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共建和谐家园

共建和谐家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共建和谐家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共建和谐家园

共建和谐家园范文第1篇

蒂皮平常没事时就和动物们玩。和鸵鸟共舞,她喜欢;和猴子荡秋千,她喜欢;和蛇比上树,她喜欢;和花豹赛跑,她喜欢。。。。。。她觉得最有趣,最刺激的是和飞鼠比“飞”。就是双手抓住树滕,像猿人泰山那样“飞”到对面,谁先到谁赢。

有一次,她在树上摘果子,准备让大家饱餐一顿,正在回去的路上,碰上了一群野狼,个个望着蒂皮流口水,一双双贪婪的眼睛让人看了就害怕,野狼慢慢缩小范围,蒂皮惊得一声大叫,她的动物朋友闻讯而来,看见这样的状况,恨不得把野狼千刀万剐。眼看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就要进行,蒂皮突然灵机一动,说:“今天大家都来看我,一起吃果子吧!”动物们你看我,我看你,好像明白了什么。就这样,蒂皮阻止了一场血腥大战。

既然动物与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能够和谐相处,难道人与人之间就不能和谐相处吗?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是说只要人们和睦相处,就什么困难也能克服。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做买卖的人途经武阳,不小心丢失了一件自己心爱的衣服,他走了几十里路才发觉,心中很着急,有人劝他说:“不要紧,我们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你回去找找,一定能找到。”那人听了半信半疑,心里想,这可能吗?但转而一想,找找也无妨。于是赶了回去,找到了那件失去的衣服。这是一个典故,真假虚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的社会风气,有这样的人际关系。

近段时间,我们大家都能在电视上看到这样一个广告:妈妈给孩子洗脚,让他先睡,然后自己去服伺老人。小孩没睡,看到了全部。于是给妈妈打了洗脚水的时候,将水洒了一地,同时也将浓浓的爱意抒发的淋漓尽致。这难道不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吗?

共建和谐家园范文第2篇

卫晓平 沁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

摘要:公共文化建设的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和谐文明的精神家园,必须强化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等载体建设,适应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为群众营造和谐文明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普及;和谐文明精神家园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

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作用。丰富人民精神

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文化需求,

改善文化民生,是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的重要方面。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公共文化是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

展并形成社会凝聚力的最基本的因素,是一个国家达到一定的经

济发展水平,应该相应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是

指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它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

提供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

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普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就是缩

小城乡和地区差距,不仅减少物质贫困。也减少精神贫困,建立

平等,互相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文化兴家园,

文明养精神,运动促健康,做有道德的人这也是保障整个国家和

社会可持续和谐发展并共享文明与进步,构建和谐文明精神家

园,就是要让老百姓在这个家园里和安居乐业中,可以得到文化

的滋养,并享受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追求

和谐的精神风貌,共建阵地,共享文明,营造健康和谐精神家园。

近年来,我国先后实施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

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

放映工程,送书下乡等重点文化工程,这些重点文化工程针对目

前在我国文化建设中,城乡建设中,城乡差距较大等现实问题,

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重点,以加大公共财政

投入为主要手段,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解决措施,建立了一整套

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极大的改善了城乡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状

况。普及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村老百姓和城

市低收入群体。是在解决农民和城镇大部分市民看书难,看戏难,

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锻练身体没有场地和器材难等

大群体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是普及和宣传党的政策,文化知识,

提高大多数老百姓整体素质的一项工程,越是贫困和文化欠发达

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就显得越为重要。

在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下,我们沁县这个省级贫

困县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们的节日——端午民俗文化节,传

统曲艺活动——沁州书会,曲艺沁州三弦书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2012 年沁县荣获山西首家“中国曲艺之乡”称

号,这些活动都搞得轰轰烈烈,异彩纷呈,看戏听书是当地老百

姓重要的文化习俗,公益放映也是老百姓最喜欢的,公共文化的

服务真正形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品牌文化活动,沁县

的各种县城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要,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了老百姓

的文化生活。每个村公共图书室,文化阅览室,每个村每月的公

益放映,还有每个村配套的锻炼身体器材和文化体育广场。图书

室的图书逐年增加,公益放映数字放映的更新,文化室文化活动

的创新,有组织,有名目集体练操练舞,这种景象让人看到的是

祥和,安居乐业,幸福快乐。这些活动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

和谐了新型邻里关系,凝聚了人心,公共文化服务的普及与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精神素养起到了滋养和提升,满足了老百姓

的文化生活,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城乡一体化,走出家门可以

看书,看报,看数字电影,可以锻练身体,可以唱歌跳舞,这是

公共文化服务给老百姓带来的免费文化大餐,文化浸润了百姓的

生活,也助推了地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是真正意义上的民心工程,这种公益活

动更容易打动人心,深入人心,也更能贴近民心,意义更为深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和谐社会应给各类人谋

取一定的物质利益,改善文化民生,适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

待的重要方面。

普及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构建和谐文明的精神家园,就要

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深化公民道德文化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是构建和谐文明精神家园的基础,是深化

公民道德文化建设前提,要注重整体推进,注重社会力量积极参

与,注重向基层倾斜,要以更加务实的政策措施,发挥政府主导

作用,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加强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男女平等,尊老爱幼,

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将心比心,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塑造自

尊自信,理信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设包容和谐文明的

精神家园。

2.强化公共文化服务重要性,齐抓共管,共同监督,构建和

谐文明精神家园

构建和谐精神家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充分发挥

人民群众在精神家园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深入开展群众精神文明

建设,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文化建设成果,就能不断推动文化大

发展,大繁荣,公共文化服务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疏导,努力

促进网络文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机制,

营造氛围,要督促检查,责任到人。公共文化服务是党的民心惠

民政策工程,要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好事办实,决不能浮

夸,把文化共享工程办好,把民生工程落实好,进而提高公共文

化服务能力绩效,抓基础设施,务实文化阵地,抓队伍建设,坚

实人才支撑,抓文娱活动,树立文明新风,抓舆论宣传,把握地

域文化,让文化浸润百姓生活。

3.普及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为群众营造和谐文明的精神家园

普及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为广

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让大多数人生活

在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中,为居民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大多数

人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公共文化服务既是政府职责,也是社会

的义务,是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平台,密切党群关系,就是

要从抓好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着手,培养一批公共文化服

务队伍,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群众营

造一个和谐文明精神家园。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中国梦的基本内涵,通过

公共文化服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传播社会道德力量,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营造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坚持中华文

化立场,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让当代中国人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德育教育 和谐校园 联系 意义 建议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意义

学校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先进和文化底蕴的主阵地,是推动优秀社会主义事业的火车头,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基地。建设和谐校园就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包含于和谐社会的要求内。良好的和谐的校园就像一个非常强大的无形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二、加强德育工作的意义

目前我国发达的市场经济能力,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逐步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方法也得到不断的改革,从而大大增加了学校的信息量。使整个校园的整体和谐,适应时代的要求,这是一个学校的主流工作。如果我们把全部工作中心放在这一工作中,而忽略了当中的问题和矛盾,势必会造成不和谐的校园文化。目前,来自社会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不利因素在影响着学生。

第一,社会财富不公平地分配,导致贫富差距大,社会阶层分化,使一些变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的心理和行为失衡的价值观,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理。

第二,不良社会氛围的影响,导致许多拜金主义者,他们有很强的功利性、金钱至上观念,使学校德育工作的社会价值造成了威胁。

第三,不良的媒体物质和社会环境很容易对自控力差弱的学生思想造成不良影响,从而误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他们走向错误的道路。[1]

第四,从家庭教育的方面,有些家长愿意满足自己的孩子在大量的物质需求,但对于孩子的理想、信念和心理需求却很少引起他们的关心,造成孩子不求上进、心灵脆弱、自私的人格心理。有些家庭还一味溺爱独生子女,导致这样的学生人格扭曲,学校教育更加困难。

三、德育工作与和谐校园的联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全面开展深化德育工作改革,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得到快速发展,德育工作理念也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社会效果逐步显现。按照目前正在不断推动的德育工作,校园必然要走向和谐之路。和谐校园就是要在校园内做到平等、理解、尊重、诚信、宽容、和谐。因此,大力加强德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

德育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思想基础,和谐校园建设是德育教育的出发点,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序的,积极的德育工作能够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持;校园和谐为德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德育工作不断得到发展和创新。加强德育工作和构建和谐校园二者紧密结合,并继续向和谐校园赋予新的意义,使在和谐校园建设功能最大化和道德教育的作用。

四、加强德育工作,构建和谐校园的建议

1.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

校园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人的自我意识,而德育工作承担着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我完善意识的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状态决定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德育工作者必须调整对待德育的态度,以达到一个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和谐的课堂文化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互动交流,更有利于德育工作者教学活动的进展。互动式教学要求德育工作者的主体身份不是居高临下授业解惑的教师身份,而是作为学习引导者、组织者、支持者,通过角色转换和认同,师生之间达到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拒绝传统的教学方式,主动地扩展知识和开放思想,从而达到精神上的交融,提高学生的智慧,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根据学生的德育现状,改进德育工作格局

我们应该提高学生的德育工作格局,形成基于德育工作的,通过各种德育活动为辅助渠道,形成包含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教育的内容体系。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德育工作格局,全程参与管理,全面渗透的模式,这样更有针对性。

3.实施有效的管理与服务

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工作流程是德育工作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要更新德育理念,通过引导,教育及培训等方式,使教师放弃德育工作中的思想局限,传承优良传统,积极促进德育管理、校园文化、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等工作与德育工作的接触、渗透及融合。然后要完善管理机制,以确保良好的德育工作责任制的落实,提高学校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力度。最后要在管理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因材施教,德育工作才能达到和谐的运行状态。

4.强化师德建设,优化德育队伍

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重点是强化师德建设,德育工作者应加强德育培训和时常学习德育知识,更新德育教育的新方法,接受新的德育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对年轻的德育工作者可以采用以老带新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素质。

5.建立良好的德育工作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规划、建设、颜色及教育理念,校园的绿化美化、环境卫生、学校的音乐、美术及体育活动硬件和软件设施。学生德育的成长,与社会、学校和家庭这些有机形势是分不开关系的。学生可以从优美的校园环境陶冶情操、启迪思想和智慧、塑造人的心灵,愉悦身心身体和激励人们追求进步,探索未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的生命力。环境育人的效果是随着时间慢慢呈现的,是没办法替换的。[2]

6.以社会发展为契机,发展德育工作

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德育工作的发展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学校应该抓住机遇,在进行扩大学校规模的同时,提供一切学生需要的先进教育资源,培养能够与社会接轨的专业人才。学生在积极学习和探讨德育知识的过程中,全面协调地发展了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并逐步养成了社会基本素质要求,而他们的潜能,兴趣,爱好,特长在有效的引导和提升后,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团队、独特的人才意识逐步增长。

结语

总之,和谐使人心得到团结、和谐使力量得到凝聚、和谐使事业得到发展。加强道德教育,构建和谐校园,有很长的路要走。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实效,需要与时俱进,反复常提常新。德育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创新的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和内容。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学校自己的风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共建和谐家园范文第4篇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解放思想、创新实践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时展的主题。去年以来,我们围绕“两个转变”工作目标,立足**电力公司实际,确立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水准责任效益型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公司步入了以战略指引发展的快速发展轨道。下阶段,我们必须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推动学习和创新,做到思想永不僵化,发展永不停滞。要强化战略思维。紧紧围绕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调整、充实、细化各项发展分战略,形成系统、完整的战略支撑体系,促进公司战略的有效延伸和落实。要拓展视野。进一步树立与现代化、国际化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广阔的视野,拓展同业对标的深度和广度,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的管理经验尽快转化为公司的生产力。要增强创新精神。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思维观念和工作方式的束缚,以市场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创造性地破解电网和公司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做到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二、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

**报告强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于**电力公司而言,发展始终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近年来,我们抢抓各种机遇,加快建设步伐,电网发展提速、提质、提效,满足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市***战略构想的深入实施,**市已步入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在今后发展中,我们要按照主网稳定、配网可靠的原则,坚持外延和内涵并举,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倾力打造“超稳定”的电网。坚持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城市发展中资源环境压力较大,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和资源节约力度,这对作为能源支柱的电力行业要求更高。同时,**城市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大功能区的定位,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对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电力配套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高新企业等重要用户对用电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配网依靠用电客户各自报装接电发展模式带来的弊端日益凸显,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已成为我们解决客户用电瓶颈、提升公司形象的当务之急。

**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电网发展与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各区域电网相协调、各电压等级电网相协调,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保证**电网永续发展。

一要借鉴国际同行成功经验,结合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城规划,按照超前性、科学性、协调性、经济性原则,优化电网规划,并将变电站站址、架空输电走廊、电缆隧道等纳入到控制性详规中,做到电网规划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二要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按照“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要求,大力推广典型设计,采用节地、节材、环保技术和设备,做到电网建设与节约型社会要求相协调。同时,通过强化电网经济调度,推广储冰蓄热、电动汽车等技术,实施需求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做到拓展终端能源消费市场与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相协调。三要大力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着力打造“超前发展型”、“全面小康型”、“发展小康型”农村电气化村,提升农村电网的电能质量,做到城网与农网相协调,促进新农村建设工作,缩小城乡差距。四要加快配网发展。大力推行配网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维护的“五统一”标准,加快配网建设工作,提高配网的互倒互带能力,提升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同时,积极推进“147”政策的出台,从根本上实现配网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做到主网与配网发展相协调。

三、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社会各方面、各环节的发展,结合**电力公司实际,就是要统筹考虑电网和公司的发展,将统筹兼顾的方法贯穿到“两个转变”进程中,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辩证统一。在电网发展方面,要统筹处理好安全、质量和进度的关系,面对下阶段“***”工程、**可靠性提升工程、电网消隐工程等大量建设改造任务,**工程等交织繁重的保电工作,坚持安全第一,做到好中求快。要统筹处理好外延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关系,坚持建设和改造并举,在提高电网供电能力的同时,着力提升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在公司发展方面,要统筹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按照“四化”管理要求,统筹兼顾基建、生产、营销等各专业发展,统筹兼顾属地公司、专业公司、关联单位等各单位的发展,做到公司目标统一、上下联动、运作协调、执行高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提升公司的自主经营能力,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带动作用。统筹兼顾效率和公平,结合劳动合同法的出台,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调动员工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员工队伍稳定,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四、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党的**强调,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社会大众提供所必须的电力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承载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一直以来,对内,我们以员工为本,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激励员工发展,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共同进步。对外,我们以客户为本,关注民生,深化“新北京、新奥运、新电力”优质服务工程,推出奥运绿色通道、电卡应急专递、爱心服务卡等一系列新举措,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持续提升。

共建和谐家园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庭;学校;共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080-01

常常觉得把孩子送到学校由学校和老师教育就可以了。有的家长到孩子毕业时还不知道班主任是谁。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学校与家庭、老师和家长没有形成一种联系制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没有形成协调一致教育合力。为了避免形成教育真空,使孩子在学校、在家庭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必须家校共商共育方案,构建师生共同和谐成长校园。

1.办好家长学校,构筑家校育人的平台。家长学校既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也为家长搭建了一个监督学校的平台。通过家长学校校方可以听取到学生家长广泛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同时,家长通过家长学校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能多次接触到老师,可以了解学校发展中的困难,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帮助学校,和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此外,通过这个渠道可以互相反馈学生信息,老师可以把学生在校的情况提供给家长,家长可以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告诉老师,这种双向信息交流可以增强家校教育的针对性。特别是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的培训、沟通,使家长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作用的认识,掌握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方法、技巧和艺术,理解、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养成等工作。

2.开展家访活动,开设家校联系通道。为了进一步提高德育效益,加强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理解,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我们有必要开展家访活动。家访的教师充分明确活动的重要性,认真对待家访工作。家访工作以班主任为主,每位班主任及教师在进行家访时要有重点地选择家访对象,作好充分的准备,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帮助家长分析子女在思想、学习、健康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寻求解决的良策。对家长宣传学校的规章制度、育人原则,尊重家长,融洽家校关系。家访使老师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行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现状,充分了解了学生家庭的组成结构、经济情况、周边环境、教育情况等第一手鲜活资料,为学校德育提供了依据,创设了和谐的德育交流氛围。家访让家长感受到了老师热情与真诚,建立起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的感情基础,通过倡导互访(家访、校访),使家长、老师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管理方法上达到统一。

3.定期举行座谈会、家长会,实现家校合作育人。学校广开言路,构建信息互通制。定期举行座谈会,有的放矢地开展家校共商共育工作。设立校长接待日,每周一为接待日,没有特殊情况由校长接待家长,听取家长意见,汇后针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及意见,及时解决问题,消除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和谐,这样做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座谈会主要是学校领导向家长介绍学校近几年来基础建设、教育科研、教学质量、素质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学校今后的发展目标。家长会,学校要求教师要热情接待,各班主任老师就本班的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学习情况进行认真、翔实的汇报;并就班集体建设、班风、学风养成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了交流。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家长传授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与家长共商解决办法。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明确了下阶段家校合作的方向。科任教师与家长也进行了近距离交流,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并给予指导性建议。家长会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上达到统一。

我们的家校共育工作虽然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1.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我们学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对孩子缺乏在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导致孩子们从小就放任甚至放纵。还有一些父母让爷爷奶奶来监护,尽管他们对孩子也非常关心,但主要体现在物质上,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却较少关注。这样极易形成孩子的我行我素和任性的心理行为特征。如何改变这种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家庭教育环境堪忧。有的孩子家里除了学校发放的教科书以外,再没有其它任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书籍了。有益孩子身心发展的娱乐设施更是极少,适合孩子的社区娱乐活动场所几乎见不到。因此孩子们一旦放学回家,或三五成群在街头逗留玩耍;或沉溺于不适合他们的言情、暴力等电视剧里;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受家长影响一有空就召集伙伴打牌赌钱,这种家庭教育环境,导致不少孩子沾染了吸烟、打架、赌博、偷窃等不良的行为。

3.部分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我们曾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在家访时,我们把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家长反映,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部分家长坦言自己对孩子的学习基本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大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