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论语全文翻译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分析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提出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相关举措,包括完善反倾销法规和反倾销机制,推进企业经济改革,强化行业协会职能,调整优惠及鼓励政策等,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反倾销防御系统。

论文关键词:应对反倾销原因措施非市场经济国家

入世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国同世界各国贸易的频繁,国外企业对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抵制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国外企业也在不失时机的寻找新的突破口来阻止我们对世界市场的进入。这其中对来自中国的产品提起反倾销成为他们的必然工具,针对此种形势,我们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1.1新形势下反倾销作为新型的贸易保护手段很是盛行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非关税措施的使用受到严格的约束,而反倾销是世贸组织允许的一种行政保护手段,具有形式合法、较易实施的特点,因此成为各国用来保护国内生产的武器。尤其是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各国为保护国内市场,于是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而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出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对较多国家,特别是殖方国家贸易多是顺差,自然成了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之一。

1.2发达国家以“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借口对华反倾销师出有名

到目前为止,仍有一些国家把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采取了歧视性的反倾销政策。采用替代国制度来对待国际市场上来自我国的低成本商品,武断的将一个与受控倾销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具体情况并无太多关系的市场经济国家的价格,作为确定自“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受诉倾销产品正常价值的依据。在中国输美漆刷案中,美国商业部选择斯里兰卡作为替代国,结果价格比较后得出的倾销幅度为27%,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以不确定的替代国的价格作为计算正常价格的依据,这本身就带歧视性和不合理性。因此,把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采用“替代国”来对待中国的商品是极不公平的。

1.3出口秩序不规范,授人权柄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的大宗商品多是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产品附加值小,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于过度竞争态势。受短期利益的驱动,不少企业为达到多出口,工作重点往往不是放在如何加大新产品的开发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上,而是采用竞相降价的方法,以低价强占国际市场,扰乱了正常的外贸出口秩序,从而很容易为外国倾销指控制造借口。

2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2.1完善我国反倾销法规和反倾销机制,让企业尽快适应新的形势

当今,我国原有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正逐步被取消,我们必须学会利国国际贸易体制所认可的反倾销武器对我国的民族工业进行保护,以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出口反倾销相抗衡。美国和欧盟之所以能利用反倾销武器来抵制相互的不平等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完备的反倾销国内立法和健全的反倾销立法机制。尽管我国反倾销工作才刚刚起步,经验还不足,研究不够,缺少必要的经费投入人员有限,但是如果我们勇于面对,总会有好的结果。“倾销问题不是国外问题而是中国问题,中国的倾销比比皆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包括经济界要鼓励从头做起,要扎扎实实去做,所以我提倡反倾销”皇明集团董事长黄呜对反倾销的独特见解,体现了我国企业界认识的提高,只有充分认识反倾销的真谛义,我们才能在新形势下立于不败之地。

2.2经济改革,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帽子

在国外反倾销措施中,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位是造成定案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他们对转轨型国家实施反倾销的借口。尽管我国已经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经济的自由度、市场的开放度、西方国家所说的私有化程度已经超过某些所谓市场经济国家。但在实际运行中,政府对企业的干预仍存在,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仍没有建立,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执行,企业仍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因此,只有进行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摘掉“非市场经济国家”帽子,才能改变西方国家的看法,取消其对中国的一些歧视性做法。

2.3强化行业协会的协调职能,规范小范围市场秩序

应对国外反倾销,首先,行业协会要认真研究国外市场动向与容量,制定本行业的出口策略及市场开发计划,帮助企业选择出口国家和地区,防止市场过于集中而导致进口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其次,发挥好内部的协调工作,及时反映,坚决制止企业低于正常价值的出口行为。要让企业真正了解反倾销连锁效应对我国所造成的极大损害,真正懂得一个企业的低价出口不仅仅是一个企业遭受反倾销的损失,也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失去一个国家市场的问题,这种效应,即我国同一产品在几个国家地区或十几个国家地区连续被反倾销并逐出市场的事件屡见不鲜;第三,一旦遭到,指导受指控的出口企业积极、灵活、策略地应诉抗辩或主动和解。如应诉维权,则帮助企业认真填写调查答卷,切实搞好实地调查及适应要求举办听证会,并为企业准备必要的资料。

2.4调整企业出口的优惠及鼓励政策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古文今译 标准 原则 直译 意译

古文今译,就是准确而通畅地将古文的内容语译成现代汉语,使没有古汉语阅读能力或阅读能力不很强的人能了解古书的内容。我国古籍浩如烟海,这些古籍是多用文言写成的,多数人直接阅读原著多会遇到语言障碍,古文今译就是沟通古、今汉语,打通语言障碍,了解和学习古代文化遗产原貌的最好方法。古文今译不但可以达到理解古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可以不断提高古汉语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古文阅读能力。

一、古文翻译的三项标准(基本要求):信、达、雅。

著名学者严复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信、达而外,求其尔雅。”“信、达、雅”原是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翻译外文的原则,但对古文今译也基本适用。这三个字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百年之下仍有余音绕梁之意,这个标准要求译文既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意,又能通顺流畅、文辞优美、可读性强。

1. 信,即译文要忠实于原文。

“信”即信实,指译文要准确地反映原作的含义,避免曲解原文内容,也就是说要求译文表达再现原文的内容要真实、准确,要忠实于原文。这是对文言文今译最基本的要求。例如:

①原文: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秦策一》)

误译:苏秦……读书想睡觉,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屁股,血流到脚上。

正译:苏秦……读书〔困倦〕要打瞌睡,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

②原文: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谏弭王弥谤》)

误译:周厉王暴虐,国内的人诽谤周厉王。

正译: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议论厉王。

2. 达,即译文要通畅明白。

“达”指译文应该通顺、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即通达。也就是说要求翻译过来的字句要通顺、明了、自然,即读着顺口,理解起来容易。例如:

③原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

误译:永州的野外出产奇异蛇,黑底而白花。异蛇触草木,草木全尽死。

正译:永州的郊野生长一种怪蛇,黑色的皮上带有白色斑纹。它碰到草和树木,草和树木都会死去。

④原文: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从而后》)

误译:孔子说:“隐士呢。”让子路返回去见他。到了,却走了。

正译:孔子说:“他是个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看望他。子路到了他家,他却走开了。

3. 雅,即译文要典雅优美。

“雅”是对译文较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信实通顺的基础上能表达得生动、优美,再现原作的风格神韵。也就是指译文语言的艺术性,即要求锤炼译文的语言,以再现原作的语言风格,保持原作的语言特色,使译文的语言鲜明生动、惟妙惟肖,在表达上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例如:

⑤原文: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

译文一: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答应。

译文二:走在前面的招呼着,走在后面的答应着。

译文三: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和。

⑥原文: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译文一:沙鸥飞散开来又停歇拢来,鳞片闪光的大鱼游来游去。

译文二:沙鸥在湖面上飞翔或聚止,鱼儿在水里自由游荡。

译文三:自在的沙鸥飞翔群集,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例⑤的译文三在词语的选择上比较合乎“雅”的要求;例⑥的译文三以对偶句来翻译,情调风格与原作相近,因此比较合乎“雅”的要求。

译文的“雅”是建立在“信”、“达”的基础上的,不能脱离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去追求外加的所谓“雅”。那种不顾原文而随意发挥,甚至凭空增添修饰成分,借以使译文生动优美的做法,是错误的。例如:

⑦原文: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李雪夜取蔡州》)

译文一:李在军中,时常下去了解战士的情况,看见病号和受伤的人,总是亲切慰问,端汤捧药,一点架子也没有。

译文二:李亲自下去视察士卒,对伤病员亲切慰问,不耍威风。

译文油滑俗气与不恰当地使用生僻方言词语,是最伤“雅”的,应注意避免。例如:

⑧原文: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译文一:他跟他年龄差不多,学问也是半斤五两。

译文二:某人和某人年龄相近,学问也相仿。

二、古文今译的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 直译与意译

(1)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和语法结构进行翻译。

直译的特点就在“直”字上。所谓的“直”,就是将原文直接翻译过来,不要去拐弯抹角。因此直译重视译文中词语与原文中词语间的对应关系,要求译文和原文尽量做到词词相关联,句句相对应。直译是对原文的忠实,忠实于原文的字、词、句,做到三落实,句式、语气也大体和原文一致。甚至要求译文的语言单位和原文的语言单位之间,要构成等值的关系。是最接近于原文的一种译法。因此,直译比较适合于古代文件、法令、契约、典籍的翻译。例如:

①原文: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论语・子路》)

译文:樊迟请求学种庄稼。孔子道:“我不如老农民。”又请求学种菜蔬。孔子道:“我不如老菜农。”(杨伯峻《论语译注》)

②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殷纣,真有这回事吗?”(杨伯峻《孟子译注》)

直译的缺点是容易死板,极端是死译。直译和通顺、畅达并不矛盾,它要求译文在保持原文内容的基础上,用典范的现代汉语表达原文的意思。不能简单地认为直译就是逐字逐句地复制原文,而将古、今字词绝对对应。不少初学者容易这样误解,致使直译成了“死译”或“硬译”。例如:

③原文:秦青弗止,饯于郊起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学讴》)

译文:秦青不阻止,饯行在郊外的大道上。抚着手杖悲痛的歌唱,歌声震动林木,音响止住了行云。

由于古今汉语在文字、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今译时对原文作一些适当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不破坏直译。例如:

④原文:逐之,三周华不注。(《齐晋之战》)

译文:〔晋军〕追赶齐军,围着华不注山绕了三圈。

例④译文在“追赶”前补上了省略的主语“晋军”,把“三”由原句作状语调整为补语,这样增补调整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果拘泥于原文,译成“追赶他们,三圈围绕华不注山”,这种不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翻译只能称之为硬译或死译。

(2)所谓意译,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指按照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去翻译。

意译之所以叫意译,就在“意”字上,这个“意”就是指文章的思想内容,所以意译的侧重点也就是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为了更好地、更清楚地将原文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意译时可增删、调换词语,可以重新安排句子的结构,甚至可以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从原文词句的束缚中争脱出来,只统摄原文大意进行翻译。这种不拘泥于原文的具体字句,侧重于从整体上传达原文的意韵的译法,比较适合于一些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的翻译。例如:

⑤原文:

凌余陈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

援玉兮击鸣鼓。

天时坠兮威灵怒,

严杀尽兮弃原野。

―― (《楚辞・九歌・国殇》)

译文:

阵势冲破乱了行,

车上四马,一死一受伤。

埋了两车轮,不解马头,

擂得战鼓咚咚响。

天昏地黑,鬼哭神号,

片甲不留,死在疆场上。

――郭沫若,《屈原赋今译》

意译的缺点就是译文可能与原文有一定出入,其极端是乱译。有人认为,意译既然不拘于原文字句,而以传达神韵为主,那么译时就可以随意增删,任情发挥。这样的“意译”,只能称之为乱译。

2.直译与意译的优劣比较。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⑥原文:“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国风》)

直译:“采来采去的苍耳子,斜口筐子可还没有装满。可怜我惦记那远行的人,把篮子搁在那大路边。”

意译:“一片碧绿的原野,原中有卷耳蔓草开着白色的花。有位青年妇女左边肘上挂着一只浅浅的提篮,她时时弓下背去摘取卷耳,又时时昂起头来凝视着远方的山丘。她的爱人不久才出了远门,是骑着一匹黑马,携着一个童仆去的。她在家中思念着他坐立不安,所以才提着篮儿走出郊外来摘取卷耳。但是她在卷耳的青白的叶上,看见她爱人的英姿;她在卷耳的银白色的花中,也看见她爱人在向她微笑;她在远方的山丘上,也看见她爱人在立马踌躇。带着个愁惨的面容,又好像在向她诉说别离羁旅的痛苦。所以她终究没有心肠采取卷耳了,她终竟把她的提篮丢在路旁,尽在草茵上思索。”

――郭沫若,《卷耳集》

从例⑥比较可以看出:直译忠实于原文的语言,古今词语基本对应,可以帮助读者对应理解原文的语言结构,能有效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但往往显得语句拘谨,有时会表达不清。而意译不拘泥原文字句,对原作的思想情感可细致挖掘,便于读者理解原作的思想内容。但不利于读者理解原文的字句,有时会丧失原文的语言风格。

3.古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为原则。

在古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以直译为主),对号入座,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以意译为辅)。例如:

⑦原文: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译文一:希望在捡到碰死的兔子,结果当然不能再得到兔子,这件事却成了宋国的一个笑话。

译文二: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是不会再得到的,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所嘲笑。

⑧原文: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肴之战》)

译文一:你知道什么?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两手合抱了!

译文二:你知道什么?(如果你只活到)六七十岁,你墓上的树木(现在也该长到)两手合抱了!

三、古文今译的应注意的问题。

1.应避免因不了解字词含义造成的误译。

由于不明用字通假,古今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古义与今义、单音词与复音词等字词问题而造成的误译,在古文今译的错误中占很大比重。例如:

①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也。”(《论语・为政》)

②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论语・阳货》)

③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论语・阳货》)

如果将例①中“是知也”中的“知”理解成“知道”义,就是错将“智”当作“知”的结果。这里的“知”是“智”的古字,是“聪明”的意思。例②的“归孔子豚”,有人译作“归还孔子一只小猪”。这和前文意义不相承,原来这里的“归”是写“馈”这一词义的,阳货送给孔子礼物,是想让孔子来回拜,以达到“欲见孔子”的目的。例③的“时”是“伺”的通假字,是“打听、探听”之意。

2.应避免因不了解古代汉语语法修辞造成的误译,这类错误数量也很多。例如: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⑤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史记・项羽本纪》)

⑥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

例④中的“犬”字很容易误译为“狗”,其实它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译成“像狗一样”。例⑤中的“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是一个判断句,如果将其译成“谁替大王制定了这个计策”,就会失去原文的语势,而应译成“谁是替大王制定这个计策的人”才准确。同样,例⑥的“不过二十里耳”如译作“不超过二十里路”,就没有将仅仅二十里的语气译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不超过二十里路罢了”。

3.翻译时不能脱离文章整体来理解。

文章的字、词、句不是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它们是按照表达的需要组织起来的。因此,它们之间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有些词、句的多义性正需要通过这种制约得以限定,使人们能够准确理解。换言之,词、句与文章整体的这种制约关系,乃是读者正确理解词、句和全文的必需条件。离开这个条件,词的多义性就不易辨识,许多句子就会出现多种讲法。如《论语・阳货》篇:“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其中前半句在一次成人考试答卷中就有过如下译法:

⑦a.以怀里的宝贝来迷惑你。

b.怀里揣着宝贝而使同伙迷惑。

c.怀里有宝物却使国家迷惑。

d.身怀大志却使国家迷惑。

这些语译,如果孤立地看,都可以讲出一定的道理来,不能说译者是在凭空想象。但从全文所表达的内容考察,文章并没有交代孔子得到了什么宝物还贪恋着谁的东西。况且这种理解和孔子的为人不符,所以a、b译法显然是不对的,而且将“邦”译作“你、同伙”是一种典型的以今律古,是错误的理解。c虽然比较接近文义,但和描写对象的身份不合,所以“宝”只能是个比喻用法。这样,就只能肯定d的语译正确。由此可知,词义和构词规则,只能提供句子的各种译法的可能,文章的整体关系才是确定具体译法的依据。

总之,不认真阅读、分析原文,是产生误译的重要原因。文章是个整体,字、词、句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词与词、句与句、段落与段落之间,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也就是说,词、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必须认真阅读原文,从文章整体出发进行今译,才能少出或不出错误。

参考文献:

[1]朱振家.古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教师素养 “问课” 师生关系

“高效课堂”是指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一节课内最有效、最优化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不仅在知识涵养上有超常收获,并在道德人格方面获得突破性成长。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效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已成为每个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理想。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一、教师必须努力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当今世界,社会进步一日千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迅猛,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更要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奋发进取,尽快提升自我学科专业素养,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广泛的阅读,笔者大胆得将《〈论语〉选读》的十篇课文用一个图形全部概括,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点化,并作为贯穿全书教学的暗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个图形的第一次呈现是在学生思考《克己复礼》课后第一个习题“礼和仁”是什么关系的时候。

教参的答案是“礼并不是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仁。礼的本质是仁,礼仪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仁的追求;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而不是无差别的无等级的博爱;孔子的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是带着仁爱的心去执行这些规范。”教参的答案如此冗长复杂,不要说是学生,即使是作为教师的笔者看了都晕头转向。如果这样的答案以幻灯片的方式呈现,那么“高效课堂”根本就不复存在,因为这不是学生主动获得的知识与理解,是传统课堂的“满堂灌”。如何把这个既能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得说明,又能引起全体同学的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呢?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如果你给‘仁和礼’”画一个图形,你会选取什么图形呢?为什么是这样?”这个问题抛出后,全班同学兴致高涨,下面这些图形就是课堂上学生画的(图1):

学生有些说“仁”与“礼”的关系内仁外礼,仁是本质,礼为外在表现形式(图①);有些说“仁”和“礼”地位是相等的(图②);有些则和第一种观点相反(图③);还有说“仁”是“礼”的基础,“礼”则是“仁”的目的(图④);更有甚者画出了太极图,说“仁”和“礼”乃是如同道家的阴阳调剂,矛盾统一得存在(图⑤)。

这个问题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调节了课堂气氛,连平时沉默不语的学生也都踊跃得参与了激烈的争辩。最后,笔者则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了该题的参考答案(图2):

在对学生的第一种的说法表示赞同之后,笔者因势利导,结合这个图形将整本《〈论语〉选读》教学的脉络呈现了出来(图3):

此时,笔者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孔子思想的核心乃是“仁”而“仁”则是仁义、孝梯、谨信、忠恕等内心的原则;“礼”则是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制度以及诸如“守丧婚嫁祭祀”等礼节仪式。孔子的人生理想就是“大同社会”和“恢复周礼”,只有人人都能坚守内在的“仁心”,社会才可能表现出外在的和谐与安定。

这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适当点拨,改变了《论语》教学枯燥乏味的局面,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状况,使学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掌握了化烦为简的学习方法,真正实现了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高效课堂”。

总之,要达到“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对课文的内涵和外延做到烂熟于心。只有“学而不厌”的教师,才能“诲人不倦”。

二、教师必须养成课前“问课”习惯

“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求学生、同行、家长的建议与意见,对自我教学设计进行反复思考和深度加工,以达到改进方式、获得最佳课堂效果的教学形式。

1.问自我

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前要问自我如下内容:教学知识是否易被学生接受;是否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否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是否营造了良好的情境氛围;提问是否合理。

《沂水春风》教学的目标是: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和感受孔子师生间平等和谐气氛。为此,笔者设计了一个中心问题:孔子为什么“喟然与点”。这个问题显得相对抽象,学生可能无法入手,即使入手之后也难抓住重点。因此需要设计子问题。基于笔者任教班级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脱离文本的夸夸其谈,笔者设计了第一个子问题:联系本文,谈谈曾皙与其他三子之异。目的就是能让学生立足文本去思考。

另外,《〈论语〉选读》是语录体散文集,知识体系庞大复杂,名句名言零散错落,但在内部的结构上却具有草蛇灰线的伏笔和“形散神不散”的特质。南怀瑾先生认为,《论语》全书不是分散的,而是不可分割的,在它貌似散乱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最根本的核心,那就是“仁和礼”。《〈论语〉选读》的这个特点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将旧知识点进行查找、对比、整合,才能有“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彻悟。

《沂水春风》一文中,学生应该会注意到“礼”(《沂水春风》里孔子明确提到了“为国以礼”),但却忘记前面课文中所提及的“仁”。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著名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知识记忆后开始时间遗忘较快,其后遗忘逐渐减慢;数量多的材料遗忘较快;学习程度不够的材料容易遗忘;两种相似材料,前后间隔短,容易相互干扰而造成遗忘等。

因此笔者设计了第二个子问题:联系前文,谈谈曾皙与孔子之同。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框架跳出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概括能力,从而不断得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在所学课文里仔细寻找“蛛丝马迹”以论证自己观点。那么,学生会找到哪些句子呢?笔者事先制作了相关图表,清晰地呈现出学生可能提到的观点(图4)。

上图中,学生应该能找出体现孔子志向的语句,却未必能概括出曾皙的志向?为此,笔者布置了一项课前作业:尝试描绘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具体情景。这也是课后习题一。笔者认为这个题目不仅落实了文言翻译,而且锻炼了学生文笔。

文言教学,只有首先解决学生对文本的认识问题,才能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只有在充分的朗读、翻译、扩写的过程中,学生对曾皙的志向才会有独立自主的认识,才会有精准确切的概括。

教师在新课教学前要“问自己”,是否充分了解并关注学生已有的新旧知识的切入点,是否使教学在可预见性的前提下向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向去发展。只有经过这样的“问自我”,教学设计才能够预设到学生在学习上所碰到的困难,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问同行

一个只会闭门造车的教师在教学上只可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教学从来不是“孤芳自赏”的工作。教师要“走出自我”的那片天地去“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多倾听同行和领导对自己教学设计的意见,才能便于自己将来的教学扬长避短,才能有创造性的收获,才能及时改进教学设计。

对于《沂水春风》一课,笔者曾精心设计了二十张幻灯片的课件。但经验老到的前辈告诉笔者,四十分钟的课堂,一节课的课件内容不能过多,课件里过多的参考答案不仅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且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预设越多,留给课堂的弹性空间就越少,教师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回旋余地也就越小。相反,只有给课堂留了足够的弹性空间,学生思考、领悟问题的时间才有了充分的保证,学生的合作度和参与度才能得到有效增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笔者认为,“问同行”除了问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否恰当外,还可以问同行自己教材的处理是否得当,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是否到位,课文中心问题的设置是否有效,课堂教学的容量是否合理等。“问同行”的形式可以是对话、书信或问卷式,也可以是模拟情境式。

“问同行”是从专业的角度获得建议。这种建议科学性强,含金量高,有的放矢,便于教师改进教学。当然,这种方式要求教师必须有谦虚的品德,使同行愿意给你提看法,相互间坦诚交流。只有博采众长,虚心好学,且敢于向同事征求意见和不足,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境界、知识智慧、审美情趣、性格特征都得到提升,从而形成能有效引导、启发学生的个人魅力。

3.问学生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生为本”,时刻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要做个耐心的倾听者和虚心的请教者,去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听课的情绪、学习的效果、学习的困惑,希望教师如何教学的意愿等。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

为了上好《沂水春风》,笔者曾以“你看过《沂水春风》后有什么困惑”为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了学生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观点,孔子不是主张礼乐治国吗?为什么前三子都讲到了礼乐,惟独曾皙没有;孔子不是一直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吗,为什么到晚年流露出归隐的思想,难道他的思想是矛盾的吗?

对问题解决满怀期待的学生,势必会在在课堂上与教师积极合作,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闪耀出探索的光芒。

与此同时,笔者还深入与学生谈心。笔者曾问班里一个学生,为什么最近《〈论语〉选读》课堂有点沉闷。当时该学生激动地跟笔者说了这么一番话:《论语》的知识点不容易掌握,有点脱离现实生活。其实你要说明一个苹果是怎么样的,最好办法就是拿一个苹果过来,而哲学的东西则太深奥太抽象。

这段话对笔者的启发非常大。如何运用具体的图形化解学生抽象的问题呢?笔者在备课的时候再次运用了《克己复礼》中的那个图形:

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呢?其他三子观点其实也是礼乐治国。曾皙的话,可以理解为归隐,也可以理解为入仕,但都呈现了一种快乐逍遥的画面。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所以礼是体,仁是本。一个人只有做到了有所追求,有所信仰,才能从容淡定,进退自如。因此,与其说《论语》是教我们如何为政,不如说是教我们一种处世的哲学,一种守望心灵的哲学,一种寻找快乐的哲学。

至此,教师才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既从旧的知识点上衍生出新的知识点,又梳理了《论语》的知识体系。而教学中,“同心圆”图形的创设,也清晰地阐释了全文的中心问题,更深刻得理解了孔子“仁礼”思想,更深入地走进了孔子的精神世界。

教学是一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但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工作,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留下许多“败笔”。因此我们不能老是在课后进行反思,做一些“亡羊补牢”之举,更应该在课前做好“未雨绸缪”的工作。这不仅需要教师必须努力提升学科专业素养,更需要教师必须努力养成课前“问课”习惯。只有充分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挥洒自如,随意之间皆为文章。充分的课前准备能帮助教师准确得把握教材的重难点,理清教师的上课思路,使教师的教学更好改进,教学艺术逐步完善,使教师能更稳健有力得行走在教学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严永金.最激发潜能的课堂提问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宋运来.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4篇

知识是一切力量的源泉,是文人骚客抒发豪情壮志的资本;是国家兴旺发达,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人们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石。因为知识就是力量。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1《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非:不,不是

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翻译课文。

《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听了)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四、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2《论语》十二章知识点归纳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

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3《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理解:

1、一词多义

“以” “成”

2、古今异义“险”

“穷” “去”

3、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非志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4、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六、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 俭以养德 宁静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论语全文翻译范文第5篇

一、“读”字当先,激发兴趣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反复阅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读法有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等,但我认为范读、默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和现代汉语的读法不一样,其中最多的就是通假字的读音,和原字的读音差别很大,这就需要教师范读,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如《论语》中的第一个“说”应读“yuè”而不是“shuō”。“诲女知之乎”中的“女”应读“rǔ”而不是“nǚ”。文言文中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使范读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教师的范读,能使学生掌握音节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指名朗读、组织齐读,让学生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读多了,学生就容易背诵,且能理解文章大意。

二、切合实际,教会方法

(一)学习文言文,要掌握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前一定要让学生借助注释,逐字逐句地翻译。预习时要求学生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的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语文教材强调对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在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让学生通过粗读,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大致理解文意。学生在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在粗通文意上,很多学生存在着一个误区,即等待老师一句一句地翻译。这种学法只是生吞活剥、死记硬背,很难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为此,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学习文言文,笔记一律写在笔记本上,(教师只讲解词语和难句,不对全文进行翻译);课本必须保持原貌,不得作任何形式的笔记;教师检查回讲时,要做到眼看课本,口述译文,不得打开笔记本。

建议教师采用“四行对译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文学习方法。所谓“四行对译法”,就是在对译时分四个步骤进行,并采用分四行书写的格式。第一行抄录原文;第二行在原文每个词的下面(一定以词为单位,单音词、复音词均如此)画一竖写的破折号,表示待注解;第三行以词为单位对准第二行的破折号作出准确的注释(要提示学生:凡多义词要注意选择适合于所在句子的意思);第四行根据第三行的注释,该增则增,该减则减,该调则调,力求表达通顺。这样的四个步骤,可以简称为“一抄、二画、三注、四通”。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解决在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此外,学生要学习和掌握常用的文言句式有:①判断句;②在被动句式;③句子成分的位置。这类句式常见的有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④句子成分的省略。即省略句;⑤固定句式。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学生在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可以更深入地感悟、理解文章,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虽然对字、词、句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目标,但如果认为只有这一个目标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还得全面学习课文的内容,正确评价作品,即在掌握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现形式,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