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经验交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思考之二,对课改和课标下的课堂教学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
一提起课改的课堂教学,首先进入授课、听课、评课者思想观念的就是形式上的变更,正如“流行病”。做为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规律。“教学,即教师教、学生学,是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以课程为中介获得一定的知识和前人经验的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规律客观存在于教学活动中,“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必然性的联系。它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反映教学内部的各种关系间的本质联系。”既然教学是有规律的,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该有客观的科学性的评价,不能仅仅以课堂教学形式上的变化做为课改评价的尺度。
思考之三,对课改和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操作缺少对个体差异的尊重。
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特点,而课堂上的学生也是每个人不一样的。课堂教学在遵循规律的前提下更要尊重个性。突出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化。也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个性充分的发挥,智力上、情感上、能力上的施展为极大的空间。
以上的思考分析了课堂教学中的“流行病”存在的原因,我们怎样在课堂教学中预防“流行病”呢,依据实际对教学的调研,个人认为首先要理清课改的理念,准确识读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正确地把握三维目标。突出历史教学的学科性,即辩证的、唯物的历史思维能力。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避免形式上的雷同。真正地钻研教材、教法尤其是把历史教活,让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充分挖掘其与现实之间的内在意义。如讲到文艺复兴的天文学成就时,教师自然地引入“神六”的成功,激发学生的现实感和思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融汇自己的特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善于研究所教班级的学生状况,有针对性实施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的实施意味着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必须面临一场艰难的变革和阵痛,而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思想要变革,我们的理念要更新!课堂教学改革应该遵循三个宗旨:一是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思维发展的旧模式;二是遵循以人为本的观念,给学生发展提供最大的空间;三是能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知识内容,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改革就是探究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对于教师来说,改革就是探究从来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获得从来没有过的理想教学效果。
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校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首先,抓好备课组工作,深化课堂改革理念,充分做好课堂教学改革的宣传和学习工作。
()我校下发了新的课程标准,做到各备课组人手一册,要求每位老师都要仔细研读,深入学习,真正掌握新课程标准对各学科提出的具体要求,写出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体会文章在备课组活动时进行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杜绝凭经验教学现象,即使是工作多年的教师,也必须严格遵照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组织教学,变“经验型”教师为“研究性”教师。
()大部分学科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和教学测试内容都在教案中具体得到体现,已经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案一体化;各学科选派骨干教师轮流外出培训和听课,把专家学者的经验带回学校,在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时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与全组教师研讨学习;加强各备课组与我省名校的交流,本学期,我校组织不少备课组我校赴我省一些省级、国家级示范高中听课、评课,深刻地了解了兄弟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发展进程、思路与实践情况。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教研活动时间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进行了对调,重点抓好备课组活动的质量:每周花节课时间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蹲点行政,深化备课组活动,即各备课组每周固定时间在各会议室开展备课组活动,各组提前确定主备课人,在备课活动时进行汇报和交流,同时,行政领导蹲点各备课组,听取备课组活动情况,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同时,各备课组还确立了名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人员,不定期向全校开设公开课,吸引全校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写好评课稿。优化过程管理,进行教研组专项调研
学校为加强备课组的建设,在采用等级备课组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加强了过程性管理。每学期在期中考试后都要利用一周的时间备课组进行专项调研,对备课组如何围绕加快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展开的活动进行过程性调研。调研后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把各备课组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各备课组活动的特色等调研情况进行通报,使各个备课组在以后的活动中能借鉴其他备课组的经验,克服存在的不足,提高备课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调研,各备课组能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差距,从而明确后阶段努力的方向。
其次,我校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明确把“三主一目的”作为一堂好课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质疑为主轴、以效果为目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学生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表现是我校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看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是否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是否有自我评价学习的机会,是否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等;教师能否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情感体念如何,是否形成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风尚;学生是否通过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学习有关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探究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如何;是否会质疑,质疑的质量如何。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来体现的。我校开展听课和评课时,注意观察参与课堂的学生是否是大多数,提问是否涉及到学生的各个层面;学生是否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上是否有保证;看学生在参与教学中所解决的问题是否是深层次的问题,是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能够主动质疑的姿态参与。
()我们看教师,主要是看教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材、课程标准及学情是否研究透彻,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在教学中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启发式及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学科的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所教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有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内容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教师必须根据课程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一的一定的学习环境,在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同时,注意适时赞赏各类学生,提供较多的时间让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思考、质疑和发问。课堂教学的创新,离不开教师的创造,只要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愿意去发挥自己的才智去创造,和学生一起去合作,变“辛苦型”教师为“研究型”教师,我们的课堂就可以长出灵动的翅膀!
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在关注每一堂课的同时,还时刻注意到一堂课的外延,即一堂课结束结束之后,学生能否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学习热情、兴趣,提高自信心;从学习中得到快乐,逐渐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愿望,逐步形成各种质疑的习惯和科学价值观,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
再次,强调教师个人发展,促进教师群体建设,从而加快学校课堂教学改革进程。
()以培养名师带学科组建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目前,我校有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人。他们在各自的学科组内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群体,起了很好的辐射带动效应,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无形地使同学科的教师受益,促进了整体队伍的提高和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学校在此基础上对备课组、教研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力争在近期内多推出一批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名师”。使教研组内形成人人争做“名师”的良好局面,整体推动教师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求各备课组的市级教学骨干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每学期开设示范课,在课堂教学“民主化、科学化、活动化、素质化”上做文章,提出示范课必须体现课堂教学改革,体现“明、精、活、实”的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通过名教师的个人展示,备课组的的专题讨论,教师的积极钻研,相互间的听课和评课等手段,使课堂教学改革深入课堂,课堂教学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关键词:精准医疗 翻转课堂 肿瘤内科学
“精准医疗”与翻转课堂“精准医疗”:最早精准的概念来自精准武器,随后与许多行为领域、学科相联系,具有丰富的内涵。2006年,董家鸿教授首次提出“精准肝脏外科”的概念,在妇科、肿瘤放疗等医学领域应用,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2011年,美国医学界首次提出“精准医学”的概念。精准医疗是对特定疾病类型、人群进行生物标记物的鉴定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精确分类疾病进程和轻重,对疾病的成因和治疗靶点进行精确定位,对患者实现个性化的精准治疗[1]。精准医疗涵盖康复医学、卫生经济学、预防医学、临床诊断学、流行病学等多种学科,是对传统医学的创新和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
翻转课堂:翻转课堂翻转了传统的课堂和课外教学内容,以及学生传统课堂和课前的学习。翻转课堂最早是在2007年由美国的两位化学教师首先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由于学生交通不便导致的缺课问题。由此提出翻转课堂,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使所有学生能够不错过内容,及时学习[2]。到2011年,教育界开始对翻转课堂十分关注,并且在教学中逐渐被广泛应用。翻转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无压力的学习环境,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完全颠覆。学生可以在课前或课外观看教师录制的微视频。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解惑答疑,与教师进行互动[3]。针对跟不上学习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继续辅导。学生在课前,有自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学习新知识。课堂上查漏补缺。课后复习。翻转课堂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互动交流。翻转课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中心,完成教学任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主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课前主动学习,明确重点和难点,提升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习效果。
基于“精准医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制作微课程视频:教师需要根据肿瘤内科学教授的具体内容,在课前做好备课,制作微课程视频,以及相应的导学案。上课前3~5天,将微课程视频、导学案给学生。微课程视频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直接从网上选取优秀的课程视频[4]。利用QQ、微信等,及时向学生发送,使学生能够课前预习。教师制作微视频时,需要注意掌握难易度,内容以基础性的知识为主,学生容易掌握,课前就可以达成基础知识的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时,可以直接解答疑问,进行探究性学习。微视频以精简为主,不超过十五分钟为宜,避免引起学生反感,增加学习负担,反而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5]。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需要课前自主学习,预习新知识,掌握基础知识。结合导学案,反复观看微视频。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学习节奏。在预习中查漏补缺。一些学生基础比较差,随时反复观看微视频,随时停止微视频进行思考揣摩,尤其是一些知识点可能难度比较大,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经历和时间。在预习中,学生可以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并进行深入学习探讨。通常教师布置有一定的作业,学生学习完微视频后,可以进行练习。
课堂教学实施:肿瘤内科学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前,已经学习了肿瘤内科教学计划的基础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解答学生的疑问,直接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课前自主学习中,学生会发现一些难点以及不理解的知识。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或者小组合作学习,展示成果,共同探讨和解决疑问,理解和巩固知识。学生要形成良好的知识构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梳理和总结知识,促进学生知识的深化。从而有利于知识迁移。重视肿瘤内科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进行验证并完善。
反思与反馈:授课结束后,需要对翻转课堂进行反思与总结,不断改进,提升教学效果。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综合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在评价中肯定学生取得的成果,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学生互动。评价可以设置问题解决能力评价、自我导向能力评价、理论考核、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学习态度评价等。引导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认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可以将反思在交流平台上,给教师科学的反馈,优化教学方案。
基于“精准医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认知与知识领域:翻转课堂教学使用微课程视频,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学习。微课程视频时间短,并且是一种可携带的学习技术,方便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传统幻灯片中存在许多信息,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不利于学生记忆。微课程视频是重点知识的浓缩,主题明确。帮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微课程视频中,都是重点与难点知识,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基础知识点,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技能与能力领域:基于“精准医疗”的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下,如果学生课堂上不能消化吸收知识,或者没有按时上课,容易影响临床操作演示的理解,以及操作技能的规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学习。对于没有消化的知识,可以课后反复观看。方便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临床操作技能。课前观看视频时,可以在交流平台上不理解的问题,互相讨论,使学生充分思考。老师在课上启发和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精准医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目的性的课前预习,了解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整体知识,主动思考,主动探究。
情感与态度领域:对于学生来说,在精准医疗背景下,肿瘤内科学教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前预习、讨论后,有充分的准备,能够应对课堂临床案例的分析,促进师生的积极互动,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通过学习中的锻炼,帮助学生更快适应临床工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课上小组讨论,交流平台的互动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和友谊,在学生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将老师从单纯的教授者转变为促进者和指导者,使教师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有组织协调和引导学习的能力。课前充分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使老师的授课技巧灵活多样。
基于“精准医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学教学的应用挑战对教育者的挑战: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设计不同,对教育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比如如何课前收集资料,如何选择合适的课程设计,如何评价学生表现,如何组织课堂活动等。尤其对于经验不足的教师,需要谨慎考虑。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课程掌控力、组织力提出新的挑战。教师要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完成自学,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掌控好时间分配和内容导向。
对学生的挑战:在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愿意参与其中。一些学生对翻转课堂并不满意,认为翻转课堂没有受益更多,反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有的学生对传统授课方式形成习惯,不愿意接纳新的方式。有的学生没有做好课堂活动的准备。也有认为翻转课堂增加了很多负担。受传统依赖型学习的影响,不能主动适应新模式。
对教育环境的挑战:翻转课堂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要求一定的硬件与软件支持,对教育环境也是新的挑战。与传统课堂的讨论环境不同,翻转课堂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翻转课堂鼓励变革与创新,采用多样性评价体系,推行新的教育方法,改变传统的教育环境。
基于“精准医疗”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学教学的应用策略教师提高应用翻转课堂的能力:教师要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熟练应用信息化平台、制作微视频,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料。教学效果与教学资源直接相关。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科学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教学设计。从而促进学生线下自发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翻转课堂需要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借助互联网交流平台进行课前或课后的交流,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微课程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引导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在课堂上,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指导学生学习,并根据学生的问题,适当调整教学计划。通过师生交流,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学习,还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不管是微课程还是课堂活动,教师都要注重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的微课程学习虽然可以自由决定时间和地点,是个人的单独学习时间,但是根据内容,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营造学习的氛围,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有效地调控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教学质量。注重有效的对话策略,教师可以通过鼓励性或诱导性的话语,激励学生参与交流,及时肯定学生,并倾听学生的意见,补充学生的回答,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针对无关紧要的问题,教师要少用或巧用,不能滥用,避免影响课堂交流的深入和管理。
学生要主动适应:学生也要转变观念,不能单纯依赖传统的被动式学习,要转向自主学习者角色,积极参与在线学习,主动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传统课堂中,学生以听课为主,翻转课堂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自觉做好课前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要积极探索在线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向学生普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制作教学视频,构建个性化与协作化的学习环境,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学校需要完善基础设施,满足翻转课堂的教学需求。比如提供录制场所和设备、配置高性能的服务器等等。在临床教学中,理论知识与真实案例结合,利用网络资源制作视频,提高教学效果。稳定、顺畅的网络平台和网络交流渠道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之一。在翻转课堂的实施中,教师教学资料的制作与上传、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与监控、学生在线自学、自我检测、求助与交流等,都需要网络技术手段和工具的支持。一般来说,每所高校都建立有校内网络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但肿瘤内科学教学课程实践性强,除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外,也可以建立网络平台与交流通道,教师可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网络学习微信群,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学习小组群。手机的普及和微信的强大功能可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更方便地进行学习,也可让师生、学生间的交流更通畅及时。
总结总之,精准医疗环境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内科学教学,具有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引入团队合作,促进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对传统肿瘤内科学教学也提出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和学生转变观念,主动适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胡尔西旦·那斯尔,郝洁,艾尼瓦尔·艾木都拉."精准医疗"基础下基于雨课堂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肿瘤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9,42(12):1654-1657.
[2]崔珍,汪朝歌,何泽来,等.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教学法在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20,22(2):190-192.
[3]陈洁,王侠.翻转课堂联合CBL、PBL教学法在放射肿瘤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0,(1):170-171.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课程计划以及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课程计划的调整意见,落实《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确保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研活动的开展,通过教学研究活动,提高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全镇信息技术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个人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对全镇信息技术课程教研活动进行统筹安排。由于各校信息技术教师人数不多,难以真正地开展校本教研,因此,需要将全镇信息技术教师组织起来,开展教研活动。结合我镇实际,本学期小学教研活动将采取片、区结合的形式开展。组建片级信息技术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分片教研活动,在片级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镇级信息技术教研活动。全镇按区域分为四大片:西河、滑石、鹅塘、大石,相关区域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参加相关片的教研活动,时间定于每周五上午。全镇教研活动间周一次,主要内容是进行了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教法培训、教学经验交流及先进教学理论的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老师以全镇教研活动为主,每两周一次,周五上午进行,主要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培训及主题教学研究活动。由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较少,因此,小学教师的教研活动与初中教师结合在一起开展。
2、坚持深入基层下校调研活动,到信息技术教学现场进行调研,了解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以便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手资料,使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更有针对性。本学期下校调研范围将由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扩大到全镇各级各类学校,以求全面了解全镇信息技术教育的状况,并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进行相应的指导,制定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常规规范。
3、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研究。与教科中心小学语文教研员携手,开展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在镇小学语文中心教研组的基础上组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为原语文中心组成员),每月开展一次教学研究活动,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探索,并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资源进行收集和整理,逐步将学科整合研究范围推广到其他学科。
4、积极开展网上教研工作。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网上教研是一种非常有效教学研究新途径。本学期,我们将建成全新的信息技术学科网站,该网站将成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信息、教学理论、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成果展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全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进行了教学资源共享和网上教学经验交流。
5、组织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及相关学科教师参加省、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组织信息技术创新与初中活动。
6、逐步组建各校学生信息技术兴趣活动小组。学生信息技术兴趣活动小组,是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学生信息技术特长的重要阵地,各校要建立本校的学生信息技术兴趣活动小组,利用每天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信息技术兴趣活动小组课外活动,组织有信息技术特长的学生进行培训,使这些学生的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信息技术竞赛培养人才,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
2、组织初中教师参加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
3、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竞赛。
4、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融合研究中心组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讲座。
5、下校调研(中小学各4所)
十月:
1、组织中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教材教法研讨。
2、组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进行教材教法研讨。
3、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指导活动。
4、筹备组织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5、下校调研。
十一月: 共2页,当前第1页1
1、组织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课。
2、组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讨课。
3、开展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研讨活动。
4、下校调研。
十二月:
1、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2、组织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经验交流。
3、组织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经验交流。
4、本学期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总结。
5、下校调研。
元月:
组织信息技术教师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由于上级工作调整和本计划不完善可能造成部分工作未列入计划,将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调整。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与纲要》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必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出效益,提效能,创效率。在促进教师发展这一点上,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制度作为衡量教师的一个标尺,促进教师努力的一种导向,将显得意义深远。
(一)评价指标项目内容
(二)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奖励机制
教师教学绩效评价,采用统一的等级,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综合评定。学校成立教师教学绩效评价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落实评价工作,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合理。评价结果将作为学校评价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先进工作者、评聘高、中级职务的必备条件和作为教师履职考核的重要依据。评估结果为不合格(总分低于60分)的教师,通过限期整改提高、调整教学岗位,使其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改进。
学校按照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的奖励性部分设立了教师教学绩效专项奖和绩效综合奖,表彰在教学绩效评价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并以此推动教师参与学校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制度实施的具体措施
教师教学绩效评价制度的实施,为教师进一步抓好课堂教学质量注入了新的动力,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环境下,学校以此推进新课改,进一步推出加强课堂教学的各项具体措施,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加强理论学习。把组织教师进行业务理论学习的工作放在首位,制订方案,确定专题,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使教师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校本教研学习中做到“五个结合”――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结合,课改实验区的优质课堂实录与本校的课堂教学应用结合;课后反思与校本教研经验交流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结合;校本教研与教师的业务能力考核结合。
(二)重视教学反思。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反思的记录。一是记自己一节课的成败之处,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二是记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从主观上找原因,使之成为以后教学工作中的前车之鉴;三是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四是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见解,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五是记教学再设计,及时修订教案,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每节课后要有反思,单元、期中考有阶段性反思,期末有全学期反思。学校适时进行经验交流,真正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提高自己业务理论水平的有效途径,将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三)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要求每位科任教师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把自己制作或他人的优质课件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全面实施课堂教学“六化”(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内容问题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过程探究化,教学活动主体化,师生关系互动化)。倡导多媒体教学深入课堂,优化教学,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
(四)倡导帮带之风。倡导教师个体之间相互指导,开展“一帮一”、“新老互促”的教师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活动。要求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指导新教师或教学能力需要提升的教师,使其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而青年教师要增强自我成长意识,新上岗的教师要制定《三年成长规划》,对自己的成长目标及具体做法进行设计规划。制订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制度,明确培养目标、培养措施。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强调双方互动、合作、共进,建立师徒档案,以促进青年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五)落实教研组活动专题化制度。制订教研组活动专题化制度,要求每个教研组每学期都要有明确的主题来主导整个教研组的活动。以从教学反思中提炼出来的、能体现同学科教学共性的问题为研究专题,开展教研组的各项学习与实践活动,促进教与研紧密结合,提高教研活动的系统性和实效性,使之成为教师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六)落实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说课方面,采用个人思考撰写个案交流讨论形成新教案演示实验解剖反思完善升华的方式。先由教师分别备课,再集中时间说课,就教学目标、教材的处理、教学的策略与方式、训练材料的选用等进行集体研究,共同设计课堂教学,再由教师自主上课,再进行教后交流、反思、提炼和升华。这样,使教师集体智慧和个人风格有机统一,优化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听课、评课方面,明确听课的节数,制订听课和评课的具体细则和要求。特别是严格执行行政人员、教研组长周听课制度和教育教学顾问听推门课等制度,使学校的听课、评课制度得以更好地落实,充分发挥其研究、诊断及评价的功能,促进教师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七)落实“四课型”公开课制度。坚持每年举行旨在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的高级教师、一级教师教学示范课和市、区、校优质评比课,以及新课程教学试验等课题试验课和青年教师教学汇报课的“四课型”公开课。做到每学科每学月公开课不少于两次,每学期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还举行面向全区的教学开放周活动。为教师互相交流与学习提供机会,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和学生,以成为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