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培养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工程经济学;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一工程经济学课程分析
工程经济学是土木工程学生应掌握一门专业课程,更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工程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集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多方面知识为一体的综合人才。这是一门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相互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工程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体系,根据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4个类型建立。经济学平台的知识体系是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继续深造的一个专业方向,在相应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占重要地位。同时在社会需求上,工程经济学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示出,注册造价工程师,一级建造师和许多其他资格考试中都设置了相应的考核内容。
二工程经济学教学现状
依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主,部分课外习题和作业为辅。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在课堂教学方面,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以灌输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为主,对于各种枯燥的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接受,造成学生在学习中疲于应付,同时过分强调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也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无法体现,没有充分体现出本门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而对于知识巩固环节的课外习题和作业,也形同虚设,大部分学生存在抄袭现象。对学生而言,种种弊端容易造成学生学与不学无太大差别,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厌学情绪。其结果就是:教师“满堂灌”,教师累、学生也累,而效果却微乎其微。因而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真正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要点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切忌简单强硬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根据实际工程应用和研究生、执业资格考试等方面对工程经济学知识的掌握要求,充分调动受教者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相结合的知识和实际应用的实用性。工程经济学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点较多,在教学中适当引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择、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树分析中注重案例教学,将相关原理和方法用于解决案例问题。同时注意研究生入学考试及执业资格考试中相关理论应用 试题的分析和解答,也是教改与教学实践的素材。学生在各章节内容学习的层层递进、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中领悟到本学科的精髓,体会到本学科的趣味。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属于受教育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克服教的主观片面性,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学相长。针对学生个人能力鼓励学生按自我的个性发挥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才可以把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统一于教学实践中,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来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计划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应以市场和社会为导向。作为专业课教师在完善自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更应该走出校门走进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应积极参加与相关课程培训,例如全国造价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咨询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丰富相关专业知识和教学材料,使工程经济的相关知识更深入系统地了解,以减小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差距。教改要从多方面角度着手,从教学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为出发点,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本文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工程经济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而言,分析、研究工程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学。
四案例教学方法探究
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通过问题教学情境的具体说明覆盖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这个特殊的情况下,最终解决问题。尤其注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理念,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要进行自学,在课堂环节,教师有效利用课堂时间,针对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着重进行说明,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引导学生针对案例充分发挥能动性,积极动脑、动手。在本门课程教学中始终以几个案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以一个简单案例为基础,将利率、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应用其中,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同时又在案例中学到了如何应用。在方案的经济比较与选择时,引入一个完整案例进行分析,针对此案例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可能的方案,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有方案进行初选、排序、最后选定最佳方案。在此过程中应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每个学生都要针对案例提出各自的方案,在此基础上考虑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删选出的所有可行方案,最后在这些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这样可吸引每个学生认真思考,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学生“要我学”的习惯,培养学生“我要学”的理念。在进行风险分析和价值工程理论、财务分析和国民经济评价等的学习中,对前述确定方案进行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树分析,同时针对方案的某一具体内容用价值工程的原理进行分析。盈利方案的考虑,偿债能力,可行性和经济性评价及社会评价,在此过程中又可根据课时限制条件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形式完成,为保证每一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以个人解答和论述的形式来检查完成和掌握的情况。通过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习,以及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最终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知识掌控能力。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学的可行性研究。这是一种包含多种学科的知识,使投资项目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的综合研究方法。其任务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效益为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探讨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有效性及合理性,做出对项目可行与否的评价。可行性研究的最后成果是制定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其内容一般包含: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目标,市场分析与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厂址选择,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原材料和燃料供应,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结论与建议等。可行性研究报告作为一份正式文件既是报审决策的依据,也是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同时也是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经营执照和同有关部门或单位合作谈判、签订协议的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检查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知识,练习和测试学生使用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论。在老师的这一部分应指导学生阅读,或提供实际案例,报告和资料文件等基本信息文献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学生完成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样不单单能使教师从阐述性教学向启发性教学转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查询数据,得出结论,总结的基础研究能力从而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练习了解到,为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基础。五结语在工程经济学教学中,理论应该与实际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的实际例子是分不开的,兼容互补。我们强调教学案件的重要性时候,我们必须承认,案例教学的有效应用,要建立在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前提下。我们在走出传统的只重理论不重实际的误区的同时,也要避免走入重实际轻理论的误区,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环节的有机结合。要认识到,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际应用才有不断的提高。同时,也要认识到不同实际教学方式之间也不是孤立的,也是可以并且必须配合使用的。在工程经济学的教学中设置并应用合理的案例教学,并且把它纳入成绩评定的依据,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效率,体现学科特点和工程应用性需求。在需求为导向下的实践教学方法的调整,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思想,反映了需要发展经济时代对工程的专业培训人才的需要。
作者:朴红梅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莉.“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
[2]谭大璐,赵世强.《工程经济学》(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6.2.
[3]邓燕雯等.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6.
[4]李曼丽.变革中的实践教育理念——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案例分析,2006.2.
如何建立一个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稿给出的原则是:医药价格政府管制,同时探索“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方案提出,对新药和专利药品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制度。
“药物经济学”破解定价难题?
所谓药物经济学,是指将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此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出合理的效果处方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从国际经验看,如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药物经济学的成果在临床合理用药、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新药的研究开发及费用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我国,对药品定价部门而言,如何科学定价药品,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平均成本难以计算,药品定价部门往往将企业报价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政府处于严重信息不对称地位,再加上对企业虚列成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审查,甚至导致政府定价远高于市场成交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主任吕凤霞说,药品的复杂性决定了其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临床效能、有效性稳定性、质量疗效指标、创新的程度、处方量以及与同类药治疗同等病的总费用对比等。考量上述多种因素,定价部门要改进定价方法,药物经济学可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扭曲的医药价格机制
“药物经济学的应用,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现行政策的限制,尤其在定价领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有关人士直言,在中国目前的药品价格机制背景下,药物经济学一直停留在学术领域,难以转化到政策制定环节。
如按现行药品价格规定,药品在流通环节中,采取“顺价作价”原则,即规定医院可以加价15%“卖出”,获得的利润作为医院运营费用补偿。
“公众拿到的药品价格,本身就混杂着医务工作者的技术劳务成本,而不仅仅是生产成本。”这位人士称。
目前,我国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中存在多种问题。首先,医务人员的劳动、技术、人才培养等劳务价值体现不够,导致众多医院只能通过大量消耗医疗用品和药品来获取补偿。由此诱发了诊治过程中检查繁多、用药昂贵、手术耗材剧增等问题。其次,“顺价作价”政策加剧了医院对高价药的偏好。再次,“准入门槛过低”的药品审批制度,也使得药价一路飙升。
“药品审批、定价、使用分属不同部门管理,部门间缺乏衔接。”一位医改专家分析,药品市场的准入权属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而药品的定价权属于发展改革委和物价部门,定价部门在遭受“新药价高”指责时,常会把原因归结为审批环节。
市场定价还是政府定价?
政府管制医药价格仍是新医改方案的主调,体现在医疗服务价格和药品价格两方面。为了使医和药的定价更合理,新医改方案分别就这两方面提出了改革思路。
医疗服务价格方面,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并根据不同级别医院性质,实行分级定价。
药品价格机制的改革思路是,改进定价方法――对新药和专利药逐步实行上市前药物经济性评价,对仿制药品实行后上市价格从低制度。同时,允许开展“差别加价”即低价药高加价,高价药低加价探索。
而对于解决药价“补医”的问题,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办法是,收取药事服务费,即允许收取处方费,以此来体现医务工作者的技术劳务价值。
事实上,在医药价格机制领域,新医改方案中列出的定价方式仍面临政府定价还是市场定价的争议。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马爱霞撰文表示,纵观某些国家控制药品定价的经验可以发现,实施政府定价的药品范围都比较大,例如法国95%的处方药,日本全部的处方药都在政府定价范围之内。
然而,另一方观点,即质疑政府管制医药价格效果的声音也一直不断。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担心价格监管机关无法掌握行医成本和药品成本,因为“成本调查”名目繁多、误差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地区差异很大的国家,监管部门很难计算出一个“平均成本”。
“关键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医改“市场派”代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欣认为,真正的价格是市场上供需双方“谈”出来的,而医保作为代表需方可以跟医疗服务提供方“谈判”出一个合理的医药价格。
目前的煤炭生产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无论从技术上或经济效益上都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积极开展煤炭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努力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煤炭系统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仅就煤炭技术经济学的研究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煤炭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对象、内容和方法
技术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组织和配合,研究物质再生产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所创造的财富(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和为此消耗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比例关系,使技术和经济互相适应,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煤炭技术经济学是通过研究煤炭生产力的技术经济问题,揭示煤炭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一门学科。其核心是经济效果问题。煤炭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在组织再生产的过程中,根据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条件,使劳动力、资金、物资和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和使用,使科学技术和经济相适应,寻求科学技术和经济合理性的最佳的社会结合。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根据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煤炭生产技术方案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二是结合煤矿生产技术,研究各种具体技术方案的技术经济原理;三是从总的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出发,寻找煤矿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围绕物质生产所形成的关系,联系再生产过程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研究与节约和耗费相联系的经济效果问题,则是煤炭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煤炭技术经济问题,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煤炭的开发利用、生产技术及生产经营决策诸方面。既有宏观问题也有微观问题,其中宏观问题更具有重要意义。这些问题主要是:地质勘探的合理部署及地质成果经济评价,资源地理区域分布及资源需求预测,资源经济区域规划,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矿区最佳建设规模及投资分配结构,矿井最优投资及大、中型井的合理界限,投资效果研究及评价、以及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等。在技术经济学的研究中,必须注重调查各种经济活动及经济现象,对经济活动进行动态的考察。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经济数学方法和工具,进行定量的计算以及经济分析论证,从而探索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技术经济研究具有介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特点。所以其研究方法必然是采取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数学计算和论证分析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专业 法商结合 模式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从单一的学科专业知识和背景转向了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等学校作为高级人才培养的主要组织,也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市场经济使法制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当代社会,具有单一商学或者法学专业的人才已经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讲,其必须将既懂经济、又懂管理和法学作为培养的目标。这一点不仅在我国经济实践中得到了体现,同时也是美、英等经济发达国家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即将工商管理类专业与法律专业的结合作为主流,如美国斯坦福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法商结合”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另外,根据有关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由于知识结构层次不明确以及知识面不够广等问题,被排在我国十大就业难专业中,这也严重影响了政法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为了实现政法类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又好又快发展,利用政法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法学”的支撑作用,在政法类院校实施“法商结合”势在必行。
国内对“法商结合”的研究进展不是很多,基本上局限于一些政法院校和商学院,如湖南商学院刘梦兰(2004)首先考虑了法学专业的“法商结合”问题,提出要对法学专业学生加强商学类课程,使法学专业毕业生能够在法律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龚志军(2008,2009)对就业角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进行了论述,指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要法商结合;曾荇(2008)从法商结合的课程设置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法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尽量体现法商结合;胡艳香、陈蓉(2010)基于商科院校法学本科专业的法商结合针对商法学课程体系设计作了探讨。但是通过目前仅有的文献来看,研究者对“法商结合”的本质以及如何实现“法商结合”还没有形成共同的观点,故此,本文就政法院校如何实现“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一些探讨,为政法院校“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对策。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突显“法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教学的主要依据和计划。围绕着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这一目标,“法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法商结合”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经济、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到达具有分析和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这种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宽口径、重交叉,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的特色”。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应该实行管理学、经济学和法学三大模块的教学方案,可以确定“三面六点”的“法商结合”专业特色建设立体框架(见图1)。
而体现在专业设置上,可以设置以下专业,如法务会计、金融市场运作与管理、国际贸易与WTO、市场营销与市场法律制度、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法律制度、经济犯罪侦查等。
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基本上来自于西方国家大学,可以说,它一方面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企业管理效益、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些内容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又脱离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存在着“本土化”的要求,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可能与实际需求相结合。为此,在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应以“法商结合”为目标,以教材建设为核心,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加强新教材的建设。
而考虑到法商结合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在教材建设中主要要考虑各专业核心课程的法商结合,比如:对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现代企业制度,就可以和公司法的内容结合起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和劳动、社会保障法结合,技术创新管理和知识产权法结合,国际贸易与国际贸易法律结合等等。
三、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法,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1、围绕“法商结合”专业建设目标和任务
第一,可以进行相关教师到企业中去兼职从事相关管理工作并实行轮岗制度,扩大专业教师的企业认知度,从而丰富其教学内容,增加本土化案例教学;第二,聘任企业家在“法商结合”专业做兼职教授,或定期邀请企业家为学生讲授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内容;第三,鼓励相关教师兼修或者进修法学方面的课程,使教师队伍首先实现法商结合。
2、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力度
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青年教师去国内外进修、企事业单位参加生产实习,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同时给每位助教确定一名教授或副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建立“一帮一”的机制,发挥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升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鼓励教师参加诸如人力资源师资格、注册会计师、物流师、报关员资格等各种资格证的认证,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学团队。
3、建立企业服务中心,走产学研相结合之路
发挥双师型教学团队的优势,建立企业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工作,从企业的设立、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流程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和战略的制定、营销策划、企业形象设计、企业项目论证以及税收筹划等各方面入手,全方位地服务于地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尤其是要对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出现的各种涉及法和商的问题及时研究,并对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处理意见,真正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四、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实践教学,培养应用性人才
“法商结合”类专业的实践性极强,实践性教学是“法商结合”类专业教学的生命线,因此,实现专业实践性教学是“法商结合”类专业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方面。故此,法商结合的教学团队必须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以校内实践性教学为主、校外实践性教学为辅;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性教学为辅,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三动能力。
结合政法类院校的实际情况,政法类院校可以构建“校内实践性教学(课堂案例教学+实验室教学+第二课堂教育+论文撰写)+校外实践性教学(课程企业实习+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的“法商结合”类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1、校内实践性教学
(1)案例教学。该方法的运用主要是以经济管理类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为主。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式教学法、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来培育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该方法简单实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良好。
(2)实验室教学。建设“商务实验实训中心”和“法律实验实训中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功能,通过较全的实验教学用资料,结合具体的课程教学,进行课内实验,使学生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具备了所学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
(3)第二课堂教学。丰富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非常重要。可以邀请一批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司法工作者来校举办专业前沿理论知识的讲座或经济管理、司法实践的报告会。同时,结合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举办一些诸如“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大学生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来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效果将会非常显著。
(4)撰写论文。主要开展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两种形式。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在训练学生获取知识、选择信息能力、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非常有效。
2、校外实践性教学
(1)相关企业实习。在具体的教学中,结合《企业管理概论》、《物流管理》、《企业信息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项目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通过任课教师带队,到相关企业进行短期的企业实际感受,使学生对相关企业管理环节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感知度。
(2)暑期专业实践。这是一种利用假期让学生通过打工、调查等方式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3)毕业实习。可以采取以集中实习为主、分散实习为辅的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基地的作用和功能。
综上所述,对政法类院校来讲,“法商结合”人才培养势在必行,也是大势所趋。政法类院校可以通过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学团队以及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经济建设培养大批人才,从而发挥政法类院校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龚志军:商科院校“法商结合”特色与法律专业就业形成机制研究[J].网络财富,2008(6).
[2] 胡艳香、陈蓉:商科院校法学本科商法学课程体系的个性设计[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
[3] 刘梦兰:商学院法学专业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之间对于生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和家长在选择报考高校的时候除了会考虑该校的教学质量、教学资源、师资条件等,更关注的一个指标就是就业率,而就业率可以说是衡量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的最直接反应。民办本科高校面对的生源压力较大,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从而满足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社会对技能型高级人才的需求。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该学科涉及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经济变量繁多。作为一门经管类的专业基础课,该学科教材相对经典,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该学科并未过多涉及经济学前沿知识和内容,导致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深入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加之学生的高等数学基础薄弱,,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知识点多,研究方法多
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存在着差异。微观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是需求理论、消费理论、市场论、生产论等,研究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而宏观部分的研究是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理论,研究的内容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微观和宏观的内容量大,知识点多是该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
该学科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该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图形分析和公式推导,即便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板书的过程也非常重要,演示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相对较少。讲授法教学有很多有利的地方,比如可以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讲课的节奏等,但是当一门学科主要的课堂讲授过程都以图形、公式为主的时候,老师讲的累,学生听的也累,学生掌握课本内容已经是力不从心了,更别说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经济热点问题了。
(三)理论与现实联系存在一定欠缺
西方经济学课程偏重理论分析,但是很多知识点与社会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但是在课堂上老师偏重于讲授理论知识,缺少与现实热点结合的案例分析。比如在讲供求理论时,可以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姜你军”、“蒜泥狠”等农作物价格偏高的案例,甚至可以结合当下房价过高的案例。适当将课本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结合不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讲课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略显陈旧
西方经济学的前沿知识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的教材内容过于经典,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目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济学等都没有渗透,教师过多灌输课本上很多属于定论的内容,对学生缺乏启示性,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通过以上对西方经济学学科现状的描述,结合我自己的一线教学经验,我认为目前西方经济学课程在其应用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学科方面和师资方面。
二、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目标
(一)为专业课程和职业课程奠定经济学基础
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和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我院各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相关职业课程,如投资银行学、劳动经济学、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提供理论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西方经济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决定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对各专业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有意识地结合高年级的专业课及与理论相关的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抽象概念和理论。
(二)培养运用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方法,及培养学生使用经济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老师应保持对经济新闻的独特敏感性,将热点问题结合经济学知识点在讲课过程中传达给学生。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对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是教学团队的主要人物,教师的专业性是实施教学的基础,但是教师队伍也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学校应该为教师的再学习创造条件。学校除了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以外,还要为年青教师创造培训机会,提升青年教师的视野。
(二)探究新的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善于使用讲授法以外,还需要多应用其他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有助于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在地方本科高校里面,工科等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实习基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经管类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实践机会较少,不利于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学校应该加强经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