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风险分析评价报告

风险分析评价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风险分析评价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风险分析评价报告

风险分析评价报告范文第1篇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分析及管理现状

尽管目前各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已基本建立了信用评级系统,在评级对象、评级方法和评级程序等方面做出了规定,并将其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但由于至今没有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评估、预警、监测、消化、防范机制和分析方法,商业银行的风险衡量、风险评级、技术手段、分析方法和监测预警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一)定量分析少,难以准确地反映评级对象的信用风险。目前贷款客户信用分析以信用等级分析为主,这种信用等级偏重于对受评对象过去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作为分析的基础,而对未来偿债能力的评估却明显滞后,同时,对权重的确定缺乏客观的依据,对影响信用的定量和定性的各种因素很难客观地确定每一个因素合理的权重,而且评级主要用于银行授信管理和授信业务的运作过程。

(二)指标设置不尽科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企业信用风险分析指标衡量体系中,主要使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等财务指标。而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还不够广泛,难以反映评级对象未来的真实偿债能力。同时,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够紧密,难以从整体上做出准确判断,影响了评级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

(三)基础数据归集难,还没有形成长期的评级数据库。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为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但由于尚未建立完善的信用征信制度,或者信息数据元素标准不统一,数据库标准不一致,在充分利用交易数据融合风险控制的度量、数学建模的现代统计方法时,还显得相当困难。

(四)风险分析体系不健全,市场风险分析明显滞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快速转轨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变化相当大。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合理的基础利率,银行内部的评级体制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对利率、汇率等市场风险分析又很缺乏,难以准确揭示经营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五)操作风险分析刚刚起步,仍然停留在制度建设上。操作风险的防范制度散落于各个专业,并未真正形成操作风险分析系统。如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和主动的风险识别与评估机制,内部控制措施零散、间断,监督检查环节不到位,缺乏对内部控制持续改进的驱动力等。

二、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特点

近20年来,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对各类风险量化日益受到重视,并通常使用指标衡量和数学模型来分析评估风险。尤其是在信用风险分析方面,目前有影响力的就有信用度量术模型、KMV模型、信用风险附加模型和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并具有如下特点。

(一)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比较成熟。在西方发达国家,信用风险评价管理比较成熟,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尤其是在对信用风险分析的定量研究方面不断尝试采用新的技术方法,这些方法对信用风险的等级评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以数学模型和量化分析为基调。西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规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选取最适合的定量分析工具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对市场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对各种交易、投资等业务组合及其限额进行量化控制,运用经济资本金分配法控制非预期风险。

(三)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密切。如信用组合观点模型将违约以及信用等级转移概率与利率、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在一起。它假设在经济衰退时期,违约和降级概率要高于相应的历史平均水平,而在繁荣期的结果正好相反。该模型基于经济状况和风险期的组合损失分布来生成违约(转移)概率分布。而信用度量术模型则严格依赖于由评级公司提供的信用评级、国家和特殊行业指数以及股票交易数据。

(四)风险预测敏感性较强。如KMV模型将违约与公司特征而不是公司的初始信用等级联系在一起,使其对债务人质量的变化更加敏感。它还通过股票价格来测算上市公司的预期违约概率,因而市场信息也能被反映在模型当中,使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并且,由于该模型使用的变量都是市场驱动的,表现出更大的时变性。

(五)实施定期监测。银行最高层规定市场风险的承受度,并定期检测它与银行业务发展战略、资本结构及市场条件的匹配情况,使市场风险管理越来越体现出客观性和科学性的特征,也使风险管理决策成为艺术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决策行为。

三、国内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我国20多年的金融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要达到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风险之目的,就需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分析的先进经验,借助风险量化模型结合定量分析对所面临的风险在量上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度量和判断,当风险指标发生较大变动时,能够自行报警并予以提示。

(一)风险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虽然研究风险的角度不相同,也具有各自衡量、监测、分析的方法,但总体而言,其分析建模的基本步骤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以笔者之浅见,三类风险均可按以下五个基本步骤进行建模。

1、设定风险分析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的设立根据不同的风险而确定,总体原则是选择一组或多组具有关键性、稳定性、敏感性和可测性的指标作为预警指标,确定各指标的风险区间和临界值,通过观察指标的变动情况判断即时风

险程度和未来风险的变动趋势,在设立评价指标时应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分别考虑。在建立风险评价模型的过程中,需要采集大量相关数据和基本信息,经不断检验其有效性,筛选出若干个预测能力最强的变量信息来建立最终的评价模型。

2、分配指标体系各指标值的权重。风险评价指标确定后,对指标应在全面细致分析每一个指标性质、类型基础上,确认风险评估的重点方向和指标评分权重。然后根据相关模型对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展示模型的适用对象、获得数据的难易程度、工作步骤的繁简程度,并对某类风险进行风险度分析,验证准确性和有效性。

3、划分风险等级。在各项指标设立和划分权重后,对各类型风险分别进行评分,按总分的高低设立不同的等级标准和区间,一般设定7到10个等级。

4、导入计算机系统。为保证风险评价广泛地得到应用,使风险评价做到全面、精确、便捷、客观,需要利用计算机系统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详细的、机械化、程式化来进行评价和描述,并连续跟踪风险变化趋势。对载入“系统”的客户信息做到认真核实、客观使用,把“系统”信息作为风险控制的主要参考。

5、制订规避风险措施。风险控制既要考察、识别、度量这种个别项目的风险,同时也最好有一体化的整体风险的考察、识别与度量。如当信用风险出现风险征兆或迹象后,应当积极采取包括调整偿还进度、签订追加抵押品的协议等措施加以纠正。

(二)风险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

1、信用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信用风险指标评价体系。信用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而信用风险分析也主要是对引起信贷风险的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计算,目的在于说明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从而为贷款决策提供依据。信用风险分析应建立适应不同客户特点的评级体系,包括公司客户、个人客户等类型。如对公司客户可按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来设置评分指标,现实竞争力指标可包括:客户经营及财务等基本状况、贷款信用情况、客户关联关系等。

(2)信用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一是加大信贷监测分析的范围和深度。充分运用信贷管理系统的控制功能,建立全面监测与重点监测、具体监测与系统分析、事中事后监测与事前控制相结合的监控体系,全面监测信贷投向、资产质量以及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二是建立贷款大户信贷分析制度,强化对贷款大户的风险评价分析。及时掌握大户风险状况和变化态势,发现风险疑点及时跟踪检查。三是高度关注客户诚实守信情况、遵纪守法等其它信息的搜集。四是实施分层次管理。根据资产风险的分布情况,指定专人对重点分支机构实施重点监控,并实施预警、整改、停牌、责令组织力量集中清收等风险处罚。

2、市场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市场指标评价体系。包括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等,通过选定一组影响交易组合价值的市场因素变量,从而得到交易组合市场价值的风险值。

(2)市场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一是将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与全行的战略规划、业务决策和财务预算等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并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二是采取包括缺口分析、久期分析、外汇敞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分析和运用内部模型计算风险价值等不同的方法或模型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三是深入研究利率风险。按照造成利率风险来源的不同,进行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的分析和监测。四是强化汇率风险监测。充分了解并在业务决策中充分考虑所从事业务中包含的汇率风险,以实现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的最大化。

3、操作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及基本思路

(1)操作风险指标体系。目标是将现行操作风险管理从零散的、静态的、被动的内部控制规章向建立系统的、动态的、主动的、量化的内部控制体系转变,使内部控制体系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和有序。

(2)操作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操作风险大部分是可以从技术上控制的。一是对各项业务制定全面、系统的政策、制度和程序,保证内控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并认真落实各项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二是进一步提高技术保障,将技术手段和制度建设结合起来,在技术手段相对薄弱的地方加大突击检查力度。三是通过“打分法”评价风险程度后,结合实际建立规章制度的后评价制度,并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切实防范操作风险。本文出自:

(三)确保风险分析评价监测控制的保障性措施

1、建立完善、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一是实现风险管理的核心功能,建立相互独立、垂直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框架。二是逐步建立市场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实施系统和监督系统,确保控制机制涵盖包括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等所有的风险。三是以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为主体,建立相应的市场风险识别、测量、监控、报告制度,确保各类风险能得到实时监控。

2、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既表现在风险控制既要独立于市场开拓,又要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三个方面。从程序控制上看,应包括采用合适的会计政策,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等;从内部审计上看,应包括控制和管理政策的确立,控制程序完备性的测试等;从法律管理上看,包括银行活动符合法律要求,与监管部门保持联系,为业务活动提供警告违约风险等。

3、动态设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为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般应以年度为周期,调整测评指标,降低和提高不同指标权重。并建立和实施

引进新模型、调整现有模型以及检验模型准确性的内部政策和程序。

4、建立健全各项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其中应包括建立健全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风险转化为内容的保障制度。

风险分析评价报告范文第2篇

一、风险理念涵义

(一)风险分析

风险(risk)是指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风险分析就是以保障安全为目的,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体系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及严重性进行预先的安全分析与评估,并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以既定的指数、等级或概率值做出定量的表示,为制订基本的防护措施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指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油库风险评价就是在研究油库设备设施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把各种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损失幅度以及其它因素的风险指标值综合成单项指标值,以表示油库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其损失程度,并与根据确定的可接受的风险标准进行比较,确定该油库的风险等级,由此决定应该采取何种相应的风险处理措施。

(三)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就是在科学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在面临风险时从可以采取的监测、接受、回避、转移、减轻和控制风险等各种行动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它是整个风险管理的核心。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以最低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这一总目标来实现风险管理。

二、油库安全管理风险分析

(一)事故形成与发生

一般而言,我军油库管理工作过程中,导致事故形成的主要模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

(1)危险因素受管理缺陷激发导致事故发生。例如:操作过程中开错阀门造成混油、跑油事故,明流加油造成静电着火事故等。

(2)危险因素受外界因素激发导致事故发生。例如:油库受到山洪暴发、台风、森林火灾等自然因素影响所造成的事故。

(3)危险因素受上次事故(一次事故)激发导致此次事故(二次事故)。例如:二次事故发生是因油罐区一次事故后安全设施维护不善(如防火堤),导致1个罐着火而引起其它罐着火事故等。

(4)未知因素导致意外事故发生。例如:某些静电事故和雷电事故等。

(二)事故发生风险因素确定

从以上事故形式来看,影响油库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油料自身因素、油料装备设备设施因素、人的因素、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所以,进行油库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时,至少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l)考察油库的地理位置,了解其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

(2)了解油库的工艺流程和整体布局;

(3)依据油库的职能、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对油库而言不希望发生的事件或事件状态,以及这些事件可能会给油库造成的危害后果,并将这些事件列为不期望事件,作为危险鉴别的依据与标准;

(4)鉴别潜在于油库体系中的各种危险源,包括因材料、设备、工艺、操作、维护等各个方面中固有的、潜在的或人为造成的各种危险状态和危险事件;

(5)对确定的危险进行危害性分析,考察故障处理、危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6)立足于油库体系的整体性,综合评价其现有安全性水平,给出期望的安全性水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安全性建议和措施。

以上是针对广义上的安全性评价而言,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两个方面的工作。本文主要探讨狭义安全比评价,即风险评价过程,主要工作为进行上述内容中的第六项,目的是评价油库安全性现状,评价经过风险分析后所鉴别的各种危险是否在控制之下或者应当采取何种安全性措施。

三、油库安全管理风险评价

进行风险评价时,为了便于进行分析和评价,可将油库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对系统进行风险分析,首先鉴别出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之后,然后进行风险评价。根据风险评价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定性风险评价和定量风险评价,木文所采用的则是定性风险评价。

(一)方法的选取

定性风险评价主要包括风险评估指数法RAC(Risk Assessment Code)、总风险暴露指数法TREC(Total Risk Exposure Code)、直接风险评估法SCRAM(Short—Cut Risk Assessment Method)等。此类方法大致将危险划分为几个等级,对其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不做精确的数值分析。然后把这两者用不同的方式综合起来衡量风险的大小及重要程度,并按大小和重要程度对风险进行分类排序,最后分别对不同种类的风险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减小风险。以上三种方法对油库安全管理的评价效果虽然差异不大,但其侧重方面不同,可能直接影响管理决策的不同。本文所选用的是直接风险评估(SCRAM)法。

(二)SCRAM法

SCRAM法也叫直接风险评价法,风险的大小用风险率(Risk Rate)来表示。风险率定义为可能性F和严重性S的函数。F指在一年内进行的业务活动总次数中某一特定不期望事件的发生率,用频率单位(1/年总次数)表示;S是严重性指数,其值可按表1查出。风险率的估算公式如下:

其中,F—发生频率的指数值,值为负,S—严重性指数,值为正。SCRAM方法中的风险接受准则是风险率必须等于或者小于0。假设取发生频率值为10-2以及该事故造成的危害后果如严重性指数3所示,即可得:F=-2,S=3。那么风险率的大小就是:D=-2+3=1>0,即指:在油库100次各类业务活动中可能发生一起严重性指数为3的事故。由表2可知,这个风险显然是不可接受的,需要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以减小风险率。

此方法亦可把可能性和严重性划分为1到10之间的数,再相乘来表示风险率的大小,即:风险D=(F,S)=F*S,或者只简单地加上相应的范围,这样就使油库安全形势显得比较直观。

(三)严重性分类

油库事故严重性的分类基于对特定类型的伤害和损毁的考虑,一般有:致人死亡或受伤;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破坏或损害;对仓库、设备设施和财产的破坏以及对油料业务活动的破坏。必须考查这些危害后果,以确定它们影响范围是仅限于自身还是扩展到其它地方和区域。通常沿油库周边地区、公共地区的民用设施和其它地方都在考虑范围之内。除了破坏或损害的严重程度,还要估算其持续时间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另外有些事件(如油料的跑、冒、漏)虽然没有直接的危害,同样要将其作为“准事故”来对待。

由(1)式得到风险率后,再对风险进行排序,以确定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如何进一步处理。排序的准则通常按表2所示:

表2中,I表示必须立即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需拟好计划,抓紧对油库局部或整体设施设备进行详细的整改,并制定出各类应急预案,提高人员业务能力和防事故意识;Ⅱ则表示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需要做进一步考察、调研和论证,并有针对性的做进一步分析研究,找准问题和隐患,给出防范对策;Ⅲ表示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应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员业务能力和防范意识为主,对业务活动中发现的小问题和隐患及时做出整改,避免风险加大,防止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四、油库安全管理风险处理

(一)风险处理分析

根据“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目标和宗旨,通过了解以上对油库安全管理的风险评价内容,应及时发现事故苗头,做好各类防事故的准备。在风险处理上,监测、杜绝或者转移事故的发生,保证油库的安全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接受和减轻只是为了降低已经发生了的事故的危害程度,应当尽量予以避免。

(二)风险处理应急预案

如图1示,此类应急预案是针对潜在事故制定的,它由调用操作预案和技术准备预案组成。调用操作预案包括:对可预见的未来发生的事故模型所采取的具体处理措施和操作程序;技术准备预案是潜在事故所涉及到的全面的处置,包含着预先配备的备用抢险器材、装备设施、安全(消防)技术知识等。调用操作预案侧重于可预见的事故模型,而技术准备预案能够提供事故处置预案之变数,灵活机动应对预见之外的事故情况。两种预案缺一不可。应急预案应是动态的,要持续地进行改进,始终保持最佳的响应状态。

(三)预案的演练、响应和改进

最佳响应状态,即实际的响应状态更接近可能发生的事故模型。最佳响应状态通过开—闭环连锁危险控制程序连续不断地运行来实现。

“开—闭环”危险控制程序为:闭环运行由进入、预案演练、结束、发现不足、分析原因、整改措施等环节组成。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实际演练,使大家掌握预案,并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缺陷,据此做出演练分析报告,提出整改措施,完成应急预案的改进;开环运行由调查研究(事故案例、年度演习)、风险分析(演练报告、评价报告)、改进方案、整改措施等环节组成。引进国内外的一些新成果、新技术,及时借鉴已发生了的事故教训,以此捕捉课题,对自身进行对照研究和风险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实施安全技术改造项目,以完善应急预案。

闭环控制也称作被动控制,在演练中暴露问题,然后整改;开环控制也称作主动控制,预先分析问题存在的可能性,既在应急预案中寻找问题又在外部环境获取相关改进信息,最大限度地消除“时滞”对响应状态的影响,使预案的即时响应状态更接近可能发生的事故模型。

风险分析评价报告范文第3篇

在杜绝“拍板工程”、有效控制投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管理控制作用,但是试剂上,因为业主或者建设方的责任心缺失,可行性研究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建设方或者投资者对项目的审核和批准工作开展都是为了应付差事,使得可行性研究工作开展不彻底、不到位,很多岗位上从事的工作人员对于岗位工作职责认识不当,没有能够从思想、观念等方面加以准确的识别,使得可行性研究工作开展情况也不能够很好的预见工程项目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事件和突况,从而使得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漏洞,这些问题使评估者难以从可行性研究中找出研究的要点和结论。

2做好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不断完善评价方法

在长期的发展和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经济评价方式、参数等也做出了一些详简不一的规定和标准,在1993年4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中,就提到了需要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能够使得我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式和理论不断向前推进,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对于整个经济系统的工作评价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技术经济工作人员能够看清楚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断进行思考、探索,从而更好的解决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构形式、内容、市场分析、方案比较、资金筹集方式等都是当前项目研究和风险分析的重要工作内容,指标评价体系的完善、简化工作开展情况,会对项目指标价格、重要计算参数的选取形式等各个方面的问题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的进行探讨和研究,能够针对当前项目管理投资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各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认识,从而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将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接轨和融合,能够对投资者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比如对前期投资控制不重视的观念加以改善,从而提升投资效益水平。同时,工程项目本身的特点极其复杂,很多工程质量问题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过程中,比如钢筋混凝土裂缝会随着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发生一定的改变,因此对于质量事故的可变性,必须纳入项目建设初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

3风险分析在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风险分析方法一般可分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三类,其中开展有效的项目研究工作,就必须要重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之间的有效结合,采用这种系统的分析管理方式,能够对项目风险有效识别,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当前经常采用的项目风险分析方式是调查打分法、概率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分析方式,如果将项目的整个投资规划建设指标都利用真实的数据加以说明,那么整个项目建设的决策失误就会大大的降低。很多工程项目建设人员在项目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已经认识到风险分析对于整个项目投资建设的有效性以及投资收益水平提升的重要性,风险分析也日趋成熟,但还存在着对分析不够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对市场、投资的回报率、影响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等分析的不够透彻,这种情况下项目施工建设完成后的预测价值和实际预估价值之间就会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和预估价值完全不相符。在投资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等资源,当项目建设完成后,就不能够随意的进行更改,因此项目投资建设之前,加强对项目的可行性风险研究,对其风险加强防范和控制就变得非常关键和重要。适当的提高风险意识,不断强化风险理念,能够重视对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分析,对于提升项目前期研究工作开展效率有着重要作用。经济风险分析要从多角度出发,充分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存在的可能性以及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同的建设项目有不同的风险存在,风险一般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对其进行逐层分析,弄清风险的根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措施。在风险分析和研究过程中,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形成以定量分析为主的研究方式,就要求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意识和战略眼光,能够利用一些有效的数据分析结果,对项目风险大小进行评价,进一步对项目可行性做出最科学合理的决策。在具体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过程中,需要引入实物期权,将其当作一种实物期权来加以对待和识别,从而做出正确、科学的评价,保证项目风险分析和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结束语

风险分析评价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路建设工程;风险分析;风险管理;科学决策

近20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使许多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撈烤睌问题明显得到缓解,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98年, 为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作出了加快包括公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预计今年全年公路建设投资规模将达到1800亿元。要合理安排这些投资,使其充分发挥投资效益,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就需要对公路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施工、运营全 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但是,当前在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中,有一个环节往往被忽视或不重视,这就是风险管理。目前公路项目风险管理还只侧重于项目后期,在项目前期之所以没有进行风险管理,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项目管理程序中没有风险分析这部分,另一方面就是业主不重视,没有意识到风险分析能使可研更深入,可以克服片面性,有利于项目科学决策。公路工程项目从立项到运营都存在着风险,对项目全过程实行风险管理,可为项目创造平静、稳定的工作环境。

2. 风险管理程序

2.1 风险识别。 识别风险首先要对风险因素进行分解,构成风险结构层次图(公路项目的风险结构如图),然后运用反向思维把不利因素找出来,从反向角度来论证,最后,通过对项目进行后评估不断积累经验,加强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2.2 风险估测。我们把风险定义为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见风险的大小与出现不利结果的概率大小成反比。但仅以实际结果的概率大小来衡量决策风险大小是不够科学的,实际上决策的风险大小,还与它的可能结果的概率分布密集程度有很大关系。一般可以用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来描述概率分布的密集程度,公路项目风险估测也就是先计算出某一指标的期望值,然后再计算其标准离差和变异系数,具体计算如下:

E= ∑ni=1Ei·Pi

式中:E——损益期望值;

Ei——与第i种情况相联系的损益指标值;

Pi——第i种情况发生的概率。

CV=б/E

式中:б——标准差。 标准差越小,概率分布就越密集,有关方案的风险性越小。

CV——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越大,该方案的相对风险就越大。

2.3 风险分析。

(1)在公路项目中,仅仅利用风险估测的三个参数来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公路项目的特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即风险分析。风险分析就是以风险估测的三个参数为基础 ,对具体的公路项目评价模式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使之能反映风险因素的过程。公路项目 前期工作,即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评价模式为计算项目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 期等评价指标。风险分析也就是在这些评价指标中加入风险因素。

(2)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包括不确定性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不等于风险分析。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在事先只知道所采取行动的所有可能后果,而不知道它们出现的可能性,或者两者均不知道,只能对两者做些粗略的估计。不确定性是难以计量的。风险是指给行为主体带来失败、损失后果的可能性以及每种后果出现可能性的大小。风险是有概率可以计量的。通常在可行报告中只对投资及效益进行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只能告知某种因素变动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并不能告知这种影响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对各因素发生某种变动的概率,事先能够客观地或主观地给出,就可以借助风险分析帮助决策。

2.4 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就是根据风险估测以及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了避免或减小风险而对项目风险采取的措施,一般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对损失大、概率大的灾难性的风险要避免,即风险避免;对损失小、概率大的风险,可采取措施来降低风险量,即风险降低;对损失大、概率小的风险,可通过保险或合同条款将责任转移,即风险转移;对损失小、概率小的风险,可采取积极手段来控制,即风险自留。

3. 公路项目风险分析的方法

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分析的方法很多,结合公路项目的特点,本文重点讨论概率法、调整折现率法这两种方法,并在概率法中举了一个算例。

3.1 概率法。 概率法是假定投资项目净现值的概率分布为正态的基础上,通过正态分布图象面积计算净现 值小于零的概率来判断项目风险程度的决策分析方法。应用概率法进行风险分析有两个条件:一是项目净现值的概率分布为正态,二是每年的现金 流量独立,即上一年的现金回收情况好坏并不影响下一年的现金回收。

公路投资项目基本符合以上两个条件,因此可以用概率法进行风险分析。下面结合一个算例详细介绍这种方法。

假如一个收费公路项目,工期为两年,每年投资4亿元,总投资8亿元,项目建成后20年内每年的收费额(现金流量)取决于当年交通量的大小,共有三种可能性,见表。

3.1.2 现金流量标准离差。 项目现金流量标准离差,就是项目寿命周期内各年现金流量标准离差,按无风险折现率折现的现值平方和的平方根。 经计算,本例现金流量标准离差б=4160万元。

3.1.3 净现值小于零的概率的计算。 在假定净现值为正态分布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期望净现值和项目资金流量标准离差,算出净现值小于零的正态分布图象面积,即净现值小于零的概率。投资者就可以按照自己对风险的容忍程度,根据这一概率决定项目的取舍。

本例先按下式计算正态分布的Kα值,即期望净现值相当于项目现金流量标准离差的个数:

Kα=E(NPV)/б

本例Kα=4713/4160=1.13

然后根据Kα值从正态分布表中查出正态分布图象左边尖角部分的面积,即净现值小于零的概率Pb。从正态分布表中查得 Pb=0.1292。

项目采纳与否,要看项目投资者是否愿意为了取得4713万元的净现值而甘冒净现值小于零的可能性为12.92%的风险。

3.2 调整折现率法。 在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时,通常是采用银行中长期贷款利率作为财务折现率,由于银行贷款利率并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更不包含投资风险要求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部分,所以用银行贷款利率当折现率是不合适的。

按风险调整折现率法就是将项目因承担风险而要求的、与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相适应的风险报酬计入资金成本或要求达到的收益率,构成按风险调整的折现率,并据以进行投资决策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的关键是确定风险折现率,具体计算由下式解决

K=i+b·Cv

式中:K——风险折现率;

i——无风险折现率;

b——风险报酬斜率;

Cv——变异系数。

无风险折现率i就是加上通货膨胀因素后的资金时间价值,西方投资机构一般取政府债券利率作为无风险折现率,我们可以加以借鉴或简化地按中长期贷款利率作为无风险折现率。 风险报酬斜率b,可以参照以往中等风险程度的同类项目的历史资料(可以在公路项目后评价工作中做这项工作),按下式计算:

b=K-i/Cv

式中符号,K、i、Cv值为以往同类中等风险项目的参数。

按风险调整的折现率一经确定,就可以用它计算项目的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评价参数值,具体计算不再赘述。

这种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单。缺点是把风险报酬与时间价值混合在一起,风险随着时间的 推延而被人为地逐年增大,这样处理与公路项目的实际情况有出入,因此用这种方法计算的 结果仅可作为公路项目投资的一种参考。

4. 结语

风险分析评价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在险价值 BOT项目 风险分析 净现值

一、引言

BOT(Build-Operate-Transfer)是一种项目融资管理模式。BOT项目是指私营财团的项目公司(包括内资和外资)与东道国政府以契约方式签订特许权协议,由项目公司筹资和建设传统上由政府部门或国内单位承担的重大公共设施建设项目。项目公司在特许期内对项目拥有所属权、经营权、收益权。通过提品或收取服务费用。回收投资、偿还贷款并获取合理利润。特许期满后,则将该项目无偿转让给当地政府。BOT方式作为一种减少国家借款和吸引外资直接投资的有效手段,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因其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众多私营财团也愿意将资金用此方式投资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然而,BOT具有规模较大、资金需要量大、技术要求高、使用期限长的特点,决定了BOT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多,风险高,并且存在极大不确定性。所以,研究BOT项目风险分析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二、VaR简介

VaR(Value at Risk)也被称为在险价值或受险价值,它是指按某一确定的置信度,对某一给定的时间期限内不利的市场变动可能造成投资组合的最大损失的一种估计。设资产的收益为(v,预期收益为一定值EIV),置信度为x%,则VaR可以由下式定义:

P(V

P(V

其中,VaR取损失的绝对值。

绝对损失和相对损失的区别在于考察损失的参考标准不同。绝对损失的参照物是期初的资产原值或投资额:而相对损失的参照物时期末的预期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一般取绝对损失为准。

VaR是上世纪90年代才被引入的一种度量金融风险的新标准。1994年10月,JP Morgan公开了一个名为Risk Metrics的系统,该系统就是建立在VaR基础之上的。VaR是一种对可能给银行造成困难的坏结果的风险概念,而传统的波动率: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三种风险度量是无法做到的。因此VaR迅速成为风靡全球度量市场风险的工具。1996年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管署、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联合作出决定:从1998年1月1日起。美国所有银行必须实施VaR风险分析方法,并定期报告评估结果。VaR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1、它用一个单一的数字捕捉了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VaR直接度量损失的数值,比标准差、损失概率等风险度量指标更加直观。

2、它容易理解,应用广泛。VaR是损失的数值。不同风险因素的影响可以直接相加,询问简单的问题:“情况到底有多糟”。故而容易理解,应用广泛。稍作修正就能应用于其它风险分析系统中。

3、不依赖特等的概率分布假定。VaR的定义不要求研究的情况必须是正态分布。虽然最初JP Morgan的Risk Metrics系统是以正态分布为前提的。所以VaR可以将不对称分布期权纳入其中。

三、BOT项目风险分析应用VaR的必要性

VaR虽然广泛应用于金融风险分析,但数学上简单明了的性质同样可以应用于其它分析领域。BOT项目由于周期长、投资大,市场因素很难把握,而目前项目风险分析的方法相对陈旧,还没有专门针对BOT项目风险分析方法。在项目可行性分析中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三足鼎立。但是,各自又有诸多不足。盈亏平衡分析,产品价格不变、只生产一种产品假设过于简单,不能充分体现项目面临的风险。犹如应力测试的敏感性分析,只允许一种风险因素发生变化,其它因素不变。没有考虑因素相关性的存在和事件发生的概率。而这些恰恰是现实项目中普遍存在的。概率分析虽然引入了事件发生的概率,但并没有对概率以外其他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此,完全有必要将金融风险分析中的VaR引入到BOT项目风险分析中。

四、计算VaR的方法与步骤

1、确定收益指标

项目经济评价中一般有净现值(NPV)和内部收益率(IRR)两个指标,VaR计算的是BOT项目中预期最大损失,故应使用NPV指标。

2、风险因素分析

BOT项目风险众多,按类别可分为政治风险、建造风险、运营风险、市场和收益风险、资金风险、法律风险等。但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能从NPV中显示出来。从这点来讲,采用NPV指标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较上述的三种分析方法还是有很大进步。

影响NPV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市场和收益风险以及资金风险。具体来讲包括通货膨胀、利率、汇率、折现率、原材料价格、产品价格、人均工资等。

(1)由于通货膨胀因素的存在,BOT项目的预期收益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项目的资金风险。具体表现为因通货膨胀,银根紧缩,利率上升。致使资金成本加大;同时,价格上升,致使原材料的成本增加,带来资金风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3)蒙特卡罗模拟(SMC)

该方法是使用取自正态分布的随机数来建立将来情景的一个分布。对于这种情景的每一个分布,运用某种定价疗法计算投资组合的价值,然后直接估计它的VaR值。SMC是计算VaR最有效的方法。能说明广泛的风险,唯一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

(4)历史模拟(History Simulation)

该方法对收益率的分布几乎不做任何假定,但假设在样本周期内。收益率分布是不变的。具体应用到BOT项目分析中,历史模拟需要一个足够长且充足的历史数据库。然后。假定项目在该段时间中的某一任意时刻开始,并在该段时间内结束。就算出项目的虚拟收益。重复抽样得到虚拟收益的分布并由此得到Vail值。该方法完全基于历史数据,所以不是最好的办法。

五、VaR在BOT项目分析中的应用领域

NPV和IRR收益指标虽也有风险分析,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风险指标,更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经过风险调整的收益指标,这是不利用项目决策的。而VaR做到了这一点。在此借鉴基于CAMP模型建立的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来构建新的评价指标,如下:

SP=(NPV)/(VaR(NPV))

这一指标是在对Sharpe比率修正的基础上建立的,从上式可以看出SP是一个无量纲的量。在决定BOT项目项目是否可行时,可由项目公司设定一个基准B,当SP≥B时,该项目可以接受;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