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塞翁失马原文

塞翁失马原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塞翁失马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第1篇

【标准发音】:yīng quǎn sāi tú

【繁体写法】:鷹犬塞途

【鹰犬塞途是什么意思】: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

【鹰犬塞途成语接龙】:见兔放鹰 鹰犬塞途 途穷日暮

【鹰犬塞途成语解读】:

【用法分析】:作谓语、定语;指豺狼当道

【读音预警】:注意多音字:塞 ① sè (书面,动作义)堵塞、阻塞;② sāi活塞、塞车③ sài 塞翁失马 边塞 塞外。

【出处说明】: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

【对应近义词】:豺狼当道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言文 语文教学 翻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90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是我们进行文言文教学的重点目的和要求。如何富有成效地实现这一目的和要求,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

由于文言文距今年代已久,加之文言文本身的一些特殊性,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学起来障碍多,困难大。

在文言文教学时,我发现多数学生只埋头阅读文言文翻译之类的书籍,其结果对文言文的基本知识还是不能掌握,学习文言文的难点问题还是不能解决。那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激发兴趣 吸引学生

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各册语文教材选入的文言文有很多是故事性很强的作品。如在学《塞翁失马》一文时,我首先讲述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小故事,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就引导学生钻研课文内容:同学们看看古人(韩非)是怎样记述这个故事的?你有哪些通过看注释不能理解的,提出来,讨论一下。这个故事说明一个怎样的道理?你能用现代汉语把他译过来吗?这样学生跃跃欲试,精力十分集中地区阅读课文内容。

二、突破难点 扫清障碍

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疏通课文上,消除文字、词义和语句的障碍,让学生读懂原文。如《冯婉贞》一文中,有这样的句子“去村四里有森林。”初一时,学《黔之驴》中的“乃去”句,“去”是“离开”之意。而在这里则是“距离”的意思,全句意思为“距离村子四里路的地方有片森林”。这样,解决关键的词“去”,就能疏通句子。又如,在学《<孟子>二章》后一章时中间的段落基本上都是使动句,学生很难理解。我就讲解了使动句的特点,疏通文路,扫清障碍,学生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三、朗读背诵 自译理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文言文,朗读背诵这一环节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在教文言文时,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在熟读、断句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如在学《醉翁亭记》一文时我先布置学生朗读背诵课文。课堂上让学生在背诵这一段的同时,译出每一段的内容。对山间、四季的景色及登山、设宴的场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绘。这样教学,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掌握比较扎实,效果较好。

四、精心指导 培养能力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谚语;文化;翻译

引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1、滴水穿石

Constantdroppingwearsthestone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Asdistancetestsahorse''''sstrength.sotimerevealsaperson''''sheart.

英谚:1、Outofsight,outofmind.

眼不见,心不烦。

2、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Downylipsmakethoughtlessslips.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Whatonelosesontheswingsonegetsbackontheroundabouts.

英谚:1、Aeeidentswillhappeninthebest-regu-latedfamilies.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2、Emptyvesselsmakethemostnoise.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Aslongasgreenhillsremains,there''''llneverbeashortageoffirewood,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Betterbethehead0fadogthanthetailofalion.

英谚:1、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见略同。

2、Acontentedmindisaperpetualfeast.知足者常乐。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Aburntchilddreadsthefire.

2、失败是成功之母。

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

英谚:1、Likebegetslike.龙生龙,凤生凤。

2、Wallhaveears.隔墙有耳。(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1、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Itiseasytododgeaspearintheopen.buthardtoguardagainstanarrowshotfromhiding.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Afireonthecityh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

英谚:1、Forbiddenfruitis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aloafisbetterthannobread.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汉谚: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Alossmayturnouttobeagain.

由于译文读者不了解该谚语的背景,无法理解它的直译“Whentheoldmanonthefrontierlosthismare.whocouldhavesuggesteditwasablessingindisguise?”

2、天有不测风云。

Somethingunexpectedmayhappenanytime.

“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bowlisquiet,tWObowlsmakea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译为:SimaZhao''''sintentisknowntoall.thevillain''''sdesireisobvious.

四、英汉谚语互译时需注意的“三化”

(一)民族化

谚语和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时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惯,而且要了解译人(书面语)语的社会习惯、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翻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反之亦然。

下面这个例子都是有欠考虑的,译文充满了异国文化色彩,让读者感到啼笑皆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译文1:UntilQingFuisdoneawaywith.thecri-sisinthestate0fLuwillnotbeover,译文2:Therewillalwaysbetroubleuntilhewhostirsitupisre-moved.

分析:如果读者不了解这句汉语谚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看到译文1就会大惑不解。庆父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所以还是选择译文2比较好,因为把这句汉语谚语的寓意翻译出来了,读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口语化

谚语在语体上非常接近日常口语,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谚语翻译时要注意口语化。

汉谚:少见多怪。试比较两种译文:Wonderisthedaughterofignorance,(口语化)Seeinglittleisthecauseofamazement.(书面语)

英谚:Theleopardcan''''tchangeitsspots.试比较两种译文:是豹改不了斑纹,是狗改不了吃屎。(口语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书面语)

(三)艺术化

谚语翻译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一要注意用词的精练,二要注意上下两句的对仗,尽量使译文具有韵律又押韵,通俗易懂。

汉谚:酒后吐真言。Winein,witout,看菜吃饭,量体裁衣。Fittheappetitetothedishesandthedresstothefigure.

英谚:Menmaymeetbutmountainsnever.山和山无法碰头,人和人总会相遇。(不要译为“人也许会相见,可是山头却不会。”)Whohasnevertastedbitter,knowsnowhatissweet.不尝黄连苦,怎知蜂蜜甜。(不要译为“一个从来没有尝过苦味道的人是不知道什么叫甜味的。”)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第4篇

俄语谚语文化特点形象翻译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俄语谚语在俄罗斯语言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谚语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更用它那简短、通俗的语句浓缩了人类的思想,深刻地、多角度地展现人民大众的聪明才智,记载了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及世界观,等等。比如,俄语谚语ЯзыкдоКиевадоведет(有嘴就能到基辅)讲的便是基辅罗斯最初接受基督教的一段历史。再如,наседьмомнебе(如登七重天)表示幸福满意之至;семьпядейволбу(七寸宽的额头)表示绝顶聪明。这两个谚语表明,数字“七”在俄罗斯人的心目中有特殊的形象和意义。

正因为俄语谚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俄语谚语翻译一直是翻译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在翻译俄语谚语时,只通晓中俄两种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熟悉谚语背后两个民族的文化特点,才能使译文中保留原语文化的特色,让读者感到新鲜生动,同时充分传播原语文化,扩大译语读者的知识视野。下面就简单谈一下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以及俄语谚语形象汉译的方法。

一、俄语谚语的文化特点

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一名翻译和俄语研究者,希望通过谚语来了解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文学典故等文化因素。

1.谚语反映俄罗斯民族的历史文化

俄语谚语共有3万多条,许多谚语与俄罗斯民族历史有关,用鲜明的语言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如мамаевопобоище(一场混战);казанскаясирота(喀山孤儿,意指假装可怜的人);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不请自来的客人比鞑靼人还坏)等,都有一定的历史背景,每个谚语都能牵出一段历史。比如,谚语мамаевопобоище记载的就是1380年俄罗斯军队击溃鞑靼将军马迈军队的激战。谚语казанскаясирота描绘了1552年10月伊凡雷帝占领鞑靼人喀山汗国的首府喀山城的历史。再如,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反映了俄罗斯历史上鞑靼人入侵这一史实。1240年,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远征到伏尔加河流域,击败俄罗斯诸公国后,建立金帐汗国,开始了鞑靼人对俄罗斯的统治。直到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才摆脱了鞑靼人对俄罗斯的统治而独立。俄罗斯人在鞑靼人的统治下生活了240年之久,受尽压迫和欺凌,所以十分痛恨鞑靼人。不受欢迎的客人突然造访,主人心里不高兴,可又不得不接待,所以说незваныйгостьхужетатарина.

2.谚语反映俄罗斯独特的风俗习惯

俄语谚语是俄罗斯语言的瑰宝,反映俄罗斯风俗习惯的谚语俯拾即是,这些谚语堪称俄罗斯风俗习惯的化石。如садитьсяневсвоисани(没有坐在自己的雪橇上,喻指“不称职”)。这个谚语的来历就和俄罗斯独特的风俗习惯息息相关。俄罗斯地广人稀,冬季漫长寒冷,сани是以前俄罗斯人冬天最常见的代步工具之一。谚语невсёкотумасленица,будетивеликийпост(好景不长,盛宴难再)。Масленица(谢肉节)是送冬节,是古斯拉夫的谢肉节,一般是在大斋前的最后一个星期庆祝,其形式丰富多彩并伴有美味佳肴,但是大斋一到,教堂便禁止人们食用一切奶、肉制品,意思是别看目前大吃大喝,总有大斋的一天。再看谚语Кашамасломнеиспортишь(好东西不怕多,或者好东西多多益善),这里каша是俄罗斯民族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人们用黄油拌粥吃营养丰富,而且认为黄油放的越多,粥就越好吃。

3.谚语反映俄罗斯的民族心理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俄罗斯民族形成了其特有的深层心理特征,许多俄语谚语反映了人民的世界观和对生活的态度。волковбояться,влеснеходить(害怕狼就别走进森林),степьлесанелучше(草原不比森林好),вчужомместе,чтовлесу (在别人的地方如同在森林里一样),ходитьвлесу–водитьсмертьнаносу(在森林里漫步,就是在玩死亡游戏)等谚语均表现出俄罗斯人对森林不友好、漫不经心的态度,同时也可以看出古代俄罗斯人对森林的畏惧心理。而богуугождай,ачертунеперечь(让上帝满意,可是也别和魔鬼顶嘴),богусвечку,ачертукочергу(给上帝献蜡烛,为小鬼递火钩),ангелпомогает,абесподстрекает (天使助人为乐,魔鬼教唆犯罪)等谚语则可以看出俄罗斯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一方面,表达了人民对上帝的虔诚和坚定的信仰;另一方面,也可以发现对魔鬼的恐惧。

4.谚语反映俄罗斯的

对于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和人民生活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宗教一方面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俄罗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自基督教作为国教被引入之后,已经过去一千多年,基督教已经进入了俄罗斯人心灵和意识的深处,毫无疑问,这一切都会体现在民间谚语中。谚语начатьзаздоровье,акончитьзаупокой(开始得好,结束得糟)源自基督教礼仪;谚语доположенияризынапиться(酩酊大醉)中的риза是举行祈祷仪式时神甫等所穿的法衣;谚语безблинанемасленица(不吃薄饼就不算过谢肉节)中масленица是多神教宗教节日。这些谚语表明,俄罗斯人信奉基督教,基督教对俄语有着深刻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俄语谚语已经深深地刻上了宗教的烙印。

5.谚语反映俄罗斯的文学典故

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不仅大量运用了谚语这一民间艺术创作的精华,并且不断地产生、创作着新的谚语,不断地丰富着民间谚语的宝库。虽然语言是个别作家创作的,但反映的却是群体的经验和智慧,由于它们得到普遍的认同,在民间广为流传,从而慢慢转化为了谚语。普希金奠定了近代俄罗斯文学的基础,建立了俄罗斯文学语言的规范,许多谚语均是出自其文学作品。比如:

безбожества,безвдохновения(没有神的启示,就没有灵感);блажен,ктосмолодубылмолод;блажен,ктововремясозрел(年轻时就年轻,该成熟时就成熟);всефлагивгостибудуткнам(各国来宾将云集于此)。克雷洛夫的寓言中不少句子接近人民的生活、思想和语言,为人民喜闻乐见,成为人们表达思想的有效方式。比如,谚语аларчикпростооткрывался(问题本来及其简单)和авозинынетам(毫无进展);而谚语аваськаслушаетдаест(猫儿瓦西卡一边听,一边吃)出自寓言《猫和厨子》,常用以指某人对别人的劝诫置若罔闻,你说你的,他干他的。这样的谚语比比皆是,对俄语谚语的深入学习也是通往俄罗斯文学宝库的有效途径。

二、俄语谚语的形象汉译方法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俄语谚语和俄罗斯民族文化之间关系十分密切。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俄罗斯民族文化保存、传承、交流的载体。而俄罗斯文化则渗透在俄语谚语中,在谚语的发展中得到传播。俄语谚语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是语言的核心与精华,因此谚语的翻译要同时处理语言和文化的两对矛盾。由此得出,处理文化差异成为俄语谚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从俄汉谚语文化差异的角度,简单介绍俄语谚语的形象翻译的几种处理方法。

1.保留形象的直译法,即保留俄文谚语的民族特色及比喻形象的翻译方法。比如:

без огня нет и дыма(无火不生烟);Близ норы лиса на промысел не ходит(狐狸不吃窝边鸡);Выше лба ушинерастут(耳朵高不过额头);шилавмешкенеутаишь(口袋藏不住锥子)等谚语。这样的译文既保留了俄语谚语的民族文化特色,又不失俄语谚语的语言结构特点,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文特有的风貌和形象,中国读者看了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这是一种十分成功的翻译方法。

2.保留形象的直译加注法

由于许多俄语谚语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如果直接翻译,中国读者会因为不了解相关的俄罗斯文化背景知识而无法理解谚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直译原文的字面意思,然后通过加注指出其隐含意义,包括在译文后直接加上谚语中体现其含义而未出现的字,或者是在译文后用括号加注的形式,指出文化内涵。比如,谚语вТулусосвоимсамоваромнеездят 直译为“不要带着茶炊去图拉”。中国读者不知道俄罗斯图拉以制造茶炊著称,很难理解该谚语的含义。如果翻译为“带着茶炊去图拉—多此一举”,即便译文读者不清楚俄罗斯国情,也能明白该俄语谚语的寓意。当然,在译文“带着茶炊去图拉—多此一举”后以括号的形式再加个注释“图拉是冶金工业城市,以盛产茶炊而闻名”,使读者更加一目了然,既保留了原文的形象,体现了民族特色,又介绍了俄罗斯的国情文化。显然,这是俄语谚语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再现原语风貌的同时,充分传达原语文化。

3.转换形象的活译法

中俄两个民族文化差异很大,经常遇到用不同形象表达相同含义的谚语。但是,原文形象可能会让译文读者产生非谚语原本想表达的感情联想,在翻译时就需要转换形象。转换形象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局部转换,比如:

трусливыйкакзаяц(胆小如鼠);какгрибыпоследождя(雨后春笋);однимвыстреломубитьдвухзаяц(一箭双雕);另一种是全部转换,如щукубросиливреку(放虎归山);всякаялисицасвойхвостхвалит(王婆卖瓜,自卖自夸);словоневоробей–вылетит,непоймаеш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转换形象译法的好处在于,形象转换之后,译文语言仍然保留了谚语的生动性。

然而,在用转换形象法翻译俄语谚语之时,要避免在译文中出现具有浓厚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汇,翻译时不能用汉语惯用的形象去生搬硬译。比如,умхорошо,двалучше(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智广);яйцакурицунеучат(班门弄斧;自不量力);нетхудабездобр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因祸得福);непохорошумил,апомилухорош (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眼里出美人);усеминянекидетябезглазу(三个和尚没水吃;人多瞎捣乱,鸡多不下蛋)。前一种翻译具有强烈的汉民族文化形象,不仅使俄语谚语失去了俄罗斯民族文化内涵,还会使俄语谚语失去表达效果,令中国读者对原语的文化背景产生误解。

4.保留原文的意译法

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许多俄语谚语和汉语谚语含义相同、比喻形象不同,但是在汉译的过程中没法保留原文的形象,如果直接使用原文的比喻形象,译文读起来生硬晦涩,中国读者难以接受,甚至无法理解或者会产生错误的情感联想。特别是遇到字面意义与实际含义相反的俄语谚语,要特别注意,稍不注意就会出错。为了将原文的意思忠实、准确地传达给读者,需要翻译明确俄语谚语内涵及情感联想之后,用汉语再创造性地把原语含义表达出来。比如,俄罗斯人习惯对出门办事或者考试的人说祝福语“нипуханипера”,谚语нипуханипера直译为“祝你一根羽毛也打不着”,而实际意思却是“祝你成功,祝你满载而归,祝你一帆风顺”的意思。该谚语本是对猎者的祝词,但是俄罗斯人迷信,担心把好事说坏了,所以习惯用反语相祝。再看谚语вогородебузина,авКиеведядька。该谚语直译为“菜园里生长接木骨,基辅城里有大叔”,译文读者看着直译之后一定是“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而其引申意义是指“评价某人说话毫无道理”,明白其引申意义后就可以将其意译为“满嘴跑火车”“胡说八道”“驴唇不对马嘴”。由此可见,在保留原文会造成错误理解的情况下,必须对原文进行意义翻译。

综上所述,俄语谚语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点,俄语谚语是俄罗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俄罗斯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俄语谚语的形象翻译中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翻译标准,必须考虑俄汉两种文化、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在具体的上下文中选择上述各种翻译方法,创造性地表达原文的语义内涵和文化形象。

参考文献:

[1]贾淑芬.简明俄汉谚语词典[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2]彭在义.俄语成语释源[M].重庆出版社,1983

[3]刘重德.文化·语言·翻译,文化与语言(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262-271

塞翁失马原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物词汇 谚语 翻译 英谚汉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a)-0200-02

西方谚语的翻译一直是我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下面的文字中我将从翻译的基础点着手,以搜集到的部分动物类谚语为例,分析英谚汉译体系的基本内容。

1从一般翻译到英谚汉译的基本内容

根据翻译在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翻译定义写成: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义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即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即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都能得到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其次要把握翻译的标准。翻译标准是翻译实践的准绳,是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严复提出了翻译标准"信达雅",而对新内容提出的标准可概括为"忠实、通顺"四个字。

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的现象。内容通常指作品中所叙述的事实,说明的事理,描写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叙述、说明的描写过程中所反映的思想观点和所流露的感情等。忠实还指保持原作的风格即原作的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及作者个人的语言风格等。译者对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地破坏和改变,不能以译者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原作如果是通俗的口语体,不能译或文绉绉的书面体;原作如果是粗俗琐屑的,不能译成文雅洗练的;原作如果是富于西方色彩的,不能译成东方色彩的。总之,原作怎样,译文就应该是怎样,尽可能还其本来面目。正如鲁迅所说的,“翻译必须保持原作的风姿”。

所谓“通顺”,即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是明白晓畅的现代语言,没有逐词翻译和硬译的现象,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鲁迅所说的,“翻译必须力求其易解”也就是这个意思。这就是在通常情况下所必需遵循的准则。

具体到谚语的翻译,除了做到基本的翻译准则外,还须考虑诸多因素。 下面我将从基本的谚语知识开始,依次揭开谚语翻译的面纱。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谚语,英语中的谚语(即英谚)和汉语中的谚语(即汉谚)是怎样定义的。我分别从颇具权威的汉语词典和朗文词典上查到这样的词语解释:“谚语是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多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深刻的道理”。/“Proverb is a short well-known supposedly wise saying usually in simple language.”单从定义上看,可以说英汉谚语是相似,甚至是相同的。因此从这点上讲,谚语是没有地域差异的(除了语言上的不同)。

其次一定要明确谚语是怎样形成的,英谚和汉谚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又有什么特点。谚语是古圣先贤的智能结晶,历经年月的考验,纵便是起源于千年以前的谚语,所反映的人生百态依然是真。因为千年以来人生并无多大改变,虽然科技发达,但并未改变人性。谚语也是语言文字的结晶(在日常沟通或写作中若适时引用谚语,可以让我们的语言更为精彩生动。)。

我们都知道,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因而都拥有大量的谚语,谚语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和短句,大都具有鲜明的形象,适宜于用来比喻事物,因而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谚语有的意思明显;有的富于含蓄,意在言外可引起丰富的联想;有的可能含有几个意思,必须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况来明确它的意义。谚语既是语言中的重要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不少谚语前后对称,音节优美,韵律协调。

2从一般翻译方法到英谚汉译技巧

由于谚语具有以上这些特点,翻译时就应尽量保持这些特点,除了忠实的表达原文谚语的意义外,还应尽可能保持原文译文的形象比喻、丰富联想、修辞效果以及其民族、地方特色等。然而把翻译工作做到原汁原味,几乎是不可能。所以翻译谚语时保留了英文或中文的味道是不可避免的。但至少应做到两点:一是不要让外国读者产生误解,二是不要违背英语的词法句法,也就是不要把汉语的句法结构强加在英语上,反之亦然。

基于有关谚语翻译的一些必要理论,下面我将通过引用大量的动物类谚语谚语,辅之于正确的英谚汉译方法,逐步琢磨翻译过程中的问题并领略其中的乐趣。谚语的英译汉有三种主要方法:直译法、汉语同义谚语的套用法、意译法。

(1)直译法,即是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有时,尽管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对汉语读者可能比较生疏,但由于在一定上下文中具有明显的西方民族、地方、历史等色彩,所以也应采用保留原文表达方式的直译法。用这种方法处理谚语,把西方谚语移植到汉语中来,往往可以丰富译文语言。

(2)汉语同义谚语的套用法:有的英语谚语和汉语同义谚语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符合,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而且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形象比喻。

(3)意译法:如果不可能或没有必要用直译法保留英语谚语的表达形式,并且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合适的同义谚语可供套用,就得用意译法配合上下文把英语谚语的含义表达出来。

下面摘取了广泛的有关动物类英语谚语的汉语翻译: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but his nature.

狼可以失去牙齿,但决不会失去本性。

A crow is never the whiter for washing herself often.

乌鸦经常洗澡也不会变白。

A fox may grow gray,but never good.

狐狸会变灰色,但不会变善良。

A leopard cannot change its spots.

花豹无法改变自己身上的斑纹。

以上采用的是直译法,而采用汉语同义谚语套用法则译为:“狗改不了吃屎。”若用意译法,则译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以上四句谚语分别以狼、乌鸦、狐狸和豹子四种不同的动物为喻,指出他们不可能改变本性的事实。通过分析可以明显感觉到,直译后的汉语很容易被我们理解和接受,而且意思很丰富。而使用汉语同义谚语套用法,虽然在内涵上很好地传达出英谚要表达的意义,语言也通俗易懂,但损失掉如此美妙的译入语,实在是在翻译工作上留下不可弥补的缺陷。再看意译后的谚语,相比之下,缺失的精华更多。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这四句谚语最适合采用直译法。当然,我不否认在特定的语境下,其它两种方法未必不好。我则从英汉谚语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翻译问题的。

下面又摘录了三句意义一致的谚语,关于翻译上的问题同样适用于上组谚语的分析。所以重点对比英汉谚语本身,我想这对促进谚语翻译不无裨益。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dog than the tail of a lion.

宁为犬首,不为狮尾。(直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汉语同义谚语套用)

Better be the head of a lizard than the tail of a dragon.

宁为蜥蜴首,不为长龙尾。(直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汉语同义谚语套用)

Better be the head of an ass than the tail of a horse.

宁为驴首,不为马后。(直译)宁为鸡首,不为牛后。(汉语同义谚语套用)

这组谚语相对于上一组来说更难以理解。因为直译后的译文中的动物,像蜥蜴我们并不熟悉。但我们能推敲出,长龙应该是比蜥蜴庞大得多的一种动物。可以把长龙理解为我们所认为的龙(尽管东西方人心目中龙的形象并不一致)。另外,从中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英语中动物类谚语是相当丰富的。仔细一想不难得出,《伊索寓言》对其的影响之大。

从英汉谚语对比的角度上看以上两组谚语,显然汉语中存在同义的谚语,而且表达相同意义的英语谚语很多。例如:

The fox preys farthest from home.

狐狸到远方猎食。/兔子不吃窝边草。

Kill not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别杀会下金蛋的鹅。/勿杀鸡取卵。

He sets the fox to keep the geese.

让狐狸来看管鹅。/引狼入室。

When the fox preaches, take care of your geese.

当狐狸讲道时,小心自己的鹅。/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又如英谚:

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

宁可丢鞍,不可失马。(直译)认为马不可失。而汉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则认为失也无妨,说不定会带来好处。还有一则更奇怪的谚语,是让中国人很难接受的。我们都知道汉语谚语中有“坐井观天”而英语谚语有这么一句:

The frog in the well knows nothing of the great ocean.

井底之蛙不知道有大海。

不理解英国文化背景肯定不能接受。井底之蛙跟天有关系很自然,若跟海有关系,还只能从《伊索寓言》中加以考证了。还有另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汉语中有一条的谚语,表示主动防范有效,“篱牢犬不入”即:篱笆关牢了,狗进不来。而英谚从反面角度表达同一个意思:

At open doors dogs come in.

开着的门狗进来。

下面举这个例子,反映英国和中国的地理条件的不同导致气候不一样,从而形成矛盾的谚语。

One sparrow does not make a spring.

一只麻雀不成春。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

一只燕子形不成夏天。

而汉语中的谚语为“一燕不成春”。从地理知识上分析,其实并不矛盾。英国的夏天并不像中国的夏天那么热,反而更像中国的春天;而英国的春天用了麻雀来做预兆,正如中国的燕子。

由以上观之,英汉谚语之间存在如此多的有趣现象。这不禁激起了我们对英谚汉译的兴趣。反之,随着大量的英语谚语被译成汉语,我们又可以有更多的实例来分析英汉谚语的对比,从而发现更多有趣和有用的现象。下面列举更多动物类英谚汉译的例子,来加深我们对之了解。

Crows weep for the dead lamb and then devour him.

乌鸦为死羊哭泣,而后吃它。/猫哭耗子假慈悲。

Curiosity killed the cat.

好奇心杀死一只猫。/好管闲事,往往惹来一身麻烦。

Curses, like chickens,come home to roost.

诅咒像鸡一样终会回巢。/害人者终将自食恶果。

Each bird loves himself sing.

鸟儿最喜欢听自己的歌声。/孤芳自赏。

Eagles do not catch flies.

老鹰不会捕食苍蝇。/大人物不计较小事情。

Hungry dogs would eat dirty puddings.

饿犬会吃脏布丁。/饥不择食。

以上六句谚语分别用直译法和汉语同义谚语套用法。它们来自西方人生活的点点滴滴,却以一种幽默直接的方式传达了出来。而同义的汉语谚语显得有些抽象,文笔多了些含蓄,寓意更深刻。这同时体现了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不同。另外两则谚语:

Two dogs strive for a bone,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两只狗争骨头时,第三只狗拿走骨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Hares may pull dead lions by the beard.

野兔也敢拖者死狮子的胡须走。/虎落平阳被犬欺。

从中更能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既然英汉谚语存在着差异性,我们不禁要寻找其原因。由于语言的形成有规律性,同时又有随意性,可以因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联想。有的联想是由于历史而形成的,现在情况变了,但是旧的说法仍沿用至今。不同民族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语言习惯,使用不同的比喻。凡此种种,常常造成语言表达出来的意思和词的表面意思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不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语言习惯不同的根本原因。

3结语

以上内容不见得全面,但从一定程度上阐述了英谚汉译的标准、具体方法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西方文化的思考和传播。由此可见,英谚的汉译工作极大的推进了西方文化向东方的传播。我相信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和更深入的了解,汉语文化会源源不断地涌入西方。这无疑对汉语谚语的英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值得我们去探讨研究。同时,也欢迎大家共同学习!

参考文献

[1] 陈明华.英文谚语精选[M].科学出版社,2007.

[2] 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6.

[3] 王德春.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期刊更多

药物评价研究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天津药物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