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1篇

一、河南省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思路

(一)充分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当前河南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年1月16日,河南省省长陈润儿在省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七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提高创新供给能力,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这充分说明了在当下中原经济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和迫切需求。科技创新力量和人口文化素质代表着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对于发展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而人力资源丰富的河南省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能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也是破解当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更是提升一亿河南人文明素质、增强河南区域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二)树立强烈的人才培养强省和科技创新强省的意识

在从农业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型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达到这一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根本出路。引进人才固然可以解决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但必须认识到,对于经济欠发达而在待遇方面难有竞争优势的河南来说,不仅很难引进高端亟需人才,还可能造成本地人才的流失。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河南人才短缺问题,应聚焦省内最具创新实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人才,予以重点扶持,打造一支本土化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制度建设

建设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相关制度,是保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效开发的关键。目前,我国仍在沿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制度来管理科研人员,一些鼓励创新的制度成果被党政人事管理制度所抵消。为此,在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中,首要的是建立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人事管理制度;其次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集聚机制,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加速器”。

(四)借鉴发达地区和先进省区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

鉴于河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科技和人才支撑基础差、创新能力不强等不足之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就应该虚心向先进地区学习,借鉴他们在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借鉴先进地区和周边省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力争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南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之路。

二、河南省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促进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和创新程度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处于追赶状态,这对于缩小区域差距作用不大。因此,只有制定出具有竞争力、激励性强的人才政策,才能吸引外来人才、激活现有人才。要创新高层次人才使用及分配等核心创新人才政策;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持;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良好的机制要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制度保障,有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导向作用之后必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转换科技投入机制、人才引进和用人机制、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技体制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政府支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大培养主体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格局,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体,抓好创新型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主体之一,为了发挥科技型企业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体的作用,除了从政策税收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之外,各级政府还要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规模和科技实力,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和支持。对于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和中小型创新企业,政府要通过设立专门周转基金加大对这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人才的扶持。对于那些已经有明确科技创新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但资金不足的企业,除了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外,还要由政府出面担保以畅通金融支持渠道,以促进这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另外,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高起点地引进和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实力强的企业。

(四)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抓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主体,为了发挥河南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体的作用,河南省各高校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找准各自的办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发掘有潜质的培养对象,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适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五)探索政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新模式,发挥力量协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三大主体,要想培养出更多适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创新型人才,除了发挥它们各自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应有作用外,需要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三方合作的新模式。河南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加强政产学研对接工作。通过校地、校企各方资源的优化组合,达到提升本地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本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六) 加大力度,多元投入,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支撑。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回报最高的投入。因此,欠发达地区要树立人才投入收益最大化的观念,逐年提高发展性投入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为人才优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人才开发基金,强化研发投入,建立以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人才优先”,要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改变“重物不重人”的经费使用方式,保证人力资本投入增长快于物质资本投入增长。

(七)将加大对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作为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的着力点

中青年知识分子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要加大对中青年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各地政府、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专门设立针对45岁以下中青年创新型人才的专项扶持计划,对成绩突出、潜力巨大的个人和创新团队实行“一人一事一议,按需支持”的方式。通过专项扶持,为中青年优秀人才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开辟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提供各方面的强力支持。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他们安心工作、潜心科研,加快推出创新成果,而且能带动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成才,在各个领域形成一批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2篇

执业能力 人才培养 实践

执业能力是一种包含执业导向,融合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此,中职护理教育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面向基层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型人才。我校围绕职业教育办学思想 ,以培养学生执业能力为核心,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职业道德、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及技能操作着手,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社会对中等护理人才的需求。

一、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称。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卫生服务模式也由传统的医疗救治转向对服务对象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照顾,病人对护士的职责和义务有了明确的认定,他们关注的焦点已不仅仅停留在护士的技术水平上,而且对其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我校本着全体参与、全程渗透的思路,多渠道、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育。通过日常管理、各项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感,养成团结协作、自觉自律、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职业习惯;把职业道德贯穿于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护士礼仪、人际沟通、护理美学等课程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人文素养,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把职业道德贯穿于专业课的理论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其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二、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我国护理管理工作步入法律规定、逐步与国际接轨的必要途径。具备执业资格证是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主要前提。从2009年起,国家允许在校生考取执业资格证,这就使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成为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2011年新修改的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将考核内容概括为主要的护理任务、完成任务所需要运用的护理知识和各类常见疾病。由此可见,新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更加细致,除了考核学生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外,还要考核学生参与临床护理过程中所要具备的伦理道德、法律活动及人际沟通技巧。学校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考试通过率,缩短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1.将执业考试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通过对学生及教师的了解,我们认识到要通过执业考试,仅靠考前的突击是不够的,它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日积月累、扎扎实实地学好每一个知识点。为此,学校组织相关教师认真分析和研究执业考试大纲,对学校现行的教学计划进行修改,编写与执业考试配套的校本教材与习题,将执业考试的知识点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牢固掌握相关的考核要点。

2.将毕业考试与执业考试接轨

学生的考试成绩除与知识点掌握的牢固程度有关外,还与其对题型、考试方式的熟悉程度有关。为使学生适应执业考试的方式,我们在组织毕业考试时,从题型、每种题型所占比例、分值等方面力求与执业考试接近,实现了毕业考试与执业考试的接轨。

3.做好考前辅导

在完成了8个月的临床实习后,为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应考,考前我们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7~8周的考前辅导,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实践教学不仅是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有利于缩短学生从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

1.创新实践教学,提高实训课质量

(1)将护理程序运用到教学中

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系统、动态的工作方法,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的步骤进行具体工作。将护理程序运用到实训课的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辅导”的实践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在操作时既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找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又要设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并实施,使教学活动与临床情境相结合,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教学中,有利于专业教学与临床需求接轨。

(2)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到教学中

PDCA管理循环就是按照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四个阶段来进行质量管理,并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一种管理工作程序,是一套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使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实践教学的管理,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制定计划、明确目标,尔后有目的地进行教与学,之后进行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再改进,通过PDCA周而复始的循环,使实训课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

(3)改革实训课考核模式

传统的考核模式大多是选择一项典型的操作项目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也仅仅局限于技能本身,这种考核评价模式缺乏科学性,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操作水平与综合能力。教学中,我们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学生的实训课成绩采用平时考核与终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改变了“一考定乾坤”的考核模式;在考核内容上,除传统的用物准备、操作步骤、时间外,还增加了仪表仪态、评估、沟通、相关知识等内容,使学生在职业道德、操作技能、心理素质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2.利用技能比赛,促进实践教学

近年来,学校除每年举办校内技能比赛外,还组织学生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操作比赛(操作统考)以及省教育厅组织的技能比赛,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促进了实践教学改革和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3.加强实习管理,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

毕业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所学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提高学生操作水平、培养合格人才的前提。学生实习期间,学校与教学医院联手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每个科室实习结束后,由 学校或科室组织出科考试,考试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部分,考试成绩记入实习手册。通过出科考试,促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英,陈沁.广东省中职护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教育,2011,8(7):325—326.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 艺术人才 培养 非遗传承 实践

一、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必要性

1.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举措

目前,我国整个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千百年的民族传统遭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趋危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艺术类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式,使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播有机结合,进而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为学校师生提供艺术创作源泉和社会实践平台,实现“非遗”保护与高校教育资源彼此共享、相互促进,对提升我国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2.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必然途径

在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下,“非遗”正在被逐步地推向市场。而“非遗”保护教育及相关人才培养体系的缺乏和不完善,成为阻碍“非遗”适应现代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作为守护精神家园、展示和传播“非遗”的重要载体,必须要将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有机结合。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实现“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我国市场需求的创新创业型艺术类专门人才。

3.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随着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及节日缺乏了解。同时,高校艺术类学生还存在着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单一等实际情况。而我国“非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巨大感召力,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高校艺术教育与“非遗”传承的有机结合,不仅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的提高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艺术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结合的途径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优化校园成才环境、促进校园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非遗”传承的有关活动创新地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良好的、富有传统风格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够起到培养民族精神、提升民众综合素质的作用。包括房屋建设等校园布局、标志性的建筑和雕塑、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和宣传栏、广告牌以及图书馆、实验室实训室等各种学校活动设施的建设。

2.富有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建设,对艺术类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学校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校园制度文化具有规范性、组织性、秩序性的特点。对于规范学校成员的言行、维持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确立良好的校风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大学的传统文化精神,如群体思想意识、舆论风气、心理素质、人生态度、行为模式、价值取向等。具体通过校训、校歌、校徽的制定以及校史的完整编撰来展现。具有传统风格的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对于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4.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如组织“非遗”进高校系列讲座活动,成立学生“非遗”科技小组,开展大学生“非遗”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使师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团队精神得到培养、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更好地突出了高校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二)创新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思想指导下,高校按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包括培养目标和规格、整个教育过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四个方面。

1.以“非遗”项目市场为导向,设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如培养目标中,要求掌握“非遗”基本理论知识,熟悉“非遗”项目研发过程,懂得“非遗”项目管理知识等。培养规格中,要熟悉“非遗”领域基本法规、政策,掌握“非遗”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非遗”前沿信息的基本方法。

2.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评估制度。在制度建设过程,必须保证管理和评估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公正性。管理和评估制度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对于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艺术类高校可在通识教育基础课群中的必修课或者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基础课程,在专业基础课群的必修和选修课中加入非遗类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等。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灵活调整,如根据非遗课程特点,采用聘请非遗传承人集中授课,教师分解指导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非遗项目的理解,掌握要点,同时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4篇

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是以企业对人才数量及岗位能力的需求为核心,以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为基础,实现企业对人才的最佳需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最佳就业,达到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双赢目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加快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对企业而言,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参与合作办教育和做慈善一样,从教育、从人的精神思想方面入手,以企业的文化和资源的优势来突显育人的特色,那么投入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能有效地保证企业对技能紧缺型人才的开发需求,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对人才的培养途径与质量要求等问题。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合作培养的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获得实惠与利益。

对学校而言,首先学校参与校企合作体现了社会服务意识,学校通过为企业开展特色的技术培训课程,发挥为社会服务的作用并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其次,校企合作有利于进一步的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结构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管理和教学保障条件等方面的改革,教学的深化改革使学校更贴近社会、市场、企业的发展需要,培养的人才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欢迎。最后,校企合作可以使学校拓展有限的教育资源,实训设备投入大、更新速度快,一般来说很难做到与社会生产同步,通过校企合作,将实训项目移至企业或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将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其他方面,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对学生而言,综合素质得以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增强了实践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内化了在学校教育中很难培养的敬业精神、责任心、团队精神等职业素养。学习内容与企业的需求零距离、实践锻炼与职业岗位零距离,促进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还能亲身领略企业文化并更好的融入其中,更多地了解企业发展前景与岗位要求,从而对自身发展做到“心中有数”,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毕业与上岗的无缝对接。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时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订单式和冠名式,订单式培养现象比较普遍,所谓的订单式培养也叫“人才定做”,是院校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招生,设立独立专业或班级,并由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过程,学生毕业后进入用人单位工作的一种特殊的人才培养模式。冠名式是指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用人协议,按企业用工标准,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考核选拔若干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冠以企业名称。对于冠名班的教学与管理,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由用人单位按照协议约定安排学生就业。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针对性强,学习兴趣高,学生既能了解企业的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职业岗位能力,进入角色迅速,非常受企业欢迎。既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也为企业输送了量身定制的急需人才,实现了校企双赢。

存在的主要问题:1、制度和机制缺失:加强校企合作从政府到学校已达成共识,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没有监管、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和保障措施,缺乏健全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没有规范的实施办法和激励机制。企业以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为目的,学生以追求成才和就业的便捷为目的,学校没有抓手真正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与责任全面表达,建立合理平衡的机制,找准企业、学生都受益的结合点,达到最佳的办学社会效益,是制约进一步顺利推进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

2、企业积极性不高:企业缺乏参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观意愿,只片面强调人才的挑选。缺乏参与共同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企业只在缺人的时候才与学校合作,学生需要实习岗位时不能及时满足。

影响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的因素很多,除相应的法律政策缺失以外,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②职业院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水平达不到企业的用人要求,一是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严格的组织纪律和敬业精神,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随便离岗离职,有时会出现“团伙”不打招呼就离职的现象,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二是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很难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三是因为没有就业的压力和后顾之忧,有少部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降低。;四是高职院校学生定位比较模糊,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择业时不愿从事一线生产、服务工作,一心想当主管、搞行政,眼高手低。③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贡献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校企合作的费用得不到合理的补偿,难以实现责、权、利对等。

3、学校对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足。学校对开展校企合作准备不充分,学生、教师对校企合作的目的、意义认识不清晰,对在推行校企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没有做好预案。一些学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技术能力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4、校企合作缺乏起协调服务作用的第三方。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两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没有进行引导、协调、监督的机构,校企双方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信息没有实现完全共享,校企合作缺乏长远规划。

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企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三、高职院校顺利开展校企合作的对策建议

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理念上不容置疑是新的办学模式。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要提高校企合作的运行成效,必须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机制,积极寻找校企双方的最佳结合点,让企业不再“人才难求”,让学生“学以致用”。

1、尽快制订出台有利于稳步推进校企合作的管理制度,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职责和地位,采取各种扶持政策(税收减免等)鼓励企业参与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使校企双方都成为合作培养人才的组织实施者和成果的评价者。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做好校企合作的组织、引导、协调、监督工作长效机制,加大对企业在实施校企合作方面的激励与监管力度,保障校企双方都能本着有利于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原则,友好协商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探求有利于双赢、有利于学生成才和就业的新的结合点。

2、鼓励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通过联合办学来整合教育资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支持教育比做慈善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更有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协调院校专业设置、开发教学材料、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等。学校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的功能,充分考虑了企业对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的要求,不仅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岗位能力要求等方面的内容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工学紧密结合,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培养,并最终实现订单学生综合素质与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使企业明确了学校是在为自己培养人才,愿意在人力和财力上支持高职院校办学,使职业教育由学校单方办学,变为学校与企业双方办学,学校办学的资源大大拓展,教学的空间由学校延伸到企业、课堂延伸到车间,为学生的成才提供了更加可靠、坚实的平台。

3、在学校建设与企业对口的生产车间。校企联合组建具有特色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直接带动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在真正的企业生产实际环境中实习,实现学生实习实训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并有效的改变了学生厌倦实习和缺乏责任感的状况,学院通过建立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合作研发团队,提高专业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和研发能力。实现生产车间与实习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习与生产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

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和”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将之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可以提高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现代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基于此,必须在设计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选修课,把“和谐化设计”新理念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并采用“和而不同”的教学方法,为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

论文关键词:“和”文化;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和谐化设计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魁宝,它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交往乃至艺术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对于增强当代中国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的“和谐化设计”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

要自觉地把中国传统“和”文化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必须了解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构成一个民族自身特色的重要内容,是维系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李瑞环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中国传统“和”文化源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金文中的“和”字。早在西周末期,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和”文化逐渐成了诸子百家的共识。汉代以后,“和”的思想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可见,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是一个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文化理念。目前,“和”文化已经蕴藏着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和以处事、和衷共济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包含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和合等多种涵义。概括起来,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的价值取向

“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特色。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孔子看来,“和”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孟子进一步强调“人和”即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除了儒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之外,佛道墨是诸家都极力推崇“和”的思想。佛家反对杀生,主张与世无争,强调生态和谐、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道家特别强调“天和”即生态和谐的重要性。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乐优于人乐,天和重于人和。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也十分重视“和”文化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明确指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

2.“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

要把握中国传统“和”文化精神必须认识“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辩”。在古人看来,“和”不等于“同”。“同”即简单的同一、类同;“和”即许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国语·郑语》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和谐才能产生新生物,而类同则不能继续发展。世界的存在方式是“和而不同”的,世界发展的根源也在于“和而不同”。唯物辩证法认为,“和”与“同”相区别,而与“不同”紧密相联。“不同”是“和谐”的前提,“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和而不同”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主张多样性;二是主张协调性;三是主张统一性。“和而不同”不仅是一种哲学价值观,而且是一种伦理价值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能否做到“和而不同”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道德价值标准。在为人处世方面,小人只知道盲目附和,投上所好,丧失原则性;而君子则不盲从,敢于坚持原则,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力求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不仅是一种道德价值标准,而且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价值标准。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正是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美好的世界;正是多种不同颜色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美丽的图画;正是各种不同音调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优美的音乐。“和而不同”是一切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价值标准。

3.“中和包容”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和”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包括“中和”思维与“包容”思维。所谓“中和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和解决问题时采取执中适度、不偏不倚的思维方式。“中和思维”最早可追溯到《周易》。《易传》中关于“中和”的论述不下三十处。其中,“凡吉占都是因为能‘正中’、‘得中’、‘中正’、‘黄中通理’等。”[2]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为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方面采取“适度”的原则,反对“过”与“不及”。从伦理学的视角看,“中庸”是最高道德尺度。孔子明确提出了“中庸之德”的观点。以美学的视角看,“中和”是最高的审美尺度。“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孔子主张执两用中,强调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中国传统“和”文化不仅推崇中和思维,而且推崇包容思维。所谓“包容思维”,是指在各种文化交流中采用兼收并蓄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道家、佛家、墨家等诸多学派的思想以及其他外来文化而形成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现时代,中国人民必须树立“包容思维”,批判地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才能发展和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 转贴于  二、中国传统“和”文化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和”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应用价值,把它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把中国传统“和”文化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呢·必须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中国传统“和”文化教育

现代设计艺术离不开传统文化。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设计者必定不是优秀的设计者;没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必定不是优秀的作品。因此,必须重视对当代中国设计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前面讲过,“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魁宝,加强对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传统“和”文化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设计艺术类大学生普遍缺少传统文化修养,严重制约了其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强对他们的中国传统“和”文化教育势在必行。首先,要开设中国传统文化选修课程。在设计艺术课程设置中,除了专业课之外,应当开设若干门传统文化选修课,包括“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中国传统伦理学”、“中国设计思想史”等。通过这些选修课,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和”文化教育,使他们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自觉树立“和为贵”的价值取向、“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和“中和包容”的思维方式。

2.要加强“和谐化设计”新理念的培养

把中国传统“和”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和谐化设计”新理念。必须加强对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和谐化设计”新理念的培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学习和运用中国传统“和”文化,提高设计艺术水平。所谓“和谐化设计”,是指在现代设计过程中,坚持以“和”文化为指导,在处理人、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调和其对立与矛盾,使之获得动态平衡,建构一个有机协调的统一整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受众的实用和审美的双重需求。“和谐化设计”是中国传统“和”文化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有机结合。“和”文化是“和谐化设计”的思想文化基础,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和谐化设计”的科学技术基础;和谐的设计关系是“和谐化设计”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广大受众”是“和谐化设计”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是和谐化设计的核心理念。“和谐化设计”新理念是对传统设计理念的超越,它具有民族性、现代性、整体性、人本性、科学性等基本特点。为了提高当代设计艺术类大学的综合素质和设计创新能力,必须加强“和谐化设计”新理念的培育,使他们牢固掌握“和谐化设计”的基本内涵和特点,自觉地处理好几种关系,实现设计和谐化。首先,要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实现个性化与共性化的有机结合。“和而不同”是“和谐化设计”的精髓,这就要求在设计中做到多样性与统一性相结合、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其次,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实现设计内容与设计形式的有机结合。它要求在设计中,既要注重设计的道德内容,强化设计的教化功能,又要注重设计的艺术形式,强化设计的审美功能,把设计的教化功能与审美功能相结合。再次,要处理好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关系,实现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结合。现代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设计首先是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品具有实用性;同时,现代设计还要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特别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设计品具有审美功能。因此,必须注重现代设计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