用公款、及洗钱行为的发生。同时,鉴于外部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和独立性的监督作用,还应授予国家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单位一定权力,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集团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有关涉及工程预算、结算及核算的项目,要进行审核并签注意见,形成权威性的审计结论,在重大招投标的决策过程使集团内部控制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至于形同虚设。因此,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为了改善内部控制的环境,在组织机构之间构建内部控制的建设性沟通。只有通过内外部人员的充分结合而强化集团内部控制的一条龙服务,才能使每一个岗位与每一位专人的职权与责任分明,在组织内部培育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优良环境。

室内设计的性质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1 整合优化资源

按照编制好的发展规划,优化并整合现状中分散的实训室,重新定位现有实训基地的功能。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之原则,对现有的实训室再次进行功能安排以及资源的整合。将原有的实训资源进行整合以后,再补充个别缺少的设备,能够大幅度提升实训室的利用效率。

2 改革管理模式

2.1实训基地建设

现在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常见的模式有2种:一是为满足个别专业的教学需求而建设的实训室,该模式通常是让专业人员按照课程的实训需求,利用已有的资添设仪器设备以满足实训的要求,该模式相对而言是比较传统的一种模式;第二类是依靠大类学科而建设的实训室,该模式是按照不同学科的类型提出实训需求,通过整合资源、添置设备的方式来满足实训的需求,该模式是现在各个高职院校运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在专业的数量及类型比较多的时候,后者比前者更能充分发挥实训室的功能。

2.2实训基地管理

实训基地管理常常因院校所有专业的数量、集中程度、学生人数等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大体上能够分成下面三种模式。第一种是集中式管理模式。当院校的规模不大,在校生不多,专业等较集中时容易采用集中式管理的模式。资产直接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其资源利用率。第二类是分散式管理,这类管理适用于规模大、学生多且专业较为分散的学校,主要是因为这类学校的专业差异很大,不同专业的学生无法共同使用,同时这样数量过于多,集中管理困难。第三类 是集中和分散式的管理,这类主要适用于学校规模大,学生人数多,部分学科相对集中的学校,对于适用面广的,可以采用集中的管理模式,对于具有特色,则由部门自身管理。

3 利用社会资源达到校企共建

校企合作对于培养技术型人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是发挥作用的基础,但是如何运作和建设关乎企业的行业、位置以及规模的大小等等,尤其是对于那些同时具备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的校内生产实训基地,它具有独立的法人,能够自主营业,同时又能避免经营压力而集中办学。和校外的实习地方相比,校内的生产类型实训基地不仅能够拉近校企的关系,建立合作机制,同时也能够规范学生顶岗实习,实现生产和教训的双促进作用。但是,要想最大程度的达到合作共赢,需要一整套运行机制,能够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规范双方行为,达到合作的效果。

3.1责任目标要双方互认

学校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高职学校和企业是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主体,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是双方合作的共同目的。企业在不同的市场形势下,具有不同的需求和目标。在企业的发展最初阶段,最集中的需求就是场地、设备以及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需求,而在企业发展的中后期,需求集中在人才和产品创新研发方面,所以,校企双方的合作必须加强沟通和交流,能够明确并且认同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达成共识,履行职责和享受权利的同时,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协议来保护双方的权利。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有效沟通,能够互相信任和换位思考的基础上,签署校内生产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x务,合作内容以及违约处理等等。以此规范双方的行为,并随着发展,不断调整。

3.2秉持互利双赢原则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建设其实是一种利益在进行驱动,因此,必须双方存在利益上的制约和关联。这种制约要求双方相互适应,能够换位思考,寻求协调和统一,推进互惠互利,达到双赢。因此,从学校的方面来说,要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需求,考虑其经营难题,旨在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让企业感受到合作的诚意、实力和利益。另外,从企业的方面考虑,要加强企业的责任感,寻求利益和人才培养的平衡,提供实习、科研等方面的便利条件。

3.3教学计划要切实可行

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采用以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能力本位"的价值观,来实现课程体系设置的整体的优化性,建立切实有效的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是校企合作的目的。持续、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素养,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因此,这种实践教学以短期轮岗的方式进行最有效果。

3.4考评与效益挂钩

生产实训基地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涉及到从咨询、决策、实施直至完善的全过程,若想有效促进实训基地能够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就要努力制定一个科学完备、校企共同遵守的考评机制以及双方可以一起参与的管理机构,着重评价生产效益、教学实施、师资建设、双方履约等各方面的情况,按照评价的结论,查找其中的问题,及时给出整改意见。为充分发挥评价工作的作用及水平,要将工学结合起来,把教学评价结果和奖励机制有效地结合起来,对于贡献较大的教学、研发等工作,应在兼职和专职教师的课时津贴、评奖等方面予以奖励。

4 结语

伴随高职教育的不断快速发展,必须要对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进行不断地革新与完善,以更好的发挥其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室内设计的性质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本特征主要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10136-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实训实习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和首要条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模式,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由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环节组成,综观当前国内高职教育,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刚刚起步,能够真正做到生产性实习的并不多见。一种观点认为,相对于以往传统的消耗性的实训,生产性实训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必须要做到校企合作,应该生产出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把企业真实的设备、工具、环境、任务搬到校园实训室,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的过程与实际工作的操作过程完全一致,即实训室已经具有产品加工、生产的功能,也可以认定为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最终目的: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性实训。

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基本特征

1.建设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筹资方式多样化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必须有行业企业的参与,必须引进企业的设备资源或人才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实现建设主体多元化、筹资方式多样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必须引入市场机制,达到校企双赢。

2.实训设备的真实性、先进性和共享性(开放性)

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备与企业的设备完全一致,实训的过程与生产过程完全一致,实训室具备产品生产的功能。

3.管理模式的企业化和实训工作的情境化

生产性实训必须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生产的工序流程来布置。

4.工作任务的真实性和社会服务的效益性

生产性实训必须体现“学做合一”,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实训中能生产一定的产品,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降低实训成本。

5.实训基地功能的多样化

生产性实训既有产品生产的功能,又有技能实训的功能,还可以有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的功能,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还可以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成为区域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

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

(一)企业主导模式

企业主导模式即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主要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或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以行业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学生实训,这是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这种模式适用于工科类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类型有:

1.订单培养型

行业或企业主动到高职院校开设“订单”班,校企双方签订人才培养订单协议。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过程,制订教学和实训计划,由学校负责理论教学,并提供场地和管理,行业企业提供设备,并选派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组织生产和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半年,校外顶岗实习半年,学生在校期间就是企业的准员工,一毕业就能适应工作岗位。

2.企业赞助型

有远见的企业或企业家,为支持学校办学,推广和宣传本企业的产品,会无偿赞助或以半赠送的形式向学校提供该企业生产或营销的仪器、设备等,以企业投入为主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方面,企业通过无偿赞助的形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方面,学校培养了一批熟悉该企业和该企业产品及操作性能的专门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会成为该企业产品的义务推广者、活广告甚至是忠实的用户;学校还可以为企业提供客户培训、优先推荐毕业生等。

(二)学校主导模式

学校主导模式,即以学校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利用学校设备和技术优势,运用市场机制运行。即在生产产品、经营业务或技术研发的同时,要完成对在校学生的实训任务。主要类型有:

1.筑巢引凤型

当学校拥有一套先进的生产性设备,但运行这套设备需要较大的成本,且缺乏高水平的实训指导教师时,学校就会主动引进企业,由企业提供相关原材料和技术人员,组织学生开展生产和实训,这样在生产产品的同时,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真正实现“学做合一”。

2.来料加工型

主要是指学校利用现有设备,主动承接社会上的各种产品加工业务,学生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生产和实训任务。在规定实训课程外,还可采取学生勤工俭学的方式进行,以解决部分贫困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3.技术推广型

主要是指学校利用自身科研和技术优势,积极组织师生面向企业和生产一线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创新,同时把学校的研究成果向企业进行技术推广。技术服务项目主要通过课题组、科技创新小组等进行,三年级学生实行导师制,由专业教师带学生进行横向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等课题的研究,并把课题研究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创业孵化型

主要是学校开辟校内创业园,鼓励教师、学生或毕业生留校创业,教师、学生创办的公司同时成为学生生产性实训的基地。

(三)共建共享模式

共建共享模式即校企双方共建共享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这是一种比较自由的组合形式,校企双方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共享校内实训基地。

1.共同经营型

主要是指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和经营生产性实训基地,基地可以以企业的名字冠名。

2.优势互补型

主要是指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设备或师资,共建共用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

3.任务驱动型

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收集和获取企业的商业信息,如把某一企业的产品设计要求拿到课堂上来,由学生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学生完成设计作品后,由企业进行评选、认定。

四、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践中的问题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是改革创新的产物,由于各地经济发展、行业产业水平及环境不同,目前主要有以下问题:

1.教育教学的稳定性与企业生产任务市场变动性的矛盾

高职教育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实施的,具有稳定的模式和计划。但是企业生产是围绕市场需求实施的,市场是变动的,企业生产产品种类、规格、数量必然是要经常变动的。因此,企业生产计划与院校实训教学计划的衔接必然会产生矛盾。

2.高职技能人才培养的训练性与企业经济效益性的矛盾

高职教育以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允许实训中一定程度的原材料消耗,而企业生产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要求最大限度节能,这种目标的不一致决定了实施原则与方法的不同,导致实施中出现矛盾。

3.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相关法律保障问题

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教育的新生事物,它的建设与管理涉及许多问题,必须建立起足够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1)安全管理与责任问题。生产安全是生产管理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机械加工等有一定安全风险的生产环境,如何建立学生的安全保障与事故处理制度,是保障学生权益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财税政策支持问题。对于企业支持职业教育,法律规定有一些政策性优惠。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职教育的新生事物,还应该有一些明确的税费优惠。

(3)学生经济权益保障问题。校内生产性实训因为有生产性特点,多数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必须给予学生适度的报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制度保障,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持续发展。

4.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规模与数量问题

每所高职院校专业少则十几个,多则几十个,每个专业的专业技能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可能每个专业都建一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应以主干专业为核心,科学规划、建设辐射整个专业群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才能取得更大的资源效益。

5.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生产性实训的适应性问题

现有的高职院校专业教师,适应传统的理论教学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远离生产一线,脱离生产实践,特别是一大批高等院校毕业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的大学生,更是缺乏起码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素质,极不适应生产性实训教学的改革,教学团队建设缺乏实效。

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建立功能强大、岗位适应、保证实效的实训基地建设为保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创新中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核心领域,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刻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薛建荣、王靖、王俊,关于构建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评估体系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7(03).

[2]孙连栋、李晓敏,职业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07).

[3]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