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起风了

起风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起风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起风了范文第1篇

看完第一本书《自控力》有感而发,决心少聊QQ,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昨天白天的确没有聊QQ哦!傍晚将《自控力》的感想链接发给小可,希望他也能多读书。他告诉我,他挑了一本最薄的书《起风了》在看。我有点小意外,不管是书薄还是书厚总归在看,这也是要求进步的一个好兆头。

为了和他同步,比读书的质量和收获,我也开始读《起风了》。这本书原着是日本的堀辰雄,翻译岳远坤。我有点小民族情节,看日本人写的书少之又少。今天读这本书,还是颇有感触,既然是宫崎骏动画大师诉收官之作,一定要好好的阅读。

读了几页,被作者的细节描写深深吸引了,开篇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让人能感受到悲伤的氛围和力量。该作品笔触细腻,情透纸背,弥漫着铭心刻骨的悲怆与哀婉气息。它直击人的内心世界,透出人对“生、死、爱”这一永恒主题的探索。

我一气呵成,读完这本书。书中讲述未婚妻节子身患重病,男主人公陪伴她在山中疗养。在疾病中,他们共同寻觅着生的幸福,然而却又不得不面对死亡。那些和节子活着时一起感受到的落日晚霞、林间微风、草间虫鸣,是“我”与节子人生旅途中不能忘记的大美。就算节子不在了,重回故地欣赏美景的时刻,依然能真切感受到节子的存在。他们能读懂对方,那么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对方都能心领神会……

起风了范文第2篇

2013年7月20日,宫崎骏的新作《起风了》在日本各大院线上映,挂着宫崎骏的金字招牌,本片上映之后即横扫千军,连续7周稳坐票房冠军之位。有消息称,为了获得第86届奥斯卡动画片奖的角逐资格,《起风了》还将于今年11月8日―11月14日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地举办为期一周的商业放映。

正值宫崎骏粉丝们意犹未尽,期待着大师的下一部作品早日面世的时候,意大利当地时间9月1日,第70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传来宫崎骏退休的消息,并于9月6日正式召开引退记者会。消息传来,既有些意外,又显得情理之中,把《起风了》作为自己的隐退之作,这应该是宫崎骏权衡许久的事情。

最后一个梦想

算起来, 这已经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第三次宣布退休了。第一次“退休”是1997年的《幽灵公主》之后。他因为动画创作手部受伤,声称退休,过了一段时间又再度出山。第二次声明退休则是在2008年拍完《悬崖上的金鱼姬》后。那正是宫崎骏在中国内地认知度达到峰值的时候,“大师退休”的消息引发影迷们阵阵唏嘘,当然还有媒体的无数封面。第三次宣布退休则是这次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声明,而且,这次的阵势似乎显示他“去意已决”。

大师退休无疑让许多动画迷感到难过,不过也有人“阴谋论”地猜测,这次或许是吉卜力动画工作室继续吸收票房、在威尼斯求取奖项的一种手段?当然也有“政治解读”,观众和媒体都读出了电影传达的反战信息,加上宫崎骏本人曾多次公开表达对安倍晋三修宪提议的反对,并敦促日本政府正视二战慰安妇问题,他也遭到日本右翼的炮轰。在此情势下,引退或是基于他对身处时代的失望。而在《起风了》公映前,宫崎骏称:“在这么一个马不停蹄变化的时代当中,要想继续做出和目前为止做出的充满奇趣幻想的大片是力不从心的。”也许是宫崎骏真的累了。

“有开始就会有结束,从我的立场而言,如果因为失败而退休那就很恶心,所以选在《起风了》上映并得到支持的时候宣布,这样会比较好,不是吗?”在这样的开场白后,宫崎骏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我的长篇动画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毕竟我还有3个月就73岁了,今后即使想着继续做,那也不过是一个老人的痴话罢了。”

不管怎样,作为曾带给全世界影迷无数美好回忆的电影大师, 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理应得到最多的关注与善意。

《起风了》是导演兼脚本的宫崎骏以同名人气漫画所改编的动画电影。讲述的是日本航空之父、零式战机的开发者堀越二郎年轻时的故事。作为宫崎骏摆脱“动画电影是为儿童而作之物”这一枷锁后的最新力作,《起风了》描绘的其实是一个72岁老人留给世人的最后一个梦想。尽管这个梦想乍看之下颇为新颖,烂熟于心的画技也使其显得倍加夺人眼球,但掩藏在故事深处的,却是一份本质上的虚空感。这份虚空感看似来源于大时代背景,以及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理想,实则却处处影射出作者本人对于现实的愤懑乃至于绝望。虽然制片方有意识地声称影片的角色灵感来自于零式战机之父的青年时代,但是在主人公二郎的身上,你还是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宫崎骏的影子。事实上,或许这并非一部能够让人不假思索就爱上的电影,而不似此前大师领衔的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那些经典之作。

最满意《哈尔的移动城堡》

1979年,剧场版动画《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是宫崎骏的第一部电影作品,这部作品有着和后来吉卜力作品相当的质量和魅力,至今仍然是传说的中的经典。

1984年,宫崎骏集导演、原作、编剧、分镜于一身的作品《风之谷》凭借精良的制作、如虹的气势和惊人的想象力取得巨大成功。借着《风之谷》大获成功的东风,以《风之谷》制作班底为母体,由德间书店出资,吉卜力工作室于1985年成立了。吉卜力的本意是“撒哈拉沙漠的热风”。其后的吉卜力正如“撒哈拉沙漠的热风”一般,横扫了整个动画业界。

1986年,吉卜力工作室在宫崎骏的带领下,制作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作品《天空之城》,该片上映后又一次引起轰动,据调查观众满意度高达97.7%。25年后的2011年12月9日,日本电视台在电视上重播《天空之城》,主人公在大结局处喊出毁灭天空之城的咒语“巴鲁斯”的一刹那,在Twitter上一瞬间爆出了25000多条含有这句咒语的推文,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1988年的《龙猫》再次将宫崎骏和吉卜力推向一个。上映后的《龙猫》票房并不理想,于是吉卜力的营销大师铃木敏夫决定制作龙猫的周边产品,比如龙猫的玩偶,即使没看过龙猫的人也抵挡不住卖萌的龙猫,周边产品战略大获成功。

1997年的《幽灵公主》更多的是回归政治社会主题,贯穿了宫崎骏一向倡导的和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社会反响同样强烈。

2001年的《千与千寻》已经成为了宫崎骏作品难以超越的巅峰之作,2300万的观影人次,300亿日元的收入,至今仍然是日本票房最高的电影作品,无人能够超越。

宫崎骏的引退无疑代表着一段动画长片时代经典的谢幕。从一部动画长片《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到今年最后一部作品《起风了》,他的每一部作品都给人们带来了关于爱与美、和平与环保的美好呼唤。对于他本人来说,最满意的作品是其在2004年上映的《哈尔的移动城堡》。这部动画电影改编自英国的人气儿童小说家黛安娜・W・琼斯的《魔法师哈威尔与火之恶魔》,宫崎骏说,“我将自己从诸多儿童文学中受到的影响都放在了这部作品里。我想向孩子们传达‘这个世界是值得去生活的’想法,让他们知道无论做什么工作,如果没有根,是不会有枝叶的。而这个想法直到今天还是没有改变。”

起风了范文第3篇

与以往只是公司内部简单调整的做法不同,各保险公司都将健康险作为重要的发力点,设立单独的公司或业务板块,可见各方都卯足了劲比拼一把。

人保:

筹建健康管理公司

人保健康副总裁董清秀透露,人保健康欲成立单独的健康管理公司,打造“健康保险+健康管理”双璧模式。

这一设想的基础是国外健康险发展成熟模式,一般包括政府委托、健康管理及商业健康险三部分。要发展健康险,与医院等机构的交往将进一步密切,而现有业务体制对渗入医疗行业并不是很有利。

当然,国家层面出台的健康险顶层设计是保险公司的最大推进器。人保集团除了拥有养老险公司、健康险公司之外,将再次萌生设立专属的健康管理机构。董清秀解释,目前筹备健康管理公司的方案已上报人保集团。

人寿:

拟建专业健康险公司

人寿在健康险方面的部署之一是,设立专业健康险公司。消息人士向记者透露,人寿股份目前正在与安泰国际公司接触,拟合资成立专业健康险公司,但有关出资比例、合作模式等细节还未确定。但国寿股份一高层管理人士对记者强调,公司的确有意成立专业健康险公司,安泰国际是正在接触的合作方之一,但没有最终确定。

部署之二是,入主健康国际医疗。1月份,中国人寿集团17亿元入主康健国际医疗成为第一大股东,业务由以前的寿险、基金、投资三大块再加上大健康产业,下一步双方将共同开始收购医院,开展体检业务,铺设牙科诊所等。

另一个变化是,采用新会计准则,内部报告口径调整为寿险业务、健康险业务、意外险业务和其他业务。

平安:

挖来IT高管发力互联网

平安在健康险方面最大的动作是,引进互联网高管王涛。

起风了范文第4篇

下雨了,我静静地站着,任雨滴敲打,我一直选择面对,所以不逃避,将全身淋湿才发现,世界如此之冷

蜷缩在一个角落,拥抱着自己。即使是一个人,自己也总是要爱自己,要拥抱自己的,是不是?

我不会好好照顾自己,因为希走了。已经有2天没有吃饭了,吃的东西也不过一包饼干,爸妈不在家,我就是如此的堕落。

起身,希的话敲打着我的心灵,希告诉我,即使她离开了,我也要学会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让她在回来的那天心疼。

拉开窗帘,试图让房间变得更明亮些,就像那生生不息的希望。

有人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但是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抱着希望,我相信希会回来,然后我们一起去看那不散的烟火。

在天空中绽放,就像我们的友谊,那么美丽。但是我们的友谊是不是真的那么短暂。

起风了范文第5篇

在追随者和消费者的热切关注、追捧下,这种号称世界上最有名的红酒已然创造了一个进口红酒的中国神话。

的确,最负盛名的82年拉菲的价格在过去十年上涨了850%,而在这期间,黄金价格的涨幅不过四倍。

拉菲酒的中国表现总会让人将其与投资过热的房地产和艺术品市场勾连在一起。的确,它们拥有相似的炒作路径,也同样被估值过高。但是拉菲毕竟不是房产也不是艺术品,大量假货、水货的存在时刻在透支这个根基并不深厚的市场。

眼下,人们最担心的是击鼓传花的游戏还能进行多久?什么又会成为压死这个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毕竟,只有大潮过去,才能看出谁在裸泳,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被最后一棒砸死的“傻子”。

非理性繁荣

在中国常常会上演一些看不懂的投资戏码,拉菲酒自然是其中不能错过的一出。

不是品质最好的红酒,也不算最贵的红酒,但拉菲的财富效应仍然吸引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这个中国人陌生的领域一掷千金。

于是,在中国高级餐厅里出现类似对话便不足为奇了:“请问您喝什么酒?”“给我82年的拉菲”。也因为此,这个年份的拉菲近两年差不多每过一个月就会以数千元的涨幅刷新身价,且现在的身价已突破五万元一瓶。

从公开资料中获悉,拉菲是法国波尔多(Bordeauxl地区五家一级酒庄之一。1855年巴黎世博会前,法国将波尔多产葡萄酒分为五级。当时有四大酒庄:拉菲(Lafite)、拉图(Latour)、奥比昂(Haut Brion)和玛歌(MargauX)被评为一级酒庄。1975年,木桐(Mouton)酒庄也跻身为一级酒庄。同样,饥渴的市场和有限的产量,催生了这股拉菲热。抛开对酒品质的要求,酿制葡萄的严格选用,严苛的酿制过程,单是每年20万瓶的小产量,就足以让世界为拉菲疯狂。

于是,2010年苏富比秋拍,3瓶1869年的拉菲打破了洋酒拍卖史的纪录,成交价每瓶181.5万港元,且均被一位亚洲买家电话夺标。

拉菲的非理性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拉菲本身是好酒,酒庄也位列五大名庄之首;进入中国的时间也足够早,且拉菲酒庄的所有者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欧洲金融市场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因素的叠加构成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拉菲。”

安徽亿美贸易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金泽华告诉《徽商》记者,大约四年半前,他去法国拿当年产的拉菲酒大概只要280欧元一瓶,现今这个价格已经涨到1000欧元。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拉菲已然成了“高危”投资品。由于市场对其的热炒,拉菲的潜在价值已被完全破坏,同样的价格完全可以买到性价比更高的红酒,拉菲并非是最佳的投资对象。“因为很多评分相近的红酒,价格只有拉菲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金泽华补充说。

“在中国饭桌上,有些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说红酒,你提拉菲可能十个人都知道,提拉图可能只有八个人知道,提奥比昂可能只有六个人知道,提玛歌知道的人可能更少,这也从某些方面促使人们在请客吃饭时必须用拉菲,因为圈子里都是这么做的。”合肥拉爵贸易有限公司营销总监任友文如是描述拉菲背后的“圈层文化”。

任友文进入红酒行业正好五年,这五年也是拉菲狂飙突进最为疯狂的五年,他也笑着表示身边的朋友常常会感叹“早知道几年前囤点拉菲在手了,现在也好套现。”

“客观来说,现在肯定是不建议大家投资拉菲了,因为在拉菲身上,所有好酒的因素都不适用,完全是资本的累积炒作将其一步步带上高价。现在的拉菲只能用价格来评判,而正常来说,红酒的储存、运输条件是非常苛刻的,有时拿到手的酒已经被完全破坏了。”任友文告诉记者。

确实,眼下的拉菲,除了在拍卖场上令人瞠目的一次次刷新价格外,还剩下了什么?过度透支的信用让拉菲百年的历史瞬间成为“浮云”。

慌乱的中国路径

如果说拉菲有其必然存在的投资属性,那么,当它面对这么一群消费、投资都不算理性的中国人时,也会仓皇间迷乱,在中国这个异化的市场中走出自己从未经历的奇怪路线。

从国内市场来看,金融危机之后,大量游资从原先的房地产行业转到葡萄酒领域,使得这个行业的投资越发不是那么安全。而这群投资人本身对葡萄酒了解并不深,盲目进入市场成为击鼓传花游戏中的一环又一环。而他们的盲目,却意外地催生了拉菲一波漂亮的行情。

于是,拉菲的价格在中国的疯狂上涨也成了继房地产和艺术品投资后新的一员。

资本嗅觉一向灵敏的温州人将大量资金从传统行业、房地产、股市撤出投资到葡萄酒上,一年光喝拉菲就能喝掉几个亿。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合肥某酒庄负责人也告诉《徽商》,曾有人向他们一次性购入40瓶拉菲。他们常常接到电话时,都会被问及“有没有货?给我来一箱拉菲”。

只是,销售和资本市场上的得意,并不能遮挡拉菲在中国市场上的尴尬。

在接受《徽商》采访时,有业内人士直言拉菲在中国市场充斥着水货(走私品)和假货,这样的“拉菲”甚至占到市场总量的95%以上。

“绝大部分的人拿到手上的拉菲都是假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在2008年就退出拉菲酒市场的原因。” 讲起和拉菲酒过往的渊源,金泽华仍然遗憾不已。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从"iE规渠道进口拉菲是根本做不了的”。

原因很简单,目前法国拉菲庄正规进口的拉菲开价近1000欧元,海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三项又提高了近五成的成本,合计在一起一瓶拉菲的进价要近1.5万元人民币的“硬成本”。而海关在一个批次抽检时,一次性最高可以抽检六瓶红酒,如果再加上折损费用,成本会更高。对于市场上充斥的13到114万元零售价格的拉菲酒,金泽华也不知道其中的利润在哪。

“如果本身并不是拉菲酒的消费者就更不要去盲目投资拉菲现酒了,坦白说,红酒十年就要换一次酒瓶,且对贮藏条件非常苛刻,多少人能很好地保存一款红酒?”

对于眼下并不理性的红酒市场,金泽华调侃:中国经济的持续走好会让拉菲继续处在上升空间。如果说拉菲行情下来了,那么原因不外乎三个,中国经济遇到问题了;中国高端消费者群体对红酒的鉴赏能力提升了;中国人不“爱”拉菲了,毕竟中国人消费者的爱和恨同样强烈。

对于懂行的人来说,现酒、期酒和红酒基金仍然是投资红酒的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如果说红酒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能有一定回报,那么言及期酒市场还为时尚早。

“在国内说期酒都是扯淡的事。波尔多的期酒都是针对期酒商的,基本上都是稳定的常年合作伙伴,享有一定的配额,怎么会外流?如果说五到八年前还能找期酒商匀一点份额的话,现在已然不具有操作性。”金泽华说现在所谓的炒期酒基本上属于“外行杜撰”。

基于此前各类投资品火热一时、沉寂一时的现状,一拥而上的外行投资者沉迷在拉菲交易中不能自拔时,谁能对他们负责?

相关期刊更多

湖南文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南省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