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摆渡人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生存能力,是大自然的奇迹,而生命同样能创造奇迹。正因如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对生命力量的赞颂便成了文学永恒的主题。
当你置身于熙攘的人流中,从他们的脸上、眼睛中读到了所流露出的哀伤、喜悦、恐惧、满足,那是生命的表情;当你置身于自然中,竹影、鸟鸣、虫唱、草舞,那是生命在释放;当你面向大海,看着潮涨潮落,海浪奔腾汹涌,那是生命的张扬。生命,一种伟大的力量,让我们叹服,让我们感动。生命的意义也许并不是它的悠久历程,而是它悠久历程中的闪光点。充满了闪光点的生命是美好而永不磨灭的!
美文扫描一
感动生命
听 风
那天,我正准备喂我那几条小金鱼时,却吃惊地发现其中一条小金鱼正一动不动地匐在鱼缸底部。我靠近它仔细查看,发现除了它的鳃很长时间才翕合一下之外,其他器官都一动不动。我试探性地用手指弹了弹鱼缸壁,它却没有任何反应,我马上意识到残酷的事情即将发生。我慌张地去取捞网,准备伸下去把它捞上来看个究竟。
可就在我刚把捞网探进水里的一刹那,令我吃惊的事发生了。本来还在四周悠闲地游来游去的其他几条小金鱼突然间全部迅速地游到那条奄奄一息的小金鱼旁边,并把它围在了中间。它们紧张着,躁动地、快速地摆动着自己的鳍,频率很快地来回游动着,却始终警惕地围在一起。我愣住了,这种伟大的力量震慑住了我,我不敢再采取任何的动作,只是愣愣地、好奇地待在那儿。
很明显,我的捞网对这些小灵物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它们的眼球一直不安地转动着,目光却很坚毅。它们时刻监视着周围的动静。这时,我的手不经意地轻微地动了一下,它们就迅速地做出了反应:它们一边保持着队形迅速游动着,一边不断用身体摩擦着那条奄奄一息的小金鱼的身体。原来它们试图用身体把它带动起来。
就这样摩擦了一阵子,奇迹发生了。原本还奄奄一息的小金鱼竟活跃地动起来了!它随着其他几条小金鱼一起游动,它们把它夹在中间排成一条线,围着鱼缸一个劲儿地转。它们想摆脱捞网给它们带来的危险和恐惧。我把捞网拿出来,静静地欣赏着这动人的一刻。
对于生命的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大箩筐的思想,我们也目睹过生命的瞬间带给我们的无限的光彩和震撼的力量,我们常常为此而感动。
个人的生命只有和团队的生命融入到一起,才能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个人的生命只有和团队的生命融入到一起,才能体现出更深远的价值。脱离了团队和集体,我们的生命就如同鸿毛一样飘浮无助;而一旦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团队的生命中的时候,它将爆发出泰山般的力量!
快乐训练
1.解释下列词语。
①奄奄一息:_______②震慑:_______ ③震撼:_______ ④绚丽:_______
2.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这种伟大的力量震慑住了我,我不敢再采取任何的动作”中“这种伟大的力量”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4.为什么说“我的捞网对这些小灵物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5.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个人的生命只有和团队的生命融入到一起,才能焕发出更绚丽的光彩;个人的生命只有和团队的生命融入到一起,才能体现出更深远的价值;个人的生命只有和团队的生命融入到一起,才能_______。
6.由小金鱼的生命奇迹,作者生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美文扫描二
生命的问句
田彩虹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第一种人大老远看见了,赶紧绕路而行,他们一点也不愿接近,生怕不小心会中毒。
第二种人来到了树边,看见这棵树,马上就想到它的毒素,于是急着要砍除它,以免有人受害。
第三种人有着不同的心态,愿意带着慈悲心去思索:这棵树也有生命,不能轻易地毁掉。于是在树旁圈上篱笆,注明有毒,以此避免危害到路人。
至于第四种人,在看见这棵树的时候,他会说:“哦,一棵有毒的树!太好了,这正是我要的!”他们开始研究树的毒性,提炼了毒素,与其他成分混合,制成了可以救人的药材。
你认为人生是什么呢?如果有一个造句,“人生是……”或“人生像……”,你会怎么完成这个句子呢?用直觉,就是脑海里直接浮现出来的答案,我们不是在写作文或进行造句,不需要修饰成优美的语句。“我的答案是人生如戏。”一位看起来吊儿郎当、凡事不在乎的男士可能会这样说。
“从小我看着爸爸妈妈为这个家打拼,一直认为人生是很艰辛的。”即使这位女学员没有说出来,从她愁眉不展的神情也可以猜想得到她的答案。
“人生是一场无休止的竞赛。”这位学员有着非常明显的“宁为鸡口,不为牛后”以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的刚毅性格。难怪他说自己当年没有考上第一志愿的高中,就放弃已考上的第二志愿,毅然去当兵。
还有人说:“人生是来还债的。”这样的想法,虽然宽慰了受到创伤或不平等待遇时的怅惘,但回答这个问题的学员,似乎有着很深的无奈。
人生到底像什么?这的确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然而也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种对人生的不同的态度,才形成了各不相同的生命剧本。
我们对人生的诠释,其实也就是内在潜意识的外在表现,自然也就活出了那种形态的生命形式。
于是我们看到,有些人终其一生,始终扮演着苦情哀怨的主角;有些人虽然会赚钱,但却始终留不住钱;有些人最擅长演出的就是悲剧英雄。
还有一位学员在课堂上赫然发现,自己不论婚前还是婚后,在家庭、公司,虽然有女儿、太太、媳妇、职员等各种不同称呼,但总括而言,结果只有一个――为别人活,完全没有自我。
“人生永远是朝向你所思考的方向前进。”就像开头故事中的那棵树,你用不同的方式对待,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节选自《让身心安顿》)
快乐训练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①矗立() ②绕路()
③篱笆() ④诠释()
⑤赚钱() ⑥擅长()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吊儿郎当:_____________
②愁眉不展:_____________
③怅惘:_____________
④宁为鸡口,不为牛后:___________
3.本文作者以______为载体,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对“_____”问题进行了探索,内容大胆而有吸引力,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襟。
4.本文开头描述四种人对有毒的树的不同态度的作用是什么?
5.文中“一棵有毒的树”比喻什么?
6.分别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四种人对“毒树”的态度?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7.如何理解“为别人活,完全没有自我”的含义?
8.文章中人们回答“人生是什么”的问题时,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答案?
美文扫描三
生命需要等待
詹克明
①生命体是当今已知物质形态中有序程度最高的体系,它拥有最_____结构,最_____的联系,最_____的配合,以及最_____的功能。
②不过越是高级有序的生命体系越脆弱,其对外界环境的要求也越是严格,有时甚至是近于苛刻。然而,这种严刻条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满足,因此对生命体而言,它还必须同时具备另外一套生存本领,那就是等待。一旦环境恶劣,生命无法正常维持,它会借助某种方法,使之能够蛰伏潜藏,确保挨过难关,待到环境适宜之时再求发展。
③一般说来,有序程度较为低级的生命体,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其对恶劣环境的承受能力也会相应增强。例如,最高级的人类,其身体一旦失去五分之一的水分就会死亡,而较它低级的蚯蚓,即使失去自身体液的五分之三也还没有达到受伤害的程度。对于一些更为低级的“隐生生物”(如小麦中的线虫),即使失去自身水分的99%,一旦得到合适的水分补充也还能恢复生命。低等级的植物也有同样的例证。据说一块干燥的苔藓在博物馆中度过了120年,过水以后居然还能照样成活。可见,降低有序程度可以成为生命等待的有效手段。
④几乎所有最高等级的植物都采用降序最为彻底的“种子”方式来保存生命。与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相比,一粒微小种子的有序程度不知要低几个数量级了,但它们是生命的真正隐者。你从一粒种子中决看不到花朵的美丽芬芳,果实的甘甜香美,茎干的分支结构,叶片的光合作用,庞大的植根体系,以及复杂的纤维管束组织。但是所有这些精妙绝伦的高级有序结构,又全都无一遗漏地深藏在这颗貌不惊人的种粒之中。
⑤每一粒种子还是整个物种的生命微缩,是一座完整的物种基因库,它贮存了历史,也孕育着未来。
⑥等待也是一种强韧的生命状态。许多沙漠植物的生命周期都很短促,它们能在下雨过后的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一次生命全程。戈壁上有一种植物,只要一场雨,它就立即发芽,急速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仅在八天里就能完成一株显花植物全部的生命周期。此后,新一代的种子又会重新归于安静的等待。在这片一年也未必能下场透雨的戈壁滩上,也许等待了两年时间就是为了这历时八天的生命辉煌。对这些沙漠植物来说,也许等待反倒是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
⑦当然,在植物界还有等待年代更为长久的种子,那就是古莲子。它们才是真正做到了“千年等一回”的强者,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力真让人肃然起敬。
⑧生命必须包含等待,甚至可以说,没有学会等待的生命就不具备生存的资格。
⑨生命的等待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交替轮回,形成了生命特有的律动周期。对生命而言,等待永远是一支瞄向“发展”的满弓弦箭,它时时都在屏息静听,候望天命信号。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快乐训练
1.请将“协调”“复杂”“完美”“精确”填入第①段中的横线上,并与其他词语形成最佳搭配。
2.“生命需要等待”中的“等待”具体是指什么?(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
3.第③段中黑体的“一般说来”能否去掉?为什么?
4.第④段中的画线句是用来解析文中哪一句话的?
和之前的老版本相比,这本《赖声川的创意学》增订版的封面上,他的头像变小了。“原来的封面我比较大,不符合我的个性。而且这次头像放在腰封上,还可以拆掉。”
虽然很早就被称为“亚洲剧场之翘楚”,几乎以一
己之力拯救了台湾相声,
但是赖声川依然低调、谦和。
他喜欢笑,也喜欢让观众笑,但是所有的喜剧下面
又隐隐藏着悲凉的底子。林青霞曾说,
“《宝岛一村》看得我如醉如痴,
时而感伤时而欣慰,有时大笑,有时抽泣,
泪还没干又破涕而笑,还没笑完又哭将起来。”这就是赖声川的慈悲,他不愿意做悲剧,人们能笑才能哭,先哭却不一定能笑。
剧场的绝对魅力在于它的现场性。在剧场短暂的一刹那,演员和观众同时知道,他们彼此的共同经验是唯一的永恒。
“灯暗、幕落,即使同一个剧团,同一个剧本,同一个演员阵容,这一场演出再也不会出现”。
喜马拉雅山上的雪人
很多东西我都是随缘。我之所以会走上戏剧这条路,也是缘分。当年我在台湾念大学的时候,接触不到话剧。那时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刚开始,做的是现代舞蹈,完全看不懂。
年轻时我喜欢画画,大学四年基本上都在玩音乐,然后对文学有兴趣,念英文系。后来准备出国念书,申请了戏剧专业,因为戏剧可以综合所有的兴趣:音乐、美术、文学、电影。申请专业时有论文就可以了,或者是剧本,或者是小说。我给的是小说,跟戏剧无关,对戏剧我真的一窍不通。
所以是很莽撞地跑进戏剧这个行业。我记得当年离开台湾的时候,我发誓说,我现在要去学戏剧了,去干什么?我要把西方的东西全部学会。但是以后做什么,不知道,但我要先把它学通了再说,自然会有一条路给我。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到了美国自然而然很努力地学习。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竞争的环境非常强,博士班里有10个学生,来自全世界各地,都是著名的导演或演员,我吓死了。自我介绍的时候说,我来自台湾,我其实没演过什么戏,也没导过什么戏。同学们就沉默,不知道这个人是来干什么的。
可是这10个人里最后只有3个人生存下来了,拿到了博士学位,其他人都被踢走。所以我只能说,那个课程适合我吧。读博士时一半的时间在做学术研究,一半的时间是实际操作,在舞台上做导演。后来我毕业时,一位最严厉的老师写了一封信给我,他说他们当年创办这个研究所,理想就是找到一个学者导演,这些年来他们已经认为这可能是不存在的。他用了一个比喻,说喜马拉雅山上的雪人,根本是找不到的,但是在我身上,他们找到了。我看了之后很感动,因为这位老师从来不说别人的好话。
这个老师是教戏剧理论的,我给他做助教的时候,有一次帮他算分数。他觉得我的计算方法很笨,就教我。他说,你以后要改很多的卷子,你是要做教授的,还不如现在就教你做。我当时听到真的很惊讶,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可以。我的个性就是这样,我从来不会傲慢地说我现在很行,我就是很谦虚地在学。当这个老师说我未来可以做教授时,对我的鼓励是很大的。后来也不知道怎么了,我以全班最高的成绩毕业。
后来我去斯坦福大学教书,找我去的是我当年的同学。我前几天跟他聊天,说当年在一起念研究所,苦死了,教授都是一些非人性的可怕学者,真的想不到,我们今天可以这样子。他就突然看着我,说什么叫想不到,我们都知道你会这样子。我说,啊?怎么会?他说你不知道吗?我们在学生时代就已经看到你未来一定会非常成功。我说这怎么可能,他说你去问问其他同学就知道了。所以我是一个很没有敏感度的人,另一个解释是我还是愿意用一个谦虚的态度来学习。
零预算戏剧
我在博士班第二年导了3部戏,三个学期,每学期一部。我在伯克利导戏,没有预算,一毛钱都没有,学校的仓库里有一些沙发、椅子,可以借出来用。好东西不一定不给借,保管员会说你们层次太低了。
在完全没有资源的情况下,一样可以作出精彩的戏剧。我的骨子里始终相信这一点。我从来就不认为,多大的预算一定会帮助一个戏。当然我们不能藐视钱,但没有钱依然可以做得很好。
我当时排了一个独角戏叫《休伊》,是尤金・奥尼尔的剧本,讲一家旅馆的房客经常和守夜人休伊聊天,但有一天休伊死了。整部戏就是一个人讲了50分钟,当然我挑到了一个最好的演员。后来这个戏得了一个奖。我们研究所有一个教授是奥尼尔的专家,专家到什么程度?尤金・奥尼尔房子的钥匙在他手上。现在那里已经变成一博物馆,当时是筹备期。我们的老师是如此地接近奥尼尔,他跟所有人说,这次我排的《休伊》定义了《休伊》这个戏应该怎么拍。我听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我真的是尽量在了解这部戏和这个角色。这部戏预算是零,除了演员在体验角色时赌钱花的钱,一点花费都没有。在伯克利我学会了不要钱,做好戏。
1983年,我博士毕业回到台湾。当时台湾没有剧场工业,这是一个机会,我想创造剧场,也创造观众。我的第一部作品是《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上演时剧场里只有100多人,但这些观众里包括侯孝贤、杨德昌、吴念真、金士杰、卓明和朱天文。
1985年,我们做了《那一夜,我们说相声》,原本是小规模的作品,但因为当时台湾的相声市场一片空白,结果相当轰动,正版录音带就卖了100万。
当时我回到台湾,想买新的相声带子,唱片店老板却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可是这个老板明明就是前几年我来他这儿买相声,谁是谁,他还如数家珍。现在回想起来,从零开始有从零开始的乐趣,就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变成了可能性很大。
第二年,我们又做《暗恋桃花源》。这个戏对我们、对观众可能都是一个更成熟的东西,大家可以看到,剧场原来是这样一个更丰富的地方,你可以参与,可以哭、笑,可以参与社会讨论的时事。那种感觉是多层面的。所以,1986年后,就形成了剧场风潮。
无剧本创作
当时我更多的是采用即兴创作的方式,比如《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我们是没有剧本的,是后来把演员说的话记下来。
《暗恋桃花源》里很多场戏是在我家里排的。有一场“暗恋”中云之凡和江滨柳在病房相见的一场戏,我告诉扮演云之凡的丁乃竺和扮演江滨柳的金世杰一定不准哭,其他的就要靠他们即兴发挥。我只有一个大概的想法,30多年未见的初恋情人,一方已经躺在病床上病入膏肓。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这场戏不应该是哭戏。
云之凡和江滨柳寒暄了几句,然后云之凡就往外走,我在心里喊,金宝啊,快留住她,这场戏不能就这样完了啊。但是我也没有说话。乃竺就在那里慢慢地转门把手,这时候,金宝说话了,“你这些年可曾想过我?” 乃竺回头,“其实我写了很多信给你。”金宝和乃竺都突然进入一种无法言喻的情绪,一时间完全了解到那场戏所代表的一切―30年的分别、大陆、台湾、一生、命运种种他们开始流泪,很自然的泪,接着缓缓说出了心里话。这场戏一排完,在场没有人敢出声。乃竺是我老婆,但我也不敢碰她。
这就是即兴创作。这是一段很长的戏,而且排之前我明确说“不准哭”,但最后他们哭了,我接受了,这是那种情况下最自然的情感流露。所以在我心目中,在所有版本的云之凡中,没有人选能够超过丁乃竺,不仅因为她是我的老婆,更重要的是,这个角色就是她发明出来的,最有机的一个表现就是她。
《暗恋桃花源》在1986年首演的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说实话,不知道观众会怎么想。第二天我回到学校,我的教授同事看到我就说,哇,太精彩了,你把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描写得太感人了。我心里想,有吗,原来这个戏是讲这个的,我还没考虑过。不同的人看会看到不同的东西,我也不敢否定他。我们做出作品,但我不能强迫你应该看到什么,不应该看到什么。
我做过各种不同的演出。对我来讲,换不同的形式,换不同的布景,换不同的概念,都没有关系。适合怎么样就去怎么做。
2003年春天的时候,《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上演,观众都戴着口罩来看,这真的是一景。那是“非典”时期,照理是不可能演出的。但我们1月时就把票卖完了,剧本还没写呢。4月“非典”来了,我们5月要演出,怎么办?能不能演?我们问相关部门,他们去剧院测空气,说里面随时能有70%的新鲜空气,在规定中,这种情况形同于户外,演不演随你。
这就是台湾有趣的地方,他干脆就说不要演,我还舒服一点。这样我怎么决定啊,万一人家到剧场来,真的得了“非典”怎么办。但是如果这一场不演,排戏就要到两年后。当时人们有太多恐惧,出门都不敢。但是最后,每天爆满。这让我很感动,台湾人真可爱,命可以不要,戏一定要看。
其实我每次都是这样做的,《宝岛一村》也是,这个戏2008年12月5日上演,9月30日我第一次演员见面时,当时没有剧本,只有一页纸的大纲。我的创作节奏必然如此,因为我需要确定演员才能编剧。但我没有压力,觉得一定会做出来。
佛学之路
我学佛30多年了,很自然就走进去了。很多人对佛教有种误会,因为“教”字很可怕,很多人觉得“教”就是宗教,就必须跟信仰,甚至跟迷信、跟偶像有关。其实我认识的佛教,在某一方面来讲就是4个字:追求真理。
佛教不是你要信仰的东西,它是一条道路。释迦牟尼也一直强调:你不要迷信我,我的话一句一句你都去检视,你觉得OK你就做。
我是一个所谓的知识分子,我看过那么多书,我还有一个博士学位,号称应该知道很多事情。但是在我看来,学术界跟百货公司很像,其实也是流行潮流一个接着一个来:什么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后马克思时代一大堆新名词新概念来来去去,简直跟米兰秋季最新时装没什么区别。我有一个朋友在加州伯克利大学东亚系任教,他说他教一个研究所的课程,名字叫“怀旧与物品”,我问这就是你的课名啊?他说很抱歉,课就是这种名字,流行什么就讲什么。
我看来看去,觉得佛学、佛法是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破的东西,一直有深度在里面。对人生的根本道理,不一定是那么玄,所有人、事情都有一个原因,所有事情都有一个结果。这是很简单的概念。
佛学可以教我们如何放松自己。在一个人很满的时候,是无法创作的,头脑需要把杂物移开,腾出空间,创意才能蹦出来。如果塞满了东西,尤其是观念和标签,创意是无法存在的。
这么多年我有好多种生活在进行,我在教书,在做创作,在养育孩子,在学佛后来就像已故戏剧家郭宝昆讲的,其实就变成了一件事情,会互相串来串去。
我的命题作文
我人生中最大的一个命题作文是担任2009年台湾听障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
我们对创意很有信心,但对执行完全没有信心。剧场有剧场的美学,这种大型的场合是另外一套:这些人哪里来?哪里去?化妆在哪里?服装在哪里?
另外一个困难是它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当时压力很大,因为这是台湾50多年来最大的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找到整个活动的口号,后来定为“Power in me”,就是“力量在我”。我这次学到很多,其实听障人士大部分不把自己当听障人士,不把自己当残疾人士。你可能是膝盖不好,走路一拐一拐,那我只是听不见,但我有别的方式来感受声音。所以,力量还是在自己。他们听到这句话就说OK。
开幕式的指导精神找到了,就开始聆听素材,寻找听障者,开始认识台湾一些听障的运动员。他们帮我找到一位,长得很帅,是一个拿过金牌的十项全能选手。我和他聊,就感觉他们真的什么都可以做,和我们没有差别。
当时也有很大压力,因为台湾分蓝绿阵营,这次活动又是在台北市做。那时有媒体到处在讲,“赖声川要把张惠妹摔死”。一切都不靠谱,我没有时间回应这些,不可能嘛,我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那天当阿妹飞完,落地之后,我长吁了一口气。虽然知道她真的不会摔,100%不会摔。我们所有的装置都是最安全的,我本来希望是一家伦敦公司帮我们做钢丝,但是最后中标的是另一家公司,专门在山里救难的。我问他们,做过舞台吗?没有。大型活动呢?没有,但我们很会救人。后来他们跟我说,“我们就是很会搞绳子,保证安全,艺术完全不懂,你教我们,我们可以开发。”我都快疯了,但是真的安全,绳子都比别人的要粗。
必须要讲的是我们的闭幕式。整个活动的压轴戏是足球赛,一定是在最后一天最后一场,不要问我为什么。踢完足球5点钟,闭幕式7:30,你让我怎么办。球赛可以换场地吗?不可以,那闭幕式可以换场地吗?也不可以。
如果踢延长赛还要Pk的话,那我就疯掉了。我最后就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台湾的民间有办桌,意思就是婚丧喜事,在街上摆一二百桌宴席,请大家吃饭。我就问他们摆400张桌子要多长时间,他们说1个小时,那菜怎么办?前一天开始做。
我们的闭幕式就是这样。所有选手进来后都有点搞不清状况,原来就是让他们吃饭―12道精美的台湾美食。我想,闭幕典礼就是要让他们不要忘记这个晚上,不要忘记台湾。而几万名观众,就发盒饭,他们坐在观众席一边吃一边看别人吃。那种欢乐的感觉,从来没有一个奥运闭幕式是这样。
听障奥运会的开幕式是在2009年9月5日,台北市9月下雨的几率都很小。但我还是想办法保证没有雨。有可能吗?当然有可能,一定有可能。我就许个愿,我就吃素,吃一年,从2009年1月1日吃到2009年12月31日,请求老天9月5日不要下雨。
——楔子
最没立场操控的是时间。花甲已故,风烛残年的山姆痛失了自己相濡以沫57年的妻子。她死于心脏病,但她死得很安详。老人不喜欢多言语,在退休后也一直从事的是写日记,只有面对它时,他会像孩童般将自己的心情表露无疑,他不想让孩子们担心他。
当黑夜擦去了傍晚时分的余晖如期而至,悲伤暗涌成德漩涡轻而易举地冲破了老人疲乏的防线加上髋部的剧烈疼痛,每每老人都在这种状态下入睡。早上,他会坐在椅子上迎接晨曦的洗礼,尽管他行动不便。或许他的晨曦一屈指可数了。女儿们轮流照顾他。他觉得他也许应有一点空间。他也不知道害怕寂寞的自己为何这么想。
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出悲剧,一者是万念俱灰,另者是踌躇满志。
在风雨交加的一天,他看见了那条白狗,出于同情,他喂食了白狗。白狗的状貌令老人惊异,它白得出奇,简直像在发光,但它却是条流浪狗。它有一双紫灰色的瞳仁和她一样。最令他惊讶的是白狗会前肢搭上他的拐杖,随着他的步伐挑起华尔兹。
白狗的出现使老人的生活无暇去细想悲伤。
山姆先生有一群儿女。两个女儿爱他几乎到时监视。儿子为他的失踪失控到拔出枪对准别人。他们真的很爱他们的父亲,老人知道,因为他也爱他们。老人向儿女提起过自己收养的白狗,女儿们却为父亲出现幻觉的事实担心不已。老人苦恼为何只有自己见到白狗。
行云流水的生活,给了老人晚年的慰藉。听着广播了的讣告,与他同龄的相识一天天的离去了。他的心感受到日益的冰冷,或许是临近冬天的缘故。
或许是老人因为满足了,他选择了去见他的妻子和长子,恰在那天白狗也离开了。老人临终前对孩子们说那白狗是他们母亲变的,为了让他不孤单,尽管孩子们会认为荒谬。在丧礼结束后,小儿子来到墓前,他看见了,看见了成排的爪印,这些爪印如此之浅,如空气铸就,转瞬就不见了……
故事巧妙地结了尾,没人再去追究白狗之谜。过程一如繁花已尽。
我看过的书越来越多,我所记得的感人故事越来越少。
10年后,我便将步入社会,接受全新的、不同角度的对各种事物的认知,但我相信不变的,是爱父母的信条,是报答他们的宗旨。我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为替父母省钱而放弃买心爱的玩具,但我会像小时候那样经常为他们洗碗具;我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依偎在母亲身旁,但我会伸开我的怀抱拥入母亲。我的梦想是与他们共享流沙般恒久的岁月,壮阔天辰,寒暑枫露,记取他们容颜一秒一秒衰老时亦如宇宙洪荒起源般漫长而迅捷的美。我想我会像老人的儿女那样。
小说的故事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并不是纯然的杜撰,它要给予人们启迪的是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警醒人们呈现在死亡前的忙碌,是对它的敬畏和尊重。它是一幅精致的图画,是个饱含哀愁和爱的故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般,是一个男人对生命致敬的最后的仪式。
人生的刹那,很长很短。
然而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从深夜播出的纪录片到热门剧,从热门剧到社会热点话题,从社会热点话题到标志性文化现象——自5月14日开播以来仅仅半个月时间,七集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就完成了这样的三级跳。
据统计,CCTV综合频道首播《舌尖上的中国》最终收视数据为:平均收视率0.48%,最高收视率0.75%。其收视份额超过以往同时段电视剧30%。目前,央视其他频道仍在陆续跟进播出,收视率依然不俗。央视二套甚至拿出一天,用从上午到下午的完整时间来连续播出七集,可见该片受欢迎的程度。
与此同时,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的话题通过网络持续发酵,已连续数周占据微博关注话题的榜首。某网站五月热词统计,“舌尖上的中国”也高居第一位。至此,《舌尖上的中国》已不仅仅是纪录片爱好者和“吃货”们的心头爱了,它已经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并由此辐射出多种多样的娱乐方式。“舌尖上的……”造句此起彼伏,片中旁白被改造成各种段子;有人把《舌尖上的中国》当做美食指南按图索骥,还有人据此设计出美食旅游路线。
五月底,《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分析该片成功经验:“这部纪录片的思路要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地缘环境来寻找食物,就食材化成种种迷人的味道,然后我们从这些味道中品出了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最后通过讲述日常生活百态成就了中国文化的深沉呈现,可谓由俗见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流文化作品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将美食作为切入点来传播中国文化,视野开阔,返璞归真,动人心魄。”
传统的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总编导陈晓卿从事纪录片摄制工作多年,同时他还是一位美食家,在多家报纸杂志上开有美食专栏。对朋友来说,他就是一张美食活地图。陈晓卿开玩笑说,给他打电话的无非两种人,一种谈工作,一种问吃喝。陈晓卿和朋友们自组“老男人饭局”,张罗饭局很简单,朋友发来短信“?”,他回一个“!”,这晚上的饭局就算妥了,剩下的只需要他把餐馆名字和路线挨个发过去。朋友多次建议他拍一个有关美食的纪录片,他都借口“不想把惟一的爱好做成工作”给回绝了。后来央视成立纪录频道,陈晓卿不知怎么想通了,《舌尖上的中国》成了他自主申报的第一个现实类纪录片选题。
有了这样的前因,《舌尖上的中国》首先在“吃货”们中间流行起来,就太理所当然了。据说该片首播那些日子,凡是有卖片子里提到的食物的淘宝商家,一到晚上十点半(《舌尖上的中国》播出时间)以后,成交量就几十倍地往上翻。然而美食向来是电视节目中的常见题材,各个台几乎都有教人做菜的节目,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文化和天性绝对不是《舌尖上的中国》的新发现,那么为什么该片能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呢?
《舌尖上的中国》最大的不同是将表现重点从烹饪转向食材,而在食材的选取上,不再是“食不厌精”的老一套,而是带着对食物的充分敬意和对人的深厚感情,展现劳动者如何摘取、捕猎、收集、转化这些自然的馈赠;谈到烹饪时,强调的也不是“脍不厌细”,而是如何顺应食物自身的特性,发掘出它们独有的味道。陈晓卿说,在他的成长期没有接触过所谓大户人家,所以在他的饮食记忆里,美味和昂贵、奢华、排场没有丝毫关联。《舌尖上的中国》对食材、饮食的态度,或许与此有关。
《舌尖上的中国》不厌其烦地展示人们如何从自然界中获取食材的过程,事实上,这个过程之所以看上去如此迷人,恰恰是因为它满足了今天的中国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渴望。这种对于自然食材的渴望来源有二:其一是当前岌岌可危的食品安全,当我们不断用“百毒不侵”和“元素周期表”自我形容时,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平静,而是万般无奈之下,惟有自嘲可以缓解深度焦虑;其二是工业食品(工厂养鸡、基因农作物等)大行其道的大环境下,味觉越来越标准化、模式化和机械化。《舌尖上的中国》将许多镜头对准了那些边远山区和原始村落,我们相信许多遗失已久的味道在那里仍得以保留。
也有许多对“吃”并不那么感兴趣的观众,同样对《舌尖上的中国》爱不释手,对中国人来说,“吃”从来就不单单是“吃”这么简单。“吃”不仅是人情、亲情、人际关系、身份认同,更是中国人与“天”与“地”最好的交流和最深的默契。
“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五岁的宁宁最高兴的事情就是跟着曾祖外婆一起做年糕。等宁宁长大的时候,也许不会记得年糕的做法,但那种柔韧筋道的口感,承载着家庭的味道,则会留在宁宁一生的记忆里。”“姚贵文和王翠华围绕着豆腐的生活清淡辛苦。丈夫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去远方的大湖钓鱼,虽然他从来没有钓过鱼。在这对夫妇眼里,每一颗豆腐都很珍贵。它们能够帮助自己供养子女,过幸福安稳的生活。”“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从《舌尖上的中国》这些旁白中,你可以读懂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情感和中国人的哲学。
毫无疑问,除了“舌尖”,还有“中国”,还有“传统”,这些结合在一起,才能把那么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身份的观众牢牢吸引在电视机旁。陈晓卿说:“美食只是我们的出发点,不是目的地,这个很重要。我们想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感受食物给国人的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去感知这样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国民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社会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难怪《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有网友说:“这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片!”这话很令人意外,细想,却很在理。
影像的力量
和许多国内的文献性质的纪录片不同,《舌尖上的中国》完全摆脱了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创作过程中,陈晓卿一直提醒大家,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低。“我们第一是学习的态度,学习国外优秀节目的经验;第二是用敬畏的态度来对待食物,把所有的日常生活都仪式化,让观众看,它是那么的庄严;第三,用最浅显的叙述方式来讲故事。”
《舌尖上的中国》有如此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它在品质上精益求精是分不开的。为了画面的生动,片中一个简单的镜头也常常要动用三台摄像机来拍摄。剧组还首次使用SONY-F3等一系列最新技术设备,让画面尽善尽美。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表示:“《舌尖上的中国》的画面、解说、音乐、效果,包括字幕,我觉得都是专业的,因为没有宣传味道,反而成为宣传中国最好的宣传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朱羽君认为,《舌尖上的中国》的制作达到了国际高水平,“它把两级镜头运用到了极致,尤其是特写,用微距摄影这样的手段,把一个松茸、竹笋,或是大自然的结构之美表达得非常唯美。”《舌尖上的中国》镜头运用十分独具匠心,比如第四集《时间的味道》里,客居他乡的朝鲜族女儿回家,跟母亲一起做辣白菜,切开白菜的一瞬间,竟然总共剪辑了四个镜头加以表现。事实上,50分钟一集的《舌尖上的中国》,每集都包含800多个镜头,而90分钟的院线电影平均也只有1200-1500个镜头。
——楔子
最没立场操控的是时间。花甲已故,风烛残年的山姆痛失了自己相濡以沫57年的妻子。她死于心脏病,但她死得很安详。老人不喜欢多言语,在退休后也一直从事的是写日记,只有面对它时,他会像孩童般将自己的心情表露无疑,他不想让孩子们担心他。
当黑夜擦去了傍晚时分的余晖如期而至,悲伤暗涌成德漩涡轻而易举地冲破了老人疲乏的防线加上髋部的剧烈疼痛,每每老人都在这种状态下入睡。早上,他会坐在椅子上迎接晨曦的洗礼,尽管他行动不便。或许他的晨曦一屈指可数了。女儿们轮流照顾他。他觉得他也许应有一点空间。他也不知道害怕寂寞的自己为何这么想。
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出悲剧,一者是万念俱灰,另者是踌躇满志。
在风雨交加的一天,他看见了那条白狗,出于同情,他喂食了白狗。白狗的状貌令老人惊异,它白得出奇,简直像在发光,但它却是条流浪狗。它有一双紫灰色的瞳仁和她一样。最令他惊讶的是白狗会前肢搭上他的拐杖,随着他的步伐挑起华尔兹。
白狗的出现使老人的生活无暇去细想悲伤。
山姆先生有一群儿女。两个女儿爱他几乎到时监视。儿子为他的失踪失控到拔出枪对准别人。他们真的很爱他们的父亲,老人知道,因为他也爱他们。老人向儿女提起过自己收养的白狗,女儿们却为父亲出现幻觉的事实担心不已。老人苦恼为何只有自己见到白狗。
行云流水的生活,给了老人晚年的慰藉。听着广播了的讣告,与他同龄的相识一天天的离去了。他的心感受到日益的冰冷,或许是临近冬天的缘故。
或许是老人因为满足了,他选择了去见他的妻子和长子,恰在那天白狗也离开了。老人临终前对孩子们说那白狗是他们母亲变的,为了让他不孤单,尽管孩子们会认为荒谬。在丧礼结束后,小儿子来到墓前,他看见了,看见了成排的爪印,这些爪印如此之浅,如空气铸就,转瞬就不见了……
故事巧妙地结了尾,没人再去追究白狗之谜。过程一如繁花已尽。
我看过的书越来越多,我所记得的感人故事越来越少。
10年后,我便将步入社会,接受全新的、不同角度的对各种事物的认知,但我相信不变的,是爱父母的信条,是报答他们的宗旨。我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为替父母省钱而放弃买心爱的玩具,但我会像小时候那样经常为他们洗碗具;我不会像小时候那样依偎在母亲身旁,但我会伸开我的怀抱拥入母亲。我的梦想是与他们共享流沙般恒久的岁月,壮阔天辰,寒暑枫露,记取他们容颜一秒一秒衰老时亦如宇宙洪荒起源般漫长而迅捷的美。我想我会像老人的儿女那样。
小说的故事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并不是纯然的杜撰,它要给予人们启迪的是其中的人文精神和警醒人们呈现在死亡前的忙碌,是对它的敬畏和尊重。它是一幅精致的图画,是个饱含哀愁和爱的故事,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般,是一个男人对生命致敬的最后的仪式。
人生的刹那,很长很短。
然而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