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鸿门宴原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鸿门宴;姓氏称谓;职官文化;考辩
《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不仅反映了楚汉时期的历史面貌,而且其中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的形象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形象,这是对我国古代丰富的历史文化的一种写照,本文对其中姓氏、称谓和职官三个部分进行研究,对其中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进行赏析。
一、姓氏字号文化内涵
在先秦时期,人物的姓氏和名字具有不同的概念,其所蕴含的功能和意义都截然不同,姓代表着一种族号,氏代表着姓的分支,鸿门宴中的人物很多,其中的姓氏字号也非常丰富,作者司马迁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例如楚霸王项羽的“项”其实是氏,因为项羽的祖先项燕等在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楚王将项这个地方封给了他们,所以项氏祖先就把项当做自己的姓氏,战国之后,人们对传统的宗法制度进行了改正,姓氏开始融为一体,在汉朝时期人们便难以对其进行区分了。根据《广韵》记载,楚国贵族燕被封在项地,被齐国灭亡之后,他们就以国为姓,燕本是楚国的贵族,芈姓,所以项氏出于芈。不仅如此,古人的姓还可以随意更改,例如项伯在鸿门宴中为刘邦立了功劳,所以刘邦称帝后改其姓为刘,除了姓氏之外,古人还对自己的字号非常重视,名字具有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区分的重要作用,秦汉时期,古人为自己命名都带有一种质朴的风格,而且名字也带有一定的寓意,体现了一种审美取向,如《鸿门宴》中涉及到的人物:范增、良、陈平、曹无伤、靳强,名字的含义主要是对于民众幸福的企盼,例如夏侯婴、秦君子婴等,对“婴”的使用表达了父母对子女的珍惜爱护之情。如项庄、纪信就表达了对道德人格的追求,因为受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俗的影响,这时候的取字大多属于单字,有些取双字的例如子婴其实也是单名,“子”在当时是一种附加的成分,并没有实际意义。其实在秦汉时期,我国家出现了避讳,对神明和君王的字号都要避讳,认为二名非礼,除了名之外还有字,古代男子在到了加冠的时候会被取字,例如项羽,羽不是名而是字,籍才是项羽的名,字是古代男子成年之后在社会交际中所用的正式名字,只有长辈才有权利称名,而同辈之间只能称字,如果随意称对方的名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行为,如果到了五十岁并且地位尊贵的话,可以称呼为“伯、仲”,因为这种习俗,项伯作为项羽最小的叔叔,却被缠字“伯”。
二、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称谓语在当时是一种因为身份、职业、社会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名称,其主要是滋生在复杂的文化观念中,在《鸿门宴》中,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会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对对方的称呼,来表现两人的社会地位和关系亲疏等,体现了先秦的礼仪文化,在《鸿门宴》中称谓语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普通社会称谓、职务性称谓和亲属称谓。而普通称谓又可以更具情感程度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三种。褒义主要是出于对对方的尊重,张良在当面时称刘邦为大王,在背后就称其为沛公,王和公是古人对尊者的敬称。例如刘邦与张良交谈时,称张良为君,君在战国时期是一种爵名,表达了对身份尊贵的人的称呼。另外有一些社会约定俗称的称谓,如项羽称樊哙为壮士,属于一种社会称谓。而贬义称谓是对对方一种贬称的称谓,一种是真性贬义另一种是开玩笑,真性贬义是处于轻视和厌恶,例如刘邦与张良对话中的“鲰生”,鲰是小鱼的意思,“鲰生”其实是表达对随意出歪主意的书呆子的憎恶。范增在劝说项羽谋杀刘邦不成的时候说的“竖子”其实是对项羽失望的一种表现。而假性贬义称谓虽然表面上是贬义,实际上是谦称。如刘邦在项羽面前谦称自己为“臣”臣本是男隶,后来用作自称,表达下属的自谦。除此之外,因为深受封建地位贵贱有别的影响,还存在着职务性称谓,如“怀王、大王、将军”等,用官职来称呼对方表达一种尊敬,其中秦王是国名加王名,而怀王是谥号加王名。
三、职官爵位中的文化内涵
我国的古代职官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完备,在楚汉时期官爵制度更为复杂,当主要还是秦朝基础上的三公九卿制度,在《鸿门宴》中,职官制度分为军事和行政两大系统,在战争时代,职官制度以军事职官制度为主,其中曹无伤的官职就是左司马,司马原是古代朝廷管理国家和军队的事务的高级官员,在楚汉时期,司马主要是将军之下的军事长官,因为古人户外崇左,所以左司马属于正职。在汉代,大将军、将军、校尉等军职都把司马作为属官,主要是对平常的军中事务进行管理,在战争情况下作为军略会议的参议者。除了官职,古代的爵位也非常重要,爵位是对有功者或者宗室子弟的一种嘉奖,封号不能世袭但是爵位可以世袭,在我国西周时期,爵位可以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到了战国时期变成了君、侯、卿、大夫四等,例如在《鸿门宴》中有个当阳君,当阳君就是项羽战将英布,因为楚怀王将将英布封在湖北当阳,所以称为“当阳君”。刘邦称帝后,封张良为留侯,侯也是属于爵位。
四、总结
从《鸿门宴》可以看出其表现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习俗等,在姓名称谓还是官爵等都有一定的人文内涵,在我国古代的礼制下,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古代的和谐和稳定,所以《鸿门宴》中流露出的理性社会精神这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学习的。
参考文献:
[1]曹爽.《鸿门宴》之姓氏称谓与职官文化考辨[J].兰台世界,2011,19:50-51.
[2]龙星宏.高中古文中常见文化常识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
[3]周婷婷.史汉比较研究专著专论叙录[D].河北大学,2012.
[4]卢洁.中国古代职官称谓研究[D].云南大学,2015.
下面我们分项举例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比喻
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过秦论》)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若译为:“有像用席子卷东西一样夺取天下,像用包装东西一样攻取天下,像用口袋装东西一样占领天下的意愿,吞并八方的雄心。”虽然保留了原文的形象性,但很不精练。因此,不如译为:“有夺取天下、占据土地、控制四海的大志,兼并侵吞各国的雄心。”
再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过秦论》)前句应当将比喻手法译出,而后句要译出比喻方法就比较困难。
(二)引用
直接引用不可译成间接引用。例如:项王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不可译为:项王下令第二天犒劳士兵,替他打败沛公的军队。
用典可以使文章含蓄隽永,但翻译却很困难,在准确明了和含蓄隽永两方面难以兼顾。如果所用的典故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则不必翻译,如班门弄斧、夜郎自大、塞翁失马等成语,再如“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等句子。而相对生僻的典故,可以加上补充说明,使句意明确。
例如:“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滕王阁序》 )
可译为:(今日的宴会)好比当年梁孝王聚贤饮酒赋诗的睢园竹林;在座的诗人文士,豪爽善饮的气概或许可以超过当年好酒的彭泽县令陶渊明……
还可以意译。例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滕王阁序》)
《庄子·外物》中有鲋鱼在干涸的车辙中求活的寓言,应译为: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开朗乐观。
(三)借代
借代手法有局部代整体、特征代本体、形象代抽象等类型,翻译时要译出本体意义。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应将“低眉”译为“低头”;“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宜将“缙绅”译为“位居高位之人”或“士大夫们”。
但是有些以形象代抽象或以抽象代具体的借代,由于借体比较常见或为了保留原句强烈的修辞效果,可以保留借体,如“春秋”“岁月”(代指时间)。再如:“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中的“丝竹”,“顾以为身残处秽”中的“秽”。
(四)互文
互文手法使句子形式整齐、节奏鲜明,一般说来,译文要注意意思完整但不应损害句式特点,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整句而言的。
例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应该翻译成“东西南北栽着松柏,左右前后种上了梧桐”。
(五)摹状、反问、夸张等
摹状在翻译时要力争译出原文中所摹的形、声或色,以保留其形象生动的修辞效果。
例如:“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侧兮”(《诗经》),宜将“坎坎”翻译为“笃笃”之类的拟声词。
反问是一种表达强烈感情的修辞方法,有时为了增强语气,可以将反问语气翻译为感叹语气,但不可翻译为疑问或陈述语气。如“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等句子。
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鸿门宴》中有一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中的“谢”字,书下面的注释为“道歉”,许多解读《项羽本纪》的人也都认为这个“谢”字是“谢罪”的意思。笔者认为这个“谢”字绝对不能讲成“道歉” “谢罪”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文言实词的每一种义项都有其具体的语言环境或历史环境,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或历史环境,该词的意思就很难解释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谢”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或历史环境的义项。
如《孔雀东南飞》中有一句“阿母谢媒人”,此句所处历史环境为刘兰芝被遗回家后,还对前夫焦仲卿寄予希望,所以拒绝改嫁,因而其母亲代她拒绝媒人的提亲,所以此句中的“谢”字可以解释为“推辞,谢绝”。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一句中的“谢”字,根据历史环境和形势可以解释为“道歉,认错”之意。当时的历史形势是秦王拿到和氏璧后,“无意偿赵城”,在赵弱秦强的历史背景和当时献璧的形势下,蔺相如不可能硬去抢已被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的和氏璧,于是相如佯装:“璧有瑕,请指示王。”将和氏璧骗到手后,“相如因持璧却立”,并不卑不亢地说:“……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秦王在这种情形下,“恐其破璧”,且也意识到自己欺诈骗璧之实已暴露,才“道歉,认错”。
再如《鸿门宴》中“乃令张良留谢”一句,当时的历史环境是刘邦为了逃命而丢下属下“脱身独骑”,但是为了不引起项羽的怀疑,必须要留下一个人善后,此种形势下的善后无非是礼节性的向项王告别,迷惑糊涂的项王,所以根据这一历史环境,此句中的“谢”字应理解为“辞别”。
再如《鸿门宴》中“哙拜谢,起,立而饮之”一句中的“谢”字应理解为“感谢”之意。当时的历史环境是糊涂虫似的项王对敌方将领樊哙有些英雄相惜,相见恨晚之意而“赐之卮酒”,因而樊哙要表达“感谢”之意。
还如《孔雀东南飞》里有一句“多谢后世人”中的“谢”字的语言环境,讲的是一对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恋人活生生被封建礼教的恶势力拆散后,焦仲卿“自挂东南枝”,刘兰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双双殉情,造成了千古遗恨,作者对后世人发出的劝诫,所以根据此处的语言环境,句中的“谢”字应理解为“告诫”。
还如《陌上桑》中“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一句,当时的语言环境是使君大人看到罗敷貌美,就想娶之为妾,就询问罗敷愿不愿与自已共坐一辆车去使君府,故此处的“谢”可以理解为“告诉”“询问”。
据此笔者就从语言环境和历史环境的角度来探讨一下“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中的“谢”字的新解。
“道歉” “谢罪”都是承认自己有罪,而在楚汉相争之初,刘邦尚处在劣势,用原文中的话说就是“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刘邦此时无论如何都不会承认自己有过错,更不会承认自己有罪,否则就会授人以柄,给项羽以攻打自己的借口,而且当时的项羽已经“大怒”,并放出狠话:“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此时刘邦若认罪道歉,那无异于将手伸给项羽咬。我们姑且不论项羽因政治上的幼稚会不会去攻打刘邦,但以刘邦政治手腕的老道,他是决计不会承认自己有罪而授人以柄的。
笔者认为“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中的“谢”字,只能是“解释”的意思。在当时楚强汉弱的背景下,以刘邦政治上的老道,他主观上一定会通过解释,将刘、项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之间的必然性矛盾淡化为偶然性矛盾,化大为小,避重就轻,将项羽对他的敌意说成是项羽对他的误会,使本来在政治上就十分糊涂的项羽更加糊涂,以便利用项羽政治上的糊涂,避免与项羽在此时摊牌。既然是误会,那就只需要“解释”而不需要“道歉” “谢罪”了,刘邦也正是这么做的。这点可以从见项王之前和见项王之后,刘邦的说辞得到印证。
我们先来分析刘邦见项羽之前的说辞,具体解读刘邦的心理。在见项羽之前,刘邦已与项羽的“季父”项伯“约为儿女亲家”,并通过“亲家”给项羽造成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遗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此段说辞,刘邦已经把自己成功塑造成了一个对项王忠心耿耿的“臣”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项王,正如樊哙所说“劳苦而功高”,既然有功,何罪之有,为什么要“道歉” “谢罪”呢?所以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中的“谢”字应该理解为“解释”的意思。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高考考查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尽量做到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例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例如: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夫战,勇气也。
3.“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学(学习)不可以已。”(《劝学》)“吾尝终日而思(思考)矣。”(《劝学》)(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楚人一炬,可怜(阿房宫变为)焦土!”(《阿房宫赋》)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 “吾、余、予”换成“我”,把“尔、汝”换成“你”。“吾(我)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了),不如须臾(一会儿)之所学也。”(《劝学》)
5.“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例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是“有何厌之”的倒装。
三、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能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四、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有个口诀:首览全篇,领会大意。斟酌字义,动笔翻译。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难译句子,前后联系,跳跃句子(省略句子),补出原意。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如无标点,琢磨断句。翻译完毕,检查仔细。
五、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关键词】《史记》;《汉书》;语言;比较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两部历史散文巨著可谓是两汉史学上的“双子星座”,也是中国史学史乃至文学史上的两座高峰。《汉书》中所写的西汉二百三十年历史中,关于汉武帝以前的史事,基本上依照《史记》,其中有五十多篇人物传记就是依照《史记》的原文增删改易而成的。本文选择《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和《汉书》中的《项籍传》、《高后纪》的重叠部分作对比,从语言的角度具体描写两书的差别,并浅析这些差别所反映的语言现象和思想现象。
一
关于项羽,司马迁把他列入了本纪中,其中详细而精彩的描写使得《项羽本纪》成为了《史记》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而对于中国的第一个女统治者吕后,司马迁也将她列入本纪,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班固则把项羽放在了人物传记中,并在传中大量删减了《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精彩部分――鸿门宴,只留几语交待,而详写在《高帝纪》中。对吕后的描述也分别放在了《高后纪》和《外戚传》中。《汉书》大多沿用了《史记》的原文,但有增有删,在内容上有取舍,在文字上有改动,其中有包括动词、代词、名词等同义词的替换,用字的差异以及句式的差异等方面。[以下出现的例句,均选自(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和(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例句后的数字是句子出现的页码。词的排序按照首字音序排序。
(一)同义词的替换
1.同义动词的替换
在对《史记》的《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与《汉书》的《项籍传》、《高帝纪》(鸿门宴)、《高后纪》、《外戚传》的重叠部分的对比中,共发现了19例同义动词的替换,举例如下。
(1)从――归
“从”和“归”都有归顺、归附的意思。“从”是跟随的意思,引申为归顺。“归”是回家的意思,引申为归附,归属,汇聚。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项梁曰:‘田假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302)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梁曰:‘田假与国之王,穷来归我,不忍杀。’”(1800)《汉书》用“归”替代了《史记》中的“从”。
(2)观――视
“视”和“观”都是“看”的意思,但“视”是指一般地看,粗略地看,而“观”字,《说文解字》解作“谛视”,即注视,有目的地看。《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居数日,召孝惠帝观人彘”(397)一句,在《汉书・外戚传》中写为:“居数月,乃召惠帝视‘人彘’。”(3938)《汉书・外戚传》用“视”字替换了《史记》中的“观”字。
(3)烹――斩
“烹”是古代一种酷刑,用鼎来煮杀人,引申为杀、消灭。“斩”指砍断,引申为杀。“烹”和“斩”都有杀的意思,表示结束生命的方式,但“烹”字在语气上更重,方式上也表示得更为具体。如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项王闻之,烹说者。”(315)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羽闻之,斩韩生。”(1808)。
2.同义名词的替换
在《史记》和《汉书》描述项羽、吕后的篇目中,共有9例同义名词替换的类型,举例如下。
(1)兵――军
“兵”一般指武器,又指持兵器的人,泛指军队。“军”则是一个集体名词,指军队。《史记・项羽本纪》中“兵未战而先见败徵,此可谓知兵矣”(304)一句,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军未战先见败徵,可谓知兵矣”。(1802)
(2)病――疾
疾、病是同义词,但两者又有区别。“病”常指病得很重,“疾”则常指一般的生病。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有一句:“今皇帝病久不已,失惑乱,不能继嗣奉宗庙祭祀,不可属天下,其代之。”(403)在《汉书・高后纪》写为:“今皇帝疾久不已,乃失惑昏乱,不能继嗣奉宗庙,守祭祀,不可属天下。其议代之。”(98)《史记》用了“病”字,《汉书》则用了“疾”字。但在这里,“病”和“疾”并没有很明显的区分意义。
(3)――斧
这里《史记》中用了“”字,《汉书》则用了“斧”字。“”原指切草的刀,即铡刀。“斧”原指斧子,伐木的工具,又指一种古代的兵器。《史记・项羽本纪》中“此孰与身伏质”(308)一句,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孰与身伏斧质”。(1805)质、斧质,都指斩人的刑具。
3.同义代词的替换
在《史记》和《汉书》描述项羽、吕后的篇目中,共有6例代词替换的类型,举例如下。
(1)汝/而――乃
“汝”、“而”、“乃”都是第二人称代词。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之先古之有贵者。”(298)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婴母谓婴曰:‘自吾为乃家妇,闻先故未曾贵。’”(1798)这里《史记》用了“汝”字,而《汉书》则用了“乃”字。《史记・项羽本纪》中还有这样一句: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羹。”(328)《汉书・项籍传》中则写为:“汉王曰:‘吾与若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羹。’”(1815)这里《汉书》用“乃”字替换了《史记》中的“而”字。
(2)我――吾/己
“我”、“吾”、“己”都属于第一人称代词,“己”是自己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陈婴母谓婴曰:‘自我为汝家妇,未尝闻汝之先古之有贵者。’”(298)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婴母谓婴曰:‘自吾为乃家妇,闻先故未曾贵。’”(1798)这里《史记》中用了“我”字,《汉书》中则用了“吾”字。而在《史记・吕太后本纪》有这样一句:“孝惠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我。”(395)《汉书・外戚传》则写为:“太子为人仁弱,高祖以为不类己。”(3937)《史记》中用“我”字,《汉书》则用了“己”字。在上古汉语里,“我”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吾”可以作主语、定语,但一般不用作宾语。
4、同义副词的替换
在《史记》和《汉书》描述项羽、吕后的篇目中,共有8例副词替换的类型,举例如下。
(1)常――长
“常”指永久的、固定的。“长”与“短”相对,引申为时间久,又用为副词,表示长远地。《史记・项羽本纪》中“孤特独立而欲常存”(308)一句,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孤立而欲长存”。(1805)这里《史记》中用了“常”字,而《汉书》则用了“长”字。
(2)竟――卒
“竟”表示“完毕、终了”,引申为终于。“卒”也表示“终、完毕、结束”,又意为“终于”。《史记・项羽本纪》中“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竟赐死”(308)一句,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攻城略地,不可胜计,而卒赐死。”(1805)
(3)即――则
“即”也是“则”的意思。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则及祸”(303)一句,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公徐行则免死,疾行则及祸。”(1801)“即”表示“则”的意义在后世很少用。
5、同义形容词的替换
同义形容词的替换在对比中出现了2例,如下例:
苦――罢
“苦”指劳苦,辛苦。“罢”通“疲”,“疲劳、疲乏”的意思。《史记・项羽本纪》中“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328)一句,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愿与王挑战,决雌雄,毋徒罢天下之民父子为也”。(1815)在这里《史记》用“苦”字,《汉书》则用“罢”字。
(二)用字的差异
1、通假现象
在对比中,共发现了10例通假现象,举例如下。
(1)伏――服
《史记・项羽本纪》中“众乃皆伏”(297)一句,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众乃皆服”。(1797)在这里“伏”通“服”字,有敬佩、信服之意。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还有一句:“骑皆伏曰:‘如大王言’。”(335)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骑皆服曰:‘如大王言。’”(1818)
(2)蹂――
《史记・项羽本纪》中“余骑相蹂践争项王”(336)一句,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乱相蹈羽相杀者数十人”。(1820)这里《史记》用“蹂”,《汉书》写作 “”。“蹂”是“践踏”的意思。“”原指车的外周,这里通“蹂”。
(3)示――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2440)《汉书》用“视”,在这里通“示”。“示”本是使看的意思,所以能用“视”字表示。《汉书》多以“视”为“示”,如《汉书・高帝纪》中:“亦视项羽无东意”。(29)
2、用词的差异
在对《史记》的《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与《汉书》的《项籍传》、《高帝纪》(鸿门宴)、《高后纪》、《外戚传》的重叠部分的对比中,共发现了19例用字不同的现象,其中包括使用双音节字和单音节字的不同,描述上的不同,以及感彩上的不同等,举例如下。
(1)敢――能
《史记・项羽本纪》中:“楼烦欲射之,项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328)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楼烦欲射,羽目叱之。楼烦目不能视,手不能发,走还入壁,不敢复出。”(1816)《史记》用“敢”字,《汉书》则用“能”字。“敢”是敢于的意思,“能”是能够的意思。在这个句子中,“不能发”比“不敢发”表示的程度更深。
(2)黎民――海内
《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史太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412)一句,在《汉书・高后纪》写为“赞曰: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离战国之苦。”(104)《史记》用“黎民”,《汉书》则用“海内”。用“黎民”着重于百姓,有以民为本的思想,而用“海内”则着重于国家,有以国为本的思想。
(3)破――屠
《史记・项羽本纪》中“又闻沛公已破咸阳”(310)一句,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闻沛公已屠咸阳。”(1808)《史记》用“破”字,《汉书》则用“屠”字。“破”指打败、攻克,而“屠”则指屠杀,大量残杀。“屠”在感彩上属贬义词。
二
在对《史记》中的《项羽本纪》、《吕太后本纪》和《汉书》中的《项籍传》、《高帝纪》(鸿门宴)、《高后纪》、《外戚传》重叠部分的语言对比中,主要发现有以上描述的几类差别,包括有动词、名词、副词和形容词的同义替换现象,通假替换现象,以及用词不同的现象等。在两书的这些差别中,我们不难发现,《汉书》在记述相同一段历史上承袭了《史记》的内容,但两书的文字语言风格有着各自的特色,而从两书不同的语言风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一些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
(一)班固写《汉书》参照了《史记》的内容,但在语言风格上又有区别
在对《史记》和《汉书》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班固在写相同的一段历史时,几乎照搬了《史记》的内容,沿袭了《史记》的体例,多用《史记》的文字,但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增删改易。如在用词上,《汉书》常使用同义词、通假字作替换,在一些句子中改易《史记》句中的词语;在句式上也有着一些语法和描述上的差别。班固虽然参照了《史记》,但在改易的过程中却使《汉书》的语言风格和思想与《史记》有着区别。
在语言上,《史记》善于锤炼语言,对人物的立身行事、神情口吻皆能随物赋形,显其神韵,语言生动形象。而《汉书》行文则拘谨、简略,语言显得冷静客观。如《史记・项羽本纪》中:“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307)《汉书・项籍传》写:“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诸侯军人人惴恐。于是楚军已破秦军,羽见诸侯将,入辕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1804)司马迁一连用三个“无不”,把项羽的勇猛雄威写得淋漓尽致,气势磅礴。又如鸿门宴中,《史记・项羽本纪》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12)《汉书・高帝纪》写:“范增数目羽击沛公,羽不应。”(26)《史记》中“举所佩玉以示之者三”一句就生动地写出了范增当时急切的心情。而《汉书》描述这三句时所用的语言都只是客观地陈述,不如《史记》生动传神。
除此之外,《史记》常常在叙事中,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加入了作者的主观论断,而语言也较为口语化。而《汉书》则比较严谨地叙述史事,语言也较为书面化。这些与作者以及成书的背景都有关系。司马迁写《史记》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私人的著述,所以书中往往直接抒发个人见解、评论以及喜怒之情。班固写《汉书》则是奉诏修史,主要取材于政府档案,如诏书、奏议、文人学著等,而他又因生活在专制压迫和思想统治更加严重的时代,这体现在语言上就是严谨、拘谨。
(二)从两书用词在感彩上的区别看作者的思想倾向
由于司马迁和班固生活的年代不同,社会环境也有着差别,所以从《史记》和《汉书》语言的使用上也可以看出两位作者的一些思想倾向。如《史记・项羽本纪》“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30)一句,《汉书・项籍传》写为“兵皆属焉”。(1804)“诸侯”皆属项羽和“兵”皆属项羽又有着不同的意义,“诸侯”的地位比“兵”高,“诸侯皆属项羽”可看出司马迁笔下的项羽在地位上就比班固笔下的项羽地位要高。司马迁肯定了项羽在秦王朝斗争中的功绩,所以将他列入了本纪。而班固则把项羽放入人物传记中写,这是为了更加突出刘邦的统治地位。
《史记・项羽本纪》中:“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311)《汉书・高帝纪》写为:“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不可不告,亡去不义。’”(25)“语”和“告”虽然都是“告诉”的意思,但对上级只能用“告”,这里可以看出班固笔下对沛公的尊敬。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又有这样两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310)、“四月,汉皆已入彭城”(321),在《汉书・项籍传》中写为:“闻沛公已屠咸阳”(1808)、“汉王皆已破彭城”(1802)。《汉书》用的“屠”和“破”字比《史记》用的“破”和“入”字语气上更重,程度上更深。从这两例,我们可以看出《史记》有时候对刘邦的评价又比《汉书》更为谨慎。
在《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居数日,乃召孝惠帝观人彘”(397)一句,在《汉书・外戚传》中写为:“居数月,乃召惠帝视‘人彘’。”(3938)这里《汉书》用的“观”字比《史记》用的“视”字更具有目的性。又如《史记・吕太后本纪》中“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耳,饮药,使居厕中”(397)一句,在《汉书・高后纪》写为“太后遂断戚夫人手足,去眼熏耳,饮药,使居鞠域中”。(3938)这里《史记》用“厕”字表示吕太后直接让戚夫人处于猪圈中,而《汉书》用“鞠域”在表示上比较文雅,说吕太后只是让戚夫人处于窟室。
由上述例子可见,《史记》和《汉书》在一些句子中的用词在感彩上有着区别,而正是这些词语,体现出了司马迁和班固对人物的不同评价和个人的思想倾向:司马迁写《史记》更加具有个人强烈的感彩,不回避汉代的最高统治者,在文章中通过语言直接对人物产生自己的评判;而班固写《汉书》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凡是记载皇帝及其他统治者的言辞都十分谨慎,一味地歌功颂德,思想浸透着封建意识。
(三)《史记》、《汉书》中的同义词替换现象,可以为同义词的研究提供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