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静夜思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静夜思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艺术求美,人文求善。而人文精神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在于启发人的自尊、自信, 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一、不能缺失的人文教学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人文、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客观规律,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使得设计教育迅速成长。这无疑给工业设计教育注入了活力,但在日益强调科学技术的当今社会,像设计这种独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被大批量模式化的发展,使得设计教育远远背离了“包豪斯”的初衷。作为为社会培养输出人才的高校,工业设计教育开展的如何呢?本文试图从工业设计教育的一些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业设计教育更需要提倡人文精神。

其一,应强设计教育中的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美学等)选修课程的课时比例。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中,由于招生时对考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很低,新生入学时的人文基础知识一般比较薄弱。因此对入学后的新生及时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在海外及港台地区,人文素质教育被称为“通识教育”,它旨在通过各种人文知识教育和其他多元化的实践方式,来达成人的全面发展。它的使命包括:补缺、纠偏,摆脱功利主义的狭隘与浅薄;整合、贯通,由知识的学习渐臻智慧的领悟;超越功利,超越“小我”,弘扬新的具有涵盖性的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实在是疗救功利主义的一剂良方。

其二,在设计专业课的教学中,应当注意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与渗透。艺术设计教学除了在公共选修课中讲授人文文化知识以外,还应将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融入设计专业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二者有机的整合。比如,在讲工业设计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工业的意识形态功能,来强调设计人应该负有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在讲授公益工业设计课时,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公德、环境伦理和全球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等等),布置课题,让同学们通过作业实践,深入思考这些关乎人类命运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培养他们的爱心、责任感与情操。而在工艺史、陶瓷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则可以随时穿插,讲解一些人文文化知识和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以增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对历史文脉的把握,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设计实践中融入更多的人文内涵。

其三,除了在课堂上加强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以外,还应通过各种讲座、论坛、报刊以及其他舆论形式,在大学校园中唤起对商业化及功利主义的警觉意识,建立起对各种流行思潮的批判性思考。从历史上看,各国的大学均不同程度地扮演了“社会良心”的角色,因为,大学是知识分子群体的集中地。由于“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阶层,他们不属于任何特定的经济阶级,知识和思想是他们唯一的凭藉,所以他们才能坚持自己的思想信念,以独立不羁的精神人格,对各种社会现象持客观的批判态度。

当然,我们所说的大学的批判,其性质有别于流行的传媒观点和市井牢骚,它是一种建立在人类社会主流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具有严肃的学术精神和学理支撑的批判形式。面对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庸俗化、功利化思潮,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的批判功能对其进行抵制和清理,才有可能在校园中重新建立起一种健全的、富有涵盖性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从而给大学生的人生观以正确的导向,使他们成为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健全的人格和人文素养的高质量的人才。

二、人文精神是艺术设计教学所需

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好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作品创造力。对于一个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理论思维尤其重要。因为理论和艺术家的思想紧密相连。有了对艺术和设计全面的、客观的、理性的反思,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艺术思想。而获得这“人生的智慧”,具备理论思维的能力,却要求个人拥有全面的文化素养和不断开拓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多方面的艺术素质,尤其是人文基础。而这正是当前艺术院校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那种忽视理论教学的错误思想的根源,就是在目前美术教育界,有一种普遍存在于学校、学生、社会三者之间的倾向把高等美术与设计教育等同为一种职业教育的急功近利的心态。这种错误倾向认为教育应当以市场需要、社会潮流为向导,这样学校会有源源不断的利益,学生毕业后可以自然而然的找到一份收入可观的工作。因此,实践、技能等专业技能训练作为“社会问题”应当成为艺术和设计教育的主体,以便“尽快适应社会”,在校学生要过多的考虑“出路”“生成”等等所谓“现实问题”,认为学到技术,获得生成的基本物质保障就是学习艺术和设计专业的最大意义,而认为哲学、美学、历史、艺术理论等人文基础课程与专业的关系不大。这是不利于工业设计学科的建设的。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甚至艺术门类不断产生是艺术自我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像艺术设计学科的确立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一样。对于这些艺术现象,我们当然需要开发、接受、对话、研究,任何视而不见或以加以排斥的保守心态显然是错误的。但学术不是时尚,在如此纷繁复杂的图像世界中,我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教育的目标不是赶时髦,而是培养完善的人格。因此教育不能短视,不能只顾当代社会与眼前的利益。这点应该是很容易被认同的。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不必忙于惑对纷繁复杂的现代艺术现象并争先建立名称奇特的新专业,东辄就对自己已有的教学能力和体系产生怀疑。我们似乎更应该以学术研究的姿态和热情,在面对形形的艺术现象之时重建并完善一批具有人文精神的、体系化的、广义上的基础性学科(尤其是加大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比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人文教养,并且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人文基础的重要性。这样,我们才能寻找到能够面对并解决一切现代艺术现象所带来的困惑的根本方法。

三、拓宽艺术设计教学的人文精神

众所周知,本科阶段高等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但这与培养研究型人才设想不是矛盾的。高等教育不同于中等专业或职业教育,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技能培训(尽管这些也是设计教育的一部分),它至少应该为培养研究型人才创造条件。所谓的研究型人才,不是一些人所理解的“精、专、深”,即对某一点、某一个专门领域的深入钻研。对于本科阶段来说,“研究”应该泛指一种具有反思价值的、对所从事的艺术现象的形而上的、上升为理论层面的思考。能够发现前人不曾涉足的新问题,促使反思把问题转化成对于本质的思考,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且很可能就是一项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的先导。应该承认,没有思想的艺术和设计专业的学生,可能承担一般技术人员的角色,却无法成长为真正的艺术家。这种能力确是每个高等艺术院校的学生都应该在本科阶段逐渐形成的。这种反思势必要以开拓的人文视野与修养作为依托。因此,加强人文基础课程的比重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目标不是矛盾的。可以想象,忽视了文、史、哲的学习和对历史上优秀思想发展历程的研究,不利于在学习中怀疑、反思、求逆,因而更无法以思想者得敏锐在专业领域内去发现问题。

这种思想对社会的影响是容易导致对艺术和设计审美教育职能的疏忽。作为艺术教育的门类,美术和设计教育当然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和设计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维系着一个审美的心胸,这种审美的心胸并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接受阶段。从社会学的层面上讲,艺术和设计教育还承担着对全社会的审美教育的职能,这种审美教育对于提高社会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我们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科学技术生产所造成的人类精神家园的异化,重新建立一个和谐的、绿色的生存环境所不可缺少的。然而,“功利”的意识却过早的渗透到艺术教育的课堂,一系列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成了学生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物欲的诱惑侵入学子的视域,艺术商品化、市场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很难是学生对艺术保持单纯的、新鲜的审美态度。这些行为作为社会实践和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的重要意义,但是一旦这些内容成为艺术院校的主要课程,其危害是吴庸质疑的。因为这样的思想带到社会之后会产生消解艺术审美本体的恶性循环。

我们从以上的反思与辨析中,大体可以明白: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只讲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不讲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不行;但是,如果不加分析地简单照搬西方“启蒙”以来的“人文精神”用于我国的教学实际,也不行。本文认为,要想有效地抵制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的侵蚀,纠正当前设计教学中的隐患与失误,还需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应对措施。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设计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一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实用性和学术性之间寻求合理的张力并重塑大学的社会形象”,这对所有的教育者,研究者和决策者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考验和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杜维明:《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载《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艺术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86

目前,在国内,我国的许多艺术类院校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仍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专业基础讲授、专业课分析、实践。

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往往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作为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做到以市场的需要为导向,加强理论讲解与专业设计及实践环节的联系,在实际案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是比较适合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背景

项目教学法最早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包括信息收集分析、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相对较短,见效快;可控性好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一起完成项目,从策划到实施到完成,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认知项目教学法是顾名思义就是以“项目”为纽带进行的教学任务分配。

项目教学法可以追溯到美国,但是该方法真正引起教学界人士的重视则是得益于德国对该方法的开发和运用。因为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因此它是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方法。

如果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企业用人机制接轨。

二、项目教学法适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专业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着若干子系统,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度,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思考的重点。

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时候,要教导学生,以建筑学为根本,同时兼顾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等方面,则较容易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社会适用性

从目前国内就业情况看,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不同的岗位需要从业者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

根据当前以及未来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评判标准来看,不难发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三段式课程设置已经落后于实际需要与现实设计市场要求人才技能的标准。

另外,专业内各课程的内容衔接不当,重复性较多,与实践的脱节,相关内容联系性不够,等矛盾,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也日益凸显。

三、项目教学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项目教学法在应用中教师参与并做指导;

2.项目本身要体现教学目标;

3.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项目,在实际生活中是有价值的;

4.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该项目。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是具备正确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能尽快适应本行业就业岗位的“准设计师”或“准人才”。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教学时,适合采用小班的形式――一位老师分带几位同学辅导,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实际项目设计或者参与设计竞赛。目的在于加强校际交流,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学思潮的撞击,让学生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共同承担设计项目或设计竞赛,创造出有创意和丰富实践意义的作品。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商丘师范学院是典型的师范类院校,该校于2011年正式成立现代艺术学院,这意味着设计的教学将与原有的教学模式发生剧变。以下便是本校三次大纲的调整情况:

截止2011年,环艺专业一直用美术学院时期的“二二制”大纲,它是指在本科的前两年所有艺术设计的学生不分专业共同学习设计基础课,学生在三年级开始进行分专业学习。这种模式大大减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学习时间,没有好的吸收以及跟进巩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多数重要的专业课程由于前期的安排不合理,导致集中在大四很焦躁的阶段进行,不免让马上准备工作或者准备考研的学生有些力不从心,收效更是微乎其微!

更者说,在一年级安排的基础课素描、色彩占用了一个学年,我们虽是师范类院校,现在培养的方向是设计师不是原来的中学美术老师。所以,单就培养目的而言大纲必须得革新了。所以,在2011年新制定了“一三制”环艺教学大纲。

“一三制”是在分离美术学院之后的一次教学改革探索。它是指所有艺术设计学生在一年级共同学习设计基础课,到了大学二年级再分专业学习。它也是我学院在制定新大纲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可以说成是2013年新大纲的过渡时期。这次修订的大纲一年级的课程基本没有变动,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变化最大,调整为环艺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安排较为集中,没有相关专业实践课跟进,易导致知识点遗忘,不利于三年级课题的实践训练;三年级的课程安排则是课题专项训练,各个功能空间接踵而至,课程量较大学生吸收欠佳。并且课程都是涉及空间内外,跨度过大。对于学生而言,室外的环境设计将是一个大的难点,不好突破。所以,相关课程的名称定位不算清晰准确,学生也容易在学习的过程中受挫;四年级的课程压力较以前得到很大的缓解,但就单门课程而言安排在此阶段还是不尽人意。

总之,较“二二制”模式,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方面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三年级时段还可以做各种空间的实践训练,为毕业后进入相关设计岗位提供保证。再有,三年级还增设了艺术考察课,对于我院学生而言,可以很好的拓宽学生的眼界,有利于引导他们的发展方向。最后一年则可以根据二年级和三年级所学,更充分的去考虑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

在“一三制”大纲试用过程中,我们环艺专业教研室全体老师不断搜集各前沿兄弟院校的大纲资料,如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调研社会环艺人才供求所需,反馈毕业生及同行信息,共同制定了2013年的新的环艺大纲。

2013年新制定的大纲是学生在报考学校时就已经选好这四年的专业学习方向,学生自大一起就开始接触学习相关的环艺专业知识。大学一年级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工程制图》、《cad》以及《环境设计概论》、《中外建筑简史》两门理论课;二年级主修室内专业基础课,主要课程为《效果图表现技法》、《室内光环境设计》、《居住空间设计》、《陈设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办公/餐饮)》; 三年级主要课程有《工程概算》、《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居住区景观设计》以及一门专业理论课《景观设计原理》;四年级上学期主要设置两门实践课程:《旅游建筑室内空间设计》、《风景区规划设计》,以课程辅助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工作安排。

总的来说,2013年新修订的教学大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一年级的课程在新大纲的修订中变化较大,它大量精简了最基础的课程,如原素描、色彩共有216课时,现在为108课时,缩减后的课程并不影响学生从高中绘画阶段向大学设计阶段的过渡。这次修订还将对于专业课程作用不大的课程直接砍掉,节省时间利于学生更早的了解专业。并且还大胆的将制图和辅助软件CAD排至一年级下学年,让学生更早的掌握专业制图规格和软件的绘制技巧。相信一年级的课程调整,将让刚刚走入大学校门的孩子们更早的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不至于由于方向的茫然导致后知后觉的时间浪费。

二、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基本延续了“一三制”,以专业基础课为中心,只是对于前面讲过的问题做出了小幅度的调整和修正。以前的基础课排的过多没有专业课程的跟进,所以成果很难得到检验。如学生在学习完表现技法、光环境、陈设设计等课程后,可以在居住空间设计、办公/餐饮空间设计两门实践课程中将所学综合表现。这样安排就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过的基础课得到串接,既可以防止学生对于知识点的遗忘,又可以巩固住前期的教学成果。这种安排可以说是教学的‘双赢’。

三、如果说“一三制”的三年级课程安排是室内和景观的杂糅,那么,新大纲的制定则就是由室内空间向景观空间的一个很好的延伸。课程《工程概算》、《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为《展示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使其完美收官。那么,接下来的《园林设计》则是开启学习景观设计大门的钥匙。所以在三年级下半学期主要指向了景观设计,鉴于前期学生对室内空间的理解,有了基本的空间基础,对于学习景观而言将会变得非常轻松。所以三年级大纲的调整较“一三制”而言,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一个新的空间――景观设计。而不至于像之前分析所讲,学生没有基础很难进入状态,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严重挫败感。

四、在临近毕业的一年,学生通过三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已经基本能够了解自己的专业,并且具备了选择今后就业大方向的能力。所以,课程安排直接切入毕业设计的两个方向室内和室外,即《旅游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和《风景区规划设计》。课程与实践紧密联系,课程安排针对性强,学生可根据自己所选的课题选择导师,跟随导师完成课题为毕业创作做准备。

五、也是最后必须要说明的一点,我们这次对理论课的修订幅度较大,甚至将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的美术史类课程直接砍掉。课程安排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对理论课的不重视,理论修养恰恰是我们本科院校区别于高职类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大多采取不重视,不光是我们二本院校存在这个问题,一本及一些老牌的美院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不是一个老师一个大纲就能解决的问题,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环境反映。这里要说明的就是理论课程、课时数量缩减了,但是内容可以通过其他形式进行,比如:把风格纳入实践课堂,让大家分组进行研究,然后以课题的形式进行方案展示;包括对于设计史的代表人物我们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课题研究,并最终以方案呈现,相信这种方法比直接浇灌式的效果要好的多。这也是我们对于理论课程教学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式的改革实验。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永远和经济发展并肩的一个学科。它的属性决定了它必须与时俱进,所以该专业的大纲制定应该是跟随经济步伐设定的,有国家这个大环境,还有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就是地方属性。所以,这门学科的路还很长。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是未来环艺工作者的指向标,责任决定了我们必须以前瞻性的眼光去规划未来环艺设计师的求学之路。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建筑设计课程 理性思维 教学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建筑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对本专业其他课程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我校环境设计专业为艺术类招生,学生美术功底好,有一定的艺术和审美修养,但普遍感性思维强于理性思维,因此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为引导学生在认识建筑的过程中,培养其对建筑空间、建筑构造等的理性认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其形成严谨的设计思维方式。通过课程学习,熟识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及涉及的学科、技术知识,具有一定的独立完成市场调查、资料收集、设计构思、方案选择、设计分析、评价及设计的能力,加强对建筑设计基础及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的联系性认识,从而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二、教学过程能够发现的问题

1.理论知识掌握较少。

在本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没有开设一门系统的环境设计理论知识课程,更不用说开设建筑史课程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甚少。在教授建筑设计课程中,就大二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看,他们对建筑/设计发展史、风格流派等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不够。以至于教师在教授建筑设计课程时,不得不花三分之一的时间补习建筑的发展史,帮助学生对古今中外建筑的有所认识,然后才展开讲解建筑空间的基础知识。如此,课程实践时间和课堂答疑时间减少,不能及时解答学生方案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弱。

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是建筑设计追求的终极目标,但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中,感性过多,喜欢任意发挥。如在设计楼梯时,还停留在构图画面是否完美的阶段,而没有考虑楼梯在整栋建筑中所处位置是否合理、是否能够满足室内外空间通行的功能,楼梯踏步过窄、踢步过高现象很是常见。学生时常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评阅设计稿时,总要说我设计的楼梯不合理?明明我已经把图画得很漂亮了。”追求构图的完美,过度画面,构图和空间设计的合理性之间欠协调,在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方案设计中占了很大比重,显然忽略了建筑设计不仅是一门讲究审美的学科专业,还要强调其实用性和功能性。

依照课程结束后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将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设计表达及方案构思仍然是薄弱环节,得分率比较低。尤其是建筑空间尺度的把握方面情况不理想,忽略了建筑设计基础及建筑与环境设计的联系性。另外,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设计类学生有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优势,在建筑设计方案的表达中虽然发挥了一定优势,但这种感性的思维方式在部分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空间的理性表达,以至于空间布局、结构不合理。

3.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欠合理性。

按照专业培养计划的安排,建筑设计课程定于大二下学期开设,为本学期的第一门专业课,是比较合理的。这个时候,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和人体工程学知识,对建筑室内空间也有了解,软件操作、手绘制图能力可满足建筑方案设计的需要。但在我校的课程开设过程中,建筑设计课程之后安排的才是计算机辅助设计3Dmax,方案最终的效果图只能依靠手绘完成,只有部分课下自学3Dmax软件的学生能够做出基础的建筑模型,和方案草图的设想相差甚远,远不如大多数学生手绘的效果图表达得更全面。

建筑设计类课程安排松散、授课周期较短是影响授课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按照其他专业发展较为成熟院校的情况,建筑设计课程开设56学时,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但是就我校本专业的实际来看,课程结束以后,学生尚且停留在对建筑空间的懵懂认识阶段,更不可能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4.课程实践环节缺失。

因课程学时安排较少,无法安排课程实践与测绘,同学们日常接触最多的空间都是宿舍和教室,加之上述建筑空间理论知识少等原因,学生无法全面地认识某一个或某一类建筑。经过一段时间的课程学习,学生对人体工程学、建筑空间的基本知识已经有所掌握。但在做方案设计时,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准确把握空间的长、宽、高尺度,如有的同学在不考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也做特别的概念性设计,在普通居住空间中设计了面积近60平方米的卧室,而此卧室的高度为4.5米。无论是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还是从居住空间的实用性角度来看,过大或过高的空间,都不适宜人居住。另外,开窗面积过大或过小、窗户高度过高或过低等也是常见现象,窗地比例严重失调。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的探索

1.设计选题,考察基地,拟定设计对象。

在课程实践教学中,根据拟定的设计任务书及选题,可增加基地考察的环节,做足功课指导学生勘察建筑所处场地的地形、气候、交通、人文和历史条件;同时让学生了解该空间的使用者和家庭每一个成员的需要、嗜好、生活方式和习惯,将这些作为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可使空间设计更合理,住起来也觉得舒服。这样可以更好地做到在充分尊重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做出因地制宜的建筑空间设计,同时创造宜人的居住空间环境。利用此教学方法,既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工作习惯,又可达到激发专业学习好奇心的目的,体现了设计课程教学的生动性与灵活性。在这一授课环节中,教师应当注意的是,需要提前找到环境优美的场地作为勘察基地,做好选址的自然、人文环境的材料准备与分析,多角度指导学生进行考察。

2.分组合作,进行建筑空间测绘。

建筑测绘是认识和调查研究建筑的重要途径,通过测绘了解建筑的构成、空间尺度和细部构造;旨在通过实践提高认识,是一个从具象到抽象、从三维到二维的训练过程。让学生测绘自己熟悉的建筑空间如教室、宿舍等,体验该类空间的使用状况,并对室内家具尺寸、灯具及插座位置等进行测绘,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平立剖面图及三维效果图。这样直接、方便的空间体验,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解决测绘中遇到的问题,形成对空间与形体的初步认识,了解人体的基本尺度,在方案设计中可以更好地把握建筑尺度,设计理想空间,也可以帮助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

在测绘过程中,要求学生分组合作,3―5个人为一组,每组选择不同的空间进行测绘,通过分工合作完成测绘任务。任务完成后,组织阶段性成果讲评,采取小组之间互评与指导老师讲评的方式,加强设计资料、方法的交流,在频繁的交流与讨论中,展现学生的个性创新。此外,分组合作,促进了资源的整合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创设问题,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要求,精心设计各教学阶段的讨论题,在阶段任务开始前向学生公布,过程中可向学生提供查找问题的线索和部分资料。这些问题应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出发点,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并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对问题的探索与创新意识。这些问题应与当前学生的能力相适宜,所探求的答案可具有多样性,对所创设问题的各部分能够层层深入,如能引出新的可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则更妙。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自由,更多地提供展现学生个性特点的舞台。另外,选择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的、合乎实际需要的问题,也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关键。

4.成果展示。

在课程结束时,安排课时展示学生的测绘作业、方案设计成果及课程学习心得;最终的设计结果汇总成A2图纸大小张贴在教室,要求图面表达清晰完整、制图规范、板式富有创意,有适当的文字分析、设计说明,并将上述内容制作成PPT,逐一汇报。成果展示与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讲评、学生与教师互评相结合的模式,摒弃传统的由教师一人评价模式。通过讨论与成果分享,可增强专业学习的自信心,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学习效果;也是改善当前我校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习惯自顾自做作业、课上课下专业学习欠交流、合作意识不强等现状的有效手段。

5.修订专业培养计划,加强课程间联系性。

在环境设计专业培养计划中,先修课程应为透视学原理、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可以更好地帮助完成建筑设计方案的表达;在空间表达中,若效果图形体表现准确,则可提高学习热情,提高理性知识学习兴趣,从而借助课程达到向理性思维的转变。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课程中人体的动、静态尺度及心理空间尺度、家具的尺寸等数据,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科学的规范和约束,是设计功能、尺度合理空间的基础。

与建筑设计后续关系紧密的课程是建筑模型制作,若能紧跟着开设此课程,要求学生将建筑设计课程的方案制作成三维模型再次展现,发现从二维图形生成三维空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方案设计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完善建筑模型,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对空间的理解和组合能力,从而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衔接性,延伸和巩固课程价值,达到开课目的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

[2]吴恺,王蔚忻.关于环艺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13):120-121.

静夜思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教材建设 措施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熟练外语听说读写,熟悉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精通国际贸易相关法规惯例,富有现代市场意识和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并能够独立完成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具体操作的应用型人才。而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基本工具。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应该加强适合于本专业的教材建设。

一、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的选用情况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的系列教材,即“十一五”规划教材或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这主要缘于以下两个方面:

1.教材市场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系列教材,这是导致其选用适用于母体高校系列教材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独立学院自1999年开办至今也不过10年,其办学历史相对较短,而教材编写却是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要求编者不仅要了解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定位,更要了解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生源的特点,否则编写出来的教材很难体现针对性。而独立学院发展初期,教师队伍还十分薄弱,甚至还不具备教材编写的能力。这种情况导致了整个教材市场上缺乏针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系列教材。

而适用于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母体高校的系列本科教材,目前已经十分成熟,不仅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大,而且能够及时地进行修订,以跟上时代不断发展的步伐。这是造成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系列教材的原因之一。

2.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队伍的组成,是决定其选择适用于母体高校系列教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据调查,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队伍由三部分组成:

(1)自有专任教师。他们是独立学院独立聘任,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这部分专任教师又分成两部分,一是近年毕业的硕士生及少数博士生;二是高校已退休、高职称的老教师。

(2)兼职教师。他们多是其他高校的在职教师,这部分老师聘期相对较短且不固定,多是以一个学期为聘期。

(3)母体高校的教师。他们时间较为充裕、教学经验较为丰富。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初期,自有的青年专任教师,尚不具备教材编写的能力;自有的专任老教师,又缺乏教材编写的积极性;而兼职教师及母体高校的教师,本身还兼有其他方面的工作,也没有时间与精力来编写适用于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材。最后的结果是,只能选用适用于与母体高校相一致的本科系列教材了。

二、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选用母体高校教材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选用母体高校使用的系列教材,能够让那些来自母体高校的教师、其他高校的兼职教师、独立学院自聘的退休老教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但由于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办学定位的差异,独立学院选用适合于母体高校的系列教材,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即不利用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教育对象难于接受和理解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教育对象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所招收的学生是介于普通本科与专科之间的三本学生,生源素质同母体高校相比差距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高考成绩比母体高校学生平均低100分左右,甚至有的达近200分。学生中除极少数高考发挥失误的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习惯、基础知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他们对于母体高校教材中那些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在理解和接受上存在一定难度,多数学生的反映是听不懂或是听不进去。

2.不利于实现培养目标

母体高校的教材更多注重理论知识的研究,而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教材内容的局限性,势必导致难于实现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标。

三、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建设的措施

要实现独立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学生为主体,在认真研究学习母体高校成熟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针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实际,切实加强适用于本专业的教材建设。

1.教材建设应坚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与母体高校相比,应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高职高专类院校相比,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这是应用型本科人才最为显著的特征。为此在教材建设上,要坚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应充分吸收和借鉴传统的普通本科教材与高职高专类教材建设的优点和经验,以就业为导向,做到理论上高于高职高专类教材、动手能力的培养上高于传统的本科院校教材。

2.教材建设需要考虑生源的素质

由于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生源在层次上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在教材建设上应该量体裁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理论方面尽量通俗易懂,实践方面尽量采用案例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材建设应以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主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要想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必须建立一支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引进那些具有较高学历,同时又具有丰富企事业单位经营或管理经验的教师。以这些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主导保证教材建设的实用性,最终实现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4.教材建设应注意审核,保证质量

教材建设是要严把质量关,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今天,鼓励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一方面,要给编写教材的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相应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讲义入手,待讲义成熟之后再形成自编教材,经专家评审后再公开出版。

总之,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明确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生源的具体情况,以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依托,把好审核关,才能保证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建设的质量,并实现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提高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珍荣,何全旭.独立学院教材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2):50-52.

[2]陈原,叶德万,易露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材建设的探讨.现代企业教育,2006,(12):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