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油库管理制度

油库管理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油库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油库管理制度

油库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第一条为了切实加强国家粮油仓库的仓储设施管理,根据《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粮食部门的国家粮油仓库(包括粮管所、站,国家粮油加工厂、饲料厂等)。其他部门粮油仓储设施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粮油仓库的仓储设施,是完成国家粮油经营任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仓储设施是各级粮食部门和粮油仓库的职责,也是粮油仓储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粮油仓库的仓储设施,包括仓库产权区内的土地、货场、晒场、各类仓房、油罐(池)、罩棚等粮油储存设施和专用铁路线、专用码头、库区内外专用道路、围墙、护坡、供电、供暖、给排水、器材库、药品库、消防设施、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烘干、维修、清理车间检验、调运、保管、经营业务用房等生产附属设施。这些设施均属国有资产。

粮仓机械的管理,除按《国家粮油仓库仓储机械管理办法》执行外,还必须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管理。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仓储设施管理,是指各级粮食仓储行政管理和粮油仓库的管理部门,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其建设、布局、使用、维修保养、转让、改用、占用、报废和拆除等活动所进行的协调、监督、引导、服务以及对计划的审批、控制所进行的管理。

第六条在粮库经营机制向市场经济过渡期间,粮库仓储设施的管理,亦必须按此办法执行。出现问题要及时向商业部报告。

第七条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油仓库,要将仓储设施的管理纳入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计划,设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定期研究仓储设施管理的重大问题,检查指导仓储设施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仓储设施的建设

第八条粮油仓库网点的布局,应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库址选择必须符合粮源充足、交通便利、粮食流向合理,有利于防汛、防火,有利于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好的原则。新建和扩建粮油仓库都要进行充分的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并按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批。

第九条粮油仓库规模的确定应根据所处经济区域,粮食产销发展趋势,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据此绘制建设规划总平面图,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库内布局要贯彻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原则,一般不能随意更改或变动。如确需修改,亦应上报批准。

第十条粮油仓库新建专用铁路线、专用码头、仓容量250万公斤以上的仓房(包括筒仓)、30万公斤以上的油罐、日处理量10万公斤以上的烘干车间,购置铁路、公路专用车辆、水路专用船只等,须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批准。其他仓储设施的新建和购置的审批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自定。

第十一条在仓库建设中,无论新建、扩建或改造,无论资金的来源渠道如何,凡在库内进行的建设项目,都必须符合库区统一规划布局。

第三章仓储设施的使用和维修保养

第十二条粮油仓库要科学、合理使用仓储设施,在保证其完好、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利用率。一个仓库的容量利用率,不得低于设计容量的90%。

第十三条粮油仓库的所有仓储设施都要分别建立档案,其档案内容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一)项目名称、编号及固定资产财务资料;

(二)建设及投入使用的时间;

(三)库区平面布局、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

(四)审批文件、建设(制造)单位、验收单位及验收资料;

(五)工程预、决算资料;

(六)实际技术指标、设计技术指标及运行使用状况;

(七)大、中、小修及技术指标的有关资料;

(八)其他有关资料。

仓储设施档案的建立、保管、使用和保存年限等,要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粮油仓库要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根据设计生产能力和技术状况,对各类仓房、油罐(池)、烘干车间等制定科学的使用定额,并严格遵照执行。任何人不得随意降低或提高使用定额,严禁破坏性使用,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转。

第十五条定期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仓储设施的使用和安全状况进行检查,一般每六个月检查一次。对储粮仓房等主要设施要及时维修、保养,对露天金属结构的设施,要定期进行防锈蚀处理。

第十六条粮油仓库提取的仓储设施折旧资金、更新改造资金、大修理资金等,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章仓储设施的转让和改用

第十七条国家粮油仓库的仓储设施,属国家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转让、改用和占用。粮油仓库作为国营企业,有使用库内仓储设施的权利,也有维护保养和管好的义务。

第十八条因特殊情况,确需撤销、合并或改用、占用粮油仓库仓储设施的部分或全部时,必须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因农业结构调整、交通条件变化等原因需要撤销、占用或合并的库点,必须首先由库点所在地粮食主管部门,提出撤、占、并的报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批准,并办好有关财务、档案的手续后方可生效。凡撤、占、并1500万公斤以上(含1500万公斤)仓容的库,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必须征得商业部的同意。

(二)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等,需要全部或部分占用粮油仓库区域(包括设施)时,必须首先由占用部门根据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的批文提出可行性报告材料,并同意在适当地点补偿占用粮油仓库相应的场地及其储粮设施的条件下,再由库点所在地粮食主管部门提出报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生效。凡占用1500万公斤以上(含1500万公斤)仓容的粮油仓库,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在审批前必须征得商业部的同意。

(三)粮食部门的粮油加工工业、饲料工业、食品工业、多种经营等的发展,需要建厂时,提倡仓、厂结合,统筹规划,但一般条件下应自行征地建设。因特殊情况需要改用、占用粮油仓库部分场地和仓房时,必须在符合库内总体布局并实行固定资产有偿转让或使用的前提下,由建设单位所在地粮食主管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附上仓储部门的意见,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生效。

第十九条在现有粮油仓库中,属于占用市(地)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教堂、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当地政府又要求归还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有关规定批准部分或全部退还,但地方政府一般应在适当位置补建相应仓容的仓房。

第二十条粮油仓库内已有的粮油加工、食品加工、饲料加工厂,凡财务与仓库脱钩,单独核算的,对加工厂所占用的场地和仓房,既可采用固定资产划转方式,也可采取每年收取土地和仓房使用费的办法,收取的费用主要用于仓储设施的改造和建设。凡财务没有与仓库脱钩,只是作为仓库本身开展多种经营的项目,也必须符合库区总体规划,合理布局,保证仓库安全,并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才能进行。

第二十一条国家粮油仓库仓储设施,在满足本业使用的前提下,企业可对其暂时空闲的设施,开展代储代运业务,收取合理费用,但不得危及库存粮油、仓储设施以及人身安全,不得转让产权。

第五章仓储设施的报废和拆除

第二十二条仓储设施的报废和拆除,一般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达到或超过设计使用年限,并提足折旧费;

(二)经技术鉴定确认无修理和使用价值。

因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和设计建造质量等原因,虽未达到报废年限,但经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确认无使用和修理价值的,也可视同具备报废条件。

第二十三条对容量250万公斤以上的仓房、30万公斤以上的油罐(池)、日处理量10万公斤以上的烘干机、铁路专用车辆等规模较大设施的报废,必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并报商业部备案。其他设施报废的审批权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粮食主管部门自定。

油库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我国油库安全管理工作就是分析影响油库安全管理的各种因素,对涉及油库安全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保护油库中的人、财、物等不遭受破坏、损害和损失,从而保证油库生产的顺利进行。

1.1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是油库安全管理的关键

油库安全管理的组成要素中,人才是系统的主体,人的活动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操作者、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部分油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专业素质低,因此,要不断提高油库业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从源头上筑牢安全“防火墙”。油库安全管理认真落实HSE工作要点,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理念,建立了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认真梳理职工中存在的“低、老、坏”问题,从思想上抓安全。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活动及上级下达的文件,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以教育培训为核心,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在生产现场增设“移动课堂”,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培训相结合,促使职工基本功上台阶。油库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大力表彰先进,评选“星级班组”、“明星达人”等,利用达人效应,带动职工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1.2完善的设备管理是油库安全管理的核心

我国油库设备是保证油库储存、输送油品的重要技术装备,是保证油库正常生产的物质基础。设备性能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油库管理的效益,而且影响油库的安全。油库设备主要包括储油罐、输油管路、输油泵、消防设备以及各种辅助设备。设备设施老化是油库严重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服役较久的油库,多数收、储、发油设备设施使用年限久,设备在内部介质和外部环境的综合作用下腐蚀严重。储罐顶部、底板腐蚀,易造成防腐层脱落和大面积的点蚀,严重时会引起罐顶塌陷和罐底板穿孔漏油,存在火灾和爆炸的危险。管线腐蚀壁厚减薄,防腐层老化,管线腐蚀穿孔引发跑冒滴漏事故的风险日益增大。由于建库时间早,部分作业场所分区不合理,此外,生产运行中泵、阀门故障也不可避免。因此,油库安全管理要不断完善设备管理体系,从硬件上织好“安全网”。油库严格落实设备管理制度,不断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结合油库设备情况,对设备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分解,真正实现规章制度本库化。针对不同设备,制定具体管理制度,实现设备差异化、精细化、服务化、动态化管理。设备管理实行“专机专责制,职责分明”,设备运行实施昼夜监控管理。日常生产中加强对库区设备设施的检查维护保养,通过日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其他检查等,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消除隐患死角,杜绝跑冒滴漏事故的发生。油库为加强巡检人员考核和监督管理,应用了安全巡检管理系统,此外还应用火灾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冷却喷淋系统、防雷击防静电系统等,不断夯实设备管理基础,密织“安全网”。

1.3营造和谐的环境是油库安全管理的基石

油库多数位于石油化工区,周围石化单位、危化品从业单位密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扩大,油气管道与市政管网交叉铺设,多处管道被占压、安全间隔不符合规范,占压建筑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降,易造成管道受损,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部分油库毗邻海湾,空气湿润,雨量充沛,设备常年包围在海水的盐雾中,加剧了设备金属表面的腐蚀。油库致力于营造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不断强化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安保措施。加大对占压管线、与市政管网交叉管线的巡护力度;加强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的联系沟通;积极配合安监局进行安保评估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积极参与社区、公安部门组织开展的各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与属地石化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致力营造地企联合、警企合作、企企互助的“大安保”工作环境。

1.4科学的管理机制是油库安全管理的动力

如何使油库安全生产不受人员更替、编制调动、任务变动、设备变更等因素的影响,除了在技术上抓安全外,科学的管理机制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油库不断加强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建设。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安全法律制度,真正在安全生产上做到有法可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安全管理实行岗位责任制和问责制,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保障。不断推进安全科技进步,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学习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加强油库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是油库安全管理的目标。油库安全文化主要包括安全观念、行为安全、系统安全、工艺安全等,体现了油库全体职工的安全价值体系、安全行为准则及安全氛围。油库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倡导先进的安全文化,不断优化安全工作环境,致力营造自我约束、自主管理和团队管理的安全文化氛围,从管理机制上站好“安全哨”。

1.5高效的应急处置是油库安全管理的保障

我国油库事故是指凡造成油库人员伤亡、物资损失、作业过程的中断等一切违背人的意愿的事件。事故应急处置是指事故发生后,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力量,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事故应急处置是油库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油库作为油品的接卸、储存、中转站,存在油品泄漏、火灾、爆炸的危险。因此,当油库发生事故时,科学、有序、高效的应急处置对控制事故发展、减少事故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油库针对各类事故的性质、发生区域和成因,根据库内设备状况,结合生产实际,辨识油库的主要危险源,提出事故预防与控制措施,编制油库事故应急预案。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应急知识培训等工作,每周开展不同层次、规模、形式的应急预案演练,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油库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改进演练过程中的不足,细化各应急小组分工,完善应急预案,确保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井然有序、安全高效。充足的应急救援装备、有序的应急抢险队伍、高效的应急处置机制为安全管理拧紧了“安全阀”。

2结语

油库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油库;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油库是储存、运输、供应石油产品的仓库。我国油库建设发展迅猛,原油库单库容量已超过了百万吨,单个油罐的容量也超过了十万吨,油库中各种设备设施也日益复杂化和现代化,对油库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油产品属于危险品,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成重大灾难性事故,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因此,我们要把安全工作放在油库一切工作的首位,千方百计的保障油库安全。

1 油库安全管理概述

油库安全管理是为实现油库安全目标而进行的有关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油库安全管理是针对特殊对象的安全管理,首先必须遵循安全管理的一般规律,但更重要的是应着重分析油库安全管理的特殊规律,应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先进方法,借鉴其他行业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系统研究油库安全管理的任务、特点、内容及方法等特殊性,控制和消除油库中的不安全因素,保证油库安全。

1.1油库安全管理的任务

油库安全管理的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规,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预测、分析和消除油库生产活动中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事故,制定油库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程、规定和制度,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及身心健康,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从而推动油库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为提高油库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1.2油库安全管理的特点

(1)实践性

油库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油库在生产作业中遇到的安全问题,保证油库安全生产。这就决定了油库安全管理必须立足于生产实践.

(2)经常性

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艰苦细致的、长期的工作。安全生产问题产生于安全活动过程中,并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始终。油库安全生产活动过程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无时无刻不具有危险性,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贯穿于油库生产活动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及时消除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预防事故的发生。

(3)群众性

油库安全管理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工作,而不仅仅是个别部门或少数人的事。油库所有工作人员与油库安全管理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4)科学性

油库安全生产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油库安全管理中,首先必须尊重这些客观规律,学习和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科学知识,积累经验,逐步掌握它的客观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取得油库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保证油库生产的顺利进行。

(5)法规性

油库安全管理必须依照国家立法机关和有关行政机关颁布的法律、法令、条例、规则、规程来进行,实行依法管理。

(6)综合性

油库安全管理必须综合多种手段进行管理。在油库安全管理中,应充分发挥各种管理手段的功效。只有多种管理手段有机结合,综合运用,取长补短,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7)动态性

油库安全管理无时无刻不是处于动态发展和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在油库安全管理中,应适应油库不断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2 油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油库的安全管理是油库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也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十分重视的工作。油库安全管理是将油库作为一个系统,为实现油库安全而进行的有关决议、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活动。在这项管理活动中,多数油库在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不同时期都存在着很多问题。

2.1油库员工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油库保安全,关键在于人,抓住了人,就抓住了根本,就抓住了安全工作的主动权。人是各项安全制度和安全规程的执行者和操作者,是设备、设施的设计者、制造者和使用者,是技术掌握者,同时,也是各种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制造者和传递者。油库发生的绝大多数事故,究其根本原因都与人的因素有关。要做好油库安全管理,人的安全意识及行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2 油库设备设施管理不够完善

目前,尽管我国大多数油库经过多次改扩建,并配备现代化设备设施,如在油库安全管理上我们安装了安全巡检系统,在储油区、接卸泵房、发货泵房等地安装了油气报警器,在储油池安装了自动液位计量仪等等。但是由于多数油库的组建、使用都比较早,部分设备设施依然陈旧、落后,设备更新改造不均衡。而且无论设备设施的管理还是保管保养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甚至在设备设施技术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也在工作运转。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都危及油库的安全,直接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给油库安全带来隐患。

2.3油库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

油库各项规章制度可以规范油库行业人员的行为,是油库一切作业活动的准则。目前,有关油库安全管理的制度已经很多,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新旧制度并存,对各种规章制度没有进行很好清理,致使油库安全管理有时觉得无所适从,或无法可依;二是基层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重经验,轻制度;三是新的形势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在规章制度中没有体现出来,或体现得不够具体明确,致使不知该怎么做。由于各项保障油库安全运行的规章制度没有很好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也给油库安全带来不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对油库进行法规清理、调整和完善,增强各项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并且在全面正确贯彻规章制度的同时,应该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特点,针对新形势下油库安全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使规章制度“覆盖”油库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3 提高油库安全管理的对策措施

3.1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油库员工素质

油库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油库领导和油库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和操作人员技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油库安全管理的成败。油库必须把员工的教育培训放在战略位置,常抓不懈。

在管理中,油库应当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构建“学习型”油库,通过岗前安全教育、宣讲现行管理制度、主题培训等形式,提高全员对国家、行业内相关规章制度的认知程度,激发全员学习岗位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热情,为油库安全管理工作创造良好氛围;二是强化特殊工种和重点岗位培训教育力度,培养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不断加强作业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持续教育工作。三是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进行各种规章制度、工艺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安全职责等教育,要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使每位职工都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四是坚持一专多能,培育现代化复合型人才。

3.2完善油库设备管理,建立设备档案

对油库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维护和防范安全管理工作是油库管理的重中之重,加强油库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和维修保养工作,完善配套的设备设施是油库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油库收、发、储、管的前提。它的完善情况,对油库安全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改革开放至今,油库设备设施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但改造工作发展不平衡。当前,油库应立足现有条件和能力,继续加大改造力度。按照长期规划,分期治理,保证重点,综合整改的原则,逐步对现有设备、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同时,还要克服重建轻管的现象,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日常使用管理,使其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发挥其应有作用,为油库的发、收、储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3.3贯彻落实油库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执行力

在我国油库管理中,标准制度不健全以及落实不到位是制约油库安全管理的最主要的隐患。因此,建立和落实合理的、适合本油库的规范作业流程和安全制度,对于油库的安全作业和效益的最大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安全工作的行为准则是油库安全的生命线。只有抓住贯彻规章制度这根主线,油库安全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有力度、有效果。首先,要从学知识、强素质,学规章、守制度抓起,准确理解各项法规制度的内在含义,增强遵守法规制度的自觉性;其次,要“严”字当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按管理制度办事,按操作规程做,按技术规范管,坚决处理有章不循、执章不严、违章不究和违章介定不清的问题;再次,要狠抓安全制度的落实,切实做到制度全覆盖,管理无漏洞,这样才能保证油库的安全最大化。

3.4加强油库安全文化建设

“短期安全靠管理、中期安全靠制度、长期安全靠文化”。油库安全文化是关于安全工作的意识、观念、态度、知识、能力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总和,体现一个单位所有成员共有的安全价值体系、安全行为准则及安全氛围,是油库建设和管理经验智慧的结晶。因此,油库既要优化人际环境,创造团结奋进、健康纯洁的氛围,又要优化文化娱乐环境,创造丰富多彩、催人奋进的氛围,更要优化安全工作环境,创造以人为本、精细管理的氛围,使员工切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安心本职作奉献,为油库建设营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外部环境,推动油库安全管理工作持之以恒。

结论:油库的安全关系着国防安全,具有较深的政治影响,管理中稍微疏忽就有可能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危害。因此,油库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油库安全生产不但对设备、环境的本质安全提出了严格要求,而且对油库负责人、各级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特别是直接介入生产工艺运行的操作人员的行为安全要求更为具体和严格。在生产管理上,必须落实“安全第一”的原则,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去做,加强各种预防措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油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郭继坤 王丰主编.油库安全管理.第1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

【2】石新 王丰编著.油库安全管理基础.第1版.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5

【3】张战国.“软硬”并举提高油库安全管理水平.石油库加油站,2002;11(3)

【4】李昂.从人的安全意识及行为角度谈油库安全管理.广东化工,2012;39(10)

【5】庄云鹏 吴家锋 李献.后方油库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物流科技,2011;9

油库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成品油;运输;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加强成品油运输管理的意义

成品油销售企业重视、加强与优化运输管理,对于降低成品油的运输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市场份额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品油销售企业在面临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变幻莫测的客观环境,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和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的激烈竞争情况下,盈利难度与压力越来越大,经营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因此,通过分析国内成品油销售企业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优化整合运输系统,建立一个以信息为核心,以安全、高效、快速、便捷的现代化运输系统越来越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二、成品油运输管理的危险因素分析

成品油与普通货物相比其性质特殊,具有易爆、易燃、毒害、腐蚀等特性,在运输、加油作业过程中危险性强,发生的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毁损,并带来严重的社会影响,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是防止各类事故发生关键。

安全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检查来预防设备故障的发生,减少人员失误,使成品油运输安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通常管理上的危险性来自于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组织者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如驾驶员安全意识不高,对驾驶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够,危险、危害估计不足,带病驾驶,疲劳驾驶等;无设备管理制度或不够完善,油罐车车辆检修,检查执行不够严格,造成车辆技术状况不达标,设备失灵,从而造成交通、安全等事故;管理决策失误,导致送油车辆、路线、送油时间选择错误或选择不合理;对驾驶员、押运员培训不足,导致发生突发事故时,对事故的应急处理不当,造成事故危害的扩大;管理人员强行违章指挥导致油品的装卸等引发事故;对危险品货物运输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足,导致非法运输等。

三、成品油运输管理的现状

从成品油销售企业当前成品油经营管理模式及运输模式来看,通过加油站零售是主导模式。因此成品油运输是成品油油库、加油站的一个庞大、复杂的运输网络。其节点主要包括油库和加油站。一是油库布局合理,因此油库的布局是消费需求和经济流向等科学决策下的结果。二是加油站布局合理。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销售企业的基层网点,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成品油销售的成本和利润。许多加油站的建设是经过对加油站附近的车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对正在运行的加油站进行实地监测从而获得预测基数进行可行性评价。

四、成品油运输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在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如果能够全面提高成品油运输人员的素质,将会很大程度上提升小油罐车运输、装卸、加油等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从事成品油运输的人员主要有:驾驶员、押运员、业务管理人员等,其中驾驶员、押运员贯穿整个生产过程,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按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6第八条规定: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取得相应的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方可上岗作业,因此,根据这一规定,成品油运输应把好从业人员上岗证这一关,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对其从业资格进行审核,对从业人员统一进行培训,当获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做到人人持证上岗;其次提高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有较强的培训知识接受能力,这也就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再次提高从业人员资历的要求,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尤其是驾驶人员,一定要认真仔细地审核,宁缺毋滥。

(三)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做到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安全知识学习、法律法规学习、方针政策学习、安全技术法规学习、技术标准学习、油品运输、装卸作业流程、操作规范以及防护措施;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以及一般故障排除技能的学习等。同时对于管理人员还要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做到正确并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学习各种安全生产知识及管理经验、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及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提高自己的科学管理素质。

(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宣传,做好监督检查工作,避免从业人员对油品性质以及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而酿成重大事故,组织相关从业人员观看重大事故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分析事故发生原因以及事故发生后如何进行自救,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减少事故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心,要求相关人员做到饮酒不工作、带病不工作、疲劳不工作,管理部门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从而减少因操作失误发生事故的几率。

(五)建立健全规章管理制度及其保障体系。加强成品油公路运输的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以追求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不损害人身健康、不破坏环境为目标。一是加强规章制度管理。成品油运输管理制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是衡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对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是对成品油运输的有关各项操作和管理工作作出标准性的要求,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降低人工成本,切实有效地保油品油品运输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如果没有各项规章管理制度,就会出现随意干的情况,各项工作,就不可能进入正常的管理状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是操作和作业行为准则,只有严格执行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才能在成品油运输过程中少走弯路,切实有效地提高运行效率。二是加强规章管理制度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和加强成品油运输的日常检查,建立自查、定期检查和抽查的管理制度,驾驶员、押运员等必须做好出车前检查、行车中检查、回场后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三是建立规章管理制度的考核机制。建立考核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没有考核的压力,规章管理制度管理工作也就失去了意义,成品油运输的各项管理工作不可能走入正规,也就无法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检查、考核机制是维护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的有效手段,能够保证各项规章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还要制度详细的考核结果的奖惩办法。

风险管理是成品油运输配送安全运输的关键,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运输配送工作,必须做到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建立各类风险事前预防措施,把各类危险因素消灭在事前,必须要有回避风险、控制风险的管控能力,西北公司通过对运输风险风险的管控,实现了各级管理者与驾驶员风险共同辨识、责任共同承担、过程受控管理的管理方式,将人、车、管理和环境等环节的风险要素纳入统一管理。今后,将对成品油运输各个过程面临的风险做进一步的研究,主要风险识别也要进一步重点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

油库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层油库 档案资料 科学管理

石油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石油库则是收发和储存原油的商品基地,处在石油工业的基础地位。随着油库的发展,其安全科学管理工作也需要加强,其中档案资料的管理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所谓油库档案资料,是指油库从建造到生产再到销售整个过程中所使用的施工基建材料和设备技术材料的记录、单位人事的变动以及其他经营管理、企业管理等诸多工作的作业经过整理归档后所形成的资料记录,是对油库各项作业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真实历史再现。油库档案资料是油库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对促进各种规章制度落实,有效防止事故发生,加强规范管理等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科学、安全合理地管理好石油库档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理性认识油库档案管理工作

油库各项作业活动档案记录是各种作业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记录和登记,它不是“干事”,也不能代替 “干事”,更不可能改变“干事”的结果。因此,从表面上看,与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其他工作相比,似乎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但从理性上作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就会发现在油库的日常管理中,油库档案管理对管理工作规律的认识、油库的长期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油库档案是各种作业活动的真实历史再现,是事后分析问题、查找原因的第一手资料和原始凭证。基层油库诸多工作,如生产经营中一些基本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审批;企业管理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相关政策、规定文件的制定和印发;人事调动过程中员工在职离职,员工培训取证,奖励处罚材料以及职务晋级等等各项工作,常常都需要查阅相关档案,以档案为主要依据来判定“是非”。

其次,利用油库档案,有利于我们总结生产经营规律,指导将来的工作。油库档案记录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能够通过对记录在案的资料的分析和研究,使人们总结油库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从而更好的指导将来的各项工作,最大程度上服务于油库管理正规化建设。

2 目前油库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

尽管档案管理工作在油库日常运营和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人们主观上的忽视和一些客观原因,依然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对油库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主观重视不够。油库领导注意力多集中在涉及到收发输转,设备修理及维护保养,基础工程再建维修等所谓的重大的项目上,错误地认为只要在实际操作中不出现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完成好本职任务就万事大吉了,至于档案记录填写工作无关大局,甚至有的领导个人就把“记录”当作一种负担和累赘,当然不会对下面人员的实际操作起到良好的指导和监察作用。操作人员则是应付为多,书写不规范、马马虎虎,档案存放异常混乱、问题百出。

其次,档案管理主体不明确,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主体不明造成职务不明,从而相关责任人也不明,管理混乱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某些地方,石油库档案就连谁为主管的问题亦不甚明了,一旦出现重大问题,往往找不到直接负责人,从而使事情大事化小、不了了之。石油库档案的保存不仅仅是油库自身的事情,而必须更重视自身保存,注重档案的上下级街接,各部门使用完之后应及时向综合档案室移交,避免使档案资料随时暴露在散乱、丢失的危险之中。档案材料收集不及时、不齐全的问题也大量存在,只有在油库新建或扩建时才会注意档案资料的收集,而设备的更新等技术资料、人员的调动等人事档案资料都是随时变化的,应及时加以记录。有些油库平时忽略这些问题,当上级检查时突击一次性补全资料加以应付,导致油库档案资料不齐全、不配套,大大降低了档案的使用效能。

再次,缺乏有效的责任监督机制,检查工作不力。认识不到位导致管理不到位,监督检查亦不到位。一些单位虽然建有专门的档案室并配备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但由于缺乏日常的监督考核,管理责任制度没有确实落实到位,因此在档案记录和管理过程中形式主义严重,“无异常情况”成为一些巡检记录的常见用词。这些偷工减料的记载严重影响了档案功能的发挥,单单成为应付检查的工具。

3 加强档案管理基础工作,安全生产不容忽视

对于石油库档案的合理科学管理,根据实际调查和工作经验,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逐一列出,以供参考:

首先,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做到有规可依。切实完善《油库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基础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部门根据规章制度,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制度,在档案记录、收集归档和整理装订中存在的问题都要依章处理,严格问责相关人员。

其次,分类管理,及时备份。档案资料数量较大,查阅困难。因此要对资料进行明确的分类编号,各种资料按类分柜存放,有必要时还应印制目录索引、装盒资料目录等,各种信息一目了然,便于人们查阅资料,使查找工作更方便、更快捷。另外,对于一些有重要价值的档案资料,要特别注意保护,有些资料由于时间长久,字迹模糊或案簿破损,要及时对它们进行翻印或扫描,并注明整理日期,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必备后人检阅。

再次,严格档案资料借阅手续。一般查阅应在档案室进行,如有特殊需要资料借阅,应严格履行借阅手续,出示部门领导签字的审批单,在管理人员处进行登记并限期归还。管理人员定期进行整理检查,催促没有按期归还的资料借阅人及时归还,必要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处罚。有遗失的资料应想办法进行及时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