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天地人

天地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天地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天地人范文第1篇

地上的人,想成仙。

天上的仙,想成人。

人间的爱,无处不在。

为何-想成仙呢?

天上的乐趣,无处不在。

为何-想成人呢?

天地人范文第2篇

领导学大师沃伦·班尼斯曾说:“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从他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得知,领导力的抽象性绝对不亚于“美”这个词汇,而它所蕴含的意义与张力也是可以与“美”相比的。那么在中国哲学的阐释中,领导力一词如何诠释呢?在百家文化融汇之处的东方,我们可以用四个字,那就是:天、地、人、和。

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有:道、太一、大自然、天然宇宙之意。在国学文化中我们也可理解为:天数。而中国人相信无论是人的发展还是事的进程,都要遵循天道,按照世间事物的发展规律逐一进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而人不管是自身还是作为管理者都可以通过对“天数”的掌控,统揽全局驾驭未来。

姓名学中根据《周易》形成五格,而五格当中便有一格称之为“地格”。地格代表地利、地域、地理环境、同事、下属、配偶等。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与地相对应的则是人的“命数”。一个人的成长就像植物一般,生长的地方就是成就他之处。所以环境是影响命数的原因之一。有的人可以逆境生长,有的人则是沃土优生。《孙子兵法》常言:“天时、地利”在一个人出生之时,父辈为下一代所打造的、家族为新一辈人所积攒的“地利”,也就是成长环境,是一个人长远发展的不可或缺。所以,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家庭的成长环境就会影响他的行事风格。

人生在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由此我们便可了解到“人”应对的则是:运数。“运”有循序移动之意。每个人周围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脉、所营造的氛围都会影响这个人的运数。一撇一捺两个独立的个体,构成了一个“人”字,“人”的象形构成完美地诠释了人的生命的意义所在。人本就是群居动物,相互支撑、相互帮助方能存活。所谓“一人成木,二人成林,三人成森林”其实无论是个人的发展还是企业的发展都是相通的,只要掌握了广泛的人脉、那么未来的运数则彰显平稳和谐之象。

天地人范文第3篇

1、“三才者天地人”的意思是:所谓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者。

2、这句话虽然出自《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但要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要了解另一本中国传统经典《易经》。“三才”是《易经》中最基本的知识。《易传·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易经中认为,这三才中,每才均对应两种状态,分别是天对应阴阳、地对应刚柔、人对应仁义,共六态。只要这三才六态某一状态发生了变化,便会引发其他连串反应,故而可以据此为基础,演变八卦,这也是八卦中每卦的有三到六画的缘故。

3、所谓“三才者天地人”,把人与天地并立,实际上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如果要简单而积极地理解,也可以说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来源:文章屋网 )

天地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奥运会开幕式 有意味的形式 天地人神 和谐共存

2008奥运会是一个国际性的盛会,而开幕式这个开门红可谓好评如潮。“给中国十六天,还世界五千年”。这举世无双、流光异彩的五千年震惊了国人、闪亮了世界。整场开幕式的表演最大特征是“人”变的克制,远离现代人的喧嚣和苍白的狂欢,只有静穆的心灵带着我们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一次幻象之旅,精彩再现和演绎了天地人神和谐共存的盛景。

一、存在物以影像修辞手法所指出的“和”意味

开幕式中晶莹剔透、气势恢宏的艺术表演何以被称为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贝尔认为“这种意味形式运用了艺术中的线条、色彩并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情感”,“每一件艺术品唤起的审美情感都是独特的……所有的人从艺术中所感受到的感情都是属于同一类的……是审美情感”。可见“有意味的形式”视事物本身为目的,作为终极实在是“隐藏在事物表象后面的并赋予不同事物以不同意味的某种东西”,同时意味应当与人类长期社会实践中所沉淀的心理结构相通。张导深谙其中之道,懂得靠什么来打动亿万不同国界的观众。不是一味地追求灯光色彩、音响质地、场景布局,更是集中在克罗齐《美学原理》中提到艺术“创造引起读者审美再创造的刺激物”。这种刺激物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若要形式变得有意味则要找寻具有浓厚影像意味和代表性的存在物,并对影像进行象征、隐喻、寓言等一系列的修辞运用,最终让主体一步步加深审美情感的体验最终获得理想的审美趣味。歌德曾在《格言与感想》中提到:“象征是现象改造成了一种观念,观念又变成意向,促使观众在意象中无限地活动着,并且不可捉摸”。本雅明也在寓言理论中阐释:“寓言作为一种边缘文体,需要通过具体……折射出普遍的意义”。具体到开幕式中,最具代表性贯穿整个晚会的影像存在物是一幅长达70米的巨幅画卷。伴随节目开始,流水击暖的画面上依次呈现出岩画、陶瓷、青铜器等以及后面的茶叶、陶瓷……这个充斥整个观众视觉的画卷作为舞台信息的唯一承担者栖息隐藏在中国五千年文明长河中,将历时发生的故事进行共时化变形,把不同时空的事件同时显现在一个几乎静止的画卷中,试图给时间赋予视觉和直观上的形体,形成一种延宕,拟造出时间之外的时间,召唤起观众强烈的审美期待视野。这些艺术符号不是一种纯客观直白的背景描述也不是以意识形态为指导的强化象征处理,更多是一种必然使然的结果。观众在感受强烈视觉冲击时,体验到一种灿烂文明的和谐,生命力的和谐,在这种和谐的张力中是一种磅礴的人生抒写和人性激情。除此之外,昭示光阴义理的日晷、茵氳的祥云图案、京剧表演的木偶、轻盈隽美的飞天、带着原始图腾崇拜的龙柱……在影像艺术技巧手法的运用下,各种存在物也在意味世界里诗意的进行“世界”和“大地”的交流……龙、祥云图案和飞天是人类展开对宇宙上苍的向往和探寻,把种种体验融合在乐舞中,这种原始崇拜和对大地神灵的敬畏,实现了人类内外在身心平衡与和谐。至于日晷的使用和四大发明的诞生则探讨社会实践中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精神义理由神转向人为中心,彰显出较为成熟的天地人神的观念。探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人生价值与人格理想。总之,上述具有浓烈符号意味的形式引领无数观众在美的王国里尽情放飞审美想象的翅膀,情感不断的感触幻化、最终实现对现实、文化、艺术的三重审美超越。做到人与大地神灵,人与自我的和谐。

二、艺术内聚力塑造的“一”形象蕴涵的“和”精神

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舞”也最能体现道家“天地有大美而无言”的风格。整场文艺表演,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最明显意味特征就是“一”这个鲜明艺术形象的塑造完全激发起观众的兴奋感。“一”这个“形”“神”交融的艺术形象,昭示出一种天地人神和谐共在的审美境况。开幕式中的舞蹈表演作为一种广场艺术,需要旺盛的人气。在动则几千,甚至上万人的表演中,无论是它的韵律、节奏还是整体视觉效果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井然有序磅礴抒写“一”的“人”。这里体现的逻辑正源于传统哲学中“以万治一”进而“以一治万”的思维理念。在开幕式仪式部分的“击缶而歌”中,演员排成一个地四方的矩阵,在视觉和高亢整一的缶声中,将我们从现实中很快抽离出来,进入艺术真实的远古时代。而潜藏在我们集体无意识中一代代遗传下来的“求一求同”的生存法则,一下子将所有观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在这种艺术力的感染下,人们超越了现实中的战争、利益、阶级、地位的差异,衍生万物众生平等、和谐、自由观。在“灿烂文明”的华章中,孔子三千弟子手持竹简高声吟诵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四海之内皆兄弟”缓缓步入场内,顿时一个优雅有序、古朴宏伟的场景呈现出来,以四方的形式布局在广场的东南西北方位。而场景中央魔幻出古代毕昇立体活字印刷体。活字印刷体是由演员控制表演。整个画面是凹凸起伏、不断变化,时而层峦叠嶂、时而水波滟潋。在无数流光溢彩的变换后突然奇迹般的幻化出一个“和”字。无论是仪式部分的击缶而歌、孔子三千弟子的列阵、活字印刷体的表演、后面章节海陆丝绸之路的再现演绎、挥舞翅膀的星光和平鸽、还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术……演员人数再多,场景再壮大,都不曾在任何一个时刻或者场景下被切割成一个个七零八落、气质难观的碎片,而是紧密的连接为一体。这里没有领舞,没有主角,只有一个整体在舞台上尽情的挥舞表达。虽然没有彰显的主体个人,但每个人又是充当着主体的地位,个体彼此间相得益彰,始终围绕“一”这个艺术形象的塑造。正是中国古典占主流地位的儒家“吾道一以贯之”道家“万物得一以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体现:也是贝尔认为的艺术内聚力:“当艺术家把他的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来构思的时候所激起的那种兴奋感的完全实现”。当形式与情感意象之间完全吻合时,才能产生由于“对形式的情感把握而产生的内心兴奋的自然表露”。而情感按照自己本身逻辑从大量无意味的东西中自动选择、删除并提炼出有意味的东西来。在这种涤除玄鉴的体验下,审美灵感不断闪现,审美感情也很容易激荡开来。

天地人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苗款;洪水神话;神话;雾;道教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8-0117-02

“款”主要指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为维护族群生产安全,抵御外来欺压势力,规范生活秩序,调解内部事务而进行的族群、村落内部及族群之间自发订立的一种公共约法,即款约,法学界称为习惯法。

朱辅的《溪蛮丛笑》曰:“彼此歃血誓约,缓急相援,名门款。”歃血为盟,在外来势力侵犯时约定互相支援,叫“门款”,后来发展为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家族及村寨之间的“款约”。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史有款塞之语,亦曰纳款,读者略之,盖未睹其事尔。款首誓词也,今人谓中心之事为款。蛮夷效顺,以其中心情实发其誓词,故曰款也”。

自上世纪80年代李廷贵教授《苗族“鼓社”调查报告》、《苗族“习惯法”概论》等文对苗族习惯法的法理秩序进行研究,将“议榔”立法、“理老”司法、“鼓社”执法作为苗族古代社会的三根支柱并对分别其内容进行探讨以来,后续研究者众多,成果也颇丰,研究对象主要延续以上三个支点。地域上主要集中在黔湘交界处的黔东南台江县、雷山县、湘西州。纵观对苗族习惯法的研究,基本上是从法文化或法律人类学角度进行探讨,极少有学者从民俗学(包含民间文学)角度进行探讨。本文拟对苗款中的“天地、人类起源款”及其反映的“雾”的哲学观与道教思想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城步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历史上为楚越相交之域,有“楚南极边”之称。东临新宁县,南接广西壮族白治区的资源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西邻绥宁县和怀化市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北毗武冈市。世居苗、汉、侗、瑶等民族。总人口25849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7万人,占总人口的56.87%。

苗族13954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3.98%。

一、苗款

(一)款组织

城步县境内发掘到的苗族款文来看,先后记录了湘桂苗疆八次合款的情况。合款目的包括合款结亲,军事联盟,讲款议款定款,对犯事者执行款规。讲款时间通常在每年的正月初十至二十,极少超过正月二十。合款一般选在较为宽阔的地带,当地人称为“款坪”。

款坪分款坪头和坪尾,坪头用来杀牛、敬酒祭祀,讲款议款、处置违规行为,坪尾用来准款准令,讲款完毕之后也是从坪尾散去。款坪的选址及定款规款约通常由氏族首领或寨老(当地人称家户长)或大苗公选定和起拟,再由参加款会的民众集体商议。寨老和家户长由氏族内部民主推选产生,充当本氏族的款首,这些人一般在氏族内部辈分、威望较高,为人正直,对违规行为也是由他们依款规进行主持处罚或调解,讲款议款时寨首或者头首们常拿雨伞,讲款过程中无论是撑伞还是收伞,寨首都要念咒语,一是祛邪收妖,二是保护自己。一般款又分为大款、小款,大款由不同姓氏、甚至是不同民族一起进行讲款议款,也称合款。小款则以峒为单位,在各自村落,各氏族独自进行的讲款活动,当地人把讲款称为“讲古”。小款一般在村寨寨头举行,先是唱“请词”迎请龙神和土地老人,然后自报村寨款众情况,打卦问验后方才进行议款讲款,处理违款约的行为,讲款结束后需唱“送词”恭送神灵各规其位并祈求保佑款众。

(二)天地、人类起源款

城步苗款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叙说的是这一地区的苗族族源及分支迁徙情况、祭祀活动、政权起源及机构设置、民族重大历史事件、乡规民约和民族交往以及日常生活琐事,涵盖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逐步问世的款本是城步苗族研究的活化石,是这一地区苗族社会历史生活的小百科。

苗款中有着丰富的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的记载。城步苗族先民每次款首聚会讲款都要在开场白“祭公爷”中请神灵先祖,包括混沌神、日神、月神、伏羲神农和历代先祖。歌颂他们开创人类社会历史的光辉事迹,树立款文的权威性,强调学古,遵守款规的重要性。这部分款文较好的保留了化生神话、洪水滔天神话,十二个太阳神话、记录了三次开天辟地,人类经历了上、中、下三元时期,三次从毁灭到再生的艰难过程。据款文讲述,人类产生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也就是上元时期。苗民认为是由鱼鳞变金鸡凤凰,金鸡孵化而来,四极崩是因为金鸡凤凰翅膀力量过大造成的。且看款文:

“上元鱼变化,变作金鸡凤凰身,金鸡抱(孵化的意思)出三天子,一个结二、二结三。一出,……金鸡打膀天动,凤凰晒翅四山崩”。

而人类产生后的第一次毁灭,因何而绝种,苗款中并无具体说明,只叙说了中元出身是因为“上元人断种”。在中元时期。更是有母有妻就是没有父亲。更重要的是款文提到炫王李帝、马王、张天师、李天师、锅须罗王等人物,且看款文:

“天气夫人做人种,炫王李帝管乾坤……张氏夫人生,李氏夫人生马王。置天,马王置地,锅须罗王置日月,头顶日月托上天……李天师有个打天锤,齐天大王齐不上,大王托上天……”。

下元时期及人类产生发展的第三个时期,也是人类最终产生的时期。且看款文:

“羲氏夫人生十二月,和氏夫人生十二日,十二日头十二月,晒死草木晒干河……姜妹心中气,姜良想一计,打死日头救凡间。一个打落东方甲乙木,二个打落南方丙丁火,……十个日月都打死,留落两个照凡间”。

这一时期参杂较为完整的“姜亮小妹传说”,内容与《山海经》中伏羲女娲兄妹造人神话传说大同小异。虽离奇,极具浪漫色彩,但足见城步苗族先民对天地、人类起源的独特看法。

二、天地、人类起源款中的思想观念

1.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苗民在与自然的交感和迁徙中,对天地起源,人类诞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天地起源观。苗族的宇宙观在城步苗族款文中也有所反映。存在与思维何为第一性?这一直是哲学界争论的基本问题。在城步苗民思想观念中,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天地起源款”中有这样的表述,“初初年间,漆空虚,上阳朝门月①间……上出门月月②立乾坤……天大只有一粒米,地大只有一鱼,只有鱼鳞灵变化,变作金鸡凤凰身,金鸡抱出三天子”。意思是说天地造成之前是像黑雾一样,雾麻麻的一片,那时雾麻麻的天里只有一粒米,地上也只有一条鱼,后来是鱼鳞化作金鸡凤凰,凤凰生蛋孕育三个。笔者认为,当地苗族将“雾”作为天地起源的唯一物质,是雾化生出鱼和天地万物,即世界的本质是雾。在、《苗族史诗》中都反复提到雾是最老的观点,如《苗族古歌》中的《天地起源》一节,以对答的方式表达了相似的观念,苗民追溯“哪个生最早?哪个算最老?”最后追溯到“云雾生最早,云雾算最老”③。

2.在分析款文内容时已提到,款文中保留比较多的神话传说。带有极其浓郁的道教思想。款文中的经历了三次开天辟地才最终创造了世界。为什么是三次开天辟地,而不是一次就完成或者三次以上完成?我们知道,道教“人法地、地法大、大法迈、道法自然”,崇尚“三清”,“三界”,“三观”,“四御”,“四天师”,“八仙”,形成天地人神鬼阶级分明,体系庞大的系统。无无独偶有,当地苗族款文讲述开天辟地神话,认为人类经历了上、中、下三元时期,三次从毁灭到再生的艰难过程。在款文中,玉帝、太上老君、张果老、太白仙人、张天师、李天师等道教仙人被屡屡提到,张天师和李天师帮修被踩断的天桥,太白仙人派遣金竹仙人给姜良小妹兄妹做媒。且看:“混沌三年生玉帝,混沌四年生老君……还是太白仙人来关心,把姜良小妹做人种,当他们两个结成双,太白仙人开金口,金竹大哥出一计,金妇桃郎做媒人”。足见款文中的道教思想之深。

关于苗族洪水神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闻一多的《伏羲考》,芮逸夫的《苗族的洪水故事与伏羌女娟的传说》,凌纯声等人的《湘西苗族调查报告》,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等论著早已搜集考证。本文中主要从洪水神话类型谈当地苗族的自然观及婚姻观。款文中保存的洪水之后兄妹结婚重新繁衍人类的故事,属洪水神话与兄妹婚的结合,即粘合型洪水神话,闻一多先生称之为“兄妹配偶型的洪水移民再造人类故事”。其中又包含了“人与雷公式”,“十兄弟式”,“东山老人与南山小妹式”。款文中先后讲述了雷公发洪水,姜良乘巨蟒到南天门击鼓奏请玉帝,状告雷公退洪水;姜良小妹在太白仙人的撮合下,二人经火烟定缘分结成夫妻,生下肉块,传三百六十姓;七兄弟恨雷公,捉雷公欲吃其肉,伏羲女娲救雷公,躲进葫芦,成婚传人类。且看款文:

一连三次凑天门,姜良手拿铜棍火,铜棍开花天鼓烂,一成铜棍太平年。兄弟恨雷公,逢着雷公天上走,左手上天捉雷公,右手上天捉雷婆……只得伏羲女娲有条份,先拿米饭养雷公雷婆……铁风铁雨,山崩地裂,伏羲女娲走进葫瓜里……(洪水过后)金妇桃郎做媒人,上把青天作证,下把地底做尺,……十日风流姜良计,十分愁死九分人,姜良小妹结成双。……三条月日上身(怀孕),九条月日解担(分娩),生下一块肉,无手无脚不成人,大莫仙人来破烂,破成三百六十四块,就是三百六十四姓,丢落凡间做人种……。

其中,“人与雷公式”,“十兄弟式”较大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神斗争,最后发洪水,只得兄妹成婚才能繁衍后代。在这里,雷公同时又是自然的代表,淳朴的反映了苗族先民试图摆脱自然界的威胁,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兄妹成婚,既是血缘婚的反映,又是繁衍人类的强烈表达。上文已叙述,当地苗族款文明文规定“同姓不结婚”,才有后来的“截鱼分家”,“破亲开路”,“结亲归路”。

三、结语

城步苗族款文作为氏族社会社会生活的产物,是对本民族生活的反映,实践的记录,历史与现实的表达,目的是保障本民族安全,维护社会治安和生产生活秩序。款文中保留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朴的反映了当地人将“雾”作为世界的本源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和道教思想,以及民族认同观。不管怎样,城步苗族款文作为民族的特质,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社会规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本论文得到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本文为《城步苗族款文探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ynuy201448。

注释:

①门月:据近两年考古发现,这是当地苗文,实际字符前一字与“门”相似,后一字符与“月”字无两横相似。中汉字字典并无此二字,当地儒林镇巫水河岸苗族文化走廊上刻有此字符。当地苗语汉译过来是“嗨冒”、“漠黑”即黑雾蒙蒙的意思。

②月:汉语词典中并无此字,实际字符与汉字“月”少一横相似。“门月月”当地苗语汉译过来是“雾麻麻”

③田兵.苗族古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7.

参考文献:

[1]朱辅(宋).溪蛮丛笑[M].钦定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

[2]银龙.城步苗款[M].长沙:岳麓书社,2004.

[3]《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城步苗族自治县概况[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4]田兵.苗族古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79.

[5]王显家.城步苗族、侗族款文述略[J].民族论坛,1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