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五线谱基础知识

五线谱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五线谱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五线谱基础知识

五线谱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一、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五线谱识谱教学的意义

五线谱由中世纪的纽姆谱逐步演变发展而成,是一种相对准确、完美的记谱形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国音乐记谱和教学中。学好五线谱不仅能够更好地学习借鉴外国的优秀音乐文化,也可以把我国优秀民族文化推向全世界。

传统音乐课堂中五线谱的识谱主要依赖黑板和粉笔,并且只能通过唱谱的方式感受五线谱的旋律和音节。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更加便捷地制作歌谱,实现课前打谱,节省了备课时间;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在课堂上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示歌谱,提高了课堂效率;利用多媒体设备还可以将乐谱改编成适合不同基础学生演奏的多声部乐谱,因材施教,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利用多媒体设备还可以将乐谱各声部的视听效果展示出来,提高了课堂的生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在音乐课上进行五线谱识谱训练的具体方法

1.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唱歌课上进行五线谱识谱训练

歌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唱歌课可以培养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学生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潜能。唱歌课的基本要求除了掌握歌唱的技能以外,还要具备一定的识谱能力。五线谱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记谱法在很多方面优于简谱,如更直观形象,从线与间的位置可直接表示音的高低,从横向线条可直接观察到旋律的进行方向,从纵的方向可直观地看出和弦是密集还是开放排列,也可看出和弦各音间的音程关系及协和程度。运用多媒体设备在唱歌课上辅助五线谱识谱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比如《牧歌》是初一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中的一首作品,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长短调和装饰音等。长短调是蒙古族特有的民族调式,然而要体会其特点,视唱五线谱谱例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视唱让学生体会长调音乐节奏自由、旋律舒展的特点。装饰音鲜明地体现了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对于初一的学生,装饰音的演唱并不容易,所以建议五线谱视唱练习分步骤完成。

第一环节:利用多媒体打谱软件将装饰音和同音连线去掉,也可将切分音和符点节奏简化后作为视唱前的准备练习。

第二环节:利用多媒体音频设备剪辑原唱并欣赏,体会原唱与视唱曲调的异同后,再利用多媒体设备打出原谱请学生视唱。

第三环节: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歌曲的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请学生体会音乐的表现力。

这样分步完成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五线谱视唱练习,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速度、力度等音乐记号对歌曲风格的重要作用。运用多媒体设备实现以上步骤,不仅可以大大丰富谱面的直观性,让各种力度、速度等音乐记号一目了然,还可以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利用多媒体设备在器乐课上进行五线谱识谱训练

器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基础课,通过器乐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识谱和演奏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精神,学生在演奏活动中享受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五线谱识谱能力是器乐演奏的重要基础,器乐课堂也是进行五线谱识谱训练的重要阵地。利用多媒体设备不仅可以创设情境、打谱、录音,还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对乐谱进行不同难易程度的改编,更好地因材施教,大大提升了器乐课堂上五线谱识谱训练的实效性。

比如单声部口风琴演奏《划船歌》,这是一首五指以内的乐曲,节奏规整,中速,乐句对称。孩子们在演奏乐曲之前,一定要先来唱谱,将节奏、节拍、时值等音乐要素唱准确,才能保证演奏的正确。首先运用多媒体设备将歌谱展示给学生,学生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节奏、音准、速度、力度等要求;然后通过规范的视唱,掌握诸多音乐要素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运用多媒体设备将学生们的演奏过程录制下来,让学生欣赏自己的演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如二声部器乐曲《快乐的哆嗦》,这是一首由彝族民间舞曲改编创作的器乐曲,乐曲热烈、奔放、活泼。为了让学生了解这首作品的文化背景,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剪辑了一段彝族风情的音乐短片,通过欣赏短片学生了解了关于彝族节日、民歌、舞蹈等方面内容。这样生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体验了作品的风格。针对学生演奏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笔者采用了将个别声部简单化的方式。首先用打谱软件将各个声部的乐谱进行改编,做到了难易不同;然后利用多声部输入功能将乐谱在课前输入好;最后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并进行视唱和演奏。这样的方法便捷而直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利用多媒体设备在欣赏课上进行五线谱识谱训练

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欣赏音乐作品的核心环节是对作品主题进行分析,主题的分析离不开五线谱识谱,所以具备一定的五线谱视唱能力是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课堂活动的形式,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保障。

初一年级第三单元是草原牧歌,本单元通过欣赏民歌《嘎达梅林》,使学生了解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1)导入部分:利用多媒体视频为 学生播放电影《嘎达梅林》的片段,通过视听手段创设意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背景和蒙古族文化风情。

(2)新课部分:首先,通过多媒体视听功能让学生完整地欣赏歌曲,直观地体会歌词内涵、曲调结构以及速度、力度和情绪等音乐要素特点;其次,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歌谱展示出来,带领学生进行五线谱视唱,解决音准和节奏问题;最后,利用多媒体打谱设备将力度、速度、装饰音等音乐记号在谱子上逐一标注出来,再带领学生完整视唱。通过以上环节既能使学生充分体验蒙古族长调音乐的特点,也培养了学生的五线谱识谱能力。

(3)结束部分:请学生思考本课的要点“什么是民歌”。为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论据支持,笔者利用多媒体打谱设备编辑了我国不同地域代表性民歌的谱例并带领学生进行视唱,最终学生不约而同地得出了结论:民歌是产生于生产、生活中口传心授的歌曲。

三、结束语

五线谱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五线谱是世界上普遍的记谱法,通过五线谱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浅显的知识,增加学生的音乐感染力。五线谱的学习,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智力和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加深艺术的修养。在音乐教学中,识谱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双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这个内容引入到课堂中,从而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技能训练。一些教师还可以将五线谱变成故事,使学生加深对这项内容的理解,为学生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学习乐谱的兴趣。在教导学生学习五线谱的过程中,应选取合适的方式,例如通过游戏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简谱音符。简谱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识别乐谱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的优势,是通过阿拉伯数字进行记忆,7个数字能够将音乐作品的多样性表达出来,加深学生的记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理解音符和节奏,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方法,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趣味性。

二、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的方式

(一)浏览性识谱

在音乐的识谱能力教学中,教师应掌握这种教学的重点,然后重点分析识谱与音乐实践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音乐教学内容常常比较枯燥,有较强的专业性,这种情况与学生的认识有一些冲突,所以导致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师应对乐谱有清醒的认识,摆正乐谱与音乐学校的关系。浏览性识谱,主要是指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读谱,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韵律,而不是枯燥的理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

(二)背唱

背唱乐主要是一种强化学生记忆和听觉的方式,这种锻炼的方法能够拓展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程度,更好地实现读谱、默唱、视唱等内容,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意境和艺术形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不知不觉间增强视唱能力。

(三)挥拍轻声视唱曲谱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挥拍清唱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利用听觉和视觉,体会出唱中听、听中有唱的。在识谱的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发现乐谱的曲式变化,掌握基本的旋律,体会出音乐的韵律美。教师可以通过浏览乐谱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对乐谱的了解,明白这种基本规律,然后通过挥拍视唱的方式,唱完全曲,亲自感受这种曲调的变化和音调的强弱变化,更好地认识乐谱。在乐谱能力的培养中,学生能够逐渐拥有对乐曲的正确感知,有明确的目标和目的,通过有效地方式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四)结合器乐教学,强化识谱

在音乐教学中,乐器是最佳的实践设备,学生在学习乐谱的过程中,可以应用乐器进行弹奏。例如电子琴、竖笛等,通过这些方式,奏出各种音符,从而更加深入地认识音符。在反复的听音训练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高音调的具体内容,增强识谱能力。在一些音乐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进行高音和音阶的训练,使学生增强音准能力,这种方法在识谱能力的培养中,有非常好的效果。

(五)采用合理的奖励机制

识谱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一些学生虽然产生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但是过于单调的学习内容,会逐渐消磨这份热情,从而产生倦怠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采取奖励机制,表扬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予他们一些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采取有效地方法,促使学生多背诵乐谱,并识谱。例如通过将已经学会的歌曲学唱乐谱,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既熟悉又新鲜。学生在这种影响下,兴趣得到有效提升,使基础知识更加牢固,减轻学习的负担,把握音符的准确性。音乐教师还应该制定多种方法,设计乐谱学习方案,从而使简谱教学更加丰富。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对两个力度几号有独特认识,可以引导学生模仿火车驶来的声音,体会这种声音逐渐变大的感受,然后再模仿火车逐渐驶离的声音变化,增强学生对两种力度记号的理解,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通过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转变枯燥的学习形式,丰富人们的感知,让学生在兴趣教学中提高识谱能力。

三、结语

五线谱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钢琴入门 手型 乐理 儿童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年龄也越来越小。钢琴的入门,需要掌握较多的理论知识。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这些音乐的理论知识未免过于枯燥和难理解。为此,笔者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儿童钢琴入门的小技巧。 

一、手型问题 

钢琴入门,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手型问题,正确的手型会给后期的学习及演奏奠定良好的基础,错误的手型会使孩子在学琴道路越来越困难。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如果直接告诉他,正确的手型要注意:1.整只手与小臂持水平位置;2.手指关节要凸起,避免塌陷;3.手指自然弯曲,同手掌一起形成一个半圆形。这些语言对于一个4岁的孩子来说,比较难理解。即便老师做出了示范,孩子也许一时能记住,转眼就忘记了。应该学会用孩子的语言来讲解手型问题。 

首先,把弹钢琴的力量比喻成一颗水滴,让孩子自己想像这颗水滴从胳膊滚落到键盘上,手腕如果高了,水滴就在手腕处下不去了,以此让孩子记住避免手腕过高。 

其次,手自然打开放在钢琴上,手心里就像握着一颗鸡蛋,或者拿一颗鸡蛋给孩子握一下,在整个的弹琴过程中,不断提醒孩子,手心里的鸡蛋呢?是不是被压扁了?以此让孩子记住手指同手掌一起形成了一个半圆形。手指关节也避免塌陷。 

当学生的手型出现问题时,教师如果直接提出批评,对于4、5岁的孩子来说,很容易打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让学生自己来观察,错误的手型会给演奏带来什么样的阻碍,比如手腕不平稳,就会影响到演奏的速度。通过实例观察,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有正确的演奏手型,才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记住正确的手型。 

二、钢琴入门时的乐理知识 

钢琴是涉及到乐理知识较多的一门乐器,枯燥的理论知识,对于初学钢琴的儿童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以《汤普森基础教程第一册》为例,第一节课的知识点就涉及到五线谱的知识,认识五线谱,高音谱号,低音谱号,全音符,中央c的音名、唱名以及五线谱上的位置。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如果单纯的讲解,初学儿童很难记住这些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生动的比喻让孩子记住,比如在讲解五线谱时,让孩子自己观察,为什么叫五线谱,因为有五条线,使孩子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高音谱号像个挂钩,低音谱号像个耳朵。在钢琴的谱子中,高音谱号又代表了妈妈,因为只要看到高音谱号,跟在它后面的音就在右边的音(教师在钢琴上演奏高音区音阶),声音比较高,比较明亮,像妈妈说话的声音,所以它也叫高音谱号。像耳朵的这个符号,就代表了爸爸,因为跟在它后面的音,都在钢琴的左边,(教师在钢琴上演奏低音区的音阶),声音比较低沉,像爸爸说话的声音,所以它也叫低音谱号,每个小音符都有自己的名字,而且一个大名,一个小名。大名是它的英文名字c。它还有个小名,是我们经常叫的名字,叫do。它在妈妈这的位置和在爸爸这的位置是不一样的,我们来观察一下,它在妈妈这是在五条线的下面一条线上,它在爸爸这的位置是在五条线的上面这一条线上,但是它是同一个小朋友,都是do。像小皮球一样的圆圆的音符叫全音符,它有四拍。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打拍子。如果学生的节奏不均匀,教师可以让学生看一下钟表的走动,让孩子模仿钟表走动的声音,“嘀嗒,嘀嗒……”。教师模仿不规则的“嘀嗒”声,让孩子理解这样的声音就表示这个钟表坏掉了,以此启发儿童对于节奏均匀的理解。 

三、鼓励性的语言 

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一样,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有耐心,并且多鼓励,德国教育家弟斯多惠有句名言:“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对于钢琴的学习过程,教师应该多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多用表扬的语言,比如“非常棒”、“太聪明了”等等。第一次接触音乐知识,难免会有多次讲解学生还是不理解的情况,特别是因为儿童的手指特点,大拇指与小指很容易侧面压键盘。这时候更需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一味的纠正,会导致孩子厌烦。教师应多用鼓励的语言,比如:“你已经做的非常好了,如果小指也能像其他手指一样漂亮,就更好了。”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四、教师多做示范 

五线谱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但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一,音乐知识的西洋化倾向,已对我们民族音乐构成了冲击。

教学内容全盘西化,很难看到使用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教材,学生只会演奏这些教材中的部分章节,只知道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等……除了这些教材之外,不知道我们民族还有很多值得骄傲的音乐文化遗产。这样长期下去,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学生不会演奏自己民族的音乐作品。

在强调民族性的同时,我们并不否认西方传统音乐文化教材是西方一代代音乐家为后人留下的音乐文化精髓,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去学这些优秀的人类智慧结晶,但同时应注意逐步做到洋为中用,融会贯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和提高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认识,更要把它溶化进我们民族音乐文化的血液之中,从而丰富我国的音乐文化,进而繁荣世界音乐文化。

第二,注重基础知识、技能教育,缺少趣味性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器乐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一味强调技术训练,已或多或少地忽视了音乐的趣味性和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有些教师和家长强迫学生长时间枯燥无味地去死啃一首首练习曲,纯粹为技巧而学习,这样只能把孩子培养成演奏家,不仅使本来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感到学习器乐成为负担,也使本来很活泼的学生失去了灵性。

现在有很多学生小学毕业时,就已经考过了八级、九级,有很扎实的演奏功底。但表现情绪在演奏乐曲中普遍死板,从内涵去分析缺乏美感,从理性上剖析缺乏对曲子的理解。很难让人们听到美妙的声音和丰富的色彩,表达不出音乐作品深层次的情感韵味。

当然,技术训练是必要的,但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尽可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和诱导学生,尽可能把作曲家写在纸上的音符形象化、生动化,使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下去练习,这样才能触及音乐的真谛,音乐的精髓。日本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铃木靖一说:“重要的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专业音乐家,而在于培养优秀的业余人材,这些人也能在他们所献身的岗位表现出高水平的能力。”

第三,只管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用能力。

大多数教器乐、尤其是教西洋器乐的人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多数学生不会运用和发挥学来的技能、技巧。由于学生所学教材全是五线谱、固定调,所以学生不会看简谱,不会用首调演奏,只会演奏出版的教材,遇上用简谱谱写的曲子时,便束手无策,无从下手,必须有专人把曲子翻译成五线谱、固定调,甚至设计好指法,弓法才会演奏。

五线谱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我们这个音乐班的幼儿来自于其他各个大班,每周一起活动一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因此,在制定目标与具体活动内容前,我们先对班级的总体的音乐能力进行了一个调查评估,结果如下表:

学习音乐对音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而我们这个音乐班的音准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乐感方面还可以,基本上能区分悲伤与喜悦的乐曲。而节奏又是一个弱点,一个很简短的敲小铃节奏,能准确再现的幼儿实在很少。让幼儿跟着音乐,用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感受,有半数以上幼儿站在那里手足无措。针对调查结果,我们两个任教教师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我们觉得幼儿园的音乐教育,首先是要让幼儿对音乐感兴趣,让音乐活动满足幼儿充分运用感官的需要。我们精心选择了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如运动时选择热烈的迪斯科;游戏时则选用活泼的钢琴曲……怕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促使幼儿跃跃欲试,参与活动的兴致顿然提高。语言感染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关键。在学习歌曲《小鬼当家》中,由于幼儿基本会唱,因此都跟着唱,自始至终笑嘻嘻的。因此,教师在放第二遍音乐时,根据音乐的情节,演唱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时而喜悦,时而忧伤,时而严肃……在老师的感染下,幼儿开始细听,开始思考。有的说:"我们已经长大了,应该很自信地告诉爸爸妈妈。"有的说:"叹气的时候,应该是有点不高兴的样子。""最后应该是非常开心的。"……教师用心组成的无声语言启迪孩子们学会如何欣赏感知音乐,为幼儿大胆表达表现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把抽象的歌词变成了实际的操作。我们在活动室里,布置了一个整理区,放置着扫把,拖把,梳子,牙刷,牙杯,零乱的衣服、鞋袜,散乱的画笔、书本,脏的毛巾,乱成一团的积木等等。我们放着音乐,幼儿边唱歌词边做整理游戏,可以根据自己负责的具体项目来更改歌词,如拿扫把玩的可以唱"我会扫地",整理衣服的可以唱"我会叠衣服"等等。孩子们通过游戏,知道编歌词也应该考虑音乐的速度与节奏,歌词太长就来不及唱,而且唱不清楚,太短就得等着。这种游戏的方式也活跃了活动气氛,让孩子们在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里学习歌曲,学起来就显得轻松自在多了。

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其本质与价值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而且音乐的高、低、强、弱,以及音乐情绪的喜、怒、哀、乐,是能够通过身体形态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因为肢体语言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加入适当的肢体语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理解音乐的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注重音乐与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创造力,使学生能以最自然最简单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个性发展。例如:在学习《小鬼当家》时,在孩子们会唱歌曲之后,我们要求孩子创编动作,要求每个动作都要符合歌词的含义。于是,有些孩子,在唱到"太宝贝"时,会双手放在胸前,作出抱小娃娃的动作,在唱到"不是爱"的时候,会双手摇啊摇,一心想告诉你这是不对的。叹气的时候,他会低下头,跺跺脚,表明自己有些不开心了。适当的运用肢体语言,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孩子的乐感以及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适当的利用肢体语言,可以使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进入音乐,并能展示其多种能力,提高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

在孩子们渐渐喜欢上音乐班活动后,我们适当的加入了音乐基础知识。我们开始接触音符,包括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我们采用比较,模仿的方式进行学习。如,全音符是空心的椭圆,二分音符在空心椭圆的基础上多了一个杆子,四分音符与二分音符不一样,它的圆是黑色了,八分音符在四分音符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小尾巴。这样请孩子们找找这些音符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孩子们就能很好的记忆、区分这些音符。孩子们刚看到这些音符时,说全音符就象一个小鸡蛋,二分音符象滚环,四分音符象气球,也有的说四分音符象小勺子,还有的说四分音符的符头就象小蝌蚪。于是,我们请孩子们画画音符,他们画出了各种样子的音符,有彩色的,有把音符变成人的,……。我们还请孩子们开动脑筋,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这些音符。孩子们有单独表演全音符的,有合作表演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有几个人一起表演一个音符的。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想出了不少表演的点子。通过比较,动手制作,模仿等方式,孩子们很快就对这些音符有所认识了。我们又采用扮演音符给自己找朋友的方式,巩固了孩子们对这些音符的认识。

在认识五线谱时,我们把五线谱的间比喻成房子,用粗绳子放在地上表示五条线,让孩子们来当音符跳跳看,数数五线谱中有几间房子。孩子们自己分成组依次跳着,数出有四间房子。"对,再数数有几条线。""一、二……""有五条线"。"对了,五条线,四间房子,这就组成了五线谱。"我们马上给予孩子们肯定。这样幼儿很快就记住了五线谱的线与线之间有四间房,即四个间。在认识五线谱上的音阶时,我们想到了帮音符找家的办法。孩子们还是小音符。"音阶老伯伯有七个调皮的孩子,……"用这个简短的故事引出游戏。一部分孩子扮演七个小音符,其他孩子是帮助他们的。老师唱"DO",叫"DO"的小音符就得到五线谱上去找家了,其他小朋友可以给他提示。用这种小游戏,孩子们就很容易记住下加一线是do,下加一间是er,……。反过来,孩子们唱音符,让老师来找家,也是一个不错的游戏方法。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重要成分,但如果让孩子们记住切分节奏,四二拍,四四拍,三二拍这些节奏形式,孩子们肯定会觉得很枯燥。而节奏是无处不在的。孩子们早锻炼时要先踏步,踏步时的节奏是很平稳的,可以让孩子跟着老师喊:"一二,一二。"做完早操上楼时:嗵嗵嗵嗵。下楼时:踏踏踏踏。钟表的节奏:嘀哒嘀哒。让幼儿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用手敲桌子,小脚跺几下,只要有一定的规律,就可以成为节奏。感知完节奏,我们就让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表现,如拍手,跺脚,身体晃动等,并通过这种方式使孩子们认识二拍子,四拍子,三拍子,在听音乐中告诉幼儿这是几拍的,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听或者一边拍手一边唱,这些都是幼儿在有音乐伴奏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这种表现自如、灵活、不用老师教,老师只不过加以引导。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火车、飞机飞、骑自行车、划船等都让幼儿用手拍,用脚跺,用身体表现。让幼儿认识二拍子时,可以让他听《进行曲》,威武雄壮,整齐有力;认知四拍子时,就让他们听一些较舒缓的曲子,如《雪花飘》、《小燕子》等,认知三拍子时,就放一些圆舞曲让幼儿来表现。以上这些内容孩子们都熟练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又让幼儿自己在试着创编节奏。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无论是在对音乐的喜爱上,对音乐的感受力上,还是在音乐节奏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

到第二学期,我们又对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评估,发现孩子们音准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能够演唱节奏较难的曲子了,能够积极的创编动作,这不但提高了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也引导发展了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对孩子们的各方面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