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河南省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思路
(一)充分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当前河南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年1月16日,河南省省长陈润儿在省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七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提高创新供给能力,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这充分说明了在当下中原经济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和迫切需求。科技创新力量和人口文化素质代表着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对于发展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而人力资源丰富的河南省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能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也是破解当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更是提升一亿河南人文明素质、增强河南区域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二)树立强烈的人才培养强省和科技创新强省的意识
在从农业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型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达到这一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根本出路。引进人才固然可以解决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但必须认识到,对于经济欠发达而在待遇方面难有竞争优势的河南来说,不仅很难引进高端亟需人才,还可能造成本地人才的流失。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河南人才短缺问题,应聚焦省内最具创新实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人才,予以重点扶持,打造一支本土化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制度建设
建设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相关制度,是保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效开发的关键。目前,我国仍在沿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制度来管理科研人员,一些鼓励创新的制度成果被党政人事管理制度所抵消。为此,在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中,首要的是建立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人事管理制度;其次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集聚机制,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加速器”。
(四)借鉴发达地区和先进省区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
鉴于河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科技和人才支撑基础差、创新能力不强等不足之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就应该虚心向先进地区学习,借鉴他们在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借鉴先进地区和周边省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力争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南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之路。
二、河南省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促进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和创新程度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处于追赶状态,这对于缩小区域差距作用不大。因此,只有制定出具有竞争力、激励性强的人才政策,才能吸引外来人才、激活现有人才。要创新高层次人才使用及分配等核心创新人才政策;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持;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良好的机制要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制度保障,有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导向作用之后必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转换科技投入机制、人才引进和用人机制、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技体制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政府支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大培养主体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格局,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体,抓好创新型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主体之一,为了发挥科技型企业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体的作用,除了从政策税收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之外,各级政府还要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规模和科技实力,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和支持。对于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和中小型创新企业,政府要通过设立专门周转基金加大对这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人才的扶持。对于那些已经有明确科技创新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但资金不足的企业,除了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外,还要由政府出面担保以畅通金融支持渠道,以促进这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另外,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高起点地引进和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实力强的企业。
(四)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抓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主体,为了发挥河南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体的作用,河南省各高校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找准各自的办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发掘有潜质的培养对象,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适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五)探索政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新模式,发挥力量协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三大主体,要想培养出更多适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创新型人才,除了发挥它们各自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应有作用外,需要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三方合作的新模式。河南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加强政产学研对接工作。通过校地、校企各方资源的优化组合,达到提升本地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本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六) 加大力度,多元投入,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支撑。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回报最高的投入。因此,欠发达地区要树立人才投入收益最大化的观念,逐年提高发展性投入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为人才优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人才开发基金,强化研发投入,建立以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人才优先”,要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改变“重物不重人”的经费使用方式,保证人力资本投入增长快于物质资本投入增长。
(七)将加大对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作为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的着力点
中青年知识分子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要加大对中青年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各地政府、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专门设立针对45岁以下中青年创新型人才的专项扶持计划,对成绩突出、潜力巨大的个人和创新团队实行“一人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通过专项扶持,为中青年优秀人才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开辟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提供各方面的强力支持。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他们安心工作、潜心科研,加快推出创新成果,而且能带动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在各个领域形成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一、“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积极成效
“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学员自述的培训收获、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学员晋升。
(一)提升学员能力与素养
第一届和第二届所有受访学员均表示参加“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收获很大,主要的收获来自于:开阔视野、同行交流、更新理念、提升管理能力等方面。
图1 受访学员对培养计划收获的评价
从学员自述的收获来看,培养计划的实施效果与制度设计的初衷和目标比较吻合。“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初衷是加强各层次管理者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加强优秀教师的培养,这样的领军人才需要在专业上更“专”,在眼界和思路上更“宽”,把“专”和“宽”付诸实践,使研修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1]
近60%以上的受访学员认为培养计划有助于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宽”的目标基本达成;平均30%左右的学员认为培养计划有助于更新理念,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并且切实提升了管理能力,尤其是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管理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第二期培训计划特别设计了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视导、品牌特色专业视导和三项管理规范检查等内容,访谈中受训学员对此评价颇高,换个身份参与视导、检查工作,对视导、检查工作的理念、标准与内容有更全面的理解;视导工作更为学员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实践研究机会,以评估的视角近观不同学校的办学实践,对其他学校办学经验与教训的分析更为透彻,获益良多。
此外,培养计划有助于同行交流,校长班学员对于培养计划汇聚省内优秀同行表现出更大的兴趣,认为同行交流获益匪浅。对于已经具备比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学员,基于经验和实践的学习更符合他们的需求,而经验分享、同辈交流、专家交流等互动方式更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二)助推职业教育改革有序开展
培养计划的培训内容与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密切相关。大部分受访学员都肯定了培养过程极大提升了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管理能力,在这些改革项目中,被提及较多的是信息化建设、教师管理与课程教学改革等。“领军”学员是职业教育改革项目实施的实际管理者和骨干,通过培训增强对改革理念的理解并提升项目管理能力,有助于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
图2 运用到实践中的培训内容
(三)提升受训学员的影响力
参与调研的受训学员中,第一届受训学员普遍获得了职务或职称的晋升,17位校长班受访学员中有11位获得了职务晋升,12位教师班受访学员中有6位获得了职务或职称晋升。
尽管职务、职称晋升与“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之间并非直接相关,但是参与培养计划的学员的职务、职称晋升,会提升学员对职业教育实践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其对职业教育事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完善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制度建议
不管是受训学员的评价,还是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实际影响及其他方面的积极社会影响,“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都获得了极大的认可。作为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有必要不断进行完善,成为一种长效培养制度。事实上,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三期各有重点,在培养方式、内容、管理以及领军人才遴选机制方面一直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探索,提升培养实效。
(一)培养机制完善建议
贴近实践、任务导向是培训计划调整的关键词,这样的改变亦获得了学员的普遍认可。通过对三期受训学员的调研,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仍有可以改进的空间。
1.分析学习需求完善培养内容
受访学员对培养内容的建议主要集中在如何使内容贴近职业教育实践,不同受访组别的学员都谈及这一问题。其他的建议还包括介绍世界职业教育先进经验、跨出教育看职业教育等。
图5 受训学员对完善培训内容的建议
学员关于“贴近职业教育实践”的建议主要涉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分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职业教育实践问题;对职业教育发展改革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给予分析和指导;加强内容的针对性,尤其是增加与职业院校管理相关的针对性内容等。
培养内容的选择需要分析两个需求:职业教育实践与改革对领军人才的要求;领军人才成长的需求。
职业教育实践的参与者多元,不同参与者需承担的任务各有不同,贴近职业教育改革实践选择培训内容时还需要深入分析领军人物在其中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使内容更有针对性。
内容选择与设计需要考虑如何适用于学员的成人学习者特征。通常适用于成人学习者的内容有如下特征:从熟悉的某个点开始学习,然后进入陌生环节;解决实际问题,并根据个人经验处理问题;消除与解决问题没有直接联系的理论;听取别人的行为,并且想知道别人的做法如何应用于自己面对的挑战。[2]因此,培训内容的设计需要体现实用性、实践性、经验性等特征,而且还需要考虑学员现有的经验与知识能力水平。多位受访学员谈及应根据学员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菜单,使内容与学习者更加契合。
2.分析学习特征完善培养方式
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对培养方式提出了完善建议,主要集中在加强学员交流和增加优秀院校的驻点考察两个方面。
图6 受训学员对完善培训形式的建议
受访学员对于加强学员间交流的需求最为强烈,接近30%的受访学员都提出了加强交流的建议,这一方面体现出学员有强烈的表达意愿,另一方面还希望能够聆听同样作为优秀代表的同伴经验。有学员提出这种交流机制还应该延续到“后培训”时期,成为一种长效机制。
到境内外优秀职业院校进行考察紧随其后,是学员建议的焦点,学员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浮光掠影的参观访问,他们更希望能够进行驻校观察,甚至担任“影子校长”,近距离、全方位地深入考察优秀职业院校的办学实际。
依托项目进行实战演练、分析典型案例也是学员们比较推崇的培训方式,这个建议在第三期培养计划中已经开始实施,获得了第三届受训学员的认可。
“领军人物”培养计划的学员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计划的目的是要帮助他们成为职业教育变革实践的领导者和实践专家。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学员,最好的学习方式具备这样的特征:基于经验和实践;参与式学习;强调合作和分享。
基于经验的学习。学员希望在学习中能有机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它们应用到新的学习体验中去,培训者要帮助学员在解决问题、反思和应用逻辑分析过程中借鉴这些经验,并为学员创造更多的进行反思性学习的机会,以利于学员有效地学习。
参与式学习。要促成学习,应让学员投入到一些任务中,进行练习和完成任务,进而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合作与共享也是处于专家成长阶段的学习者偏爱的学习方式,努力推动一个合作的进程,并支持学员们分享他们的经验,将会大大提升培养效果。
在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之外,还有学员对培训师提出了建议:增加国内外职业教育领域“大师级”专家的比重,这样的专家可以是职业教育研究大家,还可以是办学实践的杰出代表。
(二)完善“后培训”成长机制建议
江苏省教育厅采用“以培代评”的方式培养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队伍,将荣誉体系与培训体系结合在一起进行制度设计,有利于领军人物的成长与领军作用的发挥。目前制度设计的关注点在遴选机制和培养机制,这两方面经过三期的不断完善已趋于成熟;但是领军人才培养对于职业教育改革事业的价值更在于培训后续的影响,领军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后培训”效应。
所谓“后培训”成长机制,是指为期两年的培养计划结束后,“领军人才”学员的后续发展机制,这里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如何通过制度环境的设计,使“领军人才”学员真正在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发挥领军作用。建立周期性的述职与评估机制,如五年左右对“领军人才”领军作用的发挥进行考评;省级职业教育研究与改革项目的设置和申报中突出“领军人才”的作用,以项目为载体引导领军作用的持续影响。
其二,学员后续的学习需求如何及时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与要求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领军人才不能领一时之军,他们的学习需求也会持续发生变化。建议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联系平台,一方面可以加强学员集中学习外的交流、不同届别学员之间的交流;另外一方面还可以实时搜集学员的后续学习需求,采用专题式培训方式提供及时的培训和指导。
三、立足实践与自主专业发展的模式创新
“对革新技术与职业教育而言,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UNESCO)。教师被看作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变革的核心要素之一,其素质关系着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与改革成效。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坚持出台职校教师、校长的素质提高培养计划,促进专业发展,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本动力。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已初步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符合职业教育教师特色的培养模式。
关于职业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本和培养方案中反复强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围绕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学习理论与研讨问题、总结经验与改进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但是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计划在创新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实践和参与的强调必将引领未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第一,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必须立足实践,立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要求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这也是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改革的方向,从第二期尝试参与省级改革与视导工作,到第三期实施任务引领,培训效果已证明这是正确的方向。立足实践并非简单的就事论事的业务培训,而是培训主题和内容应来自于实践并力求影响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培训对学习者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产生增量影响。这种“增量”可以表现在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提高理论分析和反思能力等方面,提升学员自主专业发展能力。
第二,激发学习者动机,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发展”,这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职业教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中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非常重视受训学员的参与,效果显著。从培养方式来看,准确分析学员专业发展需求和学习风格,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变灌输式的“被动培训”为主动参与式培训,依托来自职业教育实践的任务和内容,让学员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按需施教,“做中学”,推进计划取得更大成效。
第三,导入多方资源,构建“三元合作”师资培养模式。在主管部门搭建的平台上,实施主体由高等教育机构、产业部门、职业院校共同构成,立足职业教育实践,充分整合三方培养优势,构筑完整培养体系。职前教育阶段,大学教育提供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职业学校提供教学实习培养教学能力,企业提供实习实践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职后发展阶段,以职业院校为中心,建立校本专业发展体系,通过大学的继续学习提升理论知识水平,通过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高和更新专业能力。[3]
这一模式不仅仅为“职业教育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服务,更是为职业教育教师和管理者队伍的整体发展服务,将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
【注释】
[1]本刊编辑部.打造职业教育领军人才队伍 促进江苏职教又好又快发展——访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马斌处长[J].职教通讯,2008(5)
[2][美]瑞威斯·海塞尔·考毕勒.培训课程开发精要[M].方海萍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157~158
论文关键词:检验,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项目来源: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绩效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8GXS5D107);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与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FIB070305)
一、引言
高校是培养人才并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本的重要基地,人力资本的提高能够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与提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卢卡斯曾与1988年提出了以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为核心的内生增长模型,说明了人力资本不但具有内部效应,而且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用,外部效应使生产具有递增收益。其理论模型为:。模型中Y(t)表示经济中的产出,则体现了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在有关对外贸易的理论中,赫克歇尔—俄林定理(H—O定理)解释了人力资本与对外贸易的关系,H—O定理表明:一个地区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充裕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缺乏和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高校为社会培养和提供的人才,不论是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企业,还是对于以资本与技术为主导的企业,都能增加企业自身相对于国外的要素比较优势,并使其优势得到巩固,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此外,人力资本的提高有利于企业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逐渐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模式转轨,能促进企业生产效率与经营水平的迅速发展,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高校对于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对外贸易的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采用协整分析,以河北省为例,研究河北省高校对于外贸发展的服务。协整理论从分析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入手,探究非平稳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为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建模提供了解决方法。
二、实证分析
(一)指标的选取
本文对高校人才培养与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考虑到指标的可行性和代表性,高校人才培养的指标可选取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除此之外,高校的数量以及高校专任教师人数也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及质量产生影响;对外贸易的发展可选取进出口差额来反反应。
所用数据取自《河北省统计年鉴2007》。用Y表示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用X表示高校的发展情况,X包括的指标包括: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人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数X、河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人数X,各指标如表1:
表12007年河北省对外贸易顺差与河北省高校相关数据
年份
进出口差额(+.-)
(单位:万美元)Y
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人)X
河北省高校数(所)X
河北省高校专任教师人数
(人)X
1990
153353
22762
50
13585
1991
163554
23406
50
13226
1992
143375
23387
48
13372
1993
92255
22130
54
14250
1994
144541
27491
52
14740
1995
180466
36388
47
14808
1996
197566
41837
45
15514
1997
239032
42234
46
16656
1998
200346
40562
46
16622
1999
165876
39606
48
17263
2000
217910
41255
47
19414
2001
217450
15871
63
23707
2002
252239
62910
75
28091
2003
287834
107562
83
34542
2004
515438
143148
87
39235
2005
578238
183213
86
46538
2006
714322
207566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是以企业对人才数量及岗位能力的需求为核心,以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为基础,实现企业对人才的最佳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最佳就业,达到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双赢目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加快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对企业而言,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参与合作办教育和做慈善一样,从教育、从人的精神思想方面入手,以企业的文化和资源的优势来突显育人的特色,那么投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有效地保证企业对技能紧缺型人才的开发需求,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对人才的培养途径与质量要求等问题。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合作培养的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获得实惠与利益。
对学校而言,首先学校参与校企合作体现了社会服务意识,学校通过为企业开展特色的技术培训课程,发挥为社会服务的作用并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其次,校企合作有利于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条件等方面的改革,教学的深化改革使学校更贴近社会、市场、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的人才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欢迎。最后,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拓展有限的教育资源,实训设备投入大、更新速度快,一般来说很难做到与社会生产同步,通过校企合作,将实训项目移至企业或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其他方面,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对学生而言,综合素质得以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内化了在学校教育中很难培养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学习内容与企业的需求零距离、实践锻炼与职业岗位零距离,促进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亲身领略企业文化并更好的融入其中,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与岗位要求,从而对自身发展做到“心中有数”,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毕业与上岗的无缝对接。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时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和冠名式,订单式培养现象比较普遍,所谓的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是院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招生,设立独立专业或班级,并由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工作的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冠名式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考核选拔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针对性强,学习兴趣高,学生既能了解企业的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进入角色迅速,非常受企业欢迎。既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也为企业输送了量身定制的急需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
存在的主要问题:1、制度和机制缺失:加强校企合作从政府到学校已达成共识,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没有监管、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和保障措施,缺乏健全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没有规范的实施办法和激励机制。企业以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为目的,学生以追求成才和就业的便捷为目的,学校没有抓手真正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与责任全面表达,建立合理平衡的机制,找准企业、学生都受益的结合点,达到最佳的办学社会效益,是制约进一步顺利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
2、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缺乏参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观意愿,只片面强调人才的挑选。缺乏参与共同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只在缺人的时候才与学校合作,学生需要实习岗位时不能及时满足。
影响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很多,除相应的法律政策缺失以外,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②职业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一是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敬业精神,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便离岗离职,有时会出现“团伙”不打招呼就离职的现象,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二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很难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三是因为没有就业的压力和后顾之忧,有少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降低。;四是高职院校学生定位比较模糊,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择业时不愿从事一线生产、服务工作,一心想当主管、搞行政,眼高手低。③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校企合作的费用得不到合理的补偿,难以实现责、权、利对等。
3、学校对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足。学校对开展校企合作准备不充分,学生、教师对校企合作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晰,对在推行校企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没有做好预案。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技术能力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4、校企合作缺乏起协调服务作用的第三方。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没有进行引导、协调、监督的机构,校企双方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信息没有实现完全共享,校企合作缺乏长远规划。
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三、高职院校顺利开展校企合作的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理念上不容置疑是新的办学模式。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提高校企合作的运行成效,必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机制,积极寻找校企双方的最佳结合点,让企业不再“人才难求”,让学生“学以致用”。
1、尽快制订出台有利于稳步推进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职责和地位,采取各种扶持政策(税收减免等)鼓励企业参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校企双方都成为合作培养人才的组织实施者和成果的评价者。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做好校企合作的组织、引导、协调、监督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对企业在实施校企合作方面的激励与监管力度,保障校企双方都能本着有利于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原则,友好协商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探求有利于双赢、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就业的新的结合点。
2、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通过联合办学来整合教育资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支持教育比做慈善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更有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协调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学材料、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等。学校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的功能,充分考虑了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不仅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岗位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工学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培养,并最终实现订单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使企业明确了学校是在为自己培养人才,愿意在人力和财力上支持高职院校办学,使职业教育由学校单方办学,变为学校与企业双方办学,学校办学的资源大大拓展,教学的空间由学校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车间,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更加可靠、坚实的平台。
3、在学校建设与企业对口的生产车间。校企联合组建具有特色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直接带动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在真正的企业生产实际环境中实习,实现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并有效的改变了学生厌倦实习和缺乏责任感的状况,学院通过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研发团队,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研发能力。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和”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将之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可以提高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此,必须在设计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选修课,把“和谐化设计”新理念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并采用“和而不同”的教学方法,为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
论文关键词:“和”文化;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和谐化设计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魁宝,它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交往乃至艺术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对于增强当代中国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的“和谐化设计”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
要自觉地把中国传统“和”文化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必须了解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构成一个民族自身特色的重要内容,是维系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李瑞环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中国传统“和”文化源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金文中的“和”字。早在西周末期,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和”文化逐渐成了诸子百家的共识。汉代以后,“和”的思想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可见,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是一个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文化理念。目前,“和”文化已经蕴藏着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和以处事、和衷共济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包含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和合等多种涵义。概括起来,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的价值取向
“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特色。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孔子看来,“和”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孟子进一步强调“人和”即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除了儒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之外,佛道墨是诸家都极力推崇“和”的思想。佛家反对杀生,主张与世无争,强调生态和谐、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道家特别强调“天和”即生态和谐的重要性。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乐优于人乐,天和重于人和。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也十分重视“和”文化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明确指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
2.“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
要把握中国传统“和”文化精神必须认识“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辩”。在古人看来,“和”不等于“同”。“同”即简单的同一、类同;“和”即许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国语·郑语》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和谐才能产生新生物,而类同则不能继续发展。世界的存在方式是“和而不同”的,世界发展的根源也在于“和而不同”。唯物辩证法认为,“和”与“同”相区别,而与“不同”紧密相联。“不同”是“和谐”的前提,“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和而不同”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主张多样性;二是主张协调性;三是主张统一性。“和而不同”不仅是一种哲学价值观,而且是一种伦理价值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能否做到“和而不同”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道德价值标准。在为人处世方面,小人只知道盲目附和,投上所好,丧失原则性;而君子则不盲从,敢于坚持原则,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力求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不仅是一种道德价值标准,而且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价值标准。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正是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美好的世界;正是多种不同颜色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美丽的图画;正是各种不同音调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优美的音乐。“和而不同”是一切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价值标准。
3.“中和包容”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包括“中和”思维与“包容”思维。所谓“中和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采取执中适度、不偏不倚的思维方式。“中和思维”最早可追溯到《周易》。《易传》中关于“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2]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为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的原则,反对“过”与“不及”。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庸”是最高道德尺度。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德”的观点。以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最高的审美尺度。“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主张执两用中,强调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中国传统“和”文化不仅推崇中和思维,而且推崇包容思维。所谓“包容思维”,是指在各种文化交流中采用兼收并蓄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道家、佛家、墨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以及其他外来文化而形成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现时代,中国人民必须树立“包容思维”,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才能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 转贴于 二、中国传统“和”文化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应用价值,把它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把中国传统“和”文化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呢·必须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中国传统“和”文化教育
现代设计艺术离不开传统文化。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设计者必定不是优秀的设计者;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必定不是优秀的作品。因此,必须重视对当代中国设计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前面讲过,“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魁宝,加强对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传统“和”文化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设计艺术类大学生普遍缺少传统文化修养,严重制约了其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对他们的中国传统“和”文化教育势在必行。首先,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程。在设计艺术课程设置中,除了专业课之外,应当开设若干门传统文化选修课,包括“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中国传统伦理学”、“中国设计思想史”等。通过这些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和”文化教育,使他们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觉树立“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中和包容”的思维方式。
2.要加强“和谐化设计”新理念的培养
把中国传统“和”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和谐化设计”新理念。必须加强对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和谐化设计”新理念的培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和”文化,提高设计艺术水平。所谓“和谐化设计”,是指在现代设计过程中,坚持以“和”文化为指导,在处理人、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调和其对立与矛盾,使之获得动态平衡,建构一个有机协调的统一整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受众的实用和审美的双重需求。“和谐化设计”是中国传统“和”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有机结合。“和”文化是“和谐化设计”的思想文化基础,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和谐化设计”的科学技术基础;和谐的设计关系是“和谐化设计”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广大受众”是“和谐化设计”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是和谐化设计的核心理念。“和谐化设计”新理念是对传统设计理念的超越,它具有民族性、现代性、整体性、人本性、科学性等基本特点。为了提高当代设计艺术类大学的综合素质和设计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和谐化设计”新理念的培育,使他们牢固掌握“和谐化设计”的基本内涵和特点,自觉地处理好几种关系,实现设计和谐化。首先,要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实现个性化与共性化的有机结合。“和而不同”是“和谐化设计”的精髓,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做到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其次,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实现设计内容与设计形式的有机结合。它要求在设计中,既要注重设计的道德内容,强化设计的教化功能,又要注重设计的艺术形式,强化设计的审美功能,把设计的教化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再次,要处理好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关系,实现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结合。现代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设计首先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品具有实用性;同时,现代设计还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特别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设计品具有审美功能。因此,必须注重现代设计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