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诗词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代诗词大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古代诗词大全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增译 诗词翻译 意境美 音韵美 形式美

一、引言

中国古诗词来自于古代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在当今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中国古诗词都是文化中的经典,它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为了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为了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五千年文化及感受汉语古诗词的魅力,国内外许多翻译家在古诗词英译的道路上倾尽心血,艰难前行。其中,在翻译古典诗词方面,首屈一指的人物当属许渊冲。在诗歌翻译理论方面,他提出了“三美论”。文学翻译要做到“信,达,雅”,而诗词翻译的标准则更高,翻译诗词要做到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诗的韵味。在诗词翻译中,运用增译策略,有助于译文达到音美和意美的效果,将原诗的意境完美呈现。

二、许渊冲的文学翻译理论

许渊冲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可以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加以概括,并且其在《翻译的艺术》、《文学翻译谈》、《文学与翻译》等著作中,对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腔”和“四字成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论:“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1]。

“三美论”是许渊冲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诗歌翻译理论,“三美”源自鲁迅的《自文字至文章》:“其在文章……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所谓意美,就是指译诗也应有意象及由意象组合而成的顺理成章的意境。中国诗词非常讲究“言不尽意”的“弦外之音”,重含蓄,字少意多,更由于历史悠久,寥寥数语往往包含许多传统意象。英译汉语诗词时要特别注意传达原诗的这种意象美。音美,就是译诗也应具有英诗的节奏美和押韵美。中诗讲究平仄,中国古典格律诗在英译时可采用英诗的抑扬格或扬抑格音步。除此之外,中诗的音美还常常借助双声(声母相同)、叠韵(韵母相同)或尾韵得以体现。英译时,可考虑用头韵或尾韵译之, 使富于韵律美的原诗,在译诗中也能保存其歌咏性和音乐性。形美,就是译诗也应有英诗的形式美。汉语诗歌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在诗的行数、每行的字数及平仄上都有相应的规定。近体诗还可分为绝句、律诗和排律,这些诗词在英译时,可考虑自由选择英诗中的抑扬格格律诗、英雄双行体或十四行诗[2]。

三、增译法的运用与“三美论”

黄忠廉在“七大全译方法” 中明确提出了增译,“增译,即增加式全译,指从原文出发根据逻辑、句法、修辞的需要在译文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语言单位的全译方法。按增译使用的频率大小排列,增加的语言单位有词,短语和小句”[3]。

在诗词翻译中,采用增译策略,有助于译文达到音美和意美的效果,将原诗的意境完美呈现。

《春晓》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名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全诗只有20个字。此诗有多个英译版本,这里以许渊冲的译本为例,分析增译策略与“三美论”。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以下是许渊冲的翻译:

Spring Morning

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以这个译本为例,笔者略作分析如下:

(一) 运用增译策略,让诗歌的意境得到完美呈现。

在“三美”当中,“意美”是第一位的,译诗时要能传递原诗的神韵,不仅要忠实地反映原诗的意义,还要保留原诗的意境,给读者传递美感。

在原诗中,诗人描绘的是在一个春天的早晨,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天已亮了,到处是鸟雀的啼鸣声。这时,突然回想起夜里睡梦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便联想到庭院里刚刚绽放的花儿被摇落了多少。在第一行诗中,诗人并没有提到自己躺在床上,在译文中,译者增译了原文没有的语言信息,译为“The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in bed I’m lying”贴切地表达了那种慵懒舒适的感受,与第二行中的 “crying”压了尾韵,虽然是增译的词语,却很好地传递了原诗的意境美。译文第二行中译者也增译了一个语言信息,原诗并没有提到诗人是被鸟儿吵醒的,在译文中,作者增译了“Not to awake till…”,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清晨在睡梦中被鸟啼声吵醒。此处译者增译的内容丰富了该诗的意境,使译文更加连贯,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译文第三行中译者用“shower”替换了 “rain”来描述昨夜的大雨,体现了雨大这个意境。

(二) 运用增译策略,让诗歌的音韵更加完美。

中国古诗词讲究对仗、平仄、韵律美。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中国古典格律诗在英译时可采用英诗的抑扬格或扬抑格音步,也可考虑用头韵或尾韵来翻译。

以《春晓》为例,此诗为五言绝句,共四句,每句字数一致,1、2、4句押“ao”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许渊冲的译本再现了原诗的韵律,采用了“aabb”结构。在第二行译文中,为了押韵,也为了完美呈现原诗的意境,译者增加了语言信息(in bed I’m lying),既达到了“意美”,又达到了“韵美”。

(三)运用增译策略,也能做到“形美”。

由于跨文化差异的存在,为了保持译文的可读性,在诗词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增译策略。如果增译的词语多,就很难做到形合,很难保留与原诗完全相同的“形美”。

以《春晓》为例,全诗共四句,20个字。在许渊冲的英译版本中,一二三句单词个数一致,每句都是6个单词,用词简洁,长短错落有致,完整地展现了唐诗的形式美。

杜争鸣在翻译《天净沙・秋思》时,译文中也添加了一些必要的关联词语,但他将译文的形合、意合锤炼得很好。

原文如下: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杜争鸣的译文:

Dried vines cling to an aged tree with evening crows;

By a small bridge over a stream are some homes,

Along an old road swept by west wind comes a lean horse.

As the evening sun to the west sets,

The heart-broken man is now at the world’s edge.

此译文保留了原文词语概念出现的顺序不变,通过增加的动词、介词等让译文的语义更加连贯,传达了原诗的意境(例如:cling to, with, by ,over,along, swept by, comes, etc.),同时保留了原文的音律美。此译文将意境美、音韵美及形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予读者美的享受。

四、结语

增译是汉译英中的一个重要技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修辞及文化上的差异,为了提高译文的可读性,让译入语读者获得与原语读者相同或者近似相同的感受,在译文中需要增加一些语言信息,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对于译入语读者来说,中国古诗词较其他文学体裁更难读懂,只有让译文达到“意美、音美及形美”,读者才能体会到原诗的意境。所以,译者在翻译古诗词时,既要考虑这种跨文化差异,有目的地提高译文的可读性,又要保留原诗的美感。此时,译者可以利用增译法,通过增加一些语言信息,帮助译文达到“三美”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许渊冲.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J].北京: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

[2]马.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许渊冲的译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4.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 经典解析

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国古代诗词内容丰富,思想内涵博大精深,采集天地万物之精华,揭示和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其中有许多作品揭示和描绘了众多物理规律和现象,对于我们深刻理解物理学知识,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程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对以下几首经典的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物理现象进行初步的研究,抛砖引玉,以供老师和同学们参考:

第一首:东汉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解析:诗句中的“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形象地揭示和描绘了“燃烧豆茎”的放热现象和“燃萁煮豆”的热传递现象。

第二首:汉代乐府诗《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析:诗中“青青园中葵”描绘了园中葵菜看上去是碧绿色的,揭示了绿色的菜叶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颜色光的物理现象;“朝露待日晞”形象地描述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揭示了自然界水的蒸发现象;“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形容在春天的阳光普照下,万物生长繁荣,揭示了自然界的能的转化现象(光合作用);“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描述了担心秋天来到,花和叶将变黄衰败的心情,揭示了秋天到来叶绿素含量的减少,黄色等其他色素的颜色就会在叶面上显现出来的色光反射现象;“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描绘了千万条大河最终流入大海的自然现象,揭示了重力作用的力学原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感叹人生短暂,光阴一去不返,揭示了时间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特点的规律。

第三首: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诗中“客路青山下”描述了路人以青山为参照的相对运动现象;“行舟绿水前”可揭示出二个物理现象:一是行舟时水的反作用力现象;二是行舟与绿水的相对运动现象。“风正一帆悬”显示了以风为动力的力的作用现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揭示了日出日落刚好是地球自转一周天文物理现象。

第四首:唐代李贺的《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解析:诗中“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描绘了一幅秋夜田野图:皓月当空,秋风万里,眼前塘水深碧,耳畔虫声轻细,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揭示了月光的反射现象和声音的传播现象;“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描绘了山间云绕雾漫,岩石上布满了苔藓,娇弱的红花在冷风中瑟缩着,花瓣上的露水一点一点地滴落下来,宛如少女悲啼时的泪珠。揭示了水蒸汽的液化现象、红色光的反射现象和自然界的重力作用现象;“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进一步描绘田野景色:“深秋九月,田里的稻子早就成熟了,枯黄的茎叶横七竖八地丫叉着,几只残萤缓缓地在斜伸的田埂上低飞,发出若隐若现的光点。揭示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现象和光的传播现象;“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描绘了从石缝里流出来的泉水滴落在沙地上,发出幽咽沉闷的声响,远处的燐火闪烁着绿荧荧的光,在松树的枝丫间游动,仿佛松花一般。揭示了水击沙地产生的振动发声现象、燐燃烧形成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和光的反射现象。

第五首:唐代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民辛苦劳作的农耕图。诗中可归纳出三个物理现象:“锄禾”动作是利用杠杆原理;“日当午”是地球的自转到正午太阳与地球上某地的距离最小,辐射损失最小,故最热的物理现象;“汗滴禾下土”为地球引力现象。

第六首:唐代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形象地说明了泰山南面受日照,北面阳光照不到形成昏晓的自然情境,揭示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描写了诗人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的姿态,揭示了透镜变焦原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站得极高,群山变小。正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具体展现。

第七首:唐代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解析:诗中“碧玉妆成一树高,”形容高高的柳树像碧玉发出翠绿晶莹的光,揭示了绿色的树叶反射绿光而吸收其他颜色光的自然现象;“万条垂下绿丝绦” 描绘了万千条柳枝犹如丝带一样下垂着,揭示了万有引力现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描述了春风吹起,日照时间变长,气候变暖适于植物生长,植物就发芽长叶的自然现象。

第八首:唐代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是一首惜春诗。诗中“春眠不觉晓”,描写了诗人一觉醒来,不知不觉“地球又绕太阳自转了半周”的自然现象;“处处闻啼鸟”。表现了声音在空气中四散传播的现象;“夜来风雨声”,蕴含着不同物质发出不同声音的音色原理;“花落知多少”表现了风雨冲力的做功现象。

第九首: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析:诗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描写了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一针一线地为将要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揭示了尖针穿衣的增大压强原理;“临行密密缝” 描写了慈母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生怕孩子受凉的伟大母爱。揭示了严实不透风而减少蒸发降温的原理。

第十首:唐代骆宾王的《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解析: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生动地了描写了鹅在水中嬉戏时鸣叫的神态。形象地揭示了声音的传播和音色现象;“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生动地描绘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深刻地揭示了“浮绿水”的浮力现象和“红掌拨清波”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现象。

第十一首:北宋晏殊的词《破阵子》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解析:词中“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燕子飞来”体现了空气动力学原理,清明节后“梨花纷纷飘落”表现了自然界中的“万有引力”现象,词中描写的春夏交替,更是揭示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季节变迁原理。“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几片碧苔点缀着满池清水”让人联想到平面镜成像原理;“黄鹂的歌声萦绕着树上枝叶”,揭示了声音在空气的传播现象;一个“轻”字,让人不禁联想到空气的浮力作用。“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其中的“逢迎”二字,正是相对运动的形象写照。

第十二首:北宋苏轼的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词中“高处不胜寒” 写了月宫的高寒。揭示了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的物理现象;“起舞弄清影”表明了趁着月光与自己的清影为伴起舞的情感。揭示了月下成影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描写了不起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揭示了月亮的相对运动现象;“月有阴晴圆缺”指明了月亮有被他物遮住而出现亏损残缺的时候。揭示了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以上精选了部分经典古诗词尝试着进行了物理原理、现象的解析,相信大家一定能从解析中感悟到中华文化的涵博大精深和深刻的物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文学 诗词

数学新课标实施以来,数学教学得到了很大改观,但课堂气氛还是比较严肃、紧张,充满压抑感,学生厌学情绪普遍存在。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主动学习,仍然是广大数学教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说过:“数学并不枯燥,而是我们把它教枯燥了”。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文化史,文化底蕴深厚。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在教学中,若能恰当地引用诗词,使数学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情操。具体说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 数学知识文学化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确实抽象,这也是数学的一大特色。但是,将数学知识与诗词结合,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创造优美的教学情景。

对称,数学的一个重要术语,是指图形等在运动变化中保持的一种不变形。它与文学中的“对仗”有相似之处。在讲解对称时,借助“对仗”来说明,可达到更好的效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诗句,明月—清泉,松间—石上,照—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非常类似于数学上的对称。清初女诗人吴绛雪作有一首辘轳回文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

全诗共十个不同的字,描绘了一幅风吹水动,花香暗浮的夏日图。妙的是诗的上两句倒着读过来就是诗的下两句,可谓数学上标准的对称。

极限,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古人以“一尺木椎,日截其半,万世不竭”来说明。近来,徐利治先生引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描绘,可谓妙绝。

坐标系,解析几何的工具。唐初诗人陈之昂有诗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内容涉及到时间、空间及作者当时的情感,将三者综合,可得到一个三维直角坐标系。若分别给出准确的参数,可得到作者在坐标系中的确切位置。

仰角、俯角,是指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可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联系;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与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联系。等等。

应用题,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其实,在我国的数学宝库中,有许多以诗词形式出现的数学题目。讲相关内容时,如能将他们引入教学,可为课堂注入生机,令数学多一份亲切,教学多一份趣味。略举两例:

1. 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二倍增,

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顶层几盏灯?

这是明代数学家吴敬偏著的《九章算法比类大全》中的一道题。

附: 解 各层倍数和: 1+2+4+8+16+32+64=127

顶层的盏数:381÷127=3(盏)

2.李白街上走,提壶去打酒;

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试问酒壶中,原有多少酒?

这是一道民间算题(李白打酒)。题意是:李白在街上走,提着酒壶边喝边打酒,每次遇到酒店将壶中酒加一倍,每次遇到花就喝去一斗(斗是古代容量单位,1斗=10升),这样遇店见花各3次,把酒喝完。问壶中原来有酒多少 ?

附:解 设壶中原来有酒x斗。得

[(2x-1)×2-1 ]×2-1=0, 解得x=7/8。

二、 教学语言文学化

在教学中,教师除了利用专业术语向学生介绍数学概念、抽象化的定理、法则外,如能恰当地运用诗词点缀数学课堂,既可启迪思维,又能增加情趣,有时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可得到不同的结果(如观察三视图),教师可引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诗来形象地说明。

数学解题教学,特别是难题教学,若与王国维“三境界”结合,则另有一番风味。学生看到题目,由于思路模糊,找不到任何突破口,心情烦躁,但又必须耐心地分析题意,尽最大努力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有关信息,好像进入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久而不得其解,亦如迈入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反复思考,终于找到方法(如解几何题时,当添上所需辅助线,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情绪倍增),则达到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样,师生不仅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解决了题目,还共同经历了成大事者“立志”、“执著”、“成功”的过程。

具体地说,学生刚接触题目,未弄清题意,不知如何求解,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分析时,抓住问题本质,解决主要矛盾,好像“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想了许久,终于有了头绪,但又不能使问题彻底解决,还要继续思考,犹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陷入困境,感到困惑,努力后得出新的思路,教师可配以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某一问题想了许多方法都未能求解,不经意时,偶尔得一法,使问题顺利完成,就像“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或“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经过反复思考,问题终于解决,心情舒畅,兴奋不已,则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三、激励评价文学化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烦恼和挫折,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地思想教育加以疏导。若用平淡无味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说教,就显得平铺直叙,缺乏激情和感染力,也就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说服效果当然不好。反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若能适时地引用浅显易懂、琅琅上口的带有格言警句性质的诗词进行教育,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还能增强说服力。

例如:当学生学习不刻苦时,教师可用诗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来勉励;学生努力后,进步不大,灰心丧气时,可联系诗句“学习如春之禾,日不见其增,而月有所长,年有所获”来引导;学生在取得成绩沾沾自喜、骄傲自大时,可用名言“谦受益,满招损”或“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来警戒;学生取得成绩,教师进行评价并希望他再接再厉,取得更大进步时,可说“小菏已露尖尖角”或“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来鼓励。等等。

为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往往编制由传统题目拼合而成的试题进行测试。若部分题目以诗词形式出现,学生在考试时的压力可得到缓解,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美的享受。略举两例:

1 栖树一群鸦,鸦数不知数,

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

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

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

附:解 设有树x棵,可知有鸦(3x+5)只,由题意得:

3x+5=5(x-1) 解之,得 x=5 3x+5=20

则 树5棵,鸦20只。

2. 出水三尺一红莲,风吹花朵齐水面,

水平移动有六尺,水深几何请你算。

附:解设水深x尺,由勾股定理,得

x2+62=(x+3)2 则x=4.5

所以,水深4.5尺.

数学与文学联姻,对数学教学是大有裨益的。但在许多人看来,数学与文学好像磁铁的两极,相互排斥,在数学课堂上,卖弄文学诗词,既影响学生学习数学,也占用学生宝贵的时间。我认为,其实不然。在数学教学中,多一些文学气息,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学习,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对学生日后在数学上有所成就,也是十分必要的。纵观历史上古今中外的大数学家,他们大多数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文学功底,有的甚至是文学大师。

数学王子高斯在哥廷根大学就读期间,最喜好的两门学科是数学和语言,并终生保持对它们的爱好。他大学一年级从图书馆所借阅的25本书中,人文学科类就占了20本。正当做数学家还是语言学家的念头在脑中徘徊时,19岁的高斯成功地解决了正17边形的尺规作图问题,从而坚定了从事教学研究的信念。试想,凭着他在大学的文化积累,如果他从事语言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语言学家的殿堂里一定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G.波利亚年轻时对文学特别感兴趣,尤其喜欢德国大诗人海涅的作品,并以与海涅同日出生而骄傲,曾因把其作品译成匈牙利文而获奖。

罗素,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著名的“理发师悖论”的发现者。但他也是一个文学家,有多篇小说集出版发行。令许多专业作家大跌眼镜的是,非科班出身的他于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再看看国内的数学家。华罗庚能诗善文,所写的科普文章居高临下,通俗易懂,是值得后人效法的楷模。苏步青自幼热爱旧体诗词,读过许多文史书籍。他把读诗诵词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用它来调剂生活。许宝综自幼即习古典文学,10岁后学作古文,文章言简意丰,功底非同寻常。李国平不仅是中国的“复分析”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其诗集《李国平诗选》1990年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序言则是苏步青的一首颂诗:“名扬四海句清新,文字纵横如有神。气吞长虹连广宇,力挥彩笔净凡尘。东西南北径行遍,春夏秋冬人梦频。拙我生平偏爱咏,输君珠玉得安贫。”传为数坛佳话。

……

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把自己的治学经验概括为:培养兴趣、追求简易、重视直观、学会抽象、不怕计算等五个方面。最近他在南京讲学时又特意补上一条──喜爱文学,并谆谆教导后学,不可忽视文学修养。数学大师丘成桐也提到:“……如何寻找数学的魂魄,视乎我们的文化修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数学观和价值观。为实现新课标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也为学生在数学上取得更大的发展,让我们富有文化气息地进行数学教学吧!

[参 考 文 献]

[1] 张楚廷 数学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 谈祥柏

数学与文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方法

最近十几年来,许多理论界人士,以及高中语文教师从现实出发,围绕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及改革过程中所发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诸多探索。一些专家以此问题为基础,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正因为语文课程蕴涵着高度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所以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独特体验和感受,精彩生成理应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一、从留白入手,批注出多元解读

文贵含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总会有意无意地留下诸多残缺、中断、反常、隐蔽的环节,所谓“笔所未到,意有所忽”。读者依靠思维去发现文本隐藏的密码,在发掘和推想“留白”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适当的填补。

批注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阅读期待,以已有能力为跳板,以阅读期待为津梁,把学生导人课文中去。比如鲁迅先生《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不直接说“在我的后院有两株枣树”,而是重复?这一反常表述必然会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反常必有其特殊作用,这个作用是什么?

批注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本中语义含混、表达朦胧、含蓄甚至有歧义的地方;要注意句子成分缺失或者搭配反常的地方;要注意结构跳跃、穿插转换及时空错乱的地方。合情合理的填补,就是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任何一个文本,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隐藏的矛盾,利用矛盾之处巧激疑惑,可以及时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活多元思维。拿对于人物形象的评价来说,人性是复杂的,那种一律“高大全”或者“矮丑猥”的形象很显然不符合实际生活。那些有血有肉的形象是不可能给予唯一的评判的。司马迁对项羽、李广、刘邦、韩信等人的“赞”中,不是一味地褒,也不是一味地扬。比如说韩信的“怒绝亭长”,就有学生对照后面的“太史公日”自问自答“何以称‘绝’?此固可见其自尊自重,然极度的自尊亦极易带来极度的自卑”,也有学生批注为“韩信在人家一吃就是数月,逼得人家晨炊蓐食而不自省,反怒而去,这正是心胸狭隘的体现”。这些都是激发疑惑而获得的好批注。[1]

二、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的方式

弗莱雷在 《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中曾提到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因此,对话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地方就在于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所谓工具性,讲的就是语文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无论是听、说,抑或是读写,都发挥着非常强的实用性,因为语文学科是以语言为基础的。而人文性,就是指语文学科很多时候承担着从为学生提供的文本中提炼出人文情怀的任务,这门学科注重学生的心灵感悟和思维情绪的发展。

这点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看法是非常相似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多重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对象则包括师生、教科书编者和文本本身。在教学^程中,交流对话是以学生的个人阅读体验为目标的,这种交流方式传递的是心灵的感悟和思想的火花。因此,从这点上来看,语文学科的这两个特点,尤其是后者,与交流对话的目标是非常符合的。

要让对话策略真正落实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去,首先我们必须开放课堂的对话过程。巴赫金说:“世界是敞开的,是自由的,一切都在前头,而且永远都在前头。”与传统的语文教学只重结果不一样的是,后者对结果的注重程度来的远不及对过程的关注。 教师是一个引领者,他帮助学生达到性灵和灵魂发展的高度,探索生命的成长,教师利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有广度和有深度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能在文本学习的同时拥有更为完善的思维方式和更丰富的思想。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多重网络包括:师生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和学生与文本对话。而在这个片段中比较多涉及的是生本对话。学生沉浸在文本中,通过对字词,句子的感悟、体会,与老师和同伴一起就 “文本”进行对话和交流。

三、选择有效阅读形式

古代的诗词歌赋大多是诗人以吟唱的形式生成的, 现代人读诗词大多是以诵读的形式呈现的,不出声是读不进去的。一些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 古今中外小说的精彩片段以及言辞思辨、 睿智和深刻的杂文等都是适合朗读的。新课标初中语文教材中适合朗读的诗歌、 散文和小说类文章特别多, 如《观沧海》《春》《木兰诗》《最后一课》 等,仅靠默读和讲解是肯定不够的, 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读出曹操的博襟和豪迈气概, 读出朱自清春天的笑靥和心情, 读出花木兰深明大义、 淡泊名利的风采, 读出韩麦尔的悲愤与痛苦……特别是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形象, 更需要通过朗读来展现。

高中生开始步入抽象化的轨道,表现在阅读的方法和阅读心理的需求上就是对默读的倾向性增强, 并且该阶段的学生还要解决阅读功利性需求的问题,那就是学生必须学会默读思考的方法, 以便应对中考和高考的 “阅读理解” 考试。因此,对进入高中阶段的十五六岁的学生应该逐步强化其默读训练能力的培养,使其渐渐适应并掌握默读的方法。

四、结语

实践以及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属于重大的系统性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此过程中,要敢于跳出既有指导理论以及阅读实践的制约。当然,笔者所提出的相关理论改革内容也仅仅是非常肤浅的,笔者希望这些内容有助于眼下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一些理性判断和建议。

作者简介:王艳金(1978-),女,汉,湖南衡南一中高中语文教师,全日制本科。

古代诗词大全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女丹学说中“斩赤龙”概念的解释和历史回顾,提出“斩赤龙”女丹学说的出现离不开道教的内部环境和三教合一的社会土壤,也基于当时社会对女人身体的认识。同时,指出斩赤龙具有一定的养生价值。

关键词:斩赤龙;女丹;全真教

在道教的内丹体系中,女丹相对男丹有一个不同的重要的步骤叫“斩赤龙”。

《参同契》云:“男白女赤,金火相拘,白为西方之色,象征元精,属金;赤为南方之色,象征离女,属火”;《斩赤龙经》云:“自来阴阳乾坤判,男女修持略分班,男修白虎时照管,女修赤龙莫等闲”;《伍柳仙踪》云:“男以修成不漏精,女以修成不漏经”等等诸多的丹经都强调了“斩赤龙”对于女丹修炼至关重要的一环。

何为“斩赤龙”呢?“赤龙”是道门中人对“月经”的代名词。正如古代医家所说“女之经,满而必泄也。癸水者,海水也,上应月,下应潮,月有盈亏,潮有往来,女子之经水应之,故潮汐月有信,经水亦月有期也。以天癸名之,别其水为癸水,随天运为转移耳。……女之经,阴中之阳也,其色赤。况流于任脉,通于血海,血与经合而成浊流矣”[1]。“斩”就是断除。“斩赤龙”怎么得来的呢?通过检索道藏续道藏发现早期的道经中“赤龙”并没有月经的含义,一是指养生方法中“搅动华池”的舌头,二是指斋蘸科仪中的“贺赤龙”符,三是丹道家提倡的阴阳五行中的与白虎相对的方位。同时,道藏续道藏也有二处有“斩赤龙”的记载,一是元苗时善编《纯阳帝群神化妙通纪》中的“吾已与汝斩赤龙矣,自可入道”,二是南宋倪守约撰《金华赤松山志》中的“因内嫔传其斩赤龙之道”,但从其文章的内容看都看不出与“月经”发生联系。

在学术界,大体认为“斩赤龙”意味断除月经始于金代的全真教内。后来道门中人也把含有“斩赤龙”功法的这种修炼法门称之为“女金丹”。从王重阳和全真七子的诗词和另外的全真教史可看出,当时教内“以其蜕形,宰男簪仙果去者,比比其人”风行一时。如:王重阳《金关玉锁诀》中“前安乳香,频进真火。如此行功,一年令妇人如童男”、王处一《福山姜姑问修炼》中的”学道犹如火炼金,真金炼出柴光深,玄宫运用身三宝,一颗圆明了古今”、王处一《赠菜阳高姑》中的“心是菩提大法王,莫成颠倒逐波忙,自然一点灵空结,却蓬莱入故乡”、马丹阳《赠鄂县王姑暨众女姑》中的“无为清净炼丹人,免受红尘万万幸,玄园种成无漏果,水乡枯尽没残春”、马丹阳《女金丹诗》“行上为真行下伪,留香去臭分壬癸,后天血化白如膏,直到纯阳消籍鬼”、“潮前潮后用功神,一点机关悟一衷”等等都是描写女性修女金丹的情况。卿希泰教授也曾说:“金代全真内丹学说的一个突出成就,表现在妇女所修女金丹方面”[2]。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全真七子中的孙不二和王处一的母亲周德清,前者创立了全真教之“清静派”,其代表作《孙不二功夫十四次第》为女丹诀之上乘之作,被后世尊为一代女宗师。“斩赤龙”功法也是清静派女丹和其它派别女丹相区别的地方。

关于“斩赤龙”女丹思想,国内外学者已有比较多的探讨,尤以胡碧玲的《全真道女冠孙不二与女丹思想》、叶怡菁的《全真女冠孙不二研究》和李翠珍《道教斩赤龙初探》为这方面的力作。胡从传统中医学原理阐释了“斩赤龙”的特殊机理和意义,叶和李对“斩赤龙”炼养理论中的女性身体观和停经的医学进行了解读,并进行了实际的访谈。笔者则另辟蹊径,打算从“斩赤龙”的出现和发明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宗教意义进行解读,如下:

一、“斩赤龙”之疑

关于道教这一“惊世骇俗”的女子修炼方法,历来引起了颇多的争议。吕锡琛教授提到“自宋代以来,包括道教女丹修养文化在内的道教女性修炼史,堪称世界宗教史、人类文化史上独特的文化奇观”。提到道到道家中的“斩赤龙”绝多教内教外人士多简单的以“女转男身”理解,甚至把它和佛教中的“女转男身”混为一谈,觉得不甚荒。而更多地了解一点内丹知道的人则会用一个比较专业的术语“炼就纯阳之体”。总之,目前学术界,基本整体和一致认为,斩断月经是出于对妇女的歧视,其目的在于为了摆脱女身地位低下污秽,所以通过宗教修行达到和男身“同质”的目的,以男身才得以“成仙”,得到解脱。对它的实用性也颇为怀疑,因此引出一个敏感的话题,女身不是同样可以“成仙”吗?道教史历代以女身“成仙”的女性的比比皆是,如西王母、魏华存、谢自然等等。笔者认为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把它归于一个原因,因为任何一种学术思想都不会空穴来风,都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兹述如下:

1、道教内部的改革

自从道教产生之日起,女子修行就和男子修行共同存在,并有一定的影响。主要的修炼方法有辟谷、存思、守一、房中等。在早期天师道五斗米道中盛兴的“合气之术”在历史上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到魏晋之前道教修炼多以“房中双修”为主,后来由于佛教的传入,对女性不洁,性和月经污秽思想的强化,道教内部开始出现改革,开始迫于儒释两家思想的冲击而整顿“房中双修”,女性淡出宗教事务,男性和女性开始各自独立修“清修”之术,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里道教中的女性都在探求“清修”的道路,在唐代女性独立清修开始逐渐兴起,女性开始独立清修这也是金代全真教女性禁欲思想严重的“斩赤龙”女丹之滥觞。

2、全真教“崇阳思想”

众所周知,金代全真道是一个“崇阳”的教派,不管是还是从王重阳和全真七子的诗词看,都有严重的“崇阳”倾向,都可看其创始人王重阳对于佛教《金刚金》的吸收以及后辈受其的影响。从王重阳和全真七子的诗词和金元女冠绝多数石刻中我们也到处可看到对女道士的“有大丈夫之志”的描述,不一一举例。“令妇人如童男”似乎也是“斩赤龙”崇阳思想的依据。

3、传统中医妇科对道教女子修行的影响

非常巧合的是,我们把道家女子修行史与中国妇科史放在一起看,不难发现,“斩赤龙”女丹思想的出现及发展与中国传统医学的性别化和妇科的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在金代以前的女修作品,魏华存《黄庭经》、胡音《黄帝内经五脏六腑补泄图》、曹文逸《灵源大道歌》都是男女通用的修炼方法,还有的就是女性参与的房中双修。而在宋代之后的女修作品中就出现了根据女子生理和心理专门设计的“女丹”,即斩断月经。并且我们都知道医道自古有着以来,有着紧密的联系,唐宋金元的诸内丹家中多数也修炼内丹,盖建民教授在《道教医学》也提到“内丹功法对医理的借用”。实际上,在妇科史上自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女性是不同于男人的另一种身体,应该“别立一方”,后来在宋代“月经”作为男性身体和女性身体本质区别在提到非常高的程度,宋代医家提出“男女均有此血气,人皆曰女人以血为本,何郁?盖其血胜于气耳!血藏于肝,流注子脏,而主其血者在心,上为乳汁,下为月水,合精而为胞胎,独非血乎”[3]“冲任之肪不皆起于胞内,为经络之海。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也,此二经为表里,主上为乳乳汁,下为月水”[4]“凡医妇人,先须调经,故以为初”[5]等等正是女丹功法斩断月经的出法点,即认为女人的月经中隐含着生命的纯正月气,而月经和生育阴血的排泄而意味着元气的消耗,所谓“血枯杀人”[6]。正是唐宋妇科性别化先行,而道教修行方式性别化后起,女性修炼方式从男性修炼中开始分离出来。从宋到金元的妇科医家都非常重视“调经”通过爬梳宋代至清代的妇科文献和道教女丹文献,也不难发现这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和道教女子修行受中医妇科的影响颇大的痕迹。由于篇幅关系,笔者不详述。

结语

总的来说,含有“斩赤龙”功法的女丹学说是金代全真教内丹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对于道教女子修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道教对于男女双修房中御女以女体为药等修行中摆脱男性控制支配的一种可贵的尝试,也是道教内部克服男女双修弊端,对于佛道之争外部环境中求得生存的自我调整,也体现了女性修行者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美好愿望。其中最关键的一点,也是男丹和女丹不同的“斩赤龙”,在元代各内丹诸家中达成共识,如陈致虚《悟真篇注》中提到:“若女人修仙,则以为生气之元,其法尤简,故男子修仙得炼气,女子修行日炼形,女人先积气于,然后安炉立鼎,行太阳炼形之法”。“斩赤龙”女丹思想在后来的明清各内丹大家闵一得,刘一明,骧等女丹大家中一脉相承,并随着后来明清妇科关于月经思想的成熟,“斩赤龙”功法也更精确化,根据“经前”、“经期”、“经后”出现了“索龙头”、“索龙腰”、“索龙尾”女丹学说逐步臻于完善。到清代,对妇科调经很有研究的医学大家傅山也是“斩赤龙的”提倡者。可见,虽然斩赤龙去掉了“下为月水,上为乳汁”的女性特征,“逆天而行”,和正常生理规律相违背,但其出现和发明也是基于一定的医理而来,和妇科的关系也是丝丝相扣,并且具有一定的调经养生性。(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梅自强《黄帝外经解要与直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版,第23―24页。

[2]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第三卷,台北:中华道统出版社,1997年,第82页。

[3] 马大正《中医妇产科发展史》,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152页。

[4] 陈自明《太平圣惠方》,第一卷,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