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互联网数据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交带头。2018年幼9/10的营销人员投资社交媒体付费广告,超过下一个最受欢迎的渠道10个百分点,即YouTube/Google展示广告。营销人员现在认为有必要将社交媒体作为其获得客户的最重要的关键渠道。
搜索和社交是增长最快的渠道。绝大多数广告客户都期望增加2018年广告支出,以社交媒体为主导(70%),其次是搜索广告(65%)。
对广告客户而言,弥合搜索和社交媒体是最大的挑战。随着Facebook的崛起,将搜索和社交广告联系在一起对广告客户来说是最大的挑战,包括社交媒体广告商和搜索广告商。
缩小知识差距仍然是一项挑战。调查发现,很多广告客户并不觉得自己拥有成功测量社交广告所需的专业知识,特别是投资回报归因方面。但是,社交媒体付费广告投资仍然表现强劲,因为广告客户已经认识到发展他们的社交能力一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期待和媒体访问习惯至关重要。
亚马逊来了。大多数(85%)营销人员认为亚马逊及其数字化广告功能会影响他们在2018年的业务。相反,只有1/5的广告客户将电子商务巨头及其数字广告功能视为竞争对手,不太可能做广告。
图一
从互联网的发展来看,浏览器始终是网民踏入互联网的第一方式,浏览器不仅仅是一种网络应用程序,也逐渐成为一种网络应用平台,几大网络应用中,基本都可以在浏览器中实现,比如email、网络购物、网络社区、网络影音等。我们通过CNZZ数据可以看出,IE浏览器始终占据绝大部分中国市场份额,从浏览器的发展历史来看,微软的IE系列已经称霸多年。根据CNZZ数据显示目前IE系列占据中国市场83.7%的市场份额,其中IE6因内置于XP操作系统内,而Windows XP系统目前占据国内大多数市场份额,因此其占据中国市场68.2%的份额,但随着微软操作系统的不断升级,浏览器同样不断进行更新升级,微软最新推出了IE8浏览器。据CNZZ此次数据可以看出随着IE8的推出,IE8的使用量逐渐上升,通过趋势对比分析,我们发现IE8占有率的上升对应的是IE7占有率的下降,看来是IE7的用户积极转换成IE8,而IE6的用户相对比较保守一些。
图二
国产浏览器异彩纷呈,以其多窗口浏览、多种功能集成和较高的安全性设置,在市场上同样占据了不少份额。据CNZZ数据分析报告显示,目前来看占据国产浏览器软件第一的仍然是傲游Maxthon。而腾讯TT也依托QQ的庞大用户群占据了第二名的位置。值得一提的则是异军突起的360安全浏览器,犹如一匹黑马,市场份额上升非常迅速。
国外厂商占据的市场份额还是相对偏小。火狐Firefox依然是在小众范围流行,但是忠诚度很高,市场份额比较稳定。谷歌Chrome和苹果Safari,以及Opera在中国市场的普及上仍然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
此次CNZZ中国互联网数据报告的,主要以中国互联网网民行为数据为依据适时进行,数据将每月进行一次更新。此报告主要为广大网民中国互联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导火索 “数据报告”与“排他性协议”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似乎永远伴随着形形的纠纷。去年的此时,360与QQ的安全大战激战正酣;一年后的今天,手机浏览器市场波涛汹涌,QQ依旧没能逃出千夫所指的尴尬境地,只不过这次向它发起攻击的,变成了UC。
事出必然有因。10月24日,UC优视发表《致广大合作伙伴及UC浏览器用户书》,指责腾讯曾给合作伙伴发送一封名为“浏览器市场最新的数据报告――QQ浏览器全面稳居第一”的邮件。该邮件与UC方面在手机浏览器市场份额方面的报告有较大出入。UC认为,腾讯用“使用过的手机浏览器”、“品牌份额”等非行业公认的标准来浑水摸鱼,同时捆绑手机QQ流量来冒充浏览器的流量,从而操纵虚假报告,群发UC合作伙伴进行挖脚,借此期望置UC于死地。CEO俞永福称,UC的报告以CNNIC、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为标准。
事实上,尽管俞永福对腾讯的不满由来已久,但如果单凭几份数据报告远不足以挑起一场战争。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将矛盾公开化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所谓腾讯与手机厂商的“排他性协议”。在俞永福看来,这份《腾讯手机QQ浏览器、QQ安全助手、腾讯微博等产品推广合作协议》是证明其利用垄断地位不正当竞争的 “铁证”。
协议的内容中有如下一段:“乙方需声明在推广腾讯产品时不推广其竞争对手产品,对应关系如下:QQ浏览器――UC浏览器,QQ安全助手――360安全助手,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并表示:“如乙方能出具排他协议,双方则另行再签订补充协议。”
经常到腾讯应用中心下载软件的用户也发现,UC浏览器、新浪微博这些热门应用在上面均无法搜索到。从今年初开始,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厂商原本预装的UC浏览器也已经被QQ浏览器成功取代。此外,在软件功能方面,腾讯运用“借鉴”的看家本领,从UC那里借鉴了不少功能。对于自主安装数量占绝大多数的UC来说,如果这份“二选一”的排他协议属实,这就将意味着,今后UC的市场开拓会变得极为不利。
也许是为了刻意避开一年前3Q大战爆发的11月3号,UC选择于11月4日宣布,将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腾讯。双方在手机浏览器领域的战争正式摆上了台面。
夹心人 雷军的艰难抉择
无论是去年的3Q还是今年的UQ,在这些较量中,都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雷军。雷军系的米聊、UC本与腾讯存在竞争关系,这在腾讯入主金山之前就已经是明摆的事实。之所以能顺利完成投资,是因为双方有共同的主要矛盾――360。然而俞永福似乎是要将这种“默契”打破:“雷军作为UC的股东和超级天使,他表示支持UC为争取阳光竞争所做的一切努力。”此次UQ大战,雷军可谓左右为难,左边是自己的老手下与投资孕育出的产品,右边则是财大气粗的盟友腾讯,因此态度一直很不明朗,外界普遍猜测,面对一个合作盟友与旗下的投资公司的矛盾,雷军在其中将扮演何种角色?倘若日后米聊与微信也难逃一战的时候,雷军的天平又将偏向何方?
实际上,UC和腾讯的“大战”更多地反映的是目前手机浏览器市场的激烈争夺。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安装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达到2.15亿,占手机网民比例的67.6%,尽管如此在全部9亿手机用户中还有近7亿没有使用手机浏览器,巨大的发展空间自然为相关企业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也制造了充足的竞争动力。据有关专家预计,UC和腾讯的互掐只是新一轮手机浏览器市场大战的开始,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3G用户增长的加速,围绕手机浏览器的市场争夺还将更加激烈,市场洗牌在所难免。手机浏览器作为网民接入移动互联网的基础入口在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互相指责拆台、剑拔弩张的背后,其实质是对移动互联网入口的争夺,而入口之争则意味产业话语权的争夺。虽然一些业内人士并不看好浏览器的入口功能,但UC对天使投资人雷军的投资格局来说却仍是一个重要的存在。
互联网
何时能够
“一致对外”
无独有偶,3Q大战中的另一主角360也在和金山闹得不可开交,金山再次指责360恶意拦截和阻止用户安装金山毒霸。一时间,国内互联网行业狼烟四起。国内企业围绕“不正当竞争”展开的博弈,却在无意之中给国外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资料显示,2010年12月至2011年8月,UC和QQ浏览器的市场份额累积递减3.59%,估计流失手机浏览器用户的总数达数百万用户。既然有精力放在大量的内耗上,却为何不能共同应对科技革新的挑战和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云计算 小微贷
2013年6月13日,阿里集团下的一款名为“余额宝”的大众理财产品横空出世,仅仅一月内募集规模超过百亿元,引起了金融界的轩然大波。根据天弘基金的《余额宝运行一周年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30日,余额宝规模攀升至5741.60亿元,余额宝1年累计申购4.96亿笔,累计赎回8.10亿笔。余额宝成功的运营模式使得人们开始思考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必须承认,互联网金融在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今天,以独特的创新模式,开创了金融发展的新篇章,成为了当下的研究热点。有研究者认为互联网金融兴起,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巨大冲击并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以其创新性及强大的竞争力能够倒逼传统金融业转型,影响传统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本文将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入手分析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金融的机遇与挑战。
近些年,随着社交网络、云计算、移动支付等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崛起催生出互联网金融这一新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这一概念由谢平、邹传伟(2012)首次提出,谢平等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互联网现代信息科技为代表对金融模式产生颠覆性影响,出现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各方说法各不相同,笔者认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大致有两种模式:1)互联网企业向金融行业的渗透。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P2P信贷、众筹等网络融资平台,以及以互联网企业为基础打造的基金、保险销售平台都属于此类;2)金融企业在互联网上的业务延伸。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将传统网上银行,基金超市等的金融业务搬到互联网上,拓宽了传统银行产品销售途径,提高金融行业的服务性要求。
一、运算方式创新――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平台
互联网金融信息平台搭建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依据互联网企业中客户多样信息的精细分析,确立了具有互联企业特色的评级机制,通过这种形式建立起来的中小企业数据信用记录非常丰富。P2P信贷、众筹等网络融资平台,都得益于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建立,以阿里小贷为这类P2P的模式例,阿里小贷基于旗下支付宝、阿里巴巴和淘宝等平台上所积累的客户经营和交易信息等关联信息,获得信息渠道广、信息层次多样、效率高并且获取成本较低,企业利用“云计算”,将不对称、金字塔形的信息扁平化处理,将这可客户的网络信息转换为可以定量的商业信用,据此制定相应的信用评价标准。阿里小贷等P2P信息平台的搭建,解决了困扰银行业多年的小额授信信用中个人及小企业贷款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化解了企业和个人融资困境。
在大数据背景下,掌握核心数据便可以居于行业的领先地位。虽然互联网企业掌握的数据并不多于传统商业银行,但这些互联网企业所掌握的客户的“行为”数据经过信息技术加工的分析便构成了互联网企业独特的数据信息平台,这些数据计算分析能力是拥有大量财务信息的传统商业银不能企及的。数据分析能力将成为当下互联网公司参与金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来的谁拥有数据并不重要,数据有效加工更为重要,谁能真正用好这些数据,谁就能得到更广阔的市场。
二、支付方式创新――高度集成化的移动支付平台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化金融机构改革,降低金融行业准入门槛,形成多元化竞争的金融体系,鼓励能满足金融服务需求的新兴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别是鼓励有实力的互联网企业发挥自身独特优势进入小微金融领域。
我国现行移动支付通过两种方式进行:1)依赖于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平台方式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2)通过非金融机构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完成。第三方支付在我国早已不是新鲜事物,支付宝之类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互联网上已经遍地开花,截止2014年1月16日我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许可已颁发了250张。网络交易中,商家和客户之间的支付通常由第三方来完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创新性在于:注重用户体验去除繁琐的支付步骤;作为交易第三方保障交易资金更安全;平台功能高度集成将费用收缴、收付款、自动分账以及转账汇款等集成与一体。第三方支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的空间,但从这一点断定便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金融言之过早,从本质上说,第三方支付平台依附于商业银行的基本功能存在,更类似于银行服务的衍生,它打破了银行之间的支付壁垒,但没有撬走银行的核心客户资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完善自身的互联网平台,特别是手机银行等新平台的建设,增强用户体验及客户原有的路径依赖。
三、渠道创新――互联网金融产品销售平台
前文提到带来热议的“余额宝”产品,即为一款金融产品销售平台,有人说“余额宝”这类渠道创新是金融业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尝试。根据天弘基金的“余额宝”二季末规模数据及《余额宝运行一周年数据报告》(以下称《报告》),截至2014年6月30日,余额宝规模达5741.60亿元,“余额宝”用户数二季度已突破1亿大关,在国内所有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四。余额宝发展创造了业界的销售神话,也带动了各类“宝宝类”产品数量的迅速膨胀。互联网销售平台的搭建一定的程度上会对银行活期存款形成冲击。根据《报告》分析“余额宝”用户80后、90后用户占比合计76%,而80、90后多为现在互联网网名的主力军,由此可见,“余额宝”类的销售平台对于互联网用户群体有强烈的依赖性。此外,此类网络销售平台所依存的第三方支付系统还存在很多漏洞,互联网的安全性所依然是用户担心的首要问题,现行结构下人们还不会把大额资金全部放在网上的“余额宝”等“宝宝类”账户。虽然互联网销售平台有一定的发展瓶颈但是网络销售平台的便捷、高效、低成本、高流通性确是银行系销售平台不能比拟的。平台的出现,要求银行金融机构改变现在的运营及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加强其自身网络平台建设,增强客户粘性,积极探索尝试新的产品新渠道以更好的适应投资者的需求。
关键词:DPDK; IPv6协议;协议栈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3-0060-03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Pv6 Address Stack Based on DPDK
ZHANG Yu-xuan,WU Jian
(AVIC Xi’an Aeronautic Computing Technique Institute , Xi'an 71006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exhaustion of IPv4 address and the mature development of IPv6 technology, IPv6 commercialization is immin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erver bandwidth of concurrent connections is raised to the level of gigabit per second because the global Internet network traffic is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erver is limited. It is not available to resolve the high concurrent flow with promotion in hardware. With appearance of DPDK (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 Platform, the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has been changed. And it also improves the capacity of handling the concurrent flow in all system. Combined with existing knowledge of IPv6 stack and DPDK platform, this paper implements a high performance IPv6 stack which supports concurrent flow on. Paper analysis the way of communication DPDK uses. With the achievement of IPv6 stack, it gives a brief talk on how to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concurrent flow by using DPDK. At last, we validate the feasibility of whole network with real topology, and make sure the compatibility of standard Linux IPv6 network stack.
Key words: DPDK; IPv6 protocol; stack implementation
1 介B
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的发展,网络容量受限得到持续关注。现有以IPv4为基础的网络协议和传输设施已不能满足现有设备的接入需求,IPv4协议与现有日益增长的网络规模相矛盾[1]。
同时,随着物联网和移动网络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基础设施之一。分布全球的服务器系统每时每刻处理数以万计用户请求。现在的服务器系统需要具有高并发性和高可扩展性。服务器要能够快速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并发请求。随着摩尔定律逐渐失效,单纯的硬件升级对于服务器整体的并发性能提高微乎其微。因此,解决并发性问题需要转变思路。要从单纯堆叠硬件的做法转向改变处理数据的应用程序架构。
经典的数据报文处理方式使用同步阻塞I/O中断处理模型或异步非阻塞I/O模型。在小流量的情况下,此两种模型可以大幅提高服务器的并发性能。但随着请求数目不断上升,服务器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时间用于非数据处理过程。服务器性能下降。现在,服务器系统面对的是如何处理千万级别的并发请求问题。通过改变应用软件架构,改善系统内核等以往做法已经不能满足服务器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Intel 提出了 DPDK(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平台,DPDK平台是Intel公司为旗下Intel网卡在不同平台下开发的一款高性能的网络驱动组件。DPDK平台提供了一系列基础组件。通过使用 DPDK平台,开发人员可以绕过 Linux 内核,编写自己的网络协议栈,在用户空间实现高性能的数据报文转发程序。
由于IPv6协议复杂,协议栈处理所需时间更长,资源更多。因此,将DPDK平台与IPv6技术相结合,使得IPv6协议栈可以更快对数据报文进行处理,以满足未来服务器对数据处理的要求,加快IPv6的部署。
2 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设计模型
1)整体设计思想
相比于IPv4协议,IPv6协议更加复杂。IPv6报文分为基础报头和扩展报头两部分。两部分报头逻辑相互关联,功能各自独立。IPv6协议使用邻居发现协议代替原有的ARP协议,在初始时刻使用无状态的地址配置[2]。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整个协议栈包含数据链路层,IPv6协议层和系统配置三部分。数据链路层负责二层数据报文的转发和处理。IPv6协议层负责IPv6报文解析,处理和转发。系统配置负责全局配置的加载解析。下面主要介绍数据链路层和IPv6协议层的实现方式和功能特点。
2)数据链路层设计与实现
数据链路层主要承担二层数据报文转发任务。其功能较为简单,主要负责MAC地址的识别和链路层的转发任务。但由于其处于整个协议栈最底层,调用频繁,因此对性能的要求较高。链路层模块在编写上使用强耦合关系模型,以减少数据在不同数据结构之间交互,加快整个报文的处理速度。由于DPDK主要针对多核设备,因此数据转发协议栈针对不同CPU群耍将接收队列和发送队列与单个CPU核心绑定。从数据报文进入链路层开始,报文的处理只在一个CPU核心中进行。通过这种数据报文处理和CPU核心的绑定方式,整个数据报文处理过程变得单一化,核心的处理效率提高。
同时,在多核心的处理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不同核心之间的内存共享问题。针对内存共享和使用,协议栈利用DPDK自身的特点,每个核心单独使用一级缓存,共享使用二级缓存。这样的使用方式可以减少数据在内存之间的移动,保证数据报文尽可能少的在不同的内存间进行复制,减少内存操作的开销。
由于一个数据包只被一个CPU核心处理,因此,必然涉及网卡与CPU多核心的对应关系问题。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使用数据报文地址作为标识。将地址与特定标志一一对应,使得数据报文从进入网卡开始就对底层的地址进行解析,进行流量负载。同时,为了避免某一核心的负载过大,协议栈还可以通过判断数据队列使用情况,重新对协议栈的接收发送队列进行流量负载。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使得每个CPU核心及传输队列可以均衡使用。
最后,对于数据报文的上报,使用轮询机制,减少整个系统的中断次数。通过减少系统中断,减低出入栈的消耗,使得整个协议栈可以将资源倾斜于真正的数据处理过程。
3)IPv6协议栈设计与实现
IPv6协议栈的设计是整个协议栈设计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完成IPv6数据报文的正确解析和转发。
IPv6数据报文分为三部分:基本报头报文,扩展报头和上层报文。IPv6数据报文的解析主要涉及IPv6基本报头的解析和扩展报头的解析。在基本报头中,协议栈对源地址,目的地址等基本信息进行解析。对比本机关键信息后,根据既定策略完成数据报文处理。如果目的地址为本机地址,则当前协议栈将数据报文进行处理,剥离IPv6报头,对扩展字段逐一进行处理。之后数据交与上层程序进行下一步处理。如果解析出的IPv6目的地址不是本机地址,且本机可以作为路由器进行数据转发,则协议栈查找静态路由表。通过路由找出合适的IP地址。最后协议栈修改CRC校验信息和MAC地址,将数据送往发送队列,完成IPv6数据报文的协议转发过程。
同时,协议栈实现了ICMPv6基本协议。协议栈使用ICMPv6协议中的邻居发现协议进行物理地址的查询,代替IPv4中的ARP功能。协议栈还可以利用邻居发现协议向其他节点报告报文错误信息和当前设备的工作状态。IPv6协议栈的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3]。
当IPv6数据报文进入协议栈后,首先检查报文有效性,确认数据报文是否接收正确。然后,协议栈查看数据报文目的地址,确认报文接收方是否正确。同时,协议栈处理IPv6扩展报文,依次对所有类型的扩展报头进行查看和解析。最后,协议栈根据报文的目的地址作出不同的处理。如果目的地址是本机,协议栈将数据报文上报上层应用或其他协议处理平台。如果目的地址是非本机地址,主机进行路由查询,更改报文,使用邻居发现协议进行物理地址查询,最后将报文放入发送队列。
因为使用的DPDK平台绕过系统内核,所以协议栈可以自由使用内存空间,动态分配调整缓存空间和数据库大小,对所有内存空间进行精细管理。为了尽可能降低不同CPU核心之间不必要的交互,协议栈以CPU socket为基础分配内存。由于邻居发现协议和ICMPv6协议的存在,IPv6报文分成了控制数据报文和流量数据报文两种类型。协议栈根据不同类型报文的特点,把内存分为两部分,使得不同类型数据使用不同的内存空间,方便协议栈的内存管理[4]。
3 协议栈测试
1)测试环境与测试结果
搭建测试环境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和验证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的基本特性。其中包括链路的连通性和数据报文解析的正确性。
链路的连通性包含两方面:(1)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间的数据报文的传递和解析的正确性;(2)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与标准Linux协议栈之间的数据报文的发送接收的正确性。
数据报文解析的正确性主要是指IPv6数据报文和基于ICMPv6的相关控制报文可以正确被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和标准协议栈的识别和解析。根据以上要求,验证搭建了如图三所示的测试拓扑环境。测试拓扑由两个单节点计算机和一个路由器组成。
网络测试拓扑中机器A使用标准的Linux操作系统(Ubuntu12.04),IPv6协议栈为Linux标准的IPv6协议栈,机器A的IPv6地址和子网掩码为2001:da8::1234:5678/64。机器B使用与A相同的标准Linux操作系统,但是机器B安装了相关的DPDK驱动,运行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和相对应的网络驱动。机器B的IPv6地址和子网掩码为2001:da8::5678:1234/64。路由器同样使用基于DPDK的经过剪裁的IPv6协议栈,完成IPv6数据报文的转发功能。机器A,机器B,路由器均使用静态的IPv6路由表。同时整个网络中的在初始化时刻,所有设备的ARP缓冲区为空。
通过发送ping6命令,可以完成整个测试项目的验证。实验方式从机器A向机器B发送ping6命令。网络实验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
2)结果分析
通过图4的数据可以对整个协议栈的基本特性进行验证。首先,通过ping6命令可以验证和测试网络的链路连通性:由于ICMPv6协议底层的承载协议为IPv6协议和以太网协议,因此,通^ICMPv6数据报文在不同设备之间进行传递检测。因此,可以通过ping6命令验证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中MAC层对MAC数据报文和IPv6数据报文的改动是否符合标准协议。是否能正确被标准协议栈所识别。同时,由于ICMPv6数据报文经过交换机转发,中间数据报文需要穿越标准的Linux协议栈。因此,可以验证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与标准Linux协议栈之间的数据报文的发送接收的正确性。
由于上面的实验涉及到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和标准协议栈之间的数据交互,因此可以同时验证整个IPv6报文和ICMPv6数据报文解析的正确性和在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与标准的Linux协议栈的兼容性。
4 总结
本文以DPDK为平台,通过对DPDK平台的初步分析,搭建了一个基于DPDK的IPv6协议栈。概述了在充分利用多核优势下的IPv6协议栈的搭建过程。对协议栈的内存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最后验证了IPv6协议栈与标准Linux的IPv6协议栈的兼容性和协议栈对IPv6数据报文正确处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白莹,赵振东,戚银城,李洁.从IPv4到IPv6的改进和过渡.电力系统通信,2004(9):40 -43.
[2] Deering S,Hinden R.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IPv6) Specification [J].RFC2460 Network Working Group, 1998, 17(6):1860-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