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洵六国论

苏洵六国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洵六国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洵六国论范文第1篇

苏洵的《六国论》,思路流畅,行文严谨,语言气势非凡,每次教学都被文章的雄辩所折服,为苏洵为文的严谨结构而赞叹。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一书,其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赏析示例《六国论》一文,第五段有这样一句:“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第84页的《六国论》第五段却是这样的:“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这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明显不同。

《六国论》针对现实,借评论六国讽喻北宋王朝。苏洵写这篇文章时,北宋王朝对强敌契丹、西夏奉行以贿赂求安的政策。苏洵对这种贿赂求安的政策极为不满,深感忧虑,文章本意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在借古讽今,为宋朝危机敲响警钟。当然,文人只不过是替历史多操点闲心,屈原怀石殉国了,楚国照样灭亡;同样,北宋统治者并未接受苏洵这些意见,“庆历纳款”后又过了三十一年,宋神宗熙宁八年(1073),辽国又一次提出领土要求,神宗比他的前辈走得更远,竟然割了山西境内黄河东西七百里土地给辽国。以后的北宋、南宋统治者同样不接受这些历史教训,因而最终招致了灭亡。苏洵对“六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不希望看到北宋重蹈六国覆辙,故而大声呼吁。从这个角度讲,后者更规范些。

同样,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5年初审通过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自主赏析《项脊轩志》的第二段:“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墙……”

而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第96页《项脊轩志》第三段则是“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苏教版是:“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以上三个版本,哪种断句更好?

这段文字从前面的书房项脊轩的环境描写,转入悲情体验,写其一悲,就是分家一事。人教2005版认为分家后是“小门啊墙啊,到处都是”。而人教2002版、苏教版断句后认为是“小门很多,墙到处都是。”笔者以为门是暂时隔开了人情的东西,开关还是自由的,而墙则让亲情彻底冷漠隔离了。在2005版那,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无奈,那种分家的鸡飞狗跳和烦躁的画面时时出现;在人教2002版、苏教版那,可以体会到亲情的冷漠,但是于理不通,怎么安置许多小门后,又到处都是墙呢?既然装了很多门,说明亲情只是暂时疏远而已。笔者认为人教2002版、苏教版断句更好。

高中语文教材改革可谓众望所归。自从2000年拉开序幕,十几年间,仅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就出现了多次变化。毋庸置疑,新教材体例灵活了,内容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也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但美中不足的是,几乎每一册教材的古文注释中,都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苏洵六国论范文第2篇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A)―0046―01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语感;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文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够在阅读中举一反三。新课标也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此,我对高中文言文教学进行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 注重诵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文言文有着很强的可读性。经过反复诵读,文言文的字、词、句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脑海,课文的思想内容也就会融入学生的知识体系,转化成他们的能力。新课标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这一要求正好适用于已有一定文言文知识储备的高中生。教学文言文时,可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来诵读,并明确要求:初步诵读,要基本理解字词、语句,如有困难,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进一步诵读,要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长期坚持诵读,让学生亲自投入阅读实践,直接去感知课文,能培养他们主动求知的意识,确保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诵读《触龙说赵太后》之类叙述性较强的文言文,大都能选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式,也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诵读诸葛亮的《前出师表》,能感受到语言文字中那直切肺腑的沉痛和凝重;诵读《五人墓碑记》,能感悟到不朽人物的慷慨豪迈、可歌可泣。

二、质疑问难,探究创新

我国宋代教育家张载曾说:“学则须疑,学贵善疑”。文言文可以质疑、探究的地方很多,在教学中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探求,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创新的能力,从而提出一些新颖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在《劝学》的学习中,学生就有这样的疑问:“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这两句中的“至”和“致”都解释为“达到”,而且所支配的对象相同,那么,为什么不只用其中的一个呢?同学们经过查证、讨论后得知:“至”本义是“鸟飞从高下至地也”,引申为“及、到达”,强调自身努力达到的结果。“致”本义为“送诣也”,引申为“引起,使达到”,强调外物在动作主体达到目的方面的推动作用,含有使什么到达之意。学生的探究获得了实质性的回报,他们从中找到了自信,培养了探究质疑的主动学习的意识,逐渐走进了自主合作的开放性学习之中。

苏洵六国论范文第3篇

那么,在写作议论文的时候,剖析事理如何合乎逻辑呢?

在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考生一定要用论证层次之间清晰的逻辑链来展示思维的清晰度,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例1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才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自己应尽的那份责任。我们要学会担当,就必须先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果敢的勇气。有时候,担当就意味着付出,而付出是需要勇气的。担当,说到的人很多,但能够做到的有多少人呢?之所以说到而做不到,大多是因为缺少那份担当的勇气。担当有时会让人失去很多,那时,考验勇气的时候就到了。

担当需要一个人有雄厚的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较强的能力,那么他即使“想”担当,“敢”担当,也担当不起那份责任。担当并不是逞能,担当是要以能力为底气的。因此,我们要学会担当,就必须增强自身的实力。

(学生佳作《担当》)

以上文字共设置了三个论证层次:①担当需要一个人有良好的品德;②担当需要一个人有果敢的勇气;③担当需要一个人有雄厚的实力。

从事理逻辑来说.品德决定了一个人有没有责任感,“想不想”担当:勇气决定了一个人“敢不敢”担当;实力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担当。一个人如果连“想”都不想了,“敢”和“能”自然无从谈起;一人实力再强,但如果没有“果敢的勇气”,是一个懦夫,那么在关键时刻也不可能责无旁贷,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例1“想一敢一能”的论证层次设置,显示出事理上清晰的逻辑链,逐层推进,思维缜密。

1.运用“如果”进行假设

《六国论》中,苏洵在论证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时,举了齐、燕、赵的例子后,读者不禁产生疑问:齐、燕、赵亡于用兵抗秦吗?这时苏洵紧跟一步,把历史假设一下,事理的实质即被揭晓:“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设论证一番,让读者理解齐、燕、赵灭亡的根源仍在赂秦。

“如果……就……”这一关联词语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以“如果发生了会怎么样”的假设方式,形象生动地虚拟呈现出我们想要予以肯定或否定的那种事物的极端情况或形势,以显而易见的假定事实进行说理。

2.运用“却”“但”进行说理

例2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鲁迅《拿来主义》)

鲁迅巧妙地运用“却”“但”等转折词,把对待文化遗产占有、挑选的态度,准确鲜明地表达出来。运用“但”等表示转折来叙述和议论,能够帮助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看待问题,以辩证的思维来思考事实以及相关道理。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论证的严密性与辩证性,又可以增强作者观点和态度的鲜明性。

3.运用“因为”“所以”进行分析

例3朋友圈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难道仅仅是因为方便快捷?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呢?原来,现实生活中总有着不知不觉的攀比,总有着许多的不如意,而在虚拟世界中,在朋友圈里,人们却可以用各种方式推销自己的理想生活.宣泄自己对人与事的不满,用“精神胜利法”平衡自我。虚拟的炫耀满足了现实的空虚和落寞,和谐的外表下暗藏潜流。对压力的抱怨中隐含着对能力的夸耀,在熬夜的自拍中炫耀着姣好的容颜……戴上面具在虚拟的关系网中左右逢源。其实,对朋友圈的过度依赖违背了创造者的本来意愿。这样,朋友圈不仅会成为负担,也会扰乱生活。(学生佳作《朋友圈》)

此例运用了因果逆向推论法,先承上文摆出的现象,即事情的果,再由果而思因,找出造成这种果的因。文章的主题可以由对这个因的推论而确立。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内容逐步深化。此法常用的关联词有“之所以……是因为……”。

还有一种因果顺向推论法,由因顺向推论而出果,从而确立主题。这样不但能起到引领思维的作用,而且可以使说理层次分明。此法常用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

部分高中生在剖析事理时往往一步到位,直接从起点跨向终点,而不能“走两步”,将推进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读者看不到推理的逻辑链。这样,让人感觉论证乏力,观点站不住脚。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例4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日: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日弊在赂秦也。

(苏洵《六国论》)

苏洵提出中心论点后,首先对中心论点进行分析,使之合乎逻辑。更重要的是,他剖析事理有法可循――分步推进。

苏洵在《六国论》的开头设置了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剖析第一个分论点的推进过程是:赂秦一力亏一破灭。

苏洵六国论范文第4篇

一、积累素材

素材积累并非仅仅是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制作成读书卡片。当然不排除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只要坚持不懈,定有成果。本文在这里素材的积累加一层思想积累的内涵,即在增加思想厚度的情况下的经验素材的积累和语言素材的积累。

(一)经验的素材

文言文上自先秦,下至明清,纵横两千余年,记载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物,他们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后人。单就中学课本而言,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孟子的浩然正气,屈原的上下探索,司马迁的幽思发奋,陶渊明的直腰南山,韩愈直面时弊,苏轼乐观旷达高唱大江东去,辛弃疾栏杆拍遍忍叹廉颇老矣,范仲淹岳阳楼记忧乐万家,文天祥丹心留照千古,还有李白、杜甫、李清照,等等,一串串光辉的名字,背后有多少让人或感动或激动或震撼的事迹,他们的故事或可以再现,他们的经历或可以反思。这些,我们可以把他们的经历对照着自我的人生,这也是人生经验的累积。或许教学某篇文言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适当时候自然能反映在作文中。

(二)语言的素材

我们学习文言文,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积累文字功底和对字词基础的掌握,对古文中极妙极美的语境和意境的琢磨,在潜移默化中沉厚自己的文字基础和思维功底。这是语言素材宏观上的积累。微观方面,可着意于名言警句、精彩文段,读熟读透,背得滚瓜烂熟,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结合现实,多加思考,尝试自己给出新解。即,对名言警句,我们不仅要注意积累与迁移,更要注意创新与贯通。

二、提升情思

杜牧主张:“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同样写武侠,金庸的小说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情感侠义、武学修为、佛法禅机,就不再只是一般的打打杀杀,而被人推崇甚高。纵观高考优秀作文,几乎都是在立意上胜人一筹,思想中能闪耀出令人炫目的光彩。而立意的高下,与思想认识、生活态度、文化底蕴紧密相关。如能精学到一些古人的境界,文化素养的提高、文化底蕴的丰厚,自然会在字里行间展示出来。我们体味文言文中的义理,感悟古人所彰显的精神,可以引发思考,开拓思维,加深对生活的认识。现在许多学生的作文,立意不高,原因众多,其中之一,文中缺乏一种责任感。而我们所学文言文,其作者之责任感和使命感常体现于文字间,他们有出于对国家的责任,如苏洵的《六国论》、杜牧的《阿房宫赋》、辛弃疾的《永遇乐》等等;有出于对社会的责任,如韩愈的《师说》等;有出于对生命的责任,如苏轼的《赤壁赋》等;有出于对个人道德操守的责任,如陶渊明、李白的作品。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到古人的这些责任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优秀古人这些有力的呼吸,挖掘出作品的生命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诸多有益于社会与自己的责任感,那么,这反映在他们的作文中,就会有一个新的高度。

文言文中的一些见解很值得我们思考、借鉴,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他们有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有些不足,但这正是我们进行思维训练的好契机。如教学苏洵的《六国论》,我们可以不必急于将其余两苏及李祯的《六国论》摆给学生,而可以先让学生写一下自己的“六国论”,发掘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三、学习谋篇布局

文言文的篇章结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提醒学生注意揣摩文言文的谋篇布局的方法,不管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我们在学习了某篇文言文后,把它当成范文,进行作文训练。如在《烛之武退秦师》和《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中,就可让学生学习记叙文开头的方法。我们中学生写记叙文,有的毛病是常常在开头来一段貌似深刻的议论,有的则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这两篇文章的开头,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它们的开头不仅将事件起因或背景交代清楚,而且妙用多多。比如埋伏笔,如《烛之武退秦师》的开头为烛之武巧言离间秦、晋埋下伏笔。还有设悬念,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开头对廉、蔺二人经历、身份的简要交代,不仅为廉、蔺之争埋下了伏笔,还设置了一个悬念:一个已是战功显赫的大将军,一个还是低微的令舍人,二人地位悬殊,合为一传,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就可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写开头要带着“开门见山意识”“伏笔意识”“悬念意识”。《烛》《廉》两文在情节上曲折多变,手法多样,有虚实结合,如烛之武、蔺相如的出场,并不是直接就和我们见面,都是先叙述旁人的介绍,属于虚写。有“逆思”手法,如烛之武被人推荐为郑国的“大救星”,出场一看,却是一个牢骚满腹的老头子。和氏璧是一个重要的筹码,蔺相如到了秦国后,首先把它献给了秦王。还有抑扬的运用。《廉》先介绍蔺相如卑微身份,小抑;大写两大奇功,大扬;后又写其示弱于廉颇,小抑;再显其高风亮节,大扬。还有横生枝节。如《烛》文,秦军已经退兵,看来事情该告一段落,但这时跳出来一个窝了一肚子火的子犯,请击之,风波又起,气氛陡然紧张。在进行记叙文写作指导时,注意提醒学生对这些技巧的借鉴。

指导议论文写作,更可把议论性文言文当成优秀范文。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篇提出中心论点,统摄全文,然后加以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题目即揭示中心论点,然后摆事实,归纳观点,接着进行道理论证,最后再次点明论点。《六国论》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提出两个分论点,以“补”好中心论点有可能被别人抓住的漏洞,接着对分论点分别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并暗中针对现实发表看法。可引导学生学习提出论点以及论证的方式,分析这些议论文中论点和论据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明白精选论据的重要性,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苏洵六国论范文第5篇

战国时代是群雄逐鹿的时代,面对日渐强大的秦国,六国如何才能生存本就是后人见仁见智的话题,太多的论者提出了纷繁复杂的观点,苏洵只谈“弊在赂秦”而不及其余,这本身就是值得思索的,观点的另一端连着的是作者的良苦用心。如何顺着思维的逻辑层层深入,让学生由这个简单却深刻的观点深入的思考,进而走进苏洵的内心,是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寻找到足够的依据,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扇窗,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作为教者,必须具有质疑精神。只有教者拥有质疑的视角,具有质疑这位被称为“唐宋家”之一的苏洵的勇气,才能够理顺这个质疑的逻辑链,进而寻找到根据,为学生的质疑提供思维的基石。教师必须以辩者的姿态面对作者,秦国的最终胜利难道就是因为六国的赂秦吗?秦国一统天下究竟有哪些原因呢?教师需要提供怎样的资料才能点燃学生质疑的思维火花?其实,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不难了解,秦统一天下从计划到成功是一个漫长的准备过程,也是一个有众多因素累积的一个逐步走向富强的过程。经总结整理,教师设置以下四个问题供学生思考。第一、秦灭六国攻克的先后顺序怎样?第二、战国史上,六国中哪些国家的实力曾超过了秦国?第三、秦统一天下从计划到成功经历了多长时间?第四、秦在扩张过程中实施了什么战略?经过学生的思考后教师再提供答案给学生――攻克的先后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战国史上,齐、楚都曾经做过诸侯国的盟主。秦统一天下经历了一百四十多年。秦在扩张过程中实施了远交近攻的战略。在教师充分引导的基础上,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围绕文章三、四两段质疑作者,在对文本的精读中学生就有可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学生的质疑不是盲目的扎进文本,需要教师打开一扇窗,以一缕阳光的照耀指引学生由文言文枯燥的字词中走出来,以“文”的视角去解读文章。当然教师更要保护学生刚刚闪亮的思维的火花,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因此,教师要以引领者的角色和姿态带着学生将质疑的思维引向深入。有学生提出质疑,“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一句也不合情理,再笨的统治者也知道土地对王权的重要性,决不会轻易丢弃,即使割地求和,一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统治者有何苦衷?有什么原因使这些统治者在犹豫中最后还是决定割地呢?这种思维的引导可以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让学生的进一步体会质疑和思维的快乐,是的,在历史中我们也熟知,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军把赵国的降卒四十万人都活埋了。在战争中,凡是抵抗激烈的城池,攻下来之后,秦军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统治者说不定是为了避免百姓惨遭杀害,才采取割地这种下策。有学生提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评价不当,光守自己的国土,那是万万守不住的。教师可以引导,你认为有远略的话应该怎么做?是否应该在韩魏受敌时齐心相助,因为秦国意在吞并各诸侯国,等秦灭了其他几国之后,其实力、地盘大大增加,到那时,燕赵即使再强上十倍,也只能落个亡国的下场。还有学生提出,“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说法不妥当。教师可以适时引导,燕国是第五个灭亡的国家,荆轲之所以要行动,是不得已采取的应急措施,课文颠倒了因果。学生提出“燕赵处秦革灭殆灭之际,可谓智力孤危”一句不符合实情。据史书记载,秦灭赵是在灭韩之后,是六国中第二个亡国的。当时其他诸侯国依然存在,应该不至于智力孤危。教师应该联系史实给予肯定。

面对经典,学生敢于迈出质疑的第一步,已经很不易,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质疑思维逐渐深入,甚至在预设中生成,都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智慧。只有在教师的智慧引导和呵护下,让学生充分体会质疑的快乐,学生才会保持这种热情,并且以热情点燃智慧的火花。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新疆社会科学院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