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猫鼠大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从猫军失败之后,猫军更加严格地训练自己的军队,使他们个个变的英勇无比。同时,加强自己的武器装备,研究发明了毒气弹。鼠军呢,也还在训练,使自己的军队像镶嵌上了明亮的宝石一样,百发百中,随时准备发起主动进攻。
鼠军到达原来的大本营后,鼠军队长立刻对自己的军队加强了装备:队长给所有的队员一副防毒装备,一把激光枪,一套纤维防弹装备和二十个手雷。发完装备后,还给队员分配了任务:四十八个队员轮流到大本营的站岗台上去站岗,一万名队员在猫军进攻时,走山路绕到猫军后方进行后背偷袭,剩下的和队长一起发动攻击。
任务分配完毕后,鼠军在导弹、飞机的掩护下出发了。一时间,只听见空中“啾啾啾”导弹声和飞机的轰鸣声。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猫的营地被鼠军的“飞毛腿”导弹炸了个大洞。猫军被吓了一跳,当他们看到一个大洞时,立马向鼠军发起进攻。他们在飞机和重炮的支援下,不断向鼠军发射毒气弹。鼠军见状,立刻穿上防毒装备,毒气弹爆炸后,一片绿黄色的青烟向鼠军飘来,奇迹出现在猫军眼前,鼠军毫发无损、安然无恙。等他们还没有回过神来,鼠军立刻展开激光攻击,猫军除了拿了抗光盾牌的以外,其他的都命归黄泉。猫军在抵挡前面鼠军的进攻时,突然,听见后面一阵枪声,原来,一大批鼠军在他们的后面扫射呢。猫军来不及拿出盾牌抵挡,这时,一枚猫军的爱国者导弹将鼠军的飞毛腿导弹击落了,鼠军便拿着激光枪向天空扫射,猫军的飞机要吗被鼠军激光给烧了个大洞,要吗就发动机被激光击爆了。鼠军的把猫军的飞机击落后,就掏出手雷像猫军扔过去。这下子,除了在猫军大本营站岗的猫军,其他的都被鼠军击败了。
鼠军战斗胜利后,解放了军事重地——武器制造岛,于是,鼠军一边加强装备,一边攻击岛内守敌,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守敌终于被鼠军赶走了。
这次,猫军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团结了,却还是打不过他们呢?
新年到了,老鼠坐在第一个位置上十分高兴,因为今年是鼠年。十二生肖正在讨论怎么过一个快快乐乐的新年。这时,站着的猫看到老鼠十分得意,很生气。散会后,猫找到老鼠,气愤地说:“以前你们老鼠是我们的侍从!后来我的祖先要去参加十二生肖竞选会,让你们叫醒它,可是你们却!”老鼠说:“只怪你的祖先不够聪明。”猫听了更是火冒三丈,它说:“什么?你说什么?我们猫是动物里最聪明的!”“那要不要比赛试试看?”老鼠慢慢地说。猫说:“好啊!老鼠,我们明天赛场见!”老鼠:“再见,世界上最笨的猫!”
猫回到家,心想:跟老鼠比什么呢?有了!比跑步!猫想到老鼠那短短的腿,小小的身子,忍不住哈哈大笑。哼,比聪明?好啊!看你那小短腿,我跨一步,你要追十几步。接着,猫得意地来到老鼠家中:“老鼠,明天比跑步!”说完就扬长而去。老鼠一听比跑步,急了:完了完了,跑步是它的强项。老鼠冥思苦想,忽然,它想到做一双超能运动鞋。老鼠来到舅舅鼠博士的家里,要舅舅协助自己做一双超能运动鞋。第二天,老鼠穿着运动鞋假装吃力地跑来。猫一看,高兴,它心想:赢定了。接着,猫去叫小猴来做裁判,裁判刚吹哨子,老鼠就像一枝离弦的箭飞奔,把猫抛在了后面。猫正着急,老鼠已经跑到终点了。猫来到老鼠身边,气喘吁吁地说:“老鼠,你怎么那么快?明天比谁吃鱼吃的快。”说完就走掉了。
猫到家后,准备了两盆大鱼,在老鼠的那碗下了安眠药。心想:赢定了!第三天,猫来到赛场上,端着鱼说:“老鼠,来比赛。”老鼠早就在等着它了,它知道猫肯定在给自己那碗里下了药,便说:“猫大哥,这两碗里的鱼不一样多,我吃多的。”猫当然知道老鼠在想什么,说:“这鱼是一样多的,我昨天称过了。”老鼠说:“那么我去洗手间洗手准备吃鱼。”接着,老鼠掏出了一只机器苍蝇,对它说:“钻到猫的鼻子里,让它打喷嚏。”说完,老鼠就来到猫旁边,这时,苍蝇已经在猫的鼻子里了。忽然,猫对外打了个喷嚏,老鼠乘猫打喷嚏闭上眼睛的那一秒钟,很顺利的迅速的把猫和自己的鱼换了。接着,开吃。猫吃了两下,就睡着了。老鼠吃完属于自己的鱼,高兴地走了。新年终于到了,老鼠和其他生肖高兴地吃东西,猫在一旁想:我真是不如老鼠啊。
就这样,2008年猫鼠大战,老鼠获得胜利!
人物介绍:
Kitty,这可是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猫咪,已上初一的她,仍保留着类似于儿童的天真可爱与单纯,她比我大,但有时却需要我来哄她开心,她,就是活泼可爱的Kitty小猫——王安清清。
Mouse,说他是老鼠,其实他长得一点也不像老鼠,他的这个绰号,得名于他的名字——鞠浩天。可他一直不承认自己的绰号,还归罪于我。唉,没办法,这件事,跳到黄河里我也洗不清啊!耗子很聪明的,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5名,实在令人佩服啊!
精彩上映:
猫是老鼠的天敌,每个人都会这么认为。今天,我们班就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猫鼠大战,结果——却以我们的小猫咪失败告终,遗憾啊!
事情的经过么,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自跨国界商品、要素流通和生产分工发展伊始几个世纪以来便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及前沿问题。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到今天的新新贸易理论,对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历经五个阶段已逐步形成完整而成熟的理论体系。与之相比,大数据却是理论界较新且同样具有前沿研究价值的概念。虽然,数据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人类认识世界的客观标度,对其认知历史可追溯到人类科学发展的起始(黄欣荣,2014),而大数据这一名词却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人提出后直至2008年9月Nature刊登的一期以“Bigdata”为主题的专辑才得以广泛传播。此后,理论界虽以大数据为研究主题,从不同视角和学科、交叉学科领域对其进行探索,但这些研究或集中于对其概念和特点的探讨,相关文献如陶雪娇等(2013)、黄欣荣(2014),或集中于其技术具体运用途径和方向的分析,如黄晓斌、钟辉新(2012),李莉、顾春霞和杨亚楠(2014),邵鹏、、齐杰(2014)等。将大数据与国际贸易学这两个前沿研究问题结合研究的文献资料很少。需求催生供给,近年来随着交通、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方式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实体物品资源和数据流通速度加快、流通方式日趋复杂,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挖掘信息以促进贸易发展成为大势所趋。王碧宏(2014)、李连飞(2014)等从跨境电商、在线国际贸易等新兴国际贸易方式发展的角度解读了大数据海量规模及其挖掘技术和利用效率的提升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管理及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及相关挑战;曹云、王东(2014)和谢健明(2014)则选择紧跟时事,将大数据研究置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发和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具体操作案例中,研究大数据对国际贸易的重要作用;还有研究将大数据与贸易进出口直接关联起来,辩证地对大数据时代下进出口贸易发展的机遇及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如薛静辰(2014)。从上述文献梳理分析可发现,目前学者对大数据下国际贸易发展的研究虽不是空白,但研究的角度比较单一,多停留在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信息分析及其挖掘技术运用到某一具体贸易流通环节(如消费者行为分析、营销模式变革或物流效率提升等)而促使贸易企业效率提升的表象上,并未涉及其深层作用体制或传导体制的分析,因而所得出结论的普遍指导性不强,对大数据时代国际贸易学理论及架构变化的研究稍显不足,也无法形成对国际贸易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的全面而系统的认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大数据下国际贸易学发展的研究还处于基本空白而亟待理论研究者们的探索与创新。已有的国际贸易学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创新,经过总结大都可以沿着贸易动因、贸易结构和贸易结果等层次进行归类总结(彭徽,2012),沿用这一研究主线,本文将就大数据时代下国际贸易在贸易动因、贸易方式、贸易内容、贸易结果和贸易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探讨,通过抽象具体商务和贸易操作中的大数据运用,深入剖析其深层作用理论,希望能从理论发展的层次去分析大数据时代给国际贸易学带来的新发展,填补研究空白。
二、大数据时代国际贸易学的新发展
随着数据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我们所能分析和利用的数据的4V特征日益明显:数据总量规模增长巨大且呈指数级增速;来源和类型不断增加;数据价值突显。大数据的强大影响力已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科技、经济、卫生、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有学者称大数据将成为开启人类社会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红旗手”,更有甚者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直接意味着“第四次科技革命”。那么,就国际贸易学而言,大数据究竟在多大范围、多深程度上影响其理论发展呢?
1.大数据提供了贸易动因的新来源
深层解构国际贸易理论不难发现,无论基于何种发展层次的理论,贸易主体间的比较优势是贸易开展的动因这一结论已成为不可撼动的真理,理论的主要分歧点在于贸易主体的具体比较优势来源不同。已有的理论或从技术、要素禀赋等供给的角度,或基于相互需求、产品生命周期等需求的角度论述了贸易主体的优势来源。而数据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它是知识的源泉,是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的原材料,是知识竞争的重要支点。拥有海量规模的大数据已为国际贸易主体带来新的优势来源:基于国家主体层次,庞大的数据资源储备被各国提到战略高度,将成为新的“知识基础设施”,构建国家综合竞争力;基于行业或企业主体层次,大数据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商机和发展机遇,并作为新的、重要的生产因素成为行业或企业发展的“未来新石油”,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新的比较优势的培育,将成为新的贸易动因,推动贸易进程。
2.大数据促进了贸易方式的多样化
传统的贸易平台为实体贸易,商品或贸易主体需经过漫长的旅途到达特定交易地点以供选择或进行面对面的磋商,这样大大加大了贸易的成本和风险。而今,大数据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所带来的商品参数的可传递性、消费市场需求的精确分析和交易货币的电子化等巨大变化已突破了传统交易的时间、地域限制,使得交易流程数据化;此外,大数据技术的推广促进了跨境电商或在线国际贸易平台的构建,完善了国际贸易的供需链条。大数据时代下,国际贸易突破了传统实体贸易形式,发展出了跨境电子商务或可称为在线国际贸易的新型虚拟网络贸易平台,这种贸易平台的强劲发展丰富了国际贸易方式,成为实体贸易方式强有力的补充。
3.大数据充实了国际贸易的内容
在以往,商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相关的要素流动占据国际贸易的全部内容,人们或有注意到由贸易所产生的贸易主体间的信息流交换,但也未将其放置在与商品、服务、要素等贸易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以作为独立研究对象,而是将其笼统地掺杂在贸易商品或服务商品内做细小的分析研究。大数据时代的诞生革新了这一现象。作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所衍生的“数字贸易”、“信息贸易”便是基于日益频繁及扩大的国际贸易中对信息流重要性的强调及价值分析,认为数字所包含的市场定位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供应行为分析等重要信息是比具体商品更为重要的贸易内容。一旦某一国家或企业能够掌握这些信息,那么其市场决策及预测的有效性便可大大提高。因此,许多知名企业纷纷投入到数据库收集及分析的行列中,大数据也朝着产业化方向发展。许多大型跨国企业在进行市场分析与产品定位等决策前,花费大量成本进行数据采集及购买,这也成为了商品成本的构成部分。数字信息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不可或缺的内容。
4.大数据为改变世界贸易格局提供了机遇
自二战以后,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便形成了南北两极分化的格局,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或资源因素占据着贸易优势地位,主导着世界贸易长达一个多世纪并呈长期保持优势的态势。近百年来,许多发展中国家曾尝试多种改革手段,企图实现贸易额的快速增长、贸易条件的改善和贸易地位的提升,但一直收效甚微。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大数据发展的大环境下,国际贸易并不太多强调国家的天然资源基础而依赖于数据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其优势的获取能力具有后天的可培育性,这为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大数据信息的充分识别和挖掘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对国际市场消费需求的合理定位和预测,从而减少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实现资源的最合理配置。这样,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的贸易竞争中有望提升其竞争力,获取贸易地位的提升,进而改变世界二元贸易格局。
5.大数据带来了新的贸易风险
大数据作为一种符号,在拥有大量科学标示符号所共通的优点之余,也包含着致命的隐患。除却大数据运用中所包含的提取数据信息的技术壁垒,大数据作为即时、快速的信息,其高速的流动性在便利贸易流通、拉近贸易主体距离之余,也增加了贸易信息扩散或被贸易对手恶意攫取的风险,这将带来不可预估的贸易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贸易的数字信息中包含有大量与居民生活、国家安全、军事防卫等安全相关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恶意破解、攫取和利用,将对国家关系、国家安全提出挑战。大数据背景下,贸易安全应该是国际贸易理论关注的重点。
三、结论与展望
关键词:澳大利亚;产业政策;贸易政策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7-45 -02
一、产业政策背景
由于澳大利亚联邦建立之前的殖民地经济发达,具有丰裕的自然禀赋,所以其最主要的经济活动就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其中主要包括羊毛生产,金矿挖掘和农副产品。1890到1909年间,澳大利亚出口贸易所创造的 GDP 占总GDP的20%,贸易额中有 97%的出口产品为初级产品。制造业与资源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相比,制造业的发展受到市场因素的制约,发展比较迟缓。在人口规模上, 人口数量较少且居住地点比较分散;在区位优势上,澳大利亚所处地理位置距离世界工业大国的消费市场地理距离远,产品的运输成本高。地理因素和人口因素都不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都无法在国际市场占据优势。但是,澳大利亚的地理因素和人口因素制约其制造业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因为当地人民对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不断的提高,完全依赖出口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澳大利亚制造业的国内市场也有所发展,按当年价格水平计算,1891 年制造业产值在总 GDP 中占16.6%。
从十九世纪末经济出现滑坡之后,澳政府当局开始意识到,只依靠初级商品生产和进口的经济,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急需发展当地的制造业。其结果是二十世纪初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之后,确立了持续了 70 年“保护国内工业的模式”,体现了保护性的产业政策。
二次大战前,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方向主要出口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主要出口国是英国以及英联邦国家。二战后澳大利亚意识到不能单纯的依靠英国,应该开始奉行更独立的对外贸易政策。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澳大利亚的贸易方向发生以下变化。第一,对美贸易发展迅速。第二,对英贸易日益下降。第三,日本成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第四,中澳贸易前景广阔。第五,面向亚太地区是澳贸易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产业政策定义的界定
产业政策通常是对以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等为基本内容的产业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应用,也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价值的最终体现。对于产业政策,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国际较为流行的观点有:小宫隆太郎认为产业政策是“对以制造业为中心的产业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实行干预的各种政策,以及个别产业内部的产业组织对私人企业的活动水平施加影响的政策的总和”。
国内主流学者认为产业政策就是规划产业结构高度化,确定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战略产业,并通过政府的经济计划,诱导经济按规定目标发展的措施。概括地讲,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而制定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实质,是针对产业活动中出现的资源配置的“市场失灵”情况而实行的政策性干预。是带有宏观性和中长期性的经济政策。
就理论层面上的产业政策而言,多数人认为可以追溯到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李斯特的“扶持幼小产业说”。1841年,李斯特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提出了国家应该利用产业政策扶持幼小产业改变落后面貌的必要性。这种理论不仅在当时对德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且对以后几乎所有的后起国家的产业政策制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学者何斌,严进认为产业政策是政府一组政策的总称,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和手段,往往意味着政府对某些产业的保护和扶持。产业政策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产业政策力图干预产业部门之间,产业内部的资源分配过程,以及干预某些产业的组织形式来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第二、与经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第三、强调诱导并尽可能的避免国家直接参与。
三、产业政策内容
(一)二战前的产业政策
二十世纪初期,澳大利亚当局颁布了第一个保护本地生产制造业的关税法案。二十世纪20年代,澳方政府又颁布了一项新的税法方案,这就是史上称的的“格林关税”。这部税法方案将一般关税水平提高了 14%~26%。该法案规定,对汽车整车进口与零部件进口实施差别税率,来保护促进了本地以汽车为首的重工业的发展。同一时期,澳方政府成立了用以制造产业政策方案的关税委员会, 用来支持、保护和诱导技术优势行业的发展。澳大利亚发展制造业,本质上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其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一系列贸易政策工具.通过提高关税水平与执行差异化的关税税率和限制直接的进口数量,来保护国内进口替代品制造业部门的发展,从而促进进口替代品部门制造业的发展。
(二)二战后的产业政策
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关税税率一直浮动很小,30多年前实行的保护本国制造业的关税政策,政策绩效依然良好。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关税委员会开始试图说服政府进行一次关税的总评估。但关税委员会想说服政府进行关税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显然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到20世纪60年代,澳方政府同意重新进行关税评估。20世纪80年代,澳方政府开始改变产业政策。直接废除了直接进口限制,关税成了保护和扶持本国制造业的主力军。在此期间,政府越过关税委员会,直接于1973年7月宣布实行四分之一的关税裁减,这也是二战后最有力度的一次关税变动。
1973年以后,产业政策通过以下三个手段来调控经济。第一,减少贸易壁垒。政府撤减进口数量限制,通过削减关税以及取消外汇管制来减少贸易壁垒。联邦政府在1987年通过了1987年海关关税法。放弃了长期实行的高关税壁垒,推动竞争,实现澳经济国际化的长远战略构想。第二,强化出口措施。联邦政府通过加强出口援助,给予出口厂商经济上的援助;通过重视贸易法规的制定,有效保障国际公平贸易;通过加强出口宣传和市场调查为国内出口厂商提供海外市场信息。第三修订贸易方向。联邦政府首先把外贸重点地区逐渐从欧洲转向亚太。并且支持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从而促使同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加强双边经贸合作。
四、产业政策评价
(一)二战前的关税政策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
事实表明,1968~1969年在关税政策的支持和保护之下,机械与装备在全部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为四分之一。这首先说明了制造业得到了发展;其次,制造业的内部产业结构得到了相应的调整并且明显改善。
(二)二战后60年代产业政策的成效
20世纪50年代,定值过高的汇率制度下的外汇短缺使得直接数量限制通过进口许可制得以实行。政府废除了进口限制并且试图禁止把进口限制当作保护壁垒来利用。20世纪60 年代初,商品进口许可证制度被取消,关税再度成为保护国内制造业最主要的工具。但是总体上政策效果并不明显。
(三)至今澳大利亚产业政策的绩效
澳大利亚为了保证了国家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和农业成为澳大利亚的四大主导产业。澳大利亚的一系列产业政策背景下,从之前以煤炭、黄金等初级品为主要出口品的国家转换为以制成品和服务业为主导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并且制造业和服务业已经在出口产业中占了主要地位,其外汇收入是初级产品的三倍,初级产品在出口中的份额越来越小,高级加工品已占了澳大利亚出口商品值的四分之一。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畜牧业国家,羊毛和牛肉的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但是此类收入只占GNP的4%。
(四)中澳国际贸易的现状
虽然澳大利亚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数量占有优势,但由于我国商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在总价值量上我国的产品并不占优。目前,美国、日本、英国等国仍是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商品进口国。现在,澳大利亚经济处于上升期,经济增长率为5%。澳大利亚可望实现持续高增长、低通涨、就业迅速增长的目标。经济多样化的背景下澳大利亚的大规模资源开发的投资正方兴未艾,传统农业和资源性工业仍在继续不断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康伦,陈颖.澳大利亚的产业政策[J].经济资料译丛,2002,(08).
[2]魏嵩寿,韩波.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J].亚太经济,1996,(02).
[3]盛浩.略论澳大利亚早期产业政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04).
[4]张秋生.略论战后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方向的转变[J].亚太研究,1993,(06).
[5]周向阳,肖海峰.中澳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羊毛产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03).
[6]闵琼.充满商机的澳大利亚市场[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1999,(06).
[7]何斌,严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选择[J].浙江经济,2004,(02).
[8]施雯.澳元/美元汇率的随机建模及跳跃行为研究[J].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