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穆旦赞美

穆旦赞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穆旦赞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穆旦赞美范文第1篇

关键词:穆旦;存在;苦难;悖论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007-01

一、外在时空的背弃:《赞美

大部分九叶派诗人注重表现都市生活的荒芜与空虚,而穆旦的《赞美》却将视角对准了农村,表现了在抗战过程中农民百姓所受到的苦难与无奈,对抗争精神的赞美。他在抗战的背景下看到了底层人民的不幸,出于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和愤懑表达了对农民处境的思考,《赞美》所体现的是人与外在时空的分离。且看《赞美》第二节: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农夫的形象不仅是代表一个个体,这个个体是农夫群体的代表。这个群体是一个历朝历代一直受苦至今的农民形象。作者在最后带给读者一丝暗示,但究竟是颠覆历史的曙光,还是续写历史的征兆,答案在其后的第三节中: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为了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第三节通过环境的描写农民的家园,优美的生存环境和凄惨的生存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第二节对农民的同情来自于时间,第三节的对他们的苦难描写来自于空间。穆旦的《赞美》内容是描写苦难,“赞美”苦难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而这种抗争精神的神圣感和悲剧感更在这悖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内在自我的背弃:《我》

穆旦对于生存环境的苦难的敏感来源于他对于自我存在的深刻认识,《我》揭示了作者会如此正视苦难的哲学层面原因。这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苦难,只能在自我挣扎、自我毁灭中走向死亡,而自我的无法解脱、无法融入他人这一点是人类被外在世界所抛弃的内因。

从子宫割裂,失去了温暖,

是残缺的部分渴望着救援,

永远是自己,锁在荒野里,

遇见部分时在一起哭喊,

是初恋的狂喜,想冲出樊篱

伸出双手来抱住了自己,

幻化的形象,是更深的绝望,

永远是自己,锁在荒野里,

仇恨着母亲给分出了梦境。

第一段开头作者就省略了“我”的主语。“从子宫断裂”的意象代表了生来自我就是孤立无援的、不完整的,真正的自我被抛弃在社会历史之外,被置于“荒野”之中。人的本源性存在状态只能是一种生命本能、孤独的、自由的状态,这就是人的真实的、本来的境况。用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到的此在说来解释即是,此在不只是存在着,而且能意识到这种存在,并力图追问存在的意义,在追问意义时人就是此在。在此在中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选择自己本身,获得自己本身;二是失去自身,获得自己本身。对应的是“本真状态”和“非本真状态”。自从与母体分离的一刻起,人就必须适应日常生活的公众性,却又因为独立存在而无法彻底融入其中。而人的此在就是“非本真状态”,即自身与自我分离的一个状态。

在三四节中,作者渴望自身与自我的相遇结合,写出外求与自闭的两难境地。作者拥抱臆想中的自我,但却发现只是个幻象。绝望是最为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恐惧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害怕,它无有怕的确定对象,无处不在地包围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被肯定存在的只有欣喜、绝望、仇恨等情绪。

在穆旦的诗歌中,改变了以往僵化的关于存在与自我的观点,用象征主义手法讨论人类所遭受的苦难和苦难的原因。他反复地审视外界,审视特定群体(例如《赞美》中的农夫),发现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不可避免的弱点。读穆旦的诗歌,可以获得一种普世性的哲学思考,是存在、自我与现实之间的背离与平衡,是读者同穆旦一起面对的发自内心的思索。

穆旦赞美范文第2篇

文/曹舒怡(人文院第二学生党支部)

穆旦的《诗八首》是爱情诗,是中国近代新诗历史上的佳作。《诗八首》也被公认为是最难解的现代爱情诗,用朦胧晦涩的笔法抒发对爱情的认识,从爱的发生到结束的过程,意象新奇,在阐释它的时候总是见仁见智的。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去分析穆旦的《诗八首》。

一、穆旦《诗八首》的艺术技巧

(1)语言十分深刻,常用矛盾修辞。你的眼睛看得见火灾,却看不见我,这是一种强烈的修辞效果,使得所表达的语义更强烈。我为你点燃了爱情,但你的眼里却是一场火灾,这组矛盾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女性在情感渴望中怀有的恐惧或婉拒的一面,表现主人公的那份失落,对爱情的的热烈,到头来只会伤得更深。

(2)意义十分抽象,很难把握。用具体和抽象结合的方法来创造意象。在你我爱情表述之间,第一首诗中引入上帝意象,增加朦胧度,使得诗更加晦涩难懂。再如第二首诗中水流山石是暗示自然的意味,死底子宫是生存状态的感悟,象征一件事件包括爱情于一定的时间中孕育诞生,抽象可见一斑。

二、《诗八首》思想内容

第一首诗开门见山,写的是初恋,一方的爱的浓烈和另一方的冷静形成鲜明对比,说明爱情是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上都会经历的生理欲求。主人公生理成熟却是单相思,对方眼里更是看不见自己,于是乎,他得出结论,我们如同相隔的重山一样,不是彼此的唯一,爱情只是必然会经过的生理欲求罢了

第二首诗承接着第一首诗,是初恋感情的加深,同时也有机智和情感斗争,喜欢用水来表示时间流逝,岁月更替,生命流变不息,我们在岁月的脚步声成长,但是这个时代却是不完美的,死底子宫表示战争年代,生命过程布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世间的任何情与事都不可能具有永恒性,无法无辜生命的长短大小,必须去爱,“我”全身心的去爱你,却又无法控制自己,最后两句颇有内涵,我们都不能控制自我,写出由本我到超我的蜕变,穆旦诗的哲理性可见一斑。

第三首诗是真正进入到爱情阶段,诉说了两个年轻的生命互相探知,由爱的本能和欲望使然,疯狂滋长 ,像青草贪婪吸收空气一般,渐渐地,它使你沦丧在温暖的黑暗中,然后女主人公却是被动,拘谨,放不开,这显然是不负责的浪费生命,我们的爱情像渲染的草场那般充满希望,尽管你犹豫不前,但是已经让我足够惊喜了

第四首同样也是热恋的描写,时间无法掩盖爱情瞬间的美丽,男女主人公已经彻底被爱征服了,比第三首更上了一个台阶,不同于卞诗的委婉,穆旦诗直接写出了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沦陷在爱情的陷阱里,沉浸其中的我们再也无法区分甜言蜜语的生与死,言语却又是两面性的我们想游离却又陷入更深的漩涡中。

第五首诗歌盼求使爱情的内涵多样化,点出爱情是历史的一部分,我们所做的是在一样和不一样中平衡。微风吹拂一样的希望的田野。心随景变,古老树木和屹立岩石表示我愿同时间静止,而爱情流露的美丽使我变得成熟。

第六首诗,写出了固定的思维和人事,机械般的日复一日打磨着对生活的热情,对爱情的激情,那么在经历了初恋和热恋后,还剩下什么?主人公表示除了在感情和理智中挣扎。怎样的爱才圆满呢?主人公和对方在恋爱中同亦有不同,必然存在差异,这差异间又透露着陌生,自己一个人在爱情陌生化的这条道路上走着,惴惴不安,他在听我的呼唤但是把我留在了孤独里,在上帝的秩序要求我们不断寻找的情况下,只能痛苦的往前,在爱情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纵使我们求得了残缺的爱情,却失去了秩序。我们渴求稳定的爱情,但这稳定会被倦怠等诸多不和谐音符打败,两者不能达到一个统一,因而我们常常受着求异心理的侵袭。

第七首诗写出了我俩的爱情得到了升华。在时间在流逝中,我们经受了风暴和无数个孤独的夜晚,在时间的漩涡中记忆,我唯有在你的怀里才会得到安憩,而后,看到你那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平行,注定我俩没有交集,而是只能默默叹息与孤独。

第八首是作者对爱情做出的总结赞美了升华的爱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会积累到完美的境界,感情不用质疑,所有尘世间的不确定都会定型,然而爱情的生命却是有限的,等季候一到就要各自飘零,所有一切都会随风而逝去,在永恒的老根中化为平静。

分析:(1)《诗八首》是以爱情为主题的组诗,用朦胧晦涩的笔法抒发对爱情的认识,过程完整,从爱的发生到结束。表现一种爱而不得的痛苦的爱恋。

(2)透露着理性,理性之光闪烁在《诗八首》中,认识的理性,思想内容十分有深度,在哲学方面体现对爱情的看法,并包含着自己的体验以及思考。在如第一首中“那燃烧的不过是成熟的年代”,着反映了诗人的判断过于理性,认为爱情的发生更多地归于生理的需要,而“自然底蜕变的程序”刚好与之呼应。而“相隔如重山”把诗人的理性认识抒发得淋漓尽致,对方式恐惧和婉拒,自己是冷静和思考,开始变预示着爱情的不顺快。

(3)结构严密,八首诗是内容和情感都紧密相连的整体,每首之间都有联系,诗歌的情感也是层层起伏的,像一曲交响乐一样,有内在的起伏、升腾、起承转合。

三、《诗八首》哲学与思考

(1)诗八首在哲学的层面上来抒发对爱情的哲理思考,写爱情的发展过程,初恋(一、二首),热恋(三、四首),沉思(五、六首),升华(七、八首),以及自己的一些体验思考。

(2)很强的哲学性和思想力度,诗八首不仅是爱情的启示录,也是生命沉思曲。如《诗八首》之二,“水流山石间沉淀下你我”用水流山石来表现生命的川流不息,已经注定了世间的任何感情与事物都不可能具有永恒。

四、《诗八首》对爱情理解

穆旦赞美范文第3篇

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这些80年后的新锐名字风生水起。他们的作品在青少年中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他们平均一年就可以推出一本“力作”,他们的书登上了畅销书排行榜,他们签名售书更得到了无数崇拜者的疯狂追捧……

我静静地翻开一本他们所谓的畅销书,内容果真很吸引人,作者笔端浸透着一种淡淡的哀伤,似乎很契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的寂寞。曾几何时,我也曾为他们疯狂过:欣赏韩寒的老练,称道黄矿矿的叛逆,用精美的书包纸将安妮宝贝的书一本本小心翼翼的护理好。

日子久了,我感到自己不但没有得到什么收获,反倒滋生出不少消极悲观的情绪。直到有一天,我偶然读到了穆旦先生的《诗八篇》,尤其是他写的《赞美》,字里行间竟然蕴含着那么凝重的历史感,还有对人民大众那么厚重的爱。我感到读这样的文字,让我感到了自己的鄙陋和渺小。

我试着放下手中那些精美的畅销书。

我看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受那经过时间洗涤却依旧伤痛的苦楚历史。我看鲁迅先生的《呐喊》,被先生批判民族劣根性毫不留情的精神所震撼。我看卞之琳先生的《断章》,在那些看似柔情似水的句子里,我发现里面隐藏着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我看卡夫卡的《变形记》,在那些看似荒诞不羁的故事中,我看到了那黑暗的社会……

这样多好!读着读着,我竟也生出民族的自豪感来了。我似乎也能理解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了,似乎也能顿悟出尼采说“上帝死了”的绝望了。可惜的是,好像只有这些老辈的文学家,才能写出这些深刻的忧国忧民的文字了。

我感到了悲哀。身负振兴中华重任的我们,却沉浸在狭隘的甚至莫名其妙的寂寞中,将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搁置在一旁,自己在那里作一些无病的喟叹。不该呀,不该!

穆旦赞美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济慈;生态批评;自然;人

济慈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1795年出生1821年去世,在世时间不过短短25年多一些而已,写作诗歌的时间也不过6年而已,但却为后人留下了诸多源远流长的诗篇,他的名字和拜伦、雪莱一样,都是英国文学史上的辉煌印记。

随着人们进入21世纪,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步伐空前之快,但与此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不断恶化,诗歌中的自然美景似乎成了非常遥远的事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文学批评也有了生态批评这一与时俱进的新角度。作为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济慈创作出了很多有关自然、人与自然的诗歌,站在当今生态批评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在济慈的诗歌中,包含了诸多他本人的生态观点,甚至一些观点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值得让当代读者深思。因此本文从生态批评入手,来解读济慈的诗歌,分析他对自然的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生态批评简介

生态批评学的英文为“Ecocriticism”,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便已产生该术语,但直到90年代生态批评才成为文学批评领域的热点。(Abrams, 87)它的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有了专门的研究机构ASLE,即文学和环境研究所以及专门的期刊ISLE,即文学与环境交叉学科研究。简而言之,生态批评学的基本观点是世界一切生物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重要性与人类和人类的环境是一样的,甚至具有同样的价值、道义以及政治上的权力。

不难理解,生态批评的兴起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腾飞,人类社会发展可谓是走上了快车道,人类取得了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成就。这是在这种背景下,在人类社会中开始蔓延一种观点,那就是人类可以控制自然的一切,人力比胜天。但这种想法很快被极度恶化的环境所打破,而环境恶化造成的种种恶果,首当其冲的就是人类自己。此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各个方面关心环境,生态批评主义也在文学批评领域应运而生。

生态批评最为核心的一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恰好19世纪早期英国的浪漫主义时期正是西方人定胜天这一传统思维的转折点(Abrams,91),因此很多浪漫主义诗人都有诸多作品是关于自然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济慈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无不例外从自然中汲取了大量的创作灵感。当我们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去阅读他的诗歌时,不仅获得了美感,更让我们深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济慈诗歌体现出的生态观点

1. 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于浪漫主义诗人来说,自然是一个不朽的话题,济慈也不例外。在他的诗歌中,济慈从不掩饰他的大自然热切的爱恋。在《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这首诗中,前四行济慈便描绘出了一副甜美的自然景象: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看天空的明媚的面貌,对着蔚蓝的苍穹的微笑,低低发声祷告,多么怡情!(Keats, 170)

从头四行可见,诗人完全没有关注城市里的生活,而是从一开始就赞美自然给久居城市的人带来的幸福感,这种感觉在接下来的诗中再次得到更强的抒发:他可以满意地,懒懒躺在一片青草的波浪里,读着温雅而忧郁的爱情小说。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愉快?傍晚回家了,一面用耳朵听夜莺的歌唱,一面观看流云在空中灿烂地飘过,

他会哀悼白天这样短暂。(Keats, 170)

在这里,济慈提出了一个设问句:“有什么能比这个更愉快?”或者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法理解为,实际上济慈就在问“什么是最愉快的”。而济慈给我们的答案,就是这个久居城市的人躺在青草的怀抱中读书,而当他要重返城市时,他便会哀悼白天如此短暂。诗人并未直接对比城市生活和自然生活,但他对返璞归真的热爱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厌倦都可见一斑。

济慈最为出名的诗歌之一的《哦,孤独!》中,也有类似的情感表达。在这首诗歌中,济慈首先提出了一种假设,那就是“哦,孤独!假如我和你必须同住”,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济慈强烈地表达他愿与自然相伴的意愿:哦,孤独!假如我必须和你同住,可别在中层叠的一片灰色建筑里,让我们爬上山,到大自然的观测台去……(Keats, 166)

同《对于一个久居城市的人》一样,济慈并没有直接抨击城市生活,而是通过具有感彩的措词,如“灰色”“层叠”等,来表达自己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与此同时,他从不吝惜对大自然的赞美,若是必须孤独生活,必要与自然为伴。 可以说,济慈骨子里的浪漫主义让他从不缺少发现自然之美的眼睛,而自然的美给了他灵感。

2. 天力胜人力

正如上文所提到,生态批评的一大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济慈的名作《秋颂》中,他更是体现除了超前的意识,看到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天力可胜人力。

在《秋颂》中,济慈首先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副充满了丰收喜悦的画面:雾气洋溢、果实圆熟的秋,你和成熟的太阳成为友伴;你们密谋用累累的珠球,缀满茅屋檐下的葡萄藤蔓……(Keats, 218)在诗歌的第二部分,济慈继续追寻着“秋女神”的步伐:谁不经常看见你拌着谷仓?在田野里也可以把你找到,你有时随意坐在打麦场上,让发丝随着簸谷的风轻飘……(Keats, 218)

纵观整首《秋颂》,我们不难看出这首诗虽然赞美的是丰收,但其主体并非是喜获丰收的人们,而是为人们送来丰收的“秋女神”。在这首诗出,处处都是“秋女神”的痕迹,而诗人本人或是其他具体的人类形象则不见踪影。可见,济慈之于丰收,更多是对自然馈赠的感谢之情,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出他有着“天力胜人力”的观念。

如果是在《秋颂》中由于没有人类形象的出现,济慈的这种观点还不太明显的话,那么在他1817年的作品《咏海》中,可读出他认为自然是比人类地位更高的。在《咏海》中他写道:假如你的双目迷惑、厌倦;假如你的耳朵苦于喧腾,或袅袅之音,请坐在洞边默默深思吧,直到你一惊:放佛有海中仙女在唱歌!

在这几句中,诗人表达出了自然具有能使人平静、能使人深思的力量,可以解读为自然便是迷茫者的救世主,可见在济慈心中,自然是胜于人类的。

3.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济慈的很多诗歌都传达出了自然有影响人类的力量的观点,与此同时,他也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甚至是合二为一。

在《人的时令》一诗中,济慈将自然界的四季与人思想的四季相联系起来:四个季节循环成为一年,人的脑海也有四个时令。(Keats,192)济慈根据四季不同的特征,分别将它们比作了人思想中四种不同的阶段,不难看出,他有一种人存在于自然,而自然又存在于人的观点,并且极力地想通过诗歌来传达他的这种观点。在《给G.A.W.》一诗中,这一观点再次加以印证。

在《给G.A.W》中,济慈写道:在一套中哪个神奇的刹那,你最可爱?是否当你在说话,一片甜蜜的语调令人沉迷?或者是看你在安静的思索,默默出身?或者突然起了床,你披着长衫,出去迎接晨光,一路纵跳,不愿意踩踏花朵?

在这首诗中,济慈描绘出一个可爱的女人(弟媳)形象,她会为了晨光而高兴,像迎接朋友一般去迎接它,而在这一路上,她竟然不愿意踩踏任何一支花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济慈对自然万物都怀有一颗像对待人那般的态度,并且他主张人不应损害自然,哪怕是一朵花。济慈这种观点放之于现代,依然闪耀着巨大的光芒,值得我们去思考。

结论

实际上在济慈所在的19世纪,生态批评并未诞生。济慈完全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并对此赞美有加,这种对自然纯朴的爱奠定了他的生态观点之基础。实际上,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了些超前的意识,即便济慈的生态自然观与生态批评者所倡导的自然观并不完全一致,他已经显示出了生态理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徐玉凤,耿宁:45)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必然有其穿越时代而闪光的魅力。今天当我们阅读济慈的诗歌,不仅仅被他笔下美丽的自然所动容,更可以站在生态批评的角度审视自身、审视我们所处的社会。他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界的财富,更是对当今社会具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M.H.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Press, Cengage Learning. 2010

穆旦赞美范文第5篇

一、懂与不懂的问题

这是个老问题。对古典诗歌,相信每位中学语文教师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对新诗,许多教师可能就发憷――其实是正常的。我们举卞之琳的短诗《第一盏灯》为例――

鸟吞小石子可以磨食品。

兽畏火。人养火,乃有文明。

与太阳同起同睡的有福了,

可是我赞美人间第一盏灯。

这首短诗,元非是赞美“人间第一盏灯”――人间第一盏灯,细想想是来之不易的。“与太阳同起同睡”是说“日出而作,日人而息”,这样的作息这样的人固然是“有福了”,但对人类文明的推进其实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第一盏灯的出现非常了不起。“兽畏火”,注定“兽”永远是“兽”;只有人,“人养火,乃有文明”。某种意义上,“第一盏灯”象征着人类进化史上勇敢的创造和开拓精神。因此《第一盏灯》可以看作诗人卞之琳对文明的一种礼赞。但这首短诗,在1937年却曾引起轩然大波。1937年6月13日,在主编的《独立评论》238号上,梁实秋化名“絮如”,以一个中学教师的口气,发表了一封题为《看不懂的新文艺》来信,指责“现在竞有一部分作家,走入了魔道,故意做出那种只有极少数人,也许竟会没有人能懂的诗与小品文”。在编者后记中,也对“絮如”的观点表示了支持。此后有周作人、沈从文撰文为“看不懂的新文艺”辩护,就连“像老衲似的废名(冯文炳),激于义愤,亲找,当面提出了强烈质问”(事实上废名的诗是最难懂的)。堂堂大学问家梁实秋,都说自己不懂类似卞之琳的短诗,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懂新诗确实也没什么好羞愧的。

不过,笔者感兴趣的是在那场争论中所提出的有关懂与不懂的一系列问题――对一首诗而言,如果没有读懂,是哪里没有读懂?为什么会读不懂?是作品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进一步,如何定义“懂”?怎么才叫“读懂”了?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懂”是否就意味着“欣赏”?不懂是否也可以欣赏?……

讨论的结果:“不懂”的情况有三种。

1.作者方面的不懂,主要指作者表达不清。刘禹锡曾感慨:“常恨言语浅,不及人意深。”诚然,人的内心世界深不可测,有时由于作者文字方面的准备不足,经常有“辞不达意”之憾。新诗史上也不乏这种例子,比如象征派的李金发,比较关注自我的内心表达。但文字上有些“隔”,可能跟他从小习染文言文有关(新诗中多有文言句式)。

2.作品方面的不懂,主要是指作品本身意义的模糊、意义的跳跃,意义上和艺术上都可以作多种解读,具有不确定性,形成“不懂”或所谓的“晦涩”。这种“不懂”,其实是丰富,新诗的多义性倒是现代新诗的特质。像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李商隐的无题诗、卞之琳的一部分诗歌也可做如是观。

3.读者方面的不懂,主要是指读者由于知识结构和文学修养上的不足和偏差,有时还加上人生阅历不够从而导致感受力的欠缺,进而不能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所表现的艺术性。举例来说,一个人十六七岁的时候,有时可能会很难理解40、50、60岁时候的想法,反之亦然。因此,学生或教师看不懂某位诗人的诗作,确实不是特别让人惊讶的事情。我们要注意的是,面对一首看不太清楚或看不懂的诗歌,千万不要轻易下一个否定的结论。 要之:懂与不懂不是诗歌好坏的标准。同一首诗同一个读者,时过境迁,假以时日,不懂会转化为懂的。作为教师,不要轻易下判断,“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二、诗人、诗歌与读者的关系

如何定义“懂”?怎么才叫“读懂”了?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笔者想先梳理一下诗人诗歌创作和读者欣赏的过程,看看诗人、诗歌与读者的关系。

示意图如下:

说明:①诗人在生活中情动于衷,有感而发,将思想感情发为文字,比如诗歌。②读者面对的是一堆文字,文字的疏通理解是基础。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联想,在头脑中出现一系列有感彩的意象。(经过再思考、再体验,读者揣摩出文字的深层意蕴。如果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吻合,那么我们说,读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读懂了。但是读者的构成是多样的,他或她面对诗歌的语言文字产生的想象和联想是受制于读者各自的生活经验的,因此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每位读者产生的想法就可能有所区别,这个想法甚至可能与诗人原先的想法迥然不同,但你不能说他或她的想法是错误的。基于此,我们在新诗的教学中要注意三点。一是教师和学生在一首诗面前是平等的,如图所示,他们都归属于读者。教师手头无非比学生多一本教学参考书,而教参也无非是另一个读者的观点而已。因此作为教师切忌把自己看得过高,自以为比学生高出一截,尤其不能用教参的观点诱导或强行灌输。二是教师和学生在一首诗面前,都应该有自己原初的体悟,而且要高度重视这个原初体厝。特别是学生,因为没有教参可看,也不受其他意见影响,因而这种原初体悟尤其难能可贵,需要得到教师充分的肯定和保护。可以这样说,一首诗的教学,应该建筑于学生的这种原初体悟的基础上。三是允许作品的被误读,朱光潜在《谈美》中说过,“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也认为,读者有误读的权利,作品有被歪解的必然,而且有时歪解不比正解差。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举意大利诗人萨瓦多尔・夸西莫多的《瞬息间便是夜晚》为例――

每个人都独自站在大地的0脏

被罩在一束阳光下

瞬息间便是夜晚

这首短诗,笔者让学生说,结果有多种理解。主要的分歧在于“独自站在……”的理解,“独自站在”,可以理解为“孤独地站着”,也可以理解为“独立、自

立甚至有点自强地站着”。同时,这首诗歌,从不同的视角看,比如自己看人家,自己看自己,或者理解成上帝俯视芸芸众生等等,就会带有不同的意味(嘲讽、悲悯、自怜自叹等)。不过,笔者也曾经看过钱鸿嘉翻译的版本――《瞬息间夜晚降临》――

每个人都孤独地站在

地球的中心

一线阳光,

透过他的全身

瞬息间

夜晚降临

两种版本对比,钱鸿嘉翻译的版本明了是明了了,但给人的想象空间却不大了。你能说,钱版是正的,人家是歪的吗?究竟谁的版本是原作者的意思?这重要吗?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懂”是否就意味着“欣赏”?不懂是否也可以欣赏?这个问题,朱自清曾表述过,不过他主要针对古典诗歌的欣赏。他在《论百读不厌》中说:“吟诵诗文是为了欣赏,甚至于只是为了消遣,浏览或阅读小说更只是为了消遣,他们要求的是趣味,是。这跟诵读经典不一样,诵读经典是为了知识,为了教训,得认真,严肃,正襟危坐地读:“‘在笔者看来,诗文主要是靠了声调-…・过去一般读者大概都会吟诵,他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意义的关系很少;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弄不清楚也不要紧的?’朱自清把读书分为两种:求知与求乐。从求乐角度看古诗词,不懂也没什么关系,只要得到吟诵的快乐就行。但新诗教学可能出问题,因为新诗的音乐性已经大大削弱了,虽然有些诗歌朗诵起来很有气势或者很有味道,但读者只想在新诗的吟诵中得到乐趣的想法恐怕是很少的。新诗的意义的传递很重要,没有人会认为“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弄不清楚也不要紧的”。

那么“全篇的意义”怎样算弄清楚呢?

三、“解读”与“感悟”的提法问题

解读的提法,由来已久,对散文、小说、话剧剧本等等,教师动辄“文本解读”云云。但如果把它移用到诗歌教学上,笔者总觉得不太妥当。何谓解读?新版现汉词典说:①阅读解释。②分析;研究。③理解、体会。这三种解释,似乎都不完全适用于诗歌教学。在笔者看来,解读似乎是手持解剖刀在解剖什么,过于冷静,过于冷血,理智有余,感受不足。诗歌教学,依笔者愚见,还是要尊重诗歌这种文体的特点。而诗歌的特点有主情的和主知(智)的两类,前者如浪漫抒情的诗歌,后者如里尔克注重经验,而放逐情感,(“诗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诗是经验。”)以及受其影响的冯至、卞之琳以及九叶派诗人中的穆旦、郑敏、杜运燮等诗作――将感情升华为人生的经验(克制、淡化感情),这一种知性的诗,常常是多解的。为此,笔者提出“感悟”的说法。何谓感悟?感悟是有所感触而体悟。读者的感触点以及角度可以不同,所体悟到的内容也就可以不一样,加以每人的体悟能力有区别,因此,“人读人异,人言人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就顺理成章了。而解读,总觉得把读者(有时是自己)放置于作者的威压之下,战战兢兢,惟恐读不出或读错了作者的意图。读者读诗,好像在还原作者的意图,唯作者马首是瞻,读者呢?他的主观能动性没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为受教参上各种观点的影响,有时会把自己的原初体悟丢失了,这样的教师,在诗歌的备课、教学中,解读多于感悟;而学生,他们的感悟会很充分(解读的比例很小)。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地交流,那么备课的时候最好先把教参远远地撇开,要多角度地感悟诗歌文本。因为只要一打开教参,教师的感悟成分就减少,解读的成分就增加了。

四、教材处理和课型结构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有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两部分,教材容量大,但课时有限(总共36课时,给新诗的不会超过18课时)。就新诗而言,本模块就收录了25首诗歌,外加“思考与探究”的五篇文章。如果按部就班,一诗一课时,那就根本没有办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对所选诗歌进行取舍增删、重新组合,同时在课型结构上也要灵活机动,毕竟这是选修课。笔者把我们的做法简单介绍如下:

1.专题讲座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宏观把握,就是把所有选修了该模块的学生集中到多功能报告厅,对新诗的历史、流派的演变以及各自的诗歌美学等做一个讲座。也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做专题讲座,比如新世纪以来的诗歌:诗歌网站、新流派、华文青年诗人奖(入选教材的诗人江非即为其中之一)和柔刚诗歌奖获奖诗人诗作等等。

2.多重对比方式。在一堂课中,可以就主题、手法等方面,选取课内外诗作进行对比阅读教学。比如把《老马》《半棵树》《井》三首诗合并在一起,因为它们都用了象征手法;比如把纪弦《你的名字》和保尔・艾吕雅《自由》做一对比阅读,内容上都是有关“自由与爱情”的。你会发现纪弦《你的名字》写法上还取法于保尔・艾吕雅《自由》,后者卒章显志的结尾尤其具有震撼性,由于该诗太长,笔者就援引末几段,以窥全豹。

在并非自愿的别离中,

在裸的寂寞中,

在死亡的阶梯上,

我写你的名字;

在重新恢复的健康上。

在已经消除的危险上,

在没有记忆的希望上,

我写你的名字;

由于一个字的力量,

我重新开始生活,

我活在世上是为了认识你,

为了叫你的名字:

自由。

3.活动体验式。这是把课内外打通的一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提前一周时间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某一单元的所有诗歌(一般是五首诗歌),然后挑出最喜欢的一首,写出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上课时,按相同的喜好,自由组合,由临时组长组织每个组员依次朗诵自己最喜欢的那首诗歌,然后根据自己写的赏析文字谈谈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每组推出1至2名学生在班级范围内交流――朗诵诗歌或分享自己的赏析文字。

这种方式的好处很多,对于课时紧张的选修课尤其管用,有时一课时就能解决一个单元的诗歌教学。当然,在课后,教师的备课是大面积的,需要投入很多,要能应对学生不同的喜好,而课堂,则真正成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①②姜涛著《20世纪30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作家协会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国家文物局

开封大学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