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直肠癌手术

直肠癌手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直肠癌手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直肠癌手术

直肠癌手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直肠癌;tme;tem;外科手术治疗

大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是我国第四位高发的的恶性肿瘤。而我国的大肠癌的发病以直肠癌常见,一般研究显示:70 %~75 %的大肠癌发生在直肠,直肠癌的70 %左右发生在距肛缘8cm以内,用肛指可以检查出50 %的大肠癌[1]。但由于其深入盆腔,手术难度较大,不如结肠癌易得到彻底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高,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不易保留[2],不过目前外科手术仍是直肠癌治疗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手术的目的是既要根治又要保留其功能。现将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近年来的进展作一综述。

    1  直肠全系膜切除

    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是一种针对直肠中下段癌肿的规范手术操作方式,它最早是由英国的heald等人[3]于1982年首先报道并强调的。由于直肠癌在还没有区域或局部淋巴转移的情况下,直肠系膜中已存在癌细胞巢或癌结节,而这种系膜中的癌细胞播撒,不论是腹会阴切除术、保肛手术或扩大根治术,癌细胞都会遗留或种在手术野中,所以以往的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居高不下。而tme切除了存在于人直肠系膜中的肿瘤结节,这种结节可以存在于肿瘤上、下5cm范围,超过肿瘤向上下沿肠管侵犯的距离,切除保持完整的直肠系膜,避免撕裂包绕直肠的盆筋膜脏层,减少肿瘤的术中播散,保证了根治手术的质量,使局部复发率下降到前所未有的水平[3-7]。tme的手术操作不但降低了手术后的局部复发率,并减小了手术的创伤,让手术变得更容易,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快,实际上体现了微创的概念,这正是tme的优势所在。

    2  保肛手术

    长期以来,对癌肿手术的要求是根治和长期限生存。miles倡导的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可治愈直肠癌,是延续数十年的直肠癌手术的“金标准”。可是miles手术带来乙状结肠永久性造口,排便不能控制、性功能障碍,以及造瘘口诸多合并症,因而保肛手术一直为直肠癌患者所祈求[2]。随着人们对直肠癌认识的增加、对生存质量要求的提高,同时医疗器械的迅猛发展,保肛手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保肛术包括局部切除术、直肠癌拖出吻合术、各种拉出式直肠切除术、会造瘘术等[7]。总之,保肛手术应该把肿瘤的根治放在第一位,在不降低根治原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保肛机率,同时保留的具有完整的感觉、控制功能,严格掌握保肛手术治疗直肠癌的适应证是预防并发症和减少复发的关键。

    3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

    自1991年jacob施行了首例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后,至今腹腔镜已能开展几乎所有类型的结直肠手术。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主要适用于尚局限于肠壁、无周围组织、脏器侵犯的直肠上段癌,对已明确病变已无法切除的晚期大肠癌也可以通过腹腔镜进行结肠造口以解除梗阻[7]。因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被认为能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疼痛及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同时由于存在肿瘤切除的彻底性、转移、复发等问题,尚存在较多争议。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及手术方式基本上同传统的开腹手术,但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它不仅要求术者有娴熟的腹腔镜手术技术,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直肠癌手术经验,由于手术费用较高,目前在国内开展得还很不普遍。但用于癌症手术的二大忧虑,即是否能达到根治要求和开窗部位复发问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基本上可以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8]。相信随着手术技术的成熟和器械的改进,以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将成为常规手术。总之,微创外科手术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腹腔镜技术在大肠癌外科中虽取得了许多令人鼓舞的成果,但其广泛应用尚需大宗长期临床实践资料的支持。

    4  经内窥镜手术

    近年来,经内镜显微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正在国内推广, tem不同于传统的经手术和一般的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显露良好和切除准确等优点,是治疗直肠肿瘤的微创新技术[9],德国buess于1984年首次报道。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10]:(1)可视图像是从先进的体视光学双目镜获得的,提供的视野深度大大得到改善;(2)设备是特制的,器械插入和操作是在平行的平面上进行,明显有别于腹腔镜手术;(3)tem能治疗传统器械不能及的较高部位的腺瘤和经选择的早期癌。相信随着手术方法的成熟和对辅助治疗手段的应用,tem治疗直肠癌的适应性将进一步得到拓展。

    5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器械的改进、手术技术的提高,近年来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在于改变原来只是单纯追求长期生存,而是要求在不断提高生存率的前提下,尽量使病人在手术康复后有健全的体魄和完整的功能。现在直肠癌的单纯外科治疗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进一步技术改进来提高治疗效果已经非常困难。因此,如何开展新的外科手术治疗研究结合多学科综合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成为现今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 蔡三军.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进展[j]. 中国癌症杂志,2004,14(5):410414.

2 韦彪.直肠癌手术治疗进展[j]. 广西医学,2008,30(6):867869.

3 heald rj,husband em.,ryall rdh.the mesorectum in rectal cancer surgery ,the clue to pelvic recurrence[j]. br j surg,1982,69(5):613616.

4 heald rj,chir m.,karanjia ns.. result of radical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j]. world j surg,1992,16(7):848857.

5 scott n.,jackson p.,aljaberi t.,et 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and local recurrence:a study of tumer spread distal to rectal cancer[j]. br j surg,1995,82(8):10311033.

6 reynolds jv,joyce wp,dolan t,et al. pathological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rectal cancer [j]. br j surg,1996,83(8):11121115.

直肠癌手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直肠癌;外科治疗;进展

纵观直肠癌外科手术的发展历史,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肠癌外科手术的初期发展

最早的直肠癌外科手术可以追溯到18世纪。那时已经有了外科医生、专家对直肠癌患者采取手术治疗的方法。由于受到诸多外在条件因素的限制与约束,手术患者已处于直肠癌发展的晚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提高临床手术治疗的效果,找到更好的手术方法,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Faget医生于1739年采用――经过会阴――进行手术切除的方法。这种方法特别着重于治疗晚期肿瘤引起的肛周脓肿。但鉴于当时麻醉技术等相关医学手段发展的缓慢程度,无法满足这一手术的需求,因此直肠癌外科手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虽然部分效果明显,但整体上没有取得临床上实质性的进展。直到1826年,法国的 Lisfranc医生在医疗条件受限制的情况下,经直肠用剪刀直接将肿瘤剪除。但这样的手术损伤比较大,直接导致了患者失血较多。直到1874年,瑞士的Koeher医生引入了经过骶尾部入路的直肠外科手术。该手术的特点在于:在手术的过程中保留了括约肌的完整。由于治疗效果十分显著,随后此手术在临床医学中得以被进一步推广。虽然此手术从整体治疗效果已经是一种很好的技术,但是在临床手术中保留的括约肌的完整还是不够高。因此Mason医生在采用该手术的同时特别强调对括约肌的缝合修补,从而保证了良好的括约功能。19世纪末期,随着全身麻醉技术和无菌原则的问世,外科手术借此机会也得以进一步的发展。1879年,Gussenbauer医生在维也纳首次实施了经腹腔入路切除近端直肠,将远端直肠缝闭后留置在原位的手术方式。使得直肠癌外科手术走向临床医学的滥觞阶段。

2.Miles经典术式

Miles经典术式是英国圣・马可医院(St.Marks)的Miles医生在1908年结合解剖学、麻醉学以及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方面的知识提出的。其提出的依据是通过57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观察。患者经过实施从会阴入路的手术切除后,对尸检标本中的复发部位和直肠上方的淋巴播散区域进行的研究,并且引入了癌细胞经淋巴管转移这一关键性的概念。Miles医生建议在临床医学外科手术切除肿瘤的过程中,应该连同上行的区域淋巴结进行整块的切除。从而临床医学降低了患者的局部肿瘤复发率,直接导致了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此手术的治疗方式在直肠癌外科手术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众多医学专家学者随后不断对此手术进行探索和改进,直到20世纪的80年代,由Williams医生提出了“2cm法则”这一方法,随着“2cm法则”广为外科医生接受后,才使众多直肠癌患者的在手术中得以保留。

3.保肛手术的推广

随着Miles手术在临床医学中的长期应用,Miles手术虽然有效的改善了直肠癌的发病率,但术后付出的代价却是牺牲了患者的。同时,许多外科医生也试图寻求一些其他的手术方式,力求既可达到理想的肿瘤治疗效果,又能保留患者的。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是:奥地利维也纳的Hochenegg医生(1888年)、英国的 Harrison Cripps医生(1897年)等。在众多研究者中,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术式---经腹直肠前切除,并以端端吻(end-to-endanasto-mosis)重建消化道。而在1930年英国圣・马可医院的病理学家Dukes经过长期临床研究后认为 Miles过高估计了直肠癌向远端和向侧方淋巴转移的可能性。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晚期直肠癌才会出现的近端、侧方和远端三个方向淋巴转移,他的发现为之后的手术安全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另外,美国明尼苏达州Mayo Clinic 医学中心的Claude F.Dixon医生,他在1930年左右开始将前切除手术应用于直肠癌的外科手术当中。初始的手术被分为三个时期完成:首先行横结肠造口以转流肠内容物,二期切除直肠肿瘤,三期再进行横结肠造口还纳。此后他开始进行手术前肠道准备的研究,发现临床手术前使用磺胺类、链霉素等药物可以大大降低肠道的大肠杆菌数量。因此他试行了一期切除肿瘤,并吻合结肠和直肠,同时行横结肠的转流性造口。之后Maunsell和Weir将这样分两次完成的手术改为一期切除并吻合,这就是在肿瘤远端切断直肠后,将远段直肠残端外翻并经此将近段直肠拖出体外,切除直肠肿瘤和相应肠段之后,将外翻的直肠端和拖出的结肠端在体外吻合后再还纳入盆腔。随后直接的科学技术突破是在1980年之后出现了一次性使用的吻合器,吻合钉的制作材料也由不锈钢变为了钛合金。1980年Knight等又提出了双吻合器技术(dou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即用闭合器闭合远端直肠端,经置入吻合器后与近端结肠进行端端吻合。吻合器的诞生给直肠外科的发展带来了划时代的推动,尤其是对于低位的直肠吻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操作困难、术后并发症多等直接影响治疗预后的缺点,使低位直肠的吻合变得操作简便、可靠和安全,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保肛率。有相当部分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因手工吻合困难而接受了Miles手术或Hartmann手术,而吻合器的临床应用使这类患者的功能得以保留。此后,吻合器械的使用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而被广泛的认可。随着临床信息的不断反馈和制作工艺水平的不断革新,现今的吻合器和闭合器在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范围已经有了很多的扩展,其中DST在今天的开腹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微创手术的产生

随着腹腔镜技术、机器人手术,以及内镜下的微创手术的出现,都对中低位直肠癌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其目的主要在于降期、提高保肛率和降低局部复发率。术前新辅助治疗-手术-术后辅助化疗已经成为进展期直肠癌的综合治疗模式。

通过治疗效果对比分析,高科技设备的应用,微观技术层面的层层深入,部分学者认为要提高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主要在于侧方淋巴结清扫,由此可以术后生存率。但部分学者认为对中下段直肠癌行侧方淋巴结清扫并未提高术后生存率,而且侧方淋巴结清扫时易损伤盆腔的自主神经,术后排尿及障碍发生率高,因此欧美国家的外科医师不主张侧方淋巴清扫治疗,但也有研究表明侧方淋巴清扫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尚需RCT研究证实其疗效。直肠癌的现代外科治疗过程中,经历了局部切除术、根治性切除术、更合理的保留功能手术和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模式的逐步发展、逐步完善的进程,从单一化手术方式到现在的多元化手术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步下降,患者的功能等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直肠癌外科的发展凝集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辛勤耕作的汗水,呈现出他们为人类社会进步坚持不懈的志向。

5.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反思

综合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发展进程而言,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成果,可以看出,随着对晚期结直肠癌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相关学科的飞速发展,晚期结直肠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扩大,切除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其中微创手术治疗模式是确保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获得最佳治疗的根本。手术前辅助放化疗也是转移性结直肠癌不可切除患者获得手术切除机会的重要方法,同时也降低了术后转移、复发风险。已有证据表明,术后辅助治疗可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起到明显的临床医学作用。

参考文献:

[1]董新舒,徐海涛,王平,等.915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16-22.

[2]李世邦,刘牧林,孔令尚等.我国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2013,7(3):222-230.

[3]邱辉忠.经内镜微创手术[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135-139.

[4]肖毅.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的发展历程[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2,19(10):1130-1135.

直肠癌手术范文第3篇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结直肠癌的60%~75%[1]。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较高,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低位直肠癌的传统手术方法为miles术,但大多数患者不愿做miles术,所以不少患者选择保肛术。我们2002年7月至2008年12月,对24例距肛缘6 cm以内的低位直肠癌行结直肠吻合保肛手术,经术后观察及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在33~75岁。病程2~6个月,癌灶下缘距肛缘均为6 cm以内,其病变占肠壁周径1/2 的9例,1/3 的15例。病理学分型:高分化腺癌12例,中分化腺癌10例,低分化腺癌2例。改良dukes分期:a期14例,b期8例,c期2例。术后病理两切端无癌浸润,淋巴转移0~5粒不等。

    1.2  手术方法  患者全麻截石位,切口和进腹后的探查同全切手术,在肿瘤之上用纱布条阻断肠腔,向远端直肠腔内注入5 fu 1000 mg。肿瘤的切除按tme原则进行,即距腹主动脉1 cm处结扎肠系膜下动静脉,完成淋巴结清扫,然后紧靠皮下神经内侧剪开盆脏层筋膜,在直视下用剪刀或电刀沿盆壁脏层和壁层筋膜之间将左右腹下神经内侧的脏层筋膜、肿瘤及直肠周围系膜、血管、淋巴及脂肪组织完全切除,直至肛提肌平面,近端距肿瘤15 cm处离断结肠,荷包缝合近残端,并向内置大小适中的吻合器底座后收紧荷包打结待吻合用。在肿瘤远端2 cm处用直角钳夹闭,经用生理盐水冲洗远端,在直角钳远端紧靠直角钳用闭合器关闭直肠远端,在直角钳和闭合器之间离断直肠,切除肿瘤组织,扩肛后经放入吻合器完成结直肠的端端吻合,吻合毕用肠钳距吻合口5 cm处夹闭结肠,经注入生理盐水至结肠和吻合口充盈,观察有无渗漏及吻合不全,如有渗漏则用丝线加强缝合,如无渗漏则在吻合口四周涂一层生物粘合胶以保护吻合口。行肠吻合后用大量蒸馏水冲洗,清除失活组织,清洁腹腔。在左坐骨结节内侧作一小切口,戳入盆腔引出骶前引流管一根,将骨盆腹膜与结肠固定,使吻合口置于腹膜外。术后开通引流管行负压引流,引流1周左右(已有排便又无漏时)方可拔除。术后1周内扩肛。所有患者术后2周常规化疗, 方案为5fu加cf加顺铂(或奥沙利铂),1个月为 1个疗程, 至少6个疗程。

    2  结  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无切口感染,无吻合口狭窄。术后1个月内大便次数较多,每日4~10次,3个月后,排便逐步恢复。随访6个月至5年,未见癌复发,生活质量良好。

    3  讨  论

    3.1  直肠癌保肛手术是指保留括约肌功能的直肠癌切除术, 也就是距肿瘤下缘多长距离切断直肠而不增加局部复发率的手术,必须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决定。术前检查包括:直肠指检判断肿瘤距的距离,内窥镜检查并取活检了解肿瘤的分化程度, ct或mri检查判断肿瘤的临床分期。直肠癌约2/3生长在腹膜返折以下的壶腹部。目前已证实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主要是上方与侧方, 只有上方与侧方淋巴管被癌细胞阻塞或侵犯齿状线以后,才可能发生向下的淋巴结转移;同时直肠癌肿向肠管远端浸润也很少(>2.0 cm),>2.0 cm时多为c2期以上或分化不良肿瘤, 即使切除5 cm也不能提高疗效[2]。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浸润深度密切相关, 病灶局限于tis、t1者均未见转移,浸润t2者淋巴结转移率为16.9%,而且浸润至t3、t4则淋巴结转移率高达49.6%和67.6%~75.0%[3],本组淋巴结转移率71.7%,与文献报道相符。因此保肛术必须遵循肿瘤根治的原则, 对不同病例施行不同的根治切除术。关于癌肿远侧肠管切除的长度,目前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对于高、中分化腺癌在没有牵拉的情况下切除2~3 cm已足够,但对低分化腺癌或黏液腺癌,则应切除5 cm以上。笔者认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 距肛缘≥3 cm的进展期的高分化直肠癌,浸润肌层,在直肠全系膜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前提下,齿状线上直肠残留长度≥2 cm者可行dixon手术,必要时用双吻合器行结直肠吻合; (2) 距肛缘3 cm内进展期的中、低分化腺癌,侵犯肠管周径>1/2,侵犯肌层,齿状线上直肠残留长度<2 cm者宜选择parks手术; (3) 距肛缘6 cm以内者,浸润黏膜或黏膜下层或肌层,肿块最大径≤2.5 cm,侵犯肠管周径≤1/4;盆腔ct检查证实无淋巴转移及远处转移,可选择性行肿块局部切除术。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与直肠癌的分化差及术中癌肿远侧切除不足,直肠系膜或直肠周围组织切除不充分,术中癌细胞种植有关。为了降低复发率,必须遵循无瘤操作,确保切缘无癌残留。中、下段直肠癌除了要切除肿瘤以下2 cm长的肠管外,还需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的基本条件:①直肠充分游离后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②肿瘤分化良好,病期较早,腺瘤癌变者远端肠段切除至少2 cm,对癌肿生物学行为较差,恶性程度较高,分化差的黏液癌,低分化腺癌至少应切除3~5 cm;③切除肿瘤后肛提肌肛管括约肌和肛管皮肤无损伤,对于低分化腺癌及癌肿侵犯肛周组织者,应以miles术为好。

    3.2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并发症的防治  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吻合口漏,漏的发生率国外为2%~10%,国内为2.5%~9.3%[4]。在低位直肠癌行 dixon 保肛术时,手法吻合不仅操作繁琐,而且相当困难。吻合器的采用使盆腔内的低位结直肠吻合变得简单容易,而且安全系数高,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仅在5.0%~10.0%左右,但结合采用 tme后的吻合口漏发生率又增加到9.5%~18.0%[5]。本组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不支持 tme 后的吻合口漏发生率增加的观点,可能与病例数过少有关。预防吻合口漏的共有点是保证吻合口的血运良好,避免张力。 有关 tme 后发生吻合口漏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在行 tme 的同时损伤或破坏了滋养直肠的血管,使残余直肠的近端血供发生障碍,tme 后在骶前形成一个很大的腔隙,如术后引流不畅,大量积液会对吻合口产生较大压力而可能导致吻合口漏。故有作者提出对行 tme 者常规作结肠或小肠造口以预防术后发生吻合口漏[5]。 笔者认为用吻合器作低位结直肠吻合出现吻合口漏最主要的因素是吻合口有张力。对肿瘤位置过低,切除肿瘤后直肠残端荷包缝合困难者,我们采用残端前后方向 4 号丝线间断缝合以闭合直肠残端,再用吻合器作结直肠吻合,吻合后左右两角各 8 字加强缝合 1 针,以封闭可能存在的因吻合器环形刀切割间断缝合线而造成的两角裂口,能防止吻合口漏的发生。 即使发生了吻合口漏,由于漏口位于腹膜外,其对机体的影响并不严重,多能经保守疗法治愈,因此不主张行 tme 者常规作结肠或小肠造口。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我们手术时做到:①认真而有效的肠道准备;②吻合口血液循环要良好;③吻合口无张力;④手术操作要轻柔细致,避免过分牵拉;⑤骶前持续负压引流;⑥吻合器吻合后要全层加强缝合3~5针及外用生物凝胶喷涂;⑦有效的抗生素以防止盆腔感染;⑧术后扩肛以保持通畅引流大便。

    3.3  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术时由于必须切除大部甚至全部直肠,故术后直肠的储便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因此,这些患者在术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表现有所谓的“前切除后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有便急、便频、便不尽、坠胀感、排便不规律。一般认为“前切除后综合征”同直肠切除的长短及吻合口距肛缘的距离有密切的关系,直肠切除得越多,吻合口距肛缘越低,则症状就越明显。汪建平等[6]主张对肿瘤下缘距齿状线 3~5 cm的低位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后施行结肠“j”型储袋直肠吻合术来纠正直肠储便功能的不足,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近期排便次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保肛手术更符合人的生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生存质量,患者乐于接受,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毓林,唐宗江.防治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研究进展[j].大肠病外科杂志,2005,11(1):8284.

[2] 邵去非, 所广军, 姚学新.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31例治疗体会[j].中国综合临床,1999,15(1):46.

[3] 李世拥, 郁宝铭.进一步提高大肠癌的诊治水平[j].中华外科杂志,2001,39(6):422.

[4] 许玉成,庄竟,王程虎.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瘘的预防.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9):538.

直肠癌手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开腹根治术;腹腔镜根治术;直肠癌

[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2-013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safety between open radical (OR) and laparoscopic operation (LCR) on gerontal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52 ectalcancer patients were randomly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26 patients as LCRgroup, and others as OR group. Follow-up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Results LCR groupanus preserving rate and surgery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R group,butpostoperative ventilation time and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ere much lower than OR group(P

[Key words] Open radical operation; Laparoscopic radical operation; Rectal cancer

直肠癌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高发病率列恶性肿瘤疾病中的第三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2]。直肠癌以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始于90年代[3],并以其微创性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随着腹腔镜技术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根治性、肿瘤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可[4-6]。本研究以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接收的52例直肠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2例直肠癌患者中男 31例,女 21例,平均年龄(63.5±8.5)岁。经临床和病理学检查,患者肿瘤距缘(10.3±4.5)cm,直肠癌Dukes A期11例、B期23例、C期18例。依据患者所选取的手术方法将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具体如表1所示。

入选标准:无腹部的重大手术史,无严重门静脉高压和肝脏病史,手术前肝功能的Child-Paugh分级高于B级,且无心、肾、肺等主要脏器损伤。

排除标准:排除ASA分级4级和5级者;排除手术前进行化疗和放疗者;排除有远处转移和肠梗阻症状者。

1.2手术方法

两组手术均严格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

腹腔镜组:主要采用超声刀进行:①全麻,放置患者于足高头低的截石位;②建立CO2气腹,维持气腹压力在12~14 mmHg,放置腹腔镜;③脐下10 mm置一观察孔,左下腹脐耻连线中点、右麦氏点、左麦氏点分别置入5、5、12 mm操作孔各一;④分离乙状结肠系膜,并保护好双侧输尿管;⑤清除肠系膜下血管周围脂肪和淋巴结,显露肠系膜下动脉静脉时在根部使用hemolock夹闭并离断;⑥锐性分离盆筋膜脏层和壁层,沿Denonvillier筋膜分离,剪开骶骨筋膜、肛尾韧带、部分耻骨尾骨肌,离断直肠系膜于远端肛尾附着处,完整切除直肠系膜。开腹组:主要采用高频电刀进行,详细步骤与腹腔镜组类同。

1.3 观察指标

手术中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后记录患者排气时间,记录手术结束至出院期间及随访期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指标以及疗效指标比较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而术后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手术过程中腹腔镜组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2术后并发症

开腹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2/26),其中1例为肛周感染,另1例为切口感染;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1/26),为切口感染。

2.3随访情况

两组随访平均随访25.0个月。随访的内容包括临床体格检查和癌胚抗原测定,频率为术后第1年1次/3月,术后第2年1次/6个月,之后1次/年;胸片、结肠镜、肝脏超声的检查频率为术后2年内1次/6个月,之后1次/年;骨扫描及腹盆腔CT 1次/年。见表3。开腹组3例失访,随访率达88.5%,腹腔镜2例失访,随访率为92.3%。开腹组术后2例局部复发,其中盆腔内复发和吻合口复发各1例,腹腔镜组2例局部复发,其中盆腔内复发2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开腹组3例远处转移,包含2例肝转移和1例肺转移,腹腔镜组1例远处转移,为肺转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患者生存率角度分析,开腹组术后1年死亡2例,术后2年死亡5例,腹腔镜组术后1年死亡2例,术后2年死亡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直肠癌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临床主要症状为肿瘤狭窄、肿瘤破溃感染以及直肠刺激等,其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开腹切除手术。腹腔镜技术自90年代应用于直肠癌手术治疗已有20多年历史,国内开展10多年[7],已经进行了一定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其手术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性及近、远期疗效均得到了广泛认可[8],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但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直肠癌手术的预后关键在于彻底性根治。研究人员已发现开腹和腹腔镜均能达到相似的根治效果。一项调查发现,腹腔镜较开腹的根治效果更好。研究结果表明,腹腔镜组在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上显著高于开腹组,主要依赖腹腔镜的放大与高清作用实现。此外,腹腔镜手术持续时间较长,需要通过学习实践对医生进行训练:固定手术医生并配合腹腔镜下解剖知识的讲解,可远远降低手术持续时间。

由于直肠处于狭窄的盆腔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需要较高的操作技能,尤其是超低位直肠癌开腹切除,这些因素造成了部分医生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望而却步。此外,部分医生更青睐于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根治性、肿瘤远期疗效和安全性尚存顾虑。但从本研究52例直肠癌老年患者的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来看:①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而术后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②手术过程中腹腔镜组的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③两组患者的住院总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④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无明显差异;⑤两组患者的1年和2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相近,手术的安全性一致,而且腹腔镜方法还具有保肛率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老年患者手术治疗除了符合根治性原则之外,降低术后并发症、预防梗阻、改善生活质量、维持男性亦很重要[9]。有文献报道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5年生存率为75%,而本研究随访时间仅25个月,难以反映腹腔镜手术的长期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综上所述,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于大多数老年直肠癌患者是安全可靠的,在根治性和远期疗效方面与开腹手术有着旗鼓相当的效果。微创、恢复快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最大特点[10],随着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解剖学、肿瘤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深入,相关技术的提高和医疗设备的改进,医生实践操作技能的不断提高,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和更加广泛的临床应用[11-15]。

[参考文献]

[1] ParkinDM, Bray F, Ferlay J,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 CA Cancer J Clin, 2005, 55(2):74.

[2] 曾斌. 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消化道溃疡急性穿孔的临床对比研究[J]. 当代医学,2012,18(29):39-40.

[3] 刘三刚.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21):24-25.

[4] 邱东达.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12):2368-2369.

[5] 杨进山,齐保聚.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对比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6):4036-4038.

[6] 余俊英,冯泽荣,黄顺荣,等.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 中国内镜杂志, 2010,16(3):234-236.

[7] 王劲,刘细平.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其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分析[J].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25(7):1283-1285.

[8] 谢江波,曾超,王一任.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并发症比较的Meta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417-419.

[9] 李文春,张东友. 经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男性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国性科学,2014,(2):38-40.

[10] Bulut O, Nielsen CB, Jespersen N. Single-port access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Initial experience with 10 cases[J]. Dis Colon Rectum, 2011,54(7):803-809.

[11] 葛磊,方法,王海江,等.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比较[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3(8):925-927.

[12] 李国强. 腹腔镜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32例报告[J]. 现代临床医学,2011,37(1):58-59.

[13] 李留俊.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比较[J]. 中外医疗, 2012,31(22):28-29.

[14] 李豫江,李志刚,孙旭凌,等.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C反应蛋白及细胞免疫影响的比较[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3):43-45.

直肠癌手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直肠癌 围手术期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281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iles during the operation period of rectal cancer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effect.Methods:To analyze60 patients with rectal cancer underwent Mile ''s operation patients,understand its preoperative,postoperative care.Result: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 preoperative,postoperative care,have successfully passed through the operation,all cases without complications,a good recovery hospital.Conclusion:The perfect round surgical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is the guarantee of Mile ''S operation curative effect the important link.can obvious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Rectal Cancer 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直肠癌占消化道癌的第2位[1],在临床上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08年5月~2010年6月施行了60例Mile''s手术,对该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患者中,入院前均经直肠指检,直肠镜,纤维结肠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确诊,并均成功实行Mile’s手术。患者年龄27~76岁;其中男41例,女19例;住院时间16~45天,平均住院时间14.6天。直肠癌距>4cm有29例患者,>6cm11例。60例患者3~5天排气,7~16天自主排便,患者术后腹部切口感染3例,1例伴腹腔感染,切口裂开1例;肺部感染2例,无造瘘口狭窄及大出血。泌尿系感染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予以精心护理后均满意出院。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做好心理护理,保证手术成功。

维持足够的营养:做好肠道准备,术前应尽量多给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于消化的少渣饮食。患者由于要胃肠道准备,需要限制饮食,可由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具体方法:无结肠、直肠梗阻者,嘱患者术前3天进半流食,术前2天进流食;可口服不吸收性抗生素如甲硝唑等,进一步减少肠道内细菌。术前3天给予口服番泻叶30g/日,禁用高压洗肠,以免癌细胞扩散;手术前晚用肥皂水以及盐水各洗肠1次,

一般护理:常规备皮,女性患者在术前晚及术晨进行阴道冲洗。帮助患者入院后戒烟,以及术前进行床上小便的练习,有效咳痰动作的训练。合并其他全身慢性疾病的,予以有效控制。术晨插胃管并留置导尿管,造口部位的选择要在手术前根据患者的形体及确定。造口周围皮肤在5cm内应是平坦的,方便于患者佩带造口袋且在患者视线内,方便患者术后自我护理,使造瘘口对以后的日常生活、工作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保持室内安静环境,温湿度适宜。患者麻醉清醒前去枕平卧,等到血压平稳后半卧位,以利于腹腔引流;全麻术后完全清醒后,应注意患者的安全,安稳其情绪,注意患者的保暖,为其盖好被。术后禁食2~3天,一般3~4天后可进流食[1]。护理人员把监护仪的报警声尽量调至最低,减少仪器的噪音对患者休息和睡眠的影响。减少各种导线和导管缠绕患者,影响患者活动及卧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家属解释监护的目的,根据病情选择性应用监护项目。

造口处皮肤观察护理:避免造口狭窄,术后1周用手指扩张造口,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每周2次,持续3个月,防止局部炎症、糜烂,用生理盐水、含碘消毒液、新洁尔灭等清洗造口处皮肤,尽量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保持清洁,护理人员在在患者造瘘口周围涂皮肤保护剂如氧化锌软膏等,防止肠内容直接与皮肤接触,刺激皮肤,同时观察造瘘口周围皮肤有无湿疹、充血、水泡、破溃等。如果患者便秘,3~4天仍未排便,要对患者低压灌肠,压力不能过大,肠管插入≤10cm,防止肠穿孔[3]。术后1周鼓励下床活动。

出院指导

患者行Mile’s术,手术大,术后需终身携带肠造口,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冲击。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教会正确使用人工袋,肛袋内积有粪便应及时清洗,避免感染。并嘱家属合理安排饮食,使患者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适当活动但是要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造口黏膜脱出。安排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通过术前以及术后围手术期综合、全面、细致的护理以及患者出院后积极的健康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配合医生治疗,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术后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15.

相关期刊更多

结直肠肛门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中华胃肠外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