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诗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几位风度翩翩的主持人神采奕奕的踏上了舞台,以优美婉转的语言让今天的节目拉开了隐形的序幕。
闭上眼睛,细细倾听同学们的朗诵,仿佛在聆听一首美妙的合唱。
六年三班的同学朗诵的诗歌柔美轻巧,犹如一只只轻盈的小燕子翩翩起舞,跳出了令人愉悦的舞蹈。六年四班的同学朗诵的诗歌,仿佛一只淘气的小猫,它那令人捉摸不透的脾气,时而柔顺高雅,时而顽皮可爱。六年五班的同学朗诵的诗歌,宛如一条清澈的小溪,丁冬丁冬的流水声是扬琴的歌声,是妈妈的叮咛,那么美妙清脆!还有六班同学们的诗歌,轻柔的白云;七班同学们的诗歌,妈妈给予我们的温暖;一班同学们的诗歌,新年的钟声轻轻敲响;二班同学们的诗歌,雄伟的石龙……
同学们的诗歌已编织出了一曲曲优雅的音乐。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是我两岁时学的第一首古诗。那时不认字的我,只是痴痴地听着妈妈绘声绘色地描绘着那场景,我的脑海里随即浮现出一群长颈、红掌、白毛的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玩闹的景象。从中我发现了古诗蕴含的无穷无尽的奥秘,就这样我踏入了诗歌的大门,在诗中画、画中诗里尽情遨游。
诗中的画,常使我浮想联翩。每当读诗时,我总会先感受画,再体会诗。在读《秋思》时,我脑海里浮现出诗人站在洛阳城内,思念故乡的场面,他写好信,要交给信差时又重新拆开审阅,之后才让信差带走。在这画境中,我体会到了诗人无比强烈的思乡之情,这是远离故乡的游子一颗炽热的赤子之心!在读《赠汪伦》时,我又通过诗中画,感受到两位好友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深情厚谊。
古诗中的画,古色古香;现代诗中的画,又别有一番韵味。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我学的第一首现代诗,是它让我迈进更广阔的诗歌世界,使我感受到这如画一般的诗的韵味。读《白桦》这篇叶赛宁的诗,我仿佛看到了:在一个大雪飞舞的冬天,一棵白桦玉立在其中,在朝霞、阳光、雪花的衬托下,变得格外美丽动人。而《太阳的话》又让我感受到太阳充满了光明与希望……
在诗中画、画中诗里,我享受着诗歌的神韵。就是这诗中画,伴随我遨游诗海;又是这画中诗,同我一起探索诗中的无限奥秘!
关于陌生化
陌生化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反抗,是试图在大脑里实现延长审美以弥补物化入侵的艺术实践。物化变成了无法逾越的客观实在,因此,在借鉴外来象征、现代诗影响时,我们在意象、语言上都有极大的模仿痕迹(别人模仿我们,失去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我们模仿别人,再失去自己的一部分,结果成了爹不亲娘不爱的怪胎)。最突出的是对传统的断然放弃或并不坚决地提倡、继承,而这样的模仿必然既少了情感力度的历史积淀,又少了传统精髓的强大支撑,从而显得苍白、支离破碎,失却“我是这一个”的特殊身份。
曾经让我们感受美好的诗因此真正陌生了。变得搔首弄姿、奇装异服、俗劣不堪,而若即若离的脱俗之美荡然无存。拯救诗歌实应先救心灵,灵性自由而不膜拜物欲,才能固有一方能容纳想象、任心灵飞翔的天地,才能有一个真诗可以栖息的内视空间,这处空间是必然存在的,是一种自由之境。这一自由不仅是个人的,而且还是大家的,是内视与外视的结合,否则,无所谓内、外。正是在这样一种状态,才可能实践真善美的诗性原则,才可能在对诗性原则的坚守中不做“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愚蠢行为。否则,勿言诗。
关于音乐性
把诗的音乐性仅仅浮浅地理解为诗行某种规律性的押韵是不对的。更重要的是,它在此基础上制造了一个灵动的空间,这个不可视只可感的空间是情意飘逸、栖息之所在。在旋律跌宕中,你体验到超实物的空灵。没有这样一个空间存在,朦胧之美则会大打折扣,失却美的依凭。换言之,正是在旋律飘缈中,朦胧之美产生。否则,即使言语、意象不俗,也失之板结。音乐是对语言禁锢、束缚局限性的抗争与超越。这种抗争与超越在音乐的境域里显得飘逸而优美,极大程度地完成了诗歌对俗世的若即若离,表现出诗性或者神性的光辉。然而,因为现实对工具性的亲密、对灵性的远离(这仅从无处不在的规则就可证明),使对诗歌本质的捉摸变得如此幸福而痛苦,并将作为现实与诗这一媒介的橡皮似的诗人撕裂,终于在所谓思想深度大势入侵情性、灵府之时选择放弃撕裂。而最极端的放弃就是让生命终结,比如朱湘,比如顾城,比如海子……
我并非要以怀旧情感为视觉为工业文明唱挽歌,而是更想说,进步怎样才能不致以异化为代价?难道物质的极大丰富(注意:极大是多大?)真能抵达我们无限膨胀的欲望、存纳我们的终极理想?就算能,在这一漫长过程中,被无数次掠杀、奸污的美是否早已如人般面目全非?然后面目全非的人与面目全非的诗彼此漠视、嘲弄、甚至憎恨?
我们自以为是地思索,自以为是地引经据典,柏拉图说,亚里斯多德说,孔子说……可是谁说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说什么?我们能说什么?我们的状态是否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结果?
诗天然有一种宗教情绪(结),它在超然中解读人类心灵,慰藉并救赎着。这当然不是它崇高的自觉追求,而是无意之中的天性流露。
什么是诗?人们至少应有读下去的欲望,这是最低也是最功利的标准,但决非从俗从众,而是洗尽铅华淡然出之的天然风度。它要求人,具体的人,在俗世中以真纯之心进入,才可能有望开启诗的殿堂,让习习山风传来草与花的芳泽。
“功夫在诗外”,陆游决非随口说说,我们也决不能随便听听。修诗之路首在修人,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然而,要自讨生活,尤其要自讨好生活的诗人,离诗的距离已经无可奈何地太远了,他们无奈而无助。
可是音乐里尚有“天籁”在,它与诗相依为命,赠诗“垂天之翼”翱翔苍穹。
关于语言
放逐自己是为了寻找自我,但这样的放逐注定失败,因为语言的缰绳自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编织好了笼罩人类的陷阱,让人类在语言的“紧箍咒”里左冲右突成跳梁小丑。
“我不说,一说就是错”、“道可道,非常道”、“述而不作”……不是先贤让人坠入虚无与幻灭,而是俗路苦难由言词导入内心,而溢,而出。
语言是智慧之果吗?也许。可迄今为止,它更是万恶之源,蒙蔽了我们心灵自由之域。它以优美、清冽、颓废、恶俗之千姿,让我们沉迷沦陷在远离终极关怀的情怀与品格中,它是一个让众人自以为圣洁的可耻的标签,是愚蠢浅薄、貌似睿智的说教的教唆者。然而,我们不得不与语言朝夕相处。
任何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的确也相应地确定着审美心理与追求。不同思维模式下确定的审美心理与追求无疑有共同之处,但承载的艺术形式首先应是“这一个”。新诗之初,远涉重洋的学子们徜徉异国,在别一种思想模式中有意无意接受着不同文化艺术的冲撞,在好奇心、赶时髦、不自信等兼而有之的作用力下,白话历史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也牵一发动全身地冲击着传统审美心理与标准。语言的革命性变革在载道的使命之下并未让新诗人们作更深远的思索。直到诗变得面目可憎,大家才发现什么东西丢了,才在与古汉语系统完全不同的现汉系统中寻找着失去的诗意与美。
一、重诵读韵味
初中课本选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情感美、和谐的节奏美和韵律美,是文学史上的精品。指导学生掌握朗读诗歌的方法:“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画面、读出韵味。”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品位诗歌的意境、诗人的情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两者的意思一样。引导学生多读乃至背诵,既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也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精美的诗歌,都是语言艺术的精品。新课标尤其强调“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诗歌语言,又不同于科学语言严谨,它更偏重于韵味和灵性。这种感性的审美特征,只有通过诵读,才能内化到学生的审美体验中,从而提高学生艺术地驾驭母语的能力。目前很多教师开始注意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但仍有一些教师将诵读简化为背诵。课堂上,只在开讲之前,让学生读上两遍,以后就是讨论和讲解,结课时留点时间让学生背诵就算诵读了。其实,诵读不仅是朗诵、背诵,重要的是,像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使整个身心沉醉其中的美读,进入“先之以高声朗读,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语)的忘我之境。引导学生美读,是提高学生诗歌鉴赏力的有效途径。
二、重个性体验
对于初中学生,教师容易囿于经验性的思维定势,认为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与社会经验不足,理解古今中外的诗歌很困难。因此,对诗歌思想内涵及艺术特点的解读,往往采用指令性的,即直接告诉学生所学诗歌的思想内容及多年来教参定性的写作特点,忽视甚至抑制学生对诗歌的个人感受与评价。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接受”,便造成了对诗歌欣赏“失语”。师生在课堂上不能交流、互动,诗歌教学也就走进了僵化的死胡同,最易激发学生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诗歌,变成了失去灵性的干瘪的用来考试背诵的句子。
新课标对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阅读目标是从侧重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来表述的,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一目标,有别于解放以来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突出“欣赏”、“体验”,体现了对初中语文文学教育思想的回归。欣赏是个人的活动,他人的说教不能代替个人的感受;体验是个性化的,不同的学生各有各的不同。诗歌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对于一首诗,学生的欣赏和体验可以高低有别,只有学生各具特色的个性体验,才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回归诗歌鲜活、灵动的风采,还诗歌以本来面目。选入中学教材的诗歌,都是古今中外的精美华章,教师在鼓励学生读诗“有自己的心得”、“自己的评价”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尊重诗歌文本,尊重作者的创作本意,这也是陶冶情操,培养健康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于每一首诗,教师既不能允许学生任意发挥诗歌的本意,也不能停留在学生能了解内容大义的学习层面。对诗歌的精妙之处,教师一定要点,要评,帮助学生感悟诗歌构思的独到之美,品味诗歌凝练、形象、灵动的语言,审视经典的魅力与永恒。
三、重方法归纳
首先,在引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解诗歌的方法,是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的关键,也是教学中的重点。
1.结合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来理解诗歌主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掌握诗歌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才能加深学生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从诗歌的题目理解诗歌内涵。题目是文章的高度概括,我们必须在平时认真引导学生推敲诗歌的题目,透过题目便可了解诗歌中蕴涵的内容与思想感情。
3.抓住诗歌的关键性词句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了解诗歌的语言是最精辟,用词最讲究凝练的特点,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揣摩诗中词句,抓住关键性的词句来理解诗歌。
其次,诗歌的鉴赏是必须在诵读和理解的前提下而形成的拓展性、提高性的要求。在诗歌教学中可着重从如下几方面来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1.初步了解诗歌韵律。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具体韵律,特别是律诗可分为:首联(①②句)、颔联(③④句)、颈联(⑤⑥句)、尾联(⑦⑧句)。同时,讲诗歌时,我先让学生明白何为押韵及韵脚,押韵即诗句的末尾一字用韵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2.掌握修辞手法。像对仗(对偶),初中诗歌中也有出现。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诗句中,我教学生们紧紧抓住对偶的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词性相对应。很明显例句中的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绿树”、“青山”同为名词,“树”、“郭”同为名词,“合”、“斜”同为形容词。通过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学生们的鉴赏能力也自然得到较大提高。
诗歌,作为中华文明的优秀遗产,不仅值得我们用心学习、继承,而且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今天,更值得我们用心揣摩,进一步挖掘诗歌的潜在价值。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想象力,陶冶他们的思想情操,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最终达到提升他们理解、鉴赏能力的目的。
在平民的眼里
它只是几行简单的文字
优美的诗歌
在考场的试卷里
它只是一道普通的试题
优美的诗歌
在感情丰富的人的眼里
它只是一本谱写情绪的乐谱
优美的诗歌
在诗人的眼里
它是生命的全部
优美的诗歌
在我的眼里
它则是一个奇妙的窗口
一个发泄怒气的窗口
一个呼唤情感的窗口
一个追求理想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