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瑕不掩瑜的意思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西部民族;产业转移;纺织;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11-03
随着沿海地区原料、人工、土地资源的紧张以及当地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为了维持其比较成本优势,东部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就成了一种必然。2009年出台的《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的区域布局,严防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这无疑给我国纺织行业的转型发展指出了一条很明确的道路。对于西部民族地区而言,在产业转移背景下、工业化进程当中的现代化纺织专业技术人才“本土化”培养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纺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和实践的重要领域之一,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则理所当然需要在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中发挥“排头兵”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
一、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应清醒地认识到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从产业转移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有利于为纺织行业的“西进”量身定做适用的纺织技能人才,从而顺利实现东部企业的“西进”目标,完成西部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使命。西部劳动力成本较低,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是现阶段东部纺织企业选择“西进”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有效培养服务于产业转移的“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西部民族地区的人力资源优势则有可能会被大幅削弱。
2.从发展生产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有利于为西部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属欠发达、后发展、交通不便利地区,即使是和西部其他省、市相比,民族地区也因其大多地处偏远地区致使区位吸引力不明显,对其他地区人才吸引力不强;且民族地区流传的民风、民俗、民族语言、宗教等所特有的相对封闭性特征,无形中成为阻碍地区之间人才交流的壁垒;此外,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业发展的前景固然能够吸引高端人才,但从人力成本及行业吸引力角度考虑,一线所需要的大量生产技能人才不可能全部靠地区外引进,因此“本土化”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3.从拉动就业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能够有效拉动当地就业市场,有利于以最直观的方式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东西部交融的共赢,从而使共同富裕成为可能。“本土化”人才培养命题的提出,实际上是一个探讨如何针对地方经济社会特点开展人才培养研究从而推动生产力均衡发展的问题。产业西移必将在当地开辟新兴的就业市场,“西进”的企业只有切实带动起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大量群众就业问题,该生产项目的移植才真正具备了立足之本、发展之根。为了实现这一互利双赢的目标,民族地区的职业院校应积极发挥教育阵地的功能,主动与“西进”企业对接,了解、掌握西移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据此相应调整学校的专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结构与学校专业结构的高程度对接,针对当地生源和本地就业市场培养出优秀的“本土化”人才。
4.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不仅能够赋予“西进”的东部产业更深的文化内涵及新生品牌文化生命力,同时还为催生本土品牌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西部民族地区往往拥有独具特色的传统纺织技术和纺织服饰文化资源,但由于其社会存在的基础已自然消亡,这就使传统工艺保护只能通过特殊方式加以实施,这种特殊方式首先是对人的保护。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下,如果能将“西进”的纺织服装品牌与西部民族地区传统纺织服饰工艺、文化有机融合,不仅有利于催生该品牌的新增长点、提高东部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助于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在向东部产业学习的基础上保持独立的民族性格,融入民族纺织文化之魂,加强本土纺织品牌培育力度,最终实现本土纺织产业的振兴和辉煌。因此,加强“本土化”人才培养,实际上也是一个对民族传统文化人才的保护过程,是一个培养能够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文化传承者的过程。
5.从职教发展的角度,产业转移不仅给西部民族地区纺织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更是给依托于行业发展的纺织类职业院校或开设有纺织类专业的职业院校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应及时抓住这一契机,通过研究明确特定历史条件下纺织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将产业发展机遇转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机遇,在对“关于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研究”这一命题的解读中,给出属于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特有的发展答卷。
二、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基本目标
西部民族地区集中出产了我国纺织品行业的大部分生产原料,如新疆棉花、内蒙羊绒、广西蚕茧、青海毛绒等,纺织资源优势极其明显,因此发展纺织产业的前途是光明的。但由于起步晚,除了内蒙等少数地区外,大部分西部民族地区“产业优势”与“资源优势”一直不匹配,纺织业发展并不协调,多数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是产品附加值低的中小企业,可见纺织产业发展的过程又是曲折的。针对这一现实,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目标定位建议为致力于服务三大对象,培养五大能力。
(一)在现阶段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培养“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主要服务于三大对象
1.服务于纺织原料产地的资源型产品加工企业。资源型产品加工是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基础,实践初步表明,在西部地区实施资源型产品最终加工原产地化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有望成为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西部民族地区所培养的本土纺织技能人才将服务资源型产品原产地作为就业的重要方向,符合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经济发展特点。
2.服务于产业转移背景下“西进”的东部纺织企业。产业转移是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西部民族地区所培养的本土纺织技能人才为“西进”的东部纺织企业服务,是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培养的题内应有之义,也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西部民族地区纺织技能人才就业的主要方向。
3.服务于创建自主品牌的本土企业。国家鼓励西部地区充分利用和发挥区位、资源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集中力量发展精深加工业,力争形成特色优势产业,但产业转移不等于低水平产能的转移和扩张。一个企业有了品牌才有了生命力,同理,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只有形成了富于市场竞争力的原创自主品牌,才有可能真正获得独立自主的生命力,“品牌”战略关系到西部民族纺织产业的未来。因此,探索自主品牌创建之路将是所有后发展地区的必由之路,服务于原创自主品牌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对西部民族地区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提出的最高要求。
(二)对应三大服务对象,西部民族地区培养“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建议应有针对性地培养五大能力
1.针对产业转移背景下“西进”的企业普遍为技术相对先进的东部沿海纺织企业,建议加强与国际职业技能标准接轨的现代化纺织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以适应“西进”的东部纺织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2.针对本地区的纺织资源优势及今后有可能作为拳头产品发展的资源型产品深加工业的特色,建议加强培养相应的特色资源专业加工能力。
3.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建议加强培养专业人才的学习能力,重视人才培养的阶段性和人才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转移、嫁接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决定了纺织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不平衡态势,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有可能出现粗放型经济和循环型经济并存的经济局面,且粗放型经济今后有可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在进行“本土化”人才培养的时候,所培养的人才既要能够适应粗放型经济,也应能够适应今后经济转型的需求。
4.针对西部民族地区欠发达、后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建议重视培养纺织技能人才的吃苦耐劳能力和乡土热爱之情,使其能够在产业转移的创业初期坚守条件艰苦的工作岗位,并在与来自于东部企业的同事、位于东部的厂区接触之后抵制住物资待遇的诱惑,安心在本土扎根、工作。
5.针对“品牌”战略之于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的重要意义,建议重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培养本土纺织技能人才在文化交融语境下的创新能力,为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创建自主品牌做好人才储备工作。西部民族地区要发展纺织产业,不能一辈子“寄人篱下”,而是需要“借机生蛋”,借东部产业转移之机增强自身竞争力,打造自主品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由于起步晚,因此更需要重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从民族文化资源土壤中培育本土纺织品牌,如此,才能够实现在全国乃至世界品牌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发展目标。因此,能够有效传承、传播、运用民族文化资源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产业的紧缺人才。
三、西部民族地区职业院校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相应措施
职业院校的主观能动性应成为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强有力的推手,作为教育者,学校不能困守一隅坐等机遇上门,而是需要形成较为成熟的、具有鲜明前瞻特色的、密切结合行(企)业发展的育人理念,在与企业、行业、政府接洽协商中完善这一理念并形成较为成熟的育人模式,通过主动为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来实施该模式。育人模式固然因为学校办学基础和地区经济特色不同而各有不同,但为了切实做到支持并协助完成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使命,西部民族地区纺织类职业院校或开设纺织类专业的职业院校(下文简称“西部民族地区纺织类院校等职教机构”)在开展纺织技能人才“本土化”培养的研究和实践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1.在自身发展规划中强化本土服务意识,将顺应产业转移经济发展趋势、培养“本土化”纺织技能人才、服务当地纺织经济列为院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一规划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中长期性质的办学投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增强院校为当地纺织行业经济服务的能力。
2.积极加强校企合作和政企合作,一方面要通过订单办学、共建培训基地、技能认证、技术交流、社会培训等方式与“西进”的东部企业结成深度合作关系,了解该类企业的用工需求,按需培养企业急需的纺织技能人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交流平台的优势,与本土纺织企业和当地政府加强沟通和交流,通过学校的平台作用促成“西进”的东部企业与本土纺织企业、当地政府的沟通及合作,扩大本地就业市场,尽其所能地帮助东部企业和谐融入当地市场,促进本土企业在向东部企业的学习当中提高技术生产水平和产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因与企业结下密切合作关系所积淀的教育优势,实现多方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3.从民族文化中挖掘教育资源,创新民族文化宣教载体和宣教方式,使之与职业教育有机融合,推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重大特色。①民族传统纺织品及服饰不仅是民族地区日用品,更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以民族纺织服饰研究为载体,充分挖掘地域性、本土化的民族文化资源,构筑特色课程,有利于为职业院校提供多元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及载体,有利于培养了解西部、热爱西部、服务西部的职业技术人才,打造西部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特色。②作为教育组织者,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不断提升对区域社会的服务能力,西部民族地区纺织类院校等职教机构应重视对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资源的挖掘,将民族资源的发掘、利用和保护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相融合,将生活教育、社会教育、乡村教育与民族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激化、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成为民族文化的拥护者、传承者和建设者。③西部纺织产业走民族化道路,并不等于说要固守封闭和贫困,恰恰相反,现代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而民族化是在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基础上保持自身独立性格的民族化。因此在现阶段,西部纺织人才培养要注重向发达地区学习,学习其先进的技术、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及成功经验,在学习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资源加以运用和改造,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④重视对师资的培养,打造具有“教学名师+行业专家+文化传承者”多重身份的师资队伍。在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专业教师无可避免地需要面对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融、冲突,无论是自觉亦或是非自觉,都必然处于跨文化的语境当中。因此,从文化场的视域来观照,西部民族地区纺织专业教师在这种跨文化的语境当中要想成功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厚的教学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技能,更需要具备正确解读和引导解读产业转移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相对较为复杂的跨文化语境的能力,在面对预期目标在现实中有可能出现屡屡受挫的阶段性困难时仍能保持良好心态的心理承受、调适能力,才能承担起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化解读者和传承者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1]姜铸.中西部承接东部纺织产业转移的五种力量模型[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04).
[2]王革非.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现状与对策思辨[J].纺织导报,2009,(03).
“玉兔”登月踏出“中国脚印”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玉兔号”月球车顺利升空。12月14日,“嫦娥三号”顺利驶抵西经19度北纬44度的虹湾以东区域,随着按计划开展了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的各项准备工作。15日4时左右,“玉兔号”月球车爬出着陆器,顺着梯子下滑到月球表面,踏上深红色的月球土壤。23时左右,“玉兔号”月球车上的五星红旗出现在着陆器拍摄的画面中,这是中国国旗在地外天体上的第一次“留影”,同时也意味着“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素材解读】
“玉兔号”月球车到达月球,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实现航天器受控登陆月球的国家,彰显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民族自豪感,并标志着中国正进入全球最强大、最先进的国家行列。如果“嫦娥三号”月球探测获得圆满成功,这将为进一步实现我国载人登月计划奠定基础,也将为科技强国的梦想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适用话题】
科技强国、中国梦、弘扬科学精神、创造奇迹、爱国主义……
【话题二】
俄罗斯人敢于自嘲的胸怀
2014年2月24号零点,2014年索契冬奥会闭幕式揭开序幕。在开幕式中,象征奥运会五环的五朵雪绒花造型,右上角的一朵雪绒花始终处于“萎缩”状态,最终演变成了四环加上一片雪花的样子。闭幕式中,俄罗斯大胆自嘲,4.5环的尴尬情况再度出现,最终,五环完美绽放,俄罗斯人的自我调侃赢得了韩国媒体《NAVER》的称赞:“俄罗斯人敢于自嘲,闭幕式4.5环是最辉煌演出!”
开幕式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中途出现瑕疵:象征奥运五环的五朵雪绒花其中有一朵因为技术原因没有完全绽开。但是央视解说为缓解尴尬,特意将这朵没有绽开的雪绒花说成是象征本届冬奥会的意思。赛后,索契冬奥会官方承认这是一次乌龙事件。
闭幕式上,俄罗斯人完全展现了自己的自嘲精神,象征奥运五环的雪绒花再次有一朵没有绽开,4.5环的尴尬场景再次出现,但是随后最后一朵雪绒花完全绽开,终于,在开幕式的尴尬被闭幕式上俄罗斯人用于自嘲的精神彻底缓解,这也让现场观众大呼过瘾。
【素材解读】
俄罗斯人这种勇于自嘲的精神博得各路媒体的称赞,韩国媒体《NAVER》点评道:“俄罗斯人用这种自嘲的方式弥补了开幕式的错误。开幕式的五环没有完全绽开是一个错误的开始,但是闭幕式雪绒花依旧出现4.5环,这是俄罗斯人在本届冬奥会最出色的演出!”当人类在享受高科技便捷的同时,也需要承担高科技所带来的风险,而无论结果如何,人才是真正的主宰!在生活中,出现失误甚至错误,在所难免,这时候,往往需要我们直面的勇气。
【适用话题】
关键词:孟子;论辩;逻辑断点;偷换议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08-01
《孟子》一书是典型的对话体著作,人物是在对话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就是在这辩论过程中,孟子论辩的逻辑性在有些地方是十分不严密的,这也直接导致他的论证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孟子论辩艺术中很大的缺陷。今人谢楚发、董洪利先生也指出孟子一些文章逻辑不严密的问题,但是都没有作具体的论述,所以笔者想从这个方面对孟子辩论的不足进行详细的探讨,而这对全面了解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具有意义的。
孟子在论辩过程中,因势利导,善于用生动的比喻来说理,并巧妙地布设各种问题,环环相扣的阐发自己的观点。但在这布设问题的过程中,孟子在技巧上有很大问题。“我们审视孟子论辩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发现孟子在一些地方存在着隐形的逻辑断点,断点的两端是两个毫无关联的概念和事象。在这过程中,孟子牢牢把握话语权,将辩者的注意力吸引至自己的话语上,从而使论证中心从前一事象转移到后一事象,而辩者往往忽视了转移环节,被牵着鼻子走”①。
在《孟子》一书中,明显体现这种“断点”现象的就是《子・上》中孟子与子在辩论“生之谓性”的问题之时。在文中,孟子将“生之谓性”和“白之谓白”等同起来,是第一个很大的跳跃点。子所说的“生之谓性”意思就是“生而具有的叫做性”,但是这并非就是说“生”就等于“性”,“生”和“性”仍是具有不同意义的。而孟子在辩论中提出了一个设问“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也”,“白之谓白”意思是白即是白,两个“白”字是同语重复,是想同的意义,所以“生之谓性”是不同于“白之谓”的,然而孟子却将两个不同类型的句子放在一起,提出一个设问,这样的推理似乎是很牵强附会的。而子却也是不知为何答出了一个“然”字,逻辑上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竟然没有发现。第二个大的跳跃点就是孟子从“白羽、白玉、白雪”之白推到“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白羽、白玉、白雪是没有生命的,且具有想同的特征“白”,而犬、牛、人是具有生命的不同物体,而不同生命的物体往往是具有不同的自然特征的,所以犬、牛、人的性是不同的,而孟子将这两类性质不同,只是表面相似的的对象拿来作对比,并由一个对象类推到另一个对象,这种机械地类比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在《孟子・子上》中子和孟子就“仁内义外”进行了辩论。子主张“仁内义外”,认为“仁”就像自己对亲人的爱一样,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是内的。而“义”就像尊敬一个长者,不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去尊重,而是因为长者这个身份的缘故,就如我们说一个东西是白色的,是因为它的外表是白色的一样,所以是外的。然而孟子却主张“仁义皆内”,并且用“嗜炙”之心来进行反驳。他认为喜欢吃秦人的烤肉和喜欢吃自己的烤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喜欢吃肉之心在掌控,不是受外在的烤肉影响,所以是内在的,因而类推仁义也是内在的。这里孟子的类比显然是不具有说服力的,烤肉也会有区别,例如色香味等,要既喜欢秦国人的烤肉,又喜欢自己的烤肉,两种烤肉肯定要没有区别,否则,“嗜炙”之心肯定是不同的。孟子用“嗜炙”之心和“尊人”之心进行类比,不仅不恰当,而且这样的论证也是不能完全驳倒子的。
孟子论辩的另一个不足就是――偷换议题。“孟子在一些论辩中,往往暗中偷换概念,转移话题,答非所问,并借题发挥,用似是而非的方式得出让人折服的推论”。②而偷换议题直接导致的就是逻辑上的不严密,也就是笔者以上论述的。孟子逻辑上的漏洞是很易察觉的,但是《孟子》一书中和孟子论辩的人在存在这种漏洞的情况下也无法取胜,并对此毫无擦觉,让人不解。常想,要是孟子遇到柏拉图这样的善辩者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众所周知,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论辩者在论辩中的论述和论证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而中国自古以来在这点上似乎稍微有点弱势,在孟子身上就有明显的体现,正如张慧仁所说:“孟子对逻推理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自觉的,在逻辑上也有牵强附会之弊,有时还会使用一些诡辩法”。③但是孟子的论辩技巧,瑕不掩瑜,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
注释:
①谢小刚.孟子诡辩探微.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4卷,第4期.
【关键词】有道桌面词典;时代性;实用性;不足
一 、《有道桌面词典》简介及其时代性
《有道桌面词典》2.0正式版(以下简称为《有道》)是网易公司2008年12月推出的一款翻译软件,《有道》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翻译是在于搜索引擎及其网络释义,也就是说它所翻译的词释义都是来自网络。有道桌面词典背靠其强大的搜索引擎(有道搜索)后台数据和“网页萃取”技术,从数十亿海量网页中提炼出传统词典无法收录的各类新兴词汇和英文缩写,(“有道”官方网站 /)。由于互联网上的网页内容是时刻更新的,因此《有道》提供的词汇和例句也会随之动态更新,以致将互联网上最新、最酷、最鲜活的中英文词汇及句子一网打尽。
二、《有道桌面词典》的实用性
我国双语词典的编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消极型词典,旨在帮助使用者理解外语;一类为积极型词典,重在帮助使用者应用外语(戎林海 2005:54)。《有道》通过原版收录《21世纪英汉大词典》(李华驹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月1月出版)及《新汉英大辞典》(惠宇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版),外加通过网络的支持与强化,各方面内容紧跟时代,丰富多彩,因此我们觉得它属于积极型、实用性网络双语词典。这主要体现在其网络释义、例证和百科三个方面。
1网络释义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Raolph Quirk 在《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序言”中指出:释义的核心是语义分析,词典编纂者的思维要像外科大夫的手术刀一样锐利,把当代用法中出现的每一个主要义项切分开来。这是对单语词典编纂而言。对双语词典来说,词目的释义其实是一种翻译,即根据原语词典的解释(当然必须综合多部词典)进行翻译。这种翻译须力求忠实、准确、简明,词典编纂者必须在译语同义语的语义场内搜寻完全对等词或近似对等词,采用直译,意译,意译+说明性,解释性文字等手段,以求释义准确(黄建华等,2000)。如何用地道的英文说法向外国朋友介绍北京小吃“驴打滚”?仅2M的有道桌面词典以其“网络释义”功能,使这些“刁钻”的翻译变得轻而易举。网络释义需要强大的搜索引擎后台作为基础,确保网络词库的实时更新,同时还能提供大量来自网络的多语境例句。这一功能由有道首创,《有道》在传统词典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这一平台,突破传统词典局限,轻松囊括互联网上最新最酷最流行的中外文词汇的最新意思。例如:
DINKn. ①结婚后不要小孩的家庭(double income, no kids);②丁客族(一个从西方传来,在1990年代才开始盛行的生活形态名词,由英文DINK音译而来,亦翻为丁客族,或是丁客家庭。)
2例证
例证在词典中的作用非常大。其一它可以弥补释义难以明确、全面地表现词目含义及其语用信息之缺憾,其二例证可以完成由语言单位到言语单位的过渡与转换;第三,例证还能帮助使用者了解词的搭配关系乃至文化背景知识(黄建华,2001)。《有道》背靠其强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不仅能拥有“海量”的词库,同样例证也是既丰富且典型,既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又充分反映了词目词的语法特点、搭配关系、语用特点及文化差异。例证的译文忠实顺畅、地道传神。如:
Eager adj [通常作表语] 渴望的,热切的,急不可耐的(for):a sales clerk who is eager to please customers急于讨好顾客的店员; I am eager for news about them.我渴望得到有关他们的消息。I am eager that they should win.我殷切地希望他们能赢!
3百科
《有道》的又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它所能包含和检索到的百科知识。很多其他同类网络词典在这一点上是无法与《有道》相提并论的。《有道》做到这一点,主要是背靠其强大的搜索引擎(有道搜索)后台数据和“网页萃取”技术,从数十亿海量网页中提炼出传统词典无法收录的各类新兴词汇、英文缩写及其他各类杂萃的百科知识。
例如:常用词 “玉米”。百科中除了对玉米的名称、历史发展、营养特性、现状,发展趋势、价值以及分类进行了介绍,对其所含有的新意义也作了详细说明:“玉米”现在的新意思指的是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冠军李宇春的歌迷们。现如今,娱乐业正蓬勃发展,各类fans也如过江之鲫,《有道》的这一独一无二的功能除了能方便他人之外,也提高了自己的影响力。
四 、《有道》的一些“不到”之处
1所收录的词典有限
与其它众多网络双语词典(如Lingoes)收录大量传统的双语(双解)词典不同,《有道》只收录了《21大英汉词典》和《新汉英大辞典》两部词典。仅收录这两部词典,可想而知,其收词、辨析和词典释义等多方面还是有诸多不足的。而《有道》之所以还能拥有海量词库,全倚仗其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不过,我们应该意识到,任何的网络词典都是以传统词典为基础的,通过汲取传统词典的精华,外加网络的独特优势,最终提供给人们一个更方便,更全面,更快捷的学习工具。
2翻译功能和语言种类有限
众所周知,网络双语词典的翻译主要是依靠机器翻译来实现的。机器翻译的研究是建立在语言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这3门学科的基础之上的。语言学家提供适合于计算机进行加工的词典和语法规则,数学家把语言学家提供的材料形式化和代码化,计算机科学家给机器翻译提供软件手段和硬件设备,并进行程序设计。缺少上述任何一方面,机器翻译就不能实现,机器翻译效果的好坏,也完全取决于这3个方面的共同努力。翻译是一种灵活多样,要求较高的的工作,作为主体的人自己有时尚且不能做到完美,更何况机器。因此《有道》的翻译功能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往往难以把原文转换为准确的目的语。不过,机器翻译有时仍然可作为人们翻译时的工具,其译文也可供人们参考。
五、结语
《有道桌面词典》作为一部广为学习者和网迷朋友们所推崇的实用型网络双语词典,是使用者合用称便、有许多亮点和特色的工具书。同时,借着网络的东风,《有道》还有对很多专门词汇和流行语进行了百科解释,给了查阅者以极大的便利。虽然《有道》还存在着某些不尽人意之处,但正所谓瑕不掩瑜,我们应该对其未来的改进工作抱有信心,我们也更应该对开发这一利民软件的工程师们致敬,他们现在足可以感到欣慰与自豪了,因为他们的辛勤与汗水必将得到广大使用者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安清波.计算机双语词典的功能现状[J].辞书研究,2001(4):36.
[2]黄建华等.双语词典论专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关键词:浅析;红高粱家族;语言民俗现象
一、小说的历史背景
80年代中期寻求民族文化之“根”的“寻根小说”开始兴起,其中有一批小说致力于描写原始或半原始的生活题材,形成了原始文化的寻根小说,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就是这一类小说。
《红高粱家族》由《红高粱》、《高粱酒》、《狗道》、《高粱殡》和《奇死》五部分组成,小说主要通过“我”的叙述,展现了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人在高密东北乡的故事,描绘了人类的原始生命形态,以高昂的热情赞美了强劲的原始生命力和自然人性。[1]由于故事发生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里,所以小说中带有很多当地的民俗特色。
莫言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山东是我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儒家文化的发源地,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雅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形成了山东特有的民俗文化。民俗事象纷繁复杂,钟敬文先生对民俗事象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四个方面,本文主要就语言民俗这一方面对《红高粱家族》进行分析。
二、语言民俗
作为民俗学研究对象的民间语言,指广大民众用来表达思想并承载着民间文化的口头习用语,其主要部分是民众集体传承的民俗套话。[2]通过对这些口头用语进行研究,能够发现它所承载着的民众思想和习俗。
(一)民间俗语、谚语
在《红高粱家族》里有大量的谚语、俗语和地方土语,莫言曾说过:“谚语、歇后语是他童年听习惯了的最熟悉的声音,是伴随他成长的一种精神氛围,也最早开启了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3]这些语言口语色彩十分浓厚,内容也涵盖的很广泛,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结晶。小说运用这些语言,使小说不但通俗易懂,还富含哲理和经验。例如:
千里姻缘一线牵。/不是冤家不碰头。/请神容易送神难。/心急喝不得热黏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路边说话,草棵里有人。/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无恩不结夫妻,无仇不结夫妻。/大风刮不了多日,亲人恼不了多时。
(二)方言词语
小说中有大量的山东方言词语,如“草鸡”,山东方言,也可说“草计”,意思是不行了,受不了了;“困觉”,意思是睡觉;“啷当”(lāngdang),表示年龄的大约数 ;“捣鼓”(dǎogǔ),反复摆弄的意思;“坷垃”(kēlā),土块;“挲”(zhāshā),张开的样子 ;“甑”(zèng),一种陶制的容器;“鏊子”(àozi),一种烙饼的器具,用金属制成,平面圆形,中心稍凸。
这些“莫言式”语言的运用,使小说更接近社会底层,达到“寻根”目的,同时也表现出当地人的语言特点。方言词语记载着各地的民俗现象,通过这些词语可以了解当地的民俗,同时民俗现象也对语言有所影响,各种民俗现象是方言词语产生的基础。
(三)民间歌谣
民间歌谣通常简称为民歌,它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抒情性强。《红高粱家族》中的歌谣有大致如下几类:
1.迎亲轿夫们唱的歌谣“青天呦――蓝天呦――花花绿绿的天呦――棒槌呦亲哥哟你死了――可就塌了妹妹的天哟――”
2.指路歌“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路――长长的宝船――溜溜的骏马――足足的盘缠――娘――娘――你甜处安身,苦处花钱――”
3.流行于高密东北乡的“海茂子腔”茂腔最初主要流行于诸城、胶州、高密、莒州及青岛地区,唱腔以说唱小调为主,唱词诙谐幽默、浅显易懂。[4]“武大郎喝毒药心中难过……七根肠子八叶肺上下哆嗦……丑男儿娶俊妻家门大祸……啊―呀―呀―肚子痛煞了俺武大了―只盼着二兄弟公事罢了……回家来为兄伸冤杀他个乜斜……”
4.任副官教队伍唱的一首民歌:高粱红了,高粱红了,东洋鬼子来了,东洋鬼子来了。国破了,家亡了,同胞们快起来,拿起刀拿起枪,打鬼子保家乡……
5.小说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民歌就是“爷爷”给“奶奶”唱的那首,表达出演唱者对听者深深的爱:
妹妹你大胆往前走
铁打的牙关
钢铸的骨头
从此后高搭起绣楼
撒着绣球
正打着我头
与你喝一壶红殷殷的高粱酒
莫言小说中描述的这些民俗都来源于生活,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些民俗又对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铺垫,让读者更能接近当时的地域文化、历史背景。
通过上面对莫言《红高粱家族》小说中对其语言民俗的分析,可以看出莫言的小说中存在着这样一些语言特点。首先,忠于本土,乡土气息浓厚。在他的小说中,常常能够见到这些俗语、方言词汇等。这些乡土方言,不仅能表现出小说中的人物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语言特点,而且也传达出作者追求真实,追求原生态的观点。其次,小说语言雅俗共存。正是因为小说中多用乡土语言,使莫言的小说有时觉得会有粗俗之嫌,这也导致了读者或者评论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所谓瑕不掩瑜,笔者认为正是这种雅俗共存的语言特点,使莫言的小说显得更有韵味。
三、 结语
高密东北乡所特有的民俗风情,在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中得到了细致的描写。无论是从民间俗语、谚语、方言词语,还是民间歌谣,都能深刻地反映这一领域的风土民情。这些民俗事象的描写不但为小说的故事发展提供了现实环境,还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铺垫作用。小说中的民俗事象是不可或缺的,《红高粱家族》一经发行就得到了中国文学界、乃至世界文学爱好者的追捧,它的成功离不开小说中各种纷繁复杂的民俗事象。正是这样一种对民俗事象的深度刻画,才使小说完美的达到“寻根”的目的。(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编.中国民俗知识・山东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2]莫言.红高粱家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张志忠.莫言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注解
① 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70.
②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