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有所作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有所作为范文第1篇

李富原是昆明市电子仪表工业总公司工套副主席,2006年从企业内退之后,他为了生计曾练过地摊,在他身上,努力拼搏的韧动还没有退去。我想,正是那股不屈的动头让他在企业工会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早在昆明市总工会下发聘用通知前,他就将四篇早已成形的论文递到了《昆明工避》编辑部。十多年的工会工作,留下了一长串坚实的脚印。

精明能干的汪慧玲原是昆明市机电设备总公司党总支书记兼工会主席,原本充实的工作让自己乐在其中。退休之后,一身轻松,少了憧憬,多了回忆,生活却在突然间没有了重心。这次组织员选聘考试中,她的计算机考试成绩不太理想。到基层后,没了领导身份,少了专职打字员,她就憨足动学电脑。为此,她“拜”擅长电脑的侄儿侄女为师,渐渐掌握了一些小窍门,也不再对电脑“惧”而远之。为了做好工会组织员这份工作。她选择“活到老,学到老”,生活也重新焕发出了光彩。

杨忠国是一个注重细节、善于思考的人。从云南园正轴承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兼工会主席的岗位上退下来后,他经常对儿子唠叨,自己仍有一个可以胜任工作的身体。进入基层工会后,他踌躇满志,对于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和会员发展,他有自己很好的盘算。在他的潜意识里,自己就是基层工会的一分子,找准自己的位置很重要,而这个,早已不是他所担心的。用他自己的话讲,“到基层后,很快融入到了一个忙碌的集体中。”

选聘工会组织员下到基层,在云南省工会系统内当属首创。实际上,这样的创新之举是一举两得:一方面,或能突破基层工套发展的瓶颈,是形势所需:另一方面,正如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杨丽所说,工会组织员的工作给这些老工会工作者搭建了一个再为职工服务的平台,给他们提供了一次再为职工服务的机会。同时,也为部分组织员提供了就业岗位,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

当然,组织员下到基层也并非一帆风顺。

少数组织员到基层后,没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仓促应对身边的人和事,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免不了烦恼。

有所作为范文第2篇

一个统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全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金融与经济协调发展,既是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统领金融工作全局的客观需要。实现金融事业快速稳健发展,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经济金融工作的内在规律与联系,引导金融部门牢固树立三种意识,正确处理六个关系。

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一是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机遇好比种子,只有在最适宜的土壤和环境中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金融部门只有抢抓机遇,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当前,各地经济发展形势普遍趋好、机遇明显增多,金融部门如果不苦练内功,铆足干劲,积极创新,加快发展,再好的形势和机遇都将成为海市蜃楼、镜花水月,只可遥望,不可企及。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金融工作全局,加快推进金融改革,整合聚集金融资源,规范发展金融市场,做大做强金融产业,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金融产权制度全面突破、金融机构类型全面发展、金融服务网络全面覆盖、金融服务经济能力全面提升,实现金融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二是树立勇于竞争、敢于作为的意识。在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之下,金融企业只有勇于竞争、敢于作为,才能有所作为。面对激烈的金融竞争和各种生存发展困难,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不断强化竞争意识和作为意识,树立事在人为、敢有作为、善有作为的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变劣势为优势,敢于在竞争中找客户、抢市场、争份额,善于在竞争中破难题、求生存、谋发展,勇于在竞争中增强实力、转变机制、提升形象、锻炼人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三是树立繁荣金融、服务经济的意识。金融是经济的血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促进金融发展,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金融部门主动把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金融支持和服务,满足经济发展的有效金融需求;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金使用和服务效率;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增强金融发展活力;不断加强金融监管,提高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

正确处理六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经济是金融的基础,决定着金融发展方向和水平,金融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和效率。各级政府要准确把握金融与经济之间血肉相连、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遵循经济金融发展规律抓发展、作决策、行改革,实现经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互利双赢。

二是正确处理防范风险与加快发展的关系。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把风险视为一种重要的经营管理资源,在把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的前提下,不放过每一个拓展业务、加快发展的机会,最大限度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的需求。既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发展、小发展,或者被动地规避风险,以防范风险为借口阻碍发展;也不能单纯追求发展而不去防范风险,以增加风险为代价谋取短暂的繁荣,影响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三是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关系。近年来,中央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局出发,实施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各级政府必须引导金融部门把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认真落实到信贷政策、信贷投向之中,确保宏观调控实效。同时,要引导金融部门结合地方经济实际,注重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做到有进有退、有保有压,不搞一刀切,大力支持竞争力强、有市场、有效益、讲信用的企业和项目。对在建项目不能釜底抽薪,避免重蹈“冷得快、启动慢”的旧辙。

四是正确处理强化监管与支持创新的关系。监管与创新是矛盾的统一体,但都是为了金融事业发展。政府部门要引导监管部门既严格依法合规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行为严惩不贷;又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保护创新、支持创新、促进创新,不断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发生。

五是正确处理扶大扶强与培育造血功能的关系。优质客户不是永恒的,今天的大企业不等于明天的强企业,今天的小企业可能就是明天的大企业。政府要引导金融机构既坚定不移地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发展;又要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客户,善于发现、敢于支持那些造血型、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和项目,使更多的“经济小苗”长成“经济大树”。

六是正确处理条条管理与块块管理的关系。金融部门是地方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各级政府不能因为多数金融机构属于系统条条管理而不闻不问、放手不管,要消除条块分割的旧观念对金融工作的不利影响,多关心支持金融工作,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从适应市场竞争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出发,淡化“派驻观念”,增强“属地意识”,以主人翁精神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之中。

两个保证:确保金融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和安全运行,关系到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级政府要把保证金融事业健康发展和安全运行作为管理金融工作的核心目标。

要保证金融事业健康发展。要实现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金融机制。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政策性银行、地方性银行、保险、证券业的改革步伐,不断提升金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主要是形成“五个机制”:即完善金融机构组织机制,使各金融机构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增强金融的整体服务功能;建立科学有效的信贷投入机制,以控制风险为中心适度调整信贷投入的行业结构,使信贷投向、投量向金融资源丰富、投资回报率高的金融安全区倾斜,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改进评级授信制度,科学测评客户信用等级,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增强经营活力;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信贷各环节中各种风险的研判、监测、防范和处置,有效防范化解信贷风险;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废除“零风险”考核制度,统筹发展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等各项指标,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激发金融业发展活力。着力推进“四项创新”:推进思维创新,坚持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提高经营效益、抓住业务发展机会;推进体制创新,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使一切改革围绕提升竞争力来进行,完善各项改革配套措施,破除旧观念、旧体制的束缚,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制和管理制度,提升金融综合能力;推进营销创新,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为各类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推进技术创新,要注重银行电子化信息与现有产业的嫁接改造,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加强清算系统电子化建设,加快银行卡联网通用,逐步实现银行服务网络化、业务管理信息化,促进金融业的结构升级。

要保证金融事业安全运行。金融是高风险行业,金融风险无处不在。从江西来看,金融风险主要来自六个方面:金融资产质量不高,仍然存在较多的呆坏账,存在潜在的风险压力;部分中小金融机构亏损巨大,存在市场退出风险;融资结构不尽合理,风险过度向银行集中;农信社改革虽取得重大进展,但资产和财务风险仍很重;部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还未完全到位,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经营不善、违规问题时有发生;保险市场恶性竞争、误导消费、不讲诚信等违规现象没有完全杜绝等。

要切实保证金融业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政策的“窗口指导”。政府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确立发展至上的理念,牢固树立服务经济就是壮大自我的意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来,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之中,在发展中化解矛盾,防范风险。

二是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部门要按照“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监管要求,把防范风险作为维护金融安全的根本工作任务,不断促进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完善,切实防范各类风险和案件发生。同时,要树立“寓监管于服务之中”的理念,以促进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人为本,宽严相济,注重监管艺术,以服务促监管,以监管促发展。

三是加强金融企业内控建设。强化法规制度约束,实现依法合规经营;强化严格管理意识,靠制度管人管事;强化监督制约机制,防范权力失去监督;强化惩处力度,扩大震慑教育效果;加强操作风险、道德风险防范,防止重大案件发生。

四是加强处理应对复杂突发事件的能力建设。政府要制定《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有关部门参加的风险处置机制,坚持“大事急事不过夜、处理危机不过时”的原则,提升对系统性、流动性、治安性、不可抗力性突发事件的应变判断及处置能力,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个扩大:提升金融机构整体服务能力

要提升金融对经济的整体服务能力,必须扩大金融的整体规模和实力。各级政府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金融业实际,通过政策引导、制度激励、扩大开放、优化环境、培育产业等,促进金融机构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优质量。

扩大金融规模。政府要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支持各金融机构做大存贷款规模,使金融总量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金融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着重实现“六个扩大”:扩大存款规模,使居民储蓄存款增速高于居民收入增速;扩大贷款规模,使贷款增速高于GDP增速;扩大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提高固定资产贷款增速;扩大对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龙头集团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投入;扩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入,加大对三农、下岗职工、低保居民、贫困学生等弱势群体的信贷支持等;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规模,充分发挥信托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保险证券在理财服务、盘活资产、强化内部资金管理、保障资金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形成各展所长、功能互补的金融效能。

扩大金融机构。随着我国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各级政府要建立开放型大金融市场,努力扩大金融业的开放,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科学配置各种金融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率金融服务。支持既能遵守国家经济金融政策、有效防范风险,又能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来定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现有金融机构做大做强;积极创造条件,合理有序地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创新能力、能够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外资金融机构;加快地方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步伐,支持条件具备的城市信用社组建城市商业银行;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组建地方性银行;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向农村合作银行过渡;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步伐,使邮政储蓄资金返哺农村经济;完善保险市场体系,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保险业;鼓励区域外金融企业兼并辖内弱小金融企业,吸引发达地区战略投资者和民间资本的资金注入,改善融资结构。

扩大流动资金投放规模。一个地方的金融规模、金融能力最终体现在流动资金投放规模上。近年来,各地培植了一大批具有强大发展后劲的造血型、成长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之树、财政之林,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引擎。在此关键时期,需要金融业“浇水施肥”。政府要把流动资金投放作为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重要标杆,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融入经济发展战略之中,增加流动资金的有效供给,着力支持造血型、成长型经济主体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后发优势变成新的竞争力,比较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政府要建立公平竞争环境,充分发挥政策资源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存款营销力度,增强资金实力;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优化资金结构,提高资金流动性;整合各种金融资源,形成资金合力。

四个优化:增强金融适应经济发展的能力

金融事业必须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优化。当前,各地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调整,经济成份也在不断变化,金融事业要适应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与之相协调,就必须大力推进金融优化。

优化信贷结构。政府要引导金融企业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科学合理地把握信贷投入力度和投量节奏,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要摒弃“贪大弃小”观念,既要支持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项目,又要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型、成长型、造血型企业和项目;要克服“嫌贫爱富”思想,既要支持现有效益型、实力强的企业和项目,又要支持三农、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个体经济等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要杜绝“惜贷惧贷”意识,既要有效防范信贷风险,落实信贷管理责任,又要加大信贷有效投放力度,积极扶持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有销路、有效益、有潜力、有信誉的企业和项目。

优化发展机制。政府要引导金融企业建立适应经济发展并符合自身特点的经营发展机制,增强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有效监督、科学决策和有效防范风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培训考核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建立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机制,提升市场竞争力;建立促进业务发展并有效防范风险的业务发展机制,实现业务的有效发展;建立成本定价与内控机制、利益与风险补偿机制、协调与问责机制等,促进金融和谐发展。

优化机构布局。政府要从经济发展的全局谋划金融机构及其网点的布局。要优化区域金融机构布局,使金融机构及时跟进经济发展步伐,提高金融覆盖率;要避免城区金融机构的重复设置,提高金融网点的服务效率;政府要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和优惠扶持政策,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提升盈利能力和竞争力,防止部分农村金融机构因亏损经营退出农村而使农村出现金融“盲区”,保证农民获得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优化金融环境。各级政府要树立支持金融工作就是支持经济加快发展的观念,把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为金融部门排忧解难作为支持金融工作的重点,为金融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重点要把握三项原则:一是引导而不误导。政府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先支持有市场、有效益的项目,但贷与不贷、贷多与贷少最终由金融机构决定,要避免政府“点贷”现象发生。

二是监督而不干预。政府要督促金融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政策、法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绝不能按主观意志搞行政干预,更不能直接干预具体信贷项目。

三是服务而不阻碍。政府要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为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服务、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发展的合力,不能做金融改革发展的旁观者,更不能设置障碍,干扰其正常经营管理。

五个加强:夯实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既是金融业自身的发展要求,也是政府管理金融的重要目标。各级政府必须强化协调服务意识,通过加强政、银、企合作,完善信用担保机制,健全金融监管制度,优化信用环境,加强金融人才培育,全面夯实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加强政银企合作机制建设。银企关系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鱼水关系。一个现代企业没有银行的资金支持、结算服务等,难以生存和发展;而银行没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条件。因此,政府要当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积极构建新型的银企合作伙伴关系,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的方针,形成政府、银行、企业合作互动的机制,为银企共兴共赢营造良好宽松环境。

一是要建立方便快捷的信息沟通机制。建立省、市、县多层次政银企三方联席会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联系,协调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涉及的资金融通、信用环境建设、债权维护等问题,帮助银行和企业解决实际难题。如:江西省政府拟成立省金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通过召开季度例会等方式,从整体上协调金融工作,加大对金融工作的督导和落实力度,帮助化解实际难题。

二是要建立定期信息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及时工业经济信息、产业发展信息、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并建立企业信息档案,定期和通报企业逃税、逃废债、违规经营信息,以更好地引导银行优化资金投向。

三是要建立银企融资洽谈合作机制。政府要积极创新银企合作形式,以组织召开银企洽谈会的方式开展融资活动,引导信贷资金有效投放,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如:江西已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了大规模的银企洽谈会,让银行与企业面对面交流,签订融资合作协议,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加强信用担保机制建设。政府要积极研究建立完善信用担保体系的具体政策措施,借鉴、推广先进有效的信用担保形式,大力开展再担保、联保、信用共同体等担保方式,形成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和企业、银行、保险、担保公司风险分担机制,提高信用担保能力,有效解决贷款难问题。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针对“三农”和地方经济发展中各类不同需求,充分发挥社区政府、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等信用资源作用,建立信贷受益各方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用共同体”担保机制,目前通过在青源区、余江等地试点,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有效解决了分散经济主体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也有效控制住了信贷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制度建设。要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大力支持配合金融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督促各级工商、司法等部门与监管部门、金融部门密切配合,坚决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及其非法金融业务,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督促政府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支持金融业深化改革,为金融机构提高资产质量、转换经营机制提供有力支持。引导监管部门转变监管方式,既要按照金融法律法规严格监管,更要强化服务意识,帮助金融机构规范经营、化解难题,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有所作为范文第3篇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世上没有任何的个人或团队可以一直身处顺境。人们在顺境当中能做到积极处事一般无可厚非,而在逆境当中往往很多人会被困难迷住了眼睛,看不到转机,而就此无所作为。事实上在逆境当中有很多事情可做,如顺手摘下一个“苹果”。身处逆境,我们更应该积极面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突围和超越,我们别无选择!

大家知道今年医药保健品行业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整个行业处于逆境,对我们原定经营计划的完成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团队和个人就象故事中的哪个小和尚一样开始垂头丧气,这个时候很多人满脑子都是“洪水”即困难,满脑子都是“打不到柴”即完不成任务的沮丧,再也看不到其他东西,也就此无所作为,随波逐流。

有所作为范文第4篇

“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国农畜产品出口有影响

一是产品出口挑战增大。在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中,涉及的农业化学品的管理使用,范围之广、标准之严堪称前所未有。其残留限量新标准中仅“暂定标准”就有5万多项,而“一律标准”更是涵盖了“暂定标准”之外的其他所有农业化学品和农产品。“肯定列表制度”还给日本监管部门在口岸通关及市场监管方面留出了很大的随意性空间,有可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产品检验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从而对国际贸易构成潜在的歧视性威胁。

二是出口通关速度减慢。根据“肯定列表制度”,每种食品、农产品涉及的残留限量标准平均为200项,有的甚至超过400项。例如我国输日贸易额最大的鳗鱼产品的残留限量标准在制度实施前为25项,实施“肯定列表制度”后增加到112项;猪肉残留限量标准由45项增加到428项。整体上看,“肯定列表制度”规定的检测项目是原来的5倍以上,不仅产品检测费用增加,而且使检验周期延长,导致通关速度减慢。

三是企业经营成本增加。我国农畜产品之所以能和日本产品竞争,主要是由于劳动力廉价,生产成本低,在价格上有优势,因而受到日本消费者的欢迎。但日本采用“肯定列表制度”后,大幅度增加了需要检测的农药、兽药项目,检验项目剧增,无形中增加了检测费用,将使得我国输日产品的成本大幅增加。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肯定列表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加速我国检验检测标准与体系的建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推进农畜产品生产方式调整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检验检疫应对“肯定列表制度”的主要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质量意识。要向各出口企业和主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并积极利用地方媒体广泛宣传,以引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出口企业的高度重视,向企业发出警示通报,设立咨询热线,使其早了解、早准备、早应对、早预防。要加强对出口企业、养殖(种植)基地的培训指导,提高质量意识,强化自律意识,树立企业是出口产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

二是强化源头管理,改进监管模式。要加强种植、养殖源头管理,大力推行出口食品、农产品“公司 基地 标准化生产加工”模式,引导出口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对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场、养殖场全面实行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制度,规范对农兽药和饲料添加剂使用的管理,并加强其残留监控工作。要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严格实施卫生注册登记管理制度,促进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其自检自控能力,建立健全出口食品企业农兽药残留追溯体系,做到“源头能控制、过程可追溯、质量有保证”。

有所作为范文第5篇

为了发展生态旅游业,统景镇计划修一条乡村公路。

这个计划需要上报渝北区发改委审批。

“估计又要等四五个月了。”根据以往“经验”,曹兴建心想。

而这次审批之快,让曹兴建大吃一惊。

曹兴建并不知道,在提速审批的背后,一场“权力清单”风暴正席卷渝北区发改委。

职权之惑

改变,始于不满。

2014年3月27日,渝北区石船镇政府会议室。

镇长魏晓东正向市发改委一行人汇报工作。

其间,他提到了当地发展面临的一个难题――

有一次,石船镇准备引进一家包装材料企业。

这个计划上报给区发改委、国土房管局等职能部门。

很快,区发改委批复同意,但是区国土局表示需要“研究研究”。

结果,他们“研究”了小半年,却没有作出批复。

“我想到审批会比较慢,但是没有想到这么难。”魏晓东摇头。

为何难?

“说到底都是职权不清,中间有交叉重复部分。”魏晓东一语揭开“谜底”。

魏晓东的经历,让坐在一旁的渝北区发改委党组书记张治民颇有同感:“在一些行政审批过程中,有时的确会出现发改委和其他职能部门‘职权交叉’‘意见相对’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常常是‘盲区’。”

怎么解决?

清权之役

2014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建立权力清单制度。

而此前的2月15日,国家发改委已经公布了行政审批目录。

几乎同时,今年3月,渝北区委、区政府明确提出――以包括区发改委在内的10个区级部门为试点,开展“权力清单”试验。

消息一出,区发改委顿时热闹了起来。

“到底什么是‘权力清单’?”有人问道。

“说白点,就是要弄清自己到底能干些什么,不能干些什么。”时任渝北区发改委主任杨继光说。

怎么弄清?

“首先要全面梳理部门职权。”杨继光强调。

一场“清权”之役随即打响――

从行政审批到备案检查。

从产业规划到经济社会运行。

从城乡统筹到安全生产。

…………

一个月后,清理结果出炉。

“清理后发现,一些行政审批项目基本上没人申请,有些又和其他部门存在交叉现象,不知道‘谁说了算’。”渝北区发改委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董蛟说。

确权突击

2014年3月的一天,渝北区发改委办公室内,气氛有些紧张。

看着梳理出来的行政审批一再被“压缩”,杨继光默然不语。

“改革,必然伴随着痛苦――但是真要自己动手‘割’自己的‘肉’,还真是有点舍不得。”他说。

一旁,董蛟等人正忙着进行权力清单的第二场战役――给这些审批权限确权。

什么是确权?就是确认行政权力的法律法规依据。

“法无授权不可为。”确权启动前,杨继光给他们划了一条“线”。

“清单制定好后,凡是清单上没有列出的事项,我们一概不得插手。”董蛟说。

确权完成后,全部权限随即开始进行配权――即编制权力运行目录和运行流程图,使之提高运行效率。

很快,区发改委权力清单出炉――

“虽然审批权限少了,工作却比以前更忙了。”

“备案审查更加严格了。”

“深感自己业务能力不够,急需提升。”

…………

清单运行了一些日子,各部门已经感觉到了不同。

“现在,除需报市发改委核准审批事项外,其余的九项行政审批事项都入驻了区行政服务中心。”杨继光说,“确权让我们‘有所不为’,同时也为严格、规范行政提供了广阔空间。”

“敞开天窗”

2014年4月3日,重庆晟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准备申请一个加气站项目。

“项目需报区发改委审批,需要些什么手续?”公司总经理廖云凤决定找区发改委咨询。

“有任何问题需要咨询,可以随时给我们来电话;你也可以直接登录我们网站首页,通过我们新的权力清单目录寻找答案。”区发改委工作人员作出回应。

“权力清单?什么东西?”廖云凤一头雾水。

她随即“百度”了一下,《渝北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政权力清单”》映入视线。

“以前对发改委是个模糊的印象,这19块内容一看,它主要负责什么,我全明白了。”廖云凤心里敞亮了,“按照他们的权力清单,对照各项准入要求,我们都符合条件――审批应该会很快通过。”

果不其然,2014年5月7日,渝北区发改委对其项目正式核准和备案。

“我非常满意。”廖云凤高兴地说。

廖云凤的笑容背后,是区发改委“晒权”的成效。

确权、配权后,权力清单随即进入了“晒权”环节――让服务对象充分周知,进而对行政权力运行进行群众监督。

“我们在部门门户网站首页、当地报纸、电视台、广播等媒体平台上进行了持续‘晒权’。”董蛟说。

通过“晒权”,区发改委实现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高效监督

“区发改委吗?有人乱修厂房!”

“加州花园小区停车收费标准是什么?”

“有个大型工厂污染环境,你们当时是怎么批准下来的?”

…………

2014年11月3日,渝北区发改委办公室,咨询投诉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对这样的情景,石品已经颇感“亲切”。

2014年6月30日,石品履新渝北区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权力清单公示后,广大服务对象和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权限心如明镜――无形中,他们对我们工作进行监督的针对性也随之提高。”石品说。

2014年9月,渝北区又相继配备了自助查询系统、电子显示屏等设施,对36个部门行政审批服务实行全程监控,对行政权力的运行进行及时预警纠错。

区发改委自然名列其中。

在如此周密的监督倒逼下,区发改委也开始努力提高“权力清单”运行效率――

一般性政府投资项目审批从20个工作日压缩到7个工作日以内。

内资和外资项目核准从20个工作日压缩到8个工作日以内。

对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收费备案实行当天接件、次日办结。

相关期刊更多

冶金丛刊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

神州学人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拉丁美洲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