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各地高考作文

各地高考作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各地高考作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各地高考作文

各地高考作文范文第1篇

高考满分作文400字一:用心观察与记录

如今数码相机已经十分先进,人们能以极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照片。然而,有人又重新拿起胶片相机,不顾一卷三十六幅的胶卷几十元的高昂成本,与暗房里费心劳神的冲洗过程。这是为什么呢?正是由于这种种麻烦逼着摄影师在按下每一次快门之前,都能够仔细深入地观察被摄物体,用心思考,因而每一张逐渐显影的照片背后都有一段值得慢慢回味的记忆。

这种回味在如今数码照片泛滥的时代已是非常稀罕了。人们用镜头代替眼睛,用照片代替记忆,以为自己这样便抓住了时光。

我也曾经这样天真地认为。我初涉摄影之时曾去过一次西藏旅游,带着自己的数码相机。蓝天,白云,碧水,雪山,面对这一切难以用人类语言形容的美景,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拍下来。于是,在西藏之旅的期间,我的眼睛几乎未从取景器小窗口上移开过,存储卡也被填得满满的,心想我已记录下这一切美景。然而,回家再次浏览这些相片时,却再找不回当时的那一份激动了。当时只顾着拍照,却忘了用心体会旅途的愉快,面对美景的新奇与感动,以及景观背后动人的故事传说……我这才意识到,有些东西是难以用相片记录下来的。

高考满分作文400字二:数码时代更能唤起珍贵的记忆

有人曾指出,科技发达的今天,人生过得越来越索然无味。人们纷纷怀念起黑白胶片的时代,以为它能收藏人生值得珍惜的瞬间。然而,愚以为,数码时代的技术,更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

诚如钱钟书在其《围城》中写道:“围墙里的人想出去,围墙外的人想进来。”我们处在黑白胶片时代时,总是抱着“胶片贵而少,照片拍不够”的遗憾;然而,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数码技术出现了,照片任意拍,却又萌发“值得珍惜的点滴被稀释”的感慨。但是,数码技术的时代,人生的可贵记忆不会被稀释,反而会加固、加深。

数码时代更能够唤起珍贵的记忆的原因,是数码技术的发展,能够满足人们多样的照相需求,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个点点滴滴。柴静在其《看见》中抒发过这样的感慨:“生命不是用来比较而是用来完成的。”但是,假如用黑白胶片时代的技术来记录下一个生命完成的历程,未免太过单薄,缺乏厚实感。而数码技术的出现,恰好弥补这个缺陷。让人随意地照相,不受时空之限制,唯需一台数码相机而已。人们记录下一个个生命的成长,从出生的满月酒到幼儿学步,从幼儿园取得“好孩子”称号到中学获得荣誉时的留影纪念,数码时代下更能保留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让人生变得更加厚实,更加充满韵味。

高考满分作文400字三:让记忆之花盛放在泛黄的纸片上

院子里的紫藤花开了,散发着清悠安宁的香气。

奶奶跟往常一样,搬着一张陪伴她多年的长躺椅,来到院中那颗古老苍劲的大树下,安静地歇息着。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温暖地照耀着奶奶,一切是那么的安详与美好。

跟以往一样,奶奶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相片。岁月的冲刷与销蚀早已催毁了那张黑白的胶片,照片上的人物已不很清晰。可是奶奶并不在意,她紧紧地捏住那张珍贵的照片,让记忆之花在每一个宁静的午后静静盛放在那泛黄的纸片上。

那是一张怎样充满温情的照片啊!

奶奶说当年爷爷向她告白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紫藤花清悠的香气让她陶醉在与爷爷相识的点滴岁月里。相片中的奶奶,年轻貌美,手里捧着一束紫藤花,娇羞地依偎在爷爷的怀抱里,笑容灿烂。爷爷也是一脸幸福的样子。

这是一份永恒的回忆。爷爷已经不在,只剩下奶奶忠诚地守护着这份曾经美好的记忆。是这张泛黄了的纸张,给了奶奶情感的寄托与依靠,而不至于觉得空虚、寂寞甚至是害怕。一张小小的纸张,即使是泛黄,也可以给灵魂一个温暖的安身之处。

各地高考作文范文第2篇

桌上有半杯水--这是事实。

桌上只有半杯水--说得没错。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看到了你的微笑。

由此可见,不易改变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改变的是你的心态。面对同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却乐观于门内宁静;有人悲观于门外的风雨,有人却乐观于门外的自由。悲观与乐观,不同的心态,我要说:告别悲观。

实验失败了,有人说:1000次的惨败,你该收手了吧!爱迪生却告别悲观:1000次的失败起码告诉我1000种材料不能制作灯丝。终于在他的坚持下,灯泡发明成功了!他若没有告别悲观,那人类不知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年。

细胞衰竭老死了,有些人悲观地躺在床上自怨自艾,等待别人的照料。霍金却告别悲观,独自坐上轮椅,用僵硬的手敲打鼠标,探索着那未知的世界。他若没有告别悲观,又何来一位用意志创造奇迹的伟人呢?

受到别人嘲笑与羞辱了,有人独自停留在角落默默哭泣,而李阳却顶着骄阳大声地喊"英语"。他告别悲观,用这种近乎疯狂的行为创造了"疯狂英语"。

小草被狂风压弯了腰,可它告别悲观,风雨后重新振作,面向朝阳;鱼儿被江流冲离了港湾,可它告别悲观,逆流而上,最终在故乡快乐的生活;云朵被风儿吹散,可它告别悲观,重新聚拢,为大地降下甘霖----

面对同一扇门,你会再懦弱地无从选择、犹豫不前吗?你会再悲观得恐惧、不安吗?告别悲观吧!也许你无法改变世界,但你可以摈弃悲观的心态,直面挑战与磨练。

桌上还有半杯水,我们微笑吧----

点评:本文的优点显而易见:

各地高考作文范文第3篇

且来看这些诗意文题:高考作文全国卷的题为“人生,诗意还是失意”,湖南卷题为“诗意的生活”,江苏题为“怀想天空”,北京卷为“春夜细雨”,浙江则是“行走在消逝中”,山东更是迷离,叫“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不可否认,诸如“春夜细雨”、“诗意的生活”这样的文题,本身赋有宽泛的弹性,能为学生提供较大的想像空间,这较之昔日主题先行的陈述式命题是种进步。文随题行,不难想像,今年的高考作文将满纸诗情画意,会不乏文采斐然、华靡绮丽之作,但也必多吟风弄月、顾影自怜之文,甚至可能大量充斥着无病地陶然于小我得失悲欢的情绪。

在诗意的构想中,在怀想的漫游中,在消逝的追忆中,表达的魅力将得到极大显扬。但是,思想先行,语言次之,这是评判作文最基本的依据。既然高考作文是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凭借,它就必须承载起反映学生作文水平的能力。即要求高考作文题,为考生提供一个独立审慎的思考平台。一片“诗意盎然”、“春风细雨”,只会让那些贴进现实生活,反映主流社会的文章,失去依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实,讲求高考作文命题的开放性与自由度,是不应以牺牲高考作文题应有的思想价值与社会责任为代价。如果文章总是凌空虚蹈、风花雪月,还谈什么文以载道?近几年类似于“诗意”、“记忆”之类的高考作文题,导致“睁着眼睛说瞎话”、“闭着眼睛说梦话”,派生出大量的假、大、空的无病胡编乱造的文章。反观今年高考作文题,离现实太过遥远,于时政太过冷漠,我们又怎么能寄望于这样的作文题下,写就彰显社会责任的锦绣文章呢?

中学课本里有副名联,叫“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诚然,我们不应强求高考作文应尽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的道义和使命,但是,如果高考作文都去大谈风花雪月,感怀听风品茗,势必又陷于务虚与失重之中。这样的高考作文,除了让我们看到一些语言的奢华绮丽,又能有多少思想的重量,又能凸显多少人文关怀。当文章被抽空了思想,也就自然失去了价值的依存。

更何况,表面宽泛的诗意想像,对高考作文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更为逼仄的命题。试想,当高考作文题本身就构成了测试学生思想深度与厚度的掣肘,必然产生大量雷同虚构的文字。界定这样文章质量的标准也必然更为宽泛,换言之,阅卷老师打分的弹性空间将变得极大。对于阅卷把关与质量监督而言,也势必会陷于更为复杂的境地。这很容易导致高考作文批改的质量上不去,最终损害到高考本身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各地高考作文范文第4篇

一、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锁定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总纲,兹摘录几段加以探讨。先看有关写作的第一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

“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实际上明确地告诉考生,社会生活是作文写作的大范围。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生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大而言之,包括世界风云变幻,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一言以蔽之,要求考生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胸襟。其次,社会生活又有狭义之别。狭义的社会生活是指学生的狭小生活范围,即学生的家庭生活,学生的学校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学生“简单的社会生活”,但我们认为学生的社会生活,主要是指后者,即学生的狭义生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以及对这些喜怒哀乐的感受。

这样看来,学生成长的经历,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体验,显然就是高考作文写作的主要和重要话题。

“高考新课程标准”在原文的第二条中也有类似表述:“根据预定的写作目的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纸、期刊、文件、网络、影视、录像、录音、照片及口述记录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第五条中“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高中学生关心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学生可走访考察的范围,也只能是狭隘的社会生活范围,即我们刚才所说的学生的狭义生活,而第五条中“学生关心的、贴近生活的话题”更明确的指出学生成长的过程,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体验是中学生写作的范围之一。

那么,那些大的时事热点,是否是高考作文话题的重点呢?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条表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可推知,时事热点,特别是有关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事件,反应时代风尚的事件,折射时代弊端的事件等等,无疑也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话题,也需要学生特别关注,因为这些事件,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毋庸讳言的是,这些时事热点话题,尽管有几年直接出现在考题中,但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生活小事和这些时事热点话题暗中吻合,而不以直接的方式出现,因为即使从避免猜题押题的角度看,也不可能以直接的方式命题。

二、从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来锁定

我们从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目中筛选一些作文命题来分析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

先看全国新课标甲卷(题略)。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命题的主要角度,大家都概括为“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题明显仍旧延续了近年来“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主题,作文范围仍然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符合“新课标”的“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精神。也体现了当代基础教育关注青少年思想情感导向的主旨,体现新课改让学生有话说,让学生充分表达与增强交流的能力。

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命题,材料贴近社会与学生实际,同学们可以很快地联想到前段时间人们极为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清华大学朱令中毒事件,同时很快就能确立主题,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生活范围的事情,关心关爱他人、包容他人、和谐共处等都可以写。

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命题,从形式上看写的是学生狭义的社会生活,但实际上是和当年的社会热点密不可分的,紧紧暗扣当年的社会热点。

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

其他如上海卷“更重要的事”,用王安忆的话概况“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作文题目思辨性较强,明显要求考生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而辩证的观点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

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提倡考生关注自然,关注客体,关注生态,体现了贯穿不变的人文情怀。当然也可从“大小之辩”,重视微小的力量等话题落笔。

湖南卷的第一则材料体现的是“为了理想而执着不懈的梦想追求”的主题,第二则材料“强调守望亲情,守护宁静生活方式”的旨意。青春的本质在于追求梦想,在梦想的选择与追寻过程中,生命的意义也由此彰显;坚守宁静的生活方式,守望真挚的亲情,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情,也能彰显生命的本质和真谛。这两则材料所涵盖的是基本的主流价值观,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树立的,必不可少的价值观。

辽宁卷的“沙子和珍珠”,很显然地把沙子和珍珠进行了对比,可写的角度很多,比如要有个性、独创性,要甘于平庸,要立志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珍贵和平凡都是相对的,等等。

重庆卷要求根据大豆变成了豆腐彻底改变了命运来写文章,话题仍然是基本的常见话题:创造、创新;变革、变通;机遇、机缘;融入、和谐、认同、升华;事物的丰富性、多元性等等。这则有关大豆、豆腐、佳肴的材料,看似平实,实则内蕴丰厚,涵盖深广,特别是结尾“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学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从方法论、价值观等角度锁定话题,充分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其他如全国大纲卷、北京卷、四川卷等等,都分别不同程度地从学生生活的大范围和小圈子来命题立意。

通过对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趋向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种种事件的体验和感悟无疑是高考作文的写作重心。即使那些时事热点也是通过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反应出来,而不是以直接的方式命题。

各地高考作文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23.24

2012年高考已尘埃落定,高考作文,是高考中分值最高也是关注度最高的一个大题,它在高考语文试卷乃至整个高考中,都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分析高考作文,对今后复习备考的同学来说,当然更有诸多现实意义。综观今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笔者认为呈现出以下特点:

1、命题格局:材料作文包打天下

前几年,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等类型的多种命题格局并存;近两三年话题作文逐渐淡出,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半分天下;今年材料作文几乎成为高考全国统一命题和各省自主命题的不二选择。在一统天下的材料作文中,除了江苏是“材料+命题”这种格局外,其他几乎都是自拟题目。这里应给今后考生一个提醒,拟题能力是必须提高的。题目对于作者来说,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读者来说,是文章的中心,所以说,它是很重要的。

既然是材料作文,读懂材料当然是应有之义。对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方法,考生必须熟练掌握。在17则材料中,有14则为单则材料,所以对单则材料的审读能力培养好了,对多则材料的审读自然也不在话下。材料作文,将会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题型。

2、命题思想:注重理性思辨

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是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以理性为目的,培养创新思辨能力是高考作文质量的一个标准。今年的作文材料几乎都是形象的、具体的,命题的目的是要求考生读懂材料,揭示材料中包含的道理、意义。这显然没有理性思维能力是不行的。尤其考“关系”的题,像“忧与爱”,“人与音乐”,“生命的长度与高度”,“拥有与没有”,“传统文化与科技进步”,“中国改革发展与责任、信心、困难、成功”,“希望与失去”,“救人与被救”等等。都是需要理性思辨,因此,要求今后的考生,特别要加强理论学习,懂得一些哲学知识、辩证常识、逻辑知识。材料是形象的,隐含的意义是抽象理性的,要把作文写的"深刻",必须理性思考,特别是要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一般说,只有讨论"关系"的作文,才可能是一流的作文。

3、作文材料:直击现实生活,体现核心价值观

2012高考作文题中,直接选取当下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居多,在17个题中,有8个题是这样的。新课标倡导“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今年高考作文题中,大多数作文题在主题内容上体现了新课标要求。调研近三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常考的角度如下:如冷热、远近、曲直等;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道德法律,如功德、反腐倡廉、平等等等;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心理健康,如自卑、孤独、承受力等;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为人处事,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这些主题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高尚品行。

表现核心价值观,倡导高尚品行,正成为主旋律。无论是叙事性材料,还是言论性材料、文艺性材料,无不直指人生三观,只不过或明或暗罢了。

面对这样的形势,就要求考生,两耳要闻窗外事,家事国事,事事关心,实现选材的现实性。以往那种靠投机取巧式的背诵几个经典的例子、名人名言,套用一下,已经没有"市场"了。

关心生活,关心时事,写出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文章,已成为高考作文的鲜明要求。这也是课标的要求。

4、命题立意角度:立意开放多角度,大多取消提示语

材料作文大多可以多角度作文。立意的开放性,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对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探究思辨能力,这种能力差一些的考生,立意就一般化;种能力强一些的考生,立意就深刻些。立意高下不同,得分就不同。

如,北京题,可从“敬礼”与“回声”的角度立意。课标题,可从漆工和船主综合角度立意。浙江题,可从“丙“的角度立意。辽宁题,从“人与音乐的关系”立意。还可以从“有人不以为然,有人感到了缺憾”的角度立意。

除了材料作文本身可以多角度解读外,有些作文命题还含有比喻象征意义,这里比喻象征的事物、事理是什么,也是考生可以有不同角度立意的突破点。今年考题有8家包括大纲题、天津题、上海题、辽宁题、福建题、安徽题、浙江题、四川题等等命题中都有这种比喻象征意义。这就要求考生既要在整体上读懂材料,又要准确理解把握“喻体”的意义。

如上海题,“微光”象征什么?一切关乎人类真善美的事物都可以视为"微光"。"微光"有什么特点?细小微弱而不易察觉,稍纵即逝而难以把握。把这些弄清楚了弄明白了,才立意,才作文。

作文命题的提示语,历来是受争议的产物,一方面它对思维能力、写作水平一般的考生来说,是一个导引和提示,沿着一条类似的轨迹展开,让作文不至于“跑偏”,但它也使得考生思维与表达受到严重束缚,考生求稳避险的心理只敢在提示语规定的圈圈内写僵化作文,创新性思维、个性化表达难于实现。或许是基于以上考虑,今年作文几乎都没有"写作提示语"。包括新课标题、大纲题、上海题、江苏题、安徽题、福建题、湖南题、山东题、重庆题、四川题等等都没有提示语。而2011年,课标题、北京题、江苏题、湖南题、天津题等等都有明显的写作提示。

二、备考策略

1、加强习得训练

揣摩作家时文和学生佳作,写出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主要通过研习作家优秀千字文去提高作文水平,而不是简单套用往年满分作文,此所谓“取法乎上”。但要注意模仿与创新的结合。

2、读写结合,观察、感悟与写作结合

拓宽阅读和作文的文化视野,体现社会人的视野和学识,杜绝“低龄化”或“幼稚话”思想或言论。关注生活,阅读和思考生活,体验和思考人生;将阅读训练与写作素材积累和写作技巧结合起来,适当读一些中外名著,也很有必要回归教材。在进行现代文学作品分类阅读时,可以适时进行写作角度思考和分类写作训练。

3、强化能力训练

进行严密而简明的序列化能力分项训练,如审题训练、构思立意训练、文体训练、书写和写作速度训练及行文思路训练等。特别要注意辩证思维能力的锻炼。辩证思维能力在高考作文中普遍运用到的无外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

4、强化整篇训练

加强发展等级能力训练,力求丰富、深刻、有文采、有创新。加强作文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