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流与电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直流电动机 电压 电流 功率
直流电动机的电压、电流与功率问题,一直是高中物理“电功与电功率”这节内容教学中的难点。因为电动机电路属于非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并不适用,而学生往往没真真理解欧姆定律的使用条件,常常也用欧姆定律来解直流电动机的电压、电流与功率问题,导致这类题目错误率很高。接下来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谈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体会。
一、直流电动机的电压与电流
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制成的,其线圈的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即可等效为一个定值电阻
与一个无阻值的理想线圈串联而成)。当给电动机通上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线圈导线切割磁感线,这样在线圈中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楞次定律可知,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使线圈转动的电流方向相反,故称为反电动势ε。电动机线圈转动的越快,说明线圈的导线切割磁感线越快,所以反电动势ε就越大。又因为线圈本身具有直流电阻(等效为图1中的定值电阻R),因此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应分为两部分:其一用来平衡反电动势ε;其二为线圈直流电阻上损失的电压U΄。
即有:U = ε + U΄;①
由于直流电动机的电流Ι(即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就是流过电动机线圈电阻的电流。
所以有:U΄ = ΙR;②
有①、②两式可得:
直流电动机两端的电压U =ε +ΙR;③
因此直流电动机的电流Ι=(Uε)/ R;④
由此可见部分电路欧姆定律Ι=U / R对电动机是不适用的。
当电动机接通电源后,启动的开始阶段电枢的转速较小,产生的反电动势很小,所以启动电流很大,最大可达额定电流的15―20倍。这一电流会使电网受到扰动,机组受到机械冲击,换向器产生火花。
为了限制启动电流,常在电枢回路内串入专门设计的可变电阻,其接线原理见图2。在启动过程中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应及时逐级将各分段电阻短接,使启动电流限制在某一允许值以内,这一启动方式称为串联电阻启动。这种启动方式非常简单,设备轻便,广泛应用于各种中小型直流电动机中。但由于启动过程中能量消耗较大,不适用于经常启动的电动机和中、大型直流电动机中。
二、直流电动机的功率
如果用Ι去乘③式中的各项就可以得到:
UΙ=εΙ +Ι2R;⑤
关键词:小接地;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预防
小接地电流系统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类型,其有着自身的特性,比如,该系统中性点不直接间接,采用的是间接接地的形式,有的采用的是消弧线圈接地或者中阻接地。有的电力系统内部含有的设备比较多,而且负荷、对地电容也比较大,比如容易出现过电压。本文对小接地电流系统内部过电压的预防进行了探讨,系统可以减少过电压带来的危害,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可以稳定的运行。
1、小接地电力系统概述
小接地电流系统是指一种特殊的电力系统,其属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系统,这种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过电压。小接地电流系统也被称作中性点间接接地系统,当有一相出现接地故障后,由于无法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与负荷电流相比,会小很多,这也是小电流接地系统名称的由来。在我国对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划分有着一定标准,一般X0/X1>4~5的系统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其中:X0为系统零序电抗,X1为系统正序电抗。
小接地电流系统在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在额定电压下是处于绝缘状态的,只有遭到雷击或者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时,才会出现故障,这时系统内局部电压会超过额定电压,从而造成小接地电流系统内部过电压,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接地或者断线故障都会引起内部过电压,而且我国电网改造工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35KV及10KV开关柜式设备越来越多,三相相间距离及单相对地距离的绝缘性能比较差,这会导致开关柜内故障率增加。下面笔者对小接地电流系统内部过电压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预防措施进行简单的介绍,以供参考。
2、小接地电流系统内部过电压的现象及危害
当前社会,电网的建设在不断加快,很多电力系统的35kv、10kv设备都采用了的户内开关柜式设备,与敞开式布置相比,三相相间距离及单相对地距离的绝缘性都比较小,所以当系统内出现过电压后,会增加柜内故障产生的概率,内部过电压是导致小接地电流系统内设备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内部过电压并不是直接导致设备故障的原因,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故障后,随着故障的延续和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内部过电压,从而导致故障进一步扩大,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损坏设备,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还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某电厂为例,该电厂在一年内曾多次发生过电压,在对故障记录进行分析后发现,过电压现象产生后,设备会出现跳闸,PT熔断器会被熔断,从而导致PT烧毁,这严重威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会导致设备损坏,增加了维护的成本。在对系统对地电容进行多次测量后,相关工作人员对过电压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电弧接地是引起过电压的主要原因,在测量后发现,系统内电容电流并不大,所以,间歇电弧并不是引起过电压的原因。在进一步调查后,技术人员发现是铁磁谐波引起的系统内部过电压,是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形成的。具体产生的原因分析如下:
(1)基波谐振
在对于系统每次出现过电压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17Hz的分频电压一般都很高,而且会烧断PT保险,技术人员需要从PT入手,对过电压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本文的案例中,PT是电磁式,而且会产生中性点位移的现象,过电压会出现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母线上。
(2)谐波谐振
由于铁芯的磁通饱和会引起电流、电压波形的畸变,即产生了谐波,使上述谐振回路还会对谐波产生谐振。当线路很长,互感器的励磁电感很大,致使回路的自振频率很低,有可能发生分次谐振(通常是1/2次)。其一般出现在水轮机、循环水泵等远方设备启、停及故障时。当线路短,或者互感器的励磁电感很小(例如互感器的铁芯质量很差或电网中有多台电压互感器),使自振频率很高,就有可能产生高次谐波谐振过电压。两者的表现形式都是三相对地电压同时升高,但是在分次谐波谐振时过电压具有忽高忽低作低频摆动的特点。
3、小接地电流系统内部过电压的预防措施
为了限制和消除小接地电流系统内部的过电压,可采取下列措施:
3.1选用励磁特性较好的电压互感器或改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另外,将两个特性相同的电压互感器串联使用,以使互感器工作在非饱和区,只要互感器柜尺寸允许,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
3.2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形绕组中加装阻尼电阻R≤0.4xT(xT为互感器在额定线电压作用下换算到低压侧的单相绕组励磁感抗),可消除各种谐振的影响。对于35 kV及其以下的电网一般要求R值为几欧至几十欧。如果将阻尼电阻长期接在开口三角形绕组中,则由于其容量的限制,阻值不能过小。否则,当系统内发生持续性单相接地故障时,在开口三角形绕组两端将出现100V工频零序电压,从而使互感器严重过载。为此,最好采用一种非线性电阻,其冷态电阻仅几欧,而在100V工频电压作用时,经过2~3s后电阻值将缓慢上升到100Ω左右,做到既保证可靠消谐,又能满足互感器的容量要求。这样的消谐阻尼器国内已有生产并投入试运行。
3.3个别情况下,可在母线上加装一定的对地电容,使xT
3.4前述现象中,多数发生的是分频过电压,这里介绍一种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电阻接地消除分频过电压的方法。当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倍数相近,并都不高于2.5Ux。就铁磁谐振而言,由于消弧线圈的电抗值或中性点的电阻值远小于PT的励磁阻抗,因而稳住了系统的中性点电位,从根本上消除了铁磁谐振过电压。目前国内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故障较多,所以一般不选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法。
4、结语
综上所述,小接地电流系统内部产生过电压与其自身的特性有着较大的关系,在产生过电压后,会增加系统内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变电站出现谐振问题后,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故障录波器或者指针式电压对系统内的电压进行监视,然后采用投入消弧线圈的方式破坏谐振。小电流接地系统中间歇电弧是引起过电压以及谐振电压的原因之一,为了预防系统出现过电压,必须了解过电压产生的原因,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消除过电压,降低设备故障率。
参考文献
[1] 耿莉娜,钟雅风,何伯男. 基于66kV系统TV铁磁谐振现象分析[J]. 东北电力技术. 2013(01)
关键词:建筑配电 剩余电流接地故障
中图分类号:TM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剩余电流,为低压配电线路中各相(含中性线)电流矢量和不为零的电流。监测剩余电流值,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对于电气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护人身安全及预防电气火灾来说必不可少。国家现行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50054-2011)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2008)都对剩余电流保护的设置有明确规定。
1剩余电流保护原理
剩余电流值,是指在被测的三相导线路上与中性N上各装一个电流互感器,或让三相导线与N线一起穿过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得到三相导线与中性线N的电流矢量和IA+IB+IC+IN,当设有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无论三相负荷平衡与否,则此矢量和为零(严格讲为线路与设备的正常泄漏电流);当发生某一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电流会通过保护线PE及与地相关连的金属构件,即IA+IB+IC+IN≠0,此时数值为接地故障电流Id加正常泄漏电流。当数值超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件的设定动作电流值时,保护器件发生动作作用于发出报警型号或者切断供电回路。当采用过流保护无法兼做接地故障保护时,采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就非常必要了。
利用剩余电流原理,可以作为接地故障保护的保护措施。而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监测和电击防护,是利用剩余电流原理应用保护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2剩余电流保护器在电气火灾监控中的应用
由于接地故障产生的电气火灾,在火灾总数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接地故障产生的接地电弧,是产生火灾的直接原因。不论是TN系统还是TT系统,接地故障电路的阻抗都大于带电导体短路电路的阻抗,接地故障的电路阻抗大,使它易以电弧短路的形式出现,短路电弧长时间延续,电弧局部温度可高达3000°~4000℃,容易烤燃附近可燃物质起火,由于高阻抗,接地故障引起的短路电流较小,不足以使断路器动作跳闸切断电源,只有在配电线路上加装剩余电流保护器件,才能检测剩余电流,达到及时发现接地故障的目的 。
2.1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用于电气火灾监控的场所
住宅、公寓等居住建筑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二级的建筑物,应设置用于接地保护的独立的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报警器安装位置在建筑物的电源进线或配电干线分支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特级的建筑物的配电线路,应设置由多个剩余电流监控模块和监控主机组成的防火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系统;另外除住宅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一级的建筑物的配电线路,也宜设置。
2.2电气火灾监控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动作电流值
此电流应躲过正常的线路泄露电流,不应过小,否则容易出现因泄露电流引起的频繁误动作;也不应过大,否则出现由故障产生的剩余电流时,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也不动作,影响保护系统的灵敏度,甚至保护失效。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的动作电流设置一般在300mA至500mA之间。当回路的自然漏电流较大,500mA不能满足测量要求时,宜采用门槛电平连续可调的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器或分段报警方式抵消自然泄漏电流的影响。
3剩余电流保护器在电击防护中的应用
当回路或设备发生带电导体与外露可导电部分或保护导体之间的故障时,防间接接触保护电器必须切断该回路或设备的供电,以防止人体同时触及的可导电部分的预期接触电压值。当接触电压超过交流50V,不能持续到对人体产生有害和危险的病理、生理反应的时间。
3.1防止电击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器的设备
手持式及移动式用电设备、室外工作场所的用电设备、环境特别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家用电器回路或插座回路、由TT系统供电的用电设备、医疗电气设备急救和手术用电设备等需设置。
3.2电击防护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要求
首先,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在用作直接接触防护的附加保护或间接接触防护时,剩余动作电流不应超过30mA,通常此保护器设置在末端用电回路和插座回路中,此电流值可以保证人身安全。其次,剩余电流保护器切断故障回路的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通常状况下一般不大于5s,在某些回路中不大于0.4s。
4电气火灾监测与电击防护对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要求的异同
4.1电气布线系统中接地故障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基本要求
电气火灾监测与电击防护都是发生接地故障利用监测剩余电流使动作保护器动作,它们本质都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对接地故障的保护,所以二者基本保护原理是相同的,二者对接地故障保护的基本要求也是相同的。
(1)电气布线系统中接地故障电流的额定剩余电流动作值不应超过500mA。
(2)PE导体严禁穿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中电流互感器的磁回路。
(3)对于多级装设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其时限和剩余电流动作值应有选择性配合。
(4)当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时,应能将其所保护的回路所有带电导体断开。即保护中性线也应该断开,三相系统中应使用4P开关装置,单相系统中应使用2P开关装置。
(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选择和回路划分,应做到在主要回路所接的负荷正常运行时,其预期可能出现的任何对地泄漏电蕊均不致引起保护电器的误动作。
4.2电气火灾监测与电击防护的要求不同
电气火灾监测与电击防护的最终防护目的不同,所以对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具体设置要求也有所不同。
(1)设置场所和位置不同。用于电气火灾检测的设置场所是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火灾危险等级来划分的,而电击防护是按照设备的性质和使用环境来规定是否需要设置保护器。电气火灾检测通常在建筑低压配电一二级配电的进线处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而电击防护是根据设备划分的,设备通常处在配电末端,所以电击防护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常设置在末端分支回路中。
(2)动作电流不同。由电气火灾剩余电流保护器处在一二级配电处的进线处,动作电流的设置应避开配电系统正常的泄露电流,所以不应过小,通常为300mA至500mA。而电击防护是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且通常处于配电末端回路中,所以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
(3)动作时间不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监控电气火灾,保护器件能发出报警或切断回路即可,在动作时间上没有严格的规定,可根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上下级配合设置动作时间。用于电击防护的保护器件有严格的动作时间规定,以免造成人身伤害,如在TN系统的插座回路和IT系统中,要求动作时间不大于0.4s,其他情况的动作时间通常不大于5s。
(3)动作类型不同。用于火灾监控通常只要求发出报警信号,而电击防护需要切断故障回路。
5结语
对建筑电气设计和施工人员来说,只有在充分理解剩余电流保护原理的基础上,才能正确设置与安装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保证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MC9S12XS128 多路交流电压电流采集 均方根算法 霍尔互感器
1 电力交流采样系统设计方案
1.1 总体方案
电力信号数据算法主要有两种,直流采样算法,交流采样算法,而交流采样算法又分为半周期积分算法、均方根算法、傅里叶算法等,交流采铀惴ㄔ怂懔看螅占用单片机资源较多,而本设计主要针对16路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采样数据处理,为了降低对单片机资源的占用,采用直流采样算法,而为了达到电压采集数量和电流采集数量任意组合性,优化了电压和电流的前端采集模块,实现了电压采集模块和电流采集模块互换后,对信号处理影响很小。系统硬件电路由电源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变换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数据传输电路等组成,如图1所示。
电源电路将+12V电源降压到+5V,信号采集电路采集交流信号,信号变换电路将采集的信号进行调整,信号处理电路将调整好的信号进行A/D采样并进行运算处理,数据传输电路将处理好的数据向外传输。数据的采样和处理有MC9S12XS128来完成。
1.2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1.2.1 单片机模块
单片机是该系统的核心单元,本设计采用飞思卡尔MC9S12XS128,该款单片机带有16路12位/10位/8位的A/D采样模块,该模块中含有采样缓冲器、放大器,具有可编程采样时间,转换结束标志和转换完成中断,外部触发控制,可选择单次转换模式或者连续转换模式等特性。其采样精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数字量转化时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编程设置。
1.2.2 信号采集电路与信号变换电路
由于220V交流电属于强电,因此设计中采用霍尔互感器采集电力线路中的信号。根据采集的信号不同,分别采用电流型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将220V交流电转变成毫安级的交流信号,提高的了设计的安全性。互感器绝缘电阻常态时大于1000MΩ,工作频率范围20Hz~20KHz,抗电强度可承受工频1000V/分钟,相移小于5°,额定电流不大于20mA。
由于本系统设计为多路电压电流采集系统,需对信号采集电路以及信号转换电路进行优化,以便根据不同需求,可以任意选择前端采集电路为电压采集电路或者电流采集电路,通过图2和图3分析,两种信号转换电路可以统一采用一种电路,只需将转换电路的输入信号设定为统一的要求,即通过选择更换不同的互感器及相应电路,就可以满足电压或者电流的采集,在后续的生产使用中,无需对单片机的程序进行修改即可使用,降低了前期的研发周期和后期的维护成本。
U1A放大器组成的是半波整流电路,将交流信号的正电压部分转换负成电压,U2放大器组成的是加法积分电路,将交流信号转换成直流信号。
1.2.3 电源电路
本系统的电源由外部提供±12V电源,而单片机的主要供电电压为+5V,因此,需要将+12V电源转换为+5V电源。在设计中,为了降低功耗,减少电源芯片的发热量,在设计中放弃了简单的三端稳压块的降压电路,而是采用DC-DC电路,提高了转换效率,提高电源芯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见图4。
该电路转换频率为380KHz,转换效率大于80%,输出最大电流1.5A(连续输出),纹波小于30mV,满足系统对+5V电压的需求。
2 系统软件设计
2.1 软件整体设计
程序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单片机初始化模块,两个定时器中断,一个外部事件中断,串口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其中初始化模块又包括:锁相环PLL,高速计数模块脉冲累加,定时器PIT,A/D,普通I/O口,串口发送SCI等。软件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
(1)通过MC9S12XS128的定时器1与A/D转换模块实现模数转换,对转变后的直流信号采集并存储到寄存器中。
(2)利用算术平均根算法实现MCU对数据的处理。
(3)控制串口与外部中断实现数据传输和交互显示。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2.2 数据采集和处理程序设计
本系统采集的信号是直流电平,其采样周期的选择与算法的选择有密切的联系,采样的周期越小,测量结果越接近真实值,越能够快速反应交流电压或者交流电流变化的情况。
数据采集流程图如图6所示。
2.2.1 A/D数据采集设计
本系统采用算术平均根算法进行参数计算,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周期为20ms,采样周期10us,采用读转换完成标志位的方式读取转换数据。A/D初始化设置如下:
ATD0DIEN = 0x00;//禁止数字输入功能
ATD0CTL0 = 0x0F;//模拟输入通道为16
ATD0CTL2 = 0x40;//A/D模块快速清零,禁止外部触发,禁止中断
ATD0CTL1 = 0x40;//A/D分辨率选择12位,且采样前不放电
ATD0CTL3 = 0x80;A/D转换结果右对齐,每个序列16个通道,非FIFO模式
ATD0CTL4 = 0x07;//12位精度,AD模块时钟频率为2MHz
ATD0CTL5 = 0x30;//从通道0开始多通道连续采样,同时启动A/D转换序列
while(!ATD0STAT0_SCF);//等待A/D转换完成
2.2.2 串口数据传输
本系统由于采集的信号多达16路,设计中采用RS485通信方式将处理的数据传送到上位机或者工业显示器上。串口发送接收数据如下:
void SCI1_send(unsigned char data)
{
while(!SCI1SR1_TDRE); //等待发送数据寄存器(缓冲器)为空
SCI1DRL = data;
}
unsigned char SCI1_receive(void)
{
while(!SCI1SR1_RDRF); //等待发送数据寄存器满
return(SCI1DRL);
}
关键词:电缆维修 直流耐压试验 交流耐压试验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b)-0115-01
在电场作用下,绝缘体漏电是常有的事情,针对其问题,往往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和直流耐压试验,在交流耐压试验中,必须将导致泄漏电流的三种电流,即为电导电流、吸收电流以及电容充放电电流全部包括,而直流耐压试验中,只有电导电流贯彻始终,而其余两者只存在于试验之初,因此,两者并不能进行互换使用,现在我们就电缆维修中直流耐压问题进行分析。
1 直流耐压试验的效能性
交流耐压和直流耐压是鉴定鉴定电力设备绝缘强度的重要方法,其被运用到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之中,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性,而就直流耐压所表现出的优点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1 试验设备轻便
一般来说,电缆的漏电电流量较小,最大为1~2 A,而直流耐压试验所需要的设备容量较小,这就要求质量轻盈,容量较小的设备给以支持,若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则需要提升电缆电容电流量至几百安培,这就使得设备容量远远高于直流耐压试验仪器容量,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说,直流耐压试验的应用空间较广,尤其对于那些实验设备空间有限的试验来说,可采用直流耐压试验。
1.2 绝缘监测强度高
在直流耐压试验中,绝缘层中的电压分布和电阻成正比,在绝缘中存在局部性的缺陷时,其绝缘电阻将会降低,进而在一些未造成损坏的部分形成试验电压,若在电场强度过高的情况下,未损坏部分发生击穿时,则会出现绝缘较低部位击穿现象,进而导致全方位的绝缘击穿现象发生。在交流耐压试验中,绝缘层的电容量与电压分布并不形成一致性作用,而成反比,因此,不会出现连续击穿的现象,因此,在做交流耐压试验时,有可能造成绝缘部位永久性的破坏,而在一些不发生贯穿性绝缘击穿现象的情况下,则会形成绝缘缺陷,进而影响了电缆保护性能。
1.3 对绝缘损伤少
在被试验绝缘中出现气泡时,通过直流电压的作用,在实现较高电压作用情况下,会使气泡在发生局部性的放电后,通过电场作用,使得气泡中的正负电荷呈现反向移动状态,并在气泡壁上停留,这就使得外电场在气泡例的作用强度逐渐减弱,进而抑制了气泡内部局部性的放电现象,这就降低了放电发生次数,进而实现了电缆保护。热击穿现象是交流耐压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而直流耐压试验可有效避免其现象发生,所以,加压时间与击穿电压的相互影响性不大,因此,在试验中,可以以确定时间的方式,实现试验。在交流电场中,电压影响明显,电压每改变一次方向,空间电荷便会上升,进而加强气泡内部的电场强度,这就增强了局部放电,进而影响了试验的安全性,而在试验中,几乎每一个半波都要发生局部性的放电现象,在其影响下,绝缘材料、油制品等内部的温度会上升,进而会导致其分解、变质等,而电缆绝缘性能的降低,也反过来促进了局部缺陷的增大,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容易发生热击穿现象,由此看来,在交流耐压试验中,击穿电压与加压时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此从时间和加压因素考虑,直流耐压试验可有效保护电缆,进而提升电缆使用率和安全性。当然,在对绝缘体的考验中,直流耐压试验不如脚力耐压试验的真实性和实际性高,这就造成了实验结果不够准确,而这也是影响直流耐压试验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1.4 有效提升电缆状况判断
在直流耐压试验中,由于直流电连接途径的直接性,往往以一条线贯穿,因此可以依据泄漏电流的大小以及电流变化来对电缆运行情况以及电缆好坏进行判断,这就利于确定电缆安全性,而在交流耐压试验中,电容电流较大,并不能实现电缆情况的判断。
2 耐压试验的实际运用
电气设备绝缘试验可分为耐压试验和检查试验两种,耐压试验即为破坏性试验,是进行绝缘测验的最有效、最可信的试验,但是,往往会引起绝缘破坏,在试验中,所要求的电压要不低于设备运行过程中所可能受到的电压,而直流耐压试验就是其中一种。
就其直流耐压试验运用来看,其采用的试验电源是直流电压发生器,在试验中,测量微安表可在高压侧和低压侧进行连接,其所测的泄漏电流在5~6kV,而避雷器直流1毫安的参考电压可达到290 kV,去试验电压是额定电压的2~2.5倍。交流耐压试验具由于在交接、出厂试验中进行,因此具有不同要求的耐压值;其装置主要有试验变压器、工频和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在工频试验中,根据设备电压等级、交流耐压试验标准等进行电压值确定,并采用调压器、测量球隙、阻容分压器进行试验。
由于直流、交流电压在绝缘层具有不同的分布,直流电压以电导分布,交流电压以电容反比分布,其反映的是各处电容可发生的过电压的情况,其不同于直流电个别部位的反映,同时,两者的电压要求不同,因此,交流耐压试验与直流耐压试验不能进行相互替换。
3 结语
耐压试验是针对于电缆绝缘强度测验而进行的,其作用在于通过分析设备绝缘状况,实现电缆安全性保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直流耐压试验与交流耐压试验具有不同之处,直流耐压试验具有设备轻便、介质无极化损耗、能够形成伏安特性曲线等优势,从整体上看,其具有优势性,但是在电压电容、实验结果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在试验中,要扬长避短,以有效实现电缆检测和故障点查找。
参考文献
[1] 于俊阁.大型发电机定子绝缘的0.1赫高压试验[J].大电机技术,2010(2).
[2] 吕笃捷.直流电机定子检修多用仪[J].机车电传动,2009(9).