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一个转角

下一个转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下一个转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下一个转角范文第1篇

又是一年秋,路边的野雏菊落了,就像梦中天使的眸子,淡雅的回眸一笑,秋天也因此而百媚生。如同每一次在天空下的我低着头畅想,那个弯弯的转角。

放学了,静谧的一切又化为了跳跃的红色,飘零的书香,飒飒的哀愁。而此刻,却有一个我,匿藏在初春红色的花蕊里静静地宣泄属于我一个人的丝丝愁愁。依偎在某个墙角,望着窗外的云朵,心情融化成一大朵棉花糖,掉下了眼泪……不爱去伤害别人而总会受伤的我又一次被无情的枪口打中了我的羽翼,飞,却飞不起来。毕竟永远是那个爱摘苦莲子的羊角辫女孩,总因为一滴偷来的眼泪而引起她的关心。严厉的,平静的她,中的温柔,沉静中的细腻。总喜欢扑到她的怀里宁让她的心将我融化。我怕,怕我会输掉,但一切又悄无声息的融化了,没有去掩饰,只是,又输给了她……

推着自行车,眼神中淡淡的茫然。前方,一排排的霓虹灯,闪闪的光芒簇成了一个悠然的拐角。或许就像天上那道弯弯的彩虹,乌云总在其后露出诡秘的笑,就像弯弯的车把,骑出了整个人生,如此罢了。倾斜了的天空,到挂了的彩虹,脸颊腮红的我不去害怕。就像她说的:“过了,下一个转角,擦干眼泪,绽放微笑。”又一次静默了,橙色的花瓣,蓝色的花蕊,圆润的水珠不断滚动折射出晶莹的光芒。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爱,如同天上絮状的云,无声无息的叩响我心灵的枷锁。因为我知道,不论什么都不会在树下数绵羊,流眼泪。只会减少泪水的咸度,少让它流进嘴角,用坚强的翅膀做成长的保障。我点点头,向前走去……

泪水就这样被风吹干了,悠悠然也走到了转角。我冲她笑了笑,吐吐舌头眨眨眼,长长地睫毛上还沾着丝丝泪珠。花开花落,山水画上的淡淡墨痕,熠熠洒洒,心的跳动告诉我,是该向前一步走了…脚跟的着地,泪水的凋零,脸颊上泛起了红晕的光。瞳孔倒影的柏树叶让我的一切又化为了大大的箩筐,装满了属于我的淡淡的又毫不逊色的微笑。过程,拥有了太多沉默,但过了那个转角,我回头望了望那个欣慰的她,展开了花朵般的笑容甜甜的,暖暖的~又如幸福过了头,倒挂的彩虹勾勒出上扬的嘴角。招招手,我的过去,真的,好遥远……

踮起脚尖,打开了绿漆漆的邮箱,投入了一封来自某个已经成熟的我的信,在邮票上盖上红红的印章,送走了过去的我,迎来了那个永久的微笑。

流星,伴着泪水划过眼角,却被那双曾经担心的小手擦去。揉揉双眼,走到窗前,哇,原来小小的个,高高的马尾,宽宽的长裤,弯弯的嘴角,这才是真实的我,爱哭爱闹爱叫爱笑的我。对了,还有那个走过转角的我~

或许,就像那首歌一样:

“花开在眼前,已经开了许多遍,每次我总是泪流满面,想一个不解风情的少年;我们一起总过从前,让大风唱出莫名的思念……”

下一个转角范文第2篇

课程标准 医学遗传学 教学改革

2009年以来,我校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出来高素质实用型面向基层的医学人才,制定出了一套新的课程标准,医学遗传学是一门横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但由于其涵盖的范围较广泛,不仅涉及经典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同时还涉及临床医学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因此,如何针对当前医学生的特点,培养面向21世纪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人才,使医学遗传学课程更贴近临床,使学生更具独立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医学遗传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使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任务,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课程标准下我们针对临床专业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

一、制定课程标准

针对临床专业教学特点,制定课程标准。在制定课程标准过程中根据不同章节合理设计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穿插素质目标,结合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点,注重与临床专业学生相关后续学科的衔接,邀请相关专业的同事对本学科的课程标准给予指导,突出本学科的基础和桥梁作用。例如,在制定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线粒体遗传病部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时,邀请临床系一线教师前来指导,听取对该部分内容在相关课程衔接中的作用,选取教学重点。在制定肿瘤遗传内容课程标准时,邀请我校病理教研室的专家参加,这样就避免了过去教学过程中各科脱节的现象,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系统化的学习安排。

二、课程标准的讨论、认证

针对制定后的课程标准,课题组成员逐章逐节进行讨论、分析。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即要注重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又要结合学生的基础分析,对于案例导入要做到合理合情。在熟知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进行章节说课活动,通过说课活动共同寻求每个章节最佳的教学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三、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

在2010级学生临床专业中针对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探索:

1.教学紧扣培养目标要求,坚持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联系

本课程学习的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各种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了解常见遗传病的发病特征、病因,并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为学生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服务于临床,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的实际需要。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考虑到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医师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堂讲授以反映常见遗传病例的病因及最新发展为重点,坚持启发式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及幻灯等教学工具,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让学生参与病例讨论,使学生会思考、会学习。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体现能力培养,整合基础实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临床学专业该课程总课时32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别为28和4学时。理论课以课堂讲授为主,重点是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遗传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应用,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要求学生按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认真学习,重点是遗传的细胞和分子基础,列入掌握和熟悉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考查的内容,了解和其他内容不在考查的范围。实验以学生操作为主,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并通过综合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方法。要求学生能理解实验目的,自己动手,悉心观察,实事求是,勤于思考。通过实验教学,加强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实用型人才。

3.结合专业特色,成立课外兴趣小组

结合老师科研课题,学生可以进入老师课题进行科学实验,接受从资料查询、方案设计、方案实施、归纳总结及撰写等一系列训练,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学校和医院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采取医院学校结合、理论和病例结合,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4.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查评估方式,促进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以往的教学考查多采用期末结业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使大多数学生把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考查方式上不局限于期末考试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各个章节的知识内容,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课堂上勇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表达出自己对该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对将来临床应用的指导,对于表现突出的记入平时考核成绩,期末按比例纳入结业成绩。课下可以采用小论文的形式鼓励学生发表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对于精采的文章列入期末成绩一部分。利用休息日鼓励学生到街道、居委会、医院等进行本课程中常见遗传病,遗传现象的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列入期末技能考评的一部分。定期开展本学科的知识竞赛活动,对于表现突出的,列入期末考核的鼓励成绩。加强实验技能操作的考核。通过多途径多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趣味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习目的定位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观念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四、课程标准的完善及教学改革的评价

结合学生学习效果,对于教学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学生反馈,同行评议,专家指导客观评价该课程标准实施及教学改革探索的经验及不足。

通过在我校10级五个班级中进行课程标准中制定的任务的教学,明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的学习观念,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该课程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临床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养成勤思考、善动脑、有思路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景晓红.传统教学和PBL模式在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医学教育探索,2010,(03):54-56.

下一个转角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阿甘;本我; 自我; 超我

20世纪90年代一部耐人咀嚼的影片《阿甘正传》在美国上演,并一举拿下了多项奥斯卡奖,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其中主要人物阿甘的性格和命运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都是文学评论家们讨论的焦点。本文旨在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和归宿进行阐释和解读。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理论中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冲动,它处于无意识领域,是心理活动的最底层,并且按照快乐原则活动,追求一种绝对不受任何约束的本能欲望的满足。自我,是理性的代表,它是连接本我和外界环境的桥梁,它遵守“现实原则”。 超我是后天形成的,它代表社会道德准则和伦理。超我受“至善原则”支配,它的目的在于追求完美。而只有当三者达到和谐统一时,一个人的人格才能达到完善,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一、追求快乐的本我

作为美国当代文化的经典,《阿甘正传》通过讲述了主人公阿甘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再现了美国历史上的风风雨雨,以一个小人物的成功勾勒出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同时也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思索。主人公阿甘以一种特有的方式生活着,并最终取得了成功。通过对影片的剖析和解读,我们发现在阿甘成功的背后始终延续着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对立与交融。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讲,“本我是本能冲动的根源,指原始的、非人格化的而完全无意识的精神层面而言。它包含要求得到眼前满足的一切本能的驱动力,就像一口装满水沸腾着本能和欲望的大锅。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本我给阿甘带来的是一生的挚爱和珍贵的友谊。阿甘对珍妮的爱便是在一种无意识的,不问回报的情况下悄然而生的。这种无意识给阿甘带来了情感上的快乐和满足。每一次和挚爱珍妮的相逢都是阿甘生命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时刻。毫无疑问,在本我的快乐原则的驱使下,阿甘从来没有想过和奢求过珍妮能够像自己爱她一样地爱着自己,相反他只是一味地简单地付出。在他看来这就是快乐,就是幸福!这种来自原始的本能驱使着阿甘不断地付出,而且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只要珍妮有困难,他就会不顾一切地挺身而出,从来没有想过事情的后果。即使是身负重伤乃至牺牲生命都在所不惜。对阿甘来说,为心爱的人受伤是一种快乐,一种满足。这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使得阿甘一生都至死不渝地守护着对珍妮的爱恋。以至于最后当珍妮无路可走而选择和阿甘在一起时,他毫不介意地接受了这份期待已久的感情。本我的冲动是毫无理由的,但是却给阿甘带来了生命中的幸福。另一方面,阿甘在战场上舍身救人的行为正是对本我本能的、无意识行为的阐释。在本能的驱使下,看似智商不高的阿甘却能在危难中舍身救人。在越南战争中,当自己的好友巴布受伤时,阿甘不顾战场上的枪林弹雨,冒着身死战场的危险把好友从死神手中抢了回来,虽然最终巴布还是没能逃过此劫,但是阿甘舍生取义的行为却永远定格在了巴布的脑海里。这对于阿甘而言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才是真正的来自生命深处的快乐。正如弗洛伊德所言,本我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冲动,在本我作用下阿甘一再地做着傻事。如果说本我让阿甘变得简单而“傻”的话,那么自我则会给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和财富。

二、明智的自我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与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因此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的,又是本我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自我代表我们所谓的理性和常识的东西”,“在自我和本我的关系中,自我就像是一个骑在马背上的人,它有控制马的较大的力量。”对于阿甘而言,他这个骑在马背上的人很好地把握了马的方向,让自己一步步走向了成功的彼岸。影片中,跑步是阿甘走向成功的开始,也是揭示生命的意义的所在。当自己的最爱珍妮悄悄离开时,阿甘选择了奔跑。这个看似无意识的举动实际上却包含了深刻的含义。它是自我对本我的一种调节。因为“自我的任务是施加外部世界的影响于本我及其趋势上,并力图以现实原则取代在本我中占据支配地位的快乐原则。”所以当本我的快乐原则无法达到满足的时候,自我便开始发挥作用“为本我寻找一个宣泄的最佳方式”。而奔跑正是阿甘自我调节的结果,是对再一次失去珍妮的痛苦的宣泄方式,借此来消减内心的煎熬和苦痛。傻人有傻福,在奔跑的途中阿甘收到了珍妮的信,并最终得到了渴望已久的爱情。

自我始终处于两难的位置,弗洛伊德曾形象地描绘了自我的形象,“我们说,一仆不能伺候二主,可怜的自我,其所处的情景更苦,它必须伺候三个残酷的主人,而且需要尽力调和此三人的主张和要求。自我的角色决定了它的命运必须周旋于本我、现实环境和超我之间。它既要听命于本我难以遏制的要求,又要服从外界环境的现实要求,还要接受超我的自我审视。”自我尽最大努力让三者保持平衡,从而保障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在阿甘的一生中自我始终把握着他前进的方向,正如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所言:自我与本我是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能量,而骑士则指导马的能量朝着他想去游历的路途前进。在阿甘那里,作为自我的骑士始终调节着本我和外部世界的矛盾和冲突,即调节着本我和超我的关系,只有三者保持平衡才能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所以,阿甘的成功也离不开超我的调节。如果说自我给阿甘带来了物质上的成功的话,那么超我则带给他精神上的安慰和升华。

三、感动的超我

假如人格仅由本我和自我这两个部分构成,那么人就将成为快乐主义和主义的结合体,当他处于一种需要状态时,他就会从合适的环境对象中寻求对需要的直接满足。然而人格中还存在着使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的第三个结构部分,即“超我”。超我是人格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人格的高层领导。

在弗洛伊德看来,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自我理想和良心构成。“超我代表社会的、特别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阿甘人生价值的实现便是来自于母亲的不朽的教诲的结果。阿甘的母亲坦然地接受了现实的残酷,接受了阿甘的弱智,但是却不接受心灵的弱智。她为阿甘的成功谱写了一曲壮丽的人生之曲。面对有智障的儿子,她总是告诉阿甘“奇迹每天都会发生”“我们不需要多余的钱,多余的钱是用来炫耀的”“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看似简单的话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来自母亲的超我直接影响了阿甘的价值观的形成。他秉承了母亲超我的价值,并在生活中不断地发扬光大。众所周知,在战争结束后,阿甘把答应朋友巴布的事放在了第一位,几经波折终于经营起了一家捕虾公司。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信守诺言更是道德和良心共同作用的结果。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人格的高层领导,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就像一位严厉正经的大家长。这位大家长在阿甘的人生道路上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阿甘正直、高尚、纯粹的人物的形象。“低能”的阿甘摒弃了世俗的谬见,保持了一个基本的人类良知。他没有华莱士州长的种族偏见;他认为黑人同白人一起上学没有什么不妥;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敢于在任何时候对欺负珍妮的人大打出手;他仗义疏财,珍爱友谊;他对自己顶头上司丹中尉的训斥嘲讽毫不介意,对三次获得的总统召见的殊荣视如儿┫贰…这样的胸怀无人可及,近乎于一种完美。他不去想为什么心爱的珍妮一次次地离开自己,甚至也不去想兵营的教官何以有权利对他那般侮辱训斥。他始终坚守着从妈妈那里传承来的超我的价值观。面对别人对自己的人身攻击,他总是用一句话来宽慰自己,那就是“笨人有笨人的行为方式”。

凭着自我的良心,阿甘一次次地做着令人感动的事。正如大家所知的那样,失去双腿的丹中尉,被军队和他所信赖的国家抛弃了。对于有强烈事业心,渴望成功的军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看到自己无法再上战场,无法再现昔日的辉煌时,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支撑不住接近于崩溃的边缘。这时,惟一没有抛弃他的就是主人公阿甘。在丹中尉自甘堕落而要放弃生活之际,阿甘再次用自己真诚而又执著的行为向他证明了生命的意义并不只是绽放在战场上,离开战场生命的价值仍然存在,仍然美丽而精彩。由于超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完美,所以在超我的作用下阿甘努力而又认真地履行着生活的职责。在阿甘的号召和感动下,丹中尉从低迷中走了出来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而阿甘挚爱的珍妮也最终回到了阿甘的身边。最后,当影片的尾声响起时,阿甘和珍妮的婚礼以婚礼上及丹中尉的笑容诠释着超我所带来的快乐和完美。一切都回到了原位,生活开始变得简单而美满。

四、结 语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正如弗洛伊德所说的,过分地放纵本我和过分地压制超我,都会导致自我的坍塌,只有三者达到平衡,才能实现一个人人格的正常发展。阿甘虽然智力上存在着缺陷,但是却能够很好地把握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从而走向了人生的辉煌。对珍妮的爱恋是本我的始终不渝的追求,最终让阿甘如愿以偿;如弗洛伊德所言,阿甘这个骑在马背上的人很好地控制了马的方向,毫无疑问他是一个成功的驾驶者,并且最终赢得了物质上的无可比拟的财富;而超我则以完美来指导和干预阿甘的所作所为,最终以完美的结局来诠释一切。总之,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人的一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保障三者的平衡发展,才能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2]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3] [奥]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自我与本我[M].车文博,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4] Jerry M Burger.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04.

[5] 韦敏.平凡的生命,不凡的人生――解读电影《阿甘正传》中的“平民英雄”阿甘[J].影视评论,2007(13).

[6] 杨力.本我自我超我――论张生的人格结构[J].名作欣赏,2010(06).

下一个转角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目前采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内容相对比较孤立,联系性不是很强,没有能够发挥基础课程的应有作用。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如何更好的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的需要以及更好的配合专业发展做了一些分析,在整合基础课程相关内容、采取措施改善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更好的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发展适逢高职高专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大潮,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工学结合。本人在担任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工作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结合专业建设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方向说说自己的体会。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一个前期的铺垫,从专业基础课程的定位和性质上面来说,它应该是强调专业的通识教育,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目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一般而言包括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构成艺术)、图形创意等课程,整体而言,在课程设置相差不大,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存在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学校还开设了装饰雕塑、图案等课程等,不一而足。

在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得到大力发展的形势下,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重视,在实践中正不断地加以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反响。而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从目前来看,基本上都是沿袭传统的模式,开设内容都是按照素描、色彩、构成等进行分类,尽管在教学内容上面偏向于设计教学,但也不排除简单照搬照抄过去的模式等现象,和本科相比,最大区别就是课时数量上的压缩。这样,一方面由于高职层次学生绘画水平相对薄弱,另一方面,基础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高职特色,千人一面,导致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并没有能够发挥出基础课程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情况下,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如何和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改革创新,将教学与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进行融合,以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起到应该具有的作用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也需要适应专业及社会的发展

毋庸置疑,由于基础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服务职能,因此他也要适应专业发展的要求。

首先,从课程方面来说,由于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历史都比较短暂,在课程设置上难免出现本科类似专业的翻版,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及就业市场的开拓,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专业基础课课程设置还留有历史印迹,专业基础教学内容在许多方面难免也存在一些过时的理念。

另外,学生进校时专业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同学进校以后还是攀比高考专业分数的高低,注重绘画技能的衡量,对于设计专业的内涵理解还不是特别理解,从而影响到他们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的实现。在课程学时上,基础课的课时时数也是有限的,一般每门基础课的课时都是在50学时左右,甚至更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或者被动和孤立的去学习既有的课程,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如何和已有的教学条件相结合,做到因地制宜,真正将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体现所开设专业之间的相互补充和融合还需要不断的改进。

其次,从教师方面的情况来看,还存在思想不重视,实际教学方法和预计不统一的现象,认为改革是专业课老师的事,基础课不是那么很重要的印象。

这种现象是由多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事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老师,由于过去的精英教育背景,一般都是专业艺术院校毕业,他们习惯以自己的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来套用到高职教学模式当中,要么过分强调照搬国内甚至国外的一些专业艺术院校的做法,要么还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方式,甚至是针对本科生的教学方法来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有意无意的灌输纯艺术方面的内容和要求,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喜欢运用传统的教学经验,比如在设计素描教学中单纯地作为传统的素描知识教学,或者课堂训练的内容依然注重素描、色彩等基本功的训练而忽略设计思维的转变。

再次,从教学模式上来说。目前,情景教学,岗位模拟实训是得到广泛认可的高职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的变化。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成为大家在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实施的一种教学要求,得到了专家和社会的认同,也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从思想的重视程度来说,基础课任教老师认为这样的模式更适用于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对于基础课程来说,和专业能力以及岗位挂钩并不是很明显,加上教学硬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管也实施了项目化教学,但还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学效果,需要对这种模式加以总结和创新。

三、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初探

1.打破传统学科分类,整合相关课程,突出基础课程作用

高职设计专业由于学时有限,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决定了基础课程的课时比重偏低,如果按照具体的课程体系安排教学内容必然出现课时平均分配,结果就会导致教学目标重点不够突出,教学效果难以实现,学生感觉课程犹如鸡肋。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以及对学生的调研,现实的教学效果确实如此,很多学生在上完素描和色彩等基础课程之后,普遍感觉教学时间太短,还没进入状态课程就换了其他课程内容。

因此,为真正体现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作用,在基础课程的内容上可以大胆做一些调整。参考专业课程模块化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特色与样式,尝试将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构成艺术等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知识体系重新构建,组成综合的基础课程,在强调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基础上,着重突出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精心设计教学模块内容,设置成综合基础课程,在学时上保持总量不减少,素描和色彩等原来的传统课程内容仅仅作为创意的表达手段融合在项目过程当中加以训练,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转变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提前接触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在心理上和实际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未来的职业定位,尽早进入设计的状态。

2.借鉴专业课程项目化模式,强化课程组织结构

传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如前所述,过分强调学生的绘画表达技能的提高,而高职层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来讲整体偏弱,很多学生进校之前,可能都是半路出家,让他们花上几个星期再来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结果注定是为了画画而画画,最后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学科之间相对独立,知识的融合不够紧密,而忽略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课程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学生在上完两门课程之后,能将两门课程加以联系的很少,一般都认为,设计素描训练还是形体、结构、比例、明暗的延续,如何将设计素描和色彩知识结合进行新的创造往往意识不足。其他诸如构成课程之中的形态采集、形态组合规律等知识、图形创意课程之中的图形组织知识之间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因此,按照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定位及目标来强调项目内容的整体教学设计,按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对几门课的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模块打破课程的界限,设置工作任务,将按课程分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融入一体,根据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及规律设计课程训练项目的顺序,融合创意和表达方面的能力训练目标。通过项目化教学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基础课程之间知识的联系与沟通,使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进而解决学时的有限和效果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能促进教师进行

3.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教学过程的管理

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必须要通过好的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与方法是教学过程设计的主要内容,能否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组织与方法手段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培养目标的实现。知识、技能的获取需要教学过程的支持,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体系需要不同的教学过程,而以适应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是高职教学的特征,也是合理选择教学组织与方法的依据。由于课程模式的更新,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必然要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努力做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提高,能积极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既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践训练的启示作用,又能将应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很好的融合,发挥出基础课程的实际作用。

另外,对于基础课程教学还要统一思想,经常性的组织教学的研讨和学习,要善于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对其进行总结。

4.营造宽松的环境,尊重老师的创造性

教学过程是实践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再完美,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同时还要和具体的实际相结合,如果所有的老师都是用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风格、统一的模式去教不同的学生,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学校来说,要有鼓励创新的机制和评价体系,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鲜事物要抱有宽容的心态,技术上面支持和配套,另外,教学设施的完善和配备,教学一线老师能动性的发挥,积极性调动都离不开保障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刘刚.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7卷,2007,(6).

下一个转角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 一体化教学 技工院校

电气自动化专业大多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以及应用性,学生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操作提高自己的技能。对于技工院校学生而言,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校生就业岗位大多是从基础装配工作做起,为此,需要在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

一、新常态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新常态下的制造业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此,电气自动化专业应该根据行业发展的新方向,确立专业职业岗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职业岗位定位体现在:电气设备的组装、运行、维修、调试以及电气产品的开发等;机械与电气联合制造产品的装配、运行、维修、调试等,比如数控机床电气设备。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一体化教学模式指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同一课时内,由一名或者两名老师共同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理论与实践交替学习,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

1.优化课程,使课程与企业生产有机结合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是非常抽象,理论性强。技工院校学生系统掌握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很有必要优化课程,使课程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践。PLC、触摸屏、电磁阀、汽缸等都具有比较强的实践应用性,在讲授这些知识时,可以以项目为单元安排一体化教学。例如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供水灌溉控制系统,学生可以将PLC、触摸屏、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马达等设备设计成一个供水灌溉控制系统。这种一体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对于学生将来进入社会以及为企业生产提供需要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教师队伍一体化

教师队伍的一体化,要求教师更多是双师型教师,即教师既能有效传授理论知识,又能进行实践指导。教师要能够有效组织教学,比传统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师能够有效保证一体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3.教学过程一体化

在进行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重要。项目设计是一体化教学的基础,项目的选择要体现应用性,具有典型意义,否则会失去“项目”的意义与价值,项目的确立需要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与企业、行业合作办学,共同开发课程。

教学过程一体化指的是把课堂搬到实习实训基地中。在一体化教学中,要处理好三个层面的关系,即理论与实践关系,建立工学结合模式;发挥教师的指导性,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处理好学生学与做的关系。

四、电气自动化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岗位剖析

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培养面向的岗位主要是电气维修、自动化仪表安装与调试等。技能证书主要是电工上岗证、维修电工、电气工程师等。

2.培养目标

知识结构:一定的文化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文化等;电路、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自动化控制等专业基础知识; AutoCAD、PLC、供配电系统维护等。

能力结构: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自学能力,会运用一些电工电子测试工具,会运用AutoCAD等软件绘制简单电气自动化工程图,会对简单电气工程系统进行设计、调试与维护。

3.考核评价一体化

建立多元化评价系统,具体方案:在每个项目完成后,由指导老师与企业人员共同评价学生完成项目的优劣,并且把项目评价结果告诉学生,该项目过程评价的分值所占的比例最大,另外发挥笔试以及平时表现作为考核评价的辅助作用。这种一体化考核评价是一种以过程操作考核为主,平时表现以及笔试为辅的考核评价体系。

4.毕业设计过程的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过程,突出强调了学习技能,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为此,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与社会各行业的联系。技工院校应该以一体化教学思想为指导,不仅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中贯彻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也可以实施一体化模式,从而有效促进产学研发展。

五、小结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一体化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归纳,丰富一体化教学的内涵,探讨出适应技工院校自身实际情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技工院校教学质量,促进技工院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