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李煜诗词

李煜诗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李煜诗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李煜诗词

李煜诗词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亡国之音的表达,使李煜与李清照后期的词具有打动人心的恒久的艺术力量。作为在中国古代文坛占有很高地位的两位词人,他们同样表达亡国之音,却有着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他们两人词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作比较,可以更清晰地聆听李煜与李清照对亡国的叹息,更准确的了解当时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一个是把"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路山河"拱手送与他人的南唐后主。一个为身单体薄,经历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坚强女子。他们都同样经历过一段美好的生活时光,也同样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日子。他们都经历过亡国之难,他们通过词传递出的亡国之音必将更为深刻,更为被人们所关注。比较李煜与李清照的词在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方面的差异,感受两人的"亡国之音哀以思",聆听两位伟大词人的叹息。

一、思想内涵的比较

公元975年,宋军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次年,李煜被押解到汴梁,从此开始了阶下囚的生活。李煜这一时期的词,把自己作为抒情主人公和描写的对象,追忆过去美好的时光,感叹今日的悲愁苦况,发出悲凉的亡国之音。

(一) 李煜词中的亡国之音

1. 李煜词中的亡国之音,首先主要是通过追怀故国表现出来的。他的词给人一种泪痕盈面,凄清、空廓、深沉的画面。如: "人生愁恨何能免? ……故国梦重回,觉来双泪垂!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子夜歌》);如"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① "不堪回首",道尽多少人世无常的悲慨和亡国之痛!

2. 李煜词中的亡国之音,许多通过"梦"来表现。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入宋后,李煜做的"梦"特别多,为了追忆一次次美好的梦境,他陆续写了四首小词,《望江梅》(二首)、《忆江南》和《望江南》。《忆江南》描写了梦中车水马龙、花月春风的繁华景象;《望江南》一连用了三个"泪"字,可谓泪水涟涟,是词人内心深处痛苦的表达。李煜通过梦境的描写使得饱含亡国悲情的词,句句感人肺腑,语语情真意切,动人心弦,催人泪下。

追忆之词虽美,虽悲,虽血,却会多少让我们感觉少了些什么。同样是亡国之音,李清照却有别一种思想内涵。

(二) 李清照词中的亡国之音

1. 表现形式。

(1) 表现在怀念故土思恋家乡上。"靖康之变"后,在30余年的漂泊、流浪的生活中,尝尽了寄人篱下的疾苦,对故乡、往夕的思念自然是难免的。如其南渡后的早期作品《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从上已节前起笔,以"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的词句写词人长夜难眠,思念家乡之苦。抒发作者失望、苦闷的思乡之情,表现了她对故国家园的殷切怀念。再如《添字采桑子》(窗前谁种芭蕉树)词以芭蕉"阴满中庭"渲染浓阴的幽暗,衬托出了环境的凄凉。从听觉上点染了雨打芭蕉的寂寞冷清。词人以"北人"自称,道出了她怀念故土、不惯旅居的彷徨与悲切。

(2) 表现在悼念亡夫,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上。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的突然病逝使李清照颠沛流离的生活雪上加霜,与丈夫的生死相别使她这一时期的创作大一部分以悼念亡夫为内容。如其悼亡词《浪淘沙》(帘外五更风,吹梦无踪),词情凄绝,似有多少血泪在其中,令人不忍卒读。感情真挚深厚,动人肺腑。特别是尾句"留得罗襟前日泪、弹与征鸿",将鸿雁传书的典故用出了新意,对亡夫的那种深切思念的情感通过巧妙的艺术处理表现得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李清照的词表达亡国之音,充满人文关怀,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这就比李煜的词,在思想上更为出色。她的词《永遇乐》,过今昔盛衰的对比,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她后期的词突破狭隘的个人世界,表现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与担忧。这真正体现了博大的中国文化和向上的民族精神,在今天仍具有社会意义。

亡国之君李煜追忆,流泪,悲出了血,而李清照却悲家愁国恨,表现出了对人民,国家的关注,使人肃然起敬!

转贴于

二、艺术特点的比较

(一) 词的语言风格的比较

1. 李煜词的语言隽永,表现力强。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说:"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艳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艳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2. 李清照词语言极具创造性。李清照词的语言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她遣词造句,自出机杼。在《声声慢》中,会词一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勾勒出作者悲伤欲绝的愁苦心情。正是由于词人的独具匠心,使词的语言通俗而又雅致,常见而又觉得新鲜。还是公认的具有音乐美的杰作,前人借白居易形容瑟瑟曲的语言来赞美它: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并非过誉之辞。

(二) 创作手法多样性的比较

从创作手法上来说,李煜后期的词善于运用工细的白描,鲜明的对比,悲欢的映衬来表达亡国之音。亡国后,他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亡国之恨、故国之思,通过今昔盛衰的对比以及伤春悲秋来倾诉,一景一物,"触目柔肠断",字血声悲。

相对而言,李清照后期的词作表现手法就更加绚丽多彩,千姿百态。李清照经常运用铺叙的手法丰富人物形象,又能充分地表现作者的感情。李清照的词还常用白描手法,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渲染环境,将景与情自然巧妙地组织在一起,亡国之音,更能感人肺腑,引起我们的共鸣。

李煜后期的词"无论就思想内容说,还是就艺术技巧说,都达到了小词的最高境界……意境大,感慨深,力量充沛,具有非常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是凄清,而且是悲慨,不仅是沉着,而且是郁结,成为李煜词的最显著特征,成为李煜词的独特风格"。②李煜倾其一生的心血著词,并醉心、徜徉其间,以至误国、亡国。无怪王国维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也"。③李煜在艺术风格上的独创,广为后世传诵。这也是他积极影响后来人创作的主要原因。

李清照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才女。她靠着自己敏锐细腻的观察和深厚精湛的艺术造诣,用文学语言揭示出宋代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传递出了悲凉的亡国之音。从她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具有炽热爱国情怀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世界。她那正直、刚烈的人格魅力与其独辟蹊径的诗词艺术相得益彰。在那个只有男人吟风弄月的舞台上,是她填补了宋词的一处空白,他的词经受了历史长河的冲刷、久传不衰。

注释

① 李煜词. 《虞美人》.

② 王国维. 王国维文集[M].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③ 张璋. 历代词话[M]. 郑州: 大象出版社,1999.

参考文献

[1] 王仲闻. 《南唐二主词校订》,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

[2] 詹安泰. 《李璟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年版,1982年重印.

李煜诗词范文第2篇

一、提升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必要性

古诗词从本质上来说主要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传承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年前的悠久历史文化,同时也蕴含着博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眼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各种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应运而生,这些浮躁的气氛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给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对于这种这会环境,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责无旁贷,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水平,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一生都受益匪浅。

二、初中语文教学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1.提高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要想保证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多了解一些文学典籍,增加文学底蕴,提升自身的古典文学修养,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诗词鉴赏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只有不断的为自己充电,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保证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这样才能把古诗词讲透,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

2.创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的错误思想,将学生在作为教学主体,并时刻注意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自身扮演的角色。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和热情。

3.注意学生对内容的把握

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对诗词内容的把握,⑹词进行合理分类。例如按诗人的性格分为忧心于天下的杜甫,洒脱的诗仙李白,隐居山水的陶渊明等;按诗词类型分为送别诗、怀古诗、思乡诗、边塞诗等。在保证对诗词背景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进行具体的讲解,让学生为以后的古诗词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引导学生能够灵活的对诗词进行分类,将特殊案例单独记忆,鼓励学生从诗词的具体内容入手,牢牢掌握各类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如讲解李煜的《相见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词所描写的具体内容,然后再换个角度分析当时的描写背景,这样才进一步的体会到诗人离乡去国的N心之痛,以及身为亡国之君的哀思之痛。

4.培养学生品析诗词的语言能力

(1)教会学生学会分析诗词的修辞运用,并能够理解其表达的含义,主要是从一些妙处着手。例如在分析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古诗中的“茅店”、“鸡声”等处,以便于从这些富有特点的景物中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

(2)在赏析古诗的时候多从诗词的运用技巧和语言风格加以深入分析。

(3)鼓励学生多读品析诗词节奏、音韵等。使学生能够从诗歌的表达方式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与心境。找准诗词的关键句,分析其中动、静结合的含义和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知识不要讲解的太深奥,言简意赅,鼓励学生多接触些常识性的典故,以便更好的品味诗词中抒发的情感。与此同时从多个角度剖析诗歌语言的各种技巧,理解每种修辞手法运用的目的以及所表达的情感和最终效果。

5.培养学生赏析诗词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的能力

(1)让学生熟练掌握拟人、比喻、夸张、双关、反复、对比、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保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的判断诗词的表达方式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还是直抒胸臆。

(2)第二是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想象、烘托、白描、映衬、渲染、先声夺人、虚实相映、动静结合等各种表达技巧。

(3)多开展相关训练,锻炼学生学会分析诗人的总体思路是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还是先景后情。从而能更加准确的判断诗人所使用的的是何种手法技巧,然后进一步结合诗句阐释使用这种技巧的原因,以及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讲究的是“情景交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这个特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分析归纳方法,从诗意中解读意象,在意境中分析景物,把握好相关规律,从多个角度出发,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晓燕. 诵读阐释感悟深化――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教师,2011(1):61.

[2] 陆贵芹. 简议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J]. 文理导航,2011(16):55.

[3] 杨振春. 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J]. 学周刊,2015(11).

[4] 刘诗. 诗歌鉴赏试题分析及其教学建议――以高考语文湖北卷(2005-2014年)为例[J]. 基础教育研究,2015(03).

[5] 彭丽娜. 浅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J]. 才智,2015(18).

李煜诗词范文第3篇

一、讲究望“字”生义法,提高词语理解能力

从组成词语的单个字入手,先弄明白每个字的大体含义,然后将意义合并,推想出整个词语的意义。自读课文《民族英雄戚继光》中有句话:“打仗的时候,戚继光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引导学生理解时,先提示学生“先”的含义,是“在……之前”,“士卒”的意义学生很快明白了,再联系这句话,自然水到渠成解释为“作战时戚继光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同样的方法,可以解读“就这样,戚家军军威大振,令倭寇闻风丧胆”中重点词语的含义了。

二、讲究词语替换法,提高词语理解能力

替换法是用一个熟悉的词语来解释另一个陌生的词语。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比较陌生词语的解释上。如《雪顿节上看赛牛》中的“这一刻,他们俨然已经忘了比赛”。要理解“俨然”很不容易,在课文中这是生词,根本不要求记住字形,学生的积累中也少有这个词。在此情况下,就该鼓励学生用替换法,来猜想该词的大致意思。在教材中就有这样方法的导引,看《卫星比武》的课后练习,“说说带点的词语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其中有“垂直上升的火箭开始拐弯,宛如一条白龙在长空飞行”。事实证明,在这种方法的提示下,把“宛如”这个陌生的词语换成“好像”,很多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做到。单独去解释一个词语有难度,有时进行比较、鉴别,就能准确理解词语,如“特殊”的近义词是“特别”,反义词是“平常”,可以解释成“特别,不平常”。再如 “森林”和“树林”“树木”三个词比较,“森林”是指成千上万棵的树。

三、讲究上下文联系法,提高词语理解能力

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要学会上下联系,结合文章思考。如“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句中 “孤单”的意思,必须通过上下文的联系进行理解。上文写:“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哥哥、姐姐咬他,公鸡啄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丑小鸭没有朋友,有话也没朋友可说,实在太可怜了。通过文本阅读,学生轻而易举地想象出丑小鸭的孤单神情,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孤单”。

四、讲究拆词对译法,提高词语理解能力

拆词对译法,主要适用于两个字组成的词语,先把词拆成字,然后分别解释出字的含义,按顺序叠加。如《满山的灯笼火把》中“可是我仍然坚持着,坚信着”。按照以上的方法,“坚信”就可以解释为“坚定相信”,如此解释竟能和词典上的解释不谋而合。如《一只贝》中“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稀罕”在课文中是个新词,同样,就可以理解为“稀少罕见”。实际上,二字词语在课文中最常见。这也是最广泛运用的解词方法。

五、讲究词语演示法,提高词语理解能力

李煜诗词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近义词辨析识解理论近义词词典释义《英汉大词典》

一、 近义词的特征

近义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民族的语言中,以满足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选择最准确的词,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就是近义词辨析的价值所在。根据《辞海》(1999年版)的分类,近义词可分为四种形式: 1.语义的附加色彩不同,即语义概括、反映的侧面和重点不同;2.语义的强度不同,即特征、状态、过程等表现的程度不同;3.语义所包含的修辞、情感色彩不同;4.词的搭配、用法不同。归结起来,近义词的细微差别就表现在语义和语法两方面。前三类近义词都是在语义的不同侧面上有所区别,是本文所要辨析的主要部分;而最后一类近义词只在语法上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只要清楚该类近义词的不同搭配和用法,学习者就不会误用这些近义词,也就没有深入辨析的必要了。

二、 兰盖克的识解理论与同义现象的关系

识解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认知语法创始人兰盖克(R. W. Langacker)创建了该理论并将“识解”一词引入了认知语言学领域,认为“我们拥有用不同方式识解同一情景的能力”(Langacker 2000)。兰盖克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对语义值的影响,认为认知主体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辖域、不同详略度及凸显不同的焦点来观察情景解释内容。(王寅2006)视角是指认知主体观察描述事物所采用的角度。观察者所采用的角度不用,识解方式和结果自然也就不一样。如英语中“undershirt”一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采用的是方位视角,而中国人采用的是功能视角,因此表达为“汗衫”。在英语中,也有许多近义词是由于视角的不同而形成的。例如,“lamb”和“sheep”都表示羊,但是在是否成熟这个视角上,“lamb”是未成熟的羊,而“sheep”是已经成熟的羊。详略度是指对客观世界描述的详细程度。详细程度越高,识解空间就越小,近义词的出现概率就越小。详细程度越低,识解空间大,人们的识解方式就会呈现多样化,其识解结果也会随之不同。在英语近义词中存在着许多具有包含与被包含关系的近义词组,而该类近义词就可以在详略度上找到其细微差别。背景和凸显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凸显指在整体认知背景下认知主体所关注的焦点。背景可以是一个概念范畴、一个概念框架、一个行为事件、一个整体意象图示等。(章宜华2009)一组近义词基本上是一个概念范畴或者说一个概念框架,其细微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凸显的因素不同。因此,利用识解理论来辨析近义词是可行且有效的。

三、 当代英汉词典中英语近义词释义的现状

英汉词典是我国词典市场中的主力军之一。由于其释义的易理解性,用户多为初中级水平的外语学习者。另外,多数翻译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质,也会挑选一本释义丰富且准确的英汉词典。因此,基于两大用户群体的需求,易理解性、丰富性和准确性是英汉词典释义最为重要的几点要求。然而,当代英汉词典的释义部分在易理解性和准确性上仍存在着较严重的缺失,尤其体现在英语近义词的释义上。如《英汉大词典》(2007)对get和obtain这对近义词的释义就乐厝狈ψ既沸院鸵桌斫庑浴

get1. 获得;得到;收获(庄稼);掘得(煤)

obtain1. 得到,获得

首先,get的释义本身就不具科学性,难以理解。“收获(庄稼);掘得(煤)”和“获得;得到”本就属于不同的行为范畴,将两组不同范畴的释义放入一条义项,会造成用户对释义的不解,从而直接导致释义失败。不同概念范畴的释义应分属两条义项。另外,在准确性这一层面,以上两条义项释义都没有指出这两个词特有的语义特征,进而不能反映出get和obtain这组近义词在这一义项上的区别,从而可能导致词典用户对这两个词的误用。

当代英汉词典的释义没有抓住近义词的区别,即使是像《英汉大词典》这部国内极具权威性的英汉词典也不例外。然而,英语近义词的选择使用对于初中级水平的用户来说,却是一大难点;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更直接决定着翻译质量。因此,提高英汉词典中近义词的释义质量是紧要而迫切的。运用识解理论下的背景和凸显机制、视角机制及详略度机制能有效地提高释义的准确度,并且增强易理解性。

四、 识解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识解理论是研究语义值的理论。因此,本文辨析近义词时主要关注其语义值的区别,所选用的近义词都是带有明确意义的实词。

1. 背景和凸显机制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一组近义词的概念框架基本是相同的,其细微的差别就是在于其凸显的因素不同,或者说每一组近义词的组员都有各自的焦点。如意为“教师、教练”的近义词组“teacher”“trainer”“coach”和“instructor”都有着相同的基本概念框架成分,即教授人、被教授人和教授的内容,但是由于这三个词在某一框架成分上有所不同,才导致了这组近义词的产生。

从表1中看出,这一组近义词的区别主要是由“教授内容”这个框架成分造成的。由于只有一个成分有着细微的差别,所以这组近义词的差别给人的感觉并不明显,从而导致词典编纂家们在编写这一类近义词的释义时,往往会抓不准这类近义词组的凸显成分。如《英汉大词典》中这组近义词的释义:

teacher1. 教员,教师,老师,先生;导师

trainer1. 教员;(体育运动等的)教练员

coach8.(体育队的)教练,领队;(戏剧、歌唱等的)指导

instructor1. 教员;教练;指导者

以上四条义项释义中,“teacher”和“instructor”对其凸显成分――教授内容只字未提。“trainer”和“coach”的义项释义中包含了教授内容,但教授内容却并不准确。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四条释义中的释义词,即“教员,教师,老师,先生,导师,教练员,教练,领队,指导,指导者”。其中,“教员”是最宽泛的概念,既可以指教授文化课的老师,也可以指传授技能手艺的师傅。若释义中使用了“教员”这个释义词而没有加以限定,那么对于这组近义词而言是没有释义效果的。“教师”“老师”和“先生”则是指教授文化课的教员,而“教练员”和“教练”是指传授技能手艺的教员。因此,“教师”“老师”和“先生”与“教练员”和“教练”在其凸显成分――教授内容上是存在着本质差别的。“导师”“指导者”及“指导”相较于框架成分“教授人”而言,在于“导”,而不在于“教”,因此用在这四个词的释义中都是不够恰当的。“领队”一词的框架成分与这四个近义词的框架成分有着根本的区别,即不存在“教授人”“被教授人”和“教授内容”这三个基本成分。因此,由于其框架成分的不对等,“领队”这个释义词用在这组释义中实则是原则性的错误。换言之,运用背景和凸显机制的近义词比较都是基于基本相同的框架成分的。只有基本框架成分近似、相同的词才可以称之为近义词,才有辨析的意义。再来看一下这组近x词中各个词的凸显成分,“teacher”凸显的是文化课的教授,因此释义词应使用“教师”“老师”和“先生”;“trainer”“coach”和“instructor”凸显的是技能的教授,因此释义词应使用“教练员”和“教练”。而“coach”和“instructor”在教授的技能中又凸显了几种特定的技能,即“球类技能”“驾驶技能”和“滑雪技能”。因此,可以得到以下修改后的释义样条:

teacher1.(教授文化课的)教员;教师,老师,先生

trainer1.(教授体育专业技能的)教员;教练员,教练

coach8.(教授体育技能,尤指各种球类技能的)教员,教练员,教练

instructor1.(尤指教授驾驶技能和滑雪技能的)教员,教练员,教练

以上四条释义以括注的形式展现了这组近义词的凸显成分,并且用恰当的释义词加深了用户对凸显成分的理解,从而使这组近义词的区别一目了然。换言之,词典编纂家们在编写框架成分有所差异的近义词组的释义时,必须要展现出各个近义词的凸显成分,并且在释义的体例上要保持一致,如统一使用括注形式,以便用户能够快速抓住区别特征。在选择释义词时,更要分析各个释义词的内在框架成分,从而选择出与被释义词的框架成分相对等的释义词。

2. 视角机制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视角指认知主体观察事物的角度。语言中没有一个语词能够表达某个物品的所有属性。在大多情况下,一个语词仅仅是从某一个角度对这个物品进行命名。因此,在实际语言中存在着许多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物体的命名,而这些命名就成了语言中的又一类近义词。如英语中描述“羊”的语词就有“lamb”“sheep”“goat”“ram”“ewe”“tup”“wether”“bellwether”“hogg”“billy”“nanny goat”“kid”“Southdown”等。这些语词指称同一种动物,但是根据视角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语词分为以下几类。

在表2中,具有相同视角和相同特征的近义词组员之间的同义关系会比不同视角或者不同特征的近义词组员更近一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相同视角且相同特征的近义词组员可以在使用中随意替换,这些近义词组员仍然在其他视角上存在着区别。以“lamb”“hogg”“kid”这组具有相同视角和相同特征的近义词组员为例,这组近义词在“生长期”这个视角上确实具有相同的特征,但是从“种类”这个视角来看,“lamb”和“hogg”属于绵羊,而“kid”却属于山羊。所以,这三个近义词内部也有亲疏远近,“lamb”和“hogg”的关系更近。然而,从“羊毛状况”这个视角来看,“hogg”又与“lamb”产生了区别,“hogg”强调这只小羊还没剪过羊毛,而“lamb”就没有这样的视角。因此,在编写这类近义词的释义时,首先要尽可能涵盖各个近义词组员具有的所有视角,另外要尤其突出个别组员独一无二的视角。然而,在当代英汉词典的释义中,这两个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甚至某些近义词组员的释文中还出现了错误的视角特征。表3是这组近义词所具备的视角特征、其突出视角特征及《英汉大词典》中这组近义词的释义。

通过对表3中近义词视角特征和词典释义的分析比较,词典释义的不足一目了然,即视角特征不全、视角特征错误及突出视角特征的偏误。视角特征不足是这组近义词释义的通病。“sheep”“goat”“ewe”“tup”“wether”“bellwether”“billy”“nanny goat”和“Southdown”的释义中都没有包含生长期的视角特征。这极易让用户在查阅时产生误解。例如,用户在查阅“goat”这个词时,由于词典中的释义为“山羊”,用户会认为所有生长阶段的“山羊”都可称之为“goat”。实则上幼年时期的山羊只能用“kid”来表达。同理,由于幼年时期的绵羊只能用“lamb”表达,“sheep”的释义也会导致同样的问题。其他缺少生长期视角的近义词释义虽不会导致“goat”和“sheep”这样的误用,但是用户通过理解释义得到的也只能是一个模棱两可的概念。另外,“lamb”“hogg”“tup”“wether”“Southdown”等词还缺少了种类的视角特征。实则上这几个词只能指“绵羊”。其次,这组释义中还存在少量的视角特征错误和突出视角特征的偏误。这两者会导致词典释义质量严重下降。例如,在“lamb”和“kid”的释义中出现了“羚羊”这个释义词。然而,“羚羊”是不同于“山羊”和“绵羊”的一个品种,英语表达为“gazelle”或者“antelope”,因此不应与“山羊”和“绵羊”这两个释义词并列。在“Southdown”的释文中没有准确地描述其突出视角特征。“Southdown”之所以称之为“南丘羊”是由于其生长于英格兰东南部丘陵地区,因此不能以简单的“英国产”加以概括。

通过视角补全和视角特征校正后,得到的释义样条见表4。

表4中,用括注标识“成年”的释义表示这些被释义词在独立使用时所表达的都是成年阶段的“羊”。但是,如若在这些被释义词前加了“little”等表示幼年阶段的修饰词,同样可以表示幼年阶段的“羊”。

总而言之,词典编纂家们在编写不同角度的近义词释义时,要充分考虑近义词组员的视角完整性和特征准确性。

3. 详略度机制下的英语近义词辨析与词典释义

详略度是指认知主体认识或解释事物的详细程度。人们在选定某一视角后,再通过详略程度对事物加以区分。也就是说,事物之间存在着层级关系。以“tired”“weary”“fatigued”“exhausted”为例,这四个词都有“疲倦的”义项,但是“tired”这个词是最通用的词,“weary”“fatigued”“exhausted”都可以是“tired”的某一种形式。换言之,“tired”和其他三个近义词之间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然而,“weary”“fatigued”“exhausted”又是怎样的层级关系呢?以下是几个包含这组近义词的例句,从例句的表达中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层级关系。

(1) Although weary, they still worked hard to put up a tent.(王W文,张海森1999: 508)

(2) He felt fatigued and didnt want to say a single word.(王学文,张海森1999: 508)

(3) I was completely exhausted by the time I reached the summit.(王学文,张海森1999: 507)

以上三个例句中都有相应的关于“疲倦”程度的表达。在例(3)中,副词“completely”表明“exhausted”这个词的疲倦程度是最高的。在例(2)中,“didnt want to say a single word”表明“他”已经没有力气再说一句话。因此,“fatigued”的程度仅次于“exhausted”。同样,例(1)中的副词“still”也表明了“weary”的疲倦程度,即虽然很疲倦,但仍能做其他事。因此,“weary”“fatigued”“exhausted”的疲倦程度是依次递增的,或者说,在层级上是依次递减的。因此,这组近义词的层级关系是tiredwearyfatiguedexhausted。我们再来看一下《英汉大词典》中对这组近义词的释义:

tired11. 疲劳的,累的

weary1. 疲劳的,疲倦的;消沉的,精神不振的

fatigue n.1. 疲劳,劳累

exhausted2. 极其疲惫的,精疲力竭的

值得关注的是,在《英汉大词典》中,竟没有“fatigued”这个词目词。这里,暂且先用其名词形式“fatigue”加以代替。从以上四条释义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exhausted”的释义对其疲倦程度加以描述,“tired”“weary”和“fatigue”的释义中都没有程度修饰词,释义笼统。过于宽泛的释义不能让用户对语词有一个精准的理解,是二语学习从中介语转向目标语的一大障碍。因此,在该类近义词释义中加入程度修饰词是十分紧要的。以下为加入程度修饰词后的释义样条:

tired11. 疲劳的,累的(普通用词)

weary1. 非常疲劳的,非常疲倦的

fatigued1. 极度疲劳的,极度劳累的

exhausted2. 精疲力竭的,筋疲力尽的

“tired”括注中的“普通用词”,“weary”和“fatigued”释义中的程度修饰词“非常”“极度”,以及“exhausted”释义词“竭”“尽”的语义特征能让用户清楚地了解这四个近义词所表达的疲倦程度,从而能够在语境中精准地使用这些近义词。值得一提的是,“weary”的修改后释义样条中删除了原有的“消沉的,精神不振的”,原因在于这两个释义词与“weary”的框架成分有所出入,即“weary”既可指精神疲倦,也可指身体劳累,而释义词“消沉的,精神不振的”过于强调精神层面,容易导致用户的误解。这一点也正说明了近义词的释义需要融合识解理论的三种机制,相互补充。

五、 结语

识解理论下的背景和凸显机制、视角机制及详略度机制对英语近义词有着很强的辨析力。凸显和背景机制从语词的内部框架成分出发,而视角机制从认知主体的观察视角出发。当认知主体确定好视角后,大脑内相应的框架成分就会被激活。详略度机制往往是视角机制和凸显机制的辅助机制。在辨析大多数近义词时,往往先通过视角机制确定视角,再经过背景机制确认框架成分,然后通过凸显机制寻找成分中的焦点,最后再用详略度机制加以层级分析。词典在对近义词进行释义时,若能充分考虑到视角特征、凸显成分及层级关系这三方面的典型特征,并将这些典型特征融入到释义中,将大大提高近义词释义的准确度,而且被释义词与释义词的框架成分分析能够有效地剔除有所偏误的释义词,从而提高释义的易理解性。因此,基于识解理论的近义词释义能让词典用户对英汉词典中的近义词有一个更为清晰的概念,避免误选滥用。

参考文献

1. 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第5版).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 陆谷孙.英汉大词典.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 马伟.识解理论与阿拉伯近义词辨析.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5. 吴小芳.识解理论综述: 回顾与展望.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8).

6. 王学文,张海森.最新常用英语同义词辨析词典.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7. 王颖,吴延迪,黄勇民.新英汉英语同义词词典(名词部分).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8. 王寅.认知语法概论.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9.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0. 章宜华,雍和明.当代词典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7.

11. 章宜华.语义・认知・释义.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2. Langacker 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李煜诗词范文第5篇

关键词:针刺伤

      针刺伤是指由医疗利器如注射针头、缝合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片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中国2003年调查报告,80.6%的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健康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80%-90%是针刺伤所致。[1]手术室作为外科治疗的重要场所,有创操作增加,同时也增加了针刺伤的风险,增加了血源性传染病的传染机率。Johanet调查指出:约有11.7%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存在着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术中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2]现将针刺伤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1.针刺伤发生原因:

1.1缺乏职业防护意识:使用后的刀片,针头随意丢弃,造成损伤

1.2防护设备缺乏:对于处理针头,刀片缺乏一次性的处理器具,如一次性锐器盒等

1.3操作不熟练:穿针或传递刀针时,损伤自己或他人

1.4操作环境狭小:工作空间过于狭小,障碍物过多,造成误伤

2. 预防措施:

    2.1积极组织学习针刺伤相关知识,加强防范意识:

    在全科范围内通过案例学习,情景体验和视频学习等方式学习职业暴露的主要途径、危险性和自我防护措施、医疗器械的处理、锐器伤的处理措施、医院感染知识和消毒隔离制度以及规范化的操作程序等。通报本科室的针刺伤情况,包括发生率,发生环节等,通过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注意学习的效果评估及反馈。新入科室者一定要进行岗前培训。

    2.2规范操作,提高技能,提高熟悉度:

    对实习生及进修生等严格要求,熟悉环境,清楚用物处理,熟悉操作和规范操作。对本院人员,定期抽查其操作的规范性,改变不良的习惯。所有操作都要具体到动作。

    2.3规范物品使用:

规范锐器使用,传递,使用后的处理。医院必须提供足够的手套、隔离衣等个人保护性设备、安全针头、注射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回收盒。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减少50%以上。[3]

2.4注意操作环境:

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障足够的光线和充分的操作空间,防患于未然,确保操作顺利,避免事故发生。

       3.针刺伤的处理:

    建立完善的针刺伤处理制度:医院应成立针刺伤的报告系统和制度,制订针刺伤的应急预案,以便医护人员在发生针刺意外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制定使用锐器时安全操作的守则。

       3.1 伤口局部紧急处理措施当发生针刺伤时立即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反复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伤口用70%酒精或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

       3.2 进行风险评估和医学观察确定暴露级别、对于暴露源开展针刺伤后感染HBV、HCV、HIV等经血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便根据病人检验报告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和跟踪检查。如注射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或采取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等。

      3.3 报告反馈制度针刺伤发生后启用针刺伤应急处理工作程序,逐级上报到相关部门,由控感科进行现场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给予指导和帮助,可疑HIV感染时及时与当地cdc取得联系。

参考文献

1. 于荔梅.做好职业暴露防护利己利家利社会[J].护理资讯,2005,10(2):2

相关期刊更多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

电大理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辽宁省教育厅

企业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