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的基本特征:
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基础会计;教学;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200-01
一、立足教材进行了基础性理论教学
教材是老师教学的根本依据,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教导,让学生会计基础性知识有基本的理解,对以后更深入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的教学中,让学生对实物资产的两种盘存制度: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含义、优缺点有了基本理解。使学生初步掌握实物资产二种盘存制度不同之处如:永续盘存制既登记增加数又登记减少数,能随时查出余额,有利于加强管理,但会计核算工作量大。实地盘存制只登记增加不登记减少数,期未通过实地盘点的实存数额倒挤出本期的减少数,核算工作量简单,但手续不严密,不利于管理。
二、由浅入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也深化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
会计理论知识专业性较强,学习相对比较枯燥,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成了在教学中的一大课题。在这么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课堂上用一部分时间由学生自行组织讨论,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达到我们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生基本理解了两种盘存制度的优缺点后,我让学生自主组织讨论“若你是企业管理者,你要采用哪一种盘存制度?”。经过几分钟的自由讨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应采用永续盘存制。对于这个结果,我提了一个问题“若是你开小商品批发店?”。我们能把每次销售都在账面上体现出来?有没必要呢?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讨论认为 “能,但成本太大。”“那怎么办?”我说。学生答说“采用实地盘存制,以存定耗”。通过这次组织讨论,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了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这两种盘存制度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通过学生的参与,改变会计教学的单调性,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也减轻我们老师的教学压力,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三、注意细节,对于相互之相有关联的会计知识点,采用比较分析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对比找出关联知识点的相同点、不同点,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中职教育所面对的大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积极性并不是很好。所以我们不能象教普高学生那样,对学生学习只要稍微点拨一下,学生就自觉的去复习理解并想方设法去掌握。这就要求我们中职老师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精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使我们的教学通俗易懂,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例如对于实物资产的两种盘存制度,我们教材只介绍了它们的含义、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二者之间联系、区别并没有说明。这些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
相同点:二者均是实物资产的盘存制度,都需要在期未通过实地盘点查出实物资产实有数。
不同点:①账面记录方法不同:永续盘存制既要登记增加数也要登记减少数,实地盘存制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②减少数确定方法不同:永续盘存制直接根据账面记录确定减少数,实地盘存制只能在期未通过实地盘点倒挤出本期减少数。③财产清查目的不同:永续盘存制是为了查明账实是否相符,实地盘存制是为确定期未结存数,从而倒挤出本期减少数。④适用范围不同:永续盘存制适用范围广,实地盘存制适用于品种多、价值低、交易频繁的单位。
当然学生若是认真分析,也可以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这只是对部分优秀的学生来说是可以做到,但大部分中职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事。这时我们老师通过对两种盘存制度比较分析,找出二者之间异同点,就可以加深了学生对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的理解和掌握,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我们教学的目的。
四、举例分析,通过数字说话,使会计教学中一些较难理解知识、概念通俗化,让学生易于掌握和理解,并且使他们记忆更深刻
例如对两种盘存制度教学在前面我们通过对概念、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使学生对这两种盘存制度基本上可以掌握,但毕竟都是从理论上分析不够直观,学生听以后也容易忘记。这时若通过例题分析则可以达到不一样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当今经济市场环境,与过去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在传统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具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特点。在传统会计课程设置中,理论课所占的比例较大,而实践课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难以培养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企业财务部工作过程中就会出现由于财务基础知识不牢固,在工作中解决问题能力较差的情况,有的学生会出现无法快速适应企业财务工作环境。甚至会出现很难进入工作状态、难以胜任工作的情况。实践教学的课时不足,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实践锻炼机会。因此,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这是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二、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应用已经渗透到许多行业当中,传统的会计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会计人才培养必然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学生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首先,要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在企业财务部工作过程中,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较为牢固的财务基础知识,并能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其次,在工作过程中,除了具备财务会计工作相关的知识技能外。还要熟悉我国相关税收法律知识及经济法规知识,同时为适应现代企业信息化管理要学习网络知识及会计软件应用、维护等知识,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为企业创造价值,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再次,除了具备会计专业知识,了解相关经济法律法规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财务人员应有的诚实信用原则,由于国内外有关会计信息失真、制造虚假财务报表的现象时有发生,财务人员的诚实信用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应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企业的管理者能及时作出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
三、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1.教学改革
为突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50%课程为实训课程,学院提供会计实训实验室,包括会计工作中所需的记账凭证、账簿、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实训中心开展,模拟企业环境,按照会计岗位要求,进行实践应用。根据会计专业的岗位的特点制定课堂内容,将教学内容分成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单元。学生通过单元学习,能够把比较抽象难懂的会计基础知识,通过单项技能训练,灵活应用于实践当中,这样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校企合作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会计实践教学不能与现代企业发展现状相匹配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校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在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上突出实践教学和技能培训,积极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学校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财务记账公司以及大型超市等企业合作,企业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同时学校也为学生建立了很好的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应该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只有不断创新,适应当今市场发展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6)
【关键词】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社会实践
会计专业课在职业学校的会计教育专业教学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职业学校接受会计专业教育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会计操作经验和职业素养。职业学校的育人目的在于向社会输送具有良好会计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帮助学生在学有所成后更快的就业。对此职业学校应注重关于学生的社会实践学习。
一、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
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还存在着对会计实践性教学片面性的理解,致使目前的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以模拟实习为主。
2.实践教学环境
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需要,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
3.师资水平
职业学校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步入职业学校教学岗位后,教学任务繁重,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
4.实践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但针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会计课件制作上没有突破,课件内容完全来自教材,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案例。
二、会计实践教学中社会实践教学策略的作用
职业学校关于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工作之重在于开展关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学生在接受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的促进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在学习了会计基础理论知识并对会计知识体系有一定的掌握时,学生通过接受实践教学时,针对会计账目的相关操作,对账目的工作流程以及账目的相关概念有一定的加深记忆学习,关于会计实际操作的一些工作流程和职业素养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极大的锻炼和进步。从此可以看出会计社会实践教学在会计教育中的地位无可替代。目前关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随着每年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毕业和社会待业岗位之间不协调的严重形势致使如今关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上升。许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用人单位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为此职业学校应注重关于此类问题的现状,在职业学校开设相关会计课程充分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相关的会计操作技能,解决学生在应聘相关工作岗位时关于工作经验的问题,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三、目前职业学校中社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职业学校教学模式中,学校的教学模式主要针对学校相关专业的设置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体系。但是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起步较晚,没有较好的形成关于会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致使在教学活动和实践操作中的内容不相符合。还有部分学校盲目借鉴各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体系,并没有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的发展现状,也致使学校会计教育教学效率并不理想,没有达到教学目标。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力量不强,虽具有较强的理论的知识功底但缺乏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致使在开展会计教学活动中没有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相关专业技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但目前的师资队伍并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在开展实践教学中,模式单一化现象普遍,职业学校对学生的会计专业的实践操作集中在模拟做账或者在教室或微机室教学,与会计实践操作环境大有出入,致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不重视,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学校关于学生实习的投入不注重,没有建立的相应的实习基地,使得学生没有固定的实践实习场所。
四、关于职业学校中社会实践教学应用的对策
教学体系关乎着教学目的的实现,只有建立针对性的教学体系才有助于教学水平的上升。在建立针对性教学体系时要充分将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会计理论时也具有一定的会计操作技能。在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行教育,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在工作中的良好工作态度。强化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对师资队伍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职业学校应注重为教师拓展多种学习的渠道,让授课教师进修,加强师资队伍的实践专业性建设。也可以通过校外聘请相关会计行业经验丰富的老教授进行授课,解决师资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职业学校在教学体系中充分结合社会实践模式,改变以往的传统的在教室或者微机室授课的场所。学校要重视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建立人才实习培养基地,注重在实践中的教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教学目的。改变通过论文来决定学生学习好与坏的传统专业学习考核方式,转变为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成果考核,提升学生对实践操作的重视程度。综上所述,关于职业学校中的社会实践教学在会计授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有着课堂教学所不能及的优势,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会计实践操作的工作流程,加深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理解,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解决就业问题。因此职业学校应重视社会实践教学教学策略,推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晓艳.中等职业学校《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探索[J].西北职教,2009.
[2]刘慧敏.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跟岗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读写算,2013.
[3]夏叶红.职业学校会计专业项目教学模式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11.
[4]张林杰.浅谈职业学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的途径[J].现代企业教育,2016.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社会科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两个重要支柱,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学生知行脱节。因此,在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契合点,构建与理论教学协调一致、有机结合的创新性、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践教学模式,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高等职业(以下简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注重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的人才应该是高技能人才,这在目前已经成为共识,对会计专业来说尤其如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以“理论够用,实践为重”作为培养学生的理念,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一、高职会计专业的教育定位
高职教育具有应用性、技能性、适用性等特点,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会计技能人才,而非高级会计专业人才。当前高职会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重复性大,缺乏合理的结构,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与专业技能的提升,职业教育应该更强调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和一些实用性强的技能的掌握。当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培养面向中小企业、行政单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能应用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毕业后能很快胜任会计相关岗位工作,达到初级会计职称应具有的知识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的特点体现在:第一,突出岗位教学,体现高职特色。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应用性”,也就是高职毕业的学生,应该能立即会做具体的会计工作,不再需要或者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失去了高职教育的意义,也就没有发挥出高职教育的特点。第二,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应当是专才而不是通才。高职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自学意识相对较差,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畏难情绪,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限,不能对他们寄予过高期望,试图让其成为一个通才。我们的培养目标只能是一般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和技能,而不是会计准则、数学、英语等都精通的、全面的高素质人才。第三,高职会计教育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要成为一个“初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一般来讲,中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会计员,那么高职会计教育的目标是“初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中级或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员”。这样会计教育才会有层次之分,也才能充分发挥各层次教育和人才的作用。高职会计教育的重点应将学习过程建立在源于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能力和个性,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岗位胜任能力。
二、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人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高职院校会计教学模式落后,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的要求。虽然近几年高职院校开始重视会计实践课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实践教学缺乏实战性。高职会计实践体系已初步建立,但高职会计实践作为模拟训练,具有一定的虚拟性――业务是假的、账本是假的、与相关部门的往来业务也是假的。由此很多因素被忽略了,业务流程也被简化了,这显然与企业实际的会计业务难以衔接。此外,学生到企业中实习时,由于会计工作的隐秘性和技术性,学生在企业中的实习往往难以开展。
(2)会计实践课时所占比例不高,考核方式不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在实验教学方面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弱,这种状况严重束缚了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比重偏少,也是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堂理论教学所占比例接近总教学量的2/3,实践教学比例较低。此外,考核方式不完善,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模式。
(3)实践教学方法落后,学生主体地位不明确。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会计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既要求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更注重他们对实际业务的操控能力,而这种实际操控能力来自于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感受和领悟,它依赖于“做中学”。它是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亲力亲为的切身感受,是学生对专业认知的必然阶段。在实践教学中,应由学生自己来设计“该怎样做”,他们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然而,目前学生的主体地位尚不明确,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这种现状迫切需要改变。
三、高职会计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是具有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与技能,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可将实践性教学按照“认知实习、模拟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四步设计并加以实施,才能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1)认知实习。老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财务部门进行参观,了解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岗位设置情况,明确各会计岗位的职责,通过观察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资料和观看会计业务操作流程,使学生对实际会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并鼓励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2)模拟实训。在校内实训室模拟环境下,以给定某个学习项目所涉及的经济业务的仿真原始凭证为基础,运用自己的职业判断能力确定相应业务的处理方法,此步骤教学在基于核心课程的专项能力培养阶段完成,使学生在仿真情景中学会综合分析和问题处理,并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在学习中砥砺真知、增长才干。模拟实训将会计理论教学与会计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利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对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通过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计算成本、利润和编制会计报表,熟悉会计循环过程和掌握会计核算基本技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实践的系统全面性,起到和社会实践相同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掌握具体会计准则的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生产实训。为了充实学生的理论水平,在完成会计实务课程学习后,到校外实习单位进行会计实习,根据实习单位所提供的项目资料,完成会计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生产实训还可以通过撰写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学生通过总结自己在学校获得的专业知识和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再回升到理论阶段去加以解决,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环境、真实条件下得到真实的业务技能训练,促使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并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有利于职业价值观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