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利率市场化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 制度系统演化
中图分类号: F83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1-0117-03
Study on the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of Rural Market
in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JIAO Shao-fei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Xi’an Branch, Xi’an 710075, China)
Abstract: Rural market oriented interest rate reform is the reform of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par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system evolu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of rural market (IRLRM) in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Dividing the process of IRLRM into three stag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reform contents of every stage and its features. It finds that the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daptability to IRLRM is poor, and it needs more efforts to create conditions to deepen the reform.
Key words: rural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institutional system evolution
一、引言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迈出实质性步伐至今已走过了15年历程,实现了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阶段性目标。在此过程中,我国实行了先农村、后城市的改革模式,农村利率市场化步伐一度走在前列。现有文献主要从三个角度研究农村利率市场化问题。一是基于金融抑制理论(MS模型)和金融约束理论(HMS模型)之间的争论,研究农村利率市场化对储蓄、投资、消费等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吕士伟,2003;张孝岩和梁琪,2010),由于分析方法、模型设定等方面的不同,研究结论有一定分歧。二是分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信社贷款利率定价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以及可行的定价方法(泓博,2008,徐爱华,2006),此类研究主要侧重微观层面的银行经营和管理。三是探讨进一步放开农信社贷款利率上限的可行性及其对相关主体经济福利的影响(课题组,2008;易小兰、钟甫宁,2011)。
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我们不仅需要从制度变迁的视角研究农村利率市场化,更需要将农村利率市场化放在整个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从制度系统演化的角度审视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笔者以制度系统渐进变迁理论为基础,以经济史的方法考察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农村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及其基本特征,基于问卷调查分析了进一步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障碍,探讨了进一步改革的路径。
二、制度系统演化视角下的农村利率市场化
(一)制度系统的渐进变迁
转型国家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的、演化着的制度系统,不同层次和地位的单项制度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根据制度系统的演化理论,制度系统的渐进变迁包含两种并存的状态:一是单项制度的渐进变迁,即通常意义上的“先试点,后推广”,各单项制度的变革从边际上持续推进;二是制度系统的渐进变迁,从静态看,制度系统是一系列正处于变迁中的单项制度的组合;从动态看,各单项制度以不同的速度变迁,并且存在先后次序之分,改革的次序甚至比改革的速度更重要(青木昌彦,1996)。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农村利率市场化、农信社改革、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和金融产品、发展农业保险和规范民间借贷等诸多内容。从制度系统渐进变迁的角度讲,利率市场化应该被解读为逐步创造放开利率管制条件的过程,而非简单地放开利率。从改革的方式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采取了渐进改革的路径,一方面无论是农信社改革、农村金融组织创新还是农村利率市场化都呈现出单项制度“先试点、后推广”的特征;另一方面从各项改革措施推出的时点看,体现出制度系统变迁的时序性特征,即单项制度的改革存在先后之分。从改革的内容看,农村利率市场化需要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基础,而农村金融机构能否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也是判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依据之一。
(二)对制度系统渐进变迁的现实考察
逐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路径,结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笔者将农村利率市场化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年至2003年,这一阶段农信社逐步形成了以县为单位的统一法人社,贷款定价自不断扩大。1996年,国有银行开始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同年,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在这一背景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拉开序幕。1996年8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恢复合作性质,并在有条件的地区组建农合行。2003年6月,国务院颁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要求以法人为单位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区别各类情况进行组建股份制银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等试点工作。同时,省级人民政府开始履行信用社的管理职责,成立省级联社,承担对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人民银行也通过专项票据、专项再贷款等形式给予资金支持。
农信社改革使其产权关系逐渐明晰,约束机制得到强化,为农信社的贷款定价自奠定了产权基础。农信社存贷款利率区间不断扩大,并高于同期金融机构利率浮动幅度。1998年10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对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通知》,农信社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调整至50%。200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选择吉林省通榆县等八个县(市)开展农信社利率改革试点,试点地区存款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个别地区可达50%;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为70%,个别地区可达100%;2002年12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在2003年农信社改革试点过程中,试点地区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可达100%。
第二阶段:2004年至2006年,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不断多元化,农信社贷款定价实现上限管理。2004年,农信社改革试点地区扩大至29个省(市、区),农信社在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在农信社自身改革的同时,农村金融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2005年,“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在陕西等五个省份试点,成为解决微小企业和农户资金需求的重要渠道,其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上限可达基准利率的4倍。2006年6月,邮储银行获批筹建,改变了“只存不贷”的局面,其农村资金“抽水机”的角色得以改观。2006年底,农村金融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开,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6个试点省区开业,进一步激发了农村金融体制的活力。
这一阶段,农信社贷款定价自进一步扩大,并最终实现了上限管理。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有关问题的通知》,从2004年1月1日起,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达到2倍。同年10月,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从2004年10月29日起,基本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考虑到农村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城乡信用社实行基准利率2.3倍上限管理。与此同时,为提高农信社贷款定价的科学性,人民银行在2006年下发了农信社贷款定价模板,提出了以成本、费用、税负和目标利润确定最优惠贷款利率,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贷款风险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定价方法。农信社自身也在不断加强贷款定价机制设计和制度建设,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2005年陕西省农村信用联社在尊重法人金融机构经营自主性,体现利率管理灵活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法定贷款利率加点浮动法、成本加成浮动法两种定价方法。
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这一阶段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多领域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停顿。在前期利率改革过程中,农村利率市场定价机制的形成滞后于利率管制的放松,很多农信社并未有效利用利率改革空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而是简单地“一浮到顶”,将利率改革看作获取垄断利润的手段,致使农村利率改革效果出现一定偏差(冯邦彦、陈彬瑞,2003)。因此,在这一阶段除2008年经批准吸收存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实行贷款利率下限、存款利率上限管理外,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身基本停顿,更多的是在为进一步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条件,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多个领域推进。
一是农信社改革不断深化。在前期以县为单位组建统一法人社的基础上,农信社产权改革进入第二阶段,即加快银行类机构的组建,具备农村商业银行组建条件的直接改制;其他机构则通过改善财务指标等措施首先实现农村合作银行的组建。到2010年末,全国农商行和农合行的机构数量是2007年末的2.37倍。
二是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得到完善。2007年以来,各类农村金融组织蓬勃发展,截至2010年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509家,小额贷款公司2451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诞生,形成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新渠道,创造了农村金融运行的新模式。邮储银行支农力度也日益增强,截至2011年6月末邮储银行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累计发放1500多亿元小额贷款,占全部小额贷款累计发放金额的70%。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改革试点在2008年启动,作为事业部的基本经营单元,县域支行服务“三农”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三是农村地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逐步形成。涉农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末,合计发行1000多亿元;农业保险快速发展;覆盖粮棉油糖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基本形成;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继2008年试点后,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在小额信贷、信贷担保、抵押贷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从我国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看,2005年以前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走的主要是一条政府推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道路。自2004年10月的一轮利率改革后,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放缓,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了培育市场主体和金融市场以及深化农信社改革上,农村利率市场化实质上走上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道路。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改革路径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可行的路径是延续渐进改革的方式,选择具有财务硬约束的金融机构,给予更多的定价自,而进一步的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仍面临诸多限制。
(一)农村金融机构对利率市场化的适应能力较差
1. 利率风险意识薄弱,管理动力不足。当前,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已经较多地运用缺口分析、久期分析等手段对利率风险进行识别,并通过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等措施对利率风险进行必要的控制。但由于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农村金融市场结构等因素,农村金融机构利率风险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差。在主要风险类型中,农村金融机构最关注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而对市场风险则关注不够,同时许多农村金融机构没有采用现代市场风险分析工具以及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法。
2. 贷款定价能力较低。尽管近年来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加强贷款定价机制设计和制度建设,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目前农村金融机构定价机制建设仍较为滞后,缺乏能够量化成本和收益并根据贷款对象进行调整的差别化利率定价机制。同时,定价方法仍相对简单,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现象较为严重。
3. 市场风险承受能力较弱。农信社改革以来,农信社在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但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一些地区资本充足水平较低,其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很可能面临利差缩小、利率波动幅度加大等复杂的市场局面,农村金融机构对进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适应能力令人担忧。
(二)进一步改革的路径
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般性条件,包括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完善收益率曲线、发展利率衍生品等。但就农村利率市场化本身而言,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创造内外部条件:一是进一步培育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主体,打破农信社的垄断地位,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格局;二是加快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创新农村土地抵押权制度,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健全农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三是加快培育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管控能力,切实提高定价能力;四是逐步实现业务结构转型,改变严重依赖利差收入的局面,减少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利差缩小给机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上述改革基础上,可以延续渐进改革的思路,进行扩大农信社贷款利率浮动试点,不断提高贷款利率浮动上限。
(注:本文仅限于学术讨论,不代表作者供职单位观点。)
参考文献:
[1] 吕士伟.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可行性个案研究:兼对HMS模 型的实证检验[J].金融研究,2003,(1):104-108.
[2] 张孝岩,梁琪.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效果研究――基于中国农 村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6): 35-46.
[3] 钟伟,沈闻一.银行业净利差的国际比较及对中国的实证分 析[J].金融研究,2006,(9):26-32.
[4] 泓博.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的 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6):18-21.
[5] 徐爱华.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方法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9):26-30.
[6] 课题组.农信社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实证研究[J].金融参考, 2008,(9):64-68.
[7] 易小兰,钟甫宁.农户贷款利率改革的福利分析[J].农业经济 问题,2011,(4):42-48.
[8] 常云昆,王守坤.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和谐[J].人文杂志,2006,(2): 88-92.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评析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质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实现利率定价机制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管制向市场决定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利率体制和利率决定机制变迁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深化,整个利率体系由借贷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的比例越来越多,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直接干预的成分越来越小。从范围过程来看,即是从部分利率市场化向全部利率市场化过渡的过程;从程度过程来看,即是从较低程度的利率市场化向较高程度的利率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从阶段过程来看,完整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包括利率市场化准备、利率市场化进展和利率市场化成熟三个阶段。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利率市场化从时间上观察,在短期内利率可能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但从长期来看,其变动由市场货币供求决定。同时,利率市场化又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金融生态的可持续状态,在理论上是指利率能否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其衡量标志主要是金融机构有没有确定利率的自;作为其阶段性目标,利率调整频度以及浮动幅度,也是衡量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指标,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资金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作为一项既涉及金融体制改革,又涵盖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改革,中国经济特定的体制背景和金融环境决定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利率市场化的长期性是指始于1978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直至1996年6月,才真正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幕,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直至2000年9月21日,才迈出具有真正实质性的第一步,实现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到目前为止才基本走到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攻坚和破解阶段,这不仅与激进式改革相差甚远,与中国经济其它领域的渐进改革比较,利率体制改革也是滞后的。利率市场化的多样性是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模式、体系内涵、程度范围、次序安排等是层多面广、不一而同的,既有利率市场化内涵的多样化,包括利率决定的市场化、利率传导的市场化和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也有利率市场化体系的多样化,包括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银行间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利率市场化,只有以上部分均得以实现市场化,才是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复杂性是指衍生于融资活动的利率制度与金融产权制度、金融市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错综交杂,相伴相随,无论是对宏观经济社会,还是对银行、企业和个人,都将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由于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相符合的金融产权制度约束的弱化、金融市场机制及结构的不完善、中国企业和银行的不完全市场化、金融救援机制的不健全等障碍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利率市场化未来的改革增添了变数和难度。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评析
从1978年起,我国开始了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随之进行。利率体制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在逐步深化,根据利率走势和利率改革内容,可将我国利率改革分为前期的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改革利率生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等三个阶段。在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阶段(1978年—1993年):经过近15年的改革,基本改变了负利率和零利差的现象,偏低的利率水平逐步得到纠正,利率期限档次和种类得到合理设定,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银行部门的利益逐步得到重视。在改革利率生成机制阶段(1993年—1996年):利率改革主要任务是不断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放松对利率的管制,促使利率水平在调整市场行为中发挥作用,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宏观调控的利率管理体制。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和结构是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确定利率水平和结构的参照系,中央银行主要是根据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率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世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确定基准利率,利率逐渐被作为调节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杠杆。但在此期间,我国的利率管理权限仍然是高度集中的。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阶段(1996年—至今):从1996年开始,中央银行才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尝试和探索,推出一些新的举措,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由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新型体制,实现利率管理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过渡。同业拆借利率、贴现率与再贴现率、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国债发行利率、3000万元以上和期限在5年以上的保险公司存款利率、外币贷款利率、300万元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先后得以放开,开展了利率衍生工具试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增强和深化。尽管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还远未结束。其主要表现特征如下:
(一)社会资金配置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1.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利率体系正逐步形成。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利率体系已出现两个变化:一个是基准利率种类越来越少,如存贷款利率种类得到简化,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被取消,外币利率管理的币种减少,并正在朝最终保留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方向前进;另一个是各金融交易主体实际执行市场化利率越来越多,过去单一性地执行基准利率的时代已被执行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上下浮动的利率体系时代所取代。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的变动,在短暂的时间内对货币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产生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的变动做出快速反应,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则对中央银行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做出充分的响应。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执行浮动制度越来越多,其利率水平基本围绕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这一轴心而变动;其他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水平也受一个时期内平均基准利率的影响,并充分反映长期资金供求关系和各种心理预期,一个以央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主导的多层次利率体系正逐步形成。
2.部分领域资金定价初步实现市场化。近年来,国家尝试将一些资金置于市场中,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其价格,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资金定价的市场化。从市场来看,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等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从区域来看,在农村先行试行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从产品来看,国债、金融债券等非存款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已基本实行放开,大额外币利率初步实现了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松到“存款利率只管住上限,贷款利率只管制下限”的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得以实现。就市场化程度而言,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存款利率,外币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本币利率,农村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城市利率,大额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小额利率,长期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短期利率,随着企业、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改革的推进,利率的全面市场化目标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到目前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只剩下少数关键步骤,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攻坚阶段,但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还依旧漫长,促使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仍将是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
(二)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落后于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
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各类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互相流动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利率的微观机制还是不完善的,价格机制、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性和存款利率的强管制性,导致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要落后于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其主要表现为:
1.操作层面上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落后于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制度框架设计利率可以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高低;操作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具备利用利率自主对各类资金合理定价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具有象征意义和法律意义的市场化,操作层面的利率能否实现市场化才是利率能否真正市场化的关键。从我国利率体系的现实情况来看,现在除了贷款下限和存款上限以外,其他各类利率基本是可以浮动的。也就是说,从制度层面看,中国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但是“新兴加转轨”的经济体系,经济结构中非市场化成分较多。对各商业银行来说,长期以来,利率只是计算利息的指标,并没有被真正作为资金价格来控制成本和风险,利率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银行也没有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风险调整利率的能力,在操作层面上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低的。
2.中央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调节作用和导向引力小。首先,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起不到调整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基准利率政策的同时也就是调整货币供应量。准确地说,在这些国家中,存在基准利率水平与货币供应总量反向变动的联系。在中国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利率的变动并不意味着流动性的相反变动,主要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两者之间不具备显著的关联效应。其次,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有权管理和制定包含基准利率在内的几乎所有银行利率,如存贷款利率水平、种类和期限档次等,“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中央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很难起到导向和调节作用。第三,再贷款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小。因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财政贴息为前提的再贷款在全部再贷款余额中占比高达54%,剩余不到一半比例的再贷款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因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而享受准备金低利率优惠,故对再贷款利率的调整几乎没有弹性,再贷款利率的影响面越来越小。第四,再贴现利率因再贴现量规模较小,而难以担当起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功能。第五,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形成的贡献度不大,同业拆借利率和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弱。
3.利率浮动定价机制执行缺乏现实基础。金融机构普遍未建立或使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利率管理办法,利率管理机制僵硬,大部分商业银行分行以下没有设置专门的利率管理机构,利率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利率管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文件的上传下达、报表上报等日常事务上,有的业务人员素质较低,对浮动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具体浮动利率标准的确定及资金成本的测算等相关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无法掌握具有相对难度的浮动贷款利率政策,执行起来就存在严重的偏差。也就是说,所谓的利率管制已基本取消,只是假象,缺乏现实基础。例如,金融机构没有形成合理的贷款浮动利率定价机制,要么“浮而不动”,要么操作手法简单、“一浮到顶”。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浮动利率定价机制和贷款浮动利率水平总体上由各自总行制定,层层上报审批增加了贷款决策的成本、延长了资金流动周期,也影响了基层行工作的积极性。
4.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水平不尽合理。现在的利率结构和水平没能反映预期投资回报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例如,享有国家信用的“金边债券”——国债的实际利率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没有体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匹配原则,中长期的存贷款利率的差异程度不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的风险程度和水平。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评析
从世界范围内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来看,主要有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种不同模式,一国选择何种改革模式推进利率市场化,要根据本国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分步进行的主要特点,可以判定我国推进实施的改革模式是渐进式改革模式。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适宜的
众所周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选择与模式确定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成功与失败。从总体而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正确和适宜的,也是符合我国经济金融现状的,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性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个经济市场取向改革的组成部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采取渐进方式,从实际效果看,改革是成功的。故而,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应当与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第二,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尽管有部分发达国家采取的是激进的方式进行,这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比较成熟、金融监管比较有效、各种法规相对完备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条件在我国还不具备和完善。同时,当今世界各国再也不会象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盲目的开放和放松管制,而是更加注重利率市场化对一国经济所造成的风险,认真研究利率市场化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多采取了渐进的和谨慎的做法。所以,简单效仿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方式是不可取的。第三,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因为存在风险而裹步不前,也不能因为盲目而造成全面的金融风险,而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开放策略和步骤。鉴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等实际情况,采取审慎态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一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和维护改革成果的现实选择。例如,确立“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这一目标本身就反映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力求稳健的特点,充分考虑了我国金融机构自身约束力和市场机制约束力水平,以防止那些经营上出问题的金融机构通过高息揽存来掩盖现金流不足,从而严重扰乱存款市场秩序的风险,有助于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第四,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阶段,经济和金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就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必须渐进推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急于求成必然适得其反。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维持渐进模式是必要的
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到中国利率经营管理体制的制度化和市场化的内容。这一改革实质上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模式下持续了10余年之久并仍然保持着改革的势头。由于这方面的改革对国内和国外经济金融因素的影响十分的敏感,其进程渐进渐续,其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利率体制的完善和制度化、利率市场化制度和配套制度的改进、利率衍生创新工具的逐一放开以及利率风险管理渠道的逐步拓宽等。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每一小步,对20多年来的中国银行业改革来说都是一大步”。
尽管有部分国家采取激进式改革方式并获得了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发展中国家效法激进式改革方式的,鲜有成功。所以,效仿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方式是不可取的。也许有人认为,在渐进若干年后的当今,可以改以激进方式解决前一阶段渐进改革效率太低的问题。其实正是国家付出了金融资源低效率配置(产生了巨额的政策性不良资产)这个巨大的隐性改革成本才买来了中国的渐进改革,否则体制内产出(国有经济)将必然出现较明显的下滑,渐进改革将难以为继。若改渐进改革为激进改革必然使改革成本显性化,会在短期内导致GDP增速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由于国家绝对无法承担如此之大的改革成本在短时期内迅速显性化,因为这有可能直接导致民心不稳,社会矛盾激化,这不仅是政府肯定无法承受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绝对不愿看到的,所以维持渐进改革模式是正确的和必要的。现行的管制性存贷利率水平能使我国商业银行一般性地坐享300多个基点的利差收入,通过利率税,巧妙地实现了改革成本在空间上的现实摊配和时间上的实际置换。故此,继续维持渐进模式推进利率市场化,其实是一个攒累实力,厚积薄发的过程;它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逐步消化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渐进过程中,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策略,减少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理想条件。
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评析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具有双刃剑效应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步骤与次序安排是由各种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身成熟程度来决定,它直接影响着改革进程的步伐和节奏,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1.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的正面效应。指的是在正确的改革次序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边放边看,边放边调,不但利率管制放得彻底,没有反复,而且放开后对国内经济运行冲击较小,过渡也较平稳,改革成功的把握性较大。例如美国是先存款利率,后贷款利率,最后扩展到所有利率的市场化;日本是先国债,后其他品种,先银行同业后银行与客户,先后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韩国是非银行机构的利率放开速度快于银行利率的放开速度,贷款利率的放开比存款利率的放开要快,合适的改革次序确保了改革的最终成功。
2.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的负面效应。(1)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下的次序安排,造成了不同类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的不均衡性。由于改革的渐进安排,有正在市场化的利率,比如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发债利率;有一部分已经市场化的利率,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大额外币贷款利率等;还有就是非市场化的利率,如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利率,还有超额准备金利率等。不同类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的不均衡性,导致中国的利率政策对经济影响的部分非理性。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的调整通常是针对基准利率进行的。由于全部利率都是密切联系的,所以中央银行对基准利率所采取的行动将全面影响到全社会的各种利率。但中国的情况不是这样,由于存在比较市场化、半市场化以及基本上没有市场化的领域,也由于中央银行手中掌握着诸种利率工具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中国不可能调整一项利率就能够达成整个利率体系都跟随着变化的结果。(2)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次序安排可能带来另一层面的金融效率损失或风险影响。例如,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做法可能会加大农村金融风险,不能很好地贯彻和体现支持“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农村先行扩大后,可能导致有些农村金融机构(如信用社等)错误理解央行意图,在放贷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农户的信用状况、规模大小、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一律执行“一浮到顶”的政策,极大加重了农民的利息负担。(3)利率市场化按照既定次序,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容易丧失市场商机,丢失加速扩大改革成果的可能性。(4)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下的次序安排,容易给人以“且进就进”的感觉,易导致创新的惰性。
(二)利率市场化渐进式改革可能存在路径依赖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重大利益调整措施的后置性及改革所具有的再分配性质,权力介入市场领域,寻租活动普遍存在,既得利益呈现刚性,使得改革难以进入实质性的存量利益调整阶段,并有可能滑入错误的路径依赖。其特征如下:
1.动力逐显不足。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前期收益巨大使人们对其他改革方案存在排斥心理,尤其是我国渐进式改革前期属于“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和“卡尔多改进”(Kaldorimprovement)①,人们的总体利益得到改善;从总体看,经济仍在增长,社会局面保持稳定,因而政府及货币当局可以不急于进行旧体制的深入改革,从而导致动力惰性,倾向于维持既有改革,而不愿支持激进的改革方案。
2.阻力或有增大。我国利率市场化渐进式改革内在的优势恰恰有一部分是造成不良路径依赖的根源,如渐进改革所强调的改革次序安排,其实类同于“试验推广”的做法,它依赖于国家政府或货币当局对利率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强制性和行政性的隔离与割裂,在不同经济部门或领域造成了竞争机会和市场环境的不平等性,割裂了市场机制的整体性,导致不同经济部门或领域的发展与改革的不均衡性;同时,局部的改革方式使宏观环境的改革相对滞后,运行不好,改革可能进入僵滞状态。
3.持续创新不够。渐进式改革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增量改革和新体制成分的增长,而新体制创造出来的收入增量,可以用来对旧体制进行“补贴”,从而延缓了矛盾的充分暴露。如商业银行作为现行利率体制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资金积累和供给的主要通道,中国90%以上的融资来自于它们,但商业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却没有冲动,因为现行的管制性存贷利率水平可保证中资银行坐享300多个基点的利差收入,这迟缓了银行经营机制等方面存矛盾的暴露,也导致它们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其他金融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发展现代货币政策工具的前提。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制度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是金融货币政策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金融改革一些关键举措都或多或少受制于利率市场化,特别是金融机构和银行的微观制度创新要想取得重大突破,必须经受利率市场化的撞击,仅靠股份制改革是远远不够的,银行风险定价机制和现代经营管理机制的建立更是别无他途。同样,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市场化条件下健全的货币和利率政策工具。而管制利率因为不是反映市场供求的均衡利率,必然限制市场化条件下货币和利率政策工具的发育及有效作用。
如同中国的经济体制发轫于价格改革一样,利率的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和其他体制性因素一起,正在推动中国金融业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重新得到了承认和重视,尤其是1996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发展呈现了加速态势,中国的金融相关率快速上升,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快速推进时期,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利率对投资等经济要素的刺激作用依然有限,利率还不是刺激或紧缩全社会投资的有力杠杆,利率仍处在政府的管制之下,不能够真正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远没结束,国内有人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称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后一座堡垒”,利率机制在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和加速推进,如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已现端倪,严格分业经营的做法在实践中已经开始被突破,出现了在集团控股下分设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模式,特别是几家商业银行已经设立了基金公司,保险资金按一定比例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汇率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本项目的管制逐渐放松;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工作加速推进;信托投资公司经营业务得到恢复和扩大等等。因此,总的来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于整体金融发展形势,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迟滞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
五、结语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志之一。我国金融业正经历着利率市场化的微观消化过程,许多矛盾和扭曲正在影响着这一改革的质量和下一步抉择。我国金融体制的既有框架容纳了现行的我国的利率体系、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决定机制,也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必然经历的路径以及所能达到的最终效果,而利率制度的效率则最终决定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创造条件、沿渐进路径从边际调整中有序推进、尽早防范后利率市场化问题无疑是利率体制改革目前最为重要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三项工作。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回归分析;影响机制;现代经济体系
引言
利率市场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助推产业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在逐年提升。与此同时,市场对我国利率的影响也在逐年增大,这必定也会影响到我国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金融资产存量在不断增多,金融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突出。但实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旧面临着流动性不足等状况,究其原因,主要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致使整个金融体系出现了结构性问题。由上可知,利率市场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影响,进而作用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可见,怎样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升我国金融资源配置水平,使得金融资源充分发挥提高产出与经济水平的作用,是我国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着眼于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在简要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证层面重点探讨了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基于所得出的结论全面探究我国利率市场化所起到的作用,就如何深化利率市场化以及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出了相关意见与建议,以期为深化利率市场化与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有所裨益。
一、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一)利率市场化进程及其影响探究
作为二十世纪七十年展经济学中新古典复兴在金融领域的表现,麦金农和肖提出金融自由化理论伊始,该理论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到了七十年代中期,以美国为首的许多国家纷纷走向利率市场化的道路。自1996年开始,我国央行开辟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形成,这也标志着我国利率改革正式启程。1998年央行逐渐取消了贷款利率上浮限制以及对贷款等利率的管制。在存款利率管制方面,我国放开对商业银行计息方式的管控是在2015年,而且也逐渐取消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实现也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基本完成。我国经济要想实现由政府主导转向为市场主导,进而助推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利率市场化是关键。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行与持续深化,我国资源错配与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善,金融资源等的配置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提升。由此可见,通过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造成的影响,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极富现实意义。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金融资源配置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利率市场化指的是央行开始放松对利率的管控,实现利率的大小及其变动态势由市场来决定,进而通过供求关系均衡等机制来实现资金价格的自主调整。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价格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因此,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也由价格的市场化程度决定的。同时,以我国市场经济为例,市场要想配置资源就必须通过对资金进行配置来起作用,因此,作为资金价格的利率必须要与市场规律相符合。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机构保有自主定价权的重要体现,不仅能够帮助提高市场中金融产品的多元化程度,也有助于国家宏观调控等政策目的的实现。具体来说,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直接融资的成本在不断下跌,在此情况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直接融资,如发行债券等方式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会助推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农业农村等领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压力,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现状,提高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了经济发展的潜力,实现整体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综上可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降低经济结构扭曲的关键是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特别是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此时就必须要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即让利率由供需关系决定,而不是由政府来决定。
二、利率市场化影响金融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作为资金价格,利率在金融资源配置市场上的地位与作用举足轻重,本部分基于前文的理论探讨,引入计量模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利率市场对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造成的影响,以期能为我国央行制定与完善金融经济政策提供经验证据。
(一)模型引入与数据处理
为了验证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为了保障所选取的变量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特征与态势,考虑到改革实际,本部分选取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并将其进行简单年化处理后的结果乘上经过加权平均的利率市场化参数作为衡量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变量。同时,本部分采用Wurgler模型(投资弹性)中关于测度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模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的主要的来源是各类金融经济统计年鉴、央行网站、中经网统计数据库等。此外,为了降低变量数据的偏度,将各变量作对数化处理。计量模型引入。利率市场与金融资源配置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性过程,因此,为了更为准确的探究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本部分在修正的Wurgler模型基础之上,加入与我国央行利率政策行为等相关变量和利率市场化的诸多变量等,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的面板数据模型。一般来说,若β2大于0,此时就表明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产生正向的作用,即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会促进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若β2小于0,此时就表明利率市场化会对金融资本的配置效率产生反向的影响,即利率市场化的水平越高,反而会抑制金融资本的配置效率的提升,此时就产生了替代效应。
(二)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通过 估计法对式(1)进行回归估计,模型估计及实证结果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模型(1)代表没有加入任何控制变量的模型回归结果,模型(2)到(6)列代表的是引入了不同的控制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回归结果显示,除了模型(2)中的利率市场化程度的系数在置信水平10%下是显著的,其他模型中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该结论显示: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会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助推作用。与此同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比较小,这意味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并不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断增加,即其助推作用是有限的。基于此,我国应不断优化利率政策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实证结果分析
由理论与实证的分析结果可知:第一,利率市场化改革会改善我国的金融抑制的程度,通过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可以助推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第二,我国央行利率政策的调整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也即利率的传导途径是多元化的,且我国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的高低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具体实际来说,我国经济与投资总量的不断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也有一定程度地增加,但与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我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资金由低效率部门流转到高效率部门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也有待进一步优化。由此可见,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最大限度地突破二元经济的限制,降低资金的摩擦成本,顺畅资金的流通路径,创新资金的流通方式,进而提升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与相对稳定程度。利率市场化并非仅是政府放松对利率的管制政策,而是包括放松对利率的限制之后如何通过该利率水平实现市场化的合理定价,充分发挥发挥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因此,我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一是有针对性的建立与利率市场化新要求相适应的基准利率的定价体系来作为我国整体利率体系形成与完善的标准、参考与支撑;二是要通过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来助推我国金融机构的改革,因为利率必须通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对金融资源的配置与调控的作用和空间;三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机制来防范和化解由不断深化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各类金融风险。良好的竞争环境与风险防控体系才是我国金融与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四是央行要进一步优化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并建立一套更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利率市场化并非是减轻了央行的金融工作任务,反而是对央行监督管理我国金融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与要求。此时,央行需要找准站位,转变管理模式,通过多种途径为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结论
关键字:贷款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股票网络;拓扑性质
中图分类号:F83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贷款利率市场化最终目标是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其核心特征是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贷款利率水平。我国从1986年开始利率市场化尝试,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正式启动, 2013年7月完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自此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从稳步推进到加速发展,最后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
贷款利率市场化加快了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转变,其发展模式从依赖存贷利差为主逐渐向发展中间业务转变。Masood, Sergi 研究发现随着各项改革举措的推进,特别是贷款利率管制逐渐放开,银行业竞争格局正逐步形成,行业整体上呈现出集中与竞争并存的局面[1]。Porter , Feyzioglu和Takáts通过分析国外利率市场化进程和实证分析得出,存款利率放开会使得利率上升,但会提高货币当局的政策有效性,经营效益好、风控能力高的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会从存款利率市场化后获得更大的利益[2]。Udoh和 Ogbuagu认为中国利率管制主要为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利率市场化会使利率上升,从而抑制边际投资[3]。黄树青和孙璐璐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研究发现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业的利差会缩小;商业银行会逐步对业务作出调整,利率不再是主要竞争手段[4]。Lenzu和Tedeschi对银行间网络模型的动态变化及形成机制,以及在这种动态变化过程中对于系统性风险传染时系统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简单的随机网络相比无标度网络抵御风险能力更强[5]。Beck,Jonghe和 Schepens研究认为金融自由化对银行风险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两者的关系还受到其它因素的综合影响[6]。黄晓薇,郭敏和李莹华研究发现,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行业竞争与银行风险承担的相关性状态依赖于利率市场化水平[7]。张宗益,吴恒宇和吴俊利用14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研究了贷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价格竞争及风险行为之间相关性[8]。Georg和Poschmann研究了中央银行在银行网络中的作用,发现央行活动增强了网络抵抗风险的能力[9]。刘超运用复杂网络的方法研究金融危机期间同业拆借市场,发现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和无标度特性[10]。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研究,而对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股票网络的相应变化情况的研究很少。事实上,利率市场化会使得商业银行的股价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影响整个商业银行股票网络的稳定性。本研究将运用复杂网络方法,根据商业银行股票日收益率构建关联网络,分析该网络拓扑性质,挖掘商业银行股票网络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变化信息,以期帮助商业银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更好满足利率市场化的需求,帮助投资者提高投资决策能力,优化投资组合以规避风险,获得更高收益。
二、复杂网络的拓扑性质
(一) 平均路径长度
平均路径长度(Average Path Length)一般用来度量整个关联网络的稀疏程度,它表示网络中所有节点对的路径的平均值:
(1)
其中,Dij即连接i和j两个节点间的路径长度。平均路径长度可以衡量网络的传输效率与性能。小世界网络模型具有如下特征:网络规模与平均路径长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平均路径长度一般情况下会随网络规模N增大而增大。当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平均路径长度增长速度为LnN的阶次,则认为这种网络的平均路径比较小,称为小世界现象。
(二) 聚集系数
聚集系数( clustering coefficient) 用来描述网络中节点的聚集情况。在很多网络中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节点i和节点j相连,节点j和节点k相连,那么很有可能节点i和节点k相连。这就是节点间存在密集连接性质,聚集系数可以对其进行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2)
其中,Ei为节点 i 的Ki个邻接点之间实际边数,节点i通过Ki与其它节点相连,最多可能有Ki(Ki-1) /2条边。整个网络的聚集系数C是所有节点i的聚集系数Ci的平均值。当C = 0 时,连边数为0,仅仅是点的集合;而 C = 1时,网络中的任意两点都直接相连,是全连通网络。
(三) 节点中心性
1. 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
度中心性是计算网络中节点中心性最直观的一种方式,度中心性方法基于这样一种思想:重要顶点是那些拥有与其它顶点有较多的连接边数的顶点。显然,一个图的重要性能依据度的大小进行排序。相应地,一个顶点i的度中心性方法定义为:
(3)
2. 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
接近中心度通过描述信息在网络中传播速度来描述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程度,因此在网络图中,这种中心性方法不仅考虑了目标节点和所有其它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而且考虑了这种节点和所有其它节点距离的总和。
(4)
3. 中介中心度(Betweeness centrality)
中介中心度基于以下思想:如果一个节点起着信息中介作用,那么该节点就占据着更中心的位置。它的定义是假定信息只沿着最短路径进行传播,如果gij是连接节点i和j之间最短路径的数目,gij(v)是连接节点i和j之间包含着节点的最短路径数目。节点i的中介中心度定义如下:
(5)
4. 本征矢量中心度(Eigenvector centrality)
一个节点的本征矢量中心度,就是它与具有高本征矢量中心度的节点相连程度。这种中心度定义存在内部迭代,即如果要计算某个节点的中心度,必须要知道它的邻接点的中心度。根据定义,计算公式如下:
(6)
三、实证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处理
2013年7月20日,央行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银行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一措施标志着贷款利率实现市场化。本文选取2016年以前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股票作为研究对象。由于农业银行于2010年7月上市,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将贷款利率市场化前的样本期起点定为2011年1月1日,样本期终点定为2013年7月20日,样本期为615个交易日。为了更好地比较分析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商业银行股票网络的变化情况,本文选择两个相同长度的样本期,贷款利率市场化后的样本期为2013年7月21至2016年1月25日。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
第i支股票在t时间的收盘价格是Pi(t),则其对数收益回报计算如下:
(7)
根据收益率序列可以计算任意两只股票的价格波动相关系数,如下所示:
(8)
其中,ρij表示节点i和节点j的相关系数,假定网络中包含N支股票,表示交易日周期内的平均值,即:
, , , , 。
由上面公式可知,ρij取值范围为-1到1,根据16支股票日收盘价可求得日收益率,所得日收益率组成一个16阶矩阵。
为了满足欧式距离度量空间的3个条件:(1) 当且仅当i=j时,Dij=0;(2) Dij=Dji; (3) Dij≤Dim+Dmj(m为不同于i和j的任意其它股票),在得到网络节点间的相关系数后需要将其转化为欧式距离,这样就得到了商业银行股票网络的权重。欧式距离:
(9)
从上式可以看出,股票间相关系数越大,对应欧式距离越小。由于ρij∈[-1,1],所以Dij∈[0,2]。当D=0时,股票i和j收益率具有完全正向联动性;当D=2时,股票i和j没有关联性。
(二) 商业银行股票网络的构建方法
1. 最小生成树(MST)
最小生成树是一种有效的解决组合优化问题的方法,它适用于图像处理领域聚类、模式识别等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构造最小生成树,来判断商业银行股票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网络拓扑性质的变化。
通过距离矩阵D生成的距离网络图Dg,网络图Dg的节点表示股票,节点之间的连边权重表示股票之间的距离。因此,网络图Dg的节点数量为N,任意节点i和j相连且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i, j)。MST是网络图Dg的一个子图,该子图通过(N-1)条边将N个节点连接在一起,且满足所选择的边距离之和最小,并且MST中不允许出现环。常用的最小生成树的算法是Kruskal算法,具体步骤如下:
(1) 连接Dij最小的两个节点;
(2) 从剩余数据中选择最小距离,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两个节点并用线连接起来;
(3) 重复第(ii)步直至所选择的边数比顶点数少1,这样就会得到有N个节点,N-1条边的一个连通图,即最小生成树。
2. 平面最大过滤图(PMFG)
虽然最小生成树具有处理简便,意义明确的优点,但也正是由于其简洁性使得最小生成树忽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为了克服最小生成树的缺陷,本文同时采用平面最大过滤图(PMFG)来分析商业银行股票网络的拓扑性质变化。平面最大过滤图算法与最小生成树相似,主要区别如下:
(1) 对新加入边的约束不同,最小生成树图在加入新的边时不允许出现环,而平面最大过滤图中可以出现环;
(2) 边的数量不同。根据可平面图的性质,节点和连边的数量分别为M(M≥3)和q的可平面图满足q≤3M C 6,因此PMFG含有3N-6条边,而MST拥有N-1条边。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 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相关系数分析
图1、图2是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的相关系数分布。当i=j时令相关系数为0。图1中,贷款利率市场化前股票收益率相关系数均值为0.58,标准偏差为0.184,峰值为0.6;图2中,贷款利率市场化后股票收益率相关系数均值为0.65,标准偏差为0.193,峰值为0.68。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两个时间段,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相关系数都不服从正态分布,分布区间均为[0.4, 0.8],说明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联性并未发生大的变化,且相关性一直较强。
(二) 商业银行股票网络结构
通过构建网络图可以更为直观的分析商业银行股票网络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变化情况,根据Kruskal算法及PMFG构图法可以求得两个时间段商业银行股票的MST和PMFG。节点代表股票,连边上权重代表节点距离,综合观察四图可以发现商业银行股票间距离主要分布在0到1之间,各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间相关性较大。由图3、图5可以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前节点度大的分别是南京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及农业银行;其中,兴业银行与南京银行在网络中距离最大(1.01);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距离最小(0.52),说明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股票收益率相关性在整个股票收益率网络中最大;由图4、图6可以得知,贷款利率市场化后节点度大的分别是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及华夏银行;其中,光大银行与农业银行距离最大(0.96);工商银行与农业银行距离最近(0.48),说明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股票收益率相关性在整个股票收益率网络中最大。纵向对比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商业银行股票网络可以发现,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国有五大行之间距离更近,彼此成团更为明显。这可能是由于随着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五大国有银行为适应新的环境,在业务结构、盈利模式上更为相似,从而导致国有五大行在网络结构中成团更为明显。
图3 贷款利率市场化前MST 图4 贷款利率市场化后MST
图5贷款利率市场化前 PMFG 图6 贷款利率市场化后PMFG
(三) 商业银行股票网络拓扑性质分析
通过分析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及聚集系数,可以分析网络性质的变化,进而研究商业银行股票网络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发生的变化。表1是MST和PMFG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及平均聚集系数。可以看出在同等网络规模下,PMFG网络整体比MST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要小很多。这与PMFG及MST算法符合,在确定网络中两节点的最小边数时,PMFG的可选范围是要比MST大。由于最小生成树本身不包含环,因此平均聚集系数为0。小世界网络和随机网络具有同等的平均路径长度,同时聚集系数远大于随机网络。与Pajek构建的随机网络对比发现,商业银行股票网络与比随机网络具有相似的平均路径长度但商业银行股票网络的聚集系数比随机网络的聚集系数(0.2711)更大,因此商业银行股票网络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均具有小世界效应,说明多数商业银行股票之间虽然具有较少的直接联系,但是可以通过较少其他节点迅速建立间接关联,这种隐性关联更值得监管者及投资者去关注。此外,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3.2583和3.1750、1.7500和1.8000)及聚集系数(0.7547和0.7579)未发现较大变化,即商业银行股票网络的紧密程度及信息在网络中传递效率未发生大的变化,这与我国利率市场化政策稳健有序推进相关。同时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网络的影响贡献度不大,这说明我国利率变化对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影响力度不强。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节点占据网络中心程度不一致。可以发现,不同计算节点中心性方法不一致,所得到节点中心性不一样,这是因为各种中心性度量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了网络的基本特征,不同计算节点中心性方法所侧重的节点在网络中传递信息分饰的角色不同。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前,综合考虑四种计算中心性方法,排名前四的中心节点分别是南京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后,排行前四的中心节点分别是兴业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及华夏银行。中心节点既缩短了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成为风险传染的重要对象和载体,因此,要重视中心节点在网络中的作用,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国有五大行均未占据网络中心位置,这表明我国五大国有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会相对较大。其原因可能是国有五大行对利差收入依赖程度低,而城市商业银行则相比较强。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中心节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可能的原因是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所面临外部风险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以贷款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各商业银行为保持盈利持续增长而采取的不同措施而产生的不同效果。因此,商业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要主动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趋势,转换发展模式,提高竞价能力,并根据特定的市场利率和市场定位来考虑银行的业务模式,在规范经营和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增加商业银行收入的多样化。五、结论
通过构建商业银行股票的复杂网络,分析了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商业银行股票网络拓扑性质的变化情况。实证研究发现,贷款市场化前后商业银行股票之间相关系数并未发生较大变化,分布在[0.4, 0.8]之间,均值为0.6左右,说明我国商业银行股票相关性较强;通过分析商业银行股票收益率网络的MST和PMFG发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前后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及平均聚集系数并未发生较大变化,说明利率变动对商业银行股票的影响力度不强,并且与我国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策略有关;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作为主要金融媒介体系的重要地位在逐步降低,新增人民币贷款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资金通过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而非贷款渠道流向实体经济,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改变了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政策性利差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的现状;网络的中心节点在贷款利率市场化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说明贷款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各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所采取的措施收效不同。国有五大行未占据网络的中心节点位置,这可能是因为国有五大行对利率市场化中利率变化不敏感,即相较于城市商业银行,五大国有银行对利差收入的依赖程度较低,在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受到的冲击更小。因此,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建立高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提高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并实行细致完善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式来加强贷款利率市场化下的银行业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 Masood O, Sergi B . China's Banking System,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Conditions[J].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2011, 6(1):22-35.
[2] Porter N J, Feyzioglu T, Takáts E.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in China[J]. Social Science, 2015, 58(9-10):1-28.
[3] Udoh E, Ogbuagu U R.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Nigeria (1970-2008)[J]. Asian Social Science, 2012, 8(3): 292-302.
[4] 黄树青, 孙璐璐. 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定价策略的动态选择[J]. 上海金融, 2014, (5): 34-39.
[5] Lenzu S, Tedeschi G. Systemic risk on different interbank network topologies[J]. Physica A Statistical Mechanics & Its Applications, 2012, 391(18):4331-4341.
[6] Beck T,De Jonghe,O.and Schepens,G.Bank Competition and Stability: Cross -country Heterogeneity[J].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3, 22(2): 218-244.
[7] 黄晓薇, 郭敏, 李莹华.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业竞争与风险的动态相关性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1):75-91.
[8] 张宗益, 吴恒宇, 吴俊. 商业银行价格竞争与风险行为关系――基于贷款利率市场化的经验研究[J]. 金融研究, 2012, (7):1-14.
[9] Georga C P, Poschmannb J. Systemic Risk in a Network Model of Interbank Markets with Central Bank Activity. Jena Economic Research Papers. 2010, 4(1):1-24
[10] 刘超,吴明文,马玉洁. 基于复杂网络的同业拆借市场特性研究――以金融危机时期(2007~2009年)数据为例[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 35(2):9-15.
Analysis on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Commercial Bank Stock Networks Before and After the Loan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ZENG Zhi-jian , YUE Kai-wen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na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2, China)
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催生银行理财产品萌芽
银行理财产品发端于外币理财,这与外币利率市场化进程较早紧密相关。2000年9月到2003年11月,中央银行出台一系列放开外币存款利率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国内居民外币资产迅速增长,保值增值需求加大。在当时“谨慎创新”的银行业,人民银行对外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态度大大鼓励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勇气。在需求推动下,中国银行业利用较为发达的外汇衍生品市场,进行理财产品创新,专款专用,在降低银行资金统筹管理难度的同时满足了客户需求。2003年11月,中国银行发行了我国第一款外币理财产品“汇聚宝”,2004年,外币理财产品获得了较大发展,当年发行产品111款,使得外币存款较多的向外币理财转化,通过结构化方式,实现了外币实际上的较高利率(同期存款利率与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比较见图1)。
可以说,在外币利率市场化的环境下,传统外币存贷款的经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和银行经营的内在需要。中国银行业通过外币理财产品部分克服了外币利率市场化的负面影响,满足了客户需求、创造了新的盈利点。
利率市场化推动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
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利率市场化下,资金寻找更高价格的趋利性所导致的银行经营的主动调整。与外币理财相反,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市场特征远远领先于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从2004年第一支人民币理财产品诞生以来,银行系人民币理财产品,已经成为近年来金融创新中最为活跃的部分,理财产品的投向、产品的法律形式、结构特征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这些发展与创新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微观主体,通过理财产品推动实现投资者、融资者的利率市场化,或积极运用已利率市场化的成果,去减小利率市场化造成的“托媒效应”实现“反脱媒”。
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来看,利率市场化必然伴随着金融脱媒、资金价格的走高,银行体系也往往通过创新来进行一定的“反脱媒”,最终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从“脱媒”的内容来看,“脱媒”包括资产端的“脱媒”和负债端的“脱媒”,从近年来的实际发展过程来看,银行负债端的“脱媒”压力要大于资产端的脱媒压力,这一方面是因为,资产端银行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在表内表外融资可以进行更灵活的转换,而负债端银行作为资金的需求方主动性要则差一些。人民币理财产品在这种“脱媒”大趋势下,扮演了重要的银行的“反脱媒”角色,并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可以推断,若无银行理财,银行在投资体系中的角色将会得到极大的削弱,银行理财起到了重要的银行“反脱媒”作用。
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展回溯。人民币理财产品从2004年开始保持了高速发展态势,特别是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股票市场持续走低、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其起点低、收益稳定、风险较低、暗含的银行信用等特点,从新鲜事物发展成为最具普及性的投资工具。体现为:
首先,发行量、市场余额增长迅猛。2004年理财产品发行仅114支,2012年前11个月,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近3万支,据普益财富初步估算,累计发行量超过20万亿元,惠誉评级预测2012年年底理财产品余额约13万亿元。
其次,投向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市场与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市场均为理财产品投资的重要领域。2004年11月,人民币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债券市场,这与外币理财产品投资于固定收益、标准的金融市场工具经验,还有当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水平是紧密相关的。2006年至2009年,我国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大幅增加,从2006年的89支增加至2009年的3345支。2006年、2007年,我国流动性过剩,特别是2007年以来面对较高的通胀率,一方面资金寻找较高的收益率,另一方面掌握较多话语权的优质融资主体要求降低融资价格,商业银行通过信贷类理财产品充当产品管理行或保证人角色,为融资人进行信用增级,突破贷款利率管制下限,为投融资人实现通过银行进行的“准直接投/融资”理财产品。2008年之后,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投资加大,市场资金需求巨大,信贷类理财产品成为银行为客户进行“表外融资”的重要通道。2010年8月,银监会《关于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信贷类产品就此发行量逐月递减,加之,2010年后,组合型理财产品、开放式理财产品的迅速发展,单一的信贷类产品大幅降低。2010年、2011年通胀率高启,银行理财产品短期化趋势愈加明朗,在科技系统的支持下,各商业银行陆续推出自主品牌的开放式理财产品和短期理财产品,这是理财产品精细化的重要表现,在投资渠道一定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通过期限的错配提高收益率,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银行理财产品从发展的这几年来看,每年都有亮点、都具有更灵敏的追踪市场的能力:如2006年开始信贷类产品、2007年的票据产品、打新股理财产品,2010的资产池产品、债券产品,2012年的保本型理财产品。
再次,市场利率向理财产品的传导有效性出现,短期理财产品的定价与债券、货币市场相关性较高。从推动我国利率市场改革的角度看,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从资金来源方看替代了大量银行存款,从资金运用方看替代了部分银行贷款,在银行为客户提供的产品范围内提供了一个与“存贷款”部分可比的价格,对投资者资金的分配、融资者产品的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市场化选择;另一方面,以市场化利率(如债券市场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影响理财产品定价、理财产品定价影响融资人成本,这样的一个传导链条日益清晰,客观上,理财产品的市场化定价将有助于推动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此处以2012年保本型理财产品为例,说明货币市场利率向理财产品价格的传导。
2012年前11个月商业银行发行了694期3个月期(91天至98天)保本理财产品,按照销售日期计算当日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值,最后获得包换213个均值的序列,与当日的Shibor、定存利率进行比较,可以发现,3个月期的保本理财收益率与Shibor价格高度相关,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之后,改变了上半年在Shibor下方的格局,呈现围绕Shibor上下波动的趋势。
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笔者始终认为,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包括两个独立、并行的方向,一是针对高端人群的资产管理业务,产品具有一定的风险,对该类投资的风险,银行本身相对控制力较差。二是针对较为广泛人群的存款替代性业务,无论是哪个方向,都与利率市场化紧密相关,从当前来看,针对广泛人群的存款替代性趋势日益显现,而且,在未来的几年内,理财产品在这个趋势上还有可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强化。针对少部分高端人群的资产管理业务银行理财产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具体说来,人民币理财产品近期的发展可能会呈现一下几个特点:
最具“存款替代性产品”特征的银行表内理财将会保持较高水平的发展。金融十二五规划指出:“按照条件成熟程度,通过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这样的规划是符合利率市场化经验的,比如说美国在Q1条例的管制下,为了绕过存款利率上限和准备金的监管约束,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创设了大额可转让存单(CDs)、可转让提款通知单账户(NOW账户)、超级可转让提款通知单账户(Super NOW账户),以及货币市场存款(MMDA)、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ound)等存款替代品。同样,日本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也伴随着大额可转让存单(CDs)和市场利率挂钩型存款账户(MMC)等新存款类型带动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这些产品都可以归类为“替代性金融产品”。这些创新产品既是应对利率管制的手段,也在客观上加速了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银行表内理财产品具有本金安全、收益水平锁定(保本保收益型产品)、以银行信用为背书等特征,使其在风险方面已经基本具备了存款替代产品的特征。近两年,商业银行在各方面的需求下,发行了大量保本型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新增存款的重要来源。
在2012年保本型产品大发展的基础上,预计2013年,银行表内理财产品表内理财产品将会形成期限、收益率、流动性要素组合更加丰富的产品体系,当前有部分商业银行推出的开放式或滚动型表内理财产品,已经具备了活期存款或通知存款的特征,该体系中的产品将向当前金融机构一年期以内各种存款产品靠拢,而收益率必定会高于类似的存款产品。
表外银行理财产品投向上将更多的投向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甚至逐渐出现结构化、衍生化的倾向。近20年的发展来看,中国的金融市场中,银行体系依然占据绝对的支配力量,在投资服务提供方面,银行更是具有天然的优势,无论是银信合作、银证合作、银基合作,迅速发展的背后银行的力量清晰可见。以发展时间较长的银信合作来看,信托公司发展走出了银信合作、培育客户与市场、信托专注服务部分细分客户的发展路径。但在范围更广的大众客户服务上,无论是客户资源还是服务能力,都不能与银行相提并论。我们可以推断,在当前利率市场化阶段,金融机构存款利率因受到管制而低于市场价格,投资者寻求更高投资回报的大趋势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地位将不会弱化,但伴随着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些不良事件影响,监管当局将会施加更为严格的规制,因此投向相对价格透明、市场公开、风险更加系统化的标准型固定收益类(FICC)金融工具成为商业银行更现实的选择,部分商业银行为增加产品竞争力,通过结构化的设计,重新分配风险、收益,可能会在理财产品市场上初步试水金融工具的衍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