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战争的古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宏观经济,股市发展,协整分析
一、前言
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与股票价格波动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经济研究中一个重要论题。国外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主要是由经济周期、货币供给、利率、通货膨胀率等经济变量所决定的。fama(1990)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收益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股票价格和实际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德米尔居斯·孔特和莱文(1996)等人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人均实际gdp较高的国家,其股票市场发展程度也较高。而harris (1997)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上述关系分别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发达国家中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但在发展中国家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弱。所以可以说,当股价波动与宏观经济因子变化存在协整关系时,说明股票市场趋于成熟,市场正向理性和有效的方向迈进;反之,如果二者不存在协整关系,可能预示市场依然不成熟,市场需要法律等外部环境对交易主体进行进一步规范。
在本文中,作者主要研究中国股市波动与宏观经济因素波动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以分析股票价格与宏观经济因子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因果关系的方向,为决策及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数据选取和样本空间的确定
为了提高建模和推断的准确性,本文选取1999-2005年的季度数据作为样本数据,有关数据均来自个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信息网,具体的变量选取如下:
(1)宏观经济方面的变量选择。我们决定选取人均名义季度gdp,人均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劳动力规模的扩张引起的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且实际值能消除物价波动的影响。另外我们对名义gdp通过官方公布的全国零售价格指数加以调整得出。
(2)股市发展方面的变量选择。上证指数和深圳指数均可以代表股市的大体发展趋势,但是为了方便,我们只选上证指数作为指标,它比深圳指数更加具有代表性,去每季度的值用shanghai表示。所以本文决定采用shanghai作为衡量股市发展的指标变量。
三、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
1、模型的选择。
1.1 单位根检验(unit root test)
检验单位根通常有3种方法。(1)df(adf)检验法(dickey-fuller,1979)、(2)crdw(cointegration regression dw)检验法(sargan-bhargava,1983)、(3)pp(或z)检验法(phillips,1987)。最常用的是df(adf)检验法,本文我们选取这种方法,以下简称为adf法。
1.2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
协整检验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engle-granger两步法,另外一种是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系统的极大似然估计检验方法。本文采用基于向量自回归(var)系统的极大似然估计检验方法。
1.3兰杰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
这是著名计量经济学家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夫格.兰杰于1969年提出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住要是针对两个平稳变量或者两个不平稳但是却有显著的协整关系的变量之间进行的一种因果检验,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可。
2 、实证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1999-2005年共28个季度值,估计到二者的相关性应该比较明显。我们将两组数据通过eviews3.0整理得出下面的结果: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0.475318
0.036067
13.17892
0.0000
y
0.564756
0.048716
11.59271
0.0000
r-squared
0.837896
mean dependent var
0.762596
adjusted r-squared
0.831661
s.d. dependent var
0.337964
s.e. of regression
0.13866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44786
sum squared resid
0.499916
schwarz criterion
-0.949629
log likelihood
16.62701
f-statistic
134.3910
durbin-watson stat
0.376733
prob(f-statistic)
0.000000
图表1
由上图可以看出:(1)r-squared=0.84,adjusted r-squared=0.83,且系数c=0.47大于0,那么可以断言两组数据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dw值为0.38,通过查取dw检验临界值表,结合判别规则可以断言:两组数据之间存在一阶正相关。
我们还对着两组数据进行了戈德菲尔德-夸特(goldfeld-quandt)检验,得到f=0.1582/0.0069=22.9,这个数值要远远大于f的临界值4.85( ),所以可以断定存在比较严重的异方差,为了消除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我们对人均gdp和shanghai分别取自然对数,并分别用lnagdp和lnshanghai表示。
注:在这里我们考虑到人均gdp和shanghai的数据去自然对数之后会小于零,这样会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不便,所以在计算lnagdp和lnshanghai时我们采取将原有数据全部扩大100倍,这样是不影响我们的实证结果的。
2.1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
利用eviews5.0进行adf检验,由于eviews5.0的功能强大,所以在滞后阶的考虑方面,我们选取了lag length中的automatic selection,最后得出的结果是
图表2lnagdp和 lnshanghai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量
afd统计值
临界值
临界值
dw值
lnagdp
水平值
-0.8204
-3.7529
-2.9981
2.04
一阶差分
-3.1713
-3.7529
-2.9981
2.00
lnshanghai
水平值
-1.1658
-3.6999
-2.9763
1.31
一阶差分
-3.4683
-3.7115
-2.9810
1.96
我们看到在临界值 的情况下,两者的水平值均大于临界值,不能拒绝时间序列具有单位根的假设,一阶差分的统计值是小于对应的临界值的,可以拒绝假设。我们可以判断lnagdp和lnshanghai的时间序列均是非平稳但却是一阶单整的,针对lnagdp和lnshanghai的时间序列数据非平稳这一情况,我们决定采取协整检验法,来验证两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2协整检验
我们利用eviews5.0里面的jehansen cointegration test,去验证两组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得出的结论有些令人不太满意。
图表3协整检验结果
trace
0.05
statistic
critical value
11.70419
15.49471
0.488755
3.841466
max-eigen
0.05
statistic
critical value
11.21544
14.26460
0.488755
3.841466
在 的情况下,0.4888小于3.8415,但是11.7042小于15.4947,11.2154小于14.2646,这说明我们无法拒绝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即lnagdp和lnshanghai之间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笔者尝试将1999-2005这28个季度的数据均分为两部分,并分别对其进行协整检验,得出的结论为:前14个的协整检验结果是lnagdp和lnshanghai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是后14个季度的协整检验结果是lnagdp和lnshanghai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2.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在这里我们结合上面协整分析的结果发现先将28季度间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已没有太大意义,原因在于两个变量之间并无显著的协整关系。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前14年和后14年,然后只对前14季度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前14个季度,股市发展较为显著得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并且经济的增长对股市的发展带动也极小。
图表四1999-2005年间格兰杰因果检验
原假设
f值
p值
结论
h1:股市发展不是宏观经济的原因
0.022
0.978
接受h1
h2:宏观经济不是股市发展的原因
3.232
0.092
拒绝h2
四、结论和建议
针对前面的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和政策方面的建议:
(一)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上证股指在特定时期与宏观经济因子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股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及水平,但是就整体而言,其与gdp之间联系较弱,所以它们仍不能充当我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这意味着我国股市目前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股市受到主力庄家操纵、行政干预、过度投机、信息不对称等不规范非经济因素的噪音干扰较大。
(二)中国股市的结构性矛盾是其不能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的症结。理论上,应先解决结构性矛盾,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资本市场。应放慢短期扩张速度并以结构性调整为主注重股市长期发展。政府应调整其对股票市场的功能定位,把政策着眼点放在流通股上,只有流通股才代表了中国股市真实有效的规模;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让国有股和法人股在流通中实现增值,提高股市流动性,扩大有效规模。
(三)政府监管部门应采用更多的市场化取向政策调控股票市场,减少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直接干预。在完备各种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股市中的制度创新,同时,完善和完备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制,增大违规者的违规成本,将投资者赔偿机制提上日程,并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形成社会化和制度化的监管。还有就是要提高券商及其他投资者的自律意识。
[参考文献]:
[1]englere,grangercwj.cointegrationanderrorcorrection:representation,estimationandtesting[j].econometics,1987,(55):251~276.
[2]特里.j.沃特沙姆,基思.帕拉莫尔.金融数量方法[m]陈工孟,陈守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09-218.
小学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初始阶段,在其中穿古诗词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语文基础,而且还可以通过古典诗词所蕴含的“美”,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语文,喜欢上古典诗词。现在古诗教学已经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认清这种潮流,积极进取,对小学课本中的古诗词进行深入剖析,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古诗词的意境美。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素材,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多个方面来进行古诗词的美育教学。笔者认为古诗词中最具欣赏价值的是古诗词的意境美,古诗是诗人将情与景交融之后的产物,所以诗词中作者往往会赋予感情,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就会被拟人化,光怪陆离或者空灵幽密。在进行授课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以使他们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了让学生对诗中的意境产生更深的理解,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教学。
例如,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种意境,可以组织学生去亲密接触大自然。杨柳飘摇、细雨霏霏,刚刚冒出芽儿的绿草被雨水沾湿,朦朦胧胧,显示出极淡的青绿色,再让学生吟这首诗,此情此景,仿佛与诗人所处的时空重合,不仅使学生对古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给他们带来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古诗中的情感美。古诗是诗人情感的表达,古人的诗中大多夹杂着个人的情感,而这情感的存在不仅没有影响到古诗的欣赏价值还升华了古诗的内涵。由于古诗距今都有较长的时间,所以,其使用的文字对现代人来说都较为生疏,对小学生来说就更是难以理解了。为了让学生领略到古诗中的情感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反复的诵读,首先要做到熟读,然后再对诗中情感进行剖析。学生在熟读时很容易就会对诗中的情感有一个大概的把握,反过来又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这是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美育的一个途径。
例如,在对杜甫的《绝句》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先叙述作者所处的时代,介绍此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对此诗的基本情感有一个把握。教师在进行背景介绍时要着重介绍杜甫报国为民的崇高理想和安史之乱所带来的严重危害,让学生明白杜甫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深切同情和报国无门的焦虑心情,这样就为在安史之乱平定后杜甫感情的喷薄做出了解释。安史之乱平定,战争消弭,作者回到成都草堂之后写下此篇,全诗一句一景,各臻其妙,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感情轻快明亮,写出了作者对战争结束的喜悦之情。但是,随着作者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和江船的出现,他的乡情被触动了。表面上写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仕途不达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全诗言景,却通篇是情,将一个一心为国为民却只能在家耕读的寂寥读书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教师通过向学生们分析此诗情感,让学生了解杜甫的内心世界,使学生明白杜甫崇高的情怀,最终号召学生向杜甫学习,关心疾苦,热爱国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的美育教学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领略古诗的语言美。诗歌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我国的古典诗词言简意赅、语言凝练,字字珠玑,显示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因而有“炼字”一说。要想感受到古诗的语言美,就要对诗人的炼字有所了解。
例如,在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就经过了作者的反复研究才得以选用。关于“敲”字的选用还有一则轶闻,贾岛因苦思“推”字与“敲”字孰优孰劣与韩愈的仪仗相撞,被押到韩愈面前,韩愈了解缘由后思考良久,说“敲”字更好。教师可在课上向学生讲述这则故事,既加深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告诉学生炼字不易,佳句难得。
我国的山水文学比较发达,吟咏祖国山川美景的诗为后人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中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例如苏轼的就是一首有名的写景诗,描写出了西湖刚晴又雨时富有魅力的美景,杜牧的《山行》,就描写了深秋季节山中枫叶一片火红,顺着一条曲折的小路上得山来停步不前,是因为留恋着这美丽的枫林景色,画面鲜明优美;杨万里的《小池》一诗,就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具有无限生命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情趣的生动画面。诗人描摹物态时也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我们要从中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他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庐山香炉峰的峭拔雄伟,在阳光下的紫气蒸腾、烟雾缭绕、气势壮观的景象以及瀑布从山顶直泻而下、一落千丈的磅大气势,栩栩如生地再现于读者眼前。贺知章的中的“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比喻多么新颖,想象多么奇特!“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赞美了大自然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景象。
二、从送别诗中体会朋友情
珍视朋友亲情,是我国传统思想里的一种认识。古诗中所反映的浓郁的友情,乃是一份可贵的精神财富。关于友情的抒写,多为送别之作。但同为送别诗,表达惜别之情的方式却有微妙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仔细去领悟。例如,高适的《别董大》一诗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北风吹雁,长云暗日”,在高适的眼里似乎没有半点离愁之感,他反而劝董大不必担心今后再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不赏识像你这样的优秀人物呢?既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深厚情意,也是他对朋友品格才能的高度赞赏,对友人的未来的衷心祝福!还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细雨霏霏,杨柳依依,在送别的宴席上,诗人劝好友多饮几杯,因为从渭城西行出了阳关,再不会遇到熟识的知心朋友了,何况此行的目的地,是比阳关更远的安西呢?字面上看似乎是在劝酒,实际上却是衷心祝愿好友,在遥远而陌生的地方多多保重,一切平安。教学时,品味这两首诗的细微差别,我们也就领悟到了它们的异曲同工之妙。
三、从边塞诗中体会爱国情
诗人忠于祖国的一腔爱国之情往往在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中流露出来。这在一些边塞诗中表现尤为明显。例如曹植的《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祖国,在沙场上这种英勇战斗,不惜献身的爱国之情溢于诗中: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我们要抓住“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场面描写,让学生领悟.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的铠甲,而无数次的战斗,敌人的矛戈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他们“不破楼兰终不还”,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还有王昌龄的《出塞》一诗,前两句描写了皎洁的明月,雄伟的边关。既引起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反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名将李广比喻唐代出征戍边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这些正体现了将士们崇高的爱国之情。
四、从言志诗中体会人格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整合运用;实际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整合信息技术从而让其能够更好的发挥价值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比较强,但是对学生的影响确是最大的。只有打好根基才能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真正的发展空间。而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比如学校资源问题、学生个人问题等,小学语文教学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其教育价值。所以整合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教学探索新的出路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怎么做却还需要我们仔细摸索。在此,笔者主要就自身实践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一、利用信息技术助力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价值更大,这主要是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还不能比较好的控制自己。外部因素对小学生的影响仍然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教学情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就显得极为重要。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同样会结合教学情境进行教学,但是却并没有有效的整合信息技术,所以也没能够真正的发挥信息技术的价值。科学的整合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能够更好的体现教育的价值。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往往能够取得更加好的效果。这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将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的灵活,以视频和音频的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其中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理解效率。举个例子来讲,在教学古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古诗描写的内容,比如送别类型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展现故事的细节部分;而战争类型的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则可以用相关的影视资料进行教学,需要的话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相关的信息来辅助教学。比如一般有关战争的古诗都有一定的背景环境,对背景环境的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
二、利用信息技术充实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了解更多的知识,看到更多的风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扩充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看到更多、更加不一样的世界。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一直在努力的往这方面努力,但是实事求是的来说,其效果并不理想。而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能够帮助教师在第一时间寻找到需要的资源,其高效性和快捷性能够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巨大的帮助。比如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影片给学生看,也可以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寻找一些有意思的课外知识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同时一些有趣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课堂教学。
三、给学生模仿对象
信息技术的利用可以将视频、音频等内容引导到课堂教学中,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让学生欣赏到最具有艺术效果、最正宗的朗读,所以在进行文本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这些内容,然后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感受并且尝试模仿,这比枯燥的理论教学和教师有时候不完美的示范高效很多,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是现代文明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社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体现出的思维方式更加的灵活和高效,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成熟产生重大的影响,让学生在小学时期就接触信息技术并且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的运用信息技术,这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的灵活,帮助学生成长成为一个更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而且小学时期学生年纪比较小,这时候的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毫无疑问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力也是最大的。所以将信息技术整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小学语文发展和寻求新的出路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语文教学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必然要尝试和探索的,希望教师们能够努力尝试、永远探索,在实践中找到最合适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真正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2015年高考已经结束,这也是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之后的首次高考。今年的高考秉持怎样的改革思路?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介绍: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改革大幕徐徐拉开。如果说2014年的改革主要是“拿图纸,出方案”,那么2015年则是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抓施工,见成效”。《实施意见》中要求高考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015年的高考语文通过试卷设计和能力架构,落实了改革要求;通过素材选择和精心设题,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自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依法治国的认识,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特点一:突出立德树人导向
姜钢介绍,语文是与社会现实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2015年高考语文进一步突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语文的教育功能。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为了选拔热爱母语、学识扎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高考语文试题材料一向注重选取渗透核心价值观的人物事迹、新闻事件和文学作品。今年是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无数中华儿女曾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全国二卷传记阅读《将军赋采薇》,以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的传记材料为阅读文本,不仅适合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全国二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来护儿的重义轻财,全国一卷小说阅读材料中马兰花的诚信友善,以及福建卷语用题材料中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形象等,无不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蕴含依法治国理念 依法治国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也是当今时代主题。语文虽然不同于政治,但在试题中蕴含依法治国,为将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全国一卷作文题“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时接电话”,语用题涉及《食品安全法》,湖北卷文言文阅读谈“廉吏自古难之”的廉政话题,重庆卷语用题《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内容,都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思考和感悟,无疑有助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语文重要组成部分的古诗文经典已融入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高考语文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素养的考查力度。全国卷在古诗文阅读中,既有分析概括、翻译、古诗词鉴赏等传统题型,又有断句、文化素养以及在具体情境中默写名篇名句等新题型。现代文阅读也注意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如全国二卷小说阅读材料《塾师老汪》中对“有朋自远方来”的解释,全国二卷传记阅读中戴安澜借诸葛亮、秦始皇事迹表达壮志的两首《远征》诗等,不仅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更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尤能启人心智。同时,四川卷《两汉经学》、安徽卷《中国经典》、湖北卷《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山东卷《四堡雕版》、重庆卷《传统技艺》等试题,无不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意义,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凸显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炎黄子孙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在高考命题中凸显创新能力,不仅符合高校人才选拔的核心要求,也是语文时代性、工具性的重要体现。全国二卷作文中以施一公教授为原型的科学家大李、全国一卷传记阅读中朱东润在传记文学创作上不愿“穿新鞋走老路”、湖南卷屈原《离骚》和《九章算术》“割圆术”的教益和启示、浙江卷汪曾祺刻画“捡烂纸的老头”的用意等,无不有助于引导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鼓励创业创新正能量。
特点二:体现考试内容改革方向
语文命题组专家介绍,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高度统一,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知识文化的工具,掌握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工具,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方法。高考语文无疑应突出阅读与表达核心素养,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借助语言与思维工具、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基础性 语文既是思维工具,又是表达工具,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又体现了语文为其他学科提供支撑的基础功能。在阅读方面,试题设计积极反映时代要求,除了考查学生在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理解文本、筛选信息、鉴赏评价等精读能力外,也增加了对快速阅读能力的考查。例如,北京卷以三段彼此关联又相对独立的阅读材料开篇,内容是关于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的,每篇均千字左右,大幅度突破了以往社科类文章1100字左右的文字量,要求考生在快速浏览中筛选每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并回答问题。这些设计,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拓宽了对阅读能力这一基本能力考查的视野。在表达方面,试题的设计使考生既有表达的欲望,又有要表达得准确、流畅、清晰的自觉追求。全国卷和分省卷的语言表达试题都既有传统的对词语使用准确与否、语句表达正确与否、语篇中上下文衔接恰当与否的考查,也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上海卷要求为小说《雪天》续写情节的补写题、湖北卷“天鹅戏水”图文转换题以及作文等表达能力的考查,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性作用。
突出综合性 高考语文试题选择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的试题材料,如全国一卷“电商网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带一路”、全国二卷“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安徽卷“亚投行”、天津卷作文“范儿”等材料的内容,考查学生调动获取文字信息、独立思考材料内容、客观评价作品特征、准确表达思考感悟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现实,领会理解试题背后的深层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沟通书本、课堂和学校内外的联系,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能激发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运用已有知识思考、解决身边问题,体现出高考语文综合性的特点。
着重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高考语文拓宽了命题视野,注重引导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深度探究。尤其是作文,如上海的“坚硬、柔软与和谐”、江苏的“智慧与经验、能力、素养”、广东的“人与自然”、浙江的“人品与文品”,都着眼于对思辨能力的考查,避免宿构套作,引导深度的观察与思考。全国二卷论述类文本阅读《艺术是什么》,就原文中“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能否推演出“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江苏卷阅读题《罗丹的雕刻》引发罗丹创作对雕刻创新的根本性变革等试题内容,都需要考生有较高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查。
特点三:探索创新试题设计
语文命题组专家介绍:创新试题设计是实现考试内容改革的必要手段。为了更好地落实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今年高考语文学科守正创新,积极调整,探索试题创新设计,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语用题注重创新 已经进入大数据、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今天,文字之外,从图片、表格、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成了阅读“新常态”。而图表阅读题、图文转换题为考查阅读和表达能力开辟了一条新通道。全国二卷语用题“联合我们的力量”展示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鸽子由多国旗帜巧妙构成,学生要根据图形内容要素简明流畅地写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的寓意。此外,还能在作答的过程中,感受到该图暗合今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背景。其他如全国一卷“保护水环境”、江苏卷“中国文化遗产”等标志性图形,重庆卷“儿童在不同场地的时间分配”示意图、湖北卷“南水北调”路线图、浙江卷本省与全国阅读情况比较图等,都在阅读文本选择的多样化上作了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